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耐力计划4次教案
体育训练中的耐力训练教案

体育训练中的耐力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耐力的概念。
2.掌握耐力训练的原则。
3.掌握耐力训练的方法。
4.能够制定适合不同人群的耐力训练计划。
二、教学重点:1.耐力训练的原则。
2.耐力训练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制定适合不同人群的耐力训练计划。
2.如何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特点合理进行耐力训练。
四、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耐力训练的概念1.1 耐力的定义耐力是指人体在长时间持续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和体力上的适应能力。
耐力越好,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越能耐受较大的负荷,从而保证人体能够持续较长时间的运动。
1.2 耐力训练的意义正确的耐力训练可以使人们在体育竞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能够提高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体力和精力,减少疲劳和疾病。
第二部分耐力训练的原则2.1 逐步递增法则初学者应该从较轻的运动强度开始,逐步递增运动强度和时间,使身体逐渐适应运动负荷,达到逐步提高身体耐力的效果。
2.2 运动种类法则耐力训练要结合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综合性训练,以达到对整个身体的锻炼,不能单一强化某一部分肌肉。
2.3 训练周期化法则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运动目标和运动项目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
要注意周期性,在训练过程中定期休息和调整训练强度。
2.4 环境条件法则在耐力训练中要注意环境条件,如气温、湿度、海拔高度等对身体的影响,让身体逐渐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以提高身体的适应性和耐力。
第三部分耐力训练的方法3.1 跑步训练法跑步是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耐力训练方法,可通过跑步均匀地、节奏性地提高心肺体能。
刚开始时可以从慢跑开始,慢慢逐步加快速度,逐渐增加时间和强度。
适合人群广泛,无地域和设备要求。
3.2 脚踏车训练法脚踏车训练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耐力训练方法,与跑步不同的是,脚踏车训练更偏向于腿部肌肉的强化。
在训练过程中,可通过不同的模式(如U型、山地等)和调整阻力来实现不同的训练效果。
3.3 游泳训练法游泳训练是一种非常综合性的耐力训练方式,不仅可提高心肺功能和体能,还能强化全身肌肉。
大学生速度耐力体能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速度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素质,增强体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1. 速度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在训练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速度耐力训练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田径场、足球场等。
2. 教学器材:秒表、标志物、音响设备等。
3. 教学内容:热身运动、速度耐力训练、放松运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速度耐力训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速度耐力?速度耐力训练有哪些好处?二、热身运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提高肌肉温度。
2. 进行关节活动,如颈部、腰部、腿部等。
三、速度耐力训练1. 教师讲解速度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强调动作要领。
2. 学生进行以下训练:a. 50米冲刺跑:每组4次,间歇30秒。
b. 800米耐力跑:每组2次,间歇2分钟。
c. 60米折返跑:每组4次,间歇30秒。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确保训练效果。
四、放松运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拉伸运动,放松全身肌肉。
2. 指导学生进行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速度耐力训练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训练心得,提出自己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
3.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速度耐力训练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训练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在训练后的身体素质提高情况。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2. 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体能耐力速度教案

体能耐力速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体能耐力速度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提高体能耐力速度的方法和训练技巧。
3. 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体能耐力速度的概念和特点。
2. 提高体能耐力速度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有效地提高体能耐力速度。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视频展示一些体能耐力速度训练的经典案例,引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讲解体能耐力速度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体能耐力速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高强度运动的能力,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并且讲解体能耐力速度对于各种体育项目的重要性。
3. 分析提高体能耐力速度的方法和训练技巧,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体能耐力速度训练案例,总结出提高体能耐力速度的方法和技巧,如间歇训练、爆发力训练、有氧训练等。
4. 演示体能耐力速度训练动作,老师现场演示一些提高体能耐力速度的训练动作,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了解训练的具体方法。
5. 练习和训练,让学生们进行体能耐力速度的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提高体能耐力速度。
6. 总结和展示,让学生们展示他们的训练成果,并对他们的训练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他们在今后的训练中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计划的制定,不能一概而论。
2. 在训练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要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挑战,不怕失败的精神,让他们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能耐力速度。
六、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体能耐力速度比赛,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可以邀请专业的体能耐力速度教练进行讲座,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体能耐力速度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3.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体能耐力速度训练,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感受训练的乐趣和挑战。
初中速耐训练教案

初中速耐训练教案课时:45分钟年级:初中生教材:《初中体育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使其在运动中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2. 增强学生的耐力素质,使其在长时间的运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教学内容:1. 速度训练:短跑、折返跑、变换跑等。
2. 耐力训练:长跑、定时跑、间歇跑等。
3. 团队协作训练:接力跑、集体跑等。
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提高心率。
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高抬腿、摆臂等,使学生进入运动状态。
二、速度训练(10分钟)1. 进行短跑训练,如50米、100米、200米短跑,要求学生全力以赴,提高速度。
2. 进行折返跑训练,如20米×6往返,要求学生在折返过程中保持快速跑动。
3. 进行变换跑训练,如老师发出信号,学生迅速变换跑动方向,提高反应速度。
三、耐力训练(10分钟)1. 进行长跑训练,如1500米、2000米长跑,要求学生保持稳定的速度,提高耐力。
2. 进行定时跑训练,如学生需要在3分钟内完成尽可能多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耐力。
3. 进行间歇跑训练,如学生跑完100米后休息30秒,再跑下一个100米,重复进行。
四、团队协作训练(10分钟)1. 进行接力跑训练,如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人,进行4×100米接力跑,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 进行集体跑训练,如所有学生一起跑动,要求保持整齐的队形,提高集体荣誉感。
五、结束部分(5分钟)1. 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慢跑、拉伸等,缓解疲劳。
2. 教师对本次训练进行小结,总结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3. 学生回收器材,整理场地,保持环境整洁。
教学评价:1. 学生速度素质的提升,如短跑成绩的提高。
2. 学生耐力素质的提升,如长跑成绩的提高。
3.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如接力跑中的配合默契程度。
初中耐力训练教案

初中耐力训练教案1. 让学生掌握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
3. 通过对耐力训练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跑步、跳绳、健身操等。
2. 耐力训练的技巧:合理分配体力、保持呼吸均匀、节奏稳定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学生在耐力训练过程中如何合理分配体力、保持呼吸均匀和节奏稳定。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检查学生的运动装备,确保学生穿着舒适、安全的运动服装和鞋子。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耐力训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基本技能训练:(1)跑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慢跑,让学生适应运动强度,注意保持呼吸均匀和节奏稳定。
(2)跳绳:教师教授跳绳的技巧,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提高跳绳速度和耐力。
(3)健身操:教师演示健身操动作,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增强身体素质。
4. 耐力训练实践:(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耐力训练,如接力跑、集体跳绳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学生进行个人耐力训练,如长跑、跳绳比赛等,教师指导学生合理分配体力,提高耐力水平。
5. 训练效果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记录学生的运动成绩。
(2)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训练中的优点和不足。
6. 总结与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总结,给予表扬和鼓励。
(2)学生分享自己在训练中的收获和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和竞技水平。
六、教学评价通过耐力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耐力水平有所提升。
同时,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锻炼意识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竞技水平得到提高。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耐力素质。
速度耐力教案幼儿园

速度耐力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应该能够:1.理解速度和耐力的概念;2.增强意志力和体能;3.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4.培养合作精神,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速度和耐力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具备协调性和运动能力,提高他们的速度和耐力。
三、教学准备1.空旷的活动区域;2.圆锥和标志物做为障碍物;3.不同形状的球类;4.小提醒卡片。
四、教学流程1. 导入首先介绍一些与速度和耐力有关的日常经验,例如:“你们有听说过运动员吗?他们就是一群非常快速和耐力强的人。
”现场可以准备一张运动员照片或视频资料来给幼儿们展示。
2. 引入主题介绍“速度”和“耐力”的定义,并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幼儿感受不同速度的快慢。
例如,叫幼儿跑几步,然后让他们慢慢走,最后站定。
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可以自然而然地认识速度的概念。
3. 游戏环节1让幼儿们站成一排面对教师,教师在距离他们一定的距离后放置一些障碍物,如圆锥或标志物。
要求幼儿们在绕过障碍物的同时尽快到达教师放置的目标点,以此加强他们的快速反应和协调能力。
4. 游戏环节2设置一个球场,让幼儿们根据要求来踢球。
例如,让幼儿用脚、头部、腿等不同部位踢不同形状的球,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体能训练,提高幼儿们的身体敏捷度和速度。
5. 小提醒环节教师准备一些小提醒卡片,请幼儿们在完成教师设置的关卡后,根据卡片上的任务执行相应的动作,例如卡片上写着“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或“四肢着地爬行”等等。
这种方式可以在保持幼儿注意力的同时,锻炼幼儿的耐力和体能。
6. 游戏环节3类似于游戏环节1,但添加了时间和获胜者的概念,让幼儿们感受到快速比赛的氛围,增强他们的意志力和合作精神。
7. 总结总结本次教学,让幼儿回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并提供一些家庭作业或额外的练习建议,以帮助幼儿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不断提高。
五、教学评价通过幼儿的反应和表现来评价本次教学是否成功。
体育教案提高学生的跑步速度和耐力

体育教案提高学生的跑步速度和耐力体育教案: 提高学生的跑步速度和耐力引言:跑步是体育活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提高学生的跑步速度和耐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能,还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
本教案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跑步速度和耐力。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跑步速度;2. 培养学生的跑步耐力;3. 提升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学生的跑步技巧和速度训练。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个性化的训练。
教学过程:一、热身阶段:热身是每次体育锻炼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预防受伤,并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在热身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旋转手臂、腿部拉伸等。
热身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二、技能指导阶段:1. 基本姿势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教导学生正确的跑步姿势。
包括站姿、启动姿势、跑步姿势、双臂摆动等。
学生需要理解正确的姿势可以提高跑步效率和速度。
2. 技术训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跑步技巧的练习,如冲刺、匀速奔跑、踏步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跑步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速度训练:1. 长跑训练:长跑是提高学生耐力的重要训练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长跑课程,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距离的跑步。
初始阶段,可以让学生先以匀速的方式完成,逐渐增加距离和速度。
2. 爬坡训练:爬坡训练能够增加学生的爆发力和肌肉力量,提高速度和耐力。
选择一个有坡度的跑道或者运动场,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进行快速爬坡的训练。
初始阶段,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渐增加爬坡的难度和速度。
四、冷却阶段:冷却运动可以帮助学生恢复正常心率和呼吸频率,并预防肌肉疲劳和酸痛。
冷却运动可以设计成一些放松的伸展动作,如腿部拉伸、手臂摆动、慢跑等。
冷却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结语: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学生的跑步速度和耐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并积极激励学生。
速度耐力计划4次教案

10、认真对待;
11、注意安全;
各
1
组
11
Min
3
Min
结
束
部
分
1、集合学生;
2、进行放松运动:
3、教师总结本次的教学效果;
4、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5、宣布下课。
(轻松欢畅,陶冶情操,是学生的身心恢复到平静的状态。)
1、师生带领学生做放松运动,身心同时得到充分的放松;
2、教师总结评价;
3、布置课后作业。
广州体育学院教育专业实习生教案
上课日期:2014年11月3日授课教师:陈娇达指导老师:陈晓阳
班级
初二(5)班
第10周
场地
器材
与
媒体
场地:田径场、篮球场
器材:
人数
44
男
第4次课
女
教
材
内
容
1、辅助练习
2、上肢力量练习
3、变速跑-中速直道跑、慢速弯道跑(400米、800米)
4、小游戏放松
教学
任务
或
教学
目标
强度指数:
课
后
小
结
指
导
老
师
意
见
签名:
练习
教师教法
学生学法
次数
时间
开
始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宣布课的内容、目标,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集中注意力。)
1、集合地点观察学生并检查学生服装;
2、接受体育委员汇报;
3、向学生问好;
4、宣布上课内容和要求;
5、安排见习生;
x x o o
x x o o
x x o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跑动中速度变化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的精神。
重点
难点
重点是:变速跑的方法难点是:臂和腿的摆、蹬的配合
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徒手操热身活动—辅助练习—上肢力量—变速跑—游戏放松-小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和达成目标
教学组织与方法
9、积极参与;
10、认真对待;
11、注意安全;
各
1
组
11
Min
3
Min
结
束
部
分
1、集合学生;
2、进行放松运动:
3、教师总结本次的教学效果;
4、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5、宣布下课。
(轻松欢畅,陶冶情操,是学生的身心恢复到平静的状态。)
1、师生带领学生做放松运动,身心同时得到充分的放松;
2、教师总结评价;
3、布置课后作业。
强度指数:
课
后
小
结
指
导
老
师
意
见
签名:
练习
教师教法
学生学法
次数
时间
开
始
部
分
1、课堂常规:
(宣布课的内容、目标,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集中注意力。)
1、集合地点观察学生并检查学生服装;
2、接受体育委员汇报;
3、向学生问好;
4、宣布上课内容和要求;
5、安排见习生;
x x o o
x x o o
x x o o
x x o o
:体委:教师
1、体育委员清点人数并向老师汇报;
x x o o
x x o o
x x o o
x x o o
:体委:教师
1、积极参与放松;
2、自我总结与评价。
3
Min
运
动
生
理
曲
线
(次/min)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min
平均心率
(次/分):
练习密度:
2、向老师问好;能力,
3、认真听讲;
4、集合做到快、静、齐;
5、见习生按要求执行;
3
Min
准
备
部
分
二、带领进行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扩胸运动
4、腰部运动
5、膝关节运动
6、正压腿
7、侧压腿
8、踝腕关节运动
俯卧撑(男15 /女10)、摆臂练习、深蹲或纵跳
6、提示学生注意运动安全,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防止受伤;
6、教师讲解练习要求、目标;
7、强调要求:
各组长组织好自己的组员,进行练习,带动大家,如果出现队伍混乱的,全组都要接受成,组长接受双倍惩罚。
8、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在有效范围内拍或抓到才有效,才可得分,转身跑直线;
9、强调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
(场地安排:
C2 x x x x o o o o o
C1 x x x x o o o o o
底线1
底线2
3、20米距离,过去后按之前队形排好,准备下一组练习;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4、听清老师口令,一令一动,不能漏做或少做。保证练习的质量,动作的规范,以确保得到锻炼的效果;
2
组
2、立卧撑35/25
3、俯卧支撑
女:50S男:1min
1、讲解动作技术要求;
2、强调注意练习中的安全;
3、学生练习过程中及时指导、纠错;
要求:
、后蹬跑要求学生注意动作的正确,特别是后腿保持蹬直;、
4、练习时及时发现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提臀,踏腰,直臂不下等,鼓励学生努力完成练习任务;
5、练习间歇期间让学生得到较充分休息;
9、强调跑步过程中保持安静、队伍的整齐度;
要求:
、学生排成4排,男女各两排,女生在前,男生在后;
、男体委在队伍前、女体委在后,最快和最慢的同学不允许在体委的前面、后面,保持队伍的完整性;
使用中等速度完成;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
组
5
Min
6
Min
基
本
部
分
1、变速跑
变速跑练习练习
直道中速,弯道慢速400米跑、800跑
(注意跑的节奏和呼吸节奏。)
2、小游戏放松
“黄河、长江”方法:
1、把学生平均分两队,一队为“黄河”一队为“长江”,面对面站在间隔距离1.5米---2米的线后;
当口令是“黄河”时,“长江”转身跑,“黄河”直追“长江”拍到对方为胜,如超过了边线没有追到不得分则对方胜出。如口令是“长江”时,方法同“黄河”当同时喊,两队都要转身跑,出错的队伍受罚,没有人出错,则老师受罚。
要求:俯卧,两足跟并扰,脚前掌着地,两手撑地(或与肩同宽),四指向前,保持躯体处于同一直线,切勿提臀,借助双脚之力,收臀紧腹连续臂屈伸,每组中间间隔1分钟。
1、 认真并听口音令按照要求进行练习;
2、注意练习过程中的安全;
(*场地:中间篮球场)
XXXXXXXXX OOOOOOOO
XXXXXXXXX OOOOOOOO
7、观察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x x o o
x x o o
x x o o
x x o o
:体委:教师
6、学生积极参与,所有学生认真参与徒手操运动;
7、充分活动关节、韧带;
4
x
8
拍
4
Min
准
备
部
分
三、慢跑、韧带拉伸(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学生的身体达到上课的要求,充分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8、提出慢跑的列队要求;
B2 x x x x o o o o o
B1 x x x x o o o o o
A2 x x x x o o o o o
终点A1 x x x x o o o o o
起点
5、组长组织好本队成员按要求进行练习;
6、认真遵守规则;
7、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XXXXXXXXX OOOOOOOO
XXXXXXXXX OOOOOOOO
广州体育学院教育专业实习生教案
上课日期:2014年11月3日授课教师:陈娇达指导老师:陈晓阳
班级
初二(5)班
第10周
场地
器材
与
媒体
场地:田径场、篮球场
器材:
人数
44
男
第4次课
女
教
材
内
容
1、辅助练习
2、上肢力量练习
3、变速跑-中速直道跑、慢速弯道跑(400米、800米)
4、小游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松
教学
任务
或
教学
目标
8、认真对待;
9、慢跑时,要注意队伍的整齐度,保持安静、适当的间距并注意安全;
10、两两配合拉伸韧带。
200米
x
2
圈
5
Min
基
本
部
分
一、辅助练习:
1、原地高抬腿练习接
20米加速跑
2、后蹬跑
3、蹲走
(提高腿部力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为下面的练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上肢力量练习
1、俯卧撑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