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学科九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语文(九年级上册)单元课程纲要﹒第六单元

生评师评 生评师评
单元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学习活动
评价主体
3.评点人物形象。
准确说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
人物的性格特征概括准 确。
圈点勾画出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细 节等描写,演读、情景模拟、揣摩词语 表达效果、角色扮演等方式概括人物形 象。
生评师评
4.评说塑造人物形象 的艺术手法。
1.例举《智取生辰纲》中环境 描写的语句,说出环境描写的 表达效果。2.例举范进中举前 后众人的不同态度,说出对比 手法的表达效果。3.阅读“屠 户治疯”相关语段,说出夸张 的表达效果。4.观看视频《刘 姥姥进大观园》,依据文本对 评点演员的表现,说出动作、 神态描写对人物刻画的表达效 果。
2.准确说出小说线索, 概括故事情节。
1.准确说出小说的线索。 2.结合传统小说的结构(开 端、发展、高潮、结局) 概括故事情节。 3.用短语形式概括重点情节 (主谓短语)。 4.变换叙述视角,复述故事 情节。
1.准确说出小说的线索 。2.准确使用主谓短语 概括事件。3.叙述角度 准确,故事情节完整, 想象合理。
课前整理自己觉得 差距比较大的与现 代汉语意义不同的 语词。课前收集关 于《水浒传》的资 料。默读课文,自 主思考,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小组竞 学
剧本中的时间、人 物、情节、场景集 中,适应演出的需 要。用语言推动情 节的发展,突出戏 剧冲突
1.交流戏剧与小说的区别 2.把小说中“屠户贺喜”的场 面改写成剧本。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4.总结改写的技巧。
生评师评
课时主题
课时分配
学习目标
主要活动设计
实施方式
学习资源
智取生辰纲
3课时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课程纲要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课程纲要》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设计教师:授课时间:90课时左右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一、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九年级学生面临毕业,从总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爱好语文学习,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
但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陈旧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尊心和荣辱感,主动性不强。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
全册六个单元,共25课。
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主要内容是对大自然的赞颂。
第二单元是名家名作阅读,我们可以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
第三单元是小说单元,这个单元的学习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的语言。
第四单元是阐述求知问题的议论文。
第五单元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单元,学习时要注意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能对各篇课文的语言特色有一定的体会。
第六单元是历史著作方面的文言文,学习这个单元必须熟读背诵课文,并将精彩的句、段摘抄在笔记本上,积累文言词汇,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二、课程目标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6、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大纲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本教学大纲适用于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
该教材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1. 课文研究: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诗词、小说和其他文学形式的艺术特点,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2.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类型的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
3. 口头表达:通过课堂演讲、小组讨论和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演讲技巧和交流能力。
4. 词汇积累:通过课文研究和扩展阅读,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
5. 阅读拓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拓展,涉及文学作品、诗歌、报刊杂志等不同文本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综合阅读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学软件,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小组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和场景,帮助学生将语言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加研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 评价与反馈:及时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励学生的研究动力,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研究效果。
四、教学评价和改进1. 教学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以及期中、期末考试等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2. 教学改进: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4.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意思,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单元:自然之音教学内容:研究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
进度安排:1周第二单元:砥砺思想教学内容:阅读议论性文章,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议论的中心。
进度安排:2周第三单元:游目骋怀教学内容: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情感,能联系时代谈感受。
进度安排:1周第四单元:青春年少教学内容:阅读小说,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
进度安排:2周第五单元:理想信念教学内容:阅读议论性文章,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进度安排:2周第六单元:人物百态教学内容:阅读古白话小说,把握情节和结构,揣摩小说的语言。
进度安排:2周总进度安排:10周教学方法及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巧。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体验法:通过诗歌朗读和小说情节梳理,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本的情感和意境。
4.实践法:通过写作训练和阅读课外读物,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
5.多媒体教学:通过电子课件、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评价方法及标准1.考试成绩: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反映学生的语文研究水平和掌握程度。
2.作业评价: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评价学生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效果。
3.课堂表现:通过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4.阅读量和写作量:通过阅读量和写作量的统计,评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多读多写,提高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课程纲要

初中语文课程纲要(仅供参考)(九年级上册)中牟县教研室中学语文组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二日初中语文课程纲要(九年级上册)中牟县教研室中学语文组●学校名称:●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基础型课程●设计教师:●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设计日期:●适用年级:九年级上学期●授课时间:90课时一、课程目标本册教材侧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继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的综合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文学作品1.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小说等文学样式。
学习新诗,进一步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学习小说,了解小说的体裁特点,通过分析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主题。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议论文: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文言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诵读和背诵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写作:1.写叙事类文体,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3.进行命题、半命题、话题、材料作文等形式的专项训练。
4.作文训练不少于8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
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5.注重作文的修改,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互相评改作文,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促进合作,共同提高。
综合性学习本册共安排了六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重点培养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雨的诉说”:丰富心灵感悟,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同时通过搜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学科九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统编版语文学科九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教材版本:统编版课程类型:必修课程适用年级:九年级上册总课时:90课时一、课程目标(一)识字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写字、释义,会读、会写课后“读读写写”里要求掌握的词语。
(二)阅读(课内)1.通过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够找出论点,区别论据类型,发现论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论证方法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2.欣赏文学作品(小说、诗歌),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维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示力的语言。
3.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背诵优秀诗文14篇。
九上古文3篇,课内外11首古诗。
(二)阅读(课外)4.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本学年阅读《艾青诗选》、《水浒传》两部名著,抓住主要内容,写出读书笔记。
(三)写作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3.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4.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5.作文每学期一般不少于7篇,其他每周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练笔。
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能就教材提出的问题,或提出学习的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
二、学科价值1.热爱并运用汉民族语言文字,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民族语言的热爱之情,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人生的感悟。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语文学科九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教材版本:部编版课程类型:必修课程适用年级:九年级上册总课时:90课时制定教师:学校组别:部编版语文学科九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教材版本:部编版课程类型:必修课程适用年级:九年级上册总课时:90课时一、课程目标(一)识字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写字、释义,会读、会写课后“读读写写”里要求掌握的词语。
(二)阅读(课内)1.通过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够找出论点,区别论据类型,发现论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论证方法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2.欣赏文学作品(小说、诗歌),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维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示力的语言。
3.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背诵优秀诗文14篇。
九上古文3篇,课内外11首古诗。
(二)阅读(课外)4.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本学年阅读《艾青诗选》、《水浒传》两部名著,抓住主要内容,写出读书笔记。
(三)写作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3.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4.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5.作文每学期一般不少于7篇,其他每周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练笔。
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能就教材提出的问题,或提出学习的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
初三语文课程大纲

初三语文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 课程性质初三语文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既对初中前两年的语文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化,又为高中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本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品质。
2. 课程任务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语法、修辞等。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和鉴赏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常见文体的写作。
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进行清晰、准确、流畅的口头交流。
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中考要求的语文基础知识,如字词的正确读音、写法和含义,常见的修辞手法、语法结构等。
能够理解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文本,包括现代文、文言文、诗歌等,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文章主旨。
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写作要求,写出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通顺的文章。
能够进行有效的口语表达,包括演讲、辩论、日常交流等,表达清晰、得体、有逻辑。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练习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诵读、批注、归纳总结等,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课程内容1. 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顺序、人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作用等,能够分析记叙文的主旨和情感。
说明文阅读:了解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能够准确理解说明文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语文学科九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教材版本:统编版课程类型:必修课程适用年级:九年级上册总课时:90课时一、课程目标(一)识字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写字、释义,会读、会写课后“读读写写”里要求掌握的词语。
(二)阅读(课内)1.通过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够找出论点,区别论据类型,发现论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论证方法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2.欣赏文学作品(小说、诗歌),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维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示力的语言。
3.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背诵优秀诗文14篇。
九上古文3篇,课内外11首古诗。
(二)阅读(课外)4.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本学年阅读《艾青诗选》、《水浒传》两部名著,抓住主要内容,写出读书笔记。
(三)写作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3.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4.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5.作文每学期一般不少于7篇,其他每周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练笔。
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能就教材提出的问题,或提出学习的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
二、学科价值1.热爱并运用汉民族语言文字,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民族语言的热爱之情,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人生的感悟。
2.学习并传承民族文化,在学习运用民族优美语言的前提下,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民族智慧的深邃多元,,从而热爱并主动承担起继承与传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
三、学生情况分析1.关于学生学习问题引起的心理浮躁、激动、不安和放弃现象的分析。
随着中考的迫近,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心理的负荷也不断加大。
因此学生的表现自然分成以下几种类型:(1)自信型:这部分学生思想上有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理想,学习兴趣浓厚,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方法得当,学习策略和技巧成熟。
各科发展平衡,平时成绩优秀,并且经常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赞扬。
(2)迷茫型:这部分学生在班级中人数较多,他们在思想上也渴望着升入高中。
但由于平时不注重学习技巧和方法,或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平时成绩波动较大,不是很稳定,从而导致他们的思想起伏也较大。
(3)自暴自弃型:这一部分学生也是班主任最头疼的一个群体。
他们平时对学习就无多大兴趣,多门课程都经常亮红灯。
2.关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分析。
爱读不爱写,爱听不爱说读:大多数除了课本不爱读,课本以外的都爱读写:少部分人较喜欢写作,大多数人难以动笔,其余学生被动写作听:多数人能做到文明、耐心倾听说:能有条有理用简洁的语言发表自己思维所得者居约三分之一,约二分之一的人金口不开,其余学生居中。
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成绩不理想.四、学材分析九年级上册六个单元,共24课。
第一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与诗歌教学相适应,主要是学习自主欣赏诗歌作品,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诵活动、诗歌写作,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魅力,获得文学审美的熏陶。
第二单元是议论文单元,我们可以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它们或谈人生,或议社会,或论教养,都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第三单元是文言文单元,所选古代诗文,皆为传统的名家名篇。
散文都是名胜记游之作,诗词则偏于抒发个人的情志、怀抱。
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这个单元的学习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的语言。
第五单元是议论文单元,所选文章都带有思辨色彩,是第二单元议论性文章的延伸和深化。
第六单元是我国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精彩章节,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魅力,了解它们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课外古诗词背诵:共有8首。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水浒传》五、课程实施规划【文言文】单元课程目标单元课程内容(课时安排、包括综合性活动和评价)单元实施策略(课型、教法和学法特点等)单元评价及检测方法第三单元1.熟读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2.了解游记散文,分析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0《岳阳楼记》311《醉翁亭记》212《湖心亭看雪》213《诗词三首》3三篇精读,一篇略读。
朗读方法和翻译方法的指导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为主。
背诵过关单元检测听写注释落实过程评价第二、五单元1.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2.通过阅读课文,结合议论文的相关知识,能够掌握三要素,区分论点与论据。
3.练习分析议论文的能力。
6《敬业与乐业》 2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28《论教养》 19《精神的三间小屋》1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18《怀疑与学问》 219《谈创造性思维》 120《创造宣言》 1两篇精读,两篇略读。
教法:讲解法,讲解议论文的知识。
学法:对比阅读法、合作探究法重阅读和思考,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重合作,议论文较难懂,充分发挥四人学习小组的作用。
字词、文学常识过关过程性评价:作业、组内互评;议论文拓展文本《君子之交淡如水》、《坚持<一件事>原则》、《平视》《心灵百叶窗》、《凡事皆有度》、《学会转身》第四、六单元1.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
2.品味小说语言;3.会分析人物形象。
4.初步学习鉴赏古典小说的方法;14《故乡》 315《我的叔叔于勒》316《孤独之旅》221《智取生辰纲》 322《范进中举》 323《三顾茅庐》 224《刘姥姥进大观园》 2小说单元是学生最喜欢的,以默读为主。
尊重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重情景的设置、故事的拓展。
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向往之情。
字词、文学常识过关小说拓展文本《翻浆的心》、《童年》、《榜样》《应聘》、《那年冬天好大雪》第一单元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
2.能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赏析、品味语言。
1《沁园春·雪》 12《我爱这土地》 13《乡愁》 1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5《我看》 1本单元是现代诗歌,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朗读法。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朗读比赛字词、文学常识过关【综合性活动】(板块展示分阶段实施)综合性活动1.依据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分组实施。
2.展示交流时,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1.君子自强不息2.走进小说天地演讲活动过程性评价:活动参与、表现、自评、组评、师评【写作】1.结合本期写作课程目标,进行议论文和记叙文训练。
(1)观点要明确(2)议论要言之有据(3)学习缩写(4)论证要合理(5)学习改写2.每周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练笔,题目不定。
【课外古诗词】课外古诗词通过反复诵读,能够背诵这些诗词,正确的默写其中的名句。
结合课下注释,能够理解诗文的大意。
《课外古诗词诵读》8首自学为主课下小组互查早读检查默写默写检测【名著导读】名著导读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够简要的概括名著的内容,说出名著的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作品有独特的感受。
《艾青诗选》《水浒传》摘抄精彩语段写读后感过程评价:摘抄、读后感等。
【口语交际】讨论六、过程评价1.今天我听课的效果是能听懂,能复述还是能教别人?2.今天我与大家口语交流的层次水平是用词达意,语句连贯还是条理清晰?3.我今天朗读的层次水平是字音准确,语句流畅还是感情充沛?4.今天我写的是课堂笔记,课后收获还是生活随笔?5.我今天积累了3——5个生字词吗?我达到的标准是读准字音,准确抄写还是规范默写?6.我今天积累了2——4个成语吗?我达到的标准是了解,理解还是运用?7.今天我背诵了一句,一段还是一篇(一首)?今天我背诵的层次水平是基本流畅,滚瓜烂熟还是准确默写?每问三个层次,从第一至第三依次为A、B、C三个等级,结合学情自选等级,其中听、说、读、积累六项各为3分,写项为12分,达标者均为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