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6《孔雀东南飞》相关素材积累及运用
高中语文 2.6《孔雀东南飞》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孔雀东南飞》赏析《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诗前有序文:“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
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这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悲歌。
其中,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之死,表面上看来,是由于凶悍的焦母和势利的刘兄逼迫的结果。
事实上,焦母、刘兄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因为焦母、刘兄的本意,并不想害死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妹妹。
这从刘、焦死后,“两家求合葬”这样后悔不及的举动可以看出。
——尽管这是他们对刘兰芝、焦仲卿生死不渝爱情的晚到的认可与祝福。
他们主观上的出发点虽有利己的打算,但也有把维护自己亲人的终身幸福与自己的利益统一起来的愿望。
焦母刘兄是要在自己与焦仲卿、刘兰芝的利益之间找到一块平衡的绿地而共处。
然而,他们没有成功。
这里,问题的深刻性在于:刘兰芝、焦仲卿毕竟是直接通过他们的手被害死了。
焦母、刘兄同时又成了封礼教的帮凶。
这种不以个别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力量,正是当时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必然反映。
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
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者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
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造反第三个可能。
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
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因。
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
《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
《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
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
那么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些封建教条呢?没有。
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些封建规范。
高中语文 2.6《孔雀东南飞》两个叛逆的女性——从刘兰芝到杜十娘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两个叛逆的女性——从刘兰芝到杜十娘一大约从人类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以后,妇女便以其体力的差异,处于男性的保护之下,久而久之,保护变成了辖制,辖制变成了压迫。
从此,中国的妇女,就开始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漫长历程,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更加强这种奴役和压迫的合法性,几千年来,人们都心安理得地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自己各自的角色。
当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甘心自己的低下地位的妇女,也不乏其人,她们不耐寂寞,奋起抗争,虽然力量很微弱,抑或引起后人的嘲诟,但这种勇于反抗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替父从军的花木兰,随夫出征的梁红玉,还有替子征战的穆桂英……无一不是女中豪杰,千百年来,在戏剧舞台上,人们品味鉴赏着她们的言行,慨叹着她们的结局,或多或少地受到一点点的影响,至于本文中要谈到的刘兰芝和杜十娘,更是以其无所畏惧的抗争精神赢得了后人的钦敬。
二刘兰芝是南朝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这是一个美丽、贤惠、多情的妇女,“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十三能织素”“三日断五匹”。
她和焦仲卿“二情同依依”,可以说是天造一对的恩爱夫妻。
丈夫在外做府吏,刚直公正,妻子在家操持家务,勤劳贤惠。
按理说,这样的夫妻,应该是能够平平稳稳的生活了,可是在刘兰芝“三日断五匹”的情况下,她的婆婆却依然是“故嫌迟”。
从文中我们知道,刘兰芝应该属于小家碧玉的家庭,诵书学艺,并不完全是依照“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训教生活的,虽然,她的时代离程朱理学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这种思想至少在当时就已经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了,否则,思想变革缓慢的封建时代,不会由程朱的脑袋里冒出这种荒唐的意识来。
即使如此,她也只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并不象男性那样学富五车。
她的性格应该是很柔弱的,在家里受了婆婆的气,要等到她丈夫回来,悄悄地告诉他,她为了能平稳地生活,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可以说,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做稳一个奴隶,但就连这,婆婆也未能容忍,以不懂礼仪为借口,将她休回娘家。
必修二《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总结1.今假设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同娶,娶妻〕2.箱帘六七十〔帘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3.蒲苇纫如丝〔纫同韧,坚韧,松软而又结实〕4.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誓同愆,过失、过错〕5.府吏见丁宁〔丁宁同叮嘱,叮嘱〕6.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同邀,相约、商定〕〔附: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7.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伤〔藏同脏,脏腑〕8.奄奄黄昏后〔奄奄同晻晻,暗沉沉的〕二、古今异义1.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
今义:怜悯,怜悯。
〕2.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古义:坐具,比凳子稍宽。
今义:卧具。
〕3.涕落百余行〔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4.感君区区怀〔古义:忠诚相爱,真挚。
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5.自可断来信,缓缓更谓之〔古义:信使,这里指媒人。
今义:书信,信件。
〕6.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古义:处置、安排。
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做出惩罚决断。
〕7.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古义:活着的`人。
今义:生疏人。
〕8.枝枝相掩盖,叶叶相交通〔古义:彼此相通,连接。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三、一词多义1.适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出嫁〕②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适合、根据〕③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刚才、方才〕④少无适俗韵/削足适履〔适合〕⑤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正、恰好〕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往〕2.谢①谢家来贵门/上堂谢阿母/谢家事夫婿〔辞别〕②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辞谢〕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劝说〕3.令①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美妙〕②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对对方亲属的尊称〕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让,使〕4.举①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开口〕②举手长劳劳/举手拍马鞍〔举起,抬起〕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胜利〕。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孔雀东南飞知识整理

fǔ
) 否极泰来(
pǐ
)
yāo )鹄舫( hú fǎng )
zhízhú) 踟蹰( chíchú ) 赍( ) 鲑( xié ) jī pì n 聘礼( ) 磐石( pán ) 冥冥( ) mí ng ) 摧藏( zàng yăn ) 仕宦( huàn ) 奄奄(
哽咽( gěngyè ) 窈窕( yǎotiǎo ) 便言( 络绎不绝( luòyì ) biàn)
三、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 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 词的意义,另一个作陪衬,这类词就叫偏义复 词。
例如: 冀缓急或可救助
1. 便可白公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昼夜勤作息(8) 3.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12)
四、通假
1. 终老不复取(5) 取通娶 帘通奁 纫通韧
你,我,她 (他)代词
相见常日稀(2)
看见
见
君既若见录(12)
“我”,代兰芝
“被”,介词 总是 旧的 故意
渐见愁煎迫(29) 大人故嫌迟(2)
故
知是故人来(24) 故作不良计(27)
否泰如天地(19)
好运气
泰
泰山北斗 泰然自若
始尔未为久(3)
山名
从容 无义 助词
尔
尔卜尔筮
作计乃尔立(29)
你
这样 这样
2. 箱帘六七十(8)
3. 蒲苇纫如丝(12) 4. 合葬华山傍(32)
傍通旁
五、古今异义
1. 何乃太区区(4) 3. 可怜体无比(4)
自作主张/今:没有约束
2. 汝岂得自由(4) 4. 再拜还入户(7)
拜二次 真情挚意/今:形 容数量少,人或事 物不重要。
孔雀东南飞文言文知识整理

《孔雀东南飞》通假字【终老不复取】取,通“娶”,娶妻【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韧【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儿今日冥冥】“冥冥”通“暝暝”,日落【奄奄黄昏后】“奄”通“晻”,阴暗不明【合葬华山傍】“傍”通“旁”,旁边《孔雀东南飞》多义词辨析【相】1、互相: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原《离骚》)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2、偏指一方,可译为“你”、“他”、“我”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我)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我)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我)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你)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你)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你)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她)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他,指县令的公子)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他,指太守的公子)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他,指府吏)3、相貌,福相: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谢】1、推辞,谢绝: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2、辞别: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3、告诉: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见】1、看见,看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陶渊明《桃花源记》)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诗经·氓》)2、见面: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3、表示被动,相当于“被”: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4、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为】1、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2、以为,认为,作为,成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陶渊明《桃花源记》)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3、给,替,向: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4、是,存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后一个意思是“做”)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此可引申译为“残留的”)5、表示被动,多与“所”连用,可译为“被”: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遣】为仲卿母所遣(休,即女子被夫家赶回家,动词)县令遣媒来(派,动词)十七遣汝嫁(送,动词)【施】徒留无所遣(用,动词)留待作遗遣(施舍,赠送,动词)【复】红罗复斗帐(双层的,夹层的,名词)便复在旦夕(回答,答复,动词)幸复得此妇(又,再,副词)【会】会不相从许(当,决,副词)于今无会因(相当,聚会,动词)【自】我自不驱卿(本)本自无教训(本)自可断来信(即)葳蕤自生光(自然)自名秦罗敷/自名为鸳鸯(其)好自相扶将(亲自)物物各自异(助词,无义)举止自专由/那得自任专/不图子自归(自己)《孔雀东南飞》词类活用1、名词的使动用法:以此下心意(下,受委屈)2、名词用作状语:孔雀东南飞(东南,向东南)交广市鲑珍(交广,从交州、广州)卿当日胜贵(日,一天天地)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足以荣汝身(荣,使……受到荣耀)4、动词的使动用法:逆以煎我怀(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便利此月内(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最吉利)《孔雀东南飞》词语古今异义【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约束【共事二三年】古义:共同生活今义:一起工作【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感君区区怀】古义:真情挚义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何乃太区区】古义:愚拙今义:同上【渠会永无缘】古义:他今义:水道【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失败的经验【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今义:处罚【便可作婚姻】古义:结为亲家今义:结为夫妻【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方便【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水陆运输的总称【守节情不移】古义:遵守府里的规则今义:指妇女不改变情操【妾不堪驱使】古义:使唤今义: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自可断来信】古义:来送信的使者今义:寄来的书信【相逢迎】古义:迎接今义:奉承,拍马【勿复纷纭】古义:麻烦今义:多而杂乱【多谢后世人】古义:多多劝告今义:多多感谢【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古义:官宦,做官的人今义:太监,宦官【念与世间,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多为务必`一定之意《孔雀东南飞》偏义复词1、昼夜勤作息(作息:意义偏“作”)2、勤心养公姥(公姥:意义偏“姥”)3、便可白公姥(公姥:意义偏“姥”)4、昼夜勤作息(作息:意义偏“作”)5、我有亲父母(父母:意义偏“母”)6、逼迫兼兄弟(兄弟:意义偏“兄”)《孔雀东南飞》特殊句式【倒装句】誓天不相负:“相”代指刘兰芝,宾语前置君既若见录:“见”代指刘兰芝,宾语前置络绎如浮云:介词结构后置句踯躅青骢马:主谓倒装,应为“青骢马踯躅”仕宦于台阁: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台阁仕宦”便复在旦夕: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便在旦夕复”【被动句】为仲卿母所遣:“为……所……”表被动同是被逼迫(被动句,“被”式)渐见愁煎迫(被动句,“见”式)【省略句】出置南窗下:“南窗”前省略介词“于”【判断句】汝是大家子(判断句,“是”式)《兰亭集序》字词句知识点《兰亭集序》通假字【虽趣舍万殊】“趣”通“取”:往,取。
《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点

理解下列互文句
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坟墓四周种植上松柏、梧桐树。
枝枝相覆盖, 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相沟通。
叶叶相交通。
今义:不受 约束和限制。
教训
•
古义:教养,例如:本自无教训; 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
驱使 • 古义:使唤,例如:妾不堪驱使; 今义: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区区 • 古义:见识短浅;真挚, 例如:何乃太区区;感君区区怀;
今义:很小。
来信 • 古义:来送信的使者,例如:自可断来 信; 今义:寄来的书信。
会不相从许 你
及时相遣归 我
还必相迎取 你
好自相扶将 她
嬉戏莫相忘 我
誓天不相负 你
不得便相许 你
登即相许和 他
蹑履相逢迎 他
怅然遥相望 他
誓不相隔卿 你,与“卿”复指
①副词,偏指动作的一方,有称代作用, 可称代“你”“我”“他” 等等。
相见常日稀 六合正相应 叶叶相交通 枝枝相覆盖 仰头相向鸣 黄泉下相见
处分 • 古义:处理安排,例如:处分适兄意; 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
做出处罚决定。
交通 古义:连接,例如:叶叶相交通; 今义:各种运输往来和邮递通讯事业总称。
文言句式: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1、判断句(否定判断)
为仲卿母所遣 2、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誓天不相负 君既若见录 3、倒装句(宾语前置)
儿已薄禄相
②副词,表示互相,彼此。 ③名词,命相,相貌。
[见]: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动词,见面)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副词,被)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指代副词,指“我”)
[适]:
高中语文 6孔雀东南飞阅读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素材

6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中最伟大的诗篇,它代表了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
对主人公焦仲卿、X兰芝殉情而死的悲剧原因,众说不一。
主要有“门第说〞、“越礼说〞、“守旧说〞、“情爱说〞等观点。
你支持哪一种观点?●钗头凤这就是我怀想梦寐了近千年之久的大名鼎鼎的沈园吗?一座小小的重修的园林,粉墙青瓦,门楣匾额上镌有髹金的“沈园〞3字。
我从楚云湘雨之间,远道匆匆赶来某某,某某的某某,某某城东南之一隅,就是为了到此寻觅陆游多次游历遗踪,哪怕是一枚脚印,一袭衣衫,就是企望重温诗人缠绵悱恻故事,哪怕是一瞬秋波,一声长叹。
如果不论现代的英雄的定义,“英雄"一般是指抱负高远才能出众而又勇武过人的人物。
在南宋词坛,岳飞是英雄而兼词人,他的半生戎马生涯盖世英雄功业是不待多说的了,辛弃疾是词人而兼英雄,他年轻时在某某揭竿而起,猎猎的旌旗飞卷时代的风云,千载之下都令人凛然如见,宛然可想。
而陆游呢?与辛弃疾齐名并称的亦豪亦侠亦温文的陆游呢?在南宋那个苦难重重黑如暗夜的时代里,陆游纵有英雄抱负与胆略,却无法效命杀敌的沙场,建立英雄的功业。
书生老去,机会不来,直到48岁他才有缘远去某某南X即今日的某某,应抗战派王炎之邀任川陕宣抚公署干办公事。
南X临近大散关面对终南山,是距离宋金分界线不远的前线,他横刀跃马,截虎平川,羽箭雕弓,呼鹰古垒,许多雄篇豪句喷涌自他忧民爱国的胸臆。
文人对于自己诗文集的命名,向来都颇费踌躇,陆游在川陕只生活了7年,却将自己一生的诗作定名为“剑南诗稿〞,这不仅是纪念其地,而且也有一股森然的剑气磅礴的豪情起于纸上而直冲斗牛。
陆游壮志不申,年华老去,晚年被迫退居故乡某某的山乡,苍凉的暮色袭来心上与眉头,他最终同时又是第一次以“英雄"自命自许自傲并兼自叹,有《鹧鸪天》为证:“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穿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孔雀东南飞》(文言词句释义、作文素材提炼与应用、文言知识归纳、文化常识梳理)

《孔雀东南飞》晨读晚背资料(文言词句释义、作文素材提炼与应用、文言知识归纳、文化常识梳理)一、文言词句释义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被),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做)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已经,在……以后)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你)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仍旧)嫌迟。
非为(因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做)!妾不堪(忍受)驱使,徒(白白地)留无所施(没有什么用)。
便可白(告诉)公姥(公婆,此处指婆婆),及时相(我)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告诉,禀告)阿母:“儿已薄禄相(相貌),幸(幸亏)复得此妇,结发(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一起生活)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谁能料到)致(招致)不厚(看重,喜爱)?”阿母谓府吏:“何乃(怎能)太区区(愚拙)!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可爱)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通“娶”)!”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绝对,一定)不相(你)从许(答应)!”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本来)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只是)暂还家,吾今且(将要)报(到……去)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使……受委屈)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不要再添麻烦吧)往昔初阳岁,谢(辞别)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偏“作”,工作),伶俜(孤单的样子)萦(缠绕)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尽,终)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繁盛的样子)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内素材
爱情的美好让人间的每一个凡夫俗子铭刻骨髓,可封 建礼教残酷得竟让一对天造地设之男女双双殉情,夜夜啼 鸣。兰芝、仲卿是为追求婚姻爱情自由而死,是为追求生 命自由、追求幸福人生、维护生命尊严而死。如果仲卿、 兰芝屈从焦母、刘兄两个封建专制家长的安排,就等于屈 从于强权的支配,结果就不只是放弃了婚姻爱情的自由、
充满了爱人、忘我、尊重与牺牲。与其说它们只是表现了 爱情——成年人的一种情感,不如说是表现了凝聚在爱情 中的人类的善、人类所有的美好情感,是人生的知识盛宴。 在这个意义上,美好的“爱情教育”,不是什么“性的教 育”,而是善的教育、人生教育。
[热评] 这样一种集中的、正面的“爱情教材”,面 对着进入青春期、情感萌动的少男少女,也许真可以说是 一次教育的“冒险”,一种教育观念的挑战。这样的教材, 可能承受怀疑与争议,比如,家长担心这些对爱情的讴歌 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早恋。对此,我们既需要审慎地观察 效果,也需要把道理想清楚。
中学教育,面对着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的确存在着 某种“敏感”。这其实是教育如何负责任地面对青春话题 的“敏感”。任何回避“敏感”的态度都是“保险”的, 但“保险”并不意味着真正负责任。
退出
人生的美好感情,而且也放弃了生活的自由、生命的自我。 即使活着,即使各自再嫁再娶,也是生命在没有自由、没 有尊严、没有自我的状态下活着。在这样的人生中,生命 将失去精神、灵魂,失去情感守持,失去生活自由,处于 被奴役、被禁锢的状态中。这样的人生,生命的意义价值 又何在呢?
应用角度:“爱情”“追求自由”“忠贞”“沉重的 抗争”等。
当兰芝看到丈夫不小心遗落的香囊时,泪刷地流下来 了。那是秦罗敷的香囊?那是秦罗敷的香囊!仲卿没有做 任何解释,走到书案前“刷刷”写下了休书。兰芝仿佛听 到胸腔中家,兰芝没有理会母亲絮絮叨叨的关切和哥哥 暴跳如雷的质问,默默地进房,一夜悄无声息。第二天, 县长的儿子便来提亲,哥哥一口应允,兰芝含泪无语。哥 哥说,婚期定在后天。“后天?”媒人自顾自地说,“那 可是个好日子,秦罗敷姑娘也要出嫁哩!嫁给新任府吏焦 仲卿。”
[应用片段] 新孔雀东南飞
当刘兰芝第五次回首的时候,泪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 黑漆漆的门紧闭着,一如仲卿般冷漠无情。左邻右舍都在 对她指指点点,议论着这个因“不守妇道”而被休的女子。 可是,谁能了解她的苦衷?
当她还未出嫁的时候,不知有多少好小伙儿到她家提 亲:模样英俊的,才华横溢的,有钱有势的……。为何最 终选中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不善言辞,又没钱又没势, 他凭什么娶到了美丽贤淑的自己?兰芝一遍遍地问,泪水 渐渐模糊了视线。朦胧中焦仲卿那老实憨厚的脸又出现在 她的眼前。是因为看中了他山一般的朴实沉稳吧!
仲卿!
天高气爽,惠风和畅。焦仲卿坐在高头大马上,顾 盼神飞。这时,传来了兰芝投湖的消息。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泉水绕山清依 旧,高山四季色常改。”焦仲卿捧着刘兰芝留给他的遗 言,茫然若失……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选自《高中生优秀作文选》)
鲜活素材 上海50多所中学的初三学生领到了一本全新的语文教
材,课本中第二单元的主题定为“爱情如歌”,其中收录 的3篇文章、4首诗歌全都围绕着这一青春期的“敏感”话 题展开。
从这个“爱情单元”的选目来看——苏霍姆林斯基的 《给女儿的信》、普希金的《致凯恩》、舒婷的《致橡树》、 苏童的《老爱情》、节选自夏洛蒂·勃郎特的《简爱》的 《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公刘的《只有一个人能唤醒它》以 及秦观的《鹊桥仙》——可以说,它们凝聚了古今中外人类 最为美好的爱情经验及其表达。它们固然是炽烈的,但更是 严肃的,忠贞的,持重的,隽永的,沉思的。它们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水绕山流永不 移,妾身与君永不离。”“上邪!我欲与芝相知,江水为 竭,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芝绝!”海誓山盟犹在耳畔, 但已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
仲卿所在的县政府机构改革,精简人员。为了能让丈 夫保住工作,兰芝东奔西走,四处求托,在觥筹交错中强 颜欢笑,在领导面前说尽好话。老实巴交的焦仲卿啊,你 怎忍心让妻子做这些事情呢?你可知道多少人在觊觎你妻 子的美貌?你可知道你妻子独自承担了多少风言风语?在 这种时候,你怎能不但不感激理解她,还无端地怀疑她, 疏远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