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电商快车畅通脱贫之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数据观察)

合集下载

农村电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

农村电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

农村电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作者:姜国栋何箫来源:《农村农业农民·A版》2022年第07期摘要:农村电商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村电商的迅速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开辟了新的前景。

四川省阿坝州理县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实现农民增收,作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将农村电商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结合点,以“优化技术、加强设施、扩大规模、树立品牌”为方向,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农村电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在脱贫攻坚中起到极大的作用,不仅通过销售农产品帮农民实现增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激活农村物流行业帮农民增加就业,也让更多的工业品进入到农村市场,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

2021年是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农村电商的发展必然能持续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

一、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一)电商站点覆盖成效突出自开展农村电商示范项目以来,阿坝州理县加快电商精准扶贫模式创新,推进电商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立健全电商产业体系,积极开展电商人才培训孵化,构建柔性化发展机制,成功破解了农产品卖出去难、售价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人才匮乏、贫困户参与度低的问题。

理县在2015年获批商务部第二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此为契机,全县共入驻电商服务企业及个人27家,孵化企业网商58个、个人网商320个;带动网络创业就业478人,扶贫带动221人;服务贫困户9251人次,帮助贫困户实现农特产品销售598.53万元。

截至2021年年底,全县已经建立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县级快递集散中心1个、县级电商分拨中心1个、乡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3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45个,全县实现电商覆盖率70%、快递覆盖率100%,被评为“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电商扶贫:成就“英雄”

电商扶贫:成就“英雄”

电商扶贫:成就“英雄”作者:汤悦晗来源:《中国名牌》2020年第07期一天助销260万斤农货——这是网友在支付宝蚂蚁森林种树创造的“战绩”。

四川大凉山彝族聚居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加之疫情影响,大量露天草莓面临滞销。

京东帮助当地农产品快速在扶贫馆上线,两天就销出33吨,2050个贫困户不再为草莓销路发愁。

通过为农产品提供快速的网络销售渠道,利用大数据帮助农产品找到对口的消费人群,提升农产品产业附加值,带动贫困地区形成内生动力,各路电商正以迅速、高效的方式助力我国扶贫事业,成为中国脱贫攻坚中的一股新势力。

我国农业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及消费全产业链仍有待完善,这些都使我国农产品的抗风险能力面临挑战。

电商平台的出现恰恰改变了以往传统交易模式的诸多弊端,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能够适销对路,更好更快地走出乡村。

正如阿里巴巴淘宝行业平台事业部负责人张凯夫所说:“数字经济平台不仅是社会经济的一块晴雨表,更是一个连通器。

”自2020年2月6日淘宝爱心助农计划启动以来,截至3月19日,累计销售农产品达12.5万吨。

这一数字背后,透露了一个重要信号:互联网已成为农产品上行的主力渠道之一。

“农产品尤其是生鲜产品的保鲜期较短,储存和运输一直都是农产品‘上行’的难题。

”京东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名牌》,“在解决冷链物流的问题上,京东通过在农产品原产地打造‘产地仓’‘协同仓’等,将供应链环节前置到距离产地最近的地方。

”目前,京东物流已覆盖我国大部分地区,这为农产品快速上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2019年12月底,京东已帮助全国贫困地区上线商品超300万种,实现销售额超750亿元,直接带动9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疫情期间,京东还专门搭建了针对滞销农产品的运输专线,并进行重点升级保障,优先派送。

京东依托冷链仓配网、冷链卡班网、生鲜宅配的冷链网络,及时对运输线路做出调整。

在冷链干线运输方面,新增成都-西安-北京往返、成都-上海往返等多条线路,保障原本需要经过武汉地区的生鲜产品的流转环节。

直播电商扶贫带货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直播电商扶贫带货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直播电商扶贫带货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直播电商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

直播电商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将商品展示和销售结合起来,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直观的购物体验。

然而,直播电商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模式,它还具有扶贫带货的潜力,为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一、直播电商的兴起直播电商的兴起源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带宽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和电脑进行网购。

而直播电商则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购物方式。

通过直播平台,主播可以实时展示商品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消费者可以在直播过程中与主播互动,提问和购买商品。

这种直观、互动的购物方式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也为商家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机会。

二、直播电商的扶贫带货潜力直播电商的扶贫带货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打破地域限制:传统的农产品销售通常受限于地域和物流成本,很难将农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

而直播电商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可以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扩大到全国乃至全球,打破了地域限制,为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机会。

2. 提高产品曝光度: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往往因为宣传不足而无法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而直播电商通过主播的推广和展示,可以将农产品的曝光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和购买。

3. 增加农民收入:贫困地区的农民通常依靠农产品销售维持生计。

直播电商为农民提供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可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4. 促进农产品升级:直播电商的特点是可以实时展示商品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这为农产品的升级提供了机会。

通过直播电商,农民可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改进产品质量和包装,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三、直播电商扶贫带货的案例1. 云南普洱茶:云南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而普洱茶是云南茶叶中的一种特色品种。

通过直播电商,云南普洱茶得到了更多的曝光度,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和购买。

电商扶贫的机遇、挑战及优化路径

电商扶贫的机遇、挑战及优化路径

电商扶贫的机遇、挑战及优化路径作者:陈柯臻杨丽王芳刘庆贺丹来源:《经营者》2017年第03期摘要 2017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而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

西部贫困地区更是短板之中的短板。

补短板,扶贫困,贵在“精准”,出路在创新。

于是,一种新的扶贫模式——“电商扶贫”应运而生。

目前,电商扶贫在一些地区已经逐渐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广大的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并不理想。

本文以“互联网+”为时代背景,以国家“精准扶贫”为政策依据,论述当前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电商扶贫的机遇与挑战,并为电商扶贫的发展提出了优化路径。

关键词全面小康电商扶贫机遇挑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2016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1240万,取得显著成绩,但是脱贫攻坚越向前推进,难度就越大,剩下的很多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创新扶贫协作机制”。

电商扶贫,即电商+扶贫,就是以电子商务为经,以扶贫为纬,依靠互联网技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新型扶贫路径。

我国的电商扶贫最先于2013年在甘肃陇南成县试点,并于2015年作为全国首个电商扶贫示范点。

陇南成县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开辟了一种“电商扶贫”的扶贫新模式。

电子商务与扶贫工作相结合,给扶贫工作提供了新方向。

一、电商扶贫的机遇(一)“互联网+”为电商扶贫提供技术支撑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给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

“互联网+”从2015年首次被提出后,已连续3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可见国家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

电子商务如何助力乡村产业脱贫攻坚

电子商务如何助力乡村产业脱贫攻坚

电子商务如何助力乡村产业脱贫攻坚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电子商务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成为助力乡村脱贫攻坚的有力武器。

电子商务打破了地域限制,拓宽了乡村产品的销售渠道。

过去,乡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优质的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往往难以走出本地市场,销售范围有限,导致农民收入微薄。

而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让乡村的产品能够直接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极大地拓展了市场空间。

通过网络,消费者可以轻松了解和购买到来自乡村的特色产品,无论是新鲜的蔬菜水果、绿色有机的粮食,还是精美的手工艺品,都有了更广阔的销售舞台。

降低了销售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中,农产品需要经过多个中间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每个环节都增加了成本,农民的利润被层层削减。

而通过电子商务,农民可以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费用,从而提高了收入。

同时,电子商务还降低了营销成本,通过网络推广、社交媒体宣传等方式,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吸引更多的客户。

电子商务促进了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为了适应电商销售的需求,乡村产业不得不进行升级改造。

一方面,农民开始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标准化生产,以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

另一方面,他们也开始创新产品种类和包装设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例如,一些乡村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开发出各种特色食品,或者将手工艺品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

这种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培养了乡村的电商人才,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电子商务在乡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回到家乡创业。

他们通过参加电商培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成为了乡村电商的主力军。

这些年轻人不仅带回了新的理念和技术,还激发了乡村的创新活力,带动了更多村民参与到电商产业中来。

电子商务还加强了乡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

通过网络平台,乡村能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计划。

《2024年我国农村电商扶贫效率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农村电商扶贫效率研究》范文

《我国农村电商扶贫效率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村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农村电商扶贫的效率,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农村电商扶贫发展现状(一)农村电商扶贫概述农村电商扶贫是指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促进农村地区农产品、生产要素、消费品等的流通,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扶贫方式。

该方式将电子商务的便利性与精准扶贫的优势相结合,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农村电商扶贫的成效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商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方面,农村电商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销售渠道,使得农产品能够快速流通到全国各地,实现了农产品价值最大化。

另一方面,电商的发展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此外,电商扶贫还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传播等方式,推动了农村地区的知识普及与信息传播。

三、农村电商扶贫效率研究(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农村电商扶贫的效率进行评估。

数据来源包括政府公开数据、电商平台数据以及实地调查数据等。

(二)研究结果分析1. 流通效率:农村电商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等手段,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这使得农产品能够快速流通到全国各地,实现了农产品价值最大化。

2. 交易效率:农村电商通过提供线上交易平台,简化了交易流程,降低了交易成本。

这使得农民能够更加便捷地销售农产品,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3. 扶贫效果:农村电商扶贫在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仍存在部分地区电商扶贫资源分配不均、扶贫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4. 存在问题:虽然农村电商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电商人才匮乏等,影响了电商扶贫的进一步发展。

电商助力脱贫的议论文

电商助力脱贫的议论文

电商助力脱贫的议论文
受疫情影响,原本畅销的灵芝销售受阻,一度让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瑷珲镇党委书记王琳发愁不已:“灵芝是我们的扶贫龙头产品,卖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农民收入。


面对疫情,黑河市快速启动“电商助农”模式,邀请乡村“网红”直播销售农产品。

“直播的最好成绩,是一个半小时内1500多名网友下单,卖了7万多元。

”王琳说。

在全国许多贫困地区,电子商务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使得这些地区战“疫”、扶贫两不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不仅能在关键时刻为农民解忧,电子商务还能帮助农产品跨越千山万水的阻隔。

一些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农产品销售是个大难题。

层层转运、层层贩售、层层加价……卖货成本高了,落到贫困群众口袋里的钱就变少了。

电子商务让优质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好收成”更容易变成“好收入”。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地处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当地出产的小米、绿豆等农产品品质好、营养高,可地处偏远,卖不出好价钱。

电商,为当地脱贫奔小康插上了“翅膀”。

通榆县2013年启动电商推广工作,与网络平台合作售卖农产品。

在一场“葵花节”网购活动中,个大饱满的葵花盘卖到了40元一个。

“以前卖给粮贩,1
公斤才给10元。

”农民霍亮说。

电商为农户带来了“真金白银”。

通榆县在电商平台上统一地理
标识,集中打造杂粮品牌。

全县目前有近2000家网店,邮政、淘宝等企业在当地设置物流集散点,把杂粮卖到了全国。

数据显示,当地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21.8%下降至0.075%。

电子商务如何助力乡村产业脱贫攻坚

电子商务如何助力乡村产业脱贫攻坚

电子商务如何助力乡村产业脱贫攻坚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子商务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乡村产业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它打破了地域限制,拓宽了销售渠道,降低了交易成本,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电子商务为乡村农产品打开了广阔的市场。

过去,乡村地区的农产品往往受到地域和交通的限制,只能在本地小范围销售,价格也难以提高。

而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让农产品能够面向全国甚至全球的消费者。

农民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将自己的农产品展示给潜在的客户,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利润。

比如,一些偏远山区的特色水果,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成为了城市消费者喜爱的热门商品,不仅解决了销售难题,还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降低了营销成本是电子商务的又一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中,乡村企业和农民为了推广产品,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广告宣传、参加展会等。

而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相对低成本的营销渠道。

通过网络直播、社交媒体等方式,农民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展示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特点和优势,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同时,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分析能够帮助农民精准定位目标客户,提高营销的效果和效率。

电子商务还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借助电商平台的市场反馈和需求信息,乡村企业和农民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市场动态,调整产业结构。

例如,发现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就可以加大有机种植的规模;了解到手工制品的受欢迎程度,就可以发展相关的手工艺产业。

这种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的生产方式,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此外,电子商务推动了乡村物流体系的完善。

为了保障农产品能够及时、完好地送达消费者手中,电商的发展促使物流企业加大在乡村地区的布局和投入。

物流网点的增加,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效率和覆盖范围,降低了物流成本。

这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为乡村居民的网购提供了便利,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消费市场的繁荣。

电子商务也为乡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从农产品的种植、采摘、加工,到网店的运营、客服、物流配送等环节,都需要劳动力的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乘电商快车畅通脱贫之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数据观察)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邮政局、贵州省纳雍县人民政府、江西省安远县人民政府制图:蔡华伟
核心阅读
许多贫困地区,虽山深路远,但水清土沃,好山好水养出的好产品,扒拉着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这些农产品,怎么才能卖出好价钱?网上卖!网络连着大市场,但电商这趟脱贫快车,好上车吗?没有网络营销知识的村民,如何线上销售?
乌蒙山区,总溪河畔,闪烁着玛瑙红的樱桃果,个头圆润,鲜艳欲滴。

拉萨北部,藏北草原,高原特产纯天然牦牛肉,营养丰富,品质上乘。

还有罗霄山区皮薄汁多的脐橙、无筋无丝的红薯、林下放养的跑山鸡……这些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土特产,如今统统可以网上“一键下单”。

这种改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网通了,小农户咋闯大市场?
打印机“哗哗”地吐着单子,没多会儿便垒了一尺高。

魏远忠麻利地撕下不干胶底纸,将快递单依次贴到刚打包好的箱子上,里面装着自家地里挖出的富硒红薯,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44岁的魏远忠是江西省安远县鹤子镇半迳村村民,他的网络电商合作社去年销售额达2100多万元,带动村里55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但搁在几年前,这些都还是没影的事儿。

一开始,头脑灵活的魏远忠买了台二手组装电脑,想把自家的脐橙、红薯搬上网。

又是拍照又是写文案,心思费了不老少,可月销量却始终徘徊在个位数。

同样烦恼的还有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乡的村民杨才貌。

当地因种植独有的“玛瑙红樱桃”而名气渐响,几年的光景,种植面积增加到1万多亩。

“产量多了,销路咋办?”杨才貌琢磨,突破樱桃产业的发展瓶颈,网上销售是个好法子,可是谁有这本事?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一家投资开发公司的负责人邹万明,也为了电商人才抓耳挠腮。

当雄,藏语意为“挑选的草原”,这里出产的牦牛肉有着独特的风味。

可当雄牦牛肉再好,也是养在高原无人知。

邹万明也想到了网上销售,但当地着实没有电商人才,这愁坏了邹万明。

发展农村电商并非有网就灵,小农户难闯电商大市场,谁来给村民们挑个头呢?
2018年,安远县电商办为半迳村派来指导员戴月华。

戴月华2012年投身电子商务,积累了丰富的从业经验。

“要帮乡亲们实现家门口致富。

”戴月华说。

厍东关乡也为村民寻来了卖樱桃的电商带头人。

“我一直在厍东关做电商,售卖土特产,在电商这块积攒了些渠道,能把平台和农户连接起来。

”当地干部找上了门,胡征学带着他的团队,接过了重任。

2018年8月,当雄县举办了一次“牦牛电商节”,邀请全国相关行业的团队来到拉萨。

经过分析比较之后,当雄县县长其美次仁和邹万明最终挑选了一支来自杭州的电商团队负责产品的营销。

“这样可以补上人才短板,让当雄专心做好牦牛养殖生产。

”邹万明说。

货卖了,生鲜产品怎么运?
有了带头人,产品怎么卖?尤其是生鲜类产品,不光要考虑网络销售手段,更涉及仓储、物流、品控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贫困地区山高路远,生鲜产品,怎么插上电商的翅膀、飞上城市的餐桌?
戴月华首先考虑的是打通农村物流末端毛细血管。

过去,快递虽然能进村,但收费高,不划算。

戴月华组建了一支物流团队,走乡串户上门收货,将农产品化零为整预收到县城,根据农户在网上接到的实时订单,代其统一发货。

虽然每件快递加收一元钱包装费,但发货量上去了,与快递公司的议价空间也大了,物流成本降了不少。

按照同样的思路,冷链存储的困难也得以解决。

村村建冷库划不来,戴月华就在城郊布局了6个冷库,可覆盖大部分乡镇。

运出村不易,远距离运输就更难。

将牦牛肉卖出西藏,需要先将牦牛肉空运到成都,再由成都通过冷链物流向全国发售。

保障牛肉在运送过程中不腐败变质,需要冷冻24到36小时。

但是,长时间的冷冻极大影响了牦牛肉的品质,成了制约当雄冰鲜牦牛肉发展的瓶颈。

其美次仁在福建的一次调研给事情带来转机——在海边,他看到当地加工企业用液氮冷冻海鲜,温度接近零下200摄氏度,几秒即可锁鲜冷冻,解冻后不会影响口感。

回到当雄,就决定引进这项技术用于冷冻牦牛肉,冰鲜牦牛肉的问题迎刃而解。

产品能否卖上好价钱,关键取决于质量。

农户分散种养的农产品,怎么把控品质?
厍东关乡樱桃销售专班班长付琳介绍,从管理、维护到采摘,政府每年会邀请技术员、专家,定期到乡上、村里开展3次以上的培训。

“樱桃树也得修枝,通风透光,利于着色。

”几次培训下来,杨才貌也成了个“土专家”。

除了种植环节,樱桃分拣、包装、运输,都有一套统一的标准,以实现产品质量的统一。

挣钱了,脱贫后劲从哪来?
物流、仓储解决了,品控做好了,电商是不是就能做大做强了?没有这么简单。

因为卖了地方特产艾草姜枣膏,戴月华的电商团队被罚款1.5万元。

原来,按照规定,艾草属于药食同源的范畴,经卫生部门审核备案、批准制定企业标准后,方可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

交过罚款后,戴月华向江西省卫生部门递交了艾草作为冲饮的食品安全生产标准申请,并顺利通过审核备案。

2019年,戴月华的艾草姜枣膏在网上卖出了20多万瓶。

同年,安远县电商产品网络交易总额突破了20亿元,快递量突破1600万单;3600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网上卖产品,要懂的可不止这些。

专业营销团队接手后发现,当雄牦牛制品的外包装没有区分度,不适合电商销售。

营销团队聘请专业设计师重新设计了产品的形象、包装,还把原先的大包装换成了更适合家庭消费的小包装,让产品更符合客户的消费习惯。

产品附加值提高了,经营模式成熟了,农民持续增收便有了保障,电商这条路,才算是走稳了些。

规模化经营后,也存在用工需求,这让村民的收入更多元。

今年以来,厍东关乡樱桃种植实现年产值1.46亿元,带动全乡人均增收5960元。

“忙的时候,仅仅是分拣一项,就需要200多个工人,平均一人一天能挣200多。

”胡征学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