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病句类型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归纳(精心整理)

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归纳高考病句题怎么做语感好的同学, 继续保持阅读, 保持语感就可以了, 没语感的同学, 就来看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归纳吧!(一)搭配不当主要有动宾不搭配、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一面和两面不搭配、介宾搭配不当等情况。
①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 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②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 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③说实话, 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 没抱太大的希望, 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④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 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⑤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⑥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 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与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⑦六年间, 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 从无人到有人, 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的进步。
⑧漫步桃园, 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 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⑨看完那部电视剧后, 除了荧屏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之外, 我仿佛还感到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 那就是作者自己。
⑩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 要做到心中有数, 全盘考虑, 周密安排。
⑾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 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 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⑿人们认为, 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 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⒀地铁紧张施工时, 隧道突然发生塌方, 工段长俞秀华奋不顾身, 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 自己却负了重伤。
⒁采取各种办法, 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 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知识点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知识点在高考语文考试中,病句题是一个常见的题型。
病句题的出现旨在考察考生对语法规则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因此,熟悉病句题的相关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考语文病句专题的知识点。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病句题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时态等方面不一致。
例如,“我和他去了公园”中的主谓不一致,正确的写法应为“我和他去公园”。
“我们是一家人,大家关心着我”中的主谓不一致,正确的写法应为“大家关心着我”。
二、动词的时态误用动词时态的误用是病句题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动词时态影响到一句话的时序和逻辑关系,使用不当将导致句子不通顺或产生错误的逻辑关系。
例如,“昨天我去看了电影”中的时态错误,正确的写法应为“昨天我去看电影”。
“他对你会很失望,你应该好好道歉”中的时态错误,正确的写法应为“他对你会很失望,你应该好好道个歉”。
三、代词的使用错误代词的使用错误也是病句题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代词是指替代名词的词语,如“我”“你”“他”“它”等。
代词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指代的对象和后面的名词是否相符。
例如,“她是我的同学,我们一起玩耍”中的代词使用错误,正确的写法应为“她是我的同学,我们一起玩”。
另外,“这是我去年买的新手机,我很喜欢它”中的代词使用错误,正确的写法应为“这是我去年买的新手机,我很喜欢”。
四、句子结构混乱句子结构混乱也是病句题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句子结构混乱指的是句子的语序、主谓宾的搭配等方面出现错误,导致句子不通顺或语法错误。
例如,“我见到了他昨天在商场”中的句子结构混乱,正确的写法应为“昨天我在商场见到了他”。
“她对音乐很感兴趣,喜欢听与演奏”中的句子结构混乱,正确的写法应为“她对音乐很感兴趣,喜欢听和演奏”。
五、片面使用词语片面使用词语也是病句题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片面使用词语指的是一定场合下,某个词语的使用仅仅符合部分语境,而不能完整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详解(共6个)

高考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详解一、语序不当1.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
例:在这次校运动会上,作为代表队的我们班一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句中“我们班”是种概念,“代表队”是属概念,前者(定语)限制后者(中心语)。
画线句应改为“作为我们班的代表队”。
2.定语、状语错位。
例:这种设施要不要更新,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句中“广泛”是修饰“议论”的,作定语,在句中却放在“引起”前充当谓语动词的状语,明显不合适,画线处应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议论”3.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例:王总把我们几个厂里的部门经理召集到一起,语重心长地说:“只要大家能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就一定能把我们厂的经济效益搞上去!”句中“几个厂里的部门经理”有歧义。
是几个厂的经理呢,还是一一个厂里的几个经理?根据句意,“几个”应作“部广门经理”的定语,要把这个意思明确下来,应改为“厂里的几个部门经理”。
注意: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4.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例:这期培训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办的。
“联合”和“于今年五月底”都是作动词“举办”的状语,这两个状语应互换位置,改为“于今年五月底联合”。
注意:多项状语排列大致为: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c.表范围或频率的;d.表情态或程序的;e.表对象。
5.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例:如果我们只注意目前的利益,而忘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或只看到长远目标,而看不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历的步骤,就会背离党的基本路线。
“如果”要放在“我们”后面,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就要放在主语的后面;当各分句是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就要放在主语的前面。
6.分句位置不当。
最新高考病句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

高考病句知识点总结病句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
考试说明: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原则一、不改变句子的意思二、改动尽量少检查病句方法一、主干二、枝叶三、排除(从前检查)四、类比考试说明要求病句一、语序不当1、多项定语语序不当:表领属、指称或数量、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带“的”的、不带“的”的。
例如:花园里那几朵盛开的美丽的红色玫瑰花。
2、多项状语语序不当: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间或处所名词、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表情态或程度的副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如:许多老师今天早上在会议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3、定语和状语错位4、关联词语和分句主语语序不当A、复句中各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B、复句中各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放主语前面。
5、并列词语、短语或分句顺序不当:轻重、先后、大小、逻辑。
6、把字句的否定形式“否定词加上把”二、搭配不当1、句子各成分之间搭配不当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常见介词“在”、“当”、“从”、“对于”、“为了”等2、变换表述角度造成主语残缺例如:他是位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得到人民拥戴,并安排他担任了县长的职务。
3、动宾结构不可以做宾语,主谓结构可以做宾语。
例如:1、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向当地捐赠农林技术图书表示感谢。
(这是正确的)2、秋月常常引发感物怀人(这是错的)4、赘余: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明确,如果出现不必要的词语,即是成分赘余。
A、注意文言词语和书面语同时使用“国际间、并非是、付诸于、万一若、提出质疑、凯旋归来、前面彼岸、同时期相比同比增长、目前当务之急、亲眼目睹、过分苛求、过分溢美之词、过度酗酒、前来光顾、非常悬殊、可堪称、多年夙愿、正方兴未艾、继续再接再厉、无声潜台词、人为蓄意、最擅长拿手好戏、偶然巧合、截至到、即是、胡乱涂鸦、连绵山峦、您的令郎、跻身于、更加弥足珍贵、互相厮打、各自分道扬镳、至少。
高考语文:高考病句满分必读,常见的6大病句类型

高考语文:高考病句满分必读,常见的6大病句类型常见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1.多重定语语序不当多重定语的正确顺序一般可这样依次安排:①表领属的或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②表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如:国家队的(领属)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名词)教练。
例:辨析下面句子是否有语病,并加以修改。
中国首个正在开发的深海空间站将让工作人员在近1000米以下深海中工作生活两个月。
该项目将加强中国在此前未能抵达的海床上勘探开采矿藏的实力,可能在2020年前完成。
答案:语序不当,将“首个”调到“深海空间站”前面。
2.多重状语语序不当如果一个句子有多个状语,它们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它常在句首,用逗号和主语隔开;②表时间或处所的词语或短语;③表范围程度的词或短语;④表情态的词或短语。
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如:许多教师今天早上(时间)在会议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3.定语和状语次序错位①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如“一筐一筐地抬着鲜鱼”改为“抬着一筐一筐的鲜鱼”;②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如“大家交换了广泛的意见”改为“大家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4.并列词语或并列短语语序不当并列成分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缓急、先后、大小的关系,否则容易出现错误。
如“学生、领导和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应改为“领导、老师和学生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全厂职工认真讨论、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应改为“全厂职工认真听取、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5.虚词位置不当①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在主语前边。
如“小李因为睡眠不好,所以父母很为他担心”,前后主语不同,“因为”应放在“小李”之前;②副词的位置不当。
语文高考必备-病句类型归纳

咬文嚼字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湖北卷) A.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B.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期及国家文物局近期分别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定河这条天然走廊是“古人类移动的路线”。 C.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D.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宽广
50万朵
修饰语和中心词不能搭配
内涵
花粉
1
2
3
4
5
6
例1.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2004青海卷)
两面同一面不搭配
好坏”“优劣”“高低”都是两方面,后文如果仅仅是“发展”的话,尚有快慢之分,而句中是“健康发展”,只能是一方面,显然无法同前面对应。
B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辽宁卷) A.“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B.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C.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水平和技术队伍的素质通过神舟飞船上的一块块仪表板充分体现出来。 D.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①否定失当
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94`)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
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修改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修改知识点总结
1.主谓不一致: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数的、人称的不一致。
例句:小明喜欢跑步和游泳是他的爱好。
改正:小明喜欢跑步和游泳,这是他的爱好。
2.主谓不清: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缺少明确的搭配关系。
例句:小明和小红在公园玩,体验了很多乐趣。
改正:小明和小红在公园玩,他们体验了很多乐趣。
3.平行结构不完整:句子中的并列成分之间缺少平行的表达结构。
例句:他既是一个好学生,也很热心帮助别人。
改正:他既是一个好学生,也热心帮助别人。
4.词序不当:句子中的词语顺序不符合语法规则,影响句子语义和表达清晰度。
例句:学生们在黑板上写了很多字。
改正:学生们在黑板上写字了很多。
5.动词语态不一致:句子中的动词语态与句子的时态和语境不符。
例句:这个问题被他们解决了。
改正: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6.虚词用错:句子中的虚词(如介词、连词等)用错,影响句子语义和表达准确性。
例句:尽管下着雨,但他还是出去跑步。
改正:虽然下着雨,但他还是出去跑步。
7.句子成分省略:句子中省略了必要的成分,导致句子不完整、表达不清。
例句:我对他的写作能力比你满意。
改正:我对他的写作能力比你满意的程度更高。
以上是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修改的一些常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终的修改要以具体语境和句子的整体逻辑为准。
高考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

高考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
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
1病句类型及例句有哪些1.成分残缺①因为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因为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③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使”的主语应是“学习”,因为有“通过”这个介词,使主语丧失了。
)思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
(“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⑤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2.语序不当①为了表彰先进,我们了解了很多李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
(为了表彰先进,我们了解了李老师很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
)②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会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
(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改为“于今年5月底联合举办)③在昨天的半决赛中,古巴队和秘鲁队以3:1和2:1分别战胜韩国队和捷克队。
(在昨天的半决赛中,古巴队和秘鲁队分别以3:1和2:1战胜韩国队和捷克队)④、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新建的班委会建立并健全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⑤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日常生活的缺点。
(我们必须随时发现认真克服日常生活的缺点)3.搭配不当①他在劳动时虽然没有感到疲倦,反而越干越有劲。
“虽然”改为“不但”“不但”。
②我们应该接受大家的意见,改正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
改正”与“缺点”不搭配,应说“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③在会上,他积极地听取人家对他的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病句类型必考知识点大全高考常考病句类型,记住这些,这种题型的基本上不丢分!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Ht`H[7T,一、语序不当(1)名词修饰语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左边的应该可以修饰右边的。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
)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①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一连串”应修饰“事情”)②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下面是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的例子: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
(“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这也属于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2)动词修饰语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①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看下面的例子:①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②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
(“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任意”是表示情态的)③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
(“急于对兰花”应放“进行”前)④国有15个洲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
(“与白人”应修饰“平等”)⑤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广泛”应修饰“交换”)⑥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
(“陆续”应修饰“有”)(3)关联词语的位置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后面)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
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例如: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
)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
(“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
正确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③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如:①纪念五四青年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五四青年节”而不是“到来”。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④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如: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以上的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如: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③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例如: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却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
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
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
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1)缺主语例如:①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得到”的主语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
这是滥用介词造成了主语残缺)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抱着”的主语显然是之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2)缺谓语例如: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度!”)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加强工作”又讲不通,在“建立”前少个谓语“完成”。
)(3)缺宾语例如: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
(“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应在其后加上“时间”一词。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虽然都是动词,但是,“走”的应是“路”,所以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这种语病往往是由宾语前的修饰语过长或修饰语本身也是名词造成的。
四、成分赘余(1)堆砌例如: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
(“环境"应删去。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掌握"应删去。
)(2)重复例如: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例如: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应删去“离现在”。
)(4)应删去“的”字例如: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的稳定了。
(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
(“历代”和“动乱”中间也可加“的”而没有加,为了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就不必加“的”。
)五、结构混乱这是一个很大的类句,这里谈的是不能用“主语”“宾语”等来归类的情形。
这里最常见的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纠缠不清,有以下类型:(1)举棋不定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如: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应该在“曾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断丝连一句话结构已经完整,却把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例如: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如:①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
就是例子。
(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
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
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使之作状语。
)(4)反客为主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而纠缠。
例如:①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
(“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交待。
)②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
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
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六、表意不明(1)指代不明例如: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指代不明)(2)有歧义例如:①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
(“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②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改为“都有”。
)③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④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头上。
)七、不合逻辑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