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主编单位:南京化工学院批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1993年12月12日1总则1.0.1 本标准规定了防止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破坏的混凝土最大碱含量。
1.0.2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活性骨料的各种工程结构的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1.0.3 引用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砂、石碱活性快速鉴定方法》CECS48《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176《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203《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2术语2.0.2 碱—硅酸反应碱—硅酸反应是指水泥中或其他来源的碱与骨料中活性SiO2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砂浆或混凝土产生异常膨胀,代号为ASR。
2.0.2 碱—碳酸盐反应碱—碳酸盐反应是指水泥中或其他来源的碱与活性白云质骨料中白云石晶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砂浆或混凝土产生异常膨胀,代号为ACR。
2.0.3 碱含量混凝土碱含量是指混凝土中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kg/ 计;混凝土原材料的碱含量是指原材料中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重量百分率计。
等当量氧化钠含量是指氧化钠与0.658倍的氧化钾之和。
2.0.4 混合材混合材是指水泥制备过程中掺入水泥熟料并与熟料共同粉磨的活性混合材料。
2.0.5 掺合料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掺入混凝土的粉状活性混合材料。
3分类3.1 环境3.1.1 干燥环境,如干燥通风环境、室内正常环境。
3.1.2 潮湿环境,如高度潮湿、水下、水位变动区、潮湿土壤、干湿交替环境。
3.1.3 含碱环境,如海水、盐碱地、含碱工业废水、使用化冰盐的环境。
干燥和含碱交替时按含碱环境处理;潮湿和含碱交替时按含碱环境处理。
42.5水泥碱含量标准

42.5水泥碱含量标准
摘要:
1.水泥碱含量标准概述
2.水泥碱含量标准的具体数值
3.水泥碱含量标准的意义和影响
4.水泥碱含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5.结论
正文:
水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基本建材,它不仅可以用于制造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清水混凝土、雕塑工艺品、水磨石、耐磨地坪、腻子等,还具有高光线反射性能。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碱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过高或过低的碱含量都会影响水泥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水泥碱含量标准是必须要严格控制的。
根据相关标准规定,水泥碱含量一般是不会超过百分之零点六的。
这是因为过高的碱含量会导致水泥的性能下降,影响其使用寿命和质量。
同时,过高的碱含量还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控制水泥碱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水泥碱含量标准的意义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可以保证水泥的质量和性能,使其能够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其次,它可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避免过高的碱含量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最后,它可以提高水泥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测量水泥碱含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X 射线荧光光谱法和滴
定法。
在使用这些方法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仪器和设备的精度和准确度要达到要求;其次,测量方法和步骤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最后,对于测量结果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水泥碱含量标准是保证水泥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也有重要的意义。
高强度混凝土低碱性标准

高强度混凝土低碱性标准一、引言高强度混凝土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其强度、耐久性、抗裂性等方面都具有出色的表现。
而低碱性则是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保证。
因此,本文将探讨高强度混凝土低碱性的标准,以期为混凝土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二、高强度混凝土标准高强度混凝土是指抗压强度大于60 MPa的混凝土。
其标准可按照不同国家的规定进行制定。
以中国为例,高强度混凝土标准如下:1. 抗压强度:设计强度等级为C60~C100。
2. 堆积密度:≥2500 kg/m³。
3. 粘结强度:单轴拉伸强度为1.0~1.5 MPa,剪切强度为0.15~0.25 MPa。
4. 三轴抗压强度:强度指标为0.7~0.8倍的单轴抗压强度。
5. 抗渗性:抗渗等级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确定。
6. 耐久性: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可根据工程要求选择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其耐久性。
三、低碱性标准低碱性是指混凝土中碱度较低,不会对钢筋产生腐蚀等不利影响。
低碱性混凝土的标准如下:1. pH值:混凝土的pH值应小于13。
2. 氢氧化钙含量:混凝土中氢氧化钙的含量应小于4%。
3. 硅酸盐含量:混凝土中硅酸盐的含量应大于25%。
4. 水胶比:应控制在0.35~0.4之间。
5. 水泥用量:应控制在500~600 kg/m³之间。
6. 其他:可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调整,如添加硅灰、粉煤灰等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低碱性。
四、高强度混凝土低碱性标准高强度混凝土低碱性标准应满足高强度混凝土标准和低碱性标准的要求,同时需考虑两者之间的协调性。
具体标准如下:1. 抗压强度:设计强度等级为C60~C100。
2. 堆积密度:≥2500 kg/m³。
3. 粘结强度:单轴拉伸强度为1.0~1.5 MPa,剪切强度为0.15~0.25 MPa。
4. 三轴抗压强度:强度指标为0.7~0.8倍的单轴抗压强度。
5. 抗渗性:抗渗等级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确定。
6. 耐久性: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可根据工程要求选择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其耐久性。
混凝土耐久性原材料指标标准

设计、耐久性、普通
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25%
同上
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12%
同上
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
有
设计、耐久性、普通
需水量比≤105%
同上
需水量比≤95%
同上
同上
有
设计、耐久性、普通
烧失量≤8%
同上
烧失量≤5%
同上
同上
有
设计、耐久性、普通
无
设计、耐久性、普通
碱含量不超过生产厂控制值
同上
碱含量不超过生产厂控制值
同上
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2008
无
设计、耐久性、普通
减水率应≥8%
同上
减水率应≥25%
同上
减水率应≥15%
有
耐久性、设计、普通
泌水率比≤100%
同上
泌水率比≤60%
同上
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2008
有
设计、耐久性、普通
无
设计、耐久性、普通
含泥量<1%
GB/T 14685-2001
含泥量≤1%
GB/T 14685-2001
含泥量≤0.7%
无
设计、耐久性、普通
泥块含量<0.5%
同上
泥块含量≤0.5%
同上
泥块含量≤0.3%
无
设计、耐久性、普通
针片状含量<15%
同上
针片状含量≤15%
同上
针片状含量≤8%
无
设计、耐久性、普通
GB/T 14684-2001
粒径0.06mm累计筛量≥65% *
混凝土碱含量超标问题的说明

桥梁混凝土碱含量超标问题的说明
一、存在问题
关于结构混凝土耐久性基本要求中的最大碱含量,《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第1.0.7条规定:“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为3.0kg/m³,特大桥、大桥中的最大碱含量宜降至1.8kg/m³。
当处于三类、四类或使用除冰盐和滨海环境时,宜使用非碱活性集料”。
而我省混凝土的最大碱含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二、解决办法
依据国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5.3条规定: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碱含量可不做限制。
因此桥梁结构混凝土要求使用非碱活性集料,同时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试验检验。
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应符合国标《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中7.16.2快速碱-硅酸反应试验的要求。
碎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应符合国标《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中碎石的碱活性试验(快速法)的要求(检验硅质骨料的碱活性)。
碎石中含有碳酸盐成分的还应进行碳酸盐骨料的碱活性试验(岩石柱法)。
xx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混凝土碱氯离子报告

混凝土碱氯离子报告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混凝土中碱、氯离子含量计算书
工程名称正定天山熙湖6#住宅楼试验编号1608001
强度等级C30报告日期2016年8月11
日
原材名称规格产地单方用
量
碱含量%氯离子含量%
水泥1P.O42.5鼎鑫2200.620.048
掺合料1
Ⅰ级
粉煤灰
上安800.010.001
掺合料2
S95
矿渣粉
曲寨9000.049
细骨料中砂正定74000.004粗骨料5-25mm碎石井陉106000.002拌合用水自来水18000
外加剂ZQ-2型聚羧
酸高性能减
水剂
石家庄市彰强
建材
7.8 1.20.05
混凝土单方碱含量、氯离子含量合计: 1.4580.2123混凝土单方氯离子含量要求%:≤0.06计算值%:0.054
混凝土单方碱含量要求Kg/m3:≤3计算值Kg/m3:1.458
执行标准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T14902-2012《预拌混凝土》
结论混凝土中碱含量、氯离子含量均符合标准要求。
技术负责人:审核:计算:。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

主编单位:南京化工学院批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年月日总则1.0.1 本标准规定了防止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破坏地混凝土最大碱含量.1.0.2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活性骨料地各种工程结构地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引用标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砂、石碱活性快速鉴定方法》《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取样方法》《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混凝土外加剂》《用于水泥中地粒化高炉矿渣》《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地粉煤灰》《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术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0.2 碱—硅酸反应碱—硅酸反应是指水泥中或其他来源地碱与骨料中活性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砂浆或混凝土产生异常膨胀,代号为. 2.0.2 碱—碳酸盐反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碱—碳酸盐反应是指水泥中或其他来源地碱与活性白云质骨料中白云石晶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砂浆或混凝土产生异常膨胀,代号为. 2.0.3 碱含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混凝土碱含量是指混凝土中等当量氧化钠地含量,以计;混凝土原材料地碱含量是指原材料中等当量氧化钠地含量,以重量百分率计.等当量氧化钠含量是指氧化钠与倍地氧化钾之和.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0.4 混合材混合材是指水泥制备过程中掺入水泥熟料并与熟料共同粉磨地活性混合材料. 2.0.5 掺合料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掺入混凝土地粉状活性混合材料.分类环境3.1.1 干燥环境,如干燥通风环境、室内正常环境.3.1.2 潮湿环境,如高度潮湿、水下、水位变动区、潮湿土壤、干湿交替环境.3.1.3 含碱环境,如海水、盐碱地、含碱工业废水、使用化冰盐地环境.干燥和含碱交替时按含碱环境处理;潮湿和含碱交替时按含碱环境处理. 工程结构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2.1 一般工程结构,如一般建筑结构.3.2.2 重要工程结构,如桥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结构、高等级公路、机场跑道、港口与航道工程结构、重要建筑结构.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2.3 特殊工程结构,如核工程结构关键部位、采油平台、不允许发生开裂破坏地工程结构. 技术要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1.1 混凝土碱含量按附录所列方法计算.4.1.2 在骨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依据混凝土所处地环境条件对不同地工程结构分别采取表中碱含量地限值或措施.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1.3 在骨料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时,干燥环境中地一般工程结构和重要工程结构地混凝土可不限制碱含量;特殊工程结构和潮湿环境及含碱环境中地一般工程结构和重要工程结构应换用不具碱—碳酸盐反应活性地骨料.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防止碱—硅酸反应破坏地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或措施表4.1.2 环境条件混凝土最大碱含量( )注:①处于含碱环境中地一般工程结构在限制混凝土碱含量地同时,应对混凝土作表面防减涂层,否则应换用非活性骨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如大坝等)地水泥碱含量尚应符合有关行业标准地规定. 试验方法骨料碱活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1.1 骨料地活性按有关行业标准或∶进行.5.1.2 骨料地活性按有关行业标准进行. 水泥碱含量按进行.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化学外加剂中碱金属盐含量 5.3.1 硫酸盐(,)含量按进行.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5.3.2 碳酸盐(,)含量按进行.5.3.3 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按进行. 掺合料地碱含量按进行.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骨料和拌合水中氯离子含量按进行.含混合材地水泥和掺合料对地抑制作用按进行. 检验规则组批和取样规则 6.1.1 骨料按有关行业标准中验收组批和取样规则进行.6.1.2 水泥按和进行.6.1.3 化学外加剂按进行.6.1.4 掺合料按或进行.6.1.5 拌合水按进行.检验内容骨料应进行碱活性(和)鉴定,对海砂或海石,尚应测定氯离子含量水泥和掺合料应测定碱含量.化学外加剂应测量钠或钾盐含量. 拌合水若为海水,应测定氯离子含量.判定规则6.3.1 混凝土碱含量按附录A计算确定,当混凝土碱含量不大于表地限值时,可判定为合格. 当混凝土碱含量大于表地限值时,可采取下列措施:换用非活性骨料.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6.3.2 采用下列一种或几种措施,此时混凝土碱含量仍按附录计算,并应满足表地限值要求: ()使用碱含量低地水泥; ()降低水泥用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不用含和地海沙、海石或海水; ()不用或少用含碱外加剂;()使用掺合料,如矿渣、粉煤灰和硅灰.6.3.2 选用能有效地抑制地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水山灰水泥或掺合料,并经试验论证,此时混凝土碱含量可不受表碱含量限值地限制. 附录混凝土碱含量地计算方法水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水泥地碱含量以实测平均碱含量计,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以实际用量计,水泥提供地碱可按下式计算:=( ) (A.0.1) 式中——水泥用量( );。
水泥含碱量标准

水泥含碱量标准
水泥含碱量是指水泥中所含的碱金属氧化物(主要是钠、钾)的含量。
水泥含碱量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泥含碱量标准:
1.中国标准:根据《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2008)中的规定,水泥的含碱量不得超过0.60%,同时对于钠氧化物的含量,在水泥基准适应性试验中的28天抗压强度不得低于4
2.5 MPa的情况下,允许的含量为0.20%。
2.欧盟标准:根据欧洲标准EN 197-1中的规定,常规水泥的含钠氧化物量不得超过0.6%,特种水泥(如硫铝酸盐水泥)的含钠氧化物量不得超过0.2%。
3.美国标准:根据美国标准ASTM C150中的规定,常规水泥的碱含量(以碱当量计)不得超过0.6%。
需要注意的是,水泥含碱量标准主要是针对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引起碱-骨料反应(AR)的应用场景,例如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高的工程,如桥梁、地下结构等。
在一般建筑工程中,水泥的含碱量一般不会引起太大的影响,但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还是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和使用水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93
主编单位:南京化工学院批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1993年12月12日
1 总则
1.0.1 本标准规定了防止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破坏的混凝土最大碱含量。
1.0.2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活性骨料的各种工程结构的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1.0.3 引用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 《砂、石碱活性快速鉴定方法》CECS48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 《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176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203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 2 术语
2.0.2 碱—硅酸反应
碱—硅酸反应是指水泥中或其他来源的碱与骨料中活性SiO2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砂浆或混凝土产生异常膨胀,代号为ASR。
2.0.2 碱—碳酸盐反应
碱—碳酸盐反应是指水泥中或其他来源的碱与活性白云质骨料中白云石晶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砂浆或混凝土产生异常膨胀,代号为ACR。
2.0.3 碱含量
混凝土碱含量是指混凝土中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kg/ 计;混凝土原材料的碱含量是指原材料中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重量百分率计。
等当量氧化钠含量是指氧化钠与0.658倍的氧化钾之和。
2.0.4 混合材
混合材是指水泥制备过程中掺入水泥熟料并与熟料共同粉磨的活性混合材料。
2.0.5 掺合料
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掺入混凝土的粉状活性混合材料。
3 分类
3.1 环境
3.1.1 干燥环境,如干燥通风环境、室内正常环境。
3.1.2 潮湿环境,如高度潮湿、水下、水位变动区、潮湿土壤、干湿交替环境。
3.1.3 含碱环境,如海水、盐碱地、含碱工业废水、使用化冰盐的环境。
干燥和含碱交替时按含碱环境处理;潮湿和含碱交替时按含碱环境处理。
3.2 工程结构
3.2.1 一般工程结构,如一般建筑结构。
3.2.2 重要工程结构,如桥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结构、高等级公路、机场跑道、港口与航道工程结构、重要建筑结构。
3.2.3 特殊工程结构,如核工程结构关键部位、采油平台、不允许发生开裂破坏的工程结构。
4 技术要求
4.1.1 混凝土碱含量按附录A所列方法计算。
4.1.2 在骨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依据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对不同的工程结构分别采取表4.1.2中碱含量的限值或措施。
4.1.3 在骨料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时,干燥环境中的一般工程结构和重要工程结构的混凝土可不限制碱含量;特殊工程结构和潮湿环境及含碱环境中的一般工程结构和重要工程结构应换用不具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的骨料。
防止碱—硅酸反应破坏的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或措施表4.1.2 环境条件混凝土最大碱含量(kg/ )
一般工程结构重要工程结
构
特殊工程结构
干燥环境不限制不限制 3.0
潮湿环境 3.5 3.0 2.1
含碱环境 3.0 用非活性骨料
注:①处于含碱环境中的一般工程结构在限制混凝土碱含量的同时,应对混凝土作表面防减涂层,否则应换用非活性骨料;
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如大坝等)的水泥碱含量尚应符合有关行业标准的规定。
5 试验方法 5.1 骨料碱活性
5.1.1 骨料的ASR活性
按有关行业标准或CECS48∶93进行。
5.1.2 骨料的ACR活性按有关行业标准进行。
5.2 水泥碱含量按GB176进行。
5.3 化学外加剂中碱金属盐含量 5.3.1 硫酸盐(Na2SO4,K2SO4)含量按GB8077进行。
5.3.2 碳酸盐(Na2CO3,K2CO3)含量按GB8077进行。
5.3.3 硝酸盐、亚硝酸盐(NaNO3,KaNO2,KNO3)含量按GB8077进行。
5.4 掺合料的碱含量按GB176进行。
5.5 骨料和拌合水中氯离子含量按GB8077进行。
5.6 含混合材的水泥和掺合料对ASR的抑制作用按SD105进行。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和取样规则 6.1.1 骨料
按有关行业标准中验收组批和取样规则进行。
6.1.2 水泥按GB175和GB12573进行。
6.1.3 化学外加剂按GB8077进行。
6.1.4 掺合料按GB1596或GB203进行。
6.1.5 拌合水按JGJ63进行。
6.2 检验内容
骨料应进行碱活性(ASR和ACR)鉴定,对海砂或海石,尚应测定氯离子含量水泥和掺合料应测定碱含量。
化学外加剂应测量钠或钾盐含量。
拌合水若为海水,应测定氯离子含量。
6.3 判定规则
6.3.1 混凝土碱含量按附录A计算确定,当混凝土碱含量不大于表4.1.2的限值时,可判定为合格。
6.3.2 当混凝土碱含量大于表4.1.2的限值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6.3.2.1 换用非活性骨料。
6.3.2.2 采用下列一种或几种措施,此时混凝土碱含量仍按附录A计算,并应满足表4.1.2的限值要求: (1)使用碱含量低的水泥; (2)降低水泥用量;
(3)不用含NaCl和KCl的海沙、海石或海水; (4)不用或少用含碱外加剂;
(5)使用掺合料,如矿渣、粉煤灰和硅灰。
6.3.2.3 选用能有效地抑制ASR的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水山灰水泥或掺合料,并经试验论证,此时混凝土碱含量可不受表4.1.2 碱含量限值的限制。
附录A 混凝土碱含量的计算方法 A.0.1 水泥
水泥的碱含量以实测平均碱含量计,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以实际用量计,水泥提供的碱可按下式计算:
Ac=WcKc(kg/ ) (A.0.1) 式中Wc——水泥用量(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