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亮点--排比句
作文亮点--排比句

作文亮点———排比句第一部分:四招出彩一、分类联想巧设喻1、自然类我们要表达“生活处处是美,美是多姿多彩的”这个话题,便可以这样设喻: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阳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在训练时我们可以先确定好一个角度,然后用一个合适的引导句,逐步增加难度,提高要求,必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诗词类灿若星辰的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宝库,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去引用和化用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典诗词,打开思路,巧妙创设比喻增添文采。
以“生命”和“乐观”为例:⑴引用古诗词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⑵化用古诗词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
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
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3、人文类如果能在比喻中注入文化含量与人文精神,那自然也就更有文采了,而这样的角度也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开掘,从名人、名事、名言、名德等方面灵活选择运用。
例如:⑴名人+名事命运就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叹。
命运就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
命运就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所击出的那一曲曲悲壮的交响。
命运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那一页页辉煌的华章。
⑵名人+名言+名德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骨气就是叶挺“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的凛然不惧。
以上三个类别的联想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我们也可进行三个角度之间的交叉联想写作训练,然后再变换主体继续练习,以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强化学生的语感。
通过排比句突出作文中的关键观点

通过排比句突出作文中的关键观点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的艺术,而排比句则是作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和并列的方式,突出作文中的关键观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排比句在作文中的应用,并且通过一些例子来展示其魅力所在。
首先,排比句可以用来强调观点的重要性。
比如在写环境保护的文章中,可以使用排比句来列举环境污染的种种危害:“空气污染使我们呼吸困难,水污染导致我们无法饮用纯净的水源,土地污染破坏了农作物的生长。
”这样一来,读者不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其次,排比句可以用来展示事物的多样性。
比如在写旅游景点的文章中,可以使用排比句来描述景点的各种特色:“这个城市有古老的建筑、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底蕴,还有独特的美食和热情好客的人民。
”通过这样的排比句,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多样魅力,进而产生对该地的兴趣和好奇心。
再次,排比句可以用来表达观点的层次关系。
比如在写教育问题的文章中,可以使用排比句来阐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人类进步的基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个体成长的保障。
”通过这样的排比句,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在不同层面上的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此外,排比句还可以用来增强语气和节奏感。
比如在写激励人心的演讲稿中,可以使用排比句来鼓舞人心:“我们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我们要追求卓越,不断超越。
”这样的排比句既能够增强演讲的感染力,也能够让听众更好地记住演讲的主要内容。
最后,排比句还可以用来创造美感和艺术效果。
比如在写诗歌或者文学作品中,可以使用排比句来塑造形象和营造氛围:“夜幕降临,星光闪烁;微风拂面,花香四溢。
”这样的排比句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排比句在作文中的应用是多样的,它可以强调观点的重要性,展示事物的多样性,表达观点的层次关系,增强语气和节奏感,创造美感和艺术效果。
当然,在使用排比句时需要注意适度,过多的排比句可能会让文章显得繁琐和啰嗦。
排比句 工作动态、特色亮点

排比句工作动态、特色亮点
一、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像跳动的音符,奏响项目推进的旋律;工作动态似闪烁的星光,照亮任务执行的道路;工作动态如灵动的画笔,描绘日常事务的画卷。
工作动态是清晨的号角,唤醒团队的活力;工作动态是午后的暖阳,传递积极的能量;工作动态是夜晚的灯塔,指引努力的方向。
工作动态在周一如启动的引擎,充满干劲;工作动态在周三似加油的驿站,调整步伐;工作动态在周五像收获的粮仓,总结成果。
二、特色亮点。
特色亮点是工作中的璀璨明珠,闪耀着创新思维的光芒;特色亮点是事业里的艳丽花朵,散发着独特理念的芬芳;特色亮点是团队中的耀眼旗帜,飘扬着卓越能力的风采。
特色亮点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高效工作的大门;特色亮点似一艘领航的帆船,带领团队驶向成功的彼岸;特色亮点如一颗智慧的火种,点燃部门发展的希望。
特色亮点于项目而言是独特的标识,彰显非凡价值;特色亮点于流程来说是巧妙的优化,提升运行效率;特色亮点于团队来讲是个性的魅力,凝聚奋斗力量。
作文评语排比句的好处

作文评语排比句的好处
得嘞,咱今儿就来聊聊作文评语中排比句的好处。
作文评语里用上排比句,那效果可就不一般了。
这排比句,一用就像那京城的糖葫芦,一串儿一串儿的,既好看又甜头儿足。
其一,排比句能够增强评语的气势。
咱说文章要有气势,就像那京剧里的大鼓,一敲就能震天响。
排比句就是评语中的大鼓,铿锵有力,让读者一读就能感受到评语的力量。
其二,排比句能够丰富评语的内容。
咱写作文评语,得让学生知道哪儿好、哪儿得改进。
排比句就能把多个观点、多个建议一股脑儿地列出来,让学生一看就明白,心里有数。
其三,排比句能够提高评语的节奏感。
这评语读起来得让人听着舒服,就像那京韵大鼓,有板有眼,有起有伏。
排比句就像那鼓点,让评语读起来有节奏感,不拖沓、不沉闷。
其四,排比句能够加强评语的感染力。
咱写评语,不只是为了评价,更是为了鼓励学生、引导学生。
排比句就像那情感的纽带,把学生和评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评语的温暖和力量。
咱得说,这排比句在作文评语中可真是好处多多。
老师们得好好利用这一修辞手法,让评语更加生动、有力、有感染力。
学生们看了这样的评语,也能更加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惊艳作文开头排比句

惊艳作文开头排比句
段落一:
哎呀,早晨一睁眼,天边就亮堂了,那橙红色简直美翻了,就
像画家随便涂了几笔,大地就醒了。
露珠挂在叶子上,亮晶晶的,
跟星星似的,风一吹过来,还能闻到花香,真是清爽啊!
段落二:
时间嘛,就像一首歌,悠悠地唱着。
青春就像首诗,写得特别
带劲。
梦想呢,就像一盏灯,照亮咱们往前走的路。
咱们每个人都
不一样,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色彩。
段落三:
晚上一抬头,满天星星都在眨眼,好像在看咱们似的。
银河就
像一条大丝带,横跨整个天空,把过去和未来都连起来了。
晚上静
悄悄的,只有虫子和青蛙在唱歌,它们好像在讲大地和生命的秘密。
段落四:
海浪拍在礁石上,那声音真的很大,听着就让人兴奋。
海风带着海水的咸味,好像还有远方在召唤咱们。
沙滩上留下的脚印,就是咱们和大海玩过的证据,也是咱们探索未知的标记。
作文中优秀的排比句 为作文增加亮点

作文中优秀的排比句为作文增加亮点1、关于人生奉献的排比句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
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点缀一角夜空。
如果你是一片白云,就装扮一方晴空。
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照亮所有黑暗。
如果你是一丝清风,就吹走世间的尘埃。
如果你是一阵春风,就吹绿田野的庄稼。
2、关于幸福的排比句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3、关于自然语言的排比句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4、关于成功与失败的排比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5、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
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
山中的石!当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空中的鸟!当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
空中的雁!当你离开队伍时,危险就大了。
地下的煤!你燃烧自己后,贡献就大了。
6、关于朋友的排比句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作文中优秀排比句精选_写作素材

作文中优秀排比句精选1、向前,向前,向前,是愚公子孙无愧的执着努力,是于谦大敌当前的淡定从容,是曾国藩屡败屡战的无所畏惧。
(北京市中考满分文《向前!向前!向前!》)2、人生一世,总是在追寻。
寻山间鸟语,见花落花开;寻琴音乐语,感撩拨心弦;寻卷中乾坤,叹如梦人生。
(南京中考满分文《寻》)3、音乐,寻的是一份韵律与洒脱。
那是高山流水的一声轻叹,一泄千里;那是梁祝化蝶的凄哀婉转,柔情永恒;那是二泉映月的两种甘苦;那是英雄的交响曲,命运的欢乐颂……(南京中考满分文《寻》)4、书籍,寻的是一份智慧与人生。
跟随余秋雨,我也曾一同踏上那段通往敦煌的风沙之路,看那几千年盛开的灿烂文化之花;跟随三毛,我也曾一起行走在荒无人烟的撒哈拉,放不羁的风筝乘上自由的翅膀;踩着沈从文的脚印,我看到那山腰上采茶苗女身上有一种光彩叫民俗;撑上余光中的船,我远望南海一湾浅浅的海峡荡漾着一种思念叫乡愁。
(南京中考满分文《寻》)5、寻觅书间,我听见僵卧孤村的陆放翁“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气,予我爱国情;我听见饱经沧桑的聋子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呐喊,予我不屈意;我看见爱迪生的电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霍金的宇宙,予我崇高理想。
(南京中考满分文《寻》)6、既然不能像雄鹰一样一飞冲天,那就像蜗牛一样步步为营;既然不能像瀑布一样一泻千里,那就像溪流一样涓涓细淌;既然不能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那就像星星一样柔和的散发光和热。
(南京中考满分文《寻》)7、云散了,因为风醒了;月升起,因为太阳下山了;我哭了,因为我懂了。
我懂了姥姥的对快乐的渴望,懂了亲情的珍贵,懂了家是人生的港湾,那道风景线将伴我一生。
(南通中考满分文《一道风景线》)8、回眸是一剂良药,让我在苦熬中奋起;回眸是一枚邮票,伴我飞向新的航程;回眸是一种智慧,让我调整方向,走上人生正轨,渡向成功的彼岸。
(徐州通中考满分文《成长回眸》)9、历史是铁马嘶鸣、弯弓映月的豪迈;历史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气概;历史是天下大治,四海升平的祥和;历史是“宫阙万间都作了土”的悲壮。
中小学优选作文高考满分的作文亮点——妙用修辞亮文采

高考满分的作文亮点——妙用修辞亮文采一、巧用比喻,生动形象比喻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难怪着名作家秦牧会说道:“精彩的比喻有心比喻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在作文中,善用比喻能让你的作文生动脸孔,满文生辉。
请看这些精彩片段:1、妈妈的爱,像冬日里边的一缕阳光,照得我浑身洋溢着温馨;爸爸的爱,深沉得犹如高山里的树木,让我从不不受风吹雨打;我的爱,没有惊天动地,只犹如一缕清风拂过他们的身边。
(山东淄博卷《进进出出,真爱无限》)2、历史不仅是一个黑色幽默的书架子,当更因为那里有思想,有灵魂,那一本恨不得本书崇仁起来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河南卷《读史抒怀》)3、正如鸣蝉惯于打架,黄蜂惯于蜇人,小孩惯于哭叫一样,我的家乡也形成了难以变更,也从来没有变更过的喜好。
(安徽卷《习惯》)4、良言一句三冬暖,宽容是冬天皑皑雪山上的暖阳;恶语伤人六月雪,如果你有了宽容之心,炎炎酷暑里就把它当作降温的空调吧。
(山东济宁卷《宽容是阳光》)5、四季周而复始,被自然调和得完美无缺,像一个精致光滑的瓷瓶。
而人类,亦是这瓷瓶上美丽图案的一部分。
(山东高青卷《天籁和鸣》)6、琴声依旧回旋在苍照暮色中的小道上,反而迎面而来犹如一股清泉为每个途人洗去心灵的污垢,洗去疲倦的尘埃。
(山东高青卷《琴声感动我心》)7、细细的春雨,就像一个文静的小伙子,总是以轻得不能再轻的脚步款款向你走来。
悄悄地织着一幅如烟如雾的薄纱,将天地都笼了进去。
(山东高青卷《听雨》)8、苦难,作为一些则过去重重叠叠岁月的一种馈赠,似乎已成了一个老得该进博物馆的历史名词。
我们常常拒绝苦难。
(山东莱西卷《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苦难》)9、雨是秦槐汉柏下仁人志士落下的哀怨之泪;雨是桃花潭水边知己依依不舍的惆怅之泪;雨是茫茫戈壁间守边将士愁苦寂寥的乡思之泪。
(江苏盐城卷《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10、圣洁如一场及时的春雨,冲刷掉浮躁的尘埃堆积与腐朽的气息,让一切在尘埃落定的平静之中孕育更加精彩的科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亮点———排比句第一部分:四招出彩一、分类联想巧设喻1、自然类我们要表达“生活处处是美,美是多姿多彩的”这个话题,便可以这样设喻: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阳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在训练时我们可以先确定好一个角度,然后用一个合适的引导句,逐步增加难度,提高要求,必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诗词类灿若星辰的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宝库,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去引用和化用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典诗词,打开思路,巧妙创设比喻增添文采。
以“生命”和“乐观”为例:⑴引用古诗词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⑵化用古诗词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
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
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3、人文类如果能在比喻中注入文化含量与人文精神,那自然也就更有文采了,而这样的角度也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开掘,从名人、名事、名言、名德等方面灵活选择运用。
例如:⑴名人+名事命运就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叹。
命运就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
命运就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所击出的那一曲曲悲壮的交响。
命运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那一页页辉煌的华章。
⑵名人+名言+名德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骨气就是叶挺“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的凛然不惧。
以上三个类别的联想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我们也可进行三个角度之间的交叉联想写作训练,然后再变换主体继续练习,以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强化学生的语感。
二、花叶相宜巧映衬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衬。
”借这个比方,文章中的一些中心句好似红花,一枝独艳稍嫌单调,如果能从其他角度铺排几句(绿叶)陪衬起来,就有韵味和风采了。
1、拨叶寻花——铺垫式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硕果把秋天的门推开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真诚把友谊的门推开2、擎花携叶——牵引式生命因追求而美丽生命中如果没有追求就好像大地上没有群峰就好像山川内没有了飞瀑就好像河流里没有了浪花训练时应先确定好中心句,再从自然或其他角度给个引导句,然后让学生展开联想生发出类似的句子,这样可使文意更丰满,文句更流畅,成为文章亮点。
三、纵横交错巧排比1、层层深入法(纵式)宽容的朋友一定情同手足宽容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满宽容的民族一定强盛不衰宽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丽这样通过层层递进,造成语义上的不断深化,不仅有层次感,而且也很有力度,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
2、同类并列法(横式)青春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青春是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青春是片片馥郁醉人的花瓣青春是颗颗晶莹透亮的露珠3、异类交叉法(交错式)两袖清风是廉者的幸福加官进爵是政客的幸福生意兴隆是商人的幸福春种秋收是农人的幸福该例与同类并列的写法不同,每一个排比句所选取的角度都不一样,是一种异类交叉的手法,显得灵活多变,姿态万千,意蕴丰赡。
四、巧用修辞1、比兴排比,含蓄慰藉比兴排比句运用比兴手法组成排比句。
这种排比犹如歇后语,前半部分如形象比喻的谜面,先言自然之物,后半部分如解释说明的谜底,揭示人与社会方面的道理。
既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含蓄美,又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易于在文章开头引出中心论点。
如满分作文《给自己一方天空》的开头:“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绿;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杈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骇浪,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
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
”前三句借对自然界的小草、麻雀和小溪引发议论,言在物而意在人,含蓄喻示人们只有敢于展示自己,生命才会焕发夺目的光彩。
最后水到渠成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
这样由物及人,将人生的深刻道理借助自然物象点出,化深奥为浅显,实现了抽象论点的软着陆,读者自然心神领会、心悦诚服。
2、引诗排比,诗意盎然引诗排比句将古诗词名句直接或间接穿插在各分句中组成排比句。
这种排比无论在文中什么位置,都能营造诗意氛围,增强文化底蕴,提升文学品位。
如满分作文《诗意地生活》的精彩片段:“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
”“诗意地生活,抑或许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委婉简约。
”文章直接引用三位古人体现其人生理想的名句,来诠释中心话题“要诗意地生活”,以激情四射的诗话语言有力表达了“要诗意地生活”,也就是“要照顾我们的精神世界”这一中心论点。
3、假设排比,思想飞扬连续假设构成排比。
这种句子一般是将假设和排比结合到一起,同时在假设中往往又有对比的因素。
如:也许你是一支燃烧失败、一出世就遭冷落的瓷器,没有凝脂样的釉彩,没有精致的花纹,可当你摒弃了杂质,由泥胚谱成瓷器的时候,你的生命已经在烈火中变得灼人又亮丽,你应该因此而欣慰。
也许你是一块矗立山中,终日承受日晒雨淋的顽石,丑陋不堪而又平凡无奇,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被人千百年的遗忘在那里,可你同样应该自豪:长久的屹立不倒,便是你永恒的骄傲。
也许,也许,也许你只是一朵残缺的小花,只是一片熬过旱季的叶子,或是一张简单的纸,一块无奇的布;也许你只是时间长河中一个匆匆的过客,不会吸引人的半点目光和惊叹,但只要拥有一双手,你就能为自己鼓掌。
评析:三个“也许”,三个假设,假设之中有比喻,假设之中有对比,语言整齐之中有变化,句式运用有新意。
这一段文字表达效果极佳,从根本上说。
还是修辞运用得当的结果。
假设排比句运用一组假设句组成排比句,主要有“如果……那么……”“如果说……是……那么……”“假如……是……”“若要……就要……”三种格式。
这种排比思维张力极强,可将思维从纵向时间或横向空间纵深延伸,启发性强,适合深入分析论证问题。
如满分作文《语言是沟通的钥匙》中的精彩片段:“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晴空万里的白昼;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
”作者选择了两组前后具有对比关系的自然之物,以假设排比的形式呈现,强化了中心论点“语言是沟通的钥匙”,化抽象的观点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诗意和说服力。
4、短例排比,言简意赅短例排比句运用四字格短语或一句一事的形式概括列举事例组成排比句。
这种排比言简意赅,铿锵有力,适用于举事例来论证中心论点。
如满分作文《给“从谏如流”上把锁》中的一段:“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有力地证明了‘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这个排比列举了正反两组共四个事例,复述四个事例共用九个概括力极强的四字格短语,简明扼要,掷地有声。
5、意境排比,形象生动意境排比句尽量选用隽永生动的语言来创设意境。
如满分作文《青春的火把》的片段:“让这火把恒久燃下去吧!多一份关怀,多一抹温馨,多一个善意的手势。
让这火把永远传下去吧!少一点无奈,少一次争吵,少一回无意的违规。
让这火把永驻心间吧!带着光明的心登上旅途,走过宁静的公共场所,停步于红灯的交通路口,揭穿虚伪,战胜邪恶……”这样整齐的句式、诗意的表达,描绘出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
6、变换时空成排比。
这处方法是一种较好掌握的修辞运用技巧,其方法是根据时间、空间的变换从多方面阐述话题,使之丰富多彩。
如展望未来,是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回顾历史,是晏珠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何必沉醉于未来,幻想明天。
何必无奈于过去,怅恨。
公交车上,一位青年把座位让给了年过半百的老大爷。
当我们为之感动时,部分人却嗤之以鼻,把这说成是“虚伪”。
泰山脚下,一个中年妇女弯腰在拾人们随意丢弃的垃圾,当我们为之敬佩时,有人却充满了鄙视,把这看成是丢人现眼。
评析:变换时空,构建排比,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在写作中可广泛运用。
在上面两例中,前一例是时间变换,类似的还有“清晨、中午、傍晚”、“春、夏、秋、冬”;后一例是空间变换,类似的例子还有“平原,高原、丘陵”、“江河、湖泊、海洋”、“森林、草原、沼泽”、“大地、天空、宇宙”等。
7、物类变换成排比。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类的变换形成排比,这些物类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可以是景物。
如鱼儿喜欢清澈的河水,那是它的家园。
花儿喜欢肥沃的土壤,那是它的家园。
鸟儿喜欢澄澈的天空,那是它的家园。
人类需要没有硝烟的世界,需要一个和平美好的家园。
评析:这一例将鱼儿、花儿、鸟儿、人类排列在一起,通过这些物类的变换成排比,内容丰富,层层深入,前三句排列蓄势,为后一句打下了基础。
8、连续设问成排比。
这种方法结合了设问、排比两种修辞手法,通常连续的设问形成排比结构,在一次次的问答中,层层深入,加强文意。
如人生苦闷吗?不,我们有激情,我们会欢笑。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要学习、要奋斗,要追求,我们会有自己的事业,会为成功去努力打拼。
人生是如此丰富多彩,何谈苦闷?人生如戏吗?不,我们在用自己的生活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填补岁月的空白,我们会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用真情去演绎人生。
人生不是戏,我们更不能游戏人生。
人生如梦吗?不,它并非梦幻,而是真实的存在。
经过我们的奋斗和追求,我们的梦一定会实现。
评析:三个设问,三个有力地回答,从不同的层面阐述了关于人生的看法,设问使文章有了含蓄美,排比的格式使文章有了形式美。
9、巧设博喻成排比。
这种方法结合了博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针对同一事物,连续设喻,以求穷形尽相,生动活泼。
如感动好像暖暖的春风,“二月春风似剪刀”,给大地带来春的消息,让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
感动仿佛隐隐的春雷,驱散了人们心中的阴霾,使沉睡者苏醒,使懒散者振奋。
感动犹如纤纤的春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田,“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评析:以春风、春雷、春雨连续为喻,充分地写出了“感动”带给人们的温馨、振奋、滋润。
比喻得当、贴切,全面。
诗句的引用、排比的形式增添了文句的韵味。
10、同类连缀排比。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同类词语进行加工形成排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