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郑开马拉松医疗培训
马拉松人员培训计划

马拉松人员培训计划一项有效的马拉松人员培训计划需要考虑到参赛者的不同能力水平和训练需求。
培训计划应该包括长期训练、短期训练、营养指导、跑步技巧、伤病防护等内容。
在培训过程中,参赛者需要逐步提高训练负荷,使自己的身体适应长时间的跑步运动,同时也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
以下是一份针对马拉松参赛者的培训计划范例:培训目标:1. 培养参赛者的耐力和体能,提高其长时间跑步的能力。
2. 培养参赛者的跑步技巧,提高其跑步效率。
3. 提供营养指导,保证参赛者的身体能够满足比赛需求。
4. 提供伤病防护知识,降低参赛者在训练过程中受伤的风险。
培训计划:长期训练阶段(3-6个月)第一周:每周三次跑步,每次30分钟,控制心率在60%-70%之间。
第二周:每周四次跑步,包括一次长跑,每次45分钟,控制心率在60%-70%之间。
第三周:每周四次跑步,包括一次长跑,每次60分钟,控制心率在60%-70%之间。
第四周:每周四次跑步,包括一次长跑,每次75分钟,控制心率在60%-70%之间。
第五周:每周五次跑步,包括一次长跑,每次90分钟,控制心率在60%-70%之间。
第六周:每周五次跑步,包括一次长跑,每次105分钟,控制心率在60%-70%之间。
短期训练阶段(1-3个月)第七周:每周五次跑步,包括一次长跑,每次120分钟,控制心率在60%-70%之间。
第八周:每周五次跑步,包括一次长跑,每次135分钟,控制心率在60%-70%之间。
第九周:每周六次跑步,包括一次长跑,每次150分钟,控制心率在60%-70%之间。
第十周:每周六次跑步,包括一次长跑,每次165分钟,控制心率在60%-70%之间。
第十一周:每周六次跑步,包括一次长跑,每次180分钟,控制心率在60%-70%之间。
第十二周:每周七次跑步,包括一次长跑,每次195分钟,控制心率在60%-70%之间。
营养指导:1. 参赛者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郑开马拉松赛事策划方案措施

郑开马拉松赛事策划方案措施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书桌上,关于郑开马拉松赛事策划方案的构思,就这样在脑海中一点点浮现。
这次赛事,我思考的不仅仅是它的成功举办,更是如何将其打造成一场全民参与、具有深远影响的体育盛事。
一、赛事定位与目标我们需要明确赛事的定位与目标。
郑开马拉松不仅仅是一场跑步比赛,它更是一次城市文化的展示,一场全民健康的倡导活动。
我们的目标是:1.打造一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
2.提升郑州、开封两地的城市形象。
3.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市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二、赛事主题与亮点1.主题:健康中国,跑向未来。
这个主题既符合国家健康战略,又能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
2.亮点:跨越两城:赛事从郑州出发,穿越开封,让参赛者感受两地文化的交融。
沿途景观:精心规划赛道,让参赛者在跑步过程中欣赏到两地的美景。
赛事活动:设置丰富的赛事活动,如亲子跑、情侣跑等,增加赛事的趣味性。
三、赛事组织与筹备1.筹备阶段:成立赛事组委会,负责赛事的整体策划与组织。
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赛事筹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制定详细的赛事流程,包括报名、比赛、颁奖等环节。
2.赛事组织:设置赛事指挥部,负责现场协调与指挥。
建立志愿者团队,提供赛事服务与保障。
联合公安、卫生、交通等部门,确保赛事安全顺利进行。
四、赛事宣传与推广1.媒体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赛事的知名度。
2.社交媒体: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赛事信息,吸引市民关注。
3.赛事吉祥物: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赛事吉祥物,增加赛事的趣味性。
4.赛事口号:制定简洁明了的赛事口号,如“跑出健康,跑出未来”。
五、赛事服务与保障1.赛事服务:提供专业的赛事指南,帮助参赛者了解赛事相关信息。
设置赛事补给点,为参赛者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
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确保参赛者的安全。
2.赛事保障:加强赛事安全措施,确保参赛者的人身安全。
设置赛事保险,为参赛者提供保险保障。
马拉松比赛医疗保障实践

马拉松比赛医疗保障实践1. 介绍马拉松比赛医疗保障实践是一份针对马拉松赛事中医疗救护工作的详细指南,旨在为赛事组织者、医疗救护人员及参赛选手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本指南涵盖了赛事前期筹备、现场医疗救护、紧急情况处理等多个方面,以确保马拉松比赛的顺利进行,保障参赛选手的生命安全。
2. 赛事前期筹备2.1 医疗保障团队组建医疗保障团队应由具备丰富经验的医疗救护人员组成,包括医生、护士、急救员等。
团队成员需具备以下资质:- 持有相关医疗救护证书;- 熟悉马拉松运动伤害特点;- 具备现场急救能力;- 具备心理辅导能力。
2.2 医疗保障设备及物资准备医疗保障团队需提前准备以下设备及物资:- 救护车:确保赛事沿途及终点均有救护车待命;- 便携式心脏除颤仪(AED):现场设置多个AED设备;- 医疗急救包:包括绷带、三角巾、创可贴、止痛药、感冒药等;- 降温设备:如冰袋、风扇等;- 通信设备:确保医疗保障团队内部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 赛事医疗保障地图:明确标注医疗保障站点、救护车位置、医院联系方式等。
2.3 医疗保障方案制定医疗保障团队应根据赛事规模、赛道特点、参赛选手情况等因素,制定详细的医疗保障方案,包括:- 医疗保障站点设置:按照赛道长度及参赛选手分布,合理规划医疗保障站点;- 医疗救护人员分配:确保医疗保障站点及关键部位有足够的医疗救护人员;- 紧急情况处理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如心脏骤停、骨折、中暑等,制定相应的处理预案;- 医疗救护人员培训:赛前对医疗保障团队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及赛事医疗保障知识讲解。
3. 现场医疗救护3.1 医疗保障站点工作医疗保障站点负责对参赛选手进行现场医疗救护,包括但不限于:- 监测参赛选手身体状况:定期检查参赛选手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等;- 处理轻微伤痛:如擦伤、肌肉酸痛等;- 紧急情况处理:如心脏骤停、骨折等;- 指导参赛选手:提供合理膳食、运动强度等方面的建议。
郑开国际马拉松培训材料

郑开国际马拉松培训材料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是河南省目前唯一常设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全程国际马拉松赛事。
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河南省体育局、郑州市人民政府、开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现已成功举办3届,年度参赛选手上升到16800人,参赛国家和地区达到26个,事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和北京马拉松、厦门马拉松形成了一北、一中、一南之势。
郑开马拉松赛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国家体育总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郑开两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2009年4月,希腊马拉松市特使携圣火抵郑,更是增强郑开马拉松国际性。
2009年月10日,第三届赛事结束第5天,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就对郑开马拉松作出了重要批示:“充分发挥我省特色,把郑开马拉松比赛办成一个精品体育工程”。
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是河南省目前唯一常设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全程国际马拉松赛事。
属于2010两岸九城城市邀请赛竞赛之一:两岸九城:八大古都: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北京、南京、西安、杭州;以及台北。
自创始以来一直奔跑在郑开大道上,奔跑在加速建设中的郑州新区产业带环抱之中的郑开马拉松具有以下五大特色:一、最具东方文化魅力的马拉松赛:赛道地处中原,背靠黄河,这里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东方文明的发祥地。
二、最平坦开阔的马拉松赛道:郑开快速通道宽100米,双向十个快车道,道路平坦笔直,是最理想的马拉松赛道,有利于选手创造出优异成绩。
三、最具人气的马拉松赛事:立足河南的郑开国际马拉松,选择了拥有一亿人的中部大省,自然拥有更多关注的目光,发达的交通,便利的物流,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
四、最具唯一性的马拉松比赛:这是世界上唯一连接两座古都的马拉松赛事;这是世界上唯一让马拉松复古,回到原生态的赛事;这是世界上唯一全程直线的赛事。
五、最具发展前景的马拉松赛事:马拉松比赛精神和郑州开封两个城市精神的完美结合,马拉松文化与东方文化精髓----中原文化的融合,河南的崛起,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和谐,民风的醇厚,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地理条件,神秘的东方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都让郑开国际马拉松注定是最具有前景的马拉松赛事2010年第四届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从正式报名当日开始,组委会从每一位选手的报名费中抽取一元钱捐献给郑开马拉松的爱心基金,用于支持郑开马拉松事业建设发展。
大学生备战郑开国际马拉松赛训练前后体成分的变化

采用 韩 国产型号 : H 7 — 1 0 1 3 5 3身体 成分分析 仪 ,对 所有对象在训练前后测试体成分。考察指标包括体重 、 B M I 、体脂肪量 、骨骼肌含量 、基础代谢量等 。测试前 要求避免剧烈运动 ,穿相 同轻便服装 ,测试按体成分测 试要求进行。实验后 ,再用测试仪对受试者进行体成分
身体体重指数 ( B M I ) 用 于反 映身体 的肥胖程度 ,用 人体 的体重与身高的平方之比来表示 ,其标准 :B M I < I 8 5 体重过轻 ,1 8 .5≤ B MI <2 4 正常 ,2 4≤ B MI < 2 8 超
.
重 ,B M I 一 ≥2 8 肥 胖 ,表 4显 示 :训 练 前 运 动 员 B M I 为
2 1 I 3 ±1 . 0 3 ,训 练 后 为 1 9 _ 3 ±1 . 2 4 ,通过 T检 验得 到 : P < O . O 1 ,l  ̄ p  ̄ l l 练前后 ,大学生身体质量参数有着显著 的 差异 ,通过研究测试发现 ,经过一年的训练 ,参加训练
的大学生身体质量参数略有下 降,因为身体质量参数为 体重 与身高平方的比值 ,因此 ,说 明参加训练的大学生 在1 2 周 的训练 中体重变化不大,且控制得很好 ,有利于 大学生肥胖程度的控制与减轻 。
3 .结 论 与建议
马拉松赛前训练中的长 时间径赛训练 内容和田赛 中 的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大学生体成分的各项指标。( 1 ) 可使大学生的肌肉含量有所 上升 ,且都稳定在正常范 围
1 . 2 . 2 身体成分测试
作者简介 :陈召
一
同时 ,也加大 了人体对脂肪的消耗 ,使人体 多余的脂肪 以“ 热能” 形式消耗 , 从而使人体的营养成分更趋合理性。
马拉松赛事的医疗保障策划

马拉松赛事的医疗保障策划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马拉松赛事的医疗保障策划,确保参赛者在比赛期间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保障比赛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目标- 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措施,包括急救、紧急处理和医疗服务等。
- 保证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的健康安全。
- 提供适当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应对常见的跑步伤害和突发疾病。
策略1. 医疗团队:- 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和急救人员。
- 确保医疗团队具备足够的经验和技能,能够应对各种医疗紧急情况。
- 根据比赛规模和参赛人数确定医疗团队的规模。
2. 急救设施:- 设置多个急救站点,覆盖比赛线路上的关键位置。
- 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包括急救箱、担架、急救药品等。
- 确保急救设施与医疗团队之间有良好的通信和协作机制。
3. 参赛者教育:- 在比赛前向参赛者提供健康教育,包括跑步前的热身、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常见跑步伤害的预防等。
- 提供比赛期间的健康建议,包括饮食、水分补充和休息等。
- 向参赛者提供紧急情况下的求助方式和联系电话。
4. 协作与合作:- 与当地医疗机构和救援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 在比赛期间与相关部门保持紧密的协作,确保医疗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5. 风险评估与预防:- 对比赛线路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医疗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加强比赛过程中的监测和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状况。
实施计划1. 制定详细的医疗保障计划,明确责任和任务分工。
2. 确保医疗团队的培训和准备工作充分完成。
3. 配置所需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保持其完好状态。
4. 向参赛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建议。
5. 与相关机构和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医疗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
6. 比赛期间进行实时监测和巡视,及时调整和应对突发情况。
结论马拉松赛事的医疗保障策划是保障比赛顺利进行和参赛者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医疗团队配备、急救设施设置、参赛者教育和风险预防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确保比赛的安全性和成功举办。
郑开马拉松志愿者培训知识

郑开马拉松志愿者培训知识首先是普通类的情况最常见的是扭伤和抽筋那么什么是扭伤呢关节过猛的扭转、撕裂附着在关节外面的关节囊、韧带及肌腱就是扭伤。
扭伤最常见于踝关节、手腕子及下腰部。
发生在下腰部的扭伤就是平常说的闪腰岔气。
痛是必然出现的症状肿及皮肤青紫、关节不能转动都是扭伤的常见表现。
关于扭伤的急救措施要试情况而定对于在运动中扭伤手指应立即停止运动。
首先是冷敷最好用冰。
但一般没有准备可用水代替。
将手指泡在水中冷敷15分钟左右然后用冷湿布包敷。
再用胶布把手指固定在伸指位置。
如踝关节扭伤首先志愿者要把运动员制动然后扶到旁边位置打电话等待医务人员急救。
而对于腰部扭伤志愿者应把抬到旁边平躺打电话后等待医务人员前来处理。
和扭伤相比抽筋更为普遍而小腿抽筋则更是家常便饭小腿抽筋也叫腓肠肌痉挛主要是指脚心和腿肚抽筋。
发作时不仅疼痛难忍而且还不能活动。
当抽筋发生时可迅速地掐压手上合谷穴即手臂虎口、第一掌骨与二掌骨中间陷处和上嘴唇的人中穴即上嘴唇正中近上方处。
掐压20-30秒钟之后疼痛即会缓解肌肉会松弛。
或者.轻轻按摩抽筋肌肉拉伸抽筋部位的肌肉如果是小腿肌肉抽筋则尽量将足部往胫部方向拉伸。
如果是大腿前部抽筋则可以弯曲膝盖将足部拉向臀部。
保持拉伸直至抽筋现象消失。
其实抽筋是可以避免的我们首先要明确小腿抽筋在突然是进行剧烈运动或脚部受冷时由于肌肉供血不足引起的因此要注意充分休息和营养。
因此在起跑前提醒运动员做热身运动。
猝死又称突然死亡系临床综合征是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或稳定者在很短时间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往往来不及救治属于临床急症。
一般以症状出现到死亡历时多长时间定为“猝死”的标准目前意见尚不统一。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为6个小时以内。
由于“猝死”的高峰多发生在发病后1小时内因此心脏病专家将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定为“猝死”的标准一般不超过6小时。
多数人“猝死”前无明显预兆或发生在正常活动中或在安静睡眠中。
马拉松急救培训课件

02
马拉松急救知识
急救基本知识
01
02
03
急救原则
黄金急救原则包括呼叫救 援、检查呼吸、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等步骤。
急救技能
掌握心肺复苏术、止血、 包扎、固定等基本急救技 能。
急救药物
了解并熟悉常用急救药物 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常见运动伤害及处理
肌肉拉伤
立即停止运动,冷敷受伤 部位,加压包扎,抬高受 伤肢体。
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用于心肺复 苏。
04
氧气瓶
用于给伤员供氧。
紧急状况处理实例
出血
骨折
呼吸困难
心脏骤停
使用止血带或压迫止血 法进行止血。
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避免搬运。
开放气道,给予氧气吸 入。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使 用AED除颤。
05
马拉松急救注意事项
安全意识培养
总结词
在马拉松比赛中,安全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参赛者应时刻保持警觉,预防潜 在的安全隐患。
传授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快 速判断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如中 暑、低血糖、昏厥等。
培训对象
马拉松赛事参与者
包括参赛选手、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等。
运动爱好者
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是专业的急救人员,但马拉 松急救培训可以为其提供更加专业和 针对性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应对大 型赛事紧急情况的能力。
希望学习急救技能的普通民众,提高 自身在运动中的安全保障。
止血技能
总结词
止血是应对意外伤害的重要措施,掌握正确的止血方法能够为患 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详细描述
止血技能包括直接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止血带止血等方法, 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原则 科学原则 快速原则
自身及病人的安全 分清轻重缓急 判断快、抢救快
▪ 先救命,后治伤
▪ 重伤员:就地进行初步处置,并立即报 告“120”;如运动员发生心跳呼吸骤 停,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
▪ 轻伤员:立即施救,并派员护送至医疗 站、点进一步处置。
学习急救好帮手
▪ 红十字急救软件
手机登录“中国红十字 会总会”网站免费下载
低血糖
发生运动性低血糖时,饮浓糖水并吃甜 食一般可恢复正常。如果症状严重,应 立即停止比赛,接受治疗。
三、如何拨打急救电话
1、意外发生的地点 2、现场可联系电话及报警
人姓名,并保持电话畅通。 3、发生意外的情况 4、伤病人数、具体情况。 5、说明是否采取了急救措
施。 注意:不要先挂电话
现场救护的原则
心肺复苏 (CAB)
一、判断意识并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1、判断意识:轻拍高喊 判断呼吸:胸腹无起伏,无呼吸音或感觉 不到呼出气流。
2、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一旦判断无意识、 无呼吸,立即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 寻求会急救技术的人一同施救。
心肺复苏(CAB)按压方法Fra bibliotekCPR步骤
为什么要争分夺秒
▪ 如果脑组织血液循环中断4—6分钟,脑 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的肿胀、变性和坏 死,伤者存活的希望往往取决于最初的 这几分钟。所以一旦发现发搏、呼吸骤 停、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抢救,并 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一、心肺复苏(CPR)
▪ 用于呼吸、心搏突然停止、意识伤失的 伤病员的一种现场急救方法,主要用来 恢复循环、呼吸、意识。
掌握急救知识
“救”在身边
应急救护(现场性、群众性、初级性)
▪ 是公众利用所学的急救知识,就地取材,抓 住“救命的黄金时间”对伤病员进行初步的 救治。
▪ 能有效的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最大限度的 保护人的生命。
应急救护与120急救区别
▪ 应急救护是院外的急救技术,是我们利用一 双手,就地取材进行简单的、无药物及医疗 仪器支持的抢救。操作者:具备救护能力的 公众。
▪ 医院120急救更倾向于采用医疗器械或药物进 行了高级生命支持。操作者:专业医务人员。
▪ 是为院内急救作初步的处理,弥补等待专业 的医务人员感到事发现场错过抢救生命的黄 金时间4-6分钟而进行的抢救。是专务医务人 员未到现场时的一个救援补充。
▪ 我能学会吗? 我应该如何做?
今天主要介绍
一、心肺复苏 二、常见伤的处理
马拉松赛场上的 应急救护知识
河南省红十字会 何燕兰 2014.3.15
马拉松比赛中意外情况(2012.北京)
▪ 参赛人数3万 伤病人员1037人 ▪ 肌肉拉伤:965人 ▪ 肌肉筋挛:24人 ▪ 擦伤: 12人 ▪ 低血糖: 5人 ▪ 昏厥: 1人(经处置后继续比赛) ▪ 体力不支:24人(包括一名现场观众) ▪ 腹痛:5人 ▪ 外伤: 1人
▪ 2011年11月20日,美国费城举办的马拉松比 赛上,两名参赛者因心脏病突发死亡,其中 一名21岁亚裔男子在终点倒下,另一名40岁 的白人男子在距离终点线0.4千米处倒下。
猝死
临床表现:主要是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 可依次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 :①心音消失; ②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③意识突然丧 失,若伴抽搐,称之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可 自限,数秒或1~2分钟可恢复,持续时间长 可致死;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 ⑤昏迷;⑥瞳孔散大
▪ 处理:24小时内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 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小腿抽筋
出现小腿抽筋时应立即停止运动, 伸直膝关节,勾足尖,并按摩小 腿肌肉。 按摩的方法是:用拇指捏揉小腿 肚中央,便可使抽筋部位得到缓 解。
腹痛
马拉松比赛期间,一旦出现腹痛现象, 可适当减速,调整呼吸,按压腹部, 如疼痛有所缓减,运动员可继续参赛; 如有所加重应停止运动。
二、常见伤的处理
关节扭伤
内因:技术掌握不好、协调性差, 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小、生理结构不佳、 疲劳产生体力差。
外因:准备活动不够、场地滑、器材 使用不当、教练、内容不好(动作速度 快、转、跳多) 。
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 停止运动、 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肌肉韧带拉伤
▪ 内因:训练水平不够、柔韧、力量、协调性 差,生理结构不佳 外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气温、湿度、 上课内容不好,教练专业水平不够
▪ 或扫描二维码
谢 谢!
(扭伤、拉伤、抽筋、腹痛、低血糖) 三、正确拨打急救电话 四、现场急救原则
猝死报道(马拉松赛场上发生过的猝死事件)
▪ 2009年10月18日,第32届底特律马拉松赛上, 有3名参赛选手在比赛中猝死,年龄分别为26、 36和65岁。
▪ 2010年10月14日,在美国圣地亚哥“银滩半 马拉松公开赛”上,32岁的即将跑到终点时, 倒地昏迷,送医院抢救无效宣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