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4.1.2酶的特性-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1:5.1.2 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学案

第2课时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学习目标引导核心素养对接关键术语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分析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3.分析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1.科学思维——建立模型:通过建立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等数学模型,理解影响的规律和实质。
2.科学探究——实验思路及设计:合理设计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规范实施实验,探究影响的规律。
高效性专一性酶的活性影响因素|预知概念|一、酶的特性(连线)答案①—b②—c③—a二、酶促反应1.概念由酶催化的化学反应。
2.酶活性在酶促反应中,酶的催化效率。
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温度酶促反应速率最高时的温度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低于或高于这一温度都会使反应速率降低。
2.pH酶表现出最高反应速率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
pH对酶活性的影响是通过改变酶的活性中心等发挥作用的。
3.酶失活的原因(1)外因:高温、过酸、过碱;(2)内因:空间结构被破坏。
|过程评价|1.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且受温度和pH的影响( √ )2.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而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这一现象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 )3.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 )4.由于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和数量没改变,所以酶具有高效性( × )5.高温、低温、强碱、强酸都会使酶失活( × )6.探究酶的最适温度,需要设置多组实验,相邻两组实验具有一定的温差( √ )|联想·质疑|★科学解释: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描述了酶具有专一性。
★科学解释: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丧失催化功能。
酶具有专一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酶的活性部位必须与底物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匹配,才能催化该反应。
科学探究1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1.下图分别表示酶高效性和专一性的曲线,请分析(1)根据图1,酶和无机催化剂相比,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提示酶和无机催化剂都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4.1.2酶的特性-课件

1
2
3
4
底物2mL 3%淀粉 3%淀粉 3%蔗糖 3%蔗糖
处理液2mL 2%淀粉酶 蒸馏水 2%淀粉酶 蒸馏水
反应条件
贴好标签,扎成一束,60°C水浴5min
本尼迪特试剂 2mL
2mL
2mL
2mL
50~60°C水中水浴2~3min
溶液颜色
砖红色 无砖红 无砖红
沉淀
色沉淀 色沉淀无砖红 色源自淀实验结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对蔗糖则不起催化作用。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酶 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诱导契合学说
图4-3 酶作用机制的“诱导契合”学说示意图
知识梳理
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酶的特性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谢谢
二、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提出问题: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呢? 作出假设:酶具有专一性。
探究-实践
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原理: 1.淀粉 分解 麦芽糖+葡萄糖 本尼迪特试剂 砖红色沉淀
(还原糖)
2.蔗糖 分解 葡萄糖+果糖 本尼迪特试剂 砖红色沉淀 (还原糖)
实施实验,得出结果:
(2)为什么要将猪肝制成研磨液? 使肝细胞破裂从而释放出过氧化氢酶。
(3)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能否共用一个吸管? 不能,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4)氧气的多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观察? 气泡的数量、带火星木条复燃情况。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
口腔里有唾液淀粉酶,可塞进牙缝里的肉 丝两天后还没被消化。
1.①号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吗?这说明什么? 没有,H2O2在常温下不容易分解。
高中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9:5.1.2 酶的特性 教案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第2课时酶的特性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酶的特性》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第二部分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的基础上,结合探究“影响酶活性条件”的实验,进一步理解酶的特性,特别是酶反应条件的温和性,为以后学习“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以及理解复杂的实验设计步骤奠定基础。
此外,有关酶的知识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内容,特别是探究影响酶活性条件的实验,多以图表、实验设计的题型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它是整个模块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理解酶的特性。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试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内容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特性,如在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探究实验中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指导学生确定合适的实验方案;另外,本节教材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这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说明酶的特性,特别是酶反应条件的温和性。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将采取“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即在我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总结出酶的特性,从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理解的目标。
三、课前准备上课前由我和其他几位同组教师来完成实验材料用具的准备,并让学生收集有关酶研究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应用;了解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生活中寻找与酶有关的产品,如加酶洗衣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在此可以给学生具体的数字,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的突出特点(每滴FeCl3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但是,酶的催化效率要比FeCl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北师大版生物必修1:4.1.1 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教案1

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代谢的概念。
2.比较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异同,举例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3.概述酶的化学本质。
二、能力目标:1.进行有关实验的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实验。
2.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教学重点】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1.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进入新课学习状态。
教师活动:1.“大宝SOD蜜”护肤品中SOD的内涵,引出酶。
由“耳熟但不一定能详”引导学生对事物要多观察、思考。
2.讲述:SOD广受关注,在食品、药品中广泛应用。
SOD催化反应:“2O2-+2H+ 、H2O2+O2”机体有害的超氧自由基转化为过氧化氢。
尽管过氧化氢仍是对机体有害的活性氧,但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会立即将其分解为完全无害的水。
这样,三种酶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氧化链条。
3.引申作业:“生活中还有什么用品中有酶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生物学,学生可以举出加酶洗衣粉,多酶片及加生物酶的蓝天六必治不太熟悉,对其中含有什么没也不熟悉,教师布置学生课外调查。
4.“这些物品中酶的来源?”隐藏酶来自细胞,参与代谢,加快反应,引导学生思考:“酶是否具备催化作用呢?如果具备,它加速反应速度的原理是什么呢?科学家是怎样研究酶的本质的?”点明今天研究的主题:酶的作用和本质。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1.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2.通过比较分析,理解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等科学实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酶的特性微课教案高中生物

酶的特性微课教案高中生物教学目标:1. 了解酶的定义及其作用;2. 掌握酶的特性和分类;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变化;4.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酶的特性和作用;2. 酶的分类和结构;3. 酶的活性受到物理和化学条件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酶的特性和分类;2.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酶、底物、试管、试剂、显色试剂等;2. 实验仪器:恒温水浴、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3. PPT课件和实验操作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简要介绍酶的概念和作用;2. 引入实验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酶的特性和分类(15分钟)1. 酶的特性:催化作用、底物特异性、酶-底物复合物等;2. 酶的分类:氧化还原酶、水解酶、缺失酶等。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实验设计:选取不同条件下观察酶活性的变化,如温度、pH值等;2. 实验步骤:制备底物和酶的混合液,观察反应过程,测定活性的变化;3.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四、总结与讨论(10分钟)1. 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2. 讨论酶活性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3. 提出学生的疑问并解答。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2. 设计一个关于酶特性的实验方案。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酶的特性和分类,掌握实验技巧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创新意识。
《酶的特性》教案(5篇)

《酶的特性》教案(5篇)《酶的特性》教案 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
本章本节课内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难点内容。
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皆与酶的活动有关。
在本章节中通过探索验证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及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2、能力目标:学会用准确的语言阐明实验探究的结果。
概述温度和pH影响酶的活性。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确定和控制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和无关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
四、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实验操作基础,这节课的三个实验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学生对此并不陌生。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实验材料用具的准备、课件制作、学生预习有关内容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酶的高效性的实验,导入新课。
提问:酶的催化效率如此高效,酶能否催化任意一个化学反应?(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酶的专一性教师演示“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学生边看边做此实验,仔细观察根据现象可知: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说明生物体内某些酶只能催化某些分子结构相近的物质,而不能催化所有物质。
如二肽酶能水解任意两种氨基酸组成的二肽。
所以,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高中生物必修1《酶的特性》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1《酶的特性》教案酶的特性》教学设计1.课前分析1.1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包括酶的高效性、专一性以及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在前一节的实验中,学生已经自我构建了酶的高效性的概念。
对于酶的专一性,只需要引导学生对前一节实验进行改变,通过亲自实验及分析,就能够很容易地突破。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这一内容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分析,不仅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和进一步理解,也是学生以后研究其他生命科学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素养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研究与研究生命科学的兴趣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1.2 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以及探究酶对H2O2分解的实验技能。
然而,对于影响酶条件的实验方案设计,对学生而言要求较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加上课时限制,因此课堂只要求引导学生形成设计思路,然后自主完成实验。
1.3 课时分配:1课时。
2.教学设计思路在新课前,先对学生所熟悉的实验进行改变探究,以便在复杂的实验设计与活动之前,给学生一个思考与设计的启示,以循序渐进,逐层深入。
在“pH、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与探究的过程中,利用预设的一些思考性问题辅助学生建立实验思路,对学生的活动过程予以引导与控制。
同时,学生实验过程中,还可能会因诸如试剂的用量、量筒与试管的洗涤、滴管的混用等许多原因,导致实验出现误差。
因此,教师课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预设,以便在教师巡查学生实验过程中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学生更正或者当实验结果出现误差时能迅速合理地找出原因。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不同的酶不能催化同一底物反应,而同一种酶也不能催化不同底物反应,这说明酶具有专一性这一特性。
6.3探究活动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教师活动]提问:酶在什么条件下会发挥最佳效果?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酶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下会发挥最佳效果。
教师活动]接着提问:那么,温度对酶的活性有什么影响呢?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最佳温度范围是不同的,不同酶的最佳温度也不同。
高中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4:5.1.2 酶的特性 优质教案

酶的特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
2.能力目标:进行有关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勇于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科技发展和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说明酶的特性。
2.难点:酶的特性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PPT展示课前找到的生活中所用的加酶产品。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酶已悄悄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的应用如此广泛肯定跟其特性有密切联系。
那么它究竟有什么特性呢?让我们来一起研究吧。
[探究新知](一)酶具有高效性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从这个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Fe3+高许多,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正是因为酶的这一特性才使其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在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成合成洗涤剂——加酶洗衣粉,其去污能力大大增强。
设疑:酶还有什么特点呢?(二)酶具有专一性视频演示“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学生仔细观察根据现象可知: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说明生物体内某些酶只能催化某些分子结构相近的物质,而不能催化所有物质。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专一性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举例解释酶的专一性。
知识应用:小方早晨起来发现昨晚塞进牙缝里的瘦肉丝依然存在,为什么瘦肉丝还没被分解呢?教师进一步设疑:许多无机催化剂能在高温、高压、强酸或者强碱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酶起催化作用需要怎样的条件呢?引入探究课题:“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酶活性就是指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的特效
【学习目标】
1.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
2.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学习重点】
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
【学习难点】
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P86资料,根据实验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
1.①号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吗?这说明什么?
2.哪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最多,反应最快?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二)探究实验——验证酶催化的专一性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有哪些无关变量?
2.哪支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这意味着反应生成了什么样的产物?
3.①号和③号试管中现象有无差异?这说明什么?
4.在本实验中能否将检测试剂由本尼迪特试剂换为碘液?为什么?
二、知识巩固
1.在适宜条件下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是 ()
A.淀粉酶B.蛋白酶
C.脂肪酶D.麦芽糖酶
2.如图表示一个酶促反应,它所能反映酶的一个特性和A、B、C最可能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A.高效性蛋白酶蛋白质多肽
B.专一性麦芽糖酶麦芽糖葡萄糖
C.专一性淀粉酶淀粉麦芽糖
D.高效性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3.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般是酶的种类
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只能是温度
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
4.将少许的二氧化锰和新鲜土豆匀浆分别加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检测两者产生的气体量。
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的预测图(实线为加入二氧化锰产生的气体量,虚线为加入土豆匀浆产生的气体量)正确的是()
答案
1.【解析】选B.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但不能促进蛋白质水解,A错误;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酶能促进蛋白质水解,B正确;脂肪酶水解脂肪,不能水解蛋白质,C 错误;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D错误。
2.【解析】选C.由图示可知,图中A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则可推断是酶分子,B是反应物,C是产物;反应物与酶分子上的特有结构相吻合,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图示中产物是由两个小分子组成的物质,而B是由多个小分子单位组成的大分子,由此可推断,最可能的结果:A是淀粉酶,B是淀粉,C是麦芽糖。
3.【解析】选B.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特性,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般是酶的种类,A正确;酶的高效性是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所以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酶和无机催化剂),不是酶的浓度,B错误;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每一种酶都有其最适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
C正确;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pH是自变量,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D正确。
4.【解析】选C.土豆匀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酶的催化效率高于无机催化剂,反应速率较快,由于过氧化氢溶液量相等,最终产物即相对气体量是相同的,故B、D错误;实线为加入二氧化锰产生的气体量,虚线为加入土豆匀浆产生的气体量,所以虚线更快达到最大相对气体量,A错误、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