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答案吕晓寅版第4章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第4章 练习题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第4章 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 练习题参考答案【4-1】 已知某轴心受拉杆的截面尺寸300400b h mm mm ⨯=⨯,配有820φ钢筋,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指标为:22.0/t f N mm =,42.110c E =⨯2/N mm ,2270/y f N mm =,522.110/s E N mm =⨯。

试问此构件开裂时和破坏时的轴向拉力分别为多少?【解】 配820φ钢筋,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附录A ,表 A.0.1得22513s A mm =。

2513 2.09% 3.0%300400s A bh ρ===<⨯,2300400120000A bh mm ==⨯=, 542.110102.110s E c E E α⨯===⨯ (1)由式(4-5),开裂荷载为0(1)(1)tcr c E t t E N E A f A αρεαρ=+=+ 2.0120000(1100.0209)=⨯⨯+⨯290160N = 209.16kN =(2)由式(4-7),构件的抗拉极限承载力为2702513678510678.51tu y s N f A N kN ==⨯==【4-2】已知某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截面尺寸为200300b h mm mm ⨯=⨯,构件的长度2000l mm =,混凝土抗拉强度22.95/t f N mm =,弹性模量422.5510/c E N mm =⨯,纵向钢筋的截面积2615s A mm =,屈服强度2270/y f N mm =,弹性模量522.110/s E N mm =⨯,求(1)若构件伸长0.2mm ,外荷载是多少?混凝土和钢筋各承担多少外力? (2)若构件伸长0.5mm ,外荷载是多少?混凝土和钢筋各承担多少外力? (3)构件开裂荷载是多少?即将开裂时构件的变形是多少? (4)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是多少?【解】615 1.025% 3.0%200300s A bh ρ===<⨯,则220030060000A bh mm ==⨯= 542.1108.2352.5510s E c E E α⨯===⨯,4042.95 1.157102.5510t t c f E ε-===⨯⨯ (1)○1由0.2l mm ∆=可知,构件的应变为4400.21.010 1.157102000t l l εε--∆===⨯<=⨯ 构件未开裂,处于弹性工作状态,c s εεε==,构件所受的拉力为44(1) 2.551060000(18.235 1.025%) 1.010t c E N E A αρε-=+=⨯⨯⨯+⨯⨯⨯3165.9110N =⨯165.91kN =○2此时混凝土承担的外力 4432.5510 1.010********.010153.0ts c N E A N kN ε-==⨯⨯⨯⨯=⨯=○3钢筋承担的外力 165.91153.012.91ts t tc N N N kN =-=-=(2)○1由0.5l mm ∆=可知,构件的应变为4400.5 2.510 1.157102000t l l εε--∆===⨯>=⨯,且35270 1.286102.110y y s f E εε-<===⨯⨯ 构件开裂,钢筋未屈服,s εε=,构件所受的拉力为542.110 2.51061532287.532.29t s s N E A N kN ε-==⨯⨯⨯⨯==○2此时,混凝土开裂,在开裂处混凝土应力 0c σ= ○3钢筋的应力 5422.110 2.51052.5/s s E N mm σε-==⨯⨯⨯= (3)○1开裂荷载为0(1)tcr c E t N E A αρε=+442.551060000(18.235 1.025%) 1.15710-=⨯⨯⨯+⨯⨯⨯191.96kN =○2即将开裂时构件的变形 40 1.1571020000.23t l l mm ε-∆=⋅=⨯⨯=(4)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为270615166050166.05tu y s N f A N kN ==⨯==【4-3】某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截面尺寸为300300b h mm mm ⨯=⨯,配有822的纵向受力钢筋,已知22.3/t f N mm =,422.410/c E N mm =⨯,2345/y f N mm =,521.9610/s E N mm =⨯。

(完整版)混凝土设计原理第4章答案

(完整版)混凝土设计原理第4章答案

习 题 答 案4.1 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梁,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一类环境,其截面尺寸b ×h =250mm×500mm ,承受弯矩设计值M =150kN ⋅m ,采用C30混凝土和HRB335级钢筋。

试配置截面钢筋。

【解】(1)确定基本参数查附表1-2和附表1-7及表4.3~4.4可知,C30混凝土f c =14.3N/mm 2,f t =1.43N/mm 2;HRB335级钢筋f y =300N/mm 2;α1=1.0,ξb =0.550。

查附表1-14,一类环境,c =25mm ,假定钢筋单排布置,取a s =35mm ,h 0=h –35=565mm 查附表1-18,%2.0%215.030043.145.045.0y t min >=⨯==f f ρ。

(2)计算钢筋截面面积由式(4-11)可得⎪⎪⎭⎫ ⎝⎛--=20c 10211bh f M h x α 3.1014652509.110.11015021146526=⎪⎪⎭⎫ ⎝⎛⨯⨯⨯⨯⨯--⨯=mm 8.25546555.00b =⨯=<h ξmm 由式(4-6-1)可得2y c 1s mm 12073003.1012503.140.1=⨯⨯⨯==f bx f A α2min m m 215500250%215.0=⨯⨯=bh >ρ(3)选配钢筋及绘配筋图查附表1-20,选用 20(A s =1256mm 2)。

截面配筋简图如图4-62所示。

习题4.1截面配筋简图4.2 已知钢筋混凝土挑檐板,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一类环境,其厚度为80mm ,跨度l =1200mm ,如图4-59,板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为:防水层0.35kN/m 2,8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自重25kN/m 3),25mm 厚水泥砂浆抹灰(容重20kN/m 3),板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雪荷载0.4kN/m 2。

,板采用C25的混凝土,HRB335钢筋,试配置该板的受拉钢筋。

混凝土课后答案第4章概要

混凝土课后答案第4章概要

4-1、一钢筋混泥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b × h= 250mm ×500mm ,混泥土强度等级C25, HRB335级钢筋,弯矩设计值M=125KN ·m ,试计算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并绘制配筋图。

『解』(1)先假定受力钢筋按一排布置,a s =35mm 0h =h —a s =500—35=465mm查附表1—2、2—3、表4—2、4—4得:1α=1.0 , c f =11.9 N/2mm , y f =300N/2mm , b ξ=0.550s α=210c M f bh α=6212510250465 1.011.9⨯⨯⨯⨯=0.1943查附表4—1得ξ=0.2177<b ξ=0.550 (2)所需纵筋面积S A :S A =ξ0bh 1cyf f α=0.2177⨯250⨯465⨯1.011.9300⨯=10042mm S A ≥min ρbh=0.2%⨯250⨯500=2502mm选用418,S A =10172mm ,一排可以布置的下,因此不要必修改0h(3)绘配筋图:4-2、一钢筋混泥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b ×h= 200mm ×500mm ,弯矩设计值M=120KN ·m ,混泥土强度等级C25,试计算下列三种情况纵三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As :(1)当选用HPB235级钢筋时,(2)改用HRB335钢筋时;(3)M=180KN ·m 时。

最后,对三种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解』先假定受力钢筋按一排布置,a s =35mm0h =h —a s=500—35=465mm(1)当选用HPB235钢筋时:查附表1—2、2—3、表4—2、4—4得:1α=1.0 , c f =11.9 N/2mm , y f =210N/2mm , b ξ=0.614s α=210c M f bh α=6212010200465 1.011.9⨯⨯⨯⨯=0.2330所需纵筋面积S A :S A =ξ0bh 1cyf f α=0.2330⨯200⨯465⨯1.011.9200⨯=14192mm S A ≥min ρbh=0.2%⨯200⨯500=2002mm(2)当选用HRB335钢筋时:查附表1—2、2—3、表4—2、4—4得:1α=1.0 , c f =11.9 N/2mm , y f =300N/2mm , b ξ=0.550s α=210c M f bh α=6212010200465 1.011.9⨯⨯⨯⨯=0.2330查附表4—1得ξ=0.2692<b ξ=0.550 所需纵筋面积S A :S A =ξ0bh 1cyf f α=0.2330⨯200⨯465⨯1.011.9300⨯=9932mm S A ≥min ρbh=0.2%⨯200⨯500=2002mm(3)当选用HPB235钢筋M=180 kN ·m 时:查附表1—2、2—3、表4—2、4—4得:1α=1.0 , c f =11.9 N/2mm , y f =210N/2mm , b ξ=0.614s α=210c M f bh α=6218010200465 1.011.9⨯⨯⨯⨯=0.350查附表4—1得ξ=0.4523<b ξ=0.614 所需纵筋面积S A :S A =ξ0bh 1cyf f α=0.4523⨯200⨯465⨯1.011.9210⨯=23842mm S A ≥min ρbh=0.2%⨯200⨯500=2002mm(4)当选用HRB335钢筋M=180 kN ·m 时:查附表1—2、2—3、表4—2、4—4得:1α=1.0 , c f =11.9 N/2mm , y f =300N/2mm , b ξ=0.550s α=210c M f bh α=6218010200465 1.011.9⨯⨯⨯⨯=0.350所需纵筋面积S A :S A =ξ0bh 1cyf f α=0.4523⨯200⨯465⨯1.011.9300⨯=16692mm S A ≥min ρbh=0.2%⨯200⨯500=2002mm(5)分析:当选用高级别钢筋时,y f 增大,可减少S A ;当弯矩增大时,S A 也增大。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开始采用或积极发展性能化设计方法和理论。

性能化方法是确定工程结构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或设计性能,设计师根据性能目标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设计方案,并评估设计方案是否达到性能目标的要求。

学习(1)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是非均匀、非连续、非弹性的材料。

力学关系是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几何、物理和平衡关系建立的。

(2)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两种材料在强度和数量上存在一个合理的配比范围。

如果钢筋和混凝土在面积上的比例及材料强度的搭配超过了这个范围,就会引起构件受力性能的改变,从而引起构件截面设计方法的改变,这是学习时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

由于混凝土材料的复杂性、离散性,混凝土材料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试验的基础上的。

许多假定依赖与试验结果,许多公式来源于试验验证,许多因素无法控制,仍需通过构造措施加以解决,许多理论尚需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不同功能的混凝土材料性能尚需不断挖掘。

(4)本课程主要讲解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应当了解每一种构件在结构体系的作用、受力情况。

例如梁、柱是受弯构件,主要受弯、受剪;柱、墙、受压弦杆是受压构件,主要受压、弯,受压、剪,双向受压弯;雨蓬梁、柱是受扭构件,主要受扭,受弯、剪、扭,受压、弯、剪、扭;受拉弦杆是受拉构件,主要受拉、弯。

(5)本课程所要解决的不仅是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计算等问题,还包括构件的截面形式、材料选用及配筋构造等。

结构构件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因此,学习本课程时要注意学会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培养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第一章绪论1.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上梁承载能力()。

A.相同;B.提高许多;C.有所提高;2.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抵抗开裂的能力()。

A.提高不多;B.提高许多;C.完全相同;3.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适量配筋的钢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

A.均提高很多;B.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C.抗裂提高很多,承载力提高不多;D.均提高不多;4.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荷载下()。

混凝土结构部分思考题和习题参考答案---文本资料

混凝土结构部分思考题和习题参考答案---文本资料

混凝土结构部分思考题和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思考题1、软钢和硬钢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什么不同,其抗拉设计值fy各取曲线上何处的应力值作为依据?答:软钢即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应力—应变曲线上有明显的屈服点,应取屈服强度作为钢筋抗拉设计值fy的依据。

硬钢即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应力—应变曲线上无明显的屈服点,应取残余应变为0.2%时所对应的应力σ0.2作为钢筋抗拉设计值fy的依据。

2、钢筋冷加工的目的是什么?冷加工的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方法对强度有何影响?答:冷加工的目的是提高钢筋的强度,减少钢筋用量。

冷加工的方法有冷拉、冷拔、冷弯、冷轧、冷轧扭加工等。

这几种方法对钢筋的强度都有一定的提高,4、试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答: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应具备:(1)有适当的强度;(2)与混凝土黏结良好;(3)可焊性好;(4)有足够的塑性。

5、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有几种?我国热轧钢筋的强度分为几个等级?用什么符号表示?答: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有4种:热轧钢筋、钢铰丝、消除预应力钢丝、热处理钢筋。

我国的热轧钢筋分为HPB235、HRB335、HRB400和RRB400三个等级,即I、II、III三个等级,符号分别为 ( R ) 。

6、除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外,为什么还有轴心抗压强度?答:立方体抗压强度采用立方体受压试件,而混凝土构件的实际长度一般远大于截面尺寸,因此采用棱柱体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能更好地反映实际状态。

所以除立方体抗压强度外,还有轴心抗压强度。

7、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如何测试的?答: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是通过轴心抗拉试验、劈裂试验和弯折试验来测定的。

由于轴心拉伸试验和弯折试验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立方体或圆柱体的劈裂试验来测定。

8、什么是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割线模量和切线模量?弹性模量与割线模量有什么关系?答:混凝土棱柱体受压时,过应力—应变曲线原点O作一切线,其斜率称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以E C表示。

混凝土建筑结构第四章作业答案

混凝土建筑结构第四章作业答案

第四章 思考题4.1 何谓单向板?何谓双向板?如何判别?P85.86答:在板面均布荷载作用下,从板中沿支座正交方向取出的矩形板单元,只有一个方向受弯,成为单向板;而在板面均布荷载作用下,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到周边的支座,故称为双向板。

对四变支撑213l ≥的板按单向板计算,对212l l ≤的板按双向板计算;当213l l <时,宜按双向板计算。

4.2 结构平面布置的原则是什么?板、次梁、主梁的常用跨度是多少?P86答:单向板肋梁楼盖由板、次梁和主梁组成。

其中,次梁的间距决定了板的跨度;主梁的间距决定了次梁的跨度;柱或墙的间距决定了主梁的跨度。

单向板、次梁、主梁的常用跨度如下:单向板:4m ≤,荷载较大时取小值。

次梁:4~6m 。

主梁:5~8m 。

4.3 单向板中有哪些受力钢筋何构造钢筋?各起什么作用?如何设置?P94.95答:板中受力钢筋分为承受负弯矩板面负筋和承受正弯矩板底正筋,对于绑扎钢筋,当板厚150mm ≤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板厚150h mm >,不宜大于1.5h ,且不宜大于250mm 。

钢筋间距也不宜小于70mm 。

在支梁支座处或连续板端支座及中间支座处,下部正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应小于5d 。

板中构造钢筋及其作用和设置:1.分布钢筋:分布钢筋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其作用时与受力钢筋组成钢筋网,便于施工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承受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所产生的内力;承受并分布板上局部荷载产生的内力;对四边支撑板,可承受在计算中未计及但实际存在的长跨方向的弯矩。

2.沿墙边和墙角处设置板面附加钢筋,承受板上部拉应力,钢筋直径不小于8mm ,间距不大于200mm ,伸出墙边长度大于等于07l 。

3.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承受主梁边缘处板面产生的支座负弯矩,在主梁上部的板面配置,数量不小于8@200,且主梁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积的13;4.板角附加短钢筋:两边嵌入砌体墙内的板内的板角部分,应在板面双面配置附加的短负钢筋。

混凝土课后习题答案

混凝土课后习题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思考题及习题(参考答案)土木工程系2003年8月第1章绪论思考题1.1钢筋混凝土梁破坏时的特点是:受拉钢筋屈服,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破坏前变形较大,有明显预兆,属于延性破坏类型。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利用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较强而抗拉能力很弱,钢筋的抗拉能力很强的特点,用混凝土主要承受梁中和轴以上受压区的压力,钢筋主要承受中和轴以下受拉区的拉力,即使受拉区的混凝土开裂后梁还能继续承受相当大的荷载,直到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强度以后,荷载再略有增加,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梁才破坏。

由于混凝土硬化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且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十分接近,当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二者之间的粘结,从而保证了钢筋和混凝土的协同工作。

1.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有:1)经济性好,材料性能得到合理利用;2)可模性好;3)耐久性和耐火性好,维护费用低;4)整体性好,且通过合适的配筋,可获得较好的延性;5)刚度大,阻尼大;6)就地取材。

缺点有:1)自重大;2)抗裂性差;3)承载力有限;4)施工复杂;5)加固困难。

1.3本课程主要内容分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混凝土结构设计”两部分。

前者主要讲述各种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截面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等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属于专业基础课内容;后者主要讲述梁板结构、单层厂房、多层和高层房屋、公路桥梁等的结构设计,属于专业课内容。

学习本课程要注意以下问题:1)加强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并注意扩大知识面;2)突出重点,并注意难点的学习;3)深刻理解重要的概念,熟练掌握设计计算的基本功,切忌死记硬背。

第2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思考题2.1①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k是根据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3)℃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确定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思考题)第一章绪论开始采用或积极发展性能化设计方法和理论。

性能化方法是确定工程结构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或设计性能,设计师根据性能目标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设计方案,并评估设计方案是否达到性能目标的要求。

学习(1)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是非均匀、非连续、非弹性的材料。

力学关系是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几何、物理和平衡关系建立的。

(2)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两种材料在强度和数量上存在一个合理的配比范围。

如果钢筋和混凝土在面积上的比例及材料强度的搭配超过了这个范围,就会引起构件受力性能的改变,从而引起构件截面设计方法的改变,这是学习时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

由于混凝土材料的复杂性、离散性,混凝土材料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试验的基础上的。

许多假定依赖与试验结果,许多公式来源于试验验证,许多因素无法控制,仍需通过构造措施加以解决,许多理论尚需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不同功能的混凝土材料性能尚需不断挖掘。

(4)本课程主要讲解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应当了解每一种构件在结构体系的作用、受力情况。

例如梁、柱是受弯构件,主要受弯、受剪;柱、墙、受压弦杆是受压构件,主要受压、弯,受压、剪,双向受压弯;雨蓬梁、柱是受扭构件,主要受扭,受弯、剪、扭,受压、弯、剪、扭;受拉弦杆是受拉构件,主要受拉、弯。

(5)本课程所要解决的不仅是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计算等问题,还包括构件的截面形式、材料选用及配筋构造等。

结构构件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因此,学习本课程时要注意学会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培养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第一章绪论1.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上梁承载能力()。

A.相同;B.提高许多;C.有所提高;2.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抵抗开裂的能力()。

A.提高不多;B.提高许多;C.完全相同;3.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适量配筋的钢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

A.均提高很多;B.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C.抗裂提高很多,承载力提高不多;D.均提高不多;4.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荷载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1.为什么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的高宽比h/b要取2~3.5?
答:从受力角度分析,混凝土梁高相对高些,即h高度大些,有利于增加截面的惯性矩,提高抗弯能力。

但也不能过大,否则易发生失稳的现象。

2.钢筋混凝土梁中的配筋形式如何?
答:
梁底部钢筋的净距不小于25mm及钢筋直径d,梁上部钢筋的净距不小于30mm及1.5d;梁腹部高度ℎww≥450mm时,要求在梁两侧沿高度每隔200mm设置一根纵向构造钢筋,以减小梁腹部的裂缝宽度,钢筋直径d≥10mm;梁上部无受压钢筋时,需配置两根架立钢筋,以便与箍筋和梁底部纵筋形成钢筋骨架,钢筋直径一般不小于12mm;梁底部纵向受力钢筋一般不少于2根。

3.钢筋混凝土板中的配筋形式如何?
答:
实心板的厚度以10mm为模数。

钢筋直径通常为8~12mm,钢筋级别采用HPB300级、HRB335级、HRB400级;受力钢筋间距一般在70~200mm;垂直于受力钢筋的方向应布置分布钢筋,以便将荷载均匀传递给受力钢筋,以便于在施工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同时也可抵抗温度和收缩等产生的应力。

4.钢筋混凝土板中为什么要配分布钢筋?
答:分布钢筋便于将荷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便于在施工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同时也可抵抗温度和收缩产生的应力。

5.为什么规定混凝土梁、板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间距和最小保护层厚度?
答:(1)最小间距是为了保证混凝土中的粗骨料能顺利通过钢筋笼,保证混凝土浇捣密实,保证混凝土能握裹住钢筋以提供足够粘结;(2)最小保护层厚度是为保证构件的耐久性,防火性以及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6.试述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的三个工作状态,需要画图说明。

答:第Ⅰ阶段:混凝土未裂阶段
特点:(1)此阶段由于荷载较小,混凝土处于弹性阶段,截面应力变化呈三角形分布,如图Ⅰ;(2)当荷载增大到使得受拉区混凝土最大拉应力达到甚至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ff tt,且最大混凝土拉应变接近极限拉应变εεtt tt时,如图Ⅰaa,截面处于即将开裂状态,称第一阶段末;
(3)此时弯矩MM cccc称开裂弯矩
第Ⅱ阶段:混凝土带裂缝工作阶段
特点:(1)当截面弯矩大于弯矩MM cccc后,混凝土拉应变最大处出现一条裂缝,进入带裂缝工作阶段;(2)混凝土开裂,把它所承担的那部分拉力传给钢筋,钢筋应力增大,随之裂缝加宽,并向高处延伸,中性轴位置上移随着弯矩的逐渐增大,受压区混凝土应力由线性分布转
为非线性分布;(3)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第Ⅱ阶段结束,称第Ⅱ阶段末,如图Ⅱ
aa,MM yy称为屈服弯矩。

第Ⅲ阶段:破坏阶段
特点:(1)钢筋屈服,即使在很小荷载作用下梁也会产生很大变形,裂缝宽度和高度进一步发展,中性轴不断上移;(2)钢筋屈服后进入较长的塑性变形过程,钢筋应力基本没变化;(3)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变形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
破坏,为第Ⅲ阶段末,如图Ⅲ
a。

(a)Ⅰ(b)Ⅰa (c)Ⅱ(d)Ⅱa(e)Ⅲ(f)Ⅲa
7.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的三个工作阶段受力特点明显不同于弹性均质材料梁,主要差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8.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的破坏形态有哪些?对应各种破坏形态的破坏特征是什么?
答:根据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ρ的大小,正截面破坏形态分为适筋截面破坏、超筋截面破坏和少筋截面破坏,其特征如下:
(1) 适筋梁破坏:纵向受拉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最后以混凝土被压碎而告终,这种梁在
破坏前,由于钢筋要经历一段较长的塑性变形,随之引起裂缝的急剧开展和挠度的激增,破坏时有明显的预兆,属于塑性破坏,破坏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 超筋梁破坏:受拉区混凝土先被压碎,破坏时纵向受拉钢筋没有屈服,属于脆性破坏。

(3) 少筋梁破坏:受拉区混凝土达到其抗拉强度出现裂缝后,裂缝截面混凝土退出工作,拉
力全部转移给受拉钢筋,由于钢筋配量过少,受拉钢筋会立即屈服,并很快进入强化阶段,甚至拉断,梁的变形和裂缝宽度急剧增大,其破坏性质和素混凝土类似。

属脆性破坏。

9.随着纵向受力钢筋用量的增加,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如何变化?梁正截面的变形能力如何变化?
答:.随着纵向受力钢筋用量的增加,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将取决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具有很好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但变形能力差。

10.随着纵向受力钢筋用量的减少,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如何变化?梁正截面的变形能力如何变化?
答:随着纵向受力钢筋用量的减少,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它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都很差。

11.为什么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仍然可以采用材料力学中针对均质材料的平截面假定进行计算分析?
答:钢筋混凝土的实验研究表明,在截面出现裂缝以后,直至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在跨过几条裂缝的标距内测量平均应变,其应变分布基本上符合平截面假定。

12.受压区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图形是如何得到的?
答:在计算截面的抗弯承载力时,只需知道混凝土受压区的合力大小C 及其作用点的位置yy cc ,至于受压区的应力如何分布不必详尽考虑,将受压区混凝土的理论应力分布成矩形,等效原则是:两个应力图形的合力C 相等,合力的作用点yy cc 不变。

设等效后混凝土的压应力为αα1ff cc ,等效矩形应力图与理论应力图的关系由αα1和ββ1两个系数联系,而这两个系数也仅与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有关,即可利用等效矩形应力图进行计算。

13.如何确定界限受压高度?
答:令界限破坏时,截面的中性轴位置是xx nnnn ,根据界限破坏截面的应力分布情况,得:
xx nnnn ℎ0=εεccnn εεccnn +εεyy 所以
xx nnnn=εεccnnεεccnn+εεyy×ℎ0
令界限破坏时等效受压区高度为xx nn,截面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nn=xx nn0=ββ1xx nn0ββ11+εεyyεεccnn=ββ11+ff yy EE ssεεccnn
当混凝土强度不大于C50时
ξ
nn=0.81+ff yy0.0033EE ss
14.最小配筋率是如何确定的?
答:最小配筋率是适筋梁和少筋梁的界限,由于受拉钢筋配置过少,导致截面一开裂就破坏,构件的开裂弯矩和相同截面的素混凝土受弯构建正截面的开裂弯矩相等。

受拉区混凝土的应力分布可简化为矩形,由于在未开裂状态,中性轴的高度可取h/2,得
MM cccc=ff tt nnℎ2�ℎ4+ℎ3�=724ff tt nnℎ2
破坏特点,一开裂即破坏,开裂后混凝土受拉区完全退出工作,钢筋屈服,近似取h≈1.05ℎ0,极限弯矩为
MM tt=ff yy AA ss(h−XX nn)≈ff yy AA ss×0.825ℎ0
令MM cccc=MM tt得
ρρmmmm nn=AA ss0=0.39ff tt yy
数值放大为
ρρmmmm nn=0.45ff tt yy
15.如何验算第一类T型截面的最小配筋率?为什么?
答:为保证不出现少筋破坏,应满足:
ρ=AA ss≥ρρmmmm nn=0.45ff tt yy
因为T型截面的开裂弯矩与截面尺寸为b×h的矩形截面的开裂弯矩几乎相同。

因此在验算最小配筋率时,截面宽度取b,而非nn f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