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含解析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含解析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一、选择题1、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

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______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2、班主任通过加强班风和学风建设实施德育,其运用的德育方法是【】(A)品德评价法(B)实际锻炼法(C)榜样示范法(D)陶冶教育法3、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方法是指【】(A)教师教的方法(B)学生学的方法(C)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方(D)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4、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____个组块。

A.5±2B.6±2C.7±2D.8±25、我认为国家公立学校的教育目的——也就是所有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有用的国家公民。

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______A.生活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文化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6、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的______A.生物起源论B.神话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7、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是指【】(A)学校教育制度(B)国民教育制度(C)学校管理制度(D)学校行政体制8、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

其中,以美国学者孟禄为代表主张的是()(A)生理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交往起源说9、教师和学生通过口头语言以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是______A.讲授法B.讨论法C.读书指导法D.谈话法10、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实施奖励,这属于教学评价的______A.诊断功能B.导向功能C.调控功能D.激励功能11、在讲果实的概念时,教师先讲苹果、西红柿等可食用果实,然后又举了棉花籽等不可食用果实的例子。

这是什么知识概括方式______A.正例B.反例C.变式D.比较12、测得五岁儿童的智力年龄为六岁,用比率智商的计算方法可算出其智商是______ A.120B.130C.120%D.130%1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14、学校为了让学生专心学习,组织学生集体砸手机。

2024年浙江省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含解析

2024年浙江省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含解析

2024年浙江省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一、选择题1、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2、我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

下列不属于“五经”的是______ A.《诗》B.《大学》C.《书》D.《春秋》3、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A)语义编码(B)听觉编码(C)视觉编码(D)模像编码4、简述随意后注意的特征。

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符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______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终身学习6、嘈杂的环境中,即使我们的名字被很小声地提及,仍然能被我们接收到,______对此做出了较好解释。

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多阶段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7、开创“私学”之先行、打破了“学在官府”局面的我国教育家是______A.孟子B.老子C.孔子D.荀子8、“广”和“厂”能够区分清楚,体现了观察的______好。

A.目的性B.客观性C.精细性D.敏锐性9、魏征对唐太宗李世民说:“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

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

”这句话体现的意志品质是______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10、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A.朱熹B.孟禄C.凯洛夫D.沛西·能11、美国学者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深刻揭示了______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12、学校为了让学生专心学习,组织学生集体砸手机。

这侵犯了学生的______A.财产权B.人身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13、我们都知道,先学习的知识会影响后学习的知识的回忆。

这属于______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记忆痕迹D.记忆衰退14、认为“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的是______A.布卢姆B.赫尔巴特C.巴班斯基D.布鲁纳15、从高楼顶上看街道上的行人,尽管看上去很小,但人们不会把他们都看作是小孩。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教育理论(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教育理论(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教育理论(试卷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本试卷共4 页,34 小题,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1.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2. 答卷前,考生务必按答题卡要求填写考生信息栏、粘贴条形码。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试题答案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需改动部分,再重新书写;不得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著作是()A. 《论教育学》B. 《大教学论》C. 《普通教育学》D. 《教育漫话》【答案解析】C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颁布但没有实施的现代学制是()A. 癸卯学制B. 壬寅学制C. 壬戌学制D. 壬子癸丑学制【答案解析】B3. 首创了对话式教学方法的古希腊教育家是()A. 柏拉图B. 昆体良C. 苏格拉底D. 亚里士多德【答案解析】C4. 儿童是“一张白纸”,不具有任何个性,只是按成人的愿望随意描绘或拿捏。

这种学生观属于()A. 内生论B. 本体论C. 外塑论D. 经验论【答案解析】C5. 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A. 悬空课程B. 隐性课程C. 活动课程D. 显性课程【答案解析】B6.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是()A. 谈话法B. 演示法C. 情景教学法D. 练习法【答案解析】A7. 以两难道德判断为切入点,创立了“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教育家是()A. 皮亚杰B. 柯尔伯格C. 麦克菲尔D. 迪尔凯姆【答案解析】B8. 行动研究起源于()A. 美国B. 英国C. 澳大利亚D. 中国【答案解析】A9. 依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不同,教育评价可以分为()A.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B. 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C.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D.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答案解析】D10. 研究者运用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调查对象,记录观察结果的数据收集方法是()A.问卷法B. 访谈法C. 统计法D. 观察法【答案解析】D Array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11.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

2024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测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测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测试题一、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舒新城的《教育通论》(B)孟宪承的《教育概论》(C)庄泽宣的《教育概论》(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2、简述随意后注意的特征。

3、小李现在的工作单位通勤便利,但是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较差;新单位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优厚的福利待遇,但是离家远。

小李正面临着______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4、“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体现了德育过程是______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5、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____个组块。

A.5±2B.6±2C.7±2D.8±26、对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与阐明,这种心理学研究目标是【】(A)陈述心理现象(B)预测心理活动(C)调控心理与行为(D)解释心理现象7、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学派是【】(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8、一个人毕业后既想择业又想考研。

这属于______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9、俗话说:“一白遮百丑。

”这属于______A.首因效应B.光环效应C.刻板印象D.近因效应10、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A)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B)自愿性、娱乐性、实践性(C)组织性、灵活性、创新性(D)组织性、实践性、娱乐性11、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______A.能动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12、简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学意义。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解析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解析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解析第一部分教育学一、选择题(第1~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注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观点属于()。

A.民族本位论B.集体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2、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学派是()。

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3、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者是()。

A.赫尔巴特B.培根C.康德D.夸美纽斯4、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家庭影响B.学校教育C.先天遗传D.社会环境5、教育学中教育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狭义教育是指()。

A.家庭教育B.特殊教育C.职业教育D.学校教育6、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界限,组合两门及其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课程是()。

A.综合课程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D.潜在课程7、教师在数理化教学中通过解释、论证和说明使学生掌握原理或公式。

这属于讲授法中的哪一具体方式?()。

A.讲读式2020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解析B.讲述式C.讲解式D.讲演式8、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除课程计划外,还包括()。

A.课程设计和课程标准B.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C.课程标准和教材D.课程评价和教材9、班主任通过加强班风和学风建设实施德育,其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B.实际锻炼法C.榜样示范法D.陶冶教育法10、于1922年颁布,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1、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A.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B.自愿性、娱乐性、实践性C.组织性、灵活性、创新性D.组织性、实践性、娱乐性12、学校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

A.团队活动B.教学活动C.校会班会D.课外活动二、辨析题(第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河南省商丘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

河南省商丘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

河南省商丘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少的注意特征,是注意的哪一种品质()。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选择D.注意的分配2.下列关于情绪性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A.情绪与动机关系不是很密切B.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C.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D.情绪为刺激所引起3.教师的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创造性4.第12题由于教育具有两大社会功能,所以,教育具有()5.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

A.学生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B.学生品德和学习两个方面C.学生校内和校外表现两个方面D.学生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6.“足智多谋、随机应变”表现的是思维的()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7.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A.融合性B.情感化C.理智性D.全面性8.现场教学是教学的()。

A.主要组织形式B.基本组织形式C.特殊组织形式D.辅助组织形式9.“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是人的知觉特征的( )。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10. 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其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根本()。

A.目标B.内容C.途径D.动力11.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前注意12.在旧的社会制度下,可能会出现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新的社会制度建立后,旧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还将继续存在。

这说明了( )。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的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的发展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D.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的发展13.第2题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14.针对当前出现的人口、能源、环境等危机,对学生进行的旨在树立一种积极的、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道德观念的教育被称为()A.生命教育B.自然教育C.环境教育D.生态教育15.小明在很多人观看时,表演节目表现极好,这种现象属于( )。

2024年湖南省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含解析

2024年湖南省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含解析

2024年湖南省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一、选择题1、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

其中,以美国学者孟禄为代表主张的是()(A)生理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交往起源说2、在浮动的云的衬托下,人们觉得月亮在运动。

这是什么现象______A.动景运动B.诱发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3、学生总说自己成绩不好,老师就教导学生把学业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

这种归因属于______A.内部、不稳定、不可控B.内部、不稳定、可控C.外部、不稳定、不可控D.外部、稳定、不可控4、倡导学校教育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开创了传统教育流派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5、在讲果实的概念时,教师先讲苹果、西红柿等可食用果实,然后又举了棉花籽等不可食用果实的例子。

这是什么知识概括方式______A.正例B.反例C.变式D.比较6、小明同学不交数学作业,班主任邢老师占用体育课的时间批评教育他。

邢老师的做法主要侵犯了小明的【】(A)名誉权(B)健康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7、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的______A.生物起源论B.神话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8、小明的妈妈为确保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入学之前就迫使小明学小学二年级的课程。

这样做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9、我国西周“六艺”教育指的是______A.工、乐、射、御、书、数B.礼、乐、射、御、书、数C.礼、乐、琴、棋、书、画D.礼、乐、射、御、书、传10、“广”和“厂”能够区分清楚,体现了观察的______好。

A.目的性B.客观性C.精细性D.敏锐性11、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

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______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CIPP评价模式D.差距评价模式12、学习“圆的初步认识”时,老师设计了一个情景问题:如果我们班的同学在操场上玩一个游戏——抢红旗。

2020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真题《教育理论》

2020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真题《教育理论》

2020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真题《教育理论》1. 【教育学单选题】在确立教育目的的(江南博哥)价值取向上,注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观点属于()A. 民族本位论B. 集体本位论C. 社会本位论D. 个人本位论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在确立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教育史上有两种理论,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具体为: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在它有助于个人发展;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不受影响地发展。

2. 【教育学单选题】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学派是()A. 实验教育学B. 批判教育学C. 文化教育学D. 实用主义教育学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学派是实验教育学。

B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鲍尔斯与金蒂斯、布厄迪尔、阿普尔、吉鲁,c项的代表人物有德国教育家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D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教育家杜威、克伯屈。

3. 【教育学单选题】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者是()A. 赫尔巴特B. 培根C. 康德D. 夸美纽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英国哲学家培根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4. 【教育学单选题】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家庭影响B. 学校教育C. 先天遗传D. 社会环境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

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 【教育学单选题】教育学中教育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狭义教育是指()A. 家庭教育B. 特殊教育C. 职业教育D. 学校教育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解析教育学部分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最早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等教学思想的文献是B.《论语》A.《大学》D.《孟子》C.《学记》2.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体现的教育理论派别属于A.实验教育学B.实用主义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3.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

其中,以美国学者孟禄为代表主张的是A.生理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交往起源说4.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5.教育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内容D.教育途径6.我国现代学制确立和发展中所沿用的基本类型是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分支学制D.多轨学制7.人们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偶发事件能做出巧妙、恰当处理的行为称为“教育机智”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创造性B.主体性C.广延性D.间接性8.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在学校课程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

其设置的时段为A.小学一年级到高中阶段B.小学三年级到初中阶段C.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阶段D.初中到高中阶段9.中小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A.教学目标B.课程目标C.课程计划D.课程标准10.王老师在小学语文课上,结合课文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绘了深秋层林尽染、色彩斑斓的山林风光。

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1.张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采用表扬、奖励、批评、处分等方法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

这种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个人修养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评价法12.每个新入职教师都应学会做班主任工作,而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14.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有明确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1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7.我国《教育法》中对学生的义务作了哪些规定?得分评卷人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18.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王老师是一位胖胖的数学老师。

有一次在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马上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书本和手臂的长度。

班上顿时炸开了锅,一只只胳膊高举着要求测量。

被点名的同学经过测量报出答案后,都得到了表扬,嘴巴笑成了一朵朵花。

那些没被点到名字的学生着急了,高举着手喊:“老师,快叫我!快叫我!”“桌子、铅笔、书本和手臂的长度都量过了,我们还想测量什么呢?”老师的话音刚落,个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

”班上一下静了,同学们都转过头看着这个男孩不知所措,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边笑边朝那个男孩说着:“好啊,你来量吧。

”小男孩拿着尺子,用手按住尺子的一端,让尺子在老师的肚皮上翻着跟头,跟头翻了好几个,他最后报出测量的结果是87厘米。

“不错,他量得很认真,答案也比较接近。

”老师不失时机地问了一句:“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更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

”老师问:“你用手怎么量呢?”小女孩说:“我的手掌是11厘米,我看腰有几掌就知道了。

”老师笑着点点头,说:“可以。

”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刚爬了一圈之后,她就报出了答案“89厘米。

”笑容在老师和同学的脸上绽放,班级的气氛更活跃了下课前,王老师对物体长度的概念做了总结,并要求学生课后结合生活中的事物做长度的测量练习。

[问题]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试结合案例加以分析。

心理学部分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A.兴奋和泛化B.兴奋和抑制C.集中和抑制D.集中和泛化20影响知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的同一因素是A.知识经验B.刺激强度C.兴趣爱好D.视觉线索21.上课时学生能够边听讲、边做笔记、边思考,这种现象所体现的注意品质是A.注意广度B.注意转移C.注意分配D.注意起伏22.为人类所特有、与抽象思维发展密切联系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义记忆23.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最佳效率的学习程度是A.50%B.100%C.150%D.200%24.作家在头脑中塑造新的典型人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属于A.再造想象B.联想C.创造想象D.幻想25.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A.快乐B.激情C.愤怒D.恐惧26.“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所体现的社会心理现象是A.遵从B.服从C.众从D.从众27.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不稳定、内在和可控的因素是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28.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是A.概念掌握B.言语指导C.动作示范D.有效练习29.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称为B.气质A.性格D.情绪C.能力30正确的态度能够促使个体实现预定目标,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

这表明态度具有A.工具性功能B.自我防御功能C.价值表达功能D.社会适应功能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31.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32.人格不具有稳定性。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34.简述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方法。

35.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八、论述题:36小题,15分。

36.试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1.【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应试指导】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有文献《学记》是教育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论迷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作用等,尤其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比如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先确弗抑、开而弗达等。

2.【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

【应试指导】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轨学育》、克伯屈的《设计教育法》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作。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有:第一,教考育即生活;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持续不断的增长;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第四,课程连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教为中心;第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材现、表现和体验。

3.【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应试指导】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家孟禄。

他认为,教育并非起源于生物的本能,而是产生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而这种无意识的模仿不是习性的,而是遗传性的。

模仿特是最初的教育形式和手段,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

4.【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应试指导】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

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第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第三,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5.【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意义【应试指导】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在从事具体的教育工作之前,必须首先确定教育的目的、培养的目标和具体的教学目标,否则就是盲目的。

而教育工作的最后,就是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这个效果应该与事先确立的教育目的相符合。

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是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展开的。

6.【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我国的教育制度。

【应试指导】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可以分为单轨学制、双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

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7.【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

【应试指导】教师劳动的特点具有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域性、长期性、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因材施教;第二,教学上的不断更新;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

在教育过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总会发生。

教师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果断地做出正确判断,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是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

8.【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应试指导】我国各级学校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第一,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第二,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第三,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第四,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并作为必修课程;第五,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第六,在课程标准方面,提出了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要求。

9.【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应试指导】中小学教材编写、教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应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

课程标准对于不同阶段学生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上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0.【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我国目前基本的教学原则及其应用。

【应试指导】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王老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在教学中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能够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唤起想象,形成表象11.【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徳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应试指导】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12.【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应试指导】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

良好的班集体不可能自发形成,只能是班主任精心组织和培养的结果。

班集体一旦形成,就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成为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有力助手和途径二、辨析题13.正确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

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人出生就与他人进行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中,受到社会各类人的言论,行为和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念和意识,这样就可能造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对于环境的影响也有制约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