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枝杆菌影像表现汇总.ppt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18
YOUR SITE HERE
七、临床表现
LOGO 5.其他NTM病
①主要致病菌种:海分枝杆菌、MAC ②可引起手或腕部滑膜慢性病变、化脓性关节病、牙龈病变、泌尿生 殖系统病、眼病、胃肠道疾病等
19
YOUR SITE HERE
八、诊断
LOGO 1.NTM感染
皮肤试验阳性,缺乏组织、器官侵犯证据
YOUR SITE HERE
九、治疗
LOGO 4.快速生长 NTM病的治疗
脓肿分枝杆菌病:NTM肺病第3常见病原菌(美国),对抗结核药物 均耐药 Ⅰ.肺病:克林霉素/阿奇霉素、1种或多种静脉用药(阿米卡星、头 孢西丁或伊米培能),疗程6个月 Ⅱ.皮肤、软组织、骨病:克拉霉素/阿奇霉素、阿米卡星、头孢西 丁/伊米培能
LOGO 1.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
①传统方法:液体和固体培养基 ②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③分子生物学方法:DNA探针、PCR或多重PCR、PCR-限制性片段 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PFLP)、DNA测序法、反向杂交DNA扩增技 术 ☆所有标本均应同时进行液体和固体培养基培养; NTM分离株应鉴定到菌种水平,MAC例外(无临床治疗意义) 快速生长NTM菌种应尽可能多方法鉴定
2.疑似NTM病
①痰抗酸染色阳性,临床表现与肺结核不相符; ②痰液显微镜发现异常分枝杆菌; ③痰或其他标本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落形态及生长与MTB不相符; ④正规抗结核无效而且反复排菌,肺部病灶以支扩、多发性小结节及 薄壁空洞为主; ⑤支气管卫生净化处理后痰分枝杆菌未能转阴; ⑥有免疫功能缺陷,但已除外肺结核的肺病患者; ⑦医源性或非医源性软组织损伤,或外科术后伤口长期不愈而不明原 因者。 ★具备上述7项之一即可考虑为疑似NTM病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解读ppt课件

免疫抑制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可能存在免疫抑制,应 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并加强营养支持。
儿童感染
儿童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需要特别关注,因 为可能引起严重的肺部病变和生长发育受阻。
3
孕妇感染
孕妇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可能对胎儿造成影 响,应及时进行产前检查和针对性治疗。
06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预 后和转归
预后影响因素
治疗原则
1 2
抗感染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感染药物进行 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营养支持、纠正贫血、控制肺部感染等。
3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变范围较大的患者可考 虑手术治疗。
02
诊断方法
细菌学诊断
直接涂片法
通过对患者痰液、肺泡灌洗液 等标本进行涂片,初步确定非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存在。
特殊人群的治疗
儿童患者
根据体重和病情严重程度,适当调整药物 剂量和使用频率。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根据病情和妇产科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 的药物进行治疗。
老年人患者
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和使用频率。
免疫缺陷患者
加强免疫支持治疗,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和 使用频率。
04
免疫治疗和预防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概述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耐药性
由于非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应通过药敏试验 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肺外转移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可引起肺外转移,如淋巴结炎、骨关节病变 等,需要针对不同部位进行相应处理。
呼吸衰竭
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可能并发呼吸衰竭,应及时进行机 械通气等支持治疗。
特殊并发症的处理
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10例的影像学特点及分析

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10例的影像学特点及分析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9月~2013年9月经确诊的1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影像学表现,分析病变形态和累及范围。
结果1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病灶累及右肺的5例(50%),累及左肺的3例(30%),双肺累及的2例(20%),其中病灶分布于右上肺尖的5例(50%);肺内出现空洞8例(80%),其中5例为发生于2个肺叶以上的多发空洞,空洞周围浸润的3例;肺内出现支气管扩张7例(70%);支气管播散少见1例(10%)。
结论临床上当患者接受正规抗结核治疗无效而反复排菌,影像学表现为结节影、小斑片影、空洞、实变和支气管扩张等多种病变形态同时存在,特别是出现近胸膜下薄壁空洞时,需考虑NTM肺病,积极进行痰培养及菌种鉴定,减少漏诊和误诊。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acknowledge of clinicians on CT imaging findings of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and reduce the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Methods The CT imaging findings of 10 cases with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 confirmed from September 2009 to September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and the lesions form and involved area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10 cases with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there were 5 cases(50%)with lesions involving the right lung,3 cases (30%)with lesions involving the left lung,and 2 cases(20%)with lesions involving the both lungs,of which 5 cases(50%)with lesions locating in the apex of right upper lung;8 cases(80%)occurred pulmonary cavity,of which 5 cases occurred multiple cavities that located in the more than 2 pulmonary lobes,3 cases occurred pericavity infiltration;7 cases(70%)occurred pulmonary bronchiectasis;1 case(10%)occurred scarce bronchogenic spread. Conclusion When the patients have invalid effect after receiving formal anti-TB therapy and occur repeated discharge of bacteria in clinical,the imaging findings show that many lesions form exist during the same period,including nodule shadows,small patchy shadows,cavities,consolidation and bronchiectasis,especially when it appears nearly subpleural thin-walled cavity,the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 should be considered,and sputum culture and strain identification should be positively done for reducing the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Key words]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CT study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分枝杆菌属内除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结核分支杆菌、牛分支杆菌、非洲分支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1]。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PPT

预后:早期诊 断和治疗可提 高治愈率,减
少并发症
03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诊 断方法
细菌学诊断
细菌培养:分离培养非结核分枝杆 菌
药敏试验:检测非结核分枝杆菌对 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细菌鉴定:通过生化试验和分子生 物学方法鉴定
免疫学检测:检测患者血清中非结 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
分子生物学诊断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识
宣传非结核分枝 杆菌口 罩等
提高公众对非结 核分枝杆菌病的 认识和警惕性
鼓励公众参与预 防工作,如定期 体检、及时报告 疑似病例等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减少传播途径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 定期进行室内清洁,保持环境卫生 避免接触病患,减少感染风险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病理学诊断
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发 热、咳嗽、咳
痰、胸痛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化、
免疫学等
影像学检查: X线、CT等
病原学检查: 痰培养、分子
生物学等
鉴别诊断:与 其他肺部疾病 如肺结核、肺
癌等相鉴别
治疗方法:抗 结核药物、手
术治疗等
04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治 疗原则
抗感染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细菌种类和耐药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剂量和疗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药物特性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联合用药:根据病情需要,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 药物监测:定期监测药物浓度,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环丙沙星: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有良好 疗效,对结核分枝杆菌也有一定疗效
治疗方案与疗程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疗程:一般需要6-12个月的治疗时间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ppt教材

2年来咯血较前增多,多时一天咯鲜血量约达100ml,较前频繁,仍咳嗽、咳黄色脓痰。
与结核病不符者。③标本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此次入院2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脓痰增多,咯鲜红色血丝痰,午后低热,体温升高达37.
此次入院2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脓痰增多,咯鲜红色血丝痰,午后低热,体温升高达37. 此外,很少发生胸膜反应渗出。
2.NTM 病可疑者 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为NTM
病可疑者,须进行NTM 检查:①经近规抗结
6 mmHg, PCO230.
核治疗无效的结核患者或标本涂片抗酸染色仍 灌洗液送涂片找抗酸杆菌,结核抗体、结核DNA均送福州市结核病医院结果均阴性。
播散性NTM 病应与败血症、伤寒、播散性真菌病、全身粟粒性结核等鉴别,主要依靠PPD-NTM 皮试及病原学检查。
• 此次入院2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脓痰增 多,咯鲜红色血丝痰,午后低热,体温升高达 37.3-37.8℃,伴活动气促。
• 查体主要左肺呼吸音弱,右中下肺少许湿性啰 音。
2012年7月16日此次住院双肺炎症渗
出影明显增多。
2012年7月27日治疗后双肺炎症渗出影明显吸收减少 7月18日即请福州市结核病医院会诊,考虑肺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可能。 ②标本涂片抗酸杆菌阳性而临床表现与结核病不符者。 2mmHg,AB22. ⑥有免疫缺陷症、白血病、肿瘤而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等已排除结核病的肺部感染。 2012年7月16日此次住院双肺炎症渗出影明显增多。 ②痰NTM 培养2 次为同一NTM 菌,1 次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的诊断有赖于临床、X 线和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尤其是后者为确诊的主要依据。 此外,很少发生胸膜反应渗出。 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鉴别诊断要点 ②痰NTM 培养2 次为同一NTM 菌,1 次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 NTM 病可疑者 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为NTM 病可疑者,须进行NTM 检查:①经近规抗结核治疗无效的结核患者或标本涂片抗酸染色仍 阳性者。 ②缺乏组织、器官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依据。 取结核分枝杆菌的PPD-T 与NTM 的PPD-NTM 同时进行皮肤试验,NTM 患者对PPD-T 硬结直径一般不超过15mm。 ⑤肺活检见与NTM 病变相似的肉芽肿,痰NTM 培养1 次阳性。 瘰疬分枝杆菌引起儿童的肺部病变,表现与原发型肺结核相似。 ⑥有免疫缺陷症、白血病、肿瘤而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等已排除结核病的肺部感染。 查体主要左肺呼吸音弱,右中下肺少许湿性啰音。 毛刷涂片找抗酸杆菌阴性。 2012年4月29日再次症状加重住我院左舌叶、右中叶支扩周围炎症渗出影增多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讲义PPT课件

其他治疗方法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或身体虚弱的患者,支持治疗非常重要。支持治疗包括补充营养、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措施,以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
免疫治疗
某些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因此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免疫治疗包括使用免疫调节剂、疫苗等,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04
温度敏感性
非结核分枝杆菌对温度敏 感,在高温环境下容易死 亡,而在低温环境下则能 存活较长时间。
耐药性
天然耐药性
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种类具有天 然耐药性,对一些常用抗生素不
敏感。
获得性耐药性
在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非 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产生获得性耐药 性,降低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交叉耐药性
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可相互传 递,导致交叉耐药性的出现,增加 了治疗难度。
联合用药方案
研究多种药物的联合用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单一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
疫苗研究
病原体特异性疫苗
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定病原体,研发具有特异性免疫保护效 果的疫苗。
通用疫苗
研究能够覆盖多种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的通用疫苗,提高疫苗的广 泛保护效果。
新型疫苗技术
应用新型疫苗技术,如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和mRNA疫苗等, 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讲义ppt课件
目 录
•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概述 • 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01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非结核分枝杆菌指除结核分枝杆 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 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影像学ppt课件

②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老年人居多,尤其是绝经期妇女最为常见,大多已有基础肺部疾病。
③大多为缓慢起病,临床症状表现差别较大。
④症状和体征:与肺结核相似,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⑤影像学:胸片:多为炎性病灶及单发或多发薄壁空洞,多累及上叶尖段和பைடு நூலகம்段;胸部CT:通常 以多种形态病变混杂存在,如:结节影、斑片及小斑片样实变影、空洞影、支扩、树芽征、磨玻璃 影、线状及纤维条索影、胸膜肥厚粘连等。
九、治疗
1.治疗原则 ①治疗前药敏试验; ②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用药史,5-6种药物联合治疗,强化期6-12个月,巩固期
12-18个月,NTM 培阳阴转后继续治疗12个月以上; ③不同 NTM 病用药种类、疗程不同; ④不建议对疑似 NTM 病患者行经验性治疗; ⑤ NTM 肺病慎用外科手术治疗。
2.治疗药物 ①新型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巨噬细胞和组织内浓度较高)、阿奇霉素; ②利福霉素类:利福平、利福他汀(肝代谢酶诱导作用较弱); ③乙胺丁醇:最常用的基本药物; ④氨基糖苷类:链霉素、阿米卡星(主要针对MAC)、妥布霉素(主要针对龟分枝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影像学ppt课件
五、病理变化
菌体成分及抗原与MTB有共性,毒力较MTB弱,干酪样坏死较少,机体组织反应较弱 1.NTM肺病 ①病理反应:渗出性反应: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干酪样坏死;增殖性反应:类上皮细胞、朗汉斯巨 细胞肉芽肿形成;硬化性反应:细胞萎缩、胶原纤维增生。 ②组织学分型:纤维空洞或类结核型、支气管扩张型、结节型及其他(肺纤维化、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③坏死和空洞形成,常多发或多房性,侵及双肺,位于胸膜下,薄壁为主,空洞坏死层较厚且稀软。 2.NTM淋巴结病 早期:肉芽肿形成,淋巴结粘连、质韧;晚期:纤维化、钙化,或迅速干酪样坏死及软 化、破溃形成慢性窦道。 3.皮肤NTM病 ①最易侵犯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其次为深层肌肉组织; ②主要病理表现:肉芽肿性病变,非特异性慢性化脓性炎症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ppt演示课件

(1) NTM 肺 病
b.以类上皮细胞、朗汉斯巨细胞肉芽肿形成为主的增殖性反应 c.以浸润相关细胞消退伴有肉芽肿相关细胞的萎缩及胶原纤维 增生为主的硬化性反应 纤维空洞或类结核型、支气管扩张型、结节型及其他(肺纤 维化、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2) NTM 淋巴结病
早期:肉芽肿形成,淋巴结粘连、质韧; 晚期:纤维化、钙化,或迅速干酪样坏死及软化、 破溃形成慢性窦道。
2.我国NTM发病率呈上升 趋势 2010年(22.9%) 1990年(4.9%)
1.感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为条件致病菌。
2.致病过程(与MTB类似):中性粒灭杀→巨噬细胞吞噬、溶酶体酶溶解→抗原 及菌体成分转运至局部淋巴结激活效应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CD+T细胞(释放 γ -干扰素和IL-12等)等介导免疫反应和迟发型变态反应。
D
影像学:胸片:多为炎性病灶及单发或多发薄壁空洞,多累及上叶尖段和前段; 胸部CT:通常以多种形态病变混杂存在,如:结节影、斑片及小斑片样实变影、 空洞影、支扩、树芽征、磨玻璃影、线状及纤维条索影、胸膜肥厚粘连等。
主要致病菌种:MAC、 嗜血分枝杆菌。
A D
多无全身症状体征,仅有局 部表现,无或轻度压痛,迅
(3 ) 皮肤 NTM 病变
早期:急性炎症反应、渗出
晚期:硬结、脓肿、窦道形成 好发部位: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其次为深层肌肉 组织 病理改变:肉芽肿性病变,非特异性慢性化脓性炎 症
肉眼观:肝、脾、淋巴结肿大,可见柠檬色肉芽肿
(4) 播散性 NTM 病
镜下:弥漫性肉芽肿,由特征性纹状组织细胞组成,仅少 数为典型肉芽肿 好发部位:肝脏、淋巴结和胃肠道,其次肺脏、骨髓、心 脏和肾脏也可累及
3.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激活其他细胞因子、上调黏附分子表达、促进巨 噬细胞活化、参与肉芽肿形成、导致组织坏死和空洞形成,TNF-α 拮抗剂英夫利 昔和可溶性受体依那西普可能使NTM感染发展为活动性NTM病。 4.NTM肺病常发生于结构性肺部疾病基础上(如COPD、支扩、肺TB、囊性纤维 化、尘肺、肺泡蛋白沉着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选
14
当机体细胞免疫受抑制时,如AIDS、 感染灶的播散象粟粒性结核一样迅 速,可表现为播散性骨疾病,肝病, 心内膜炎,心包炎,脑膜炎等。多 数病例是由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 体和龟分枝杆菌引起的。
优选
15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与肺结核 影像学鉴别诊断
优选
16
共同影像学表现
空洞 小叶结节 纤维灶 实变 支气管扩张 等多形性病灶共存
优选
7
Runyon(鲁尼恩)分类法将NTM分为四群 Ⅰ群光产色菌 Ⅱ群暗产色菌 鸟-胞 Ⅲ群不产色菌均为慢生长菌;龟 Ⅳ群为快生长菌
优选
8
非结核分枝杆菌流行病学趋势:
优选
9
NTM 的 流 行 情 况 , 在 HIV/AIDS 流 行 后 , NTM 病 感 染 率 迅 速 上 升 , 美 国 及 欧 洲 25%—50%AIDS患者并发NTM感染,主要由 鸟分枝杆菌(MAC)引起(占95%)。
优选
21
支气管扩张形成的病理基础:肺部肉芽肿 性病变累及大气道和细支气管,导致气 道狭窄,并破坏气道肌层,形成继发性 支气管扩张。
优选
22
优选
23
优选
24
优选
25
优选
26
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特点:近端支气管管壁 不规则,扭曲变形,移位牵拉聚拢,近 端支气管扩张,远端支气管却正常。
(中华影像医学呼吸系统卷)
优选
37
典型NTM肺病的影像学构思
有基础肺病的老年患者或存在免疫力缺 陷患者,或有反复吸入性肺炎患者,在 右肺中叶及左肺上叶舌段炎性支气管扩 张,同时伴有小叶中心结节或空洞样结 节,纤维病灶及结节灶分布以肺边缘为 主,累及多个肺叶,少见钙化,无胸腔 积液。临床抗结核治疗疗效反复。
优选
38
优选
35
NTM耐药的生理基础是由于NTM细胞 表面高疏水性及细胞壁通透屏障。 多数NTM细胞壁是抗结核药进入细胞 的屏障。
优选
36
小结:
NTM肺病正在增加,在疑为肺结核甚至 痰分支杆菌阳性的病例中,经长期抗结 核治疗无效或有反复发作,而影像学表 现呈多种病变形态共存,并累及多个肺 叶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并尽早做 NTM培养,以求确诊。
樊萍等人认为支气管扩张和NTM感染互为因果关系
优选
31
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不常见,胸膜增厚 较常见
优选
32
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
优选
33
目前尚无特异高效的抗NTM药物,故NTM 肺病的化疗仍使用抗结核药物。因多数 肺NTM并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所以NTM 病治疗困难,预后不佳。
优选
34
堪萨斯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敏感的多, 耐药的少,而鸟、胞内、次要、土地、 偶然等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耐药的多, 敏感的少,因此多数NTM对抗结核药物耐 药。
非结核分枝杆菌
优选
1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是除结核、 牛型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 引起人们致病的分枝杆菌.
优选
2
非结核分枝杆菌早在1882年就被 发现随即被注意,19世纪末,已 有人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NTM, 但其病原学意义直到20世纪50年 代初才被确认。
优选
10
我国总的趋势是南方高于北方,沿 海高于内地,气候暖和地区高于寒 冷地区;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优选
11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特点:
优选
12
NTM引起的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与结 核病临床表现相似,有全身中毒症 状和局部损害表现。
优选
13
常继发于某些基础肺病,如慢性支气管 炎、肺结核、肺癌、矽肺、尘肺等或继 发于全身免疫抑制性疾病,如AIDS病等。 主要致病菌为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体 或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肺部感染的临 床症状及X表现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难 以区别,只有通过实验室诊断来鉴别。
病理上小叶中心结 节为细支气管或动 脉受累,并造成周围 间质和肺泡的炎症 或纤维化。
优选
19
空洞:薄壁空洞,特别是胸膜下空洞,周 围浸润性病灶少。
病理上较结核病灶的干酪坏死少,增殖性 肉芽肿倾向更明显
优选
20
支气管扩张:为其特征性表现,通常发
生于右肺中叶及左肺上叶舌段。之后的 陆续报道支气管扩张分布更广泛,涉及 各肺叶。
优选
27
NTM引起肺病感染后可以导致支扩已经有许多 资料证实。二者之间因果所属目前不能肯定, 说NTM系支扩的病因尚为时过早,很可能二 者系互为因果。
优选
28
结核性支气管扩张与NTM肺病支气管扩张 的区别
部位,形态,病理基础,数量
优选
29
龙发,王云等研究认为支气管扩张是NTM感染的结果
优选
30
优选Βιβλιοθήκη 17杨根东2008年一组数据统计:结节影57%,空洞43%,支扩43%,斑片影100%,纤 维条索影43%,其他改变合计14%(胸膜增厚,胸腔积液,钙化,淋巴结肿大)
优选
18
结节 是肺NTM病常见表现,为多发散在分布,大小不
等,多数结节小于10mm,内可出现小空洞(空洞型结
节)。 而支气管播撒少见(各组实验数据有出入)。
优选
3
发病率
各国发病率不同,约占全部分枝杆菌肺病 的1-30%
优选
4
是“条件”,“机会”致病菌
优选
5
非结核分枝杆菌,不是一种细菌, 而是不同细菌的总称,每种分枝 杆菌都有自己的生物学特性,共 同的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 有抗酸染色的特性
优选
6
一、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命名:
以前称为非典型分枝杆菌,我国是在1993 年正式命名为非结核分枝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