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广播新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五章 广播新闻

• • • • • •
消息 通讯 新闻特写 专访 记者述评 广播讲话
• 2.音响报道
• 语言、音乐、音响 • 现场直播 • 录音报道
• (二)广播消息
• • • • • • • 1.导语 概括式导语 描述式导语 提问式导语 议论式导语 对比式导语 悬念式导语
• 注意: • 导语中新闻要素大而全,信息浓度过高 • 导语中使用倒装句
• 二、广播节目分类 • (一)新闻性节目
• • • • 题材划分 节目形态划分 地域划分 播出时间划分
• (二)文艺性节目
• 艺术种类划分 • 节目的主要功能划分
• (三)教育性节目 • (四)服务性节目
• 三、广播新闻 • (一)广播新闻分类
• 1.语言新闻 • 只用单一的声音语言表达形式进行报道, 感 • ②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 ③增强报道的说服力
• 3.体裁
现场音响 音响报道
新闻现场实况音响
新闻事件、人、 物、有关的音响
新闻解说
现场的述说
后期制作的述说
• • • • • • •
①现场直播 实况转播 现场报道 ②录音报道 制作方式 播出时间 语言运用
• • • • •
广播电视概论
第五章
广播新闻
• 一、广播节目 • (一)广播线型结构特点
• 线型结构、以时间为序、信息单项流动、 不可逆
• (二)广播线型结构表现
• 时间顺序结构 • 逻辑顺序结构
• (三)广播线型结构强化 • 1.引导
• 没有立体化的标题 • 伴随性的接收状态
• 2.重复
• 编排:新闻提要、新闻内容、主要内容回 报
• • • • • •
2.主体 3.结尾 4.背景 5.消息的写作结构 时序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件第五章新闻发现

记者的“前发现”状态,不但决定着记者能否发现新闻事实,而且也 决定着记者的报道取向。
第三节 新闻发现的动态过程
二、新闻发现的关键节点 记者新闻发现的思维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
灵感阶段、印证阶段。 (一)新闻发现的准备阶段 积累深厚或者说对新闻的“前发现”状态好的记者,即便面对别人
新闻的首次发现和再次发现,也是指记者面对某些重要事实时,不断开 掘新的传播价值,不断发现并形成新的报道的思维过程。
【案例】2009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参考消息》在 《汶川地震周年祭:活着》的通栏标题下,通过转载西方媒体的报道,传 递了对汶川地震受灾人群的特殊关注。
思考与练习:
1.列举你印象最深的、本月网上的10篇非突发性事件新闻,并分别指 出这些报道中记者发现的传播价值是什么? 2.发现一个事实的新闻价值与搜寻一个报道的最佳表达方式之间是什 么关系? 3.请挑选出近期报纸上刊登的5篇报道中的悟性事实,并说明理由。
题)。这里的求证指的也是两层意思:求证事实真相+确认传播价值(报 道主题)。预设和求证大致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首先要对线索中的事实真相加以预测。预测真相的依据是, 根据线索的可靠性和采访者自己的经验判断推理。
第二步,对预测的事实真相的传播价值(报道主题)进行一系列大胆 的价值预设。
第三步,在预测真相和预设传播价值(报道主题)的基础上暂定报道 选题,进入采访求证阶段。
第三节 新闻发现的动态过程
(三)不同情感对新闻发现的影响 记者对事实信息作新闻价值评价时,时常还会受到自身情感的影响。 在新闻实践中,面对不同的新闻事实,记者势必会引发不同的情感。 1.记者的情感对其新闻价值评价可以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首先,记者的情感对信息接受和选择发挥着过滤作用,从而影响并决 定着发现的导向。 其次,记者的情感常常可以激发出记者的感知能力、职业能力、理解 能力、体验能力和判断能力。
第五章 广播新闻专

与消息的不同:
展示新闻事件在 某一典型瞬间的变化 和发展,不交待事件 发生的全过程。比消 息更具体、更形象、 更生动、更有立体感 和感染力。
与通讯的不同:
更集中、更有动感。更传神细致地描绘 一个典型细节。通讯则要描绘多个细节, 强调新闻事件的完整性。
(三)广播专访(即录音访问) 专访,即新闻专访,是就特定的采访
村口那株经历了几百年风霜的老枫树以前是村民们祈福 的“神树”。每年冬季,村民们总爱在树下挂红布、烧香 烛、放鞭炮,祈求“神树”给全村人带来风调雨顺,给家 人带来平平安安。然而,年年拜树不停,悬崖却死人不断。 闭塞还造就了贫穷,全村年人均收入总超不过400元。
——"神树"下立碑谢人
四、通讯的种类及写作:
郭冰(同学回忆):当时我们走到这儿(指铁 路),看到有个老头往这边来,火炉房的人喊: “老头——不要过了,火车来了。”当时我们都扭 过来头朝老头喊,危险,不要过了,那老头没听见, 走路也慢,雷素一看不对劲,把书包给了朵丽,说 了一声“等我一下,我把那老头救下来”,雷素从 那边跳下去,把老头拉过来,走到铁轨那,一只脚 迈出来,一只脚没迈出来,撞到底下去了。
(二)从题材角度讲 专稿:
西方:消息以外的所有新闻作品都称为 专稿。
我国:除消息、评论以外的一切新闻报 道。 (另有人认为:广播新闻专稿指专题性稿件)
二、分类: (一)广播通讯
通讯和消息的异同: 相同之处: 1、都具有新闻性 2、都写真人真事 3、都注重时效
不同之处:
1、从容量看: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 较长;消息容量小,事实概括,篇幅短。
《花蕾永远在人们心中绽放——记舍己为 人好少年雷素》河南台
例二;
1992年,经过一番市场调查,邓菊梅看好生 产经营防盗门的生意。她说服丈夫下海,一起办 起了坚固防盗门厂。1998年8月,正当坚固防盗 门厂如日中天,邓菊梅与丈夫出国考察归来准备 大干一场时,东壕村村口贴出的一张告示,吸引 住她风尘仆仆的脚步:小区居民一致推举她当居 委会主任。
广播电视新闻概论PPT课件

画对位
电视新闻中画面与声音对列,他们按照各自的规律独自 表现不同的事物信息,却又有机的围绕着或阐述着同一新 闻内容中心。
声画对位,会产生信息差距,但是能促使受众将画面信 息与声音信息加起来联想,从而产生深层次的信息效果。
第47页/共71页
适合声画对位的情况:
一是画面信息清晰,一目了然,但是观众还有一些疑问或题外 的误解或深层次的要求。 二是有些电视新闻记者无法拍摄到实况,又非报道不可,则报 道词反映新闻事实,而画面反映事过境迁的一些实地景象或附 近居民的动态。 三是电视新闻评论,画面出现电视新闻,而记者在旁述评,或 请权威人士述评,也出现声画对位组合。
第24页/共71页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符号系统
实况音响的主要作用:
1、再现事实的声音感性形态,提供可感受的具体事实信息, 增强传播效果 2、具有一定的叙述作用 3、与语言、音乐、文字、图象同步或相继各自传播不同时 空的信息,创造蒙太奇效果
4、在电视传播中,实况音响可以突破视象的框限,拓展 空间,增大信息容量
第48页/共71页
3、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的错综组合 错综组合的方法,使作品既高度真实感人,又具有丰
富的内涵与信息量,甚至有思想深度与哲理。
第49页/共71页
第二章 广播电视新闻的符号系统、特征及功能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特征
主讲人:刘方
第50页/共71页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特征 ➢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观念 喉舌观念、信息观念、时效观念、媒介观念、节目观念、 受众观念、服务观念、全面观念、效益观念、美学观念、 竞争观念 新闻传播观念产生于新闻实践,并能能动地指导新闻实践活动。
第42页/共71页
(一)电视影像的基本特性 连续性 再现性 选择性 多义性
电视新闻中画面与声音对列,他们按照各自的规律独自 表现不同的事物信息,却又有机的围绕着或阐述着同一新 闻内容中心。
声画对位,会产生信息差距,但是能促使受众将画面信 息与声音信息加起来联想,从而产生深层次的信息效果。
第47页/共71页
适合声画对位的情况:
一是画面信息清晰,一目了然,但是观众还有一些疑问或题外 的误解或深层次的要求。 二是有些电视新闻记者无法拍摄到实况,又非报道不可,则报 道词反映新闻事实,而画面反映事过境迁的一些实地景象或附 近居民的动态。 三是电视新闻评论,画面出现电视新闻,而记者在旁述评,或 请权威人士述评,也出现声画对位组合。
第24页/共71页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符号系统
实况音响的主要作用:
1、再现事实的声音感性形态,提供可感受的具体事实信息, 增强传播效果 2、具有一定的叙述作用 3、与语言、音乐、文字、图象同步或相继各自传播不同时 空的信息,创造蒙太奇效果
4、在电视传播中,实况音响可以突破视象的框限,拓展 空间,增大信息容量
第48页/共71页
3、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的错综组合 错综组合的方法,使作品既高度真实感人,又具有丰
富的内涵与信息量,甚至有思想深度与哲理。
第49页/共71页
第二章 广播电视新闻的符号系统、特征及功能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特征
主讲人:刘方
第50页/共71页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特征 ➢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观念 喉舌观念、信息观念、时效观念、媒介观念、节目观念、 受众观念、服务观念、全面观念、效益观念、美学观念、 竞争观念 新闻传播观念产生于新闻实践,并能能动地指导新闻实践活动。
第42页/共71页
(一)电视影像的基本特性 连续性 再现性 选择性 多义性
新闻学概论第五章(28页)

新闻学概论
第五章 新闻事 业
《新闻学概论》编写组 2020.09
目录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新闻事业 二、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新闻事业发展水平 三、社会和政治需要决定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一、新闻事业的性质 二、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 三、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与任务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三)新闻事业具有一定的经济属性 商品——商业报纸 消费者——读者 大众化报纸——扩大发行、吸引广告、增加利润作为目标
生产体现不同程度意识形态属性的或公益性的精神产品 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 新闻事业具有政治、文化、经济三方面属性。
–政治属性:体现的是新闻事业作为舆论工具的特征 –文化属性:体现的是新闻事业作为一种信息媒介和文化事业的特征 –经济属性:体现的是新闻事业作为信息与文化经营机构的特征
(一)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管媒体 党报党刊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 2.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 3. 坚持依法管理 4.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第三节 新闻事业管理
(二)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1. 新闻事业宏观管理的方式和途径
2. 新闻事业微观管理的内容和形式 3. 实现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协调统一
第三节 新闻事业管理
一、新闻事业管理的内涵与通行做法 二、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三、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体制与机制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新闻事业 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大航海时代贸易全球化
手抄小报及专职新闻采集、写作和传播者的出现,标志着新闻事业开 始产生。
第五章 新闻事 业
《新闻学概论》编写组 2020.09
目录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新闻事业 二、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新闻事业发展水平 三、社会和政治需要决定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一、新闻事业的性质 二、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 三、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与任务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三)新闻事业具有一定的经济属性 商品——商业报纸 消费者——读者 大众化报纸——扩大发行、吸引广告、增加利润作为目标
生产体现不同程度意识形态属性的或公益性的精神产品 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 新闻事业具有政治、文化、经济三方面属性。
–政治属性:体现的是新闻事业作为舆论工具的特征 –文化属性:体现的是新闻事业作为一种信息媒介和文化事业的特征 –经济属性:体现的是新闻事业作为信息与文化经营机构的特征
(一)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管媒体 党报党刊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 2.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 3. 坚持依法管理 4.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第三节 新闻事业管理
(二)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1. 新闻事业宏观管理的方式和途径
2. 新闻事业微观管理的内容和形式 3. 实现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协调统一
第三节 新闻事业管理
一、新闻事业管理的内涵与通行做法 二、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三、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体制与机制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新闻事业 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大航海时代贸易全球化
手抄小报及专职新闻采集、写作和传播者的出现,标志着新闻事业开 始产生。
广播新闻播音一课件

全球化背景下广播新闻播音的挑战与机遇
1 2 3
跨文化传播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广播新闻播音需要面对不同 文化背景的听众,需要具备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多元化信息来源
全球化背景下,广播新闻播音需要从多元化的信 息来源获取新闻素材,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 性。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球化背景下,广播新闻播音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与交流,提升自身影响力和竞争力。
广播新闻播音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广播新闻播音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播新闻播音 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演变。
发展趋势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广播新闻播音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未来广播新闻播音将更加注重个性化、互动性和多媒体融 合。
02
广播新闻播音的技巧与 要求
谢谢观看
教师可以在模拟练习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 处并加以改进。
新闻稿件的处理与准备
新闻稿件的处理与准备是播音前 的必要步骤,学生需要学会如何
筛选、整理和编辑新闻稿件。
学生需要了解新闻稿件的格式、 语言风格和排版要求,以便更好
地呈现新闻内容。
在准备新闻稿件时,学生还需要 注意新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确 保播报的新闻是最新、最可靠的
广播新闻播音一课件
目录
• 广播新闻播音的基本概念 • 广播新闻播音的技巧与要求 • 广播新闻播音的实践与训练 • 广播新闻播音的案例分析 • 广播新闻播音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广播新闻播音的基本概 念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广播新闻播音是指通过广播电台向广 大听众播送新闻信息的一种传播方式 。
特点
广播新闻播音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 面广、信息传递准确、语言通俗易懂 等优点,同时也具有单向传播、缺乏 视觉辅助等局限性。
第五章 广播新闻的符号系统

2、加强戏剧效果。 3、营造时间、地点感。 4、刻画特定场景。
5、表现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6、确定基调与情感。 7、产生节奏和韵律感。
8、引起听众的注意力。
C.小村没有绿色邮亭,她喜欢缘小路,去投 寄羞涩。 ——冯静辉《邮亭》 D.滚圆的月亮,滚圆的诱惑,滚圆的温馨, 滚圆的欢乐, ——中流《滚圆的诱惑》
歌词例:
《牵手》、《很受伤》、《你王菲所以我王 菲》。 此外,在广告用字中也常见超常规的变异, 如:咳不容缓,随心所浴,衣衣不舍,信誓蛋
滚圆的月亮滚圆的诱惑滚圆的温馨滚圆的欢乐中流滚圆的诱惑此外在广告用字中也常见超常规的变异如
第五章
广播新闻的符号系统
声音符号的特征
第一节
1、声音的物理性(音量、音调、音色)。 2、声音的生理性(案例展示)。
3、声音的心理性(案例展示)。
第二节 广播语言符号的分类与作用
一、语言的一般特点
1、任意性——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
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
联系。
①符号在创制过程中带有任意性和强制性。
②符号在使用过程中带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符号有时突破了约定俗成 的使用规律,产生一种临时用法。如文学语言:
A.等绕到丹桂商场,老李自己种在书摊面 前。 ——老舍《离婚》 B.……只见一皮鞭抽下去,屁股上陡然暴起两道红印! 国杀猪一般叫着,哭得鲜艳而热烈! ——李佩甫《无边无际的早晨》
蛋,一触而就,一网打尽,痔者必得等等。
二、线条性。
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依次出现。 如:你好啊。( 链条性)
线条性是德· 莱辛《拉奥孔》中提出的,诗与画 的关系,诗是用语言来讲的,必然注意时间上的线 条性;画是用色彩来描画的,故有时间上的并列。 即画是平面,诗是线条性的观点。
5、表现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6、确定基调与情感。 7、产生节奏和韵律感。
8、引起听众的注意力。
C.小村没有绿色邮亭,她喜欢缘小路,去投 寄羞涩。 ——冯静辉《邮亭》 D.滚圆的月亮,滚圆的诱惑,滚圆的温馨, 滚圆的欢乐, ——中流《滚圆的诱惑》
歌词例:
《牵手》、《很受伤》、《你王菲所以我王 菲》。 此外,在广告用字中也常见超常规的变异, 如:咳不容缓,随心所浴,衣衣不舍,信誓蛋
滚圆的月亮滚圆的诱惑滚圆的温馨滚圆的欢乐中流滚圆的诱惑此外在广告用字中也常见超常规的变异如
第五章
广播新闻的符号系统
声音符号的特征
第一节
1、声音的物理性(音量、音调、音色)。 2、声音的生理性(案例展示)。
3、声音的心理性(案例展示)。
第二节 广播语言符号的分类与作用
一、语言的一般特点
1、任意性——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
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
联系。
①符号在创制过程中带有任意性和强制性。
②符号在使用过程中带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符号有时突破了约定俗成 的使用规律,产生一种临时用法。如文学语言:
A.等绕到丹桂商场,老李自己种在书摊面 前。 ——老舍《离婚》 B.……只见一皮鞭抽下去,屁股上陡然暴起两道红印! 国杀猪一般叫着,哭得鲜艳而热烈! ——李佩甫《无边无际的早晨》
蛋,一触而就,一网打尽,痔者必得等等。
二、线条性。
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依次出现。 如:你好啊。( 链条性)
线条性是德· 莱辛《拉奥孔》中提出的,诗与画 的关系,诗是用语言来讲的,必然注意时间上的线 条性;画是用色彩来描画的,故有时间上的并列。 即画是平面,诗是线条性的观点。
05-第五章-民生新闻播音ppt课件(全)

第一节 理论讲解
二、民生新闻节目的传播特点
1.贴近百姓,关注民生 2.故事化叙事方式 3.服务性强 4.地域性强
第一节 理论讲解
三、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
1.语态平和,亲切感强 2.夹叙夹议,画龙点睛 3.深入生活,形象亲和
第二节 实例剖析
示例1:故意停水 大家很“受伤” (音视频5-1) 示例2:泰迪买回家上吐下泻 帮办揭开宠物狗市场的内幕
1.民生新闻的定义是什么? 2.民生新闻节目的传播特点? 3.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 4.民生新闻地域性的具体表现?
感谢聆听!
Thanks for your time!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五章 民生新闻播音
《当代新闻播音实用教程》
第一节 理论讲解
一、民生新闻的定义
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 为报道范围,以报道市民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与百 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内容,通过记者现场调 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 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一种电视新 闻体裁。
(音视频5-2) 示例3:山东问题疫苗:江苏九名涉案人员全部归案 (音视频5-3) 示例4: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百日会战” (音视频5-4)
第三节 实训材料
1.大山深处的牵挂与梦想 (音视频5-5) 2.让人糊涂的停车费 (音视频5-6) 3.落户口牵出一场家庭变故(音视频5-7)
第四节 延伸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广播消息的特点以及采写中注意的要素。 • 录音报道的优势是什么?它有哪几个部分构
成? • 音响在功能上分哪几个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 音响在录音报道中的作用有哪些? • 现场直播是如何发挥广播优势的
2021
8
• 1、录音报道的采制: • 2、记者的表达方法。
2021
6
第二节 录音报道
• 二、现场报道
• 它是记者的现场口述和现场实况音响相 结合的一种报道形式。它的特点体现在 现场采制方式上,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 的现场边看、边听、边说、边录,融采、 录、播于一体。
2021
7
三、重点、难点提示 与思考问题
2021
2
一、 广播新闻的写作要求:
• 以快见长,先声夺人;短小精悍,言 简意明;结构简单,主线单一。
• 1具体生动,听觉形象鲜明 • 2取材精粹,信息浓缩 • 3采用谈话式体裁
2021
3
二、 广播新闻的结构
• 螺丝钉式结构 • 倒金字塔式结构 • 金字塔式结构 • 散文式新闻
2021
4
第二节 录音报道
第五章 广播新闻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广播新闻 采写的特点,掌握广播新闻的基 本写作要领和录音的基本特点。
2021
1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广播新闻 • 广播新闻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
义上说,广播传媒机构播出的所有新闻 性稿件。如消息、通讯、新闻特写、专 访、录音报道等。从狭义的角度说,广 播新闻节目中播出的消息。本章所说广 播新闻主要指广播消息。
• 一录音报道 录音报道由两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所构
成:一部分是新闻现场实况音响,包括 当时当地自然界的音响和人的社会活动 音响,特别是人物谈话音响;另一部分 是记者的述说,包括现场录制的口头描 述和由播音员播读的文字稿描述。
2021
5
第二节 录音报道
• 录音报道常用的形式有:录音新闻、 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问、录 音述评、现场报道等。
成? • 音响在功能上分哪几个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 音响在录音报道中的作用有哪些? • 现场直播是如何发挥广播优势的
2021
8
• 1、录音报道的采制: • 2、记者的表达方法。
2021
6
第二节 录音报道
• 二、现场报道
• 它是记者的现场口述和现场实况音响相 结合的一种报道形式。它的特点体现在 现场采制方式上,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 的现场边看、边听、边说、边录,融采、 录、播于一体。
2021
7
三、重点、难点提示 与思考问题
2021
2
一、 广播新闻的写作要求:
• 以快见长,先声夺人;短小精悍,言 简意明;结构简单,主线单一。
• 1具体生动,听觉形象鲜明 • 2取材精粹,信息浓缩 • 3采用谈话式体裁
2021
3
二、 广播新闻的结构
• 螺丝钉式结构 • 倒金字塔式结构 • 金字塔式结构 • 散文式新闻
2021
4
第二节 录音报道
第五章 广播新闻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广播新闻 采写的特点,掌握广播新闻的基 本写作要领和录音的基本特点。
2021
1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广播新闻 • 广播新闻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
义上说,广播传媒机构播出的所有新闻 性稿件。如消息、通讯、新闻特写、专 访、录音报道等。从狭义的角度说,广 播新闻节目中播出的消息。本章所说广 播新闻主要指广播消息。
• 一录音报道 录音报道由两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所构
成:一部分是新闻现场实况音响,包括 当时当地自然界的音响和人的社会活动 音响,特别是人物谈话音响;另一部分 是记者的述说,包括现场录制的口头描 述和由播音员播读的文字稿描述。
2021
5
第二节 录音报道
• 录音报道常用的形式有:录音新闻、 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问、录 音述评、现场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