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垄断竞争理论》观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垄断竞争理论》读后感

最近看爱德华·张伯伦写的《垄断竞争理论》。它给我们看客呈现张伯伦开创性的理论——垄断竞争理论。读完这本书,我也一直试图在生活中找到了针对这个理论的例子,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

爱德华·张伯伦在本书中表达了他这样一种观点:现实市场的大部分价格是由垄断力量和竞争力量共同决定的。因此,他提出了一种更具有启发性的混合理论来研究价格体系。这本书中所呈现的分析技术独具特色,既有别于过往人们熟悉的垄断理论和竞争理论,也有别于两者之间任何一种的简单的折中。

说到垄断竞争与垄断的区别,张伯伦认为,如果说一个行业中的每个生产者拥有对他自己产品品种的垄断,则在该行业内部可能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当然不是纯粹竞争理论所描述的那种竞争。张伯伦这样认为:垄断的普通意义是对供给的控制,因而同时也就控制了价格;纯粹竞争则不存在。这是因为纯粹竞争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第二、产品是同质的,没有差别的。然而,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生产者的产品在品质、包装、销售等方面都会存在一些差异,商品的差异使得每一个生产者对他自己的商品都有一定的垄断权,但是这些商品或多或少都有替代品存在,再加上消费者的自身偏好的不确定性,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依然是存在的。所以明显肯定的是,现实生活中的自由企业们组成的市场并不是纯粹竞争,而是垄断竞争。

看了《垄断竞争理论》,也查阅了关于垄断竞争的发展的相关文献。(1)20世纪初,马歇尔在分析规模经济成因中,发现了垄断与竞争之间的矛盾,即著名的马歇尔冲突。1933年,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分别在其各自专著《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中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认为现实中通常是各种形式的不同程度的垄断和不同程度的竞争交织并存。1940年,克拉克又针对不完全竞争概念的非现实性提出了“有效竞争”概念。其后,梅林又将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的论述,归纳为“市场结标准”和“市场绩效标准”。梅森之后,索斯尼克又将有效竞争的标准从二分法扩展为三分法。1982年,以鲍莫尔为代表的可竞争市场理论形成。到现在,垄断与竞争的矛盾依然存在。

看过张伯伦对垄断竞争论述及垄断竞争的发展史后,给我带来的启示有颇多。或许《垄断竞争理论》里的观点未必全符合现在经济发展状态,但它绝对是它所在年代的精华。且对现代经济建设也起着重要的指导。另,其一,我发现了垄断竞争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人们接触最多的市场结构。了解它的特性,对于我们消费者和生产者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要多把理论联系生活,从生活中的例子来给理论找落脚点,以便于更好地让理论为我们服务。其二,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泾渭分明的,就像市场结构并不是除了垄断就是纯粹竞争,很多时候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以现实的证据为出发点,多思考,多钻研,这样才能走出有所创新,找到黑与白之间的灰。

引证文献(1条)

1.金波垄断竞争理论与中国的反垄断管制[期刊论文]-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