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句与拟人句的辨别

合集下载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辨析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辨析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判定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1)比喻句=“本体”+“比喻词”(像、仿佛、似乎、如同、好比、变成、是)+“喻体判断比喻句(三看一比)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一比就是比一比本体和喻体有没有本质上的相同,本质不同就是比喻句(如孤独就像是寂寞)(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火海。

()(二)改写比喻句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比喻句)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为比喻句)二、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动作、神态、感情等。

表动作的词:欢唱舞蹈嬉戏打闹...... 表神态的词:沮丧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害羞高兴......表感情的词:喜爱厌倦愤恨.......三、辨析拟人句1.风哥哥吹来了。

2.春姑娘来到了。

(不是说加上称谓就是拟人句,这种方法只是为拟人句增加感情色彩的作用)3、柳枝的头发在风中飘。

(改变名词的说法也不是拟人句)四、改写拟人句方法:1.把句子中的动词改成人的动作。

如:柳枝在微风中摇摆。

(改为拟人句)1.小鸟在枝头上啼叫。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2.没有动词时加进表示人神态、思想、感情的词。

三年级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大全

三年级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大全

三年级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大全摘要:一、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及区别二、比喻句的运用技巧三、拟人句的运用技巧四、实例分析与练习正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其中比喻和拟人是小学阶段最为常见的两种。

它们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抽象或复杂的概念。

那么,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并巧妙地运用它们呢?一、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及区别1.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修辞手法,用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或现象来表示或说明另一事物或现象。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包括本体、喻词和喻体。

例如:“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2.拟人句:拟人句是一种修辞手法,将人类的特点、情感或行为赋予非人类事物,使其具有人类特征。

拟人句常表现为把物当人写。

例如:“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欢快地跳舞。

”二、比喻句的运用技巧1.选择相似点:在运用比喻句时,要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使比喻更加自然。

2.避免过于夸张:比喻句要符合实际情况,避免过于夸张或荒诞的比喻。

3.善用喻词:选择恰当的喻词,如“像”、“似”等,使比喻更加明确。

三、拟人句的运用技巧1.抓住事物的特点:在拟人化描写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

2.赋予情感:让非人类事物具有人类情感,如快乐、悲伤等。

3.注意语言的氛围:根据文章的主题和氛围,运用恰当的拟人句。

四、实例分析与练习1.比喻句实例:“月亮犹如一轮明镜,照亮了黑夜。

”2.拟人句实例:“雨滴轻轻敲打着窗户,好像在向主人诉说它的故事。

”3.练习:请根据下列词语,分别写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词语:太阳、小草、风、月亮比喻句:拟人句:【答案】比喻句:太阳犹如一枚金币,照亮了大地。

拟人句:风儿轻轻拂过,小草欢快地舞蹈。

拟人句和比喻句的区别

拟人句和比喻句的区别
喻词 喻体 本体 拟人句:雪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描写人的特征
比喻句:本体、喻体、比喻词。 拟人句:要有人的特征,没有比喻词
1、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拟人句)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拟人句) 3、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拟人句) 4、像绿毯一样的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三、拟人句的运用形式
(1)把动物拟人化。 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2)把植物拟人化。 如:春天来了,柳枝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 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如: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 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除以上三种拟人运用形式之外,有些文章(如童话、 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科学知识小品等),也可以 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 如:《神奇的玻璃家族》
(比喻句)
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比喻句)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比喻句:本体、喻体、比喻词。 拟人句:要有人的特征,没有比喻词
四、什么是比喻句
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 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 的事物。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 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 喻之分。
五、比喻句的作用
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 容易接受,能化抽象为具体,使 事物更加清楚明白,给人深刻的 印象。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比喻句:天空中飘着像芦花一样的白雪。
如何区别
浙江农林大学附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 石艺莹
如何区别
浙江农林大学附属小学 石艺莹
一、什么是拟人句
拟人: 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
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 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 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小学生如何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小学生如何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小学生如何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和拟人句在语法结构上有所不同,因此小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
个方面来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1.理解意义:比喻句是通过比较来表达其中一种含义,它并非字面意思;而拟人句是将非生物物体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行为或特征,使其像具
有人的能力一样表现出来。

2.词语形式:比喻句常常使用“像”、“如同”等比喻连接词,直接
进行比较;拟人句则常常使用具有人的特征的词语,如“笑”、“哭”等。

3.句子结构:比喻句常常是直接将一些形容词或动词与被比较的对象
进行比较;拟人句则常常用主谓宾结构,主语是被拟人化的物体或概念,
谓语表达其人类的行为或特征。

4.上下文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常常是作为修饰或描写语言来使用的,通过理解句子所在的上下文,可以更好地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通过理解以上几点,小学生可以准确地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并在阅
读或写作中正确使用。

如果仍然有困惑,最好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和解释。

拟人句和比喻句的区别举例

拟人句和比喻句的区别举例

拟人句和比喻句的区别举例好呀,以下是 7 条关于拟人句和比喻句区别的举例:1. 拟人句啊,那可是让事物像人一样有动作、有情感呢!比如说“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小鸟咋能真的唱歌呢,但这样写是不是就感觉小鸟特别可爱活泼呀!可比喻句不一样哦,它是用一个东西来比喻另一个东西,像“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月亮和小船可完全不一样,但这样一比喻,我们就能更形象地想象出月亮的样子啦!你说是不是很有趣呢?2. 看呀,拟人句会让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变得有生命力呀!“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风儿哪有手呀,但这么写就让我们感觉到风的温柔呢。

而比喻句呢,“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镜子”,这就是用镜子来形容湖面呀,一看到这个比喻,那湖面的平静和光亮就一下子在我们脑子里啦!你觉得这区别大不大呢?3. 哎呀,拟人句能让物品有了人的性情呢!“花儿朝着我开心地笑”,花儿笑起来得多美呀。

但比喻句是把一个东西比作另一个东西哟,“太阳像一个大火球”,大火球多形象地说明了太阳的滚烫呀!这两种句子,你更喜欢哪种呀?4. 拟人句可是会给事物赋予人的行为呢!“柳枝在风中翩翩起舞”,柳枝怎么会跳舞呢,但这样写多生动呀!而比喻句,“长城像一条巨龙”,巨龙多雄伟呀,一下子就让我们感受到长城的壮观了。

它们的区别是不是很明显呢?5. 瞧瞧,拟人句让事物变得鲜活起来啦!“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星星眨眼睛得多迷人呀。

比喻句呢,“瀑布像一条银河倾泻而下”,用银河来比喻瀑布,那瀑布的气势就扑面而来啦!这俩可真不一样啊,对吧?6. 哇哦,拟人句会让非人类的东西有人的神态呀!“小狗委屈地看着我”,小狗那可怜的样子就呈现出来啦。

再看比喻句,“荷叶像一把大伞”,简单明了地告诉我们荷叶的形状呢!这区别是不是一下就看出来了呢?7. 哈哈,拟人句能让东西像人一样活动起来呢!“小猫在沙发上懒洋洋地伸着懒腰”,多形象呀!而比喻句,“大象的耳朵像扇子”,这样就清楚地让我们知道大象耳朵的样子啦!现在你应该能分清楚拟人句和比喻句了吧?总之呀,拟人句和比喻句各有各的奇妙,都能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丰富有趣呢!。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辨别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辨别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辨别一.比喻句:1.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2.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如: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这句话中把雨来比作小泥鳅。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是“像”,本体是“雨来”,喻体是“小泥鳅”。

3.常用的表示比喻的词有:好像、仿佛、似的、好似、宛如、如、像、一般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二.拟人句1.拟人,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2.拟人句有三个特点:(1)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2);不能出现比喻词(3)不能出现表示人物名称的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写人的动作、神态、心情的词语。

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

“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

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不难看出,比喻句和拟人句有相似之处,当把一种物比作人的时候,就容易将比喻句误认为拟人句了。

如: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多像梳着长发的少女啊!这里是把“柳树”比喻成了“梳着长发的少女”,而有的同学一看到有“少女”,就误认为拟人句了。

其实拟人句应不出现人物名称。

上面的句子如改成“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正在梳着自己美丽的长发呢!”句中没有了“少女”一词,但从“梳着自己美丽的长发”可以看出,这是把柳树当作人来写了,赋予柳树以人的动作,是拟人句。

大草坪的假山旁,美人蕉像举着火把的运动员(比喻),多精神!而那些头上扎着红头巾,身上穿着绿裙子的一串红围着金鱼池,跳起了欢乐的集体舞(拟人)。

村前村后的稻子,低头弯腰,在秋风中默默地等待着人们去收割。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比喻”与“拟人”这两种修辞格,在文章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们的使用往往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渲染文章的表达感情氛围,达到妙笔生辉的效果。

那么如何去识别“比喻”和“拟人”句呢?笔者谈点个人经验:“比喻句”通常是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去写,识别的重点应当体现在“比”上,即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所抓住的共同点是两事物间的相似点,一般有三种表达形式,即“明喻”、“暗喻”和“借喻”。

同时出现“明喻”是说甲事物像乙事物,通常“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同时出现,其典型的标志是出现代表性的“比喻词”“像”。

如,《桂林山水》中的比喻句极多,“像老人,像巨象……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它们分别把“山”比作“老人、巨象……屏障、竹笋……”再如,《索溪峪的野》中的“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是把“索溪”比作“野孩子”。

当然,比喻还有其它表示形式,如,“……宛如……”“……似的。

”“犹如……”等都是明喻的表示形式。

明喻的典型特征是能把比喻句改写成“……像……”的形式进行表述。

如,《第一场雪》中的“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可以改写成“雪末儿像玉屑似的随风飘扬”。

“暗喻”是直接“把甲事物说成乙事物’,典型的表达形式是“甲是乙”。

如,“产党是太阳”。

其它标志形式有“……变成……”,“……化成……”“……构成了……”等。

如“万里江山变成了粉装玉砌的世界”。

(《第一场雪》)“借喻”是直接用“乙事物”来把“甲事物”替代。

通常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第一场雪》)直接用“银条儿”、“棉被”来替代“雪”。

抓住了事物间的相似点进行表述。

而“拟人句”是把某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富有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

重点是抓住事物间的相关点,如,“它尤其爱跟山哥哥闹着玩:一会儿牵着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

拟人和比喻的区别

拟人和比喻的区别

拟人和比喻的区别导读: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

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

“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

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拟人句: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春姑娘翩翩起舞来到了人间”中“春天”怎么能“翩翩起舞”呢?这里显然把春天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总之,只要弄清了以上区别,就不难区分比喻和拟人了,也不至于一见到有“人”的句子就断定为拟人了。

【拟人和比喻的区别】1.描写植物的拟人和比喻句大全2.小学拟人句和比喻句的区别3.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介绍4.浅谈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5.比喻句和拟人句之间的区别6.比喻仿写拟人句7.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区别8.比喻拟人句大全上文是关于拟人和比喻的区别,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辨别
一.比喻句:
1.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2.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
比方的事物)。

例如: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这句话中把雨来比作小泥鳅。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是“像”,本体是“雨来”,喻体是“小泥鳅”。

3.常用的表示比喻的词有:好像、仿佛、似的、好似、宛如、如、像、一般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二.拟人句
1.拟人,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2.拟人句有三个特点:
(1)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2);不能出现比喻词
(3)不能出现表示人物名称的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写人的动作、神态、心情的词语。

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

“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

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不难看出,比喻句和拟人句有相似之处,当把一种物比作人的时候,就容易将比喻句误认为拟人句了。

如: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多像梳着长发的少女啊!这里是把“柳树”比喻成了“梳着长发的少女”,而有的同学一看到有“少女”,就误认为拟人句了。

其实拟人句应不出现人物名称。

上面的句子如改成“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正在梳着自己美丽的长发呢!”句中没有了“少女”一词,但从“梳着自己美丽的长发”可以看出,这是把柳树当作人来写了,赋予柳树以人的动作,是拟人句。

大草坪的假山旁,美人蕉像举着火把的运动员(比喻),多精神!而那些头上扎着红头巾,身上穿着绿裙子的一串红围着金鱼池,跳起了欢乐的集体舞(拟人)。

村前村后的稻子,低头弯腰,在秋风中默默地等待着人们去收割。

(拟人)
一只只不知从哪里来的不速之客——蛐蛐儿,像一位位绅士舞动长须在树下、草丛、花间歌唱(比喻)……我家的电脑已经替我们工作了八年了,最近经常生病。

(拟人)
今天天气很冷,小树也在寒风中乱抖。

(拟人)
北风呼呼地刮着,小树被刮弯了,像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病人。

(比喻)
电线杆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好象是欢乐的歌唱家在进行着歌咏比赛。

(比喻)
电线杆上的小鸟放开了歌喉,唧唧喳喳地唱起了一首奇妙的歌。

(拟人)
秋天来了,田野里是另一番景象。

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灿灿的牙;大豆也许太兴奋了,有的竟笑破了肚皮;稻子却特别有礼貌,弯着腰,迎接那久别的“故乡”——秋;高粱向来是怕见生人的,这不,秋来了,还不好意思低着头呢!(拟人)
拟人:
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
微笑。

6、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7、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9、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10、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
1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12、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13、微风柔和地吹, 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14、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15、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16、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17、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20、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24. 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
25. 大海是如此的变换末测,平静却又很凶猛,温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镜,像肆虐的猛兽,像母亲的抚慰,像父亲的鞭打。

27.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8.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29.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悄无声息地走开。

30.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31.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32.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33.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
34.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比喻句:
1.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3.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4.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6.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7.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8.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1)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拟人句)
(2)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比喻句)
(3)落叶随着风翩翩起舞。

(拟人句)
(4)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比喻句)
(5)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拟人句)
(6)绿油油的小草被风吹弯了腰。

(拟人句)
(7).字典就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一样。

(比喻句)
(8)天空中的星星眼睛一眨一眨的。

(拟人句)
(9)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比喻句)
(10)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拟人句)
(11)翠绿欲滴的椰子从叶间探出了头。

(拟人句)
(12)暴风雨来到的时候,许多庄稼、花儿、小树被风雨吹打得东倒西歪,而小草牢固地抓住泥土,
昂着头,挺着胸,像无畏的战士。

(感觉有争议也像拟人句也像比喻句)
(12)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

含羞草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只要在它的叶片上轻轻一碰,它就合拢起来,枝条也跟着低垂下来,好像不敢见人似的。

(比喻句)
(13)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拟人句)
(14)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拟人句)
(15)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拟人句)
(16)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拟人句)
(17)弟弟的脸蛋像苹果一样又圆又红。

(比喻句)
(18)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拟人句)
(19)许多鲜嫩的笋。

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拟人句)
(20)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比喻句)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例“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中“菊花”怎么能“频频点头”呢?这里显然把菊花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判断一个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还是比较困难的。

如“春天来了,柳条随风摆动,像少女的秀发。

”很多同学可能不假思索地说,这是拟人句,把柳条当作少女来写了,这不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了吗?她们说得好像有道理,其实答案都错了。

其实,辨别一个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关键要看这个句子有没有人物的动作或神情。

有人物的动作、神情的一定是拟人句。

例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