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青铜艺术之美冀美版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上册第8课《青铜工艺之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上册第8课《青铜工艺之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上册第8课《青铜工艺之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上册第8课《青铜工艺之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青铜器有所了解,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2学情分析学生总体美术修养一般,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大部分学生美术素养居中,部分学生较好,亦有部分学生较差。

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对绘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对美术现象进行较为理性和深刻的分析,但每个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门外汉。

学生作品缺少童趣,难得想象力,绘画技巧日渐成熟但同时画风呆板,喜欢社会生活中流行的“动漫卡通”与教材中倡导的审美意象差异太大。

3重点难点1.从工艺美术的种类来讲,重点应放在青铜器方面,因为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继彩陶之后又一个最灿烂的篇章。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青铜器。

4.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5.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今天就向同学们介绍青铜工艺的产生与发展及主要艺术特征。

活动2【讲授】青铜器及其分类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时代的漫长跋涉之后,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在中国,作为奴隶社会文明标志的,是青铜工艺。

史家把奴隶制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青铜工艺之美冀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青铜工艺之美冀美版

青铜工艺之美教学设计《青铜工艺之美》教学设计---小学冀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八课一、课标分析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也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审美技能。

美术课程带领学生走进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通过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学习来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敬仰之情,提高爱国热情,激励每一个学生在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的同时,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祖国拼搏奉献!二、教材分析《青铜工艺之美》是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八课,结合教材与课程标准,本课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认识青铜器,主要从材质,外形,纹饰,以及铭文方面欣赏中国青铜器。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青铜器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

教学此课不仅需要教师掌握足够的历史知识,青铜知识,也需要学生提前预习,搜集青铜资料,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内容,所以我安排学生提前自学,提前掌握一部分历史内容,为课堂做好铺垫。

从而引导学生在汲取中华精粹的同时,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从认识青铜器,了解青铜器,到因此而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创造而感到自豪,主动传承民族文化,达到培养学生爱国热情的目的。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拓展思维能力,也能自主的利用各种工具搜集一些青铜信息,也具备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已经怀有深深的民族自豪感,不足的是知识匮乏,因此只要教师综合历史知识,合理引导欣赏思维,及时补充青铜知识,学生通过用心来听,用脑来思考,用智慧来吸收,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一定能用知识设计出更美好的梦想。

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青铜器的伟大发展历程,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定能燃烧起强烈的爱国情怀。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青铜工艺之美冀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青铜工艺之美冀美版

青铜工艺之美教学设计《青铜工艺之美》教学设计---小学冀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八课一、课标分析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也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审美技能。

美术课程带领学生走进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通过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学习来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敬仰之情,提高爱国热情,激励每一个学生在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的同时,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祖国拼搏奉献!二、教材分析《青铜工艺之美》是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八课,结合教材与课程标准,本课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认识青铜器,主要从材质,外形,纹饰,以及铭文方面欣赏中国青铜器。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青铜器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

教学此课不仅需要教师掌握足够的历史知识,青铜知识,也需要学生提前预习,搜集青铜资料,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内容,所以我安排学生提前自学,提前掌握一部分历史内容,为课堂做好铺垫。

从而引导学生在汲取中华精粹的同时,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从认识青铜器,了解青铜器,到因此而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创造而感到自豪,主动传承民族文化,达到培养学生爱国热情的目的。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拓展思维能力,也能自主的利用各种工具搜集一些青铜信息,也具备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已经怀有深深的民族自豪感,不足的是知识匮乏,因此只要教师综合历史知识,合理引导欣赏思维,及时补充青铜知识,学生通过用心来听,用脑来思考,用智慧来吸收,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一定能用知识设计出更美好的梦想。

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青铜器的伟大发展历程,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定能燃烧起强烈的爱国情怀。

冀教版(冀人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冀教版(冀人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图形创意与联想》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用教材提示的方法进行图形创意练习。

2. 在美术活动中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 发展自己的手绘线条的表达力。

教学准备:范例作品图片资料、彩色水笔、彩纸、旧画报、剪刀、胶水等。

教学流程:一、教学导入:先让学生欣赏范作,可独立看,也可分组边看边讨论,然后请一些同学针对具体的图形对全体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理解。

教师尽量要待学生先去尝试说明后再揭示这些图形之所以“怪”的妙处。

二、教学新授:1.出示一个人和一个圆圈,提示这里的人和圆圈都是“活”的,能大能小,能动能变,他们碰到一起,会产生什么奇怪的图形?一个人在照镜子,但镜子是一个“魔镜”,你会如何表现这幅奇怪的图形?根据一组关键词,比如“树、脸”或“人、蚊香”等,想象一下,它们碰到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奇怪图形?2.同学间可讨论交流,并随手画一些草图。

选自己满意的草图,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各种富有个性化的创作方法,比如:用一些废旧图片或一些图形资料,局部分解再重新粘贴组合,并添加笔绘,以强化效果。

三、展示评价布置一个“奇怪图形展”,展示学生习作,并附上标签,说明作品的名称、作者和创作意图。

教学反思:要关注学生是否有强烈的创作愿望吗?是否认真用心思付出心血去创作吗?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自己的作品称得上“奇怪的图形”吗?它简练、幽默使人一目了然吗?《质朴的农民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农民画的特点,能够模仿农民画的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描绘丰收的图画。

2. 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选用拼贴、镶嵌、编织等方法创作一件体现丰收的艺术作品。

3. 懂得生活中许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创作美术作品,美化环境,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和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小小丰收会”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各种农产品,感受丰收的喜悦,引出课题。

介绍农民画在农村,闲暇之余农民伯伯和阿姨也利用绘画和手工艺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绘画因为艺术特色浓郁、颜色使用大胆、充满生活情趣、富有装饰感而深得人们的喜爱。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上册《8.青铜工艺之美》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4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上册《8.青铜工艺之美》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4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上册《8.青铜工艺之美》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认识青铜工艺作品的器形、色彩、纹饰构成、布局形式及表现方法,领悟美术表现空间的开放性。

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渠道查找资料,进行自主性研学的能力,探讨、比较各种青铜工艺的不同特质,获得和发现新的认知,培养研究性学习的乐趣。

②认真观察、仔细体会并能用口头或书面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工艺、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形成文化传承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赏析青铜艺器的艺术文化,用准确的美术语言对纹饰进行分析,了解纹饰的布局,感受青铜器特有的艺术美感。

教学难点:
准确、灵活的运用青铜器艺术特点创意表达及实践。

教学用具。

冀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青铜工艺之美》说课稿

冀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青铜工艺之美》说课稿

冀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青铜工艺之美》说课稿一、教材概述本说课稿是针对冀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中的《青铜工艺之美》一课进行的讲解。

该课程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青铜工艺,通过学习了解青铜工艺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掌握青铜工艺的制作工艺和相关术语;•学习理解青铜工艺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增进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和理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历史发展和制作工艺;•学习理解青铜工艺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难点:•提高学生对青铜工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对传统艺术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课件:包括青铜工艺的图片和相关资料;•黑板、彩色粉笔、橡皮擦;•学生绘画用纸、彩色铅笔、水彩笔等;•展示青铜工艺作品的实物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与引入(5分钟)1.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发学生对青铜工艺的兴趣和疑问,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步骤二:知识讲解与学习(20分钟)1.通过展示青铜工艺的实物或图片,向学生介绍青铜工艺的特点和用途。

2.通过课件展示,讲解青铜工艺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工艺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意义。

3.讲解青铜工艺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材、铸造、浇注和打磨等过程。

4.解释青铜工艺中常见的术语,如铜器、铸造、青铜等,确保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步骤三:艺术欣赏与分析(30分钟)1.分发学生绘画用纸和彩色铅笔,要求学生观察展示的青铜工艺作品,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引导学生分析青铜工艺作品的艺术特点,如造型、纹饰、比例等方面,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互动交流。

河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8.青铜工艺之美-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河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8.青铜工艺之美-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课时:第1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青铜器,了解青铜器的种类、名称、器型、用途等相关的知识,感受青铜器的美,为下一课时做准备工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描述、分析、讨论青铜器,了解青铜器的艺术特征,感受青铜器的独特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提高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了解青铜器的种类、名称、器型、用途等相关知识。

难点:通过器型辨别青铜器的种类,了解青铜器的用途,感受并描述青铜器的美。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美的事物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青铜器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存在,在各种新文化冲击的当下,怎样让学生对传统艺术感兴趣是个不小的难题。

所以在课程设计上,尽量做到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教学过程:导入:播放动画片《哪吒传奇》片头曲,介绍哪吒的时代背景,把时代拉到遥远的殷商末年。

学生分组,并为自己的小组命名。

一、哪吒的乾坤圈活动一:想一想,议一议。

提出问题:生活在殷商末年的哪吒,他的乾坤圈最有可能是什么材质的?小组内部讨论,得出结论并汇报。

教师总结:哪吒的乾坤圈最有可能是青铜的。

活动二:自学资料卡中的知识,完成资料卡后的判断题。

出示资料卡(课本22页对青铜器的简介)学生自学,可向教师提出问题。

出示判断题,随机每小组一道,小组派成员回答。

活动三:青铜器艺术欣赏。

播放图片,学生在悠扬的古曲中欣赏青铜器。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二、你们好!青铜器,你们的样子好酷!我想认识你们。

(认识青铜器)活动一:你能记住这些青铜器的名称和样子吗?出示图片,介绍鼎、豆、尊、瓶、爵、卣、盂、铙、鼓、编钟、钺十一种典型的青铜器的名称和器型特征。

出示图片,请学生说出青铜器的名称。

活动二:你能猜出这些青铜器有什么用途吗?出示4组图片,小组成员之间讨论这些青铜器的作用。

并汇报小组的答案。

教师总结青铜器的分类。

课外延伸:视频《青铜器的制作过程》总结与评价:1、你学到了什么?2、对自己和自己的学习小组进行评价。

小学美术教案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

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小学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进行欣赏评述活动,从青铜器的造型、纹样以及文字等方面来了解青铜艺术的特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古代青铜艺术,陶冶艺术情操。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青铜艺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认识中国青铜艺术在人类文化上所作出的贡献,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评述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从青铜艺术的造型、纹样以及文字的等方面来欣赏了解青铜器艺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在欣赏青铜器艺术的过程中,认识中国青铜器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策略在学习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这课时,正好是让学生感受我中华民族古代优秀艺术文化的契机。

虽然条件有限,不能带学生亲临博物馆参观,但可以运用课件让学生通过网络影片来了解我们祖国古代青铜艺术。

作为一节美术欣赏课,应该让学生课前头脑中有一定印象,应该让学生课前首先预习美术课本,在课前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美术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录像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形象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设计目的和说明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工艺之美
一、教材分析
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

早在石器时代的末期,就已经出现青铜器了。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造与使用已遍布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青铜器的实用功能、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2、通过欣赏,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青铜美的造型和纹饰,并用画笔表现出来。

3、感受我国青铜文化的艺术魅力,激发对青铜探究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青铜的造型和纹饰
2、探索青铜其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四、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青铜器的资料袋、绘画纸、彩色卡纸、刮蜡纸
一次性筷子、黑色勾线笔等
学具:收集青铜资料、绘画纸、彩色卡纸、刮蜡纸、一次性筷子、黑色勾线笔
五、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件新奇的宝贝,我想请同学们一起来鉴宝,谁愿意上来看一看。

(提示学生用手摸一摸,敲一敲)你知道这是件什么宝贝吗?
2、你们对我的宝贝好奇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它。

(课件播放:伏鸟双尾铜虎介绍)
3、同学们,这可是我们江西出土的一件宝贝哟。

现在不仅知道它的名字——伏鸟双尾铜虎,而且知道它是件青铜器。

4、那!青铜器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又是怎样铸造出来的呢?同学们也跟老师一样,心里肯定有许多疑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大胆地把自己想知道的问题问出来吧!
5、刚刚同学们问了这么多的问题,说明同学们对青铜器很感兴趣
很爱思考,现在老师把它归纳一下,发现这些问题是大家很想知道的:(课件出示):
1) 青铜器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 青铜器是怎样铸造出来的?
3) 青铜器是什么时候的人用的?
4) 青铜器的用途,有哪些种类?
5) 青铜器的纹饰有什么涵义?
6、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来“感悟青铜之美”,(课件出示:课题),探究它的奥秘。

(板书课题) 二、欣赏、感悟
1、首先我们看看青铜器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么铸造出来的?。

(播放视频)
2、哦,原来青铜是红铜、锡和铅的合金。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组青铜器。

(课件分别出示:四羊方尊、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造型与纹样:
器身方形,方口,外沿像个喇叭口。

四角各塑一羊。

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羊在古代寓意吉祥。

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形象。

全体饰有细云雷纹。

商朝青铜器,通高58.3厘米;重达34公斤
商代方尊的代表,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是一种装酒的礼器;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它的造型生动,寓雄奇于秀美之间,可谓巧夺天工。

司母戊大方鼎:
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该鼎是商王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造型: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厚实,轮廓方直,立耳、方腹、四足,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

纹饰:鼎身除四面中央是没有纹饰,其余各处皆有纹饰。

鼎身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耳侧以鱼纹为饰。

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司母戊鼎高大厚重,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
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约832千克,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这些青铜器美不美呀?美在哪?
(独特的造型与奇异的纹饰) 4、下面我们就从造型、纹饰两方面来欣赏国家级青铜。

(课件视频:青铜器鉴赏)
5、青铜器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像这样的宝贝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很多、、、、、、,古时候人们的生活与青铜器密不可分,做饭,装水,喝酒,听音乐和打仗都与它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就请来了青铜家族的五兄弟,我们来认识一下。

(课件出示:酒器、食器、兵器、水器、乐器、)
三、了解不同类型青铜器及造型、纹饰的特点:(与学生互动讲解)
1.酒器(课件出示:酒器爵的图片)
大家再来猜猜这是什么?做什么用的?(出示爵),喝酒用的。

相当于现在的酒杯。

圆腹,前有倾酒的流,后有尾,旁有盘鋬(pan,器物上的手提部分),口上有两柱,下有三个高足。

属于酒器。

你还收集到哪些酒器的材料,请位同学说一说。

2.食器(课件出示:食器鼎的图片)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它,它叫什么名字?(出示鼎),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煮或盛饭鱼肉,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和圆形。

(它圆圆的形状,两只耳朵,那是不是所有的鼎都是这样的呢?原来鼎有这么多的造型。

大家看看这个大方鼎,你发现他的身上有什么奇特的花纹吗?它的肚子上有一张奇怪的脸,这张脸像怪兽的脸一样,这种兽面的脸的花纹叫做兽面纹,也叫做饕餮纹,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


3、兵器(课件出示:兵器钺的图片)
它的名字叫做钺,用于劈砍。

形状像后来的大斧,有穿,可安装长柄。

也作为刑具。

有些钺形体很大,并雕镂精致的纹样。

古代国王赏赐大臣青铜钺,有着赋予军权和征伐的意义。

它和剑一样属于兵器。

你还知道哪些?
4、水器(课件出示:水器盘的图片)
这个的名字叫盘。

盥洗用匜浇水,以盘承接。

小的盘也盛水用以洗手洗脸,大的盘也用以洗浴。

盘多圆形,浅腹。

5.乐器(课件出示:乐器钟的图片)
大家再来猜猜这个是做什么的呢?它的名字叫做钟,当钟变成7—20个的时候,把它悬挂起来,就可以变成编钟,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它属于一种乐器。

你还收集了哪些乐器?
四.自主探究,合作练习
1、刚刚我们分类详细地看了、说了青铜器中不同家族的成员,让我们深刻的感受青铜国宝的魅力。

2、今天大家一起来完成一个展览。

每个小组完成一种类别的青铜器皿。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完成,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学习资料袋,里面有不同青铜器的图片和纹样及文字介绍,同学们可以自由的研究学习并创作。

3、分组作画,教师介绍不同形式的绘画(可用刮蜡画、线描画、彩色卡纸画等)
(课件出示:青铜器线描欣赏,配乐)
五、作品展评
布置展览,请同学上来介绍一下自己的青铜器。

六、教师小结
瞧!一张张精美的青铜器就完成了,你们表现得真棒!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课后我们还可以将展览办到校园里面去,即让他们感悟青铜之美,又为祖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出一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