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耘学院简介

合集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2012-2013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

北京师范大学2012-2013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

2012-2013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
序号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姓名 李长安 刘孟超 何成东 王鹏 赵芸赫 谢应明 黄倩 党瑶 董佳音 李明倩 刘京鲁 董岳 林凤璇 种彤 李梦洄 李智姣 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院系 物理学系 物理学系 物理学系 物理学系 物理学系 物理学系 艺术与传媒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专业 物理学 物理学 物理学 物理学 物理学 物理学 数字媒体艺术 舞蹈学 艺术设计 影视学 影视学 影视学 书法学 音乐学 英语 英语 学号 201011141945 201011141043 201111141077 201111141912 201211141012 201211141028 201011112013 201011114015 201011117003 201111111021 201011111028 201011111029 201111116009 201011113017 200911022945 201111101912 性别 民族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回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入学年月 40422 40422 40787 40787 41153 41153 40422 40422 40422 40787 40422 40422 40787 40422 40057 40787

学校简介文档

学校简介文档

学校简介1. 学校概况学校简称为XXX,是一所位于中国XXX地区的高等教育学府。

创建于1949年,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卓越学术传统的学校。

学校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目标,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推行现代化教育改革,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学院设置学校下设XX学院、XX学院、XX学院等XX个学院,涵盖了XX学科领域。

学校注重学院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鼓励学生进行多学科的交叉学习和研究。

同时,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与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联系。

3. 师资团队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占据绝大部分。

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各个学院都聚集了众多知名学者和专家。

他们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创新。

4. 教育教学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体系是学校的特点之一。

学校倡导并实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学校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等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能力。

5. 科学研究学校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积极推动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学校拥有一批优秀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

近年来,学校在各个学科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6. 校园文化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风和校园文化,倡导积极向上、勤奋好学、互助友爱的校园氛围。

学校设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学术讲座、文艺演出、体育锻炼等,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7. 社会责任学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注重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学校致力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

同时,学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8.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积极开展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接收本科直博生情况表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接收本科直博生情况表

朱旭东 潘耀忠 陈云浩 朱文泉 李波 赵文武 刘彦随 王文旭 韩战钢 John Moore 梁顺林 程晓 陈晋 段青云 李建平 赵传峰 John Moore 李建平 蒋卫国 武建军
顾卫 何春阳 袁文平 董文杰 刘吉夫 王瑛 史培军 张朝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放射化学专业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 励耘学院 化学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药物化学与分子工程 药物化学与分子工程 药物化学与分子工程 天体物理 天体物理 发育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接收院系所
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 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 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 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 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 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学系 物理学系
接收专业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 基础数学 理论物理 凝聚态物理 凝聚态物理 凝聚态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核技术及应用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
资源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资源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国家人才 资源学院 培养基地) 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系统科学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与控制学院自动化专业 系统科学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 基地班 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专 业 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专业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专业 海洋科学学院海洋科学专业(海洋 气象与物理海洋方向)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 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

京师励耘公司介绍(第1版)

京师励耘公司介绍(第1版)

深厚学术底蕴 · 秉承专业精神
企业主要优势
Advantage of enterprise
1、始终致力于基础教育行业
2、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深厚的学术底
蕴,秉承专业精神 3、软件著作权数量基础教育行业排 名第一 4、承担国家部省级科技开发项目基 础教育行业排名第一 5、团队主要成员均有十年以上基础
教育行业从业经验
深厚学术底蕴 · 秉承专业精神
产品及服务
Products and services
面向教育局的 产品和服务
教育电子政务 教师培训服务
面向学校的 产品和服务
数字化校园建设
教育IT外包服务
面向家庭的 产品和服务
家庭教育服务
课外拓展教育服务
4
of
15
深厚学术底蕴 · 秉承专业精神
教师专业发展支撑 系统
15
深厚学术底蕴 · 秉承专业精神
企业及产品资质
Enterprise and product qualification
政府资金支持项目
海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2008年海淀区科技项目:中小学生学习质量综合评测和改进系统
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农村综合教育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海淀园区,2009年创新基金:中小学生学业水平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呈现工具 海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科技基本计划:基于TD-SCDMA的中小学生学业诊断与 自助学习系统 海淀区宣传部,文化发展基金:“新学校文化”传播与管理平台 海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2011年产学研示范基地
深厚学术底蕴 · 秉承专业精神
主要客户
Main Customers
教育部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东城区教委 北京密云区教委 佛山市教育局 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

附件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优秀项目列表部院系项目名称负责人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缘文化关系的地图呈现形式分析段明远化学学院小分子激发态电子结构和光反应机理动力学(励耘) 汤典东化学学院二茂铁骨架手性双膦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的应用李鹏运环境学院富里酸对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光致活性氧自由基的影响研究栾天来教育学部动画片对幼儿合作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朱丽教育学部学而书院研究——学生视角下的大学育人模式探索李潇潇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留守儿童群体需求探究及关爱模式建构赵乃乐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获得的影响—基于北京四所高校通过自主招生的学生的家庭背景分析叶梵宁历史学院新课改前后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体例研究——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中心钟明浩生命科学学院PemK蛋白抑制分枝杆菌生长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张启明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动物园亚洲象展出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研究周方易数学科学学院平面上泊松方程解的正则性及量化的等周不等式李国华数学科学学院(励耘)多尺度Mumford-Shah型图像分割算法及其在医学MRI图像中应用的研究金俞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短语动词的认知理据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张楚韵文学院基于建立数据库的古语词误用现象研究邹梦然文学院数字中国相声故事志笪颢天文学院北京方言特征词的继承与流失卢晨希物理学系铁基超导体NaFe1-xCuxAs的比热测量与分析陈喜燕物理学系二维耦合映像格子的喀迈拉态的研究孙月香心理学院焦虑情绪调控的神经微环路机制王雅思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养老院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张静斌艺术与传媒学院漫画《北京传统小吃》创作与研究冷韬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以北京一亩园社区S装修队为例王帅捷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励耘)乌托邦实验:从政治到生态李靖新弘政府管理学院大学生低碳消费“知强行弱”现象内外部影响因素探究——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及实证研究徐梦蝶艺术与传媒学院(创业)从北国剧社到剧乐工作室:校园戏剧的市场化探讨与实践李慧研数学科学学院(创业)“汽车助手”——基于预警决策算法研究与仿真系统开发的车载移动终端王方洋附件2 “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校级优秀项目列表部院系项目名称负责人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外来务工人员的市内迁居路径研究——以北京市六城区服务业为例黄若畅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基于GIS的双边国际贸易关系制图方法探讨许晋文法学院我国少年案件的审前社会调查制度的实证研究——以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处为例王威智化学学院Fe3O4纳米颗粒在石墨烯表面的自组装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姜阳化学学院一种新型共聚物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吴俊彦化学学院(励耘)一种新型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荧光探针的合成研究(励耘)张默环境学院典型校园大学生在校期间人均PM2.5排放的计算和减排方案周冬教育学部大学生角色认同变化过程的动态研究——基于Burke认同控制理论的模型建构王倩教育学部辅助自闭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移动软件设计与开发王烨宇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评估—基于DID模型的分析张开颜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现状及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一市两县为例李亚茹历史学院清末南昌教案史事考许文珺生命科学学院桃儿七内生菌代谢产物分析研究张璇数学科学学院关于高聚度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问题研究周慧雅数学科学学院基于极值理论的极端水文事件多元分布重现期戴明卓体育与运动学院新式钉鞋程冲冲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专业本科语音课程现状与课程改进方向调研——以北京师范大学等五所首都高校为例孙尧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中国古代瓷器名称翻译研究刘禹辰文学院四川传统评书表演书目搜集整理与传承现状调查叶骏文学院文化学视角新研究:从《源氏物语》看中国古代风俗文化的东传与影响徐宁文学院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学生作文素材使用情况研究朱琳文学院吟诵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发展研究苗玉洁物理学系磁电多铁性薄膜界面输运性质研究王凯旋物理学系从双生子佯谬和质-能关系看狭义相对论的一阶逻辑基础何宛亭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联合显著性分析的视频图像与行人目标检测王士一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完美合影照片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李楚杨艺术与传媒学院探究国内话剧发展的未来动向以及话剧平台的试运营推出——以先锋话剧为例王小洁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从参与主体的交互方式看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贾立男政府管理学院企业员工职业延迟满足与工作绩效和职业满意度的关系研究:调节机制作用杨玮君附件3 “校级本科生科研基金”校级优秀项目列表部院系项目名称负责人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临时集群对地方知识创新的影响——以北京创意设计品牌会展为例练云龙法学院微博问政的现状及规范化研究王佳易化学学院基于氢键协同作用构筑“类嵌段共聚物”白晴文化学学院基于酶的生物电催化和核酸半互穿水凝胶网络构筑多重调控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杨天罡化学学院新型大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郭青昕化学学院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质研究王莹环境学院气候变化对粮食作物虚拟水影响分析任思衡教育学部“课堂六不准”出台动因、过程与效果分析黄润珂教育学部基于工程设计思想的小学生主体性陆星儿教育学部基于社交网络的英语单词学习平台“聊呗背”的设计与开发孙博凡教育学部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现状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胡艺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地铁定价研究—以北京地铁十号线为例唐曼芸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中国农村内部的“城市人”与“农村人”:新生代农民工“啃老”问题研究李霜历史学院中国近代警察职权研究——以北京市为例(1901—1949)黎琼泽生命科学学院拟南芥AtFH8参与有丝分裂的作用机制研究李娜娜生命科学学院水稻己糖激酶家族对糖信号感知功能的作用研究靳冬雪生命科学学院容量性钙内流细胞调控因子的高通量筛选张舒策数学科学学院三维空间中点、线、面的距离冯天娇(励耘)数学科学学院黎曼积分的收敛阶李士磊体育与运动学院肢体表现力训练对普通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教学实验研究赵翰琪体育与运动学院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与膳食调查KAP与健康促进研究董明丽天文系太阳南北半球黑子的变化特征张明卓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探索中日纪录片中的不同中国形象——以《中国之路》和《激流中国》为例张笑寒文学院从《金瓶梅》涉性文字的英译看中英情色文学的情趣异同吕雪梦文学院民俗剪纸的时代变迁——以北京旅游景点剪纸工艺品与河北省阜城民间剪纸为例王安琪文学院北京市中小学生家庭语言规划荣欣文学院新媒体对在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潘昶玥文学院中国现代作家的北京体验与北京印象研究任赫物理学系基于力与运动学习进阶框架分析中学生迷思概念罗铭心理学院状态焦虑对空管人员视觉追踪和冲突探测的影响张菁宸心理学院名字中性化对人际交往的首因效应:性别气质评价的中介作用包寒吴霜心理学院危机情境下,“角色”不匹配对于团队有效性的影响及冲突的中介作用李晓梅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视频图像识别的课堂人数统计系统谭星辰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IRT考试中的选题算法研究吴妍蓉艺术与传媒学院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求职简历视频化与推介平台的研究尚文思琦艺术与传媒学院课外音乐教育对小学生认知及情绪发展的影响周佳铭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符号学视域下历史文化名人开发利用模式初探——以山东省邹平县范仲淹文化资源为例姚文杰政府管理学院华北地区“村长世袭”现象个案研究董子千政府管理学院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研究张吟资源学院几种优良牧草在内蒙多伦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分析徐子涵系统科学学院鱼群实验与模式识别刘港琛。

人文科学试验班(大类)-2020级

人文科学试验班(大类)-2020级

人文科学试验班(大类)一、人文科学试验班专业对应2019年,学校设置跨学院的人文科学试验班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

试验班学生入学后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大一实施通识教育课程,同时参考试验班内各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修读课程。

试验班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开始选专业,在大二选课前确定分流专业,然后转入专业所属院系进行后续三年培养。

试验班与学院专业对应关系如下表:二、学制学制四年三、各专业授予学位及毕业总学分汉语言文学: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毕业总学分:142分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毕业总学分:142分英语: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毕业总学分:147分传播学: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毕业总学分:147分四、课程结构与专业要求五、教学计划表六、修读说明及分流指导1.大类培养方案仅为大类培养阶段适用,专业分流后执行各专业培养方案。

大类培养阶段已修读课程在专业分流后不需重复修读,未在专业培养计划内课程可视情况计为自由选修学分。

若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在大一修读,而在大类培养阶段未修读的课程,学生须在分流进入专业院系后补修。

2.除培养方案中所列课程外,鼓励选修一门新生研讨课,具体课程名录见《本科课程修读指导手册》。

3.学生须在“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模块中,从以下4组课程中选择其中2组修读:汉语言文学:从文学类(“《史记》选读”“唐诗选读”“宋词选读”“中国文化概论”)和语言类(“四书精读”“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汉语与社会应用”)课程中各选择1门必修。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必修“哲学入门”,在哲学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中选择4学分。

英语:必修“英美戏剧赏析与实践”,再从“英语读写”“英语学科导航”“语言学习机制”“西方人文经典选读”“英语短篇小说”5门课程中,选择1门修读。

传播学:从“传播学概论”“现代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全媒体与媒介素养”3门课程中选择2门必修。

4.在通识教育“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模块中,选择了相应专业的课程,则须进一步修读该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培训学校简介

培训学校简介

培训学校简介一、学校概况我们的培训学校是一所专注于提供高质量教育培训的机构。

自成立以来,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术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实现个人和职业发展的目标。

我们的学校拥有先进的教育设施和专业的师资团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关怀的教育环境,我们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三、课程设置我们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涵盖了学术类和职业类培训。

学术类培训包括语言课程、数学课程、科学课程等,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

职业类培训包括IT技术培训、商业管理培训、美术设计培训等,为学生提供实用的职业技能。

我们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课程选择和灵活的学习计划。

四、师资团队我们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我们的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资源的更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他们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五、教学设施我们的学校设施先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计算机实验室、图书馆和多媒体教室等。

学生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交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六、学生支持我们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我们设有学生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还组织各类活动,如学术讲座、文化交流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我们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七、校园文化我们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团结友爱、勤奋努力。

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团和俱乐部活动,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比赛,展示学生的才艺和创造力。

名师培训之路

名师培训之路

2013年11月5日下午5点,北京师范大学励耕学院一楼大厅,排队办理入院登记、报道领取资料。

都是来参加名师培训的老师,彼此还不太熟,矿区的九个人一起报了到。

我住励耘公寓,这里住的都是留学生。

条件很不错,要重新体会一把学生生活了。

有点儿小兴奋。

打开发的资料,《京师问道》、《成长手册》、《读书推荐》细细地学习了一遍,似乎琢磨出了点儿味,北师大为我们量身定做的三年培训内容还真不少,和最初的预想似乎不太一样,挺讲究的!发了一套北师大风景明信片,很美,淡雅中透着一种古朴和厚重,回家送给我的儿子。

他肯定喜欢。

2013年11月6日一天的团队拓展训练,由北师大高级实验师陈飞星博士主持,确实如课程安排介绍的那样。

陈老师把游戏做成培训,几个游戏下来,我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状态,“合作、配合、交流、传递、求助、微笑”成了游戏中不断浮现脑海的关键词,陈老师对大同学员表现也频频点头赞许。

下午的“七巧板”游戏太有趣了,分成了六个小组的团队每组有一个任务清单,大家都忙着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忽视了整体协作、配合,核心任务组的成员也没有站出来承担指挥协调作用,于是看到的场面是大家为了得到七巧板大声喊叫的情景,都觉得不对劲儿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结束游戏时,忽然觉得有些好笑,场面完全失控。

接下来总结发言,陈教授作为旁观者描述了我们众生乱象,剖析了游戏失败的原因,这时大家面有愧色,频频点头,似有所悟。

2013年12月7日上午5点,在北邮科技大厦二层多功能厅,大同名师培养计划启动仪式,培养计划名誉主席顾明远致辞寄语;大同市教育局魏丽雯副局长讲话;顾会长和魏局长为培养计划揭牌、授牌、颁发证书;培养计划总顾问吴琼致辞;导师代表发言,学员代表发言,全体合影,与导师见面。

下午培养计划解读。

一天下来,回到住处,精疲力尽,躺在床上,终于明白,走上了一条强化学习,提升成长的道路,这三年要完成许多东西,读书笔记、课题研究、论文甚至专著的撰写,我心里暗暗想:这回摊上大事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励耘学院简介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面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紧紧围绕学校战略发展目标,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我校文理基础学科和教育科学以及学科综合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模式,着力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

二、总体目标1. 改革培养模式。

实施导师指导下的开放式“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个性化、本研衔接”拔尖学生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完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实施学分制和导师制,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化培养,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拓展学生的国际化,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

2.创新管理模式。

成立“励耘学院”及相关组织,每年春季学期面向全校一年级理科和文科学生,分别选拔80名最优秀学生,针对基础理科(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人文学科(文学、历史学、哲学),分别组建“基础理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和“人文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

改革学生管理办法,教学和学籍管理办法,以及教师聘用和考核办法。

3.培养拔尖学生。

在改革培养模式、创新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交流平台,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兴趣浓厚、志向远大、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拔尖学生,为他们成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军人物、知名学者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通过计划实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全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培养模式实施导师指导下的开放式“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个性化、本研衔接”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1.重构课程体系构建由通识教育课程、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大课程模块构成的新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修读管理则采取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其中任选课所占学分比例不低于总学分要求的三分之一。

所有核心课程均聘请高水平师资单独开设。

积极引进和选用国际一流教材。

旨在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相关学科基础、专业能力的培养,为拔尖学生培养打下坚实的综合素质及学科专业基础。

2.强化相关学科基础鉴于相关学科基础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中的特殊重要性,在相关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中设置数理基础课程、生化基础课程或哲学基础课程、文史基础课程以及学科前沿及研究方法等小学分课程,提高学生修读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尤其是数理基础课程、哲学基础课程的难度和学分要求,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知识融通与整合以及方法嫁接与转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

3.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和自主性学习,以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自主开展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及科学研究训练的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着力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考核要突出能力和创新的目标,克服应试考核的弊端,采取平时与期末、笔试与口试、考试与考查、理论与实践、开卷与闭卷、过程性与终结性等多种考核方法和手段并用的评价方式。

尤其应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提高平时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权重和实效性,把加强平时考核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风的重要手段。

平时成绩可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讨论、作业、调查报告、课程论文、读书报告、随堂测验、期中考试等多方面情况。

5.配备一流师资坚持校内与校外并举、水平与责任并重的教师聘用原则。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由本校教师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有热情、肯投入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入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中来,共同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教学、学术讲座、学业和科研指导等,保证拔尖学生的培养质量。

6.全面实施导师制为每3-5名学生配备一位由知名学者或杰出人士担任的导师,负责学生学业指导,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学科特点、学习要求以及自身发展潜质,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指导学生科研训练等;鼓励导师将高年级学生纳入其研究生科研活动之中,实行“随学制”。

除此之外,导师还要加强学生的人生和思想引导,充分发挥导师的启迪与濡染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对基础学科的浓厚兴趣以及为基础学科献身的精神。

7.拓展学生国际视野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多种海外学习交流机会,通过联合培养、交换学习、暑期学校、短期学习、国际学术会议、讲习班、见习实习、学科竞赛和考察等方式,使学生有机会走进国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接触更多国外一流大师,得到更多一流专家学者的指导,保证学生本科期间都有国外学习和交流的经历。

8.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和教育学科优势,将非智力因素培养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

采取课程、讲座、活动、实践等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理想、抱负、兴趣、动机、自信心、意志力、荣誉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成才率。

9.坚持因材施教、扩大个性选择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基本修读要求的基础上,实验班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可自主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修读课程。

另外,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自由阅读、自由探究。

四、管理机制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1)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本科教学校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处、社科处、人事处、财经处、资产处、学生处、国际处、图书馆等部门相关负责人。

负责计划实施的领导、协调等工作。

(2)成立励耘学院。

成立“励耘学院”,励耘学院下设专家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

励耘学院设院长1人,由校长提名并任命。

每届委托文、理各一个院系负责励耘学院管理工作。

(3)成立励耘学院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下设文科专家组和理科专家组,文科专家组和理科专家组各设首席专家一位,担任组长。

专家委员会主任由励耘学院院长担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分别由文科专家组和理科专家组组长担任。

专家委员会成员由相关学科院士、资深教授、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管本科教学院长(系主任),以及国内外相关学科知名专家学者等组成。

每个学科3名专家委员会成员,其中校内2名,校外1名。

专家委员会负责计划的总体设计,学生选拔方案、培养方案的审定,以及计划实施的指导。

文科专家组和理科专家组分别负责文理科学生选拔方案、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师、导师聘任办法的制定等,以及学生选拔、教师聘任、导师聘任、计划实施等工作。

(4)成立励耘学院管理委员会。

管理委员会下设文科管理组和理科管理组,文科管理组和理科管理组各设组长一位。

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励耘学院院长担任,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分别由文科管理组和理科管理组组长担任。

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相关院系院长(系主任)、主管本科教学院长(系主任)、主管学生副书记等组成。

每个学科3名管理委员会成员。

管理委员会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学生管理、教学组织,负责向专家委员会提出学生选拔请求、教师聘任计划、导师聘任计划以及专家组秘书工作;负责支付学生、教师等相关人员经费和报酬。

2.学生选拔与管理(1)学生选拔。

采用二次选拔的办法。

每年春季学期面向全校一年级理科和文科学生,分别选拔80名最优秀学生,针对基础理科(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人文学科(文学、历史学、哲学),分别组建“基础理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和“人文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

选拔方式采取学生自愿申请,进行能力倾向测试、组织专家面试、参考高考成绩及一年级第一学期成绩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察选拔。

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术兴趣、创新精神、发展潜质以及意志品质等方面。

同时要为那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偏才怪才”开辟特殊的通道。

建立动态的进出机制,即第二学年末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适度调整。

(2)学生管理。

实行班级管理与导师管理相结合。

对进入培养计划的学生实行单独编班,配备优秀辅导员,配备高水平导师,实行班级管理与导师管理相结合的学生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建设、学习纪律、生活纪律,组织各类集体活动及班级成员的综合评价等;导师管理主要负责学生的人生引导、学业规划与指导,尤其以导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造诣给学生以启迪和濡染,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实验班学生采取集中住宿。

实验班学生实行励耘助学金制度和奖学金制度。

3.教学与学籍管理(1)课程修读管理。

采取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其中任选课所占学分比例不低于总学分要求的三分之一。

所有核心课程均聘请高水平师资单独开设,根据课程性质,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部分课程对相关专业或全校学生开放,以提高优质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2)实施弹性学习制度。

实验班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切实增加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师、导师、修业年限等的选择自主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建立动态进出机制。

第二学年末由励耘学院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中期考核,在充分征询导师、辅导员、任课教师等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中期考核报告、课程学习成绩、科研素质、意志品质等综合表现,结合学生的意愿,部分不适应实验班学习的学生将分流到相关专业继续学习;实验班之外的同年级学生如果发现有可造之才,可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专家组考核进行补充。

(4)实行专业分流机制。

在中期考核基础上,基础理科和人文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结合本人意愿,分别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等专业自主选择修读专业。

4.教师聘任与考核(1)教师聘任。

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合同制,不设固定编制。

所有教师(含导师)聘用采取自愿申请或院系推荐,专家委员会审核,管理委员会择优聘用程序。

(2)教师报酬及考核。

根据教师授课时数及指导学生数计算教师酬金。

通过专家听课、学生评教以及其他反馈意见对教师进行考核,并由专家组给出考核及是否续聘意见。

对本校教师的校内考核,则要充分体现其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把教师在人才培养上的付出和绩效作为考核的重点,促使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尤其是拔尖学生的培养上来,对从事拔尖学生培养的教师实行单独考核。

五、氛围营造1.营造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氛围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党团组织活动、体育活动、学科竞赛,举办人生理想、追求讲座,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保持平和的心态,达到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2.营造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通过由学生自己组建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科研小组,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会和讨论会,学生学术沙龙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和开放的交流平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潜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