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语文《剃头大师》的教学设计(6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剃头大师》的教学设计(6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剃头大师》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三年级下册语文《剃头大师》的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简析《剃头大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秦文君小说《快乐男孩》,有改动。

课文叙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情节好玩,呈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与趣味。

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而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阅历,只是小沙为了摆脱“害人精”的熬煎,病急乱投医,才使“我”有时机成为“剃头大师”。

“我”的剃头水平与“大师”这一称号形成了剧烈反差,从而产生了戏剧性的表达效果。

单元导语“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提醒了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两条单元提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和“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这就为本课的教学供应了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两方面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中抓住文中好玩的语言,来体会大事的好玩。

同时还应当注意对课文的朗读,采纳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精妙,体会童年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有肯定的积存,也把握了肯定的学习方法。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其次单元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理解难懂的句子”供应了一个良好的根底,一些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

但有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要留意引导。

还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难懂的句子”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到课文理解难点上的共性,也要留意到理解上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性,让学生相互答疑解惑,把语文要素落到实处。

同时,《剃头大师》这篇文章,每个孩子都有剃头的经受,这与孩子的生活亲密相关,所以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孩子的经受,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妙、童年时间的宝贵。

三、设计理念教学时,要从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动身,结合单元语文要素,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课文特点进展教学。

《剃头大师》这篇课文在表达上,语言幽默幽默、浅显易懂,由于秦文君懂小孩:她知道小孩中是可怕一些大人看来很无厘头的事,如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怕剃头……她知道小孩特殊厌烦那些逼着自己做可怕事的人,如那个剃头师傅,就是最让人厌烦的“害人精”;她也知道头发碎掉到脖子里是多么难过;她还知道只有小孩敢于冒险让没有学过剃头的“我”成为剃头大师,为自己剃头……由于懂生活、懂小孩,所以孩子们很轻易就能读懂《剃头大师》。

部编版三年级下剃头大师教案完美版

部编版三年级下剃头大师教案完美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9剃头大师人教部编版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9.剃头大师-人教(部编版)27 漏教学目标:1.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2. 借助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借助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漏。

出示字典上漏的意思,指名读。

你觉得可怕吗?不可怕。

为什么故事中的老虎和贼却吓昏了呢?2.引出老婆婆的话。

指名读,齐读。

3.这是一个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就是靠着老百姓口耳相传,流传至今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故事。

二、概括故事内容,梳理地点变化,为复述故事做铺垫1.这个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要把它讲出来。

2.默读课文,思考:故事发生的地点都有哪些变化呢?3.学生梳理,教师相机板书:老婆婆家——逃跑路上——歪脖老树——山坡下——老婆婆家4.谁还记得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学生借助提示说内容。

孩子们,你们说得真好!能把一篇长长的故事读短,这是一种很强的学习能力呀!三、学习1—9自然段,提炼学习方法(一)默读课文1-9自然段,画出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预设1:心里活动的句子过渡:你真会找,你发现了吗?这是描写老虎和贼什么的句子啊?——心理活动。

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谁找到了?出示全部的心里活动句子,指名读。

1. 莫非句。

理解“莫非”有猜测的意思,指导朗读后半句话。

2. 坏事句。

指导读好“坏事”,读出紧张急促,突出害怕的感觉。

谁再来读读这些句子。

过渡:孩子们,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害怕、恐惧、做贼心虚。

过渡:咱们男女生来分角色读一读,读出老虎和贼的恐惧、害怕。

预设2:老虎和贼狼狈逃窜的样子通过浑身发抖、腿脚发软、撒腿、拼命抱住进一步体会老虎和贼的惊恐。

(二)下面咱们就把这部分内容讲一讲,你们有讲故事的好方法吗?学生交流。

你们的方法可真多,一会我想你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这些方法一定可以帮到你们。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剃头大师》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剃头大师》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剃头大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祖传手艺与技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和朗读能力;3.能够理解小说中的情节,掌握基本背景和事件;4.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剃头大师》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性格;2.把握小说中难度较高的句子和语言表达方法。

四、学习方法阅读、分析、讨论、配合、分享五、教学过程1. 教师自我介绍,引导学生登陆教学平台•学生将教学平台上的《剃头大师》打开,看到题目就进入阅读2. 将故事情节和关键情节进行简单介绍•教师通过讲解视频或其它教育资源,简单介绍与剃头师有关的情节。

教师需要重点讲解祖传技艺的重要性,以及主人公的性格与行动。

3. 分配角色,进行分组,进行朗读。

•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他是剃头师中的一个人物。

在进行组内阅读时,组长需要引导和指导组员的朗读,他配合剃头师,传递祖传技艺。

4. 小组交流和分享•组员根据所分配的角色进行针对性的问答,进行反复练习,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

这里,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不受限制。

5. 教师进行评价•教师需要根据每个组的表现进行评分,不但看具体的评分,同时还需要给出明确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教师可以让那些没有及时回答问题的同学来进行龙的技巧的阅读。

6. 讲述下一步教学方案•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小组成员和组长共同制定下一步的教学方案,根据本次教学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在本次教学完成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总体性的评价,涵盖三个方面:个人表现比赛、团队配合加强和自我完善。

七、教学反思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教师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提高。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下周的课程上再次与学生共同进行调整,加强指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八、教材来源《剃头大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9《剃头大师》(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9《剃头大师》(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9《剃头大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剃、剪、差、付、钱”等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中的有趣之处;了解文章按时间顺序描写人物活动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懂得关爱同学、朋友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

2. 课文主题:本文讲述了“我”冒充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以及“我”和小沙剃头时发生的趣事。

3. 课文结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小沙天生害怕剃头;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我”冒充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和小沙剃头时发生的趣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中的有趣之处。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学会按时间顺序描写人物活动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害怕的事情,引出课题《剃头大师》。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研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教学重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剃头大师》2. 课文结构:第一部分:小沙害怕剃头第二部分:“我”冒充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第三部分:“我”和小沙剃头时发生的趣事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害怕的事情的作文。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剃头大师》相关的故事,进一步了解剃头大师的故事。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剃头大师》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剃头大师》教案

【导语】《剃头⼤师》是统编版⼩学语⽂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篇课⽂,节选⾃秦⽂君⼩说《调⽪的⽇⼦》,有改动。

⽂章主要记述了“我”在表弟⼩沙的央求下,⾃诩“剃头⼤师”,为他剪头发的有趣过程,⽂笔活泼,童真溢满。

故事中的⼩沙理发时只要求“别剪破⽿朵”,结果被“我”剪得“整个头上坑坑洼洼”,最后“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样的光头”。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知识与能⼒ 1.会认10个⽣字,会写12个⽣字,读准字⾳,认清字形,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能说出⽼剃头师傅和“我”给⼩沙剃头的过程有何不同。

过程与⽅法 1.安排学⽣课前预习,掌握⽣字新词,了解⽂章⼤意,划分结构层次。

2.指导学⽣从课⽂内容⼊⼿,理解⽂中讲了⼀个什么故事。

预先提问,引导学⽣带着探究兴趣,在阅读中展开思考:⽼剃头师傅和“我”给⼩沙理发的过程有何不同?为什么“我”说天⽣怕理发的⼩沙是世界上秀的顾客?课⽂为什么⽤“剃头⼤师”做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体会童年⽣活的乐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字,会写12个⽣字,能正确书写、组词、造句。

2.把握课⽂内容,梳理故事情节,划分层次结构。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理清⽼剃头师傅和“我”给⼩沙理发过程的不同之处,体会“我”说天⽣怕理发的⼩沙是世界上秀的顾客的原因,并能总结出课⽂⽤“剃头⼤师”做题⽬的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新课,揭⽰课题 有个⼩朋友叫⼩沙,他天⽣怕理发,成了理发店⾥最不受欢迎的顾客。

后来,他遇到了⼀位⾮专业的剃头⼤师,并且还成了世界上秀的顾客。

⼩沙和剃头⼤师之间究竟发⽣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翻开课本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字。

重点指导⽣字中的翘⾆⾳“执、仇、差”,平⾆⾳“虽”和后⿐⾳“刑”。

2.学⽣在⽂中圈画⽣字词,借助字典解决⽣字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

19 剃头大师▶教学目标1.会认“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13个字,正确读写“大师、表弟”等15个词语,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

3.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4.能说出课文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句子,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形声字记忆,“剃”;根据组词记忆生字,“执着、否则、仇人、习惯、受刑、代替、厘米”;联系生活记忆生字,“骂、摸”。

写字:“表、夺”上大下小;“虽、骂”上小下大;“仇、付、倍、件”为同部首的字;“胆、理、泡”都是左窄右宽;“鬼”为独体字,须注意它的首笔是短撇;竖弯钩里面是撇折点,不要写成点;“差”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应注意上大下小。

2.朗读教学本文语言幽默生动,富有童真童趣。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采用随文识字法,认读生字。

同时,重点指导个别句子的朗读,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法来辅助朗读,体会人物心理,读好句子。

3.语言运用教学时可以通过换词、表演、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语言特点,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风趣。

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时,既要联系上下文,也要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鬼、理、夺、骂”等13个字,正确读写“大师、表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

过程▶教学过程板块一读题质疑,畅谈“大师”1.板书课文题目,畅谈“大师”。

(1)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读好“剃”字。

(2)同学们,什么是大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剃头大师》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剃头大师》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剃头大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剃头大师》故事情节;2.掌握故事中人物形象特点;3.了解“敬业精神”、“匠人精神”等;4.学会表演剧中人物,培养表演能力;5.通过走进故事,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品味。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故事情节;2.了解人物形象特点;3.理解“匠人精神”和“敬业精神”等;4.学会表演角色,培养表演能力。

三、教学准备1.准备电子课件、教学录像等;2.准备课前调查卡片,了解学生前置知识;3.打印故事剧本。

四、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唱歌、起立、打招呼;2.提问:“你们听过《剃头大师》这个故事吗?”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3.引入学习重点,“匠人精神”和“敬业精神”,让学生猜猜这两个词语的意义。

–通过举例子、图片等引导学生理解。

(二)教学展开1.课前调查。

–发给学生调查卡,了解学生前置知识,并帮助分组。

2.表演故事剧情。

–男女生分组表演剧本。

–观摩评析、点评表现突出的同学。

3.学习人物形象特点。

–分析故事中人物性格特点,面向小组表述。

4.探讨“匠人精神”和“敬业精神”。

–向学生调查口语材料(如采访声)。

–引导学生讨论、辨析这两个词的意义。

5.写作练习。

–以匠人精神、敬业精神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自己的文章。

–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三)课堂小结1.师生互动:“告诉我今天学到的最有意义的一点?”;2.奖励学生表现突出的小组;3.回收学生调查卡。

(四)课后作业1.完成写作练习,整理后上交;2.自主阅读课外书籍;3.听录音,练习文艺术语。

五、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小组表演、课后写作练习来考评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2.记录学生表现,定期评估学生的表演能力;3.考察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通过笔试或口试形式进行。

六、教学后记本次教学,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目标,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全面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和表演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19《剃头大师》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19《剃头大师》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19 剃头大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语言运用: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思维能力: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审美创造:默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

【课前解析】关注课题: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经验,只是小沙为了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病急乱投医,才使“我”有机会成为“剃头大师”。

“我”剃头的水平与“大师”这一称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而产生了戏剧性的表达效果。

以“剃头大师”为题,既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又激发了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

关注语言:课文中语言风趣幽默,略带调侃的意味。

如“押进、夺门而逃、怒视、抗议、耿耿于怀”,表达了小沙对进理发店理发的强烈不满和抗拒;“害人精、冤家”,这些词语生动地表达出了小沙对理发店剃头师傅的反感甚至仇视。

在写“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时,用“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写出“我”的得意……关注句子:课文中的有些句子表面意思不难理解,却有着内在的含义。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惊醒理解体会。

如“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教学目标】1.认识“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13个生字,会写“大师、表弟”等14个词语,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教学重点】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

【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13个生字,会写“大师、表弟”等14个词语,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课件3)1.教师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同学们,大家看一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2.师生交流:正在理发店理发,可是他们的脸上出现了不同的表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剃头大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是现代著名作家秦文君先生的一篇佳作。

这篇短文描绘了“我”冒充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小沙胆小,害怕剃头;第二部分写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第三部分写“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全文充满童趣,描写童年的糗事,读后令人捧腹大笑。

【作者介绍】
秦文君,1954年生于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出版作品600多万字,作品先后50余次获得国内外大奖、10余次被改编成影视剧,10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还有10多部作品出版了日文版、英文版、德文版、韩文版、荷兰文版等发行到海外。

2017年11月16日,获得2017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著有长篇小说《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天棠街3号》、《宝贝当家》、《调皮的日子》、《小丫林晓梅》、《小香咕新传》、《俞林·留汉》、《十六岁少女》等五百余万字。

1996年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2002年获国际青少年读物联盟(IBBY)的"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

《宝贝当家》、《男生贾里全传》先后获第六届、第七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男生贾秦文君在常州花园小学里全传》获"共和国五十年优秀长篇小说"称号。

《秦文君文集》、《天棠街3号》等获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

《少女罗薇》、《男生贾里》、《小鬼鲁智胜》获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儿童文学奖。

其他作品分别获宋庆龄儿童文学优秀小说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华儿童文学奖、儿童文学园丁奖、上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上海青年文学奖、"巨人"中长篇儿童文学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台湾九歌文学奖等近50种奖项。

作品《表哥驾到》被选为上海七年级第一学期课文。

《"病人"》被选为上海四年级第一学
期课文。

《伟人细胞》被选为苏州七年级第一学期课文。

《一诺千金》被选为河北五年级第一学期课文。

《选举风波》被选为语文版八年级第一学期课文。

2016年12月,秦文君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推剪手动推剪是一种理发剪。

上下有各有一排参差相间的牙状钢齿,用手将两边的把柄向中间合去,参差相见的牙状钢齿就来回移动将头发推掉。

电推剪未推广之前所用的理发工具。

跳蚤在跳蚤是小型、无翅、善跳跃的寄生性昆虫,成虫通常生活在哺乳类动物身上,少数在鸟类。

触角粗短。

口器锐利,用于吸吮。

腹部宽大,有9节。

后腿发达、粗壮。

完全变态昆虫。

蛹被茧所包住。

跳蚤为属于蚤目的完全变态类昆虫。

成虫体型微小或小型,无翅,体坚硬侧扁,外寄生于哺乳类和鸟类体上,具刺吸式口器,雌雄均吸血;幼虫无足呈圆柱形,营自由生活,具咀嚼式口器,以成虫血便或有机物质为食。

【其他资料】
描写童真童趣的诗句有:
1.《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幼女词》
[唐] 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4.《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7.《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黎碎地声。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列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执.行(zhí zí) 否.则(fuǒ fǒu) 受.刑( sòu shòu)
虽.然(shuī suī) 一件.(jiàn jàn) 胆小鬼.(ɡǐu ɡuǐ)
二、先辨字,再组词。

胆理付倍
但埋村陪
三、读一读,用加点的字造句。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
..露出了头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重点段落品析。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liǔ lǔi)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jìn jìng)苦头。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chà chāi)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
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你想想,这一会儿
...痒的,跟受刑一样。

...痛一会儿
1.给上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请仿写画横线的句子。

一会儿……一会儿……
2.结合上文,说一说小沙害怕理发的理由是?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你小时候最怕做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参考答案
一、执(zhí) 否(fǒu) 受(shòu)
虽(suī) 件(jiàn) 鬼(ɡuǐ)
二、先辨字,再组词。

胆胆子理理发付付出倍加倍
但但是埋埋伏村村子陪陪着
三、他太高兴了,甚至见到陌生人都想过去抱一抱人家。

四、1.绺(liǔ) 尽(jìn) 差(chà)
2.看那天上的云,一会儿变成猴子,一会儿变成老虎。

3.老师傅的推剪老掉牙了,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五、(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