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财务比例的计算公式及解析

合集下载

财务比率分析及公式

财务比率分析及公式

财务比率分析及公式财务比率分析是一种评估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方法。

通过计算一系列财务比率,可以匡助投资者、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和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财务比率及其计算公式,并通过一个虚拟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详细解释。

1. 盈利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用于衡量公司创造利润的能力。

- 毛利率:毛利率反映了公司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盈利能力。

计算公式为:毛利率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

例如,假设某公司的销售收入为100万元,销售成本为60万元,则毛利率为(100 - 60)/ 100 = 40%。

- 净利率:净利率衡量公司每一单位销售额中的净利润。

计算公式为:净利率=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例如,假设某公司的净利润为20万元,销售收入为100万元,则净利率为20%。

2. 偿债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用于评估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

-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衡量公司流动资产能够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例如,某公司的流动资产为80万元,流动负债为40万元,则流动比率为2。

-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一种更严格的偿债能力比率,排除了库存等不易变现的资产。

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库存)/ 流动负债。

例如,某公司的流动资产为80万元,库存为20万元,流动负债为40万元,则速动比率为(80 - 20)/ 40 = 1.5。

3. 运营效率比率运营效率比率用于评估公司运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情况。

- 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衡量公司每年销售额与平均库存之间的关系。

计算公式为:库存周转率= 销售成本/ 平均库存。

例如,某公司的销售成本为60万元,平均库存为20万元,则库存周转率为3。

- 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衡量公司利用总资产创造销售额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总资产。

例如,某公司的销售收入为100万元,总资产为200万元,则资产周转率为0.5。

财务比率详细计算公式及分析

财务比率详细计算公式及分析

财务比率详细计算公式及分析财务比率是评估一个企业财务状况和健康度的重要工具。

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比率,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成长能力等核心指标,对投资者、债权人、分析师和经理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财务比率的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盈利能力比率1. 营业利润率(Operating Profit Margin)= 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100%营业利润率反映了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盈利能力。

高营业利润率通常表示企业的经营效益良好,能够较好地控制成本和经营费用。

2. 净利润率(Net Profit Margin)= 净利润 / 营业收入 × 100%净利润率是考察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表示企业每销售一元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所实现的净利润,高净利润率表明企业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

3.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营业收入 × 100%毛利率是计算企业产品或服务销售所剩余的利润占销售额的比例,它反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水平。

二、偿债能力比率1. 速动比率(Quick Ratio)=(流动资产 - 存货)/ 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是一种较为严格的流动性比率,它计算了企业能够迅速偿还全部流动负债的能力,越高越好。

2. 现金比率(Cash Ratio)= 现金与现金等价物 / 流动负债现金比率是考察企业最具流动性的资产能够完全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高现金比率说明企业有较高的偿债能力。

3. 负债比率(Debt Ratio)= 总负债 / 总资产 × 100%负债比率计算了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反映企业以债务资金为比重的资产占比,低负债比率通常表示企业债务水平较低。

三、营运能力比率1. 应收账款周转率(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 Ratio)= 营业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收回速度,高周转率表示企业能够更快地转化应收账款为现金。

常用财务比例的计算公式及解析

常用财务比例的计算公式及解析

1、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X100%公式中: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是指企业当期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驻澳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减去折扣与折让后的数额。

数值取自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数值取自《资产负债表》其计算公式为: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意义——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

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企业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变化,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2、销售利润率:其计算公式为:销售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总额/ 营业收入×100%销售利润率是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的指标。

属于盈利能力类指标,其他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还有资产收益率、权益净利率、已占用资产回报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VS销售毛利率:俗称销售利润率为毛利率,只是口头上的一种表述。

实际上,销售利润率与销售毛利率是不同的两个指标,因为前者已剔除了期间费用,后者仍包含期间费用(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从两者公式可以看出: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 营业收入×100%销售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而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

因此,可以看出销售毛利率一般大于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对权益利润率有很大作用。

销售利润率高,权益利润率也高;反之,权益利润率低。

财务比率分析及公式

财务比率分析及公式

财务比率分析及公式财务比率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的财务比率,帮助企业和投资者评估和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财务比率及其计算公式。

1. 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付短期债务能力的重要指标。

它通过比较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来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2. 速动比率(Quick Ratio)速动比率是一种更严格的偿债能力指标,它排除了存货等不易变现的资产,只考虑最具流动性的资产。

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流动负债3. 资产负债率(Debt Ratio)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程度的指标,它表示企业的负债总额占总资产的比例。

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资产负债率 = 总负债 / 总资产4. 股东权益比率(Equity Ratio)股东权益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由股东所有的程度,也称为净资产比率。

它表示企业净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

股东权益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股东权益比率 = 股东权益 / 总资产5. 销售净利率(Net Profit Margin)销售净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它表示每一单位销售额中的净利润占比。

销售净利率的计算公式如下:销售净利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6. 总资产周转率(Total Asset Turnover)总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它表示企业每一单位总资产创造的销售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总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总资产7. 应收账款周转率(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的指标,它表示企业每年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与年度销售收入的比例。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应收账款周转率 = 年度销售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8.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存货利用效率的指标,它表示企业每年销售额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例。

财务比率分析及公式

财务比率分析及公式

财务比率分析及公式一、引言财务比率分析是评估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重要工具。

通过分析财务比率,我们可以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和投资回报等方面的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财务比率分析的常用公式及其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指标。

二、盈利能力比率1. 毛利率公式:毛利率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销售收入解释:毛利率衡量了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较高的毛利率通常意味着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2. 净利润率公式:净利润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解释:净利润率是指公司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这一比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公司在销售过程中所获得的净利润的百分比。

三、偿债能力比率1. 流动比率公式: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解释: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能力的指标。

较高的流动比率通常意味着公司有足够的流动资产来偿还其流动负债。

2. 速动比率公式: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解释: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除去存货后的流动资产能够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速动比率较高意味着公司具有较好的偿债能力。

四、运营效率比率1. 库存周转率公式:库存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平均库存解释:库存周转率指的是公司每年销售成本与平均库存之间的比例。

较高的库存周转率通常意味着公司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其库存。

2. 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解释:应收账款周转率衡量了公司收回应收账款的速度。

较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意味着公司能够更快地收回应收账款。

五、投资回报比率1. 总资产回报率公式:总资产回报率 = 净利润 / 总资产解释:总资产回报率是衡量公司利用其总资产创造利润能力的指标。

较高的总资产回报率通常意味着公司具有较好的投资回报能力。

2. 净资产回报率公式:净资产回报率 = 净利润 / 净资产解释:净资产回报率是衡量公司净资产创造利润能力的指标。

财务比率分析公式

财务比率分析公式

财务比率分析公式财务比率分析是一种评估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方法。

通过计算一系列财务比率,可以帮助投资者、分析师和管理者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效率等方面的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财务比率分析公式及其解释。

1. 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流动比率用于评估公司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2. 速动比率(Quick Ratio)速动比率是一种更严格的流动比率,排除了存货对公司偿债能力的影响。

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3. 资产负债比率(Debt-to-Asset Ratio)资产负债比率用于评估公司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

资产负债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资产负债比率 = 总负债 / 总资产4. 负债权益比率(Debt-to-Equity Ratio)负债权益比率用于评估公司负债与股东权益之间的关系。

负债权益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负债权益比率 = 总负债 / 股东权益5. 资本周转率(Capital Turnover)资本周转率用于评估公司利用投入资本的效率。

资本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资本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资产总额6. 净利润率(Net Profit Margin)净利润率用于评估公司每一销售额的利润水平。

净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净利润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7. 总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Assets)总资产收益率用于评估公司利用总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

总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总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总资产8. 股东权益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股东权益收益率用于评估公司利用股东权益创造利润的能力。

股东权益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股东权益收益率 = 净利润 / 股东权益9. 应收账款周转率(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应收账款周转率用于评估公司收回应收账款的效率。

财务基本公式大全

财务基本公式大全

财务基本公式大全一、会计等式。

1.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这是基本的会计恒等式,表示企业的资金来源(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资金占用(资产)之间的平衡关系。

例如,一家企业的资产为100万元,负债为30万元,那么所有者权益 = 100 - 30 = 70万元。

2. 利润 = 收入 - 费用。

- 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如果一家公司本期收入为80万元,费用为50万元,那么利润 = 80 - 50 = 30万元。

二、财务比率分析公式。

1. 偿债能力比率。

-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例如,企业流动资产为50万元,流动负债为20万元,流动比率 = 50÷20 = 2.5。

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左右比较合适。

-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 - 存货)÷流动负债。

- 由于存货的变现能力相对较差,速动比率更严格地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假设企业流动资产为50万元,存货为10万元,流动负债为20万元,速动比率=(50 - 10)÷20 = 2。

- 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若负债总额为40万元,资产总额为100万元,资产负债率 = 40÷100×100% = 40%。

2. 营运能力比率。

-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 + 期末应收账款)÷2。

它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

例如,营业收入为100万元,期初应收账款为10万元,期末应收账款为15万元,平均应收账款余额=(10 + 15)÷2 = 12.5万元,应收账款周转率 = 100÷12.5 = 8次。

- 存货周转率 = 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 平均存货余额=(期初存货 + 期末存货)÷2。

财务比率分析公式

财务比率分析公式

财务比率分析公式财务比率分析公式是财务管理中常用的工具,用于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通过计算一系列财务比率,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潜力等方面的情况。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财务比率分析公式及其计算方法。

1. 盈利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利润水平。

常用的盈利能力比率包括毛利率、净利率和ROE(净资产收益率)。

- 毛利率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销售收入毛利率反映了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后的利润水平。

- 净利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净利率衡量了企业销售收入中的净利润占比。

- ROE = 净利润 / 净资产ROE衡量了企业利用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所获得的回报。

2. 偿债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用于评估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常用的偿债能力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

-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流动比率反映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

-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排除了存货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更加准确地衡量了企业的偿债能力。

- 利息保障倍数 = 经营利润 / 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用于评估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

3. 运营能力比率运营能力比率用于评估企业的资产管理和运营效率。

常用的运营能力比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 总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衡量了企业每单位资产创造的销售收入。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

- 存货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平均存货存货周转率衡量了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

4. 成长能力比率成长能力比率用于评估企业的成长潜力和发展能力。

常用的成长能力比率包括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资产增长率。

- 销售增长率 = (本期销售收入 - 上期销售收入) / 上期销售收入销售增长率反映了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成本费用=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4、总资产报酬率
又称资产所得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它表示企业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用以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数值取自《资产负债表》
其计算公式为: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意义——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企业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变化,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资本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自有投资的经济效益越好,投资者的风险越少,值得投资和继续投资,对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就意味着股票升值。因此,它是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企业经营者来说,如果资本收益率高于债务资金成本率,则适度负债经营对投资者来说是有利的;反之,如果资本收益率低于债务资金成本率,则过高的负债经营就将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1、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X100%
公式中: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是指企业当期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驻澳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减去折扣与折让后的数额。数值取自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成本费用利润率的计算公式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公式中的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用总额来自企业的损益表。成本费用一般指主营业务成本和三项期间费用。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
利润总额指企业实现的全部利润,包括企业当年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支出净额等项内容,如为亏损,则用“-”号表示。
利息支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权利息等。
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之和为息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当年实现的全部利润与利息支出的合计数。数据取自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和《基本情况表》
3、成本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处收入-营业外支出
2、销售利润率:
其计算公式为:销售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总额 / 营业收入×100%
销售利润率是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的指标。属于盈利能力类指标,其他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还有资产收益率、权益净利率、已占用资产回报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VS销售毛利率:俗称销售利润率为毛利率,只是口头上的一种表述。实际上,销售利润率与销售毛利率是不同的两个指标,因为前者已剔除了期间费用,后者仍包含期间费用(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数据取自企业《资产负债表》
平均资产=(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意义——
1.表示企业全部资产获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通过对该指标的深入分析,可以增强各方面对企业资产经营的关注,促进企业提高单位资产的收益水平。
从两者公式可以看出: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 / 营业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而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因此,可以看出销售毛利率一般大于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对权益利润率有很大作用。销售利润率高,权益利润率也高;反之,权益利润率低。影响销售利润率的因素是销售额和销售成本。销售额高而销售成本低,则销售利润率高;销售额高而销售成本高,则销售利润率低。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
其中:平均资本=[(实收资本年初数+资本公积年初数)+(实收资本年末数+资本公积年末数)]÷2
上述资本公积仅指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7、资本金利润率
资本金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100%
另外,会计期间内若资本金发生变动,则公式中的“资本金总额”要用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2.一般情况下,企业可据此指标与市场资本利率进行比较,如果该指标大于市场利率,则表明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负债经营,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
3.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入产出的水平越好,企业的资产运营越有效。
5、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利润就越大,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分析时,可将成本费用与营业利润对比,计算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如利润中还包括其他业务利润,而其他业务利润与成本费用也没有内在联系,分析时,还可将其他业务利润扣除。
6、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又称资本利润率,是指企业净利润(即税后利润)与平均资本(即资本性投入及其资本溢价)的比率。用以反映企效益的一项评价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