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2)工作计划.doc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2)_工作计划(二)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计划。
2017年计划搬迁农户230户、72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14户、409人)。
集中安置土门关乡上阿卡村农户194户、59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78户、282人),集中安置到土门关村;田家寨镇永丰村建档立卡户21户、57人,均为本村插花安置;上五庄镇黄草沟村建档立卡户15户、70人,结合危岩体搬迁项目同步进行,继续抓紧大小卡阳、马昌沟集中搬迁安置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续建工程,确保今年10月底前顺利入住。
计划对14个乡镇547户、1633人实施危旧房改造项目,对无能力改造危旧房的贫困户,适当加大补助力度,确保贫困户有安全住房,实现如期脱贫。
(三)贫困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就业工作计划。
计划投入扶贫专项资金96万元,并整合人社局培训资金,对2017年拟脱贫的1200名贫困劳动力进行短期培训。
对因部分培训项目人员少、场地要求高,培训机构不能到县乡村现场办班的专业,试点采取先自助参加培训后直接凭票凭证报账的办法进行补助。
年内转移输出贫困劳动力3800余人。
继续巩固向贫困户提供的1067个生态管护工作岗位的同时争取更多生态管护岗位。
(四)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各项政策。
继续实施15年免费教育,加大对大中专学生救助力度,预计全年救助大中专学生1300人,需要扶贫专项资金720万元(包括2016年缺口资金101.4万元);实现拟脱贫贫困人口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继续实施“精准扶贫健康保”工作,为贫困群众再增加一层保障。
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人均最低100元的养老保险参保标准进行代缴,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同时兑现人均提高15元养老金待遇政策;低保兜底方面,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发展产业和转移就业实现脱贫的贫困群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现行标准2970元/年的基础上人均提高350元,平均达到3320元/年。
按不同档次兑现低保金,其中低保兜底户2390户、5661人(含2016年已脱贫低保兜底户736户、1720人);低保贫困户2122户、7231人;一般贫困户2561户、9429人。
乡镇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乡镇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目标(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定不移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消除贫困为目标,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手段,以国有投资公司助推脱贫攻坚为动力,全面落实市、区(县)、乡(镇、街道)干部定点包干帮扶责任制,全力打好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和公共服务提升“四大攻坚战”,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帮扶对象。
全市有贫困村1565个(一类村803个,二类村435个,三类村327个),贫困人口58.32万人。
除省定点帮扶的极贫乡(镇)(德江县桶井乡22个村10841人、石阡县国荣乡12个村4183人)贫困人口和“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16.83万人外,实际安排贫困村1531个(一类村777个,二类村429个,三类村325个),实际帮扶贫困人口41.834万人,其中,一类村贫困人口14.18万人,二类村贫困人口6.922万人,三类村贫困人口5.076万人,非贫困村贫困人口15.656万人。
(三)总体目标。
坚持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四年脱贫困,实现156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3%以下,确保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干部选派及工作要求(一)落实定点包干责任。
按照“统筹安排、相对固定”的原则,由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共同实施,同步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市四家班子、市直单位县处级领导干部、副县级后备干部或部分正科级干部共600人,从市级领导开始,按照贫困村由重及轻、由远及近、由大及小原则依次定点,对全市600个贫困村确定责任关系,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包干责任关系主要根据单位班子职数确定,在单位职位空缺的情况下,由本单位副县级后备干部或部分正科级干部代行职责,待职位调整到位后,其自然履行包干责任,确保工作不脱钩,责任不落空。
脱贫标准2017年脱贫计划与措施

脱贫标准2017年脱贫计划与措施【2017年脱贫计划与措施一】帮扶对象:__帮联人:__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政策,根据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的统一安排,我帮联的是什社乡新兴村柏树组刘永锋。
为了切实为新兴村村民刘永锋解决实际困难、谋求福利、加快脱贫步伐,让刘永锋一家尽快富起来。
我本人于__年3月20日到刘永锋家进行入户调查,现根据刘永锋家中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帮扶计划。
一、家庭成员基本情况什社乡新兴村村民__,共有4口人,住房面积150平方米,耕地面积2亩,果园面积3亩,家庭简单适用家用家具及生产用具基本齐全,劳力2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生产经济收入,__年家庭总收入8000元,人均纯收入1500元。
户主杨广兴,小学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良好;妻子李会宁,小学文化程度,身体欠佳,常年多病;儿子杨帆,身体健康,高中在读;女儿杨叶凡,身体健康,初中在读。
二、主要贫困原因1、家庭主要成员文化素质偏低,接受农业科技和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弱;2、家庭劳动力少,无固定经济来源,缺少技术,主要靠传统农业种植,打零工维持生计;3、儿子和女儿上学花费较大,家里负债多。
三、帮扶计划近期帮扶计划(__年)1、讲解农村合作医疗医疗费用补偿政策;赠送有关农村农业以及科技致富方面的图书资料。
2、讲解有关双垄沟玉米种植的实用技术,由于今年农资供应较紧张,本人提早联系为其家庭购买磷酸二铵化肥一袋,并帮助其进行春耕生产。
3、帮助指导提高种植、增产技能,确保今年地膜玉米收成良好。
长期发展规划(至2018年)1、宣传__年__号文件中,关于扶持、鼓励、引导农户投身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种优惠、帮扶政策。
2、帮助__本人到西峰城区打工,增加家庭收入。
3、帮助其做好3亩果树幼园管护,力争五年后发展到5亩果园,并使其获得收益。
4、帮助其子女完成学业,不定期与其交流,提供一次物质帮扶,为其家庭尽一份小小的心意。
【2017年脱贫计划与措施二】我村结合《__县农村扶贫开发纲要(__—__年)》,实现贫困人口每年递减10%,__年达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帮助贫困对象找到新的产业转型思路,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我村扶贫攻坚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2017年贫困村脱贫计划【精选篇】.pdf

uo;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扣农民增收、改善环境两大目标,突出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三个重点,完善领导责任、工作方式、资金管理、社会帮扶四大机制,着力推进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把沙沟村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生态良性循环、环境优美整洁、群众健康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实现“宜旅秭归、文化秭归、生态秭归、幸福秭归”奠定良好基础。
二、工作目标 201x年结对帮扶工作主要目标是:一是发展烤烟350亩、蔬菜600亩、生猪出栏2800头,蛋鸡养殖,人均年纯收入净增500元。
二是巩固整村推进成果,完善和维修烟水配套及安全卫生饮水水池,疏通配套管网,确保其发挥作用。
三是依托主导产业,积极争取资金,发展驻村经济。
四是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标准,选好地址,保证质量,建好、用好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三、工作重点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结对帮扶机构。
坚持由院长雷德强同志任组长,副院长周秘萍、徐明芬同志任副组长,李强同志任成员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抓、具体人员负责抓的工作格局。
(二)狠抓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能力。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依靠党员、社区理事长的力量,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民主监督,完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总揽全局、指导协调能力,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注重加强对年轻党员干部和后备力量的培养,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充分扩大基层民主,积极推进民主政治,提高村支两委班子的整体工作水平。
(三)调整种植结构,着力增加农民收入。
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在支柱产业发展上下功夫。
结合实际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好详细的年度、阶段性发展计划,围绕烤烟、蔬菜、生猪等支柱产业,抓好产业布局,发展产业大户,形成产业规模化,着力引导农民向蔬菜、生猪、烤烟等合作社方向发展,更多地增加农民收入。
审计局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审计局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要求,切实做好2017年我局联系村脱贫工作,现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目标任务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进一步发挥“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帮扶作用,促进精准施策,如期完成2017年贫困村-来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目标。
二、工作安排局机关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
在局机关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开展扶贫工作,确保提高“双包”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责任,保证脱贫举措落实。
三、工作重点(一)单位包村工作1、深入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扶贫开发工作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组织单位干部到贫困村、贫困户宣传、解答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并开展送温暖活动。
2、分管脱贫攻坚工作负责人至少每月到村一次,统筹协调脱贫攻坚工作,单位负责人要经常性到村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组织干部到村到户走访帮扶,落实具体的帮扶措施。
3、根据来田村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单位自身优势,帮助培育和发展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和村集体经济项目;帮助改善村内道路、农田水利、生产生活等公共基础设施。
4、积极协助小河镇党委抓好来田村组织建设,通过组建联合党支部,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共同组织开展组织生活会,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
(二)干部包户工作1、2017年,我局4人结对帮扶5户贫困户,在切实掌握贫困户家庭及致贫原因的情况下,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以及想法、意愿等,帮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2、认真填写扶贫手册,及时做好帮扶活动记录,掌握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3、根据具体的帮扶措施,经常到贫困户走访、帮扶,保证帮扶措施及时落实。
积极深入贫困户家中送温暖,对贫困户所面临的急、难问题,尽量及时帮助解决。
四、主要工作措施坚持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和促进再就业,逐步推进扶贫工作。
(一)分类实施,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对有条件、有能力的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积极鼓励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造林、茶叶种植、低产改造及丝瓜种植等;对村里外来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情况,积极争取相关政策资金扶持。
【xx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小组2017年脱贫工作计划】 脱贫攻坚驻村工作总结

【xx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小组2017年脱贫工作计划】脱贫攻坚驻村工作总结xx乡xx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小组2017年脱贫工作计划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工作、早日建成小康社会,切实增强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实效,根据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工作要点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带着感情与责任,扑下身子,深入xx 村村,扎实开展挂联帮扶精准扶贫工作,切实推动定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按时按质完成精准扶贫目标任务,经驻村工作走访摸底调研,结合本村及20**年工作实际,特制定我村2017年度如下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一、基本村情、对外交往情况及贫困原因地理位置环境情况xx乡xx村地处乡政府东南角,北与xx村接壤,东与xx村纵向比邻,南与xx村相连,西与xx村相依。
南北向平均距离约8公里,东西向平均距离约4.5公里,全部为沟壑山地,土壤平均厚度约1.2米,无水稻田地,弃耕率80%有多。
常年平均气温约13.5度,多雾,获得日照少,昼夜温差小。
村级家庭情况实有村民约223户,约843人,实际常住家庭98户,约400人(人口流动时间短、流动次数多),多为老、弱、病、残、幼人群。
现有砖混结构房屋7户,其余均为简易木屋,无水泥硬化基础设施。
因土地不适耕种,农民事倍功半,产出率低,村民现有已进仓各类粮食1500斤以上家庭全村不足10户、养羊20只以上家庭不足20户,养牛10头以上家庭不足5户,其余均为自给自足的原始传统农业家庭附带养殖模式。
村级对外交往情况及贫困原因一是我村因自然条件恶劣,可开发自然资源相较黄连乡其他村级为最少,旅游开发潜力不大,不适耕种,原始农业方式中投入大于产出,弃耕现象频发,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家庭经济,口粮大部分需向市场购买;二是交通条件差,思想落后,无对外交换产品、产品交换意识和交换条件,致使村民发展积极性不高;三是村民房屋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大部分房屋室内和周围无硬化,易积水生腐,房屋简易,用牲畜粪便作外墙材料大有人在,且房屋多与牲畜圈棚紧邻,牲畜垃圾无处理,病菌传播路径多,村民易生病况,伤失劳动力,多数因病致贫,雪上加霜。
乡镇2017年脱贫攻坚思路工作计划.doc

乡镇2017年脱贫攻坚思路_工作计划村7个,精准贫困户1161户、2933人。
xx年贫困户脱贫75户,减贫贫困人口312人;2015年贫困户脱贫140户,减贫贫困人口524人;2016年贫困户预脱贫224户,减贫贫困人口430人。
二、我镇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去年以来,我镇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和万源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镇各项工作,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稳步提升贫困人口收入。
(一)强化扶贫保障。
成立了罗文镇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和7个精准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安排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委班子成员和镇干部到个别工作基础较差的贫困村领导和帮助工作。
同时,在市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第一书记”到岗高位、履职尽责、真心帮扶,确保我镇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二)强化扶贫规划。
根据各村、各户不同情况,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3+1”扶贫发展规划。
同时,科学划分场镇村、生态村、产业村、旅游村,将所有精准贫困户分门别类的分配到“六个一批”。
以贫困户致贫原因及群众发展需求为导向,将建档立卡贫困户按“六个一批”进行分类,及时掌握了各类脱贫对象的数量。
全镇需要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61人、需要移民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5人、需要低保政策兜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50人、需要医疗救助扶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75人、需要教育资助一批的约为274人,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同时,统筹兼顾所有农村群众,将生活相对贫困的非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纳入工作范围,特别是对近一年来因病、因灾返贫的特困农户纳入扶持对象。
(三)强化扶贫攻坚。
基础扶贫上,治理马蹄坝病险山坪塘1口,完成钟老坟村道路硬化和7个精准贫困村农村电网改造以及8个村10个点集中供水饮水工程(有效解决近5000人饮水困难),贫困村的基础条件正逐步得到改善。
积极争取并落实了严家坝漫水桥及引道大修工程。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规划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规划2017年,县供销社要切实履行帮扶工作职责,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脱贫攻坚相关会议精神,按照贫困村、贫困户退出贫困的“七有”标准的要求,突出帮扶重点,合力脱贫攻坚,确保2017年挂联帮扶村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一、帮扶重点(一)、继续抓好村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1、协助村两委抓好五社聚集点建设,让贫困人口及早搬进新居,配套硬化公路2公里。
2、协助村两委抓好已建产业培育壮大和管护工作,使其早见效益,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3、协助村两委抓好集中供水工作,让老百姓及早用上杨家沟的水。
4、制定帮扶年度计划,落实专人联系对接脱贫工作,完成今年贫困户的脱贫任务。
5、领导班子每2个月集中研究1次联系村的脱贫攻坚后续工作。
6、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召集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及村两委研究1次脱贫工作。
7、组织本单位帮扶责任人每2个月到帮扶的贫困户中开展1次帮扶活动,宣传扶贫惠民政策,加强感恩奋进教育,记好收支登记账薄。
8、全程留下脱贫工作影像资料接受检查,每月按时上报信息3条。
(二)、扎实抓好村脱贫攻坚工作1、配合烟草专卖局分局制定村年度帮扶计划。
包括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完成时限、责任人等内容。
2、制发文件,在文件中明确驻村指导员负责联系对接村脱贫攻坚工作。
文件一式两份,一份留存备查,一份交县直工委。
3、与烟草公司一道,帮助指导完成脱贫攻坚年度计划,有安排意见、有落实清单、有半年总结,有年终总结,有任务落实相关图文资料。
4、协助帮扶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每两月召开1次专题集中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
有会议方案、签到册、会议记录、纪要、图片等资料。
5、协助单位班子成员轮流到调研指导达到6人次,要建立到村调研指导帮扶台账、有图文资料、有帮扶记录。
6、协助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召集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两委研究脱贫攻坚工作1次以上,有会议方案、签到册、会议记录、纪要、图片等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全镇脱贫工作的领导,统揽全局,凝聚力量,有步骤的推进规划实施。
下面是网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脱贫攻坚,欢迎参考~篇一: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2016年以来,岳西县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团结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立机制干在实处、见成效走在前列,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
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主要做法和全国交流,光伏扶贫工程、扶贫小额信贷发放、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省领先,全国驻村帮扶工作现场会到岳西参观,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岳西作经验交流,全省旅游扶贫现场会、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岳西召开。
国务院办公厅《信息专报》刊登岳西精准探寻扶贫新路的做法得到汪洋副总理批示,《人民日报》分别以《因村选产业、因户定项目》、《脱贫攻坚、瞄准了再打》、《安徽岳西扶贫一线锤炼党性》为题三度报道岳西脱贫攻坚经验做法,探索施行的期权扶贫模式被国家网信办作为“治国理政新”专题在全国各大网站选推;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生财有道栏目以及凤凰卫视、安徽卫视、安徽日报等媒体也大篇幅、高频次报道岳西脱贫攻坚主要经验和成效。
国务院扶贫办、省、市领导多次来岳西调研,县扶贫办荣获“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现将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如下:一、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精准一是开展“三项清理”,2016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状况、家庭收入、脱贫措施进行全面清查梳理。
盘清了“明细账”。
至2015年底全县贫困户17802户,贫困人口47944人。
查明了“穷困源”。
梳理出11类致贫原因:因病占42.66%,因残占15.61%,因学占14.69%,因灾占1.11%,缺土地、缺水占0.22%,缺技术占3.04%,缺劳力占8.68%,缺资金占2.01%,交通条件落后占1.36%,自身发展力不足占10.62%。
制定了“时间表”。
本着“务实可行、适当超前”的原则,确定脱贫攻坚全省率先,2017年完成主体攻坚任务任务,2018年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
二是扶贫对象信息数据清洗纠错,2016年先后3次对扶贫对象信息数据进行核准、清洗、纠错,确保扶贫对象精准。
三是开展扶贫对象动态调整,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开展每年一度的扶贫对象动态调整,2015年实现脱贫8976户、35072人;2016年拟脱贫10367户、36240人,56个贫困村出列,目前2016年动态调整工作正在开展,确保12月底前全面完成。
(二)完善三级包保,确保力量聚集精准严格实行并完善“县干包乡镇、县直单位和企业包村、干部包户”。
县“四大班子”成员分别联系1个乡镇,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别联系2个乡镇;省委办公厅等11个省直单位、40个市直单位和企业、112个县直单位和101家企业联手帮扶65个贫困村,实现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选派21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选派182名干部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开展扶贫,省、市、县、乡7454名干部结对帮扶所有贫困户,实现行政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派驻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三)强化扶贫措施,确保资金项目精准一是强力推进贫困户产业发展。
坚持因村选产业、因户定项目,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措施,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茶叶、蚕桑、高山蔬菜、生态养殖、林药、构树、劳务、旅游、电商、光伏等十大产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累计到户项目资金5631.26万元,其中2015年贫困户产业发展奖补资金1509.26万元,2016年贫困户产业发展启动资金2000万元,贫困户产业发展奖补资金2122万元。
二是强力推进光伏扶贫。
全国首创PPP模式运作光伏扶贫项目,完成2015年首批5000个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40个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的建设,于2016年4月底全部并网发电;2016年新建4000个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138个100千瓦以上村级光伏电站和40个40千瓦村级增扩容光伏电站,实现行政村100千瓦以上光伏电站建设全覆盖,至2016年底,9000户贫困户和182个行政村实现“阳光收入”。
省能源局、省扶贫办、华东能源监管局委托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进行了光伏扶贫工程质量检查,我县综合得分全省领先。
三是强力推进扶贫小额信贷。
为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免担保、免抵押扶贫小额信用贷款。
截至2016年11月20日,全县扶贫小额信贷累计评级28643户,授信26165户,授信额度10.2亿元;安排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2500万元,安排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意外伤害保险金25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6959户11840.08万元,其中光伏扶贫项目贷款3691户2448.85万元,其它发展生产项目贷款3268户9391.23万元,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度1亿元贷款任务。
贷款规模全市第一,贷款户数全省第一。
四是强力推进十大扶贫工程。
强力推进道路通达工程、农田水利和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电力和通信保障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程、教育扶贫工程、医疗卫生扶贫工程、文化扶贫工程、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农村社会保障工程、城乡环境保护工程等十大扶贫工程,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瓶颈。
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2016年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有搬迁意愿的8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613人进行搬迁安置,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2800户,2016年10月26-27日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重视、基础扎实、措施得当、推进有力、成效明显,在全省发挥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得到省政府负责同志充分肯定和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高度评价。
五是强力推进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
继续实施“雨露计划”项目,实施农村贫困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雨露计划教育资助行动,强力推进农村贫困劳动力素质提升。
2016年实施农村贫困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2000人次,平均每人补助600元;资助当年考取并就读的贫困家庭大学生986名,每人补助2000元;资助高职学生630人,每人补助1500元;中石化资助贫困家庭优秀大学生30人、每人补助3000元,贫困家庭优秀高中生205人,每人补助2000元。
组织选派干部(乡镇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大学生村官、村干部参加县内外举办的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专题培训5次。
(四)健全督查考核,确保扶贫成效精准一是健全督查考核机制。
制定《岳西县决战贫困定期调度制度》,对乡镇实行季度调度、对贫困村实行双月调度、对驻村扶贫工作队实行月调度机制;先后于2016年3月16日-22日、6月13日-16日、8月17日- 19日3次对全县各乡镇、村和县直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情况及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核查督查,并强化督查结果的运用。
制定《岳西县2016年脱贫攻坚责任目标考核暂行办法》,将脱贫攻坚纳入县直单位和乡镇年度综合考核“一票否决”事项。
二是健全监督奖惩机制。
将未按时序节点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和影响工作进度情况作为县颁发“蜗牛奖”的依据,切实解决扶贫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问题,以“负向激励”倒逼脱贫攻坚工作高质高效、快速推进。
实行“三个一律”、“三个激励”,即对搞数字脱贫、“假脱贫”的一律问责,对搞数字致贫、“被贫困”的一律问责,对因工作不力不能按期完成脱贫任务,造成不利影响的一律问责;对脱贫攻坚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干部提拔重用,对脱贫攻坚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村和县直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对积极主动脱贫的贫困户和关心支持脱贫的社会各界人士进行表彰。
对提前脱贫的贫困村,原有扶持政策不变,投入力度不变,并给予一次性项目奖励资金10万元。
对提前脱贫的贫困户颁发光荣证,并给与一次性产业发展奖励资金300元(累计发放536.1万元,其中2014年脱贫户8911户267.33万元,2015年脱贫户8959户268.77万元),脱贫户继续享受扶贫政策。
二、2017年工作安排(一)完成减贫目标任务。
完成主体攻坚任务,实现9个贫困村出列,全县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确保2018年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
(二)推进光伏扶贫。
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户、“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稳定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和2016年未脱贫户光伏扶贫项目的实施。
(三)推进扶贫小额信贷。
继续为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免担保、免抵押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在授信额度(目前10.2亿元)内需贷尽贷,力争2016、2017年贷款规模累计达到2亿元。
为贷款贫困户购买意外伤害险,防范意外返贫。
(四)推进产业发展。
发展“十大产业”,精准到户到人。
做到有劳动能力的人都产业在手、就业在岗;做到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创新“建管护”方式,光伏扶贫全覆盖;做到易地扶贫搬迁的户稳定发展产业就业;补齐养殖业短板;加大旅游电商带动贫困户增收等,确保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
(五)推进十大工程。
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田水利和安全饮水工程等“十大工程”,不断提升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
完成1333户、4200人的易地扶贫搬迁,确保“应搬尽搬,效应最大,稳定脱贫”和“消除D类、维修C类、住房安全”目标的实现。
(七)加大结对帮扶工作力度。
强化脱贫攻坚政策的宣传和帮扶干部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确保省和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顺利通过。
篇二: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我村结合《XX县农村扶贫开发纲要(xx—xx年)》,实现贫困人口每年递减10%,xx年达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帮助贫困对象找到新的产业转型思路,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我村扶贫攻坚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更好的帮助贫困农户尽快脱贫致富,特制定了xx年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XX村把“一升一降”目标作为扶贫攻坚方向,通过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提升扶贫攻坚的工作成效。
一、工作目标我村结合村情民情实际情况,做到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瞄准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
在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上,集中力量和资金解决深层次贫困问题,发挥扶贫资金效益和辐射功能。
做到“扶真贫”、“真扶贫”,通过综合采取特色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帮扶、基础设施帮扶、互助资金帮扶、合作社带动帮扶、保障帮扶等帮扶措施,确保到xx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