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关于一战的知识点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键入文字]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是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大约有6,500 万人参战,1,000 多万人丧生,2,000 万人受伤。
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19 世纪末20 年代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但基本矛盾有三对,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国和法国的三国同盟,1879 年,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签署了“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
后来,由于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
1882 年,德、奥、意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1。
第一次世界大战重点知识

第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原因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2.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匈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协约国,同盟国)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3.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4.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5.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1914.6.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思考: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2.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3.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1、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③英法等国受到重创。
美日的崛起: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国2、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①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欧洲政治版图发生剧变:一战摧毁了四个帝国—德俄奥匈奥斯曼,诞生了一批独立国家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原因:列强战争,促进民族觉醒;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掀起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3、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①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进入实用阶段、汽车取代马车、缺乏原料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等等②一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③一战改变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战运动高涨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的影响第二部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凡尔赛体系的构成1、《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认定德国是一战挑起者)①领土:重新划分德国疆界——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划定非武装区。
高三历史一战时期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战时期知识点一战,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爆发的一场全球规模的战争。
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欧洲格局,也对亚洲、非洲等其他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高三历史的学习中,了解一战时期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逐一探讨。
一、导致一战爆发的原因一战的爆发并非来自一时冲突,而是长期的积累与对抗。
其中,主要原因有国际关系的紧张、殖民地争夺、各国经济利益的冲突、极端民族主义的抬头等。
这些原因导致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激化成战争。
二、战争形式与战场一战的作战形式主要包括军队的大规模运动、战壕战、化学战、空战和海战等。
主要战场则集中在欧洲,其中以西线战场最为激烈。
同时,一战也涉及到亚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如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反抗以及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战争。
三、条约与和平战争结束后,通过签订了《凡尔赛和约》,正式结束了一战。
这个条约主要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包括削弱德国军队,归还民族领土等。
然而,正是这种严厉的对待导致了德国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大原因。
四、技术与战争一战时期,技术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导致战壕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上的相对均势,使进攻和防守难以取得突破。
此外,机械化战争、化学武器、无线电通信等新技术也对战争的形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五、社会与文化变革一战给世界带来了剧烈的社会与文化变革。
战争中的残酷与破坏使得人们开始反思战争的价值和意义。
一战后,妇女权益的争取、工人运动的兴起、社会主义思潮的扩散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结构和文化风貌。
六、国际组织的成立一战结束后,为了避免类似的大规模战争再次爆发,国际社会成立了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的目标是通过各国间的合作与对话来维护世界和平,但由于各方的利益冲突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化,国际联盟最终未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
七、亚洲的影响一战对亚洲的影响因地区而异。
在中东地区,阿拉伯地区的反抗运动受到鼓舞,推动了民族主义的兴起。
【师说】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人民版选修3

针对训练 1.(2016· 烟台模拟)追求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一个不灭的梦想,只 有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 努力创造出一个和平的环境, 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在其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 回忆》中描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考:战争“是在 战前 30 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 那种 内在势力是必定要发泄出来的”“而最糟糕的是,恰恰我们最喜欢的 情绪: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 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 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 个念头;他的暗影大概也懵住了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可是不管怎么说, 每一个影子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与战 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生活过”。
【解析】 第(1)问“观点”可通过材料一的第一句话概括,“意 图”通过材料中的第二句话概括;第(2)问通过作品的内容和所学知识 分析“寓意”。 【答案】 (1)战争能够培养人的美德。意图在于蛊惑民众参与、 支持战争。 (2)所谓的“光荣”就是欺骗、死亡和灾难。
3.阅读下列有关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的演说(1917 年)的材料: “在 2 月 3 日, 我曾正式向你们提出德意志帝国政府的特别通告, 通告说,它已立意在 2 月 1 日和 2 月 1 日以后„„要用潜水艇击沉所 有„„敌人所控制的任何港口的船只。„„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 敌的战争。美国船只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因此我建议 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对美国政府及 其人民作战;正式接受如此强加于美国的交战地位„„” “当我们采取这些措施,这些极重要的措施之时,让我们充分了 解,并使举世皆知我们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如今,我们的目的 仍和从前一样,要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以与自私的 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并在世界上真正自由和自治的民族中树立起 今后可以保证遵守这些原则的一致决心和一致行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高中知识点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高中知识点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高中知识1第一部分背景一、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具体表现:(1)政治: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制度比较民主,德国保留了大量的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2)经济: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列强经济实力与其占有殖民地的数量倒挂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军事因素)1、三大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1)主要矛盾一:英德矛盾(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2)主要矛盾二:法德矛盾(矛盾的缘起: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国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赔款50亿法郎,丧失在西欧和中欧霸主地位。
德国则唯恐法国东山再起,为防范法国,极力扩充军备;法国则为复仇做准备。
)(3)主要矛盾三: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半岛)2、三国同盟(1)原因:防范法国构建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体系(2)过程:1879德奥结盟1882《三国同盟条约》3、三国协约(1)原因:三国同盟威胁法俄,德国咄咄逼人,英国力不从心,放弃孤立,寻求盟友。
(2)过程:1892《法俄军事协定草案》1904《英法协约》1907《英俄协约》4、影响:使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下。
5、启示:帝国主义非正义战争。
三、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科技条件)1、传统武器的改进:传统的武器得到改进,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
2、新式武器的研制:潜艇、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相继问世,战争突破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展到海底和空中。
(三栖作战)3、新的交通手段:新的交通手段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进一步扩大了战争的范围,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使得战争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使远距离调兵成为可能。
4、新的通讯工具: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等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实现了远距离的信息传输,促进了军队通讯技术的现代化,使战争突破地域条件的限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指挥战争。
四、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1.军国主义(1)原因:近代以来欧洲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西方列强纷纷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知识点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时间——
2、导火线——
3、交战双方——
4、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5、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6、重要战役——
7、主要战场——
8、结果——
9、性质——
10、根本原因——
11、直接原因——
12、影响——
13、启示——
(二)大国结盟
1、两大对立集团的名称?及成员国?
2、一战前大国结盟的原因——
3、一战前大国结盟的影响——
二、应用
1、哪些资本主义国家在什么时间,相继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促使这些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132页德国挑战英国的漫画。
132页黑体字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的话。
问题:“我们也要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体现了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的什么要求?
3、望风使舵、墙头草形容的是一战中哪个国家的表现——
4、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形容的是什么事件——
5、一战前列强争夺的焦点是——
此地有什么之称——
6、凡尔登战役有什么之称——
一战中应用的新式武器——
7、评价一战——
8、1917年参加协约国的两个国家——
9、结合萨拉热窝事件中塞尔维亚青年的恐怖刺杀行为,谈谈在解决地区民族争端,维护民族利益时,我们应怎么做?。
一战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一战1.一战爆发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军事上: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推动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导火线(直接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一战全面爆发。
2.欧洲三对主要矛盾英德:争夺世界殖民霸权、世界殖民地。
俄奥:争夺巴尔干法德:争夺欧陆霸权3.英德矛盾英国传统政策:“光荣孤立”。
含义:不同任何国家结成持久固定的同盟原因:经济实力强大,掌握海上霸权英国对欧洲奉行政策:欧洲大陆均势原则20世纪初放弃“光荣孤立”政策:英德矛盾激化,自身实力下降,欲寻求盟友4.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三国同盟:1882年,德奥意结盟,对付法俄;三国协约:1892年法俄结盟——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1904年和1907年英法、英俄协约——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5.20世纪发生大规模战役的原因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根本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6.巴尔干火药桶形成原因(1)地理位置重要;(2)奥斯曼的衰落;(3)民族关系复杂;(4)列强争夺和插手(主要)7.当时欧洲各国利益要求A 德:a 维护欧陆霸主地位,压制法国,防止其崛起复仇。
b 重新瓜分世界,夺取世界殖民地。
B 法:复仇,夺回欧洲霸权。
C 英:维护霸权殖民地,维持欧陆均势。
D 俄:争夺巴尔干地区。
E 奥匈:视巴尔干地区为其势力范围。
高中历史 一战二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原因: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
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过程: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德、奥、意结盟,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国是其中的核心;1892年法俄结盟,英国于1904年、1907年分别与法、俄结盟,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③科技成果被应用于军事为战争形成世界规模奠定了物质基础,预示着未来战争更加残酷。
④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煽起了民众的狂热,加速了战争的到来。
⑤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1.三条战线:(1)西线:英法比与德国在这里作战。
(2)东线:德国、奥匈和俄国在这里作战。
(3)南线:塞尔维亚与奥匈等国在这里作战。
2.主要阶段:(1)第一阶段:1914年。
马恩河战役。
到1914年底,进入相持阶段。
德国“施里芬计划”破产。
东线俄、奥、德互有胜负,开始形成了对峙局面。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
交战双方都深深陷入了战争的泥潭,元气大伤。
交战双方都已经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3)第三阶段:1917~1918年。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①1918年10月,奥匈帝国瓦解。
②1918年11月,德国失败投降,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3、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①1917年4月,美国借口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参加协约国作战,改变了战争相持的局势。
②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③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向各国建议停战。
并于1918年初缔结《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
④资本主义国家内发生了反战运动以及革命运动。
⑤1918年世界性流感病的影响。
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①经济:在经济实力方面,德奥集团处于劣势。
②军事: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表现的十分明显。
③内部: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的各种矛盾,这在同盟国集团各国表现得更为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关于一战的知识点
历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有其他最新的资讯,小编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大家,请大家持续关注历史网。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是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时期过渡、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爆发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高考历史】战争的背景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列强力量对比出现显著的新变化。
到19 世纪末,新起的美国超过了英国,德国超过了法国,接着又超过了英国。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本原因。
1、三对基本矛盾(焦点:争夺殖民地和霸权)
(1)法德矛盾
(2)俄奥矛盾
(3)英德矛盾
2、三国同盟形成
三国同盟形成后,法俄都感到不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两国逐渐接近,并于1892 年缔结了军事协定。
法俄同盟形成,这标志着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
三国协约形成的决定性步骤是其核心英国放弃传统的外交政策与法国结盟。
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20 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的“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