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物理专题练习内能及内能的利用(含解析)
山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物理一轮复习 内能的利用 练习题(含解析)

山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物理一轮复习内能的利用练习题一、单选题1.(2022秋·山西太原·九年级统考期末)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的主人公为了拯救人类,点燃木星上的可燃气体,借助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把即将与木星相撞的地球成功推开。
“高温气体把地球推开”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2.(2022秋·山西吕梁·九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返回舱顺利返回地球。
返回舱在下落过程中能量变化相当于内燃机的()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3.(2022秋·山西临汾·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关于其四个冲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吸气冲程中,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B.压缩冲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小C.做功冲程中,燃料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D.排气冲程中,废气带走了燃料释放的能量的极少部分4.(2022秋·山西临汾·九年级统考期末)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大,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D.0.5g汽油和2kg汽油,它们的热值是一样的5.(2022秋·山西晋城·九年级统考期末)冬天天气变冷,火锅以“麻、辣、鲜、香”且“方便、快捷”的大众化特色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
下列关于火锅的说法正确的是()A.火锅里的汤汁温度高时比温度低时含有的热量多B.用气体燃料燃烧加热食物时,燃料的热值是不变的C.用气体燃料燃烧加热食物时,燃料的内能转化为化学能D.往火锅里加的食物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食物的内能6.(2022秋·山西吕梁·九年级统考期末)在如图所示的“汽油机模型”实验中,将适量的汽油喷入厚壁有机玻璃圆筒内,用软木塞塞住筒口,筒内底转有两根与静电电机(电源)相连接的放电针,当放电针释放电火花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火花放电使汽油燃烧的过程,将电能转化为汽油的化学能B.此装置可模拟四冲程汽油工作时的做功冲程C.燃气将软木塞冲出的过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燃气的内能不变D.汽油的热值随其质量的变小而变小7.(2022秋·山西阳泉·九年级统考期末)用不锈钢水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A.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B.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C.不锈钢的比热容比水小,不锈钢的吸热能力比水强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8.(2022秋·山西临汾·九年级期末)小汽车已经进入我们千家万户,而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下列有关汽油机的效率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机的效率越高,消耗的燃料越少B.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低C.汽油机的效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D.在汽油机损失的能量中,主要是废气带走的能量9.(2022秋·山西太原·九年级统考期末)夜幕下的广场,孩子们都喜欢骑上能发光的滑板车遛弯,这种滑板车在人的助力下可以滑行起来,同时轮子会发光,停下来时就不发光。
初中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初中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一、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压轴实验培优题1.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表,并在图乙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__________相同. (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
(4)沙子在1.0~1.5min 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5)小明再用50g 水和100g 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 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t 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g 水和100g 水的Q-△t 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 △t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 值与对应水的__________之比相等。
2.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1)同学们选用如图甲所示的一套器材进行实验,在实验前要控制水和煤油的________和初温相同.(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水和煤油,通过加热分别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水和煤油的________,得出结论.(3)在对该实验进行评估时,他们认为原方案存在需要两次加热耗时较长等缺点,因此改加热时间/min 0.5 1.0 1.5 2.0 2.5 升高的温度/℃ 水 2.0 4.0 6.0 8.0 10.0 沙子4.37.915.218.421.5进方案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若使用改进后的装置按要求进行实验,会发现________(选填“水”或“煤油”)中温度的示数较高.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3.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玲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质量/g 升温10℃所需要时间升温20℃所需要时间升温30℃所需要时间沙子306492124水3092163220(1)在此实验中用_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所以该实验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中考物理(真题版)知识点专项练习:内能的利用及详细解析

内能的利用一、填空题1.(2019年郴州,20)用液化气灶烧水,把1.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量为J.若上述过程中完全燃烧了0.021kg液化气,且只有60%的热量被水吸收,则液化气的热值为J/kg。
[c水=4.2×103J/(kg•℃)]2.(2019无锡,18)用煤气灶将质量为4kg的水,从25℃加热到50℃,水吸收的热量为J.若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气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需要完全燃烧kg的煤气。
[c水=4.2×103J/(kg•℃),q煤气=4.2×107J/kg]3.(2019绥化,18)我国北方房屋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大;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大。
5.(2019玉林,)太阳能热水器吸收1.4×107的能量能把质量为20kg的水从25℃加热到75℃,则水吸收的热量为J,热水器的热效率为.[水的比热容为4.2×10J/(kg℃)]6.(2019菏泽,17)小明家有辆排量1.6L的汽车,行驶100km油耗约为5kg,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若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_________J热量,燃油汽车产生的_________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7.(2019铜仁,15)一台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冲程。
汽油机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性质。
8.(2019辽阳,16)如图如汽油机两个冲程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
汽油机在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填“空气”或“汽油和空气”);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利用了水的大的特点。
二、选择题1.(2019年郴州,11)现在流行一款鞋,穿上它走路时,鞋会发光,站着不动就不会发光。
则这款鞋发光的原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A.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光能C.机械能转化为光能,再转化为电能D.光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2.(2019北京,13)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
中考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甲内燃机比乙内燃机的效率高 , 表示()A.甲的功率大B.甲燃料的热值比乙燃料的热值大C.工作时间相同 , 甲耗油较少D.甲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较大2.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2 :5,比热容之比是3 :2,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热量是()A.5 :3 B.3 :5 C.15 :4 D.4 :153.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冷热程度能反映的是()A.物体运动时动能的大小B.物体势能的大小C.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D.分子势能的大小4.如图甲,将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放置在两个试管中,并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往两试管装入初温不同的液体a、b,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
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通过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息,比较液体吸热的多少B.若要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需要装入等体积的两种液体C.若两种液体的种类相同,则a、b两液体的质量之比为4︰3D.若两种液体的种类不同,则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3︰45.图甲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
用不同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图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线,则()A.甲杯的水加热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吸收的热量相同B.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的多D.乙中温度计示数为32℃6.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B.要使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要吸收热量C.物体内能增加,它的温度就一定升高D.物体的比热容越大,温度升高时它吸收的热量越多7.探究某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把100g某种固体碾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题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假设燃料完全然烧释放热量都被液体吸收.(1)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来反映的,通过本次试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热值相比偏______(选填“大”或“小”).(2)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应选择____两图进行实验;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来反映的.【答案】甲乙升高的温度小甲丙加热时间【解析】【分析】【详解】(1)[1]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控制被加热液体相同而燃料不同,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2]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被液体吸收,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可以通过液体升高的温度来反映;[3]因为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不能全部被液体吸收,则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小;(2)[4]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应控制燃料相同而被加热的液体不同,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5]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液体加热,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反应了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2.为比较酒精和汽油热值的大小,小华制定了以下实验方案:(1)取质量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的酒精和汽油作燃料,制成酒精灯和汽油灯;(2)两灯同时点燃后分别给两杯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水加热(两个烧杯完全相同)如图所示;(3)通过观察水温的变化,判断两种燃料热值的大小。
请根据设计方案回答:①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
②当两灯的燃料完全燃烧完后,甲装置中温度计读数是80℃,而乙装置中温度计的读数是90℃,由此判断_____(选填“酒精”或“汽油”)的热值较大;③实验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通过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大;④根据Q吸=c水m水(t﹣t0)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然后利用这个热量计算出汽油的热值,发现计算结果与教科书上给出的汽油热值相比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了,结合装置图,分析原因_____【答案】相等自下而上汽油热传递偏小有热量损失【解析】【详解】(1)[1]为比较酒精和汽油热值的大小,实验过程中应采用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酒精和汽油的质量相同;(3)①[2]为保证用火焰的外焰加热,且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先安装下面器材,再安装上面器材,便于调节器材间的距离;②[3]当两灯的燃料完全燃烧完后,甲装置中温度计读数是80℃,而乙装置的读数是90℃,根据公式Q吸=cmΔt可知,汽油灯加热的那杯水吸热多,说明在质量相同时汽油放出的热量较多,由公式Q放=mq可知汽油的热值大于酒精的热值;③[4]实验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水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大的;④[5][6]由于热量的直接散失、烧杯未加盖等,所以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大部分未被水吸收,则根据Q吸=c水m水(t﹣t0)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偏小,从而根据公式q=Qm放计算出的汽油的热值偏小。
初中物理内能的利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初中物理内能的利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一、内能的利用选择题1.关于功、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B. 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C.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D. 物体的内能不可以转换成机械能【答案】 A【解析】【解答】A、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温度的高低,不是内能的大小,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是温度高的物体,所以,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A符合题意;B、冰块熔化,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B不合题意;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某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C不合题意;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了机械能,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的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无关;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 . 在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虽然物体的的内能发生的变化,但温度不变,只是物体的状态了生了变化;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表示物体在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多少,只能说“吸收”或“放出”,而不能说“含有”;D、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热机的广泛使用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标志,人类的现代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各种热机,热机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热机是把机械能转变为内能的装置B. 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1次C. 使用热值大的燃料可提高热机效率D. 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使热机效率达到100%【答案】B【解析】【分析】(1)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2)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3)燃料的热值: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4)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减少热的损失,可以提高效率.【解答】解;A、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工作的机器,其中能量的转化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符合题意.B、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一次功;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特性,燃料的热值大,只能说明完全燃烧1kg的燃料放出的热量多,而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采用使用热值大的燃料,并不能提高热机的效率.故C不符合题意.D、热机工作时,总要克服摩擦做功、总有部分能量散失到空中,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一定小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所以热机效率一定小于1.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以及热机的效率;明确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做功冲程能量的转化,以及燃料的燃烧和能量的转化的知识点;注意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B. 发电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C. 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D.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答案】C【解析】【解答】解:A、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A错误;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C、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C正确;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发电机和动圈式话筒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2)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3)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内燃机的冷却液需要用比热容较大的物质B.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C. 汽油机消耗的汽油可循环使用,是取之不尽的能源D. 热机的使用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答案】 A【解析】【解答】解:A. 为使冷却效果好,内燃机的冷却液需要用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故A正确;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B错;C.汽油是一次能源,不能循环使用,故C错;D.热机的使用加重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故D错。
中考物理总复习《内能及其利用》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

(2)高压储氢罐内4.5kg的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飞机以180km/h的速度匀速巡航1h牵引力所做的功。
参考答案
1.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
【答案】C
【交流】
(3)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水量在 范围内的初步结论不一定可靠,原因是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水温下降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5)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转换法的是_________
A.探究真空不能传声
B.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C.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喂入量”是收割机在单位时间内收获的作物量,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某次收割时作业速度与喂入量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当作业速度为4km/h时,喂入量是__________kg/s,出现这一结果,你认为作物的__________会对喂入量产生影响。
17.太阳能汽车利用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驱动汽车前进。某品牌太阳能汽车在试验场地内进行测试,30min行驶了27km的路程,消耗的电能为 。已知汽油的热值 ,在该测试过程中,求:
B.压缩空气做功,使内部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CD.搓手取暖、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力做功,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综上,A选项改变物体内能方式和其它不同,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自劳动课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以来,小明已学会了多种菜肴的烹饪方法。下列与烹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20中考物理 临考压轴冲刺 内能及内能的利用(含答案)

2020中考物理临考压轴冲刺内能及内能的利用(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1. 世界上还有许多欠发达地区至今用不上电.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设计制作了一种发电足球.球在被踢的过程中,其内部装置能够发电,并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用来点亮LED灯.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A. 动能→电能→化学能→光能B. 电能→动能→化学能→光能C. 动能→电能→光能→化学能D. 电能→动能→光能→化学能2. 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B. 快速弯折铁条,铁条弯折处变热C. 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D. 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3.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自己吸烟,旁人也被动吸二手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因吸烟导致近600万人失去生命,造成他人吸二手烟是由于()A. 烟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 烟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C. 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烟分子间存在着斥力4. 刚装修过的房间会闻到很重的油漆味,这现象表明了()A. 分子由原子构成B. 分子间有空隙C.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 分子间有引力5.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B. 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C.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D.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B.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C.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D. 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7. 元宵节吃元宵有团圆美满之意,如图所示.下列与元宵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煮元宵时冒的腾腾热气是升华现象B. 油能把元宵炸得金黄是因为油的沸点高C. 蒸元宵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元宵的内能D. 露出馅的元宵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间有力的作用8. 如图,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皮塞冲出试管口,这个过程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哪一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相同的()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9. 质量为100 kg的水温度从20 ℃升高到70 ℃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这=4.2×103些水吸收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kg焦炭所放出的热量[c水J/(kg·℃),q焦炭=3.0×107 J/kg].10. 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参加拔河比赛的同学双手发热,这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手的内能,某同学用手握住棒棒冰给手降温,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改变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11. 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按顺序依次是:吸气冲程、____________、做功冲程、排气冲程,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气缸外面有“水套”,汽车行驶时水的温度会升高,水的内能会增大,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12. 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________现象.当打开冰箱门时,往往会看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3. 天然气燃烧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至少需要消耗________m3的=4.2×103天然气才能将质量为20 kg、初温为20 ℃的水烧开[标准大气压,c水J/(kg·℃),q天然气=3.2×107 J/m3].14.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能.资料显示,在地球上阳光充足的地方,1 m2的面积上每年获得的太阳能可达 4.2×109J.这些能量相当于________ kg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焦炭的热值为3.0×107 J/kg).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15. 用酒精灯给质量为0.5 kg的水加热,当水的温度升高20 ℃时,消耗了5 g酒精.[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1)0.5 kg的水温度升高20 ℃,需要吸收多少焦的热量?(2)5 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焦的热量?16. 天然气是一种热值高、污染小的清洁能源,2016年三明市迎来了天然气时代.完全燃烧0.035 m3的天然气放出多少焦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能使多少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 ℃?[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取q=4×107 J/m3]17.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8 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4 min内完全燃烧了1.4 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约为3×107 J/kg.求:(1)经过4 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2)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18. 用炉子烧水时,将10 kg的水从20 ℃加热到100 ℃,燃烧了0.5 kg的焦炭.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焦炭的热值是3.0×107 J/kg.试求:(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0.5 kg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炉子烧水的效率是多少?2020中考物理临考压轴冲刺内能及内能的利用-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1.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能量转化情况.被踢的足球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球在被踢的过程中,内部装置能够发电,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用蓄电池来点亮LED灯,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故选A.2. 【答案】A【解析】石凳被太阳晒热了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石凳的内能,石凳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A项符合题意;当用两手将铁条快速地弯折时,手对铁条做功,铁条的内能增加,所以弯折处的温度会升高,通过做功改变内能,B项不符合题意;双手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可以转化为手的内能,C项不符合题意;刀具在砂轮摩擦下发烫,这也属于克服摩擦做功,以做功的形式改变物体的内能,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 【答案】C【解析】由于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公共场合吸烟的时候,烟气会扩散到空气中,被在场的其他人吸收.故造成他人吸二手烟是由于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选C.4. 【答案】C【解析】装修过后闻到房间的油漆味,是油漆中的一些易挥发物分子在做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故选C.5. 【答案】D【解析】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也有相同的特例,如煤油和水,A错误;干泥土的比热容比含水的湿泥土小,因此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干泥土升温快,B错误;水的比热容大,因此水量多的沿海地区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升温比以土壤为主的内陆地区慢,昼夜温差小,C错误;因为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温度时,根据Q=cmΔt可知,铝块吸热多,D正确.故选D.6. 【答案】A【解析】7. 【答案】B【解析】煮元宵时,我们看到的冒出的腾腾热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A错误;油能把元宵炸得金黄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B 正确;蒸元宵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元宵的内能,C错误;露出馅的元宵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错误.故选B.8. 【答案】C【解析】图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吸气和排气冲程,只有能量的转移,没有能量的转化,故A和D 均不符合题意;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9. 【答案】2.1×1070.7【解析】水吸收的热量是Q吸=c水m水(t-t0)=4.2×103 J/(kg·℃)×100 kg×(70 ℃-20 ℃)=2.1×107 J.要放出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的焦炭的质量是m=Q放q=2.1×107 J3.0×107 J/kg=0.7 kg.10. 【答案】做功热传递【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熔化吸热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11. 【答案】压缩冲程热传递【解析】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按顺序依次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汽车行驶时自身做功会产生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12. 【答案】扩散凝华放出【解析】“窜味”是扩散现象;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要放热.13. 【答案】化学内0.21【解析】天然气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 J/(kg·℃)×20 kg×(100 ℃-20 ℃)=6.72×106 J;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吸=6.72×106 J,由Q 放=Vq ,可得,所需天然气的体积:V 天然气=Q 放q =6.72×106 J 3.2×107 J/m3=0.21 m 3. 14. 【答案】化学 140 【解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储起来;由公式Q =mq 得:需要焦炭的质量为:m =Q q = 4.2×109 J3.0×107 J/kg=140 kg.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15. 【答案】解:(1)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 Δt =4.2×103 J/(kg·℃)×0.5 kg×20 ℃=4.2×104 J (2)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m ′q =3.0×107 J/kg ×5×10-3 kg =1.5×105 J16. 【答案】解:天然气放出的热量Q =Vq =0.035 m 3×4×107 J/m 3= 1.4×106 J ;水的质量m =Q c Δt = 1.4×106 J4.2×103 J/(kg·℃)×50 ℃≈6.67 kg.17. 【答案】解:(1)经过4 min 时间加热,水的温度由20 ℃上升到70 ℃. 水所吸收的热量:Q 吸=cm (t -t 0)=4.2×103 J/(kg·℃)×8 kg×(70 ℃-20 ℃)=1.68×106 J (2)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Q 放=mq =1.4 kg×3×107 J/kg =4.2×107 J 煤炉烧水的热效率η=Q 吸Q 放×100% =1.68×106 J4.2×107 J ×100% =4%18. 【答案】解:(1)Δt =100 ℃-20 ℃=80 ℃Q 吸=c 水m 水Δt =4.2×103 J/(kg·℃)×10 kg×80 ℃=3.36×106 J (2)Q 放=m 炭q =0.5 kg×3.0×107 J/kg =1.5×107 J(3)η=Q 吸Q 放×100%=Q 吸Q 放×100%=3.36×106 J1.5×107 J×100%=2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能及内能的利用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正确途径是: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B. 太阳能利用可以光热转换、光化转换或光电转换,能量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C. 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等是可再生能源D. 拦河坝可以提高上游水位,利用水的势能和动能是通过水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2.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阳光晒热棉被B. 冬天用热水袋暖手C. 冷气使房间的温度降低 D. 汽油机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3.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来解释()A. 走进花园闻到花香B. 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C. 天空中飞舞的雪花D.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4.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弱B.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C. 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多D.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5.关于信息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B. 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工作的C. 煤、石油、风能、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D. 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我们无需节约能源6.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A. 小刚用弹弓上形变的橡皮条将“子弹”弹射出去B. 小明脚踩滑板从高处滑下C. 上海“明珠线”上的轻轨车无动力滑上站台D. 子弹水平穿过苹果的瞬间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B. 像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C. 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板长久紧压在一起,金板中渗有铅,铅板中渗有金D. 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8.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B. 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 一块0℃的冰融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9.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 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 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二、多选题10.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比冷水中快,说明热水比冷水的分子运动剧烈B.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 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D. 水沸腾过程中,其内能不变11.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燃料燃烧时,用的燃料越多,获得的热值越大B. 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这种燃料的热值越大C. 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较多的燃料,热值较大D. 不同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相同热量时,所用质量较少的燃料,热值越大12.电磁炉因高效、安全、方便而进入千家万户.在电磁炉内部,由整流电路将50/60Hz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器皿(导线为导电材料)底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器皿本身自行发热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器皿内的东西.下列关于电磁炉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电磁炉使用时直接对锅内的物体加热锅本身不发热B.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来工作的C. 在电磁炉上所使用的锅必须是绝缘材料来做的D. 电磁炉最终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13.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试管口,以下是对这个过程中能量转移及转化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酒精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酒精燃烧产生的热传给水和水蒸气,使其内能增加C. 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瞬间,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D. 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的瞬间,水蒸气的内能增加1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有()A. 放在盐水中的鸡蛋被腌咸了 B. 在太阳光照射下,看见空气中尘土飞扬C. 糖溶在水中,使水变甜D.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水中微生物在游动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B.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工厂里的冷却塔通常用水作为冷却物质D. 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后,水的温度高于煤油的温度三、填空题16.柴油机和汽油机在构造上的主要区别是:柴油机气缸顶部有________,汽油机气缸顶部有________,在吸气冲程中的不同是:汽油机吸入气缸里的是________,柴油机吸入气缸里的是________.17.把一小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________和________。
18.橘农们从天气预报中得知,晚上将有一场霜冻来临,他们傍晚就开始给橘子树喷水,随着温度的下降,水结成冰,而橘子并没有被冻坏,这是由于水________ 的缘故.育秧时,为了防止秧苗冻坏,晚上往秧田里灌水,早上排水,这是利用了水________ 的性质.19.实验表明:原子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日心说:建立了________是宇宙的中心。
20.“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木头的内能;食物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_的方式减少了食物的内能.四、解答题21.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如图展示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设想,其大意是:上面水池中的水流下来,冲击叶轮转动;叶轮带动打磨轮和水泵的轴转动;人利用打磨轮打磨工件,同时,运转的水泵又把流到下面水池水抽到上面的水池中…,只要一开始在上面水池中注满水,就能通过水的上下循环,使机器不停地工作.(1)按要求填写表中空白(2)这个设想曾得到不少人的赞许,并把这个装置誉为“永动机”.那么,这个装置真的能“永动”吗?为什么?22.小明家购买了太阳能热水器,该设备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若该热水器里装有100㎏温度为15℃的热水,经过一天的阳光照射,水吸收12.6×106焦耳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多少?[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五、实验探究题23.小明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比较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除了控制水的质量相同外,还需控制燃料的________相同;(2)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温度计升高的温度比乙温度计升高的温度高,从而得出煤油的热值比菜籽油的热值大。
他的这种判断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六、综合题24.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求:(1)把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2)完全燃烧0.8kg的煤气时放出的热量;(3)此煤气灶烧水的效率.25.小华家使用的是天然气热水器,该热水器的铭牌标明了它的热效率。
当注入水的质量达到40kg时,热水器便会自动停止注水。
再从热水器放出的水就是凉的了。
已知当时自来水的温度是15℃,热水器输出的热水的温度为40℃,注水前天然气表的示数是2365.89m3,注水后变为2366.05m3,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3。
请你计算:(1)烧水所用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该热水器的热效率。
答案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解:A、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正确途径是核能先转化为内能,再推动蒸汽轮机转动,转化为机械能,再推动发电机转动,转化为电能,故A说法错误; B、太阳能利用可以光热转换、光化转换或光电转换,能量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故B说法正确;C、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能重复利用,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等是可再生能源,可以重复利用,故C说法正确;D、拦河坝可以提高上游水位,利用水的势能和动能是通过水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故D说法正确.故选:A.【分析】根据能量转化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与获得的能量可对能量的转化做出判断.同时会根据定义区分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能.2.【答案】D【解析】【解答】解:A、阳光晒热棉被,属于能量的转移,即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 错误; B、冬天用热水袋暖手,属于能量的转移,即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错误;C、冷气使房间的温度降低,属于能量的转移,即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D、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活塞对混合气体做功,即做功改变内能,属于能量的转移,故D正确;故选D.【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3.【答案】 C【解析】【解答】A.闻到花香扑鼻,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B.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是因为糖分子扩散到水中,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C.雪花飞舞,是雪花在风的作用下被扬起,分散到空气中,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D.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时因为分子间有间隙,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故选C.【分析】分子动理论包括: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进行分析判断即可.4.【答案】 B【解析】【解答】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的比热容小,吸热能力弱,故A 正确.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加热时间决定的.故B错误.C、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据Q=cm△t,水吸收的热量多.故C正确.D、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据Q=cm△t,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故D正确.故选B【分析】(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温度高低、吸放热多少都没有关系;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2)水和干沙子,谁温度升高的快,需要利用Q=cm△t来判断.5.【答案】 B【解析】【解答】A、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成机械能,故A错误;B、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获取核能的,故B正确;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D、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我们也要节约能源,故D错误.故选B.【分析】(1)用电器工作的过程是电能转化成其他能的过程,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成机械能;(2)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获取核能的;(3)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4)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我们也要节约能源.6.【答案】 C【解析】【解答】A、属于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A不符合题意;B、属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不符合题意;C、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符合题意;D、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能量形式及其转化的理解和掌握,理解弹性势能、动能、内能等能量形式的定义和转化过程,注意平时的积累.7.【答案】 A【解析】【解答】解:A、飞沫是指由很多分子组成的液体,不属于分子的运动,A错;B、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在无规则运动的,B对;C、金板有铅,说明铅分子运动到铅中,同时金分子也运动到铅板中,故说明分子是在运动的,C对;D、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是因为过氧乙酸分子在房间内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D对.故选A.【分析】(1)SARS病毒是微生物,不是分子,而是由分子组成的微小物体;(2)液体扩散现象,说明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固体扩散,说明固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气体扩散,说明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8.【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