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号线电力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工程可研编制提纲

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工程可研编制提纲

《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提纲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1.2 工程概况1.3 编制依据1.4 研究任务及范围1.5 六号线预可行性研究专家评审主要意见及一期工程的设计成果1.6 主要研究结论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城市现状概述2.2 城市社会经济与财力分析2.3 城市总体规划概述2.4 城市交通现状及综合交通规划2.5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6 六号线功能定位2.7 建设的必要性分析第三章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3.1 城市自然地理概况3.2 沿线地形与地貌3.3 工程地质条件3.4 水文地质条件3.5 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评价3.6 气象条件及地震动参数区划第四章客流预测4.1 预测年限与范围4.2 预测依据及基础资料4.3 现状客运交通及客流分析4.4 预测模型和方法4.5 客流预测结果4.6 客流特征和客流预测结果分析4.7 客流预测的敏感性分析第五章主要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5.1 主要设计原则5.2 主要技术标准第六章车辆选型6.1 轨道交通模式选择6.2 车辆选型原则6.3 车辆主要系统的选择6.4 车辆及列车主要技术要求第七章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7.1 系统设计规模7.2 运营方案研究7.3 全线车站配线7.4 运营计划与管理第八章限界8.1 主要技术条件和分析8.2 遵循的设计规范及标准8.3 限界的主要功能8.4 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8.5 制定限界的主要参数8.7 附图第九章线路9.1 主要原则及技术标准9.2 规划线路走向及二期工程沿线概况9.3 线路方案9.4 车站分布及站位设置9.5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9.6 辅助线设计第十章轨道10.1 轨道设计原则10.2 主要技术标准10.3 轨道结构方案设计10.4 轨道排迷流措施10.5 道岔及其道床10.6 轨道减振降噪措施10.7 轨道辅助设备10.8 轨道养护及定员10.9 主要工程数量10.10 附图第十一章车站建筑11.1 主要设计原则与标准11.2 车站基本站型选择11.3 车站建筑方案11.4 交通、换乘枢纽站设计11.5 车站建筑装修设计11.6 车站防灾/安全及人防设计11.7 车站无障碍设计11.8 车站出入口及风亭设计11.9 建筑设计其它事项11.10 物业开发第十二章结构工程12.1 车站结构12.2 区间结构第十三章供电系统13.1 概述13.2 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13.3 供电系统构成及功能13.4 电源及主变电所13.5 牵引供电系统13.6 牵引变电所13.7 降压变电所13.8 接触网13.9 供电设备运营维护管理机构13.10 低压配电与照明13.11 电力监控系统13.12 杂散电流防护13.13 防雷及接地13.14 用电负荷及年用电量第十四章通信系统14.1 专用通信系统14.2 公众通信系统14.3 警用通信系统14.4 通信专业与相关专业的接口14.5 通信设备用房要求第十五章信号系统15.1 概述15.2 主要设计原则及技术要求15.3 系统主要功能15.4 信号系统构成15.5 系统方案比选及设备选型15.6 系统运营模式15.7 信号专业与相关专业的接口15.8 信号系统用房要求第十六章通风空调系统16.1 工程概况与研究范围16.2 地下车站及区间隧道通风空调系统16.3 地面车站、高架车站、车辆段通风空调系统16.4 通风空调系统控制16.5 消声与减震措施16.6 主要设备表16.7 附图第十七章给排水工程及消防系统17.1 概述17.2 主要设计原则17.3 设计采用主要规范17.4 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17.5 系统构成及功能17.6 组织机构及定员第十八章综合监控系统18.1 概述18.2 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标准18.3 综合监控系统功能及构成18.4 FAS 功能及构成18.5 BAS系统功能及构成18.6 ACS系统功能及构成第十九章自动售检票系统19.1 概述19.2 主要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19.3 票务管理模式19.4 系统运营模式19.5 运行控制模式19.6 设备维修方式19.7 系统方案19.8 系统构成和功能19.9 AFC系统设备主要技术要求第二十章电扶梯、屏蔽门/安全门20.1 电扶梯系统20.2 屏蔽门/安全门第二十一章控制中心21.1 主要设计原则21.2 工艺设计第二十二章车辆段与综合基地22.1 设计基础资料22.2 基本功能及任务范围22.3 车辆段工作量计算及规模的确定22.4 龙凤桥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总图及工艺设计22.5 长生停车场总图及工艺设计22.6 相关专业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第二十三章车辆及机电设备国产化23.1 概述23.2 车辆23.3 车辆段与综合基地设备国产化23.4 机电系统23.5 结论第二十四章节约能源24.1 节能的意义及必要性24.2 轨道交通能耗状况24.3 节能措施第二十五章环境影响分析25.1 沿线环境概况25.2 工程施工环境影响分析25.3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25.4 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分析25.5 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积极影响25.6 结论第二十六章防灾及人防工程26.1 防灾26.2 人防工程第二十七章管理组织机构及定员27.1 建设管理方案27.2 运营管理机构27.3 运营管理定27.4 员工培训第二十八章劳动安全及卫生28.1 主要原则与标准28.2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28.3 劳动安全及卫生措施第二十九章工程筹划29.1 工程概况及特征29.2 工程筹划第三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0.1 投资估算30.2 资金筹措第三十一章财务评价31.1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31.2 编制财务报表31.3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31.4 偿还能力分析31.5 财务敏感性分析31.6 财务评价结论第三十二章国民经济评价及社会评价32.1 国民经济评价32.2 社会评价第三十三章风险分析33.1 项目潜在的主要风险因素33.2 风险程度定性分析33.3 防范与降低风险对策第三十四章用地及拆迁安置方案34.1 用地情况概述34.2 用地设计原则34.3 拆迁安置方案第三十五章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方案35.1 工程招投标的工作内容35.2 设计招投标35.3 车辆招投标35.4 主要机电设备采购及安装招投标35.5 土建工程招投标35.6 工程监理招投标第三十六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TIAS系统及其在北京地铁6号线的应用

TIAS系统及其在北京地铁6号线的应用

TIAS系统及其在北京地铁6号线的应用TIAS 6 系统及其在北京地铁号线的应用陈吉余李卫娟何红光摘要: 阐述了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构成,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以及北京6 号线 TIAS 系统,。

ATS、PSCADA、BAS 的总体布局和特点描述了各个子系统的主要功能该系统将等统一纳,,TIAS 入一个综合数据信息平台之内从而使各系统的信息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在系统的、、。

统一信息平台之上实现对车电机的统一监控关键词: 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 综合监控系统Abstract: The paper mianly describes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omp ocsition of theT IAS systemas wellas the overall layout and characteristicsof theT IAS system forB eijing SubwayL ine 6( This systemi n-tegrates theA TS,PSCADA and BAS systemi nto a unified data platform by making the data fromeach system connectedlo scely,through which the unified monitoring of thev ehicle,signal,and locomotive can be achieved(Key words: TIAS; ATS;ISCSDOI: 10. 13879 / j. issn100-07458. 2014-11. 143606 北京地铁号线行车综合控制自动化系统,动监控子系统和传统综合监控系统进行高度集成。

、( TIAS) ,的项目该方案将列车自动监控环境与设备监控以下简称是将传统信号系统中的列车自,等统一纳入一个综合数据信息平台中从而使整个200071 :工程师上海,、陈吉余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系统的信息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对列车电 200071 :上海李卫娟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力机电设备统一监控为运营提供以行车指挥为 :200071 何红光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上海 : 201-407-23收稿日期。

监控系统项目施工组织方案

监控系统项目施工组织方案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 (3)二、编制范围及内容 (3)三、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技术依据 (3).....................................................一、工程内容 (4)二、总工期要求 (4)..............................................一、工程进度安排 (4)二、项目管理机构的组建 (6)三、施工组织机构岗位职责 (6)四、施工组织计划 (6)1.工程组织 (6)2. 本项目岗位素质要求、分工及职责 (7)3.工作流程 (7)4.规章制度 (8)..............................................一、施工的暂时设施准备 (8)二、施工技术准备 (9)三、施工准备 (9)四、施工项目做好与业主的配合措施 (9)五、施工项目做好与监理的配合措施 (10)六、施工项目做好与设计院的配合措施 (11)七、做好与土建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 (11)..............................................一、施工要点 (12)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 (12)二、现场施工设备安装的管理 (14)1 、摄像机安装: (14)2 、控制室设备安装: (15)三、现场施工系统的调试管理 (16)1、系统的安装调试 (16)2 、系统内所有安装调测信息应详细记录入档案。

(19).................................................一、施工工期控制方法 (19)二、施工工期安排及保障措施 (19).............................................一、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及职责 (20)二、安全防范重点 (21)1、资料记录保存安全性 (21)2、事故控制点: (21)3 、控制点的管理: (21)三、安全措施 (21)1、保证系统运行安全 (21)2、保证施工实施安全 (21)四、坚持安全管理六项原则 (22)五、安全管理措施 (23)..................................................................................................成品保护措施: (25).......................................一、用户培训 (25)1、对受训人员的要求 (25)2、培训目的 (25)3、培训内容 (25)5 培训过程的组织管理 (26)二、工程售后服务方案 (26)1、服务响应 (26)2、保修期限 (27)3、定期维护保养 (27)4、现场排除故障或者技术指导 (27)三、紧急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 (27)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颁发的安防设计、施工规范、规程和标准,在总结安防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和基础上,结合安防科技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术要求,本着服务社会、用户第一的宗旨,特殊拟定以下为本公司监控工程布线及施工的规范。

城市公共安全设施(监控摄像头)安装施工方案两篇

城市公共安全设施(监控摄像头)安装施工方案两篇

《城市公共安全设施(监控摄像头)安装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城市的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市政府决定在城市的主要街道、公共场所、重要区域等安装监控摄像头,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监控网络。

本次监控摄像头安装项目将覆盖城市的主要交通要道、商业中心、学校、医院、公园等区域,预计安装监控摄像头[X]个。

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高城市的治安防控水平,为城市的安全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二、施工步骤1. 现场勘查(1)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安装现场进行详细勘查,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电力供应、网络接入等情况。

(2)根据勘查结果,确定监控摄像头的安装位置、安装高度、安装角度等参数,绘制安装图纸。

2. 基础施工(1)根据安装图纸,在确定的安装位置进行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包括挖掘基础坑、浇筑混凝土基础、安装地脚螺栓等。

(2)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养护,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3. 立杆安装(1)将监控摄像头立杆运输到安装现场,采用吊车等设备进行立杆安装。

(2)立杆安装时,要保证立杆的垂直度和稳定性,调整好立杆的高度和角度。

(3)安装完成后,对立杆进行固定,确保立杆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或晃动。

4. 设备安装(1)将监控摄像头、电源适配器、网络交换机等设备安装在立杆上。

设备安装时,要严格按照设备安装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

(2)连接设备的电源线、信号线、网络线等,确保线路连接正确、牢固。

5. 系统调试(1)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

调试内容包括监控摄像头的图像质量、焦距调整、角度调整、网络连接等。

(2)调试过程中,要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6. 竣工验收(1)系统调试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施工质量、设备性能、系统功能等。

(2)验收合格后,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将监控摄像头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工程施工方案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工程施工方案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电气火灾是一种由于电气设备、线路等原因引发的火灾。

为了及时发现并解决电气火灾的隐患,避免火灾带来的损失和危害,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通过监测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温度、电流、电压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通过声光报警和自动联动控制等方式,实现对电气火灾的有效监测和控制。

二、施工方案1.设备选型:根据项目需求和实际情况,选用可靠性高、性能稳定的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如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声光报警器等。

同时要考虑设备的防护等级和电气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2.系统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布局,合理布置监控设备和线缆,保证监控设备能够全面覆盖,并能及时传输数据到控制中心。

同时要考虑布线的美观性和安全性,避免电缆过长、过多,给后期维护和运营带来困难。

3.控制中心建设:控制中心是系统的核心,需要选用高性能的监控主机和数据存储设备,能够实现对监控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

同时需要配备专业的监控软件,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实现报警、联动控制等功能。

控制中心还要考虑布局合理、通风散热、防火防爆等安全要求。

4.报警和联动控制:报警器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及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根据不同的火灾情况,设置不同的报警条件和报警方式,确保报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同时,通过与其他设备的联动控制,如自动关闭电源、切断电路等方式,实现对火灾的应急处理。

5.施工管理: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包括人员安排、进度控制、质量监督等。

施工人员要具备相关的资质和技术,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同时要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做好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6.完成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验收工作。

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性能验证等。

验收过程应由专业的验收人员进行,确保系统达到设计要求并能正常运行。

三、安全保障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做好防火、防爆等措施。

天津地铁6号线联络通道监测方案

天津地铁6号线联络通道监测方案

天津地铁6号线联络通道监测方案一、前言天津地铁6号线作为天津市地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天津市西南部的滨海新区和北辰区,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为了保障地铁6号线的运营安全和乘客出行的顺利,建立一套完善的联络通道监测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方案将着重介绍天津地铁6号线联络通道监测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确保联络通道的通畅和安全,避免堵塞情况的发生,提高地铁6号线的通行效率。

2.原则:-安全第一:一切工作以保障乘客的安全为前提,确保联络通道设施的安全使用。

-归责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定期检测:制定联络通道定期检测计划,并进行必要的维修与改进,确保联络通道的正常运行。

三、监测内容1.轨道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对地铁6号线轨道进行实时监测,包括轨道变形、裂纹、沉陷等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轨道问题,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2.管线监测:监测联络通道内的各类管线,如电力、通信、给排水等,及时发现管线泄漏、堵塞以及老化等问题,保障通道的正常使用。

3.人流监测:通过安装人流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联络通道内的人流情况,包括拥堵、人群聚集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疏导人流,避免拥堵事故的发生。

4.火灾监测:配备火灾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联络通道内的火灾情况,包括烟雾、火焰等,及时发现并报警,确保乘客的安全。

四、监测手段1.传感器技术:通过在轨道、管线、通风系统等位置设置传感器,实时采集监测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监测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2.监控摄像技术:通过在联络通道内设置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人流情况,并将视频传输给监测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3.火灾监测设备:设置火灾监测设备,包括烟感、温感等,及时发现火灾情况并报警。

五、监测中心建立一个地铁6号线联络通道监测中心,负责联络通道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处理,以及处理紧急情况。

监测中心需要配备专业的人员和设备来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预警与应急处置1.预警机制: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建立联络通道监测预警模型,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问题,为采取应急措施提供依据。

监控系统施工方案范本

监控系统施工方案范本

监控系统施工方案范本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公共安全、交通管理、环境监测等。

监控系统的建设至关重要,而一个有效的施工方案是确保监控系统顺利运行的关键。

二、施工准备阶段
2.1 规划设计
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工作。

这包括确定监控系统的需求,制定系统布局图,确定监控摄像头的位置,设计网络拓扑等。

2.2 设备准备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监控主机、网络设备等。

同时,需要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规划设计要求。

2.3 人员培训
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监控系统的操作和维护,以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实施阶段
3.1 建设施工队伍
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监控工程师、安装人员、网络工程师等,以确保施
工质量和进度。

3.2 现场布线
根据规划设计要求,对监控设备进行布线,保证网络连接的畅通和安全性。

3.3 安装调试
安装监控设备并进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四、施工验收阶段
4.1 系统测试
对整个监控系统进行测试,包括设备运行状态、视频画质、报警功能等,确保
系统运行正常。

4.2 客户验收
经过系统测试合格后,邀请客户进行验收,确认监控系统符合需求,并提供相
关的培训和售后服务。

五、总结
监控系统施工方案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规划、准备和实施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专业的施工团队,才能保证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服务质量。

监控方案范文合集(6篇)

监控方案范文合集(6篇)

监控方案范文合集(6篇)监控方案范文合集(通用6篇)监控方案范文合集篇1一、监控设备容易损坏的原因长期以来,由于监控系统的维护不受重视,致使很多监控设备刚刚投入使用就被损坏,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管理部门对监控系统维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没必要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因而在管理过程中忽略对监控系统设施的管理,导致系统的后期管理和维护跟不上。

其次是没有一个完备的、有计划性的监控设备维护实施方案。

服装城的监控设备数量达上百台,而且分布在商场各处,设备的维护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这些监控设备分类并制定出维护方案,把复杂繁琐的工作变得条理化,明确化。

当某个设备出现故障时,专业技术员可以很快调出这个设备的相关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等相关资料,并采取针对性的维护措施,有效的提高设备的维护效率。

第三是监控设备的采购中过多的考虑了设备的性价比而忽视了监控系统及设备后期的维护和保养。

监控设备品牌过多、产品供应商过多,厂家售后保障措施不到位等等原因,导致监控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设备故障不断、损坏率不断攀升,最终不得不对原有设备进行大面积更新,出现重复投资、浪费严重的现象。

二、监控设备的维护方法为了做好监控设备的维护工作,维修中心配备相应的人力、物力(工具、通讯设备等),负责日常对监控系统的监测、维护、服务、管理,承担起设备的维护服务工作,以保障监控系统的长期、可靠、有效地运行。

1、维护基本条件古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监控系统的维护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对监控系统进行正常的设备维护所需的基本维护条件,即做到“四齐”,即备件齐、配件齐、工具齐、仪器齐。

1)备件齐通常来说,每一个系统的维护都必须建立相应的备件库,主要储备一些比较重要而损坏后不易马上修复的设备,如摄像机、镜头、监视器等。

这些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可能使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必须及时更换,因此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备件,而且备件库的库存量必须根据设备能否维修和设备的运行周期的特点不断进行更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电力监控系统调试方案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安装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的安装包括供电系统设备的微机综合保护测控单元安装、中央信号屏的安装、通讯处理装置的安装和所内通信网络的构建。

供电系统设备的微机综合保护测控单元在这些设备出厂前已由各厂家安装于设备柜体上,现场主要为网络线的敷设和设备的调试。

自动化系统设备的安装与变电所的整体进度保持一致同步进行,并且在变电所作保护调试时作相应的配合工作,监视后台(中央信号屏)的数据与所作保护调试结果是否一致。

二、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安装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工作站、服务器机柜、配电盘(箱)、打印机、UPS机柜及接口设备等。

1. 服务器机柜、配电盘(箱)、UPS机柜安装服务器机柜、UPS机柜和配电盘固定于安装好的基础支架上,用紧固螺栓将盘底部与基础支架连接牢固。

安装后,盘面应对齐、顺直。

机柜、配电盘应可靠接地。

2.工作站、打印机及相关接口设备的安装调度员工作站,打印机等安装在调度大厅的设备依据施工图放在操作台柜内,台面上安放VDU设备(CRT、键盘和鼠标)。

三、供电车间复示系统供电检修车间复示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工作站、打印机、UPS机柜及接口设备等。

其安装方式与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设备安装类同。

四、线缆敷设、接续1.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根据招标文件,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局域网通信电缆主要采用多模软光缆。

2. 环网变电站中央信号屏至通信机械室采用单模软光缆,由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全线敷设接线。

由于车辆段及停车场为户外,采用的是户外光缆。

3. 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电缆包括设备用电源电缆、通信电缆(屏蔽双绞线)及光缆。

通信电缆及光缆敷设于架空地板下预先安装好的金属线槽或管线内;电源电缆(带铠装)敷设于架空地板下(具体敷设方式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穿墙及楼板采用镀锌钢管防护,在电缆竖井内敷设于电力专业安装的桥架内。

控制中心穿线工作宜在架空地板铺设之前完成。

4. 供电车间复示系统供电检修车间电缆包括设备用电源电缆、网络线及传输通道光缆。

传输通道光缆敷设于通道电缆支架、供电车间桥架内;电源电缆穿镀锌钢管敷设;网络线敷设于金属管线内。

第二节、系统测试1.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1.1 配合变电所继电保护调试继电保护调试是变电所整组传动试验的重要内容,保护装置地址的分配,保护定值的输入和修改、保护软压板的投切,软件连锁、闭锁以及特殊保护功能的投入(如低压柜备自投允许)都与自动化系统密切相关,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

以上功能是通过变电所自动化通信网络来实现的,因此变电所继电保护试验宜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调试同期进行。

1.2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子系统调试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变电所自动化系统采用分散、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

系统分三层布置:站级管理层,网络通信层,间隔设备层。

站级管理层为设置在中央信号屏内的主监控单元(通信控制器);间隔设备层包括安装于各开关柜内的各种保护测控一体化设备,间隔设备层构成变电所自动化子系统;网络通信层即为变电所自动化通信网络。

变电所自动化子系统包括:35kV子系统、低压400V子系统、配电变压器温控仪(硬接线)、所用配电屏监测单元、整流变压器温控仪(硬接线)、直流1500V子系统、轨电位限制装置(硬接线)及接触网隔离开关(硬接线)等。

自动化子系统调试主要内容为各子系统与主控单元间的通信功能(包括规约处理功能)测试。

因变电所设备类型较多,各子系统厂家规约又不尽相同,所以子系统的调试是电力监控系统调试的关键环节。

各子系统与自动化的接口测试工作应在设备出厂前完成。

自动化子系统现场调试由施工单位、自动化设备厂家及相关接口设备厂家共同协作完成。

1.3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调试变电所自动化子系统调试完成后即可进行全所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调试工作,其主要内容为变电所内“对点”测试,即在与控制中心通道还未建立之前的站内三遥量(遥控、遥信、遥测)的测试。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调试验证以下功能:(1).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功能变电所继电保护装置通过网络接口接入全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继电保护类型主要包括:35kV电流速断保护、过流保护、零序保护、变压器过负荷保护、温度保护、直流开关过流保护、DDL(di/dt+ΔI)保护、双边联跳保护等;自动装置功能指AC400V 低压系统的备自投功能、直流馈线断路器设置的带有判断故障性质的自动重合闸功能、交(直)流自用电的进线自动投切功能等。

(2).控制功能对变电所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保护功能投退、闭锁解除、自动装置等实现改变运行状态的所内控制,或在中央信号屏(主控单元)上执行远程控制命令。

(3).信号功能对所内开关位置、故障信息、保护动作信号等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采集、显示、报警、存储等处理。

(4).测量功能对变电所重要电量,如电压、电流、功率等进行实时采集、显示、存储等处理。

(5).远程通信功能通过变电所光纤以太网与车站通信接口(通信专业提供)的测试,检验变电所自动化系统与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通道的传输速率、容量及通道的可靠性。

(6).画面组态功能在变电所中央信号屏主控单元可实现本所主接线图、一次系统图、所内设备布置图、电流电压曲线图、所内通信网络图及各种记录、警报、软压板投切图等画面的组态。

(7).系统可维护功能系统通过外接便携式计算机完成对系统的测试、维护及监控。

(8).系统容错、自检、自恢复功能。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调试结果应满足下列指标:站内事件分辨率≤5ms;模拟量测量总误差≤±0.5%;站内遥控正确率100%;信号正确率100%;SOE分辨率≤5ms;控制响应时间<2s;信息响应时间<3s。

2. 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主站)由指挥中心局域网、中央服务器、工作站(操作、维护、数据转发、设备管理)、电力监控软件、打印机、交换机、UPS电源系统等组成。

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调试主要工作内容为UPS电源系统测试、控制中心局域网的组建和测试及接口测试等。

2.1 UPS电源系统测试UPS电源系统由UPS装置、蓄电池组及配电盘组成。

主要测试内容包括: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容量校验、配电盘两路交流进线手动/自动投切试验、失压报警、电池低电压报警、配电馈出回路校验及UPS系统运行状态、故障信息在线监视等。

2.2 局域网的组建和测试局域网络结构采用双以太网构成,相互备用。

正常情况下一个网络用于控制中心电力监控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另一个网络处于热备用状态,当主用网络发生异常或故障时,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动切换到备用网络。

局域网的组建和测试内容包括:网络接点配置、物理连接(网络线敷设及连接)、软件安装、IP地址分配及参数设定、网络通信测试及双网切换测试等。

第三节、电力监控系统联调方案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电力监控系统联调可分为控制中心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联调及控制中心与电力监控复示系统(设置在车辆段)的联调。

1 工序流程电力监控系统联调主要工序如下:图4-10-2 系统联调工序流程图2 进度安排及组织方式2.1 进度计划按照项目节点计划进行2. 组织分工及职能划分2.1 分工系统联调阶段调试人员分控制中心、变电所、复示系统三个组,电力监控控制中心组对调试工作整体负责,并负责对调试工作作出全面的安排和进行进度掌握。

变电所组负责供电系统联调时变电所部分的三遥功能调试结果确认与配合。

复示系统组负责核对复示工作站在系统联调时的结果是否与电力监控控制中心的结果一致。

2.2 职能划分2.2.1 控制中心施工单位专业调试工程师在业主的领导下负责整体调试工作的安排。

电力监控系统集成商现场调试工程师配合施工单位专业调试工程师的调试工作,并负责控制中心的各设备的正常工作及调试问题的解决。

施工单位工程师负责整个光环网的接线,并负责整个系统的通道畅通。

2.2.2 变电所施工单位专业调试工程师负责电力监控系统被控站的调试工作。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集成商现场调试工程师配合施工单位专业调试工程师的调试工作并负责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正常工作。

施工单位工程师负责整个光环网的接线,并负责整个系统的通道畅通。

变电所设备的安装调试工程师配合专业调试工程师的调试工作并负责变电所的设备的正常工作。

2.2.3 复示系统施工单位专业调试工程师负责整个复示系统的调试工作。

电力监控系统集成商现场工程师配合。

三、调试方法3.1. 控制中心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联调控制中心(后备)与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联调应在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调试及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调试完成后进行。

3.1.1系统联调的主要测试项目遥控功能遥控是调度员在控制中心通过对站名、开关名及动作状态进行选择后,进行单个开关的遥控分合操作控制;。

控制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首先调出变电所的主接线图,选择控制对象。

只有当选择成功后,方可进行后续操作。

第二步:在被选中对象的确认画面上,按下执行键,发出执行命令。

若遥控成功,CRT及大屏幕上开关状态刷新,停闪,并有打印记录;若执行失败,则显示屏及大屏幕上开关恢复原状态显示,并有打印记录。

遥信功能(1).遥信信号:包括变电所开关位置信号,开关设备接地刀闸信号,变电所事故信号、预告信号及变电所内交、直流信号。

(2).遥信显示:正常运行状态的显示:即在控制中心CRT上对变电所供电设备运行状态和信息的实时监视,如开关状态画面合闸时显示红色,分闸显示绿色。

报警信息处理:当变电所供电设备或触网隔离开关发生故障时,故障信号迅速地传递到控制中心显示、打印并启动控制中心音响报警。

当事故发生时,在显示屏故障显示窗口显示故障站名,系统自动推出故障所在的变电所主接线画面,相应的自动变位模拟开关闪烁,同时在故障细目画面显示事故内容。

按闪光复归键后停止闪烁,故障细目画面自动消失,若故障仍存在,则保留故障细目内容。

若同时有两个及以上变电所发生故障时,在显示屏故障显示窗口同时显示发生故障的站名。

系统具有拓扑着色功能,故障停电的部分自动转为灰色或其它指定的颜色。

在显示屏报警画面上显示事故发生的详细内容,并在打印机上进行打印,内容包括:故障发生地点、对象、性质、时间等。

当控制中心接收到事故信号,发出音响报警,操作员按“确认键”后,解除音响。

当某站发出预告信号时,在显示屏报警画面上显示详细预告内容,并在打印机上进行打印,包括站名、对象、性质、发生时间等。

遥测功能供电系统的遥测功能主要完成牵引所、混合变电所及降压变电所(跟随所)的AC35kV系统、DC1500V系统、AC400V系统电流、电压、有功/无功的测量,对直流电度、交流电度及变压器温度信号的采集,并具备越限报警功能。

主要控制闭锁功能断路器与电动隔离开关的操作安全闭锁功能及变电所35kV进线开关与母联开关之间防止两路进线电源合环运行的闭锁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