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练习内能及内能的利用(含解析)

合集下载

【物理】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内能的利用选择题1.在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发生内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冲程是()A. 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B. 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C. 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D. 排气冲程和吸气冲程【答案】B【解析】【解答】解: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吸气和排气冲程不发生能量转化.故选B.【分析】内燃机四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吸气和排气冲程不发生能量转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下列家用电器,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收音机B. 电烤炉C. 电风扇D. 电视机【答案】B【解析】【解答】解:A、收音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合题意;B、电烤箱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符合题意;C、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合题意;D、电视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合题意.故选B.【分析】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作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明确各用电器使用时的能量转化可做出判断.3.在下图描述的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 壶内水沸腾后将壶盖顶开B. 从滑梯上滑下臀部发热C. 利用反射镜采集奥运圣火D. 利用暖身贴给背部保暖【答案】 B【解析】【解答】A、水将壶盖顶开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A不符合题意;B、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符合题意;C、利用反射镜采集火种是光能转化为内能,C不符合题意;D、利用暖身贴给背部保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通常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通常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李丽周末和家人乘车去游玩,某一时刻她看到汽车转速表显示的转速为1800r/min,她向爸爸了解到汽车发动机为四冲程发动机,则此时汽车在1s内完成了()A. 60个冲程,做了15次功B. 60个冲程,做了60次功C. 120个冲程,做了30次功D. 30个冲程,做了30次功【答案】A【解析】【解答】解:飞轮转速是1800r/min=30r/s,即该飞轮每秒钟转30圈.因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圈,完成四个工作冲程、做功1次,所以飞轮转30圈共做功15次、有60个冲程,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分析】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上下往复两次,飞轮转两圈、做功1次.5.电动自行车以其快速、安全、环保等特点迅速风靡大街小巷。

(中考物理)内能的利用检测题(含解析)

(中考物理)内能的利用检测题(含解析)

中考物理:第14章内能的利用检测题(含解析)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分一、单选题(共7题;共21分)1.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 燃料燃烧的越充分,热值越大B. 2kg煤的热值等于1kg煤的热值C. 1kg煤燃烧放出4×105J的热量,则煤的热值为4×105J/kgD. 燃料燃烧时,用的燃料越多,获得的热值越大2.如图,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皮塞冲出试管口,这个过程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哪一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相同的()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3.关于汽油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要经历四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四次B.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依次为:吸气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和压缩冲程C. 在做功冲程中,进气门与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在吸气冲程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被吸入汽缸4.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蓄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暖瓶塞跳起时,内能化为机械能C. 用热水袋取暖时,能量的形式发生了转化D. 电风扇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5.下列家用电器中,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A. 电视机B. 电风扇C. 电饭锅D. 电熨斗6.一台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600r/min,则1s内( )A. 完成10个冲程,做功10次B. 完成10个冲程,做功5次C. 完成20个冲程,做功10次D. 完成20个冲程,做功5次7.(2016•滨州)把一乒乓球压入盛有水的烧杯底部(如图所示),松手后,乒乓球上升至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加.下列关于乒乓球机械能来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是由水的内能转化来的B. 是由水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C. 是由乒乓球的内能转化来的D. 是由乒乓球的化学能转化来的二、填空题(共7题;共17分)8.如图所示,是空气压缩引火仪,在其玻璃筒的底部放少量浸有乙醚的脱脂棉絮,用力将活塞迅速向下压,棉絮燃烧起来。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专题05 内能及内能的应用(1)(通用版)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专题05  内能及内能的应用(1)(通用版)

专题05 内能及内能的应用(第1期)一、选择题(2022·江苏连云港)1.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的是()A. 秋天树叶纷纷落下B. 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C. 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D. 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答案】C【解析】【详解】A.秋天树叶纷纷落下,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 不符合题意;C.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属于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C符合题意;D.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属于固体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22·江苏扬州)2. 蜜蜂能循着花香四处采蜜,表明()A. 分子间有斥力B. 分子间有间隙C. 分子间有引力D. 分子是运动的【答案】D【解析】【详解】蜜蜂能循着花香四处采蜜,是因为花香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022·江苏扬州)3. 使用吸管能将牛奶“吸”入嘴中,以下“吸”的原理与此相同的是()A. 电磁铁通电后“吸”引铁钉B. 紧压塑料吸盘使之“吸”在瓷砖上C.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D. 两个表面刮净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答案】B【解析】【详解】使用吸管能将牛奶“吸”入嘴中,“吸”是利用大气压;A.电磁铁通电后“吸”引铁钉是利用通电导线具有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B.紧压塑料吸盘使之“吸”在瓷砖上,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是利用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C不符合题意;D.两个表面刮净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是利用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2·江苏连云港)4.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的冰块内能为0B.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 汽油机做功冲程气缸内燃气的内能增加D. 两个发生热传递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温度差【答案】D【解析】【详解】A.一切的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块内能不为0,故A错误;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B错误;C.汽油机做功冲程气缸内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少,故C错误;D.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两个发生热传递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温度差,故D正确。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一、内能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B. 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燃料的热值越大D. 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铁块中的分子间只存在斥力【答案】B【解析】【解答】解:A、由Q放=cm△t可知,放出热量与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降低的温度有关,因此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多,故A错误;B、摩擦生热,该过程中消耗了机械能,产生了内能,故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B正确;C、燃料的热值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燃料的质量无关,例如一堆煤和一块同样煤的热值相同热值就是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烧情况无关,故C错误;D、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但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故D错误.故选B.【分析】(1)根据Q放=cm△t分析放出热量与温度的关系;(2)摩擦生热,该过程中消耗了机械能,产生了内能;(3)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4)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降低了相同温度,则()A.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大B.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小C. 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大小无法确定D. 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相同【答案】B【解析】【解答】由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的公式Q=cm△t可知,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降低了相同温度时,质量大的金属块比热容小,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当放出的热相同时,质量大的比热容小.3.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坚持在睡前用热水适当泡洗,可以增强体质。

脚刚放入热水中,脚的内能变化以及变化方式分别是()A. 减小,热传递B. 增大,热传递C. 增大,做功D. 减小,做功【答案】 B【解析】【解答】脚在热水中,由于温度不同,热水的内能传递给脚,则脚的内能增大,改变内能的方式是热传递。

初中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初中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初中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一、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压轴实验培优题1.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表,并在图乙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__________相同. (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

(4)沙子在1.0~1.5min 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5)小明再用50g 水和100g 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 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t 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g 水和100g 水的Q-△t 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 △t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 值与对应水的__________之比相等。

2.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1)同学们选用如图甲所示的一套器材进行实验,在实验前要控制水和煤油的________和初温相同.(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水和煤油,通过加热分别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水和煤油的________,得出结论.(3)在对该实验进行评估时,他们认为原方案存在需要两次加热耗时较长等缺点,因此改加热时间/min 0.5 1.0 1.5 2.0 2.5 升高的温度/℃ 水 2.0 4.0 6.0 8.0 10.0 沙子4.37.915.218.421.5进方案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若使用改进后的装置按要求进行实验,会发现________(选填“水”或“煤油”)中温度的示数较高.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3.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玲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质量/g 升温10℃所需要时间升温20℃所需要时间升温30℃所需要时间沙子306492124水3092163220(1)在此实验中用_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所以该实验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中考物理(真题版)知识点专项练习:内能的利用及详细解析

中考物理(真题版)知识点专项练习:内能的利用及详细解析

内能的利用一、填空题1.(2019年郴州,20)用液化气灶烧水,把1.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量为J.若上述过程中完全燃烧了0.021kg液化气,且只有60%的热量被水吸收,则液化气的热值为J/kg。

[c水=4.2×103J/(kg•℃)]2.(2019无锡,18)用煤气灶将质量为4kg的水,从25℃加热到50℃,水吸收的热量为J.若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气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需要完全燃烧kg的煤气。

[c水=4.2×103J/(kg•℃),q煤气=4.2×107J/kg]3.(2019绥化,18)我国北方房屋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大;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大。

5.(2019玉林,)太阳能热水器吸收1.4×107的能量能把质量为20kg的水从25℃加热到75℃,则水吸收的热量为J,热水器的热效率为.[水的比热容为4.2×10J/(kg℃)]6.(2019菏泽,17)小明家有辆排量1.6L的汽车,行驶100km油耗约为5kg,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若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_________J热量,燃油汽车产生的_________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7.(2019铜仁,15)一台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冲程。

汽油机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性质。

8.(2019辽阳,16)如图如汽油机两个冲程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

汽油机在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填“空气”或“汽油和空气”);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利用了水的大的特点。

二、选择题1.(2019年郴州,11)现在流行一款鞋,穿上它走路时,鞋会发光,站着不动就不会发光。

则这款鞋发光的原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A.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光能C.机械能转化为光能,再转化为电能D.光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2.(2019北京,13)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

中考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甲内燃机比乙内燃机的效率高 , 表示()A.甲的功率大B.甲燃料的热值比乙燃料的热值大C.工作时间相同 , 甲耗油较少D.甲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较大2.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2 :5,比热容之比是3 :2,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热量是()A.5 :3 B.3 :5 C.15 :4 D.4 :153.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冷热程度能反映的是()A.物体运动时动能的大小B.物体势能的大小C.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D.分子势能的大小4.如图甲,将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放置在两个试管中,并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往两试管装入初温不同的液体a、b,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

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通过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息,比较液体吸热的多少B.若要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需要装入等体积的两种液体C.若两种液体的种类相同,则a、b两液体的质量之比为4︰3D.若两种液体的种类不同,则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3︰45.图甲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

用不同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图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线,则()A.甲杯的水加热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吸收的热量相同B.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的多D.乙中温度计示数为32℃6.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B.要使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要吸收热量C.物体内能增加,它的温度就一定升高D.物体的比热容越大,温度升高时它吸收的热量越多7.探究某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把100g某种固体碾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中考物理试题精编 内能+内能的利用

中考物理试题精编    内能+内能的利用



【答案】:乙;23
【解析】 表示压缩冲程的是图甲,表示做功冲程的是图乙。 若插秧机消耗汽油0.2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Q放, 因为q=Q放/m 所以Q放=mq=0.2kg×4.6×107J/kg=9.2×106J 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42%被冷却水箱内40kg的水吸收 Q吸=42%Q放=42%×9.2×106J=3.864×106J c=Q/mΔt Δt=Q吸/cm=3.864×106J/[4.2×103J/(kg·℃)×40kg]=23℃ 答案:乙;23
“等于”)B点处物质的内能;由图丁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相同,
但CD段加热的时间更长,其原因是 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

【答案】: (4)2.1×103 ;(5)大于;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
【解析】(4)由图丙,从68℃升高98℃,温度变化量都是30℃。实验 过程中通过加热时间长短反映两种液体吸热的多少。水和煤油的加热时 间分别为20min和10min。控制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水和煤油吸热多 少与比热容之间存在倍数关系。水和煤油的吸收热量之比为2∶1 ,则 煤油的比热容为4.2×103J/(kg·℃)/2=2.1×103J/(kg·℃)。(5) 冰熔化过程,持续吸热,内能变大。在BC阶段中C点处物质的内能 大于B点处物质的内能;由图丁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都是10℃, AB加热的时间5min,CD段加热10min。冰在AB段,水在CD段,吸收热量之 比1∶2,比热容之比也是1∶2。答案: (4)2.1×103 ;(5)大于; 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
D. 制作 “凤凰” 的部分材料需要具备阻燃的性能
【答案】:BCD
【解析】LED 彩灯主要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A错误。 机翼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获得升力,流速大,压强 小。B正确。喷气发动机是一种利用内能做功的热机,内能 转化为机械能。C正确。飞行时喷气发动机向后喷射高温火 焰,制作 “凤凰” 的部分材料必须具备阻燃的性能,以免 引起火灾。D正确。 答案:B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能及内能的利用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正确途径是: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B. 太阳能利用可以光热转换、光化转换或光电转换,能量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C. 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等是可再生能源D. 拦河坝可以提高上游水位,利用水的势能和动能是通过水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2.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阳光晒热棉被B. 冬天用热水袋暖手C. 冷气使房间的温度降低 D. 汽油机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3.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来解释()A. 走进花园闻到花香B. 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C. 天空中飞舞的雪花D.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4.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弱B.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C. 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多D.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5.关于信息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B. 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工作的C. 煤、石油、风能、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D. 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我们无需节约能源6.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A. 小刚用弹弓上形变的橡皮条将“子弹”弹射出去B. 小明脚踩滑板从高处滑下C. 上海“明珠线”上的轻轨车无动力滑上站台D. 子弹水平穿过苹果的瞬间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B. 像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C. 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板长久紧压在一起,金板中渗有铅,铅板中渗有金D. 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8.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B. 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 一块0℃的冰融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9.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 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 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二、多选题10.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比冷水中快,说明热水比冷水的分子运动剧烈B.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 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D. 水沸腾过程中,其内能不变11.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燃料燃烧时,用的燃料越多,获得的热值越大B. 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这种燃料的热值越大C. 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较多的燃料,热值较大D. 不同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相同热量时,所用质量较少的燃料,热值越大12.电磁炉因高效、安全、方便而进入千家万户.在电磁炉内部,由整流电路将50/60Hz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器皿(导线为导电材料)底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器皿本身自行发热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器皿内的东西.下列关于电磁炉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电磁炉使用时直接对锅内的物体加热锅本身不发热B.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来工作的C. 在电磁炉上所使用的锅必须是绝缘材料来做的D. 电磁炉最终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13.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试管口,以下是对这个过程中能量转移及转化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酒精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酒精燃烧产生的热传给水和水蒸气,使其内能增加C. 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瞬间,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D. 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的瞬间,水蒸气的内能增加1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有()A. 放在盐水中的鸡蛋被腌咸了 B. 在太阳光照射下,看见空气中尘土飞扬C. 糖溶在水中,使水变甜D.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水中微生物在游动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B.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工厂里的冷却塔通常用水作为冷却物质D. 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后,水的温度高于煤油的温度三、填空题16.柴油机和汽油机在构造上的主要区别是:柴油机气缸顶部有________,汽油机气缸顶部有________,在吸气冲程中的不同是:汽油机吸入气缸里的是________,柴油机吸入气缸里的是________.17.把一小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________和________。

18.橘农们从天气预报中得知,晚上将有一场霜冻来临,他们傍晚就开始给橘子树喷水,随着温度的下降,水结成冰,而橘子并没有被冻坏,这是由于水________ 的缘故.育秧时,为了防止秧苗冻坏,晚上往秧田里灌水,早上排水,这是利用了水________ 的性质.19.实验表明:原子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日心说:建立了________是宇宙的中心。

20.“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木头的内能;食物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_的方式减少了食物的内能.四、解答题21.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如图展示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设想,其大意是:上面水池中的水流下来,冲击叶轮转动;叶轮带动打磨轮和水泵的轴转动;人利用打磨轮打磨工件,同时,运转的水泵又把流到下面水池水抽到上面的水池中…,只要一开始在上面水池中注满水,就能通过水的上下循环,使机器不停地工作.(1)按要求填写表中空白(2)这个设想曾得到不少人的赞许,并把这个装置誉为“永动机”.那么,这个装置真的能“永动”吗?为什么?22.小明家购买了太阳能热水器,该设备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若该热水器里装有100㎏温度为15℃的热水,经过一天的阳光照射,水吸收12.6×106焦耳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多少?[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五、实验探究题23.小明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比较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除了控制水的质量相同外,还需控制燃料的________相同;(2)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温度计升高的温度比乙温度计升高的温度高,从而得出煤油的热值比菜籽油的热值大。

他的这种判断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六、综合题24.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求:(1)把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2)完全燃烧0.8kg的煤气时放出的热量;(3)此煤气灶烧水的效率.25.小华家使用的是天然气热水器,该热水器的铭牌标明了它的热效率。

当注入水的质量达到40kg时,热水器便会自动停止注水。

再从热水器放出的水就是凉的了。

已知当时自来水的温度是15℃,热水器输出的热水的温度为40℃,注水前天然气表的示数是2365.89m3,注水后变为2366.05m3,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3。

请你计算:(1)烧水所用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该热水器的热效率。

答案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解:A、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正确途径是核能先转化为内能,再推动蒸汽轮机转动,转化为机械能,再推动发电机转动,转化为电能,故A说法错误; B、太阳能利用可以光热转换、光化转换或光电转换,能量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故B说法正确;C、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能重复利用,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等是可再生能源,可以重复利用,故C说法正确;D、拦河坝可以提高上游水位,利用水的势能和动能是通过水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故D说法正确.故选:A.【分析】根据能量转化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与获得的能量可对能量的转化做出判断.同时会根据定义区分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能.2.【答案】D【解析】【解答】解:A、阳光晒热棉被,属于能量的转移,即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 错误; B、冬天用热水袋暖手,属于能量的转移,即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错误;C、冷气使房间的温度降低,属于能量的转移,即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D、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活塞对混合气体做功,即做功改变内能,属于能量的转移,故D正确;故选D.【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3.【答案】 C【解析】【解答】A.闻到花香扑鼻,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B.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是因为糖分子扩散到水中,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C.雪花飞舞,是雪花在风的作用下被扬起,分散到空气中,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D.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时因为分子间有间隙,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故选C.【分析】分子动理论包括: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进行分析判断即可.4.【答案】 B【解析】【解答】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的比热容小,吸热能力弱,故A 正确.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加热时间决定的.故B错误.C、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据Q=cm△t,水吸收的热量多.故C正确.D、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据Q=cm△t,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故D正确.故选B【分析】(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温度高低、吸放热多少都没有关系;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2)水和干沙子,谁温度升高的快,需要利用Q=cm△t来判断.5.【答案】 B【解析】【解答】A、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成机械能,故A错误;B、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获取核能的,故B正确;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D、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我们也要节约能源,故D错误.故选B.【分析】(1)用电器工作的过程是电能转化成其他能的过程,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成机械能;(2)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获取核能的;(3)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4)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我们也要节约能源.6.【答案】 C【解析】【解答】A、属于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A不符合题意;B、属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不符合题意;C、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符合题意;D、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能量形式及其转化的理解和掌握,理解弹性势能、动能、内能等能量形式的定义和转化过程,注意平时的积累.7.【答案】 A【解析】【解答】解:A、飞沫是指由很多分子组成的液体,不属于分子的运动,A错;B、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在无规则运动的,B对;C、金板有铅,说明铅分子运动到铅中,同时金分子也运动到铅板中,故说明分子是在运动的,C对;D、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是因为过氧乙酸分子在房间内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D对.故选A.【分析】(1)SARS病毒是微生物,不是分子,而是由分子组成的微小物体;(2)液体扩散现象,说明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固体扩散,说明固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气体扩散,说明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8.【答案】 A【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影响内能的因素有:温度、质量、状态、材料.注意要把内能与机械能区别开来.【解答】A、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正确;B、热量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故B错误;C、冰熔化成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C错误;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内能的因素.内能是与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有关的能,机械能是与物体宏观运动有关的能.9.【答案】 D【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