弗莱明的故事范文

合集下载

青霉素发明者的故事

青霉素发明者的故事

青霉素发明者的故事在医学史上,青霉素被誉为“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而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弗莱明更是被誉为“抗生素之父”。

那么,青霉素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青霉素发明者的故事。

弗莱明是一个英国的微生物学家,他在1928年发现了青霉素这一抗生素。

当时,他正在研究葡萄球菌,并注意到实验室中的一些培养皿上有一种蓝绿色的霉菌,这种霉菌后来被称为青霉菌。

在他的实验中,他发现了一种由青霉菌产生的物质,可以杀死周围的细菌,但对人体细胞没有危害。

这一发现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开始对这种物质进行深入的研究。

经过数年的努力,弗莱明最终成功地从青霉菌中提取出了这种抗生素,并命名为青霉素。

青霉素的问世,彻底改变了医学界对于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在此之前,细菌感染往往是致命的,而青霉素的出现,为医生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大大提高了感染病患的存活率。

青霉素的发现并非一帆风顺,弗莱明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成功。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家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能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青霉素的发现对医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拯救了无数生命,也为后人开辟了抗生素研究的新领域。

青霉素的发明者弗莱明因此被誉为医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家,他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总的来说,青霉素的发现是医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改变了人类对于细菌感染的认识,拯救了无数生命。

而青霉素发明者弗莱明的故事也激励着后人,让我们明白只要有毅力和勇气,就能够创造出伟大的成就。

弗莱明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的道路上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科学家弗莱明无意间发现的真理作文

科学家弗莱明无意间发现的真理作文

科学家弗莱明无意间发现的真理作文科学家弗莱明无意间发现的真理,让我们想起了一个古老的故事。

有一天,弗莱明在家里闲逛,突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他拿起它,仔细看了看,然后把它扔到了垃圾桶里。

但是,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于是,他又把那个东西捡了起来,仔细研究了一番。

最终,他发现了一种神奇的药物,这种药物可以治愈很多疾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偏见和成见,才能发现真正的真理。

弗莱明之所以能够发现这种药物,是因为他没有被自己的错误所困扰,而是继续探索下去。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

比如说,有些人认为只有通过努力工作才能成功。

但是,事实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成功与否。

比如说,运气、机遇、人际关系等等。

如果我们只关注其中的一种因素,而忽略了其他的因素,那么我们就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

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知识和智慧。

但是,事实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也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和智慧。

比如说,通过旅行、阅读、交流等等。

如果我们只关注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忽略了其他的方式,那么我们就可能会变得狭隘和愚昧。

弗莱明无意间发现的真理告诉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希望大家都能够像弗莱明一样,勇敢地探索未知领域,并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亚历山大弗莱明的故事用自己的角度去写作文

亚历山大弗莱明的故事用自己的角度去写作文

亚历山大弗莱明的故事用自己的角度去写作文篇一:《我与亚历山大·弗莱明的奇妙相遇》我一直对科学史上的那些伟大人物充满了好奇,亚历山大·弗莱明就是其中一个让我特别着迷的家伙。

你知道吗,我第一次真正深入了解他,是在一次超级混乱的学校图书馆事件中。

那天,我正被老师逼着去图书馆找一些关于科学发明的书来写报告。

图书馆里乱哄哄的,到处都是跑来跑去找书的同学。

我在那些高大的书架间转得晕头转向,嘴里嘟囔着:“这都什么跟什么呀,找本书比登天还难。

”就在我快要绝望的时候,我的眼睛突然扫到了一本关于亚历山大·弗莱明的传记。

我把书抽出来,随便找了个角落就坐了下来。

打开书,我就像掉进了弗莱明的世界。

我仿佛看到他在那个简陋的实验室里,穿着一件有点破旧的白大褂,头发乱得像个鸟窝。

我心里想:“这家伙看起来也不怎么起眼嘛。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可真是充满了意外。

我读到他在做细菌培养实验的时候,有一次,他出去度假了,回来的时候发现一个培养皿里长了霉菌,周围的细菌都死了。

我就想啊,要是我,可能就直接把这个培养皿扔了,还会懊恼自己的实验失败了呢。

可是弗莱明不一样,他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

我正看得入神呢,突然听到旁边有人大喊:“嘿,你占了我的座位!”我一抬头,是一个满脸通红的小胖子。

我连忙说:“哎呀,不好意思啊,我没注意。

”我抱着书就跑到另一张桌子去了。

我继续沉浸在弗莱明的故事里。

他开始研究这个霉菌,不断地做实验,想要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的同事们一开始还不太理解他,有个同事就说:“弗莱明啊,你别在这个莫名其妙的霉菌上浪费时间了,说不定就是个偶然呢。

”弗莱明却很坚持,他说:“不,我觉得这里面肯定有大文章。

”我读到这里,不禁为弗莱明的坚持感到钦佩。

我想,要是我在生活中也能像他这样,不轻易放弃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说不定也能有大发现呢。

后来,弗莱明终于发现了青霉素,这可真是个伟大的发现啊。

偶然发明创造的故事

偶然发明创造的故事

偶然发明创造的故事一、青霉素的发现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亚历山大·弗莱明的科学家。

这老哥啊,那时候在实验室里捣鼓细菌呢。

他的实验室那叫一个乱,到处都是培养细菌的小盘子,就像咱们家里乱放的盘子一样,只不过里面装的不是菜,而是细菌。

有一天呢,弗莱明打算出去度个小假,好好放松一下。

他就把那些培养细菌的盘子随便一放,也没咋收拾。

等他度假回来,发现了一个超级神奇的事情。

有一个盘子里长了霉菌,而在霉菌周围的细菌都死翘翘了。

一般人看到这个,可能就会觉得“这盘子脏了,扔了算了”。

但是弗莱明不一样啊,他那小眼睛一下子就放光了,心里想:“这里面肯定有猫腻!”他就开始研究这个霉菌,发现这个霉菌能产生一种物质,可以杀死细菌。

这个物质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青霉素。

你说巧不巧,要是弗莱明是个爱干净的强迫症患者,把那些盘子都早早洗了,那青霉素可能就被冲进下水道了,不知道多少生病的人还得在病痛里挣扎呢。

二、便利贴的诞生便利贴的发明也是特别偶然。

有个叫斯宾塞·西尔弗的科学家,他在3M公司上班。

这公司可是个搞发明创造的大地方。

西尔弗呢,他本来是想研究一种超强的黏合剂。

结果呢,他捣鼓出来的黏合剂那叫一个奇怪,黏性不强,感觉有点失败。

但是呢,他没有放弃这个看起来失败的发明。

过了好几年,他有个同事叫阿特·弗莱,这弗莱啊,在教堂里唱歌的时候,书签老是掉,他就特别烦。

突然他就想到了西尔弗那个黏性不强的黏合剂。

他想啊,这个黏合剂要是用在书签上,既能黏住,又不会黏得太死,那不就完美了吗?于是,他们就开始动手做,把这个黏合剂涂在小纸条上,便利贴就这么诞生了。

现在咱们生活里到处都能看到便利贴,在冰箱上贴个提醒,在书上做个标记,多方便啊。

要是西尔弗当初觉得自己搞出来的黏合剂没用就扔了,那咱们可就少了这么个方便的小玩意儿了。

三、可口可乐的发明可口可乐的诞生也是充满了偶然。

19世纪的时候,有个药剂师叫约翰·彭伯顿。

这老哥本来是想发明一种能治疗头疼的药水。

科学家弗莱明无意间发现的真理作文

科学家弗莱明无意间发现的真理作文

科学家弗莱明无意间发现的真理作文
《科学家弗莱明无意间发现的真理》作文一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特别神奇的故事。

有一位叫弗莱明的科学家,他一直在实验室里努力工作。

有一天,他像平常一样做实验。

哎呀,实验室里乱糟糟的,到处都是瓶子和培养皿。

突然,弗莱明发现一个培养皿里长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本来培养皿里不应该有这些的呀!可是他没有生气,也没有把这个培养皿扔掉。

他仔细地看呀看,想呀想。

发现,这居然是一个超级大的发现!原来这里面有一种能打败细菌的东西,就是后来我们知道的青霉素。

弗莱明的这个发现可太重要啦!它帮助了好多好多生病的人,让他们不再那么难受,能够快快好起来。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个意外的发现,可能会带来非常了不起的结果呢!
《科学家弗莱明无意间发现的真理》作文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个很厉害的科学家叫弗莱明。

有一次,弗莱明在他的实验室里忙来忙去。

实验室里的东西可多啦,放得满满当当的。

就在他不经意间,看到了一个培养皿里好像有点不一样。

一般来说,培养皿里不会是这样的。

但是弗莱明可细心啦,他没有忽略这个不一样。

而是认真研究起来。

你猜怎么着?他竟然发现了一种特别厉害的东西,可以把让人生病的细菌打败。

这就是青霉素呀!
因为弗莱明的这个发现,好多病人都有救啦,能健康快乐地生活。

所以呀,小朋友们,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多多留心,说不定也能有大发现哟!。

弗莱明发明青霉素的故事

弗莱明发明青霉素的故事

弗莱明发明青霉素的故事
“哎呀,我又受伤了!”我叫着,看着膝盖上的擦伤,妈妈赶紧过来帮我清理伤口。

我看着妈妈心疼的眼神,突然就想到了一个特别厉害的人,那就是弗莱明呀!
你们知道弗莱明吗?嘿嘿,让我来给你们讲讲他的故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弗莱明呀,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科学家。

有一天呢,他像往常一样在实验室里工作。

那实验室里呀,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可神奇啦!
弗莱明正认真地观察着一些培养皿,突然他发现其中一个培养皿里好像有点不一样。

咦,怎么有个奇怪的现象呢?原来呀,这个培养皿里长了一些霉菌,而在霉菌的周围,那些细菌好像都死掉了呢!
“哇,这是怎么回事呀?”弗莱明惊讶地自言自语道。

他可好奇啦,就开始仔细研究起来。

他想啊想,琢磨啊琢磨,难道这些霉菌有什么特别的力量吗?
他兴奋地跟他的同事们说:“嘿,你们快来看呀,我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事情呢!”他的同事们都围过来,大家一起讨论着,都觉得这个发现太神奇啦。

然后呢,弗莱明就不断地研究呀研究,经过好多好多努力,终于发现了这种霉菌可以提炼出一种能杀死细菌的物质,那就是青霉素呀!
哇塞,青霉素可太重要啦!它就像一个超级英雄,能拯救好多好多人的生命呢!要是没有青霉素,那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为细菌感染而失去生命呀!
你们说,弗莱明是不是超级厉害呀?他的这个发现,简直就像是给全世界带来了一束光!我真希望我也能像弗莱明一样,发现一些特别特别重要的东西呢!哎呀,我得好好学习才行呀!。

关于科学家的事迹作文

关于科学家的事迹作文

关于科学家的事迹作文弗莱明出生在苏格兰的亚尔郡,他的父亲是个勤俭诚实的农夫,生了八个孩子,弗莱明是最小的一个。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科学家的事迹作文,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科学家的事迹作文1由于家道中落,他不能完成高等教育,十六岁便要出来谋生;在二十岁那年,承受了姑母的一笔遗产,才可以继续学业。

二十五岁医学院毕业之后,便一直从事医学研究工作。

在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无意中发现霉菌有杀菌作用,这种霉菌在显微镜下看来像刷子,所以弗莱明便叫它为“盘尼西林”(Penicillin的原意是有细毛的)。

从这时开始,弗莱明便对盘尼西林作系统的研究,到了1938年,盘尼西林才正式在病人身上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盘尼西林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

弗莱明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他不尚空谈,只知默默无言地工作。

起初人们并不重视他。

他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实验室工作时,那里许多人当面叫他小弗莱,背后则嘲笑他,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苏格兰老古董”。

有一天,实验室主任赖特爵士主持例行的业务讨论会。

一些实验工作人员口若悬河,哗众取宠,惟独小弗莱一直沉默不语。

赖特爵士转过头来问道:“小弗莱,你有甚么看法?”“做。

”小弗莱只说了一个字。

他的意思是说,与其这样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不如立即恢复实验。

到了下午五点钟,赖特爵士又问他:“小弗莱,你现在有甚么意见要发表吗?”“茶。

”原来,喝茶的时间到了。

这一天,小弗莱在实验室里就只说了这两个字。

弗莱明像往日那样细心地观察培养葡萄球细菌的玻璃罐。

“唉,罐里又跑进去绿色的霉!”弗莱明皱了眉头。

“奇怪,绿色霉的周围,怎么没有葡萄球细菌呢?难道它能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细心的弗莱明不放过一个可疑的现象,苦苦地思虑下去。

他进行了一番研究,证赏这种绿色霉是杀菌的有效物质。

他给这种物质起个名字:青霉素。

有了这个发现,人类又从死神的手里夺回许多生命。

科学家的事迹作文2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

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了3个月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爱迪生12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

意外发明的小故事

意外发明的小故事

意外发明的小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亚历山大·弗莱明的科学家。

这哥们儿啊,在实验室里就跟个寻宝的探险家似的,整天捣鼓那些瓶瓶罐罐。

有一天呢,弗莱明出去度假了,他走的时候啊,实验室那叫一个乱,培养细菌的培养皿就那么随便放着。

等他度假回来,正准备好好收拾收拾重新开始工作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有一个培养皿里面长了霉菌,这霉菌周围的细菌啊,就像见到了什么超级厉害的大怪兽一样,全都死翘翘了。

一般人看到这个可能就觉得真倒霉,培养皿被污染了,然后就把它扔了。

但是弗莱明不一样啊,他眼睛一亮,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他就想啊,这霉菌肯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能把细菌干掉。

于是他就开始研究这个霉菌,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研究,最后发现这个霉菌产生的一种物质可以杀死很多有害的细菌,这个物质就是大名鼎鼎的青霉素啦。

你说这得多巧啊,要是弗莱明是个爱干净的强迫症,一回来就把那个有霉菌的培养皿扔了,那这青霉素不知道要晚多少年才能被发现呢。

话说有一个叫斯宾塞·西尔弗的科学家,在3M公司上班。

这3M公司啊,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创意工厂,里面的人都在绞尽脑汁地搞发明。

西尔弗呢,本来是想研发一种超级强力的胶水。

他在实验室里捣鼓了半天,弄出了一种胶水,可这胶水有点奇怪,它的粘性不强,不像他预期的那样能把东西死死地粘住。

这要是一般人啊,可能就觉得自己失败了,然后把这胶水扔到一边不管了。

但是呢,西尔弗没有放弃这个奇怪的胶水,他一直觉得这胶水肯定有它的用处,只是还没找到而已。

就这样过了好多年,他的同事阿特·弗莱伊在教堂唱诗班唱歌的时候,老是遇到一个麻烦事儿。

他的书签老是从赞美诗的书页里掉出来,他就想啊,要是有个东西能轻轻粘住书签就好了。

突然他就想到了西尔弗的那种粘性不强的胶水,他就拿过来试了试,把这种胶水涂在小纸条上,用来当书签,发现效果超级好,既能粘住又能很轻松地撕下来,不会损坏书页。

于是,便利贴就这样意外地诞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莱明的故事范文
现在医学上,青霉素已被使用得很普遍了,它可以杀灭病菌、
消除炎症感染。

也许,你并不知道,青霉素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被发现的呢!
1928年9月,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正致力于葡萄球菌的研究,那是一种会让人致病的细菌。

为了考察这种病菌的生活习性和致病机理,需要对它们进行培养观察。

当时的设备比较简陋,工作是在一间闷热、潮湿的旧房子中进行的,实验过程中又需要多次开启培养皿,皿中的培养物很容易受污染。

有一次,弗莱明打开培养皿观察细菌,偶然发现在培养皿口上长出了蓝绿色的霉菌,而就在霉菌旁边,葡萄球菌被溶化了,出现了清澈的水滴。

蓝绿色的霉菌为什么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并将细菌消灭呢?弗莱明紧紧抓住这次“偶然”的发现不放,全力以赴地对这种蓝绿色霉菌进行研究,终于找到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并进一步发现它对其它一些病菌同样有杀灭作用。

1945年,发现青霉素的弗莱明与研制出青霉素化学制剂的英国病理学家弗罗里、德国化学家钱恩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人物介绍】
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881年8月6日-1955年3月11日),苏格兰生物学家、药学家、植物学家。

1923年发现
溶菌酶,1928年发现青霉素(又名盘尼西林),这一发现开创了抗生
素领域,使他闻名于世。

1945年,他与弗洛里和钱恩因为对青霉素
的研究活动获诺贝尔医学奖。

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亚历山大·弗莱明名列第45位。

【发现青霉素的故事】
1941年2月12日,伦敦一家大医院收治了一个43岁的警察——一个已处于休克状态的垂危病人。

专家们经过会诊后,认为他的败血症已经非常严重,不可能挽救了。

于是,正在研究青霉素的佛罗理医生,决定“死马当作活马医”,把这个警察作为用青霉素治病的临床试验的第一个病人。

一针青霉素打进去了,往后是每隔3个小时再打一针。

奇迹出
现了:24小时后,病情有了明显好转;第3天,警察的意识已经清楚;第5天,病人想吃东西了。

可是到了第6天,佛罗理培养的青霉素已经用完,整个伦敦也再找不到这种有效的药物了。

佛罗理眼睁睁地看着警察的病情再度恶化,最后死去了。

这次治疗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可能有人认为是失败了,因为病人最终还是死了。

可佛罗理医生却认为是成功的,他从警察病情的变化中看到了青霉素的威力。

他敏感地意识到,弗莱明医生发现的这种物质将成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将有可能去挽救千百万人的生命。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梅利医院当医生。

这个47岁的中年人
正在起劲地研究对付葡萄球菌的办法。

人们受伤后伤口化脓,原因之一便是葡萄球菌在捣蛋。

弗莱明在一只只培养皿里培养出葡萄球菌,
然后再试验用各种药剂去消灭它们。

这个工作已花费了他几年的`时间,至今仍一无所获——这个葡萄球菌实在是个难对付的家伙!
9月的一天早晨,弗莱明发现其中一只培养皿里竟长出了一团青绿色的霉毛。

显然,这是某种天然霉菌落进去造成的。

这使他感到懊丧,因为这只培养皿里的培养物没有用了。

弗莱明正想把这发了霉的培养物倒掉,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把它拿到显微镜下去看看。

“啊!”弗莱明一看显微镜,情绪马上激动起来了:在霉斑附近,葡萄球菌死了!这是不是他梦寐以求,已追寻了好几年的葡萄球菌的克星呢?弗莱明立即动手大量培养这种青绿色的霉菌,将培养液过滤,滴到葡萄球菌中去。

结果,葡萄球菌在几小时之内全部死亡。

将滤液冲稀800倍,再滴到葡萄球菌中去,它居然仍能杀死葡萄球菌!
弗莱明把这种培养液叫做青霉素。

接下来,他又做了病理试验,把青霉素注入小白鼠体内,结果什么影响也没有,证明青霉素对动物无毒害。

他又在家兔的眼睛里滴入这种液体,也没有发现异常现象。

1929年6月,弗莱明把自己的发现写成论文,发表在英国的《实验病理学》季刊上。

可是,你可能想象不到,这篇论文竟未能引起医学界广泛的重视。

有人认为青霉素的性质很不稳定,不值得深入研究。

弗莱明本人也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再继续研究下去。

刚刚出世的青霉素被打入了冷宫。

1938年,英国医生佛罗理和钱恩在研究溶菌酶的时候,从文献中发现了弗莱明的文章。

这引起了他们的高度注意,立即着手继续弗莱明当年的研究。

这在科学史上被认为是青霉素的第二次发现。

佛罗理和钱恩将弗莱明发现的液状霉素,经过过滤、浓缩、提纯、干燥,终于得到了一种黄色粉末。

经过许多次实验,他们证实了青霉素的药效极高,把它稀释50万倍仍能有效地杀灭细菌,这是一种极有临床价值的新型抗菌药。

他们并在1941年进行了第一次青霉素治病的临床试验,这次试验我们在前面刚提到过。

但是,当时提取青霉素的方法很不理想。

从100公斤的青霉菌培养液中所提取到的青霉素,只能刚刚够一个病人的一天治疗用量。

靠这种方法来生产,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

那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没有力量进行这种昂贵的生产研究,而战争又急需大量的高效抗菌药。

在英国的请求下,美国承担了这一任务。

结果发现,生长在烂甜瓜表面的菌种最好;用玉米粉调配的培养液最利于繁殖;在24℃的温度下最利于大量生产。

这3个条件都不难办到,青霉素终于大批量生产起来,成为一种价格便宜的特效药物了。

1945年,青霉素先后二次发现的有功之臣——弗莱明、佛罗理、钱恩,一同荣获了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有人在评论青霉素的发现时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可以说是既偶然又幸运。

这个发现是由3个因素偶然地同时出现所造成的。

”这里指的因素之一是落到弗莱明的培养皿中的霉菌,恰好是分泌青霉素的;因素之二是培养皿中的细菌,恰好是能被青霉素杀灭的;因素之三是恰好弗莱明本人在做实验,若是旁人,几乎可以肯定会按常规扔掉这只混有“杂菌”的培养皿的。

这种说法 * 一点道理都没有。

然而仔细想想就会知道,这是与弗莱明几年来的苦心寻觅分不开的,与他历来的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分不开的。

正如法国着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所说:“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弗莱明的故事】相关文章:
1.我与书的故事
2.我的故事>>
3.流星的故事
4.十九班的故事
5.老槐下的故事
6.岁月的故事
7.官财的故事
8.斧子粥的故事
9.棒棒的故事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