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分析企业投入产出模型》

合集下载

4-4投入产出模型(I0)

4-4投入产出模型(I0)
表2 按货币单位计算
产出 投入 农业 制造业 服务业 劳动 总投入
中间产品 农业 40 40 0 120 200 制造业 80 40 80 200 400 服务业 0 20 20 160 200
最终产品 总产品 80 300 100 20 500 200 400 200 500 1300
投入产出模型(I/O)
农业 0.2 0.1 0.0 0.15
最终产品 160 300 50 10
总产品 400 400 100 250
80
制造业 0.4 0.1 0.1 0.25
表3 直接消耗系数 服务业 0.0 0.2 0.1 0.8
投入产出模型(I/O)
2、投入产出表中的基本关系

完全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矩阵包含了直接消耗与全部间接消耗。
投入产出模型(I/O)
2、投入产出表中的基本关系
产出分配方程:
在投入分配表中,每一行满足以下关系:
xi xij yi
j 1

n
i 1,2,, n
(式1)
每一部门的总产出,等于该部门流向各部门作为中间消 耗用的产品(包括自身消耗)与提供给社会的最终产品之和。
投入产出模型(I/O)
等式两边消去相同项xij,则得
x
j 1 j i
n
ij
yi x ji zi
j 1 j i
n
i 1,2,, n
投入产出模型(I/O)
2、投入产出表中的基本关系
直接消耗系数 由表1可知,生产400单位的农业产品需要投入80单位农产品、 40单位制造业产品以及60单位的劳动。现在要问,如果要生产 500单位的农产品,需要各种投入量将是多少?在投入产出法中 采用了线性假设:当产出的水平变动幅度不大时,所需要的各种 投入量按比例变动。这种假设是我们能够根据一个给定的投入产 出表来计算各种产出水平时需要的投入量。 Eg:要生产500单位农产品,其投入需要量就可以将表中第1列数据 乘以1.25得到,即需要投入100单位农产品,50单位制造业产品 以及75单位的劳动。 表示第j部门生 为了计算与分析的方便,我们引入直接消耗系数aij: 产单位产品所需

第六章 地区投入产出模型企业投入产出模型简介

第六章 地区投入产出模型企业投入产出模型简介

第六章地区投入产出模型、企业投入产出模型简介第一节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简介1、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的意义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宏观经济管理和统计资料主要是以行政区划来进行的,所以所谓地区投入产出模型,指的是按行政区划(省、市、自治区)为标准而编制的各种投入产出模型。

其编制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地区生产的全貌2)了解本地区与其它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3)为制订地区战略,加强地区综合平衡提供一种分析的工具4)能丰富全国投入产出表的内容5)可以反映某种经济政策对地区经济变化的影响2、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的特点1)地区投入产出模型中,调入、调出的数量所占比重较大,亦即调入、调出数量的变化将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增大。

因此,一般来说,在处理调入、调出的方式,与其全国模型中处理进出口的方式有所不同,即应该采用较为详细的处理方法来对待。

2)地区投入产出模型中部门(或产品)的分类,应该比全国表更细。

正是由于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的上述两个特点,使得地区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应相对全国表来说将更加复杂些。

3、地区投入产出表的表式1)简单的地区投入产出表这个表与前面的典型投入产出表十分相似,只是在最终产品部分增列了调入与调出两栏,当然由于这种表式对调入、调出的处理过于简单,难以体现上述地区表的特点,因此,一般不太采用。

下面介绍这种表式:简单的地区价值投入产出表2)较详细的地区投入产出表这种表式是典型的地区投入产出表,主要又两部分组成:一是反映本地区生产产品供本地分配使用及用于调出与进口的情况;二是反映从外地调入产品在本地的具体使用情况,这里既包括在生产中的使用情况(4部分),又包括用于消费与计量的情况(5部分)。

同时,1、4、6部分说明了本地区生产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

3)全面反映地区调入、调出情况的表这种表式是在上述地区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将调入产品的产地、调出产品的目的地也反映出来的表式。

通过它,可以为建立地区间投入产出表或模型打下基础。

投入产出模型资料

投入产出模型资料

§6.1投入产出模型在对某地区作经济分析时,先把该地区分为若干个部门投入----各个经济部门在进行经济活动时的消耗。

例如:原材料,设备,能源等。

产出——各经济部门在进行经济活动时的成果。

如,产品投入产出模型——反映国民经济系统内各部门之间的投入与产出的依存关系的数学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列昂节夫(Wassily Leontief)于1936年创建,并于197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投入产出模型由平衡表与平衡方程构成,分为价值型和实物型。

价值型投入产出平衡表。

1.概念投入产出表通常是以年度为单位编制的。

规模可以是全国,也可以是某地区或某企业。

最终产品——本年内不再加工,可直接提供给人们消费或积累或出口的产品。

纯收入——利税净产值——劳动报酬与纯收入之和。

也即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

价值型——以货币单位为计量单位的表。

总产品=总产值2.表的构成:投入产出平衡表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1)部门间流量x ij把国民经济分解为n 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双重身分。

一方面,它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各部门的产品。

另方面,它的产品也要分配给各部门使用。

用ij x 表示部门j 在本年度生产过程中对部门i 的产品的消耗量。

也即是本年内部门i 分配给部门j 的产品量。

称为部门间流量。

(2)最终产品i yi y 表示部门i 的总产值扣除分配给各部门作中间消耗的产品后的剩余量。

(3)净产值Z j设部门j 的劳动报酬为j v ,纯收入为j m ,则j j jm v z +=(4)部门j 的总产值为x j ,j=1,2,……,n 3.平衡方程(1) 分配平衡方程i i nj ijx y x=+∑=1i=1,2,……,n,(6.1)反映部门i 的分配情况 (2) 消耗平衡方程j j ni ijx z x=+∑=1j=1,2,……,n , (6.2)反映部门j的消耗情况 (3) 综合平衡方程 ∑∑===nj jmi i zy 11(6.3) 这可由上两方程而得直接消耗系数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各部门、生产与消耗的关系,引入直接消耗系数的概念。

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专门模型

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专门模型

§3.4 投入产出专门模型(一)投入产出方法在经济分析、预测、计划、综合平衡和政策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往往需要建立专门模型以用于专门领域,为了专门的目的。

可以将专门投入产出模型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不改变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即仍维持四象限投入产出表式和基本平衡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模型;一类是改变了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模型。

当然还可以有许多其它分类方法,这里按这样的分类将专门投入产出模型分两节介绍。

本节中仅介绍前一类,以能源投入产出模型和信息—经济投入产出模型为例。

一、能源投入产出模型一般的经济投入产出表(包括价值型和实物型),主要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种产品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包括能源部门、能源产品与其它部门、其它产品的联系。

它可以用于能源分析,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在进行能源预测时,若利用实物型投入产出表,或者因为所包括的实物产品种类不全而影响预测值,或者因为包括的实物产品种类太多而使计算工作量太大。

若利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表中都是以货币为单位的,由于不同能源有不同价格,同一种能源用于不同的部门也有不同的价格,而现行价格并不是以能源所含热值为标准的,因此用价值表预测能源需求量,往往会因价格问题而造成混乱;而且价值型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比较粗,一、二次能源往往不能严格分开,所得到的往往是某个能源部门的以货币量表示的产值指标,而不是某种能源产品的以热量或能量单位表示的产量指标。

所以,一般的实物型、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在用于能源需求预测时都存在一些问题。

又如,考察一下能源从资源开采到最终使用的全过程,就会发现非能源部门(如钢铁、机械、农业、居民等)的需求并不是笼统的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直接投入,而是最终用能形式的直接投入,比如工艺热、动力电、照明、采暖等。

这样,在产生某种最终用能形式的一次、二次能源之间是可以互相代替的,也是可以进行优化的。

而在一般的投入产出表中,认为能源消费部门是直接消耗能源供应转换部门的产品,而且互相之间不可替代,以这样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构造的模型在整个能源系统模型体系中难以与其它模型相连接,尤其难以与能源系统优化模型连接。

企业投入产出效益模型

企业投入产出效益模型

企业投入产出效益模型企业投入产出效益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估企业经营效益的工具。

该模型通过分析企业的投入和产出,计算出企业的效益水平,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制定更加科学的经营策略。

企业投入产出效益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投入方面:包括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投入。

这些投入是企业正常运营所必需的,也是企业实现产出的基础。

2. 产出方面:包括企业的产品、服务、利润等各种产出。

这些产出是企业运营的目的,也是企业实现效益的关键。

3. 效益方面:通过对企业的投入和产出进行比较,计算出企业的效益水平。

这个效益水平可以用各种指标来衡量,如ROI、ROE、EBITDA 等。

企业投入产出效益模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经营策略。

通过对企业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管理者可以找到企业运营中的瓶颈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企业投入产出效益模型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和财务管理策略。

当然,企业投入产出效益模型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该模型只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益,而不能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效益。

其次,该模型只能反映企业的静态效益,而不能反映企业的动态效益。

最后,该模型只能反映企业内部的效益,而不能反映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总之,企业投入产出效益模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制定更加科学的经营策略。

但是,该模型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在使用时加以注意。

投入产出模型prt

投入产出模型prt

2.1 企业投入产出表(价值型)
产出



1

2



n
合计

1

2



m
合计
中间产品 1 2 …i…n
Xij
合计
Uij
固资折旧
Dj
新 工资等
Vj
创 税金和
造 利润
Mj
价 值
合计
总产值
X1 X2 … Xj … Xn
外销
最终产品

增加 库存
其他
合计
产 值
Y1
X1
Y2
X2
┆┆
Yn
Xn
W1
U2
W2
U2
系统控制—
投入产出模型
1 理论渊源及发展 2 企业投入产出分析 3 国民经济投入产出分析
1 理论渊源及发展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
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是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 (Wassily Leontief)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 重农学派魁奈(1824一1930年)著名的<经济表>对产品和支出在农民、 地主和制造商之间周而复始的流通的论述和原苏联各种主要产品的生 产和消耗的棋盘式平衡表,是投入产出思想的雏形。 列昂惕夫的名作:
了均衡状态。 瓦尔拉斯使用了庞大的联立方程组来论证这一理论。
假定经济系统中共有 n 种产品和生产要素,其市场价格分别为P1, P2,…,Pn,则某一种商品或要素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可以表示为:
QiD = Di( P1,P2,…,Pn),i = 1, …, n QiS = Si( P1,P2,…,Pn),i = 1, …, n

《投入产出模型》课件

《投入产出模型》课件
《投入产出模型》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投入产出模型概述 • 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 • 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方法 • 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案例 • 投入产出模型的未来发展
01
CHAPTER
投入产出模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投入产出模型是一种经济数量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和分析各部 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和投入产出关系。
02
Excel是一款常用的办公软件, 可以通过添加插件或使用自定 义函数来处理投入产出模型的 数据。
03
SAS和Stata则是专业的统计分 析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 和模型分析功能,适用于复杂 的投入产出模型分析。
04
CHAPTER
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案例
地区经济分析
总结词
投入产出模型在地区经济分析中,能够全面反映各产业间的经济联系,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数据来源
通过调查、统计和会计资料等途径获取各部门之间的 经济联系数据。
编制方法
采用会计和经济统计方法,按照生产活动的流程和特 点,将各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进行分类和整理。
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
直接消耗系数
表示某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直接消耗的另一 部门产品的数量。
计算方法
通过投入产出表中的投入数据计算,反映部门 之间的直接经济联系。
特点
投入产出模型具有系统性、动态性、预测性和政策模拟性,能够全面反映经济 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为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领域
产业结构分析
投入产出模型可以用于分析产业 间的关联关系和依存度,揭示产 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趋势,为产 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

《投入产出分析》课件

《投入产出分析》课件

a12 a1n q11
a22
a2n
q21
q12
q22
q1n
q2n
Q11 0
0 Q21
0
0
an1
an2
ann
qn1
qn2
qnn
0
0
Qn1
安徽财经大学
统计学
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实物型直接消耗系数具有如下性质: αij≥0,且可αij>1
影响直接消耗系数的因素: 生产技术水平、产品消耗结构、生产管理水平、
1)其主对角线元素均为正,表示各种列名产品扣除自身直 接消耗后的净产出;主对角线以外为负或零,表示单位产品 的投入;
2)从列方向看:要生产一个单位总产出的第j类产品,需要 消耗自身和其它产品。
安徽财经大学
统计学
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2.3.2.2完全消耗系数bij 完全消耗系数的定义
完全消耗系数bij表明生产第j类产品的单位产 最终产品对第i类产品(包括自身)的完全消耗量。
务)被分配使用的去向。
也就是产品生产出来后所分配的去向、流向, 即使用方向和数量,又称使用。
使用包括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
中间使用:当各部门生产的部分产品提供给中间 需求部门使用,这种使用称为中间使用;
这些产品称为中间产品,也就是被用于中间消 耗的那一部分产品;
安徽财经大学
统计学
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1.1.2投入产出分析的形式
投入产出分析的形式表现为投入产出模型,投 入产出模型具有两种形式,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 数学模型。
1.1.2.1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表就是
反映一个经济系统各部
钢铁
30 40
30 10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企业投入产出模型
一、企业投入产出表
对于一个部门或一个大中型企业,包括能源工业部门或能源工业企业,生产多种产品,一部分作为企业(或部门)的最终产品,一部分在企业(或部门)内部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产品被消耗,多种产品间也存在着复杂的联系。

一般讲,在计划经济下,国家对该企业(或部门)下达一定的销售指标,给予该企业(或部门)一定的物资(如能源、原材料等),企业(或部门)如何根据国家下达的销售指标来安排企业(或部门)内部各种产品的生产呢?如何安排各种外购物质(包括能源)的供应呢?如何在保证完成国家任务和国家给定的能源和其它物资限制下最优地安排企业(或部门)的生产呢?投入产出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根据市场需要预测销售指标,同样存在如何根据销售指标来安排企业内部各种产品的生产,如何安排各种外购物质(包括能源)的供应,以及如何在保证满足市场需求下最优地安排企业的生产等问题。

而且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内部具有很强的计划性。

所以,企业投入产出模型无论对于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是重要的。

部门是同类企业的集合,下面仅就企业为例加以说明。

表3.6.1为企业投入产出表表式。

表中包括企业内部产品n 种,外购物质m 种。

企业销售产品一般即为企业最终产品,国家或者市场给企业下达的生产任务一般就是销售指标。

用x ij 表示企业在生产第j 种产品过程中直接消耗的第i 种产品的数量,v i 、m j 分别表示生产第j 种产品的劳动报酬和纯收入。

这样,从投入产出表中,可以得到下列系数: j j vj X v a = j ij ij X x a =
j
j mj X m a =
j
ij ij X w =
γ
a ij 为对本企业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γij 为对外购物资的直接消耗系数,a vj 为劳动报酬系数,a mj 为纯收入系数。

若企业的销售指标为Y Y Y n 12,,…,,则为完成该销售指标,企业必须安排各种产品
的生产量为X X X n 12,,, ,企业必须外购各种物资数量为n W W W ,21 ,,,这里
2
⎥⎥⎥⎥⎦⎤⎢⎢⎢⎢⎣⎡-=⎥⎥⎥⎥⎦⎤⎢⎢⎢⎢⎣⎡-n n Y Y Y A I X X X 211
21)(
⎥⎥⎥⎥⎦
⎤⎢⎢⎢⎢⎣⎡=⎥⎥⎥⎥⎦⎤⎢⎢⎢⎢⎣⎡m m X X X R W W W 2121 其中A 为对本企业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R 为对外购物资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n =⎡⎣⎢⎢⎢⎢⎤⎦⎥⎥⎥⎥111212122212 R r r r r r r r r r n n m n mn =⎡⎣⎢⎢⎢⎢⎤⎦⎥⎥⎥⎥111212122212
二、企业投入产出优化模型
应用投入产出法,还可以与线性规划方法结合,制订企业最优生产计划。

目标函数的选择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来决定。

下面以企业在该年度内得到的纯收入最大为目标;自然预定的销售指标、能源及其它物质的供应限制以及企业的生产能力应该作为约束条件。

于是,可以构造下列优化模型:
目标函数 n m n m m X a X a X a Z '++'+'= 2211max 约束条件 i n in i i i Y X a X a X a X '≥'++'+'-')(221
1 i n =12,,, i n in i i W X r X r X '≤'++'+' 221
1γ i n =12,,, pi i C X ≤' i n =12,,,
0≥'i X
i n =12,,,
求解上述规划方程组,就可以得到企业最优的生产计划n
X X X ''',,, 21。

这里,'Y i 为第i 种产品的销售指标, i W 为能源及其它物资的供应限制数量,C pi 为企业第i 种产品的最大生产能力。

还可考虑劳力约束,污染约束等。

企业投入产出模型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显示其经济效益。

例如,有一个纺织厂,在面临的确良降价和棉布限产的情况下,估计利润要下降10%。

但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制订最优生产计划,挖掘中间环节的生产能力,增加中间半成品的出厂量,使利润增长了12%。

企业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中有一些特殊问题,例如“产品”的划分、付产品、联产品的处理、废品的处理等。

有兴趣的可参看这方面的专著。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