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冲刺复习热和能专题1分子热运动内能训练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练习题及答案-(新教材)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练习题及答案-(新教材)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1.下面四句话中都有一个“热”字,其中哪一句的“热”字表示温度的意思:()A.冰块吸热会溶解B.热功当量C.这杯水热得烫手D.物体里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的温度高,说明它的分子运动得剧烈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无间隙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3.一滴红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隔一段时间后全杯水都变红,这个现象以及其它许多扩散现象说明:()A.组成物质的分子的体积非常小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D.分子有一定的质量4.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A.分子间没有空隙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5.下列关于组成物体的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哪种:()A.所有物体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都是同时存在的B.所有物体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C.在0℃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D.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6.根据分子运动论,下面哪句话是错误的:()A.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B.温度越高,气体、液体、固体扩散越快C.温度越高,物体的动能越大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多7.关于物体内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B.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热量有关C.物体的内能与物体中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有关D.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8.下列过程,哪一个是通过热传递增加物体内能的:()A.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B.压缩筒内空气,使乙醚达到着火点C.铁片在室外被太阳晒热D.流星在空气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9.用铁锤敲打铁钉,铁钉温度升高是因为铁锤:()A.把温度传递给铁钉B.把热量传递给铁钉C.把内能传递给铁钉D.对铁钉做了功10.在用活塞密闭、绝热的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气体,当活塞对里面的气体压缩做功时,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A.气体密度变大B.气体的热量增多C.气体的压强变小D.气体的内能增多1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会增加B.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会增加C.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温度升高得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D.物体的内能增加时,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就一定会升高B.只要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就一定吸热C.只要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13.很多机器在工作时,往往用水来冷却,用水冷却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的比热容大B.水放出的热量多C.水的温度低D.水容易取得,不需要花钱买14.用相同的酒精灯和同样的烧杯盛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如图,反映的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A.甲的比热容大B.乙的比热容大C.它们的比热容一样大D.无法判断15.小明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1]水4.2×103干泥土0.84×103冰2.1×103铜0.39×103煤油2.1×103铅0.13×103水银0.14×103砂石0.92×103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热多D.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参考答案:1.A2.ABD3.B4.B 5.A 6.C 7.ACD8.C9.D 10.AD 11.C 12.D 13.A14.B15.D。
河北省名校中考物理第5讲第1课时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复习练习

第五讲内能内能的利用第1课时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一、选择题1.(2018沧州中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B )A.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B.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D.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2.(2018广州中考)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 ℃、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3.(多选)如图所示,关于冰的熔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该实验装置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B.冰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C.图中A、B两点温度相同,所以内能相同D.持续加热,当烧杯里的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水也能沸腾4.(石家庄中考模拟)下列有关热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 )A.舞台上的“白雾”是干冰升华时,使周围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B.PM2.5在空气中的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C.固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一定升高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的作用5.(石家庄中考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冷水一定比热水的内能小,因为冷水的温度较低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用火炉烧水,是用做功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D.中午海滩上沙子比海水热,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热机消耗的燃料越多,效率就越低B.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热的物体传给冷的物体C.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得越多,放出热量就越多D.人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体温,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身体造成危害7.(2018广州中考)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C.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2 000 J的热量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8.(2018烟台中考)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人教 九年级上册物理- 1 -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基础知识训练1.在量筒的下半部分盛有蓝色的浓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清水,几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2.一根铁棒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又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
3.如图15-1所示,下面的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看到上面的瓶子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A.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B.分子间有相同作用力C.分子有一定大小 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4.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C.扫地时灰尘飞扬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5.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黑.说明其原因.6.把1升酒精倒入容器中,再把2升水也倒入这个容器中并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3升,请解释这个现象。
综合提高训练1.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15-2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A .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B .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C .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D .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图15-1。
备战中考物理经典考题复习训练——专题十八:热和能

备战2020中考物理经典考题复习训练——专题十八:热和能考点一:分子热运动1.打开香皂的包装纸,会闻到香皂的香味,这说明分子()A.有引力B.有斥力C.有间隙D.在不停作无规则运动2.下列现象中可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A.将香水瓶盖打开,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水味B.将墨水滴到温水中,墨水散开的速度较滴到冷水中的快C.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D.液体体积很难被压缩3.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A.酒瓶盖一开,酒香四溢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C.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越变越小4.美丽的绿城南宁,水秀山清、景色秀丽。
以下绿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沙井中学东边的沙江,江水清澈见底B.青秀山,寺内暮鼓晨钟C.民歌湖,岸边九里飘香D.药用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C.用盐把青菜腌成咸菜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5.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A.汽车驶过公路,灰尘在空中飞扬B.沿着河床奔流而下的河水C.樟脑丸放置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D.冬天下雪时,满天飞扬的雪花6小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同组的笑笑提出了这样的猜想: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高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相同的两只烧杯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
小高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得到的结论是:。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
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3)同组的笑笑在小高的基础用酒精灯对冷水加热,观察到温度升高时杯中水的颜色变化更明显,笑笑(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和小高相同的结论,理由是。
中考物理复习 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

例3(2022· 广西百色)用冷水冷却发动机,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 ___大____(选填“大”或“小”)的特性。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 __做__功___(选填“压缩”或“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2020·广西北部湾经济区Ⅰ卷)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河岸上 沙土热得烫脚,但河水却非常凉爽,这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_大______(选 填“大”或“小”)。
6.(2018·广西贺州)用同一盏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 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如图17-1所示图像。由图像可知:甲物质 的温度比乙物质的温度升高得___快____(选填“快”或“慢”),甲物质 的比热容__小__于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3)被加热液体(尤其是易燃液体)不能过满,以免发生意外
实 验
加热相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需要的加热时
结 论
间较长,即水比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多
续表
评 估
实验存在的不足:①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如风向、不同物质的散热
交 流
情况等;②难以控制酒精灯火焰的大小完全相同
(1)实验方法改进:选用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加热器和可封闭的容器
考点4 热量及其相关计算 抢分攻略
1.热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可以用“吸收”或 “放出”来表述。
2.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
(1)吸热公式:Q吸=cm(t-t0) (2)放热公式:Q放=cm(t0 - t)
3.关于物质混合或接触时的热量问题,若题目明确不计热量损失, 则Q吸=Q放;时间足够长时,两物体末温相等。
(4)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能__量___的多少叫做热量。国际单位制中, 热量的单位是_焦__耳__(__J_)_。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21 分子热运动 内能 讲义(含解析)

故选: 。
3.(2023秋•兴宁区月考)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可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
A.异香扑鼻B.大雪纷飞C.炙手可热D.钻木取火
【答案】
【分析】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等的变化来体现。
(4)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5)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2)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三、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由多种因素决定)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1)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选: 。
2.(2023秋•南关区校级月考)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都贴了禁烟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A.物质是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中考物理备考热和能练习指导

中考物理备考热和能练习指导【一】分子热运动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
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叫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
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二】内能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的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单位:J。
2、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温室效应:太阳把能量辐射到地表,地表受热也会产生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阻碍这种辐射,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加剧了温室效应。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三】比热容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和状态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o℃),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热机(无答

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一、选择题、1、与“热”相关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扫地时,灰尘满屋,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B.用水作汽车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C.把冰放在手心,感到冷,是因为冰的内能为0D.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2、长沙是我国有名的“火炉”城市之一,夏天的最高气温一般比沿海低纬度地区的最高气温还高,原因可能是 ( )A.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B.水吸收的热量比泥土、砂石吸收的热量少 C.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D.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3、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事例中没有..应用这一特性的是 ( )A.让热水流过暖气片来取暖 B.城市修建人工湖,减弱“热岛效应”C.在三峡修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D.汽车发动机用水循环冷却4、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的浅水滩处却感到凉爽.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 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 B.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C.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 D.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5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是做功和热传递,在下列图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6、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部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 ( )A.一切物质的分子部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存在间隙7、下表列出了常见的四种物质的比热容。
分别让相同质量的此四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A. 水 B.酒精 C.煤油 D.砂石8、初温相同的铁块,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使它们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立即接触,则()A、热从甲传到乙B、热从乙传到甲C、甲、乙间无效传递发生D、温度由甲传到乙9、在物理学中,原子、原子核及其更深层次的客体统称为微观粒子,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夸克B .夸克 质子 原子核 原子C .夸克 原子核 质子 原子D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原子10、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 )A .托勒密B .哥白尼C .牛顿D .哈勃11、如图所示,在一只气球上画一些小圆点,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观察此过程中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热和能专题1分子热运动内能训练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直径大小:
分子间存在间隙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A.扩散现象:
B.理解:
①固.液.气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且在气体中最
快,固体中最慢
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③温度越高,扩散越,分子热运动越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内能
1.内能
A.定义:
B.理解:①. 一切物体都具有
②.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
③.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和
有关
2.内能的改变---两种方式
A.做功
①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
②转化
B.热传递
①条件: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间存在着
②物体吸收热量,内能;物体放出热量,内能
※ 热量 Q
叫做热量
③内能转移内能
C.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例1.下列各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空气流动形成风
B.打扫室内卫生室,可以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C.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沿途拉成一长串墨迹D.将几粒粗盐放入盛水的杯子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
例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也没有内能
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D.火红的铁块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也具有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例3.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
B.放进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
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E.钻木取火
F.用凸透镜在阳光下取火
G.擦火柴取火
H.暖水带使身体变暖
I.摩擦生热
J.锯木板时锯条发烫
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0C的物体没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E.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F.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G.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H.00C的冰溶化成的00C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小结:在初中阶段,有关温度变化、内能变化、做功、热传递的关系,要把握以下不可逆原则:温度变化È内能变化;
物体吸/放热È物体的内能增加/减小;
对物体做功/物体对外做功È物体的内能
增加/减少
内能不能算;温度不能传;热量不能含 25359 630F 挏Q28038 6D86 涆22958 59AE 妮3VL28316 6E9C 溜I24913 6151 慑 &40371 9DB3 鶳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