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PSK调制解调

合集下载

dqpsk调制解调原理

dqpsk调制解调原理

dqpsk调制解调原理dqpsk(Differential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是一种常用的数字调制技术,它在无线通信中广泛应用于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

dqpsk调制解调原理是指如何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差来实现数字信息的传输。

一、dqpsk调制原理dqpsk调制是一种相位调制技术,它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来传输数字信息。

在dqpsk调制中,每个码元代表两个比特,因此相比于传统的bpsk调制,dqpsk调制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dqpsk调制的原理如下:1. 分组:将要发送的数字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多个组,每个组包含两个比特。

2. 映射:将每个组映射到相应的相位差,例如00映射到0°相位差,01映射到90°相位差,10映射到180°相位差,11映射到270°相位差。

3. 调制:将映射后的相位差调制到载波信号上。

例如,如果当前组的相位差为0°,则将载波信号保持不变;如果相位差为90°,则将载波信号相位向前移动90°;如果相位差为180°,则将载波信号相位向后移动180°;如果相位差为270°,则将载波信号相位向前移动270°。

4. 发送:发送调制后的载波信号。

二、dqpsk解调原理dqpsk解调是将接收到的dqpsk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数字信息的过程。

dqpsk解调的原理如下:1. 接收:接收到经过信道传输后的dqpsk调制信号。

2. 相位计算:通过比较连续两个码元之间的相位差,计算出当前码元的相位差。

3. 判决:根据相位差的值来判决该码元所代表的数字信息。

例如,如果相位差为0°,则判决为00;如果相位差为90°,则判决为01;如果相位差为180°,则判决为10;如果相位差为270°,则判决为11。

4. 解映射:将判决得到的数字信息还原为原始的比特流。

QPSK、DQPSK系统调制与解调

QPSK、DQPSK系统调制与解调

实验四QPSK与DQPSK调制实验一、实验目的在2PSK,2DPSK的学习基础上,掌握QPSK,以及以其为基础的DQPSK,OQPSK, /4—DQPSK等若干种相关的重要调制方式的原理,从而对多进制调相有一定了解。

二、实验设备1、“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综合实训系统” 实验仪一台。

2、50MHz示波器一台。

3、实验模块:信源模块,QPSK-调制模块。

三、实验原理一)基本理论(A)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的调制四相绝对移相键控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来表征数字信息。

由于每一种载波相位代表两个比特信息,故每个四进制码元又被称为双比特码元。

我们把组成双比特码元的前一信息比特用a代表,后一信息比特用b代表。

双比特码元中两个信息比特ab通常是按格雷码(即反射码)排列的,它与载波相位的关系如表所列。

表4-1 双比特码元与载波相位的关系由于四相绝对移相调制可以看作两个正交的二相绝对移相调制的合成,故两者的功率谱密度分布规律相同。

下面我们来讨论QPSK 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QPSK 信号的产生方法与2PSK 信号一样,也可以分为调相法和相位选择法。

(1) 调相法用调相法产生QPSK 信号的组成方框图如下所示。

图4-1 QPSK 信号的组成方框图设两个序列中的二进制数字分别为a 和b ,每一对ab 称为一个双比特码元。

并设经过串并变换后上支路为a,下支路为b 。

双极性的a 和b 脉冲通过两个平衡调制器分别对同相载波及正交载波进行二相调制。

a(1)(1,0)b(0)(0,0)a(0)b(1)(0,1)(1,1)表4-2 QPSK 信号相位编码逻辑关系(2)相位选择法用相位选择法产生QPSK信号的组成方框图如下所示。

图4-2 相位选择法产生QPSK信号方框图(B)四相相对移相键控(DQPSK)的调制所谓四相相对移相键控也是利用前后码元之间的相对相位变化来表示数字信息。

若以前一码元相位作为参考,并令△φ为本码元与前一码元的初相差。

DQPSK

DQPSK

实验三DQPSK调制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DQPSK调制解调原理。

2.理解DQPSK的优缺点。

二、实验内容1.观察DQPSK调制过程各信号波形。

2.观察DQPSK解调过程各信号波形。

三、预备知识1.DQP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

2.DQPSK调制解调模块的工作原理及电路说明。

四、实验器材1.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箱一台2.60M双踪示波器一台五、实验原理1.DQPSK调制原理DQPSK 又叫四相相对相移键控,通过QPSK 实验已知QPSK 具有固定的参考相位,它是以四进制码元本身的相位值来表示信息的。

而DQPSK 没有固定的参考相位,后一个四进制码元总是以它相邻的前一个四进制码元的终止相位为参考相位(或称为基准相位),因此,它是以前后两个码元的相位差值来表示信息的,如表2.5-1 所示(这里我们采用B 方式进行说明)。

由于DQPSK 传输信息的特有方式,使得解调时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这是因为不论提取的载波取什么起始相位,对相邻两个四进制码元来说都是相等的,那么相邻两个四进制码元的相位差肯定与起始相位无关,也就不存在由于相干解调载波起始相位不同而引起的相位模糊问题,所以,在使用中都采用相对的四相调制。

2.DQPSK解调原理DQPSK 解调原理同QPSK 是一样的,仅需要在QPSK 解调器的并/串转换器之前加接一个差分译码器图DQPSK 解调原理框图六、实验步骤1.A方式的DQPSK调制实验①将“调制类型选择”拨码开关拨为00000100、0001,则调制类型选择为A方式的DQPSK 调制。

②分别观察NRZ码经串/并转换得到的“DI”、“DQ”两路数据波形。

③分别观察“I路成形”信号波形、“Q 路成形”信号波形。

④观察“I 路调制”同相调制信号波形、“Q 路调制”正交调制信号波形。

⑤用示波器观察“I路成形”信号、“Q 路成形”信号的X-Y波形(即星座图)。

⑥观察比较DQPSK和OQPSK调制器的“调制输出”波形并加以分析。

DQPSK调制解调解析

DQPSK调制解调解析

调制中,信息是以相位的形式进行传输的。第k个符号的相位 可以表示: 表示相位增量。每个符号包含两位的输入信息。输入数 , 据和相位的变换关系如下表所示。
k
k
k 1
k
k
差分相位编码
Q0 =0, 0 0 。则下一时刻的输入有00,01,11,10 设初始状态为 I 0 =1、 四种可能,对应的相位跳变分别有 / 4,3 / 4, / 4,3 / 4 四种情况。 对应的下一时刻的相位分别为 / 4,3 / 4, / 4,3 / 4 ,该时刻的状态 即可用 I cos 和 Q sin 表示。 以上过程说明了 / 4 -DQPSK的编码过程。信号星座图如下。
– 概率译码:从信道的统计特性出发,以远大于 约束度的接收序列为单位,对信息码组进行最 大似然的判决。维特比译码和序列译码是其最 主要的方法。
/ 4 -DQPSK调制解调
• / 4 -DQPSK是一种正交相移键控调制方式,它综
合了QPSK和OQPSK两种调制方式的优点。和 QPSK相比,其最大相位跳变值仅为 3 / 4 。没有 二相位跳变,经过滤波及限幅后的功率谱旁瓣恢复 较小,因而在多径扩展和衰落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比 QPSK更高的频谱效率,性能更好。
/ 4 -DQPSK调制解调
成员: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 前向纠错码 • 卷积码 • Turbo码
• • • •
ASK FSK PSK DPSK
DQPSK仿真系统组成
生成二进制随 机数序列
卷积码编码
差分编码
QPSK调制
有噪信道
卷积码解码
差分解码
QPSK解调
卷积码
卷积码将k个信息比特编成n个比特,k和n通常很小, 特别适合以串行形式进行传输,时延小。与分组码不同, 卷积码编码后的n个码元不仅与当前段的k个信息有关,还 与前面的N-1段信息有关,编码过程中互相关联的码元个 数为nN。卷积码的纠错性能随N的增加而增大,而差错率 随N的增加而指数下降。在编码器复杂性相同的情况下, 卷积码的性能优于分组码。

实验三π-4DQP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三π-4DQP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三 π/4DQPSK 调制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π/4-DQPSK 调制解调原理。

2、理解π/4-DQPSK 的优缺点。

二、实验内容1、观察π/4-DQPSK 调制过程各信号波形。

2、观察π/4-DQPSK 解调过程各信号波形。

三、实验仪器1、移动通信实验原理实验箱 一台2、20M 双踪示波器一台四、实验原理1、π/4-DQPSK 调制原理π/4-DQPSK 是对QPSK 信号特性的进行改进的一种调制方式。

改进之一是将QPSK 的最大相位跳变±π,降为±3π/4,从而改善了π/4-DQPSK 的频谱特性,改进之二是解调方式,QPSK 只能用于相干解调,而π/4-DQPSK 既可以用相干解调也可以采用非相干解调。

π/4-DQPSK 已用于美国的IS-136数字蜂窝系统,日本的(个人)数字蜂窝系统(PDC )和美国的个人接入通信系统(PACS )。

设π/4-DQPSK 信号为:())(k c k t t S ϕω+=cos 式中,k ϕ为kTs t Ts k ≤≤-)1(之间的附加相位。

上式可展开成:()k c k c k t t t S ϕωϕωsin sin cos cos -=当前码元的附加相位k ϕ是前一码元附加相位1-k ϕ与当前码元相位跳变量k ϕ∆之和, 即:k k k ϕϕϕ∆+=-1k k k k k k k k U ϕϕϕϕϕϕϕ∆-∆=∆+==---sin sin cos cos )cos(cos 111 k k k k k k k k V ϕϕϕϕϕϕϕ∆+∆=∆+==---sin cos cos sin )sin(sin 111其中,1111sin ,cos ----==k k k k V U ϕϕ,上面两式可改写为:k k k k k V U U ϕϕ∆-∆=--sin cos 11k k k k k U V V ϕϕ∆+∆=--sin cos 11这是π/4-DQPSK 的一个基本关系式。

QPSK、DQPSK系统调制与解调

QPSK、DQPSK系统调制与解调

实验四QPSK与DQPSK调制实验一、实验目的在2PSK, 2DPSK的学习基础上,掌握QPSK,以及以其为基础的DQPSK, OQPSK, /4 —DQPSK等若干种相关的重要调制方式的原理,从而对多进制调相有一定了解。

1、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综合实训系统”实验仪一台2、50MHz示波器一台。

3、实验模块:信源模块,QPSK-调制模块。

三、实验原理一)基本理论(A)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的调制四相绝对移相键控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来表征数字信息。

由于每一种载波相位代表两个比特信息,故每个四进制码元又被称为双比特码元。

我们把组成双比特码元的前一信息比特用a代表,后一信息比特用b代表。

双比特码元中两个信息比特ab通常是按格雷码(即反射码)排列的,它与载波相位的关系如表所列。

双比特码元载波相位©a b A方式B方式000°45°0190°135°实验设备由于四相绝对移相调制可以看作两个正交的二相绝对移相调制的合成,故两者的功率谱密度分布规律相同。

下面我们来讨论QPSK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QPSK信号的产生方法与2PSK 信号一样,也可以分为调相法和相位选择法。

(1) 调相法用调相法产生QPSK信号的组成方框图如下所示图4-1 QPSK信号的组成方框图设两个序列中的二进制数字分别为a和b,每一对ab称为一个双比特码元。

并设经过串并变换后上支路为a,下支路为b。

双极性的a和b脉冲通过两个平衡调制器分别对同相载波及正交载波进行二相调制。

表4-2 QPSK信号相位编码逻辑关系(2) 相位选择法用相位选择法产生QPSK信号的组成方框图如下所示图4-2相位选择法产生QPSK信号方框图(B)四相相对移相键控(DQPSK)的调制所谓四相相对移相键控也是利用前后码元之间的相对相位变化来表示数字信息。

若以前一码元相位作为参考,并令△©为本码元与前一码元的初相差。

以软件无线电为核心的在FPGA基础上的DQP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方案详解

以软件无线电为核心的在FPGA基础上的DQP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方案详解

以软件无线电为核心的在FPGA基础上的DQP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方案详解一、引言软件无线电提供了一种建立多模式、多频段、多功能无线设备的有效而且经济的方案,可以通过软件升级实现功能的提高。

软件无线电可以使整个系统采用动态的软件编程对设备特性进行重配置。

软件无线电软加载切换的实现,需要设计相应的功能波形组件。

以下设计了一种差分四相相移键控(DQPSK)的调制解调系统,该系统可以将软件加载到芯片上。

在数字信号的调制方式中,由于QPSK (四相移键控)具有频谱利用率较高,抗干扰性较强,而且在电路上实现也较为简单等特点,使得它在卫星数字信号调制方式、数字电视技术、HFC 网络的用户线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克服QPSK 解调时的相位模糊现象,在调制时对基带信号进行了差分编码,即DQPSK。

二、DQPSK 调制解调的系统方案具体的DQPSK 调制解调系统框图如图1 所示,其中上半部分为调制系统,下半部分为解调系统。

两个系统之间还要有相应的射频发送处理和射频接收处理。

以下主要按图1 的系统框图,基于FPGA 设计DQPSK 调制解调系统,采用Xilinx 公司开发的系统生成器为设计工具,特殊功能模块的实现采用Verilog HDL 语言编程实现。

系统生成器具有强大的模块化设计功能,多个小功能模块让设计人员可以自由搭建所设计的系统。

而且,系统生成器可以直接生成位流文件下载到FPGA,也可以生成工程文件,采用ISE 的开发环境可以对工程进行综合、仿真、下载。

1.DQPSK 调制解调的关键技术(1)差分编解码技术:QPSK 调制方式是一种四相位的调制方式。

在实现上通常有正交调制法,相位选择法,脉冲插入法。

其中,应用得最多的是正交调制法。

本设计采用的是正交调制法。

输入码元首先要进行串并转换,将串信信号变为两路I、Q 信号。

假设I、Q 两路的组合用{a,b}来表示,四相输入码元与调制的相位见表1。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三DQPSK调制解调实验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三DQP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三 DQPSK 调制解调实验一. 实验目的1、掌握DQPSK 调制解调原理。

2、理解DQPSK 的优缺点。

二. 实验内容1、观察DQPSK 调制过程各信号波形。

2、观察DQPSK 解调过程各信号波形。

三. 预备知识1、DQPSK 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

2、DQPSK 调制解调模块的工作原理及电路说明。

四. 实验器材1、移动通信原理试验箱 一台2、60M 双踪数字示波器 一台五.实验原理1.DQPSK 调制原理DQPSK 又叫四相相对相移键控,通过QPSK 实验已知QPSK 具有固定的参考相位,它是以四进制码元本身的相位值来表示信息的。

而DQPSK 没有固定的参考相位,后一个四进制码元总是以它相邻的前一个四进制码元的终止相位为参考相位(或称为基准相位),因此,它是以前后两个码元的相位差值来表示信息的,如表5-1 所示(这里我们采用B 方式进行说明)。

由于DQPSK 传输信息的特有方式,使得解调时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这是因为不论提取的载波取什么起始相位,对相邻两个四进制码元来说都是相等的,那么相邻两个四进制码元的相位差肯定与起始相位无关,也就不存在由于相干解调载波起始相位不同而引起的相位模糊问题,所以,在使用中都采用相对的四相调制。

在 2DPSK 调制实验中,是先将绝对码变换成相对码,然后用相对码对载波进行绝对相移,同样在DQPSK 调制实验中,将输入的双比特码经码型变换,将得到的相对双比特码进行QPSK 调制,DQPSK 原理框图如图5-1 所示。

图5-1 DQPSK 调制原理框图2.DQPSK 解调原理DQPSK 解调原理同QPSK 是一样的,仅需要在QPSK 解调器的并/串转换器之前加接一个差分译码器使相对码变为绝对码,便形成了DQPSK 解调器.串/并转换波形选择地址生成器Cos ωctSin ωct DQPSK信号波形选择地址生成器EEPROM EEPROMD/A 转换器乘法器乘法器加法器(运放)D/A 转换器CPLD CLK BS NRZ 时序电路低通滤波器时序电路低通滤波器I kQ kNRZ 差分编码六、实验步骤1.A方式的DQPSK调制实验(1)将“调制类型选择”拨码开关拨为00000100、0001,则调制类型选择为A方式的QPSK 调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忆效应
卷积编码
本仿真系统采用的是1/2速率的卷积码,即冗余度=1/2;信息位 和校验位的表达式如下: c0 = m1; c1 = m1+m2+m3;
输入序列
m1
m2
m3

C1 C0
卷积解码
– 代数译码:从码的代数结构出发,以一个约束 度的接收序列为单位,对该接收序列的信息码 组进行译码。大数逻辑译码是代数译码的主要 方法。
调制系统组成
差分相位编码
生成二进制随 机数序列
卷积码编码
差分编码
QPSK调制
有噪信道
卷积码解码
差分解码
QPSK解调
差分相位编码
/ 4 -DQPSK的传输信号如下。
x(t ) cos(wct (t ))
(t )
表示相位信息,展开之后得到
x(t ) cos k cos wct sin k sin wct I k cos wct Qk sin wct 其中 I k cos k 和 Qk sin k 是第k个符号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幅度值。在
调制中,信息是以相位的形式进行传输的。第k个符号的相位 可以表示: 表示相位增量。每个符号包含两位的输入信息。输入数 , 据和相位的变换关系如下表所示。
k
k
k 1
k
k
差分相位编码
Q0 =0, 0 0 。则下一时刻的输入有00,01,11,10 设初始状态为 I 0 =1、 四种可能,对应的相位跳变分别有 / 4,3 / 4, / 4,3 / 4 四种情况。 对应的下一时刻的相位分别为 / 4,3 / 4, / 4,3 / 4 ,该时刻的状态 即可用 I cos 和 Q sin 表示。 以上过程说明了 / 4 -DQPSK的编码过程。信号星座图如下。
– 概率译码:从信道的统计特性出发,以远大于 约束度的接收序列为单位,对信息码组进行最 大似然的判决。维特比译码和序列译码是其最 主要的方法。
/ 4 -DQPSK调制解调
• / 4 -DQPSK是一种正交相移键控调制方式,它综
合了QPSK和OQPSK两种调制方式的优点。和 QPSK相比,其最大相位跳变值仅为 3 / 4 。没有 二相位跳变,经过滤波及限幅后的功率谱旁瓣恢复 较小,因而在多径扩展和衰落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比 QPSK更高的频谱效率,性能更好。
k k k k
k
差分相位编码
• 卷积码经过差分相位调制之后。解调端收到 I 路 和 Q 路两路信号。按如下公式解调即可:
I k I k I k 1 Qk Qk 1
Qk Qk I k 1 I k Qk 1
解调系统组成
/ 4 -DQPSK调制解调
成员: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 前向纠错码 • 卷积码 • Turbo码
• • • •
ASK FSK PSK DPSK
DQPSK仿真系统组成
生成二进制随 机数序列
卷积码编码
差分编码
QPSK调制
有噪信道
Hale Waihona Puke 卷积码解码差分解码
QPSK解调
卷积码
卷积码将k个信息比特编成n个比特,k和n通常很小, 特别适合以串行形式进行传输,时延小。与分组码不同, 卷积码编码后的n个码元不仅与当前段的k个信息有关,还 与前面的N-1段信息有关,编码过程中互相关联的码元个 数为nN。卷积码的纠错性能随N的增加而增大,而差错率 随N的增加而指数下降。在编码器复杂性相同的情况下, 卷积码的性能优于分组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