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体谱各项意义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检测的意义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检测的意义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是一种以免疫系统异常和自身免疫性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自身抗体的产生和活性是SLE发病机制的核心,因此,对SLE自身抗体的检测对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检测的意义。
早期诊断SLE的早期诊断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自身抗体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存在于SLE患者体内的异常自身抗体,从而有助于早期诊断。
常见的自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ANA)、双链DNA抗体(dsDNA抗体)、磷脂抗体等。
这些自身抗体的存在与SLE的发生密切相关。
通过自身抗体检测,医生可以很早就对疾病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治疗指导SLE的治疗通常是基于个体化的抗炎和免疫调节措施。
自身抗体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信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例如,高水平的dsDNA抗体常与SLE的肾脏损害相关,通过对其进行监测,可以评估病情的活动程度和预测肾脏损害的风险。
此外,自身抗体检测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药物治疗的效果,以及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
预测疾病进展自身抗体检测在预测SLE疾病进展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特定的自身抗体(如抗dsDNA抗体和抗磷脂抗体)被认为是SLE疾病活动性和临床表现的标志物。
通过监测这些抗体的水平变化,可以追踪疾病进展,并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以延缓病情的恶化。
遗传咨询SLE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自身抗体检测在遗传咨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于患有SLE的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可以帮助评估其家族成员发展SLE的风险。
这样一来,家族成员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或进行定期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SLE病例。
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于SLE的早期诊断、治疗指导、疾病进展的预测以及遗传咨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SLE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定性和定量评估,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情,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检测抗核抗体谱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中的意义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v a l u e o f d e t e c t i o n o f A n t i n u c l e a r a n t i b o d i e s s p e c t r u m( A N A s )i n d i a g n o —
程玉萍, 李 丽
[ 摘要 ] 目的 探 讨抗 核 抗 体 谱 ( A N A s ) 检测 在系 统性红斑 狼疮 ( S L E ) 诊 治 中 的应 用 价值 。 方 法 对 l 0 2例 S L E ( S I E组 ) 、 3 2例 其 他 风 湿 性 疾 病 ( 疾 病对照组 ) 及3 0名 健 康 体 检 者 ( 正 常对照 组 ) , 分别 采用 间接免疫 荧光法 、 免 疫印记法测定血清 中抗核抗体 ( A N A) 和 AN A s中 l 5种 抗 体 的 水 平 。 结 果 S L E组 A N A和 A N A s中抗 n R N P / S m 抗 体、 抗S m抗 体 、 抗 双链 D N A抗 体 、 抗 核小 体抗 体 、 抗 组 蛋 白 抗 体 及 抗 核 糖 体 P蛋 白 抗 体 阳 性 率 与 疾 病 对 照 组 和 正 常 对照 组 比 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1 ) 。S L E组 2项 及 以 上抗 体 阳性 者 占 9 3 . 1 % 。A N A、 抗S m抗 体 、 抗 双链 D N A 抗 体 及 抗 核 小 体 抗 体 同时 阳性 且资料 完 整 的 2 0例 S L E住 院 患 者 治疗 后 上述 抗 体 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转 阴 和 ( 或) 滴 度 下 降 。 结论 联 合检测动态观察 A N A s 对S L E 的诊 断及 治疗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与抗C1q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收稿 :0 6一l —2 修 回:o 7—0 —1 ) 20 1 4 20 1 5
系统性 红 斑 狼疮 患 者 血 清抗 核 小 体抗 体 与 抗 C q 体 的检 测及 临床 意 义 l抗
金 卫 东① 俞 晓 洁① 贾敬 年① 周 永列①
[ 摘 要 ] 目的 : 探讨抗核 小体 抗体与抗 C q 体与 系统性红斑狼疮(ytm ps rte t u ,L 活动性 的关 系以 l抗 ss l u yhma ssS E) e u e o
t nsKinyIt1 9 ,9 3 :7 —7 0 i t. d e n ,9 6 4 () 7 3 8 . e t f y tei hrdnp pi . | ( e 18 ,6 ( 5 : yo nht i i e t e JBo ; m, 9 9 24 1 ) s c u d s lh
3. d , n k itI Beg t m , ta. h n e cv n e An o M Lu d vs , / sr J e En a c sa e g r o 1 d
r c p o x r s in i n c y e— e e t re p e s n mo o t t —ma r p a e n day i p — o c o h g i i ss a s l
生存 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 _3。病理学 研究已提示在动脉硬化 2] .
中,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中 主要 细胞 构成 是泡 沫细胞 , 它来 源于 外周血单核和 巨噬细胞 。我们实验组 中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均正
参
考
文
献
1 Heda d A, e e o aK, az k L, ta. n 1f rss Roeo . iln S b k v P ce e Re a i o i: l f 1 b
抗核抗体谱15项解读

抗核抗体谱15项解读抗核抗体谱15项解读抗核抗体谱是检测自身免疫反应中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抗体种类及滴度的一种常规检测方法,常用于风湿免疫科、肾内科、消化内科等临床科室。
抗核抗体谱检查的结果能够反映身体免疫系统的情况及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深受临床医生的重视和病患的关注。
那么,在接收抗核抗体谱检查结果时,该如何解读呢?以下是抗核抗体谱15项解读的详细内容。
一、ANA(抗核抗体)ANA又叫抗核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常表现出高水平。
阳性结果可能说明存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二、抗ds-DNA抗体抗ds-DNA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辅助诊断。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三、抗Sm抗体抗Sm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辅助诊断,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四、抗SS-A抗体抗SS-A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Sjogren综合征的辅助诊断。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Sjogren综合征等疾病。
五、抗SS-B抗体抗SS-B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Sjogren综合征的辅助诊断。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Sjogren综合征等疾病。
六、抗RNP抗体抗RNP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恶性结节病的辅助诊断。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结节性多肌病等疾病。
七、抗SSC70抗体抗SSC70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系统性硬化症的辅助诊断。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系统性硬化症等疾病。
八、抗Ro-52抗体抗Ro-52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干燥综合征的辅助诊断。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干燥综合征等疾病。
九、抗PM-Scl抗体抗PM-Scl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多发性硬化的辅助诊断。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多发性硬化等疾病。
十、抗Jo-1抗体抗Jo-1抗体是一种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肌无力症的辅助诊断。
多项指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意义

Cl ia inf a c fmut l ee t n id x sfrda n sn ytmi p s r te tss LI M M A aj n i c ls ii n eo li ed tci e e o ig oigsse cl u yh maou n g c p o n u e U n, Y —ig,
[ src] Obetv Toiv siaet ev leo oy e t ea tb de p cr m fe ta tben ce ra t Ab ta t j cie n etg t h au fp lp p i n io iss e tu o x rca l u la n i d —
D 、 R / A6 、 R / S A 2 抗 S B 抗 U1 S R 1抗 oS O 抗 oS- 5 、 S 、 一 n NP、 Hi o 、 P 抗 s n 抗 o和 抗 Nu l 测 阳性 率 分 别 为 7 . 、 t c e检 38 8 . 、3 3 、1 9 、52 、2 9 、3 3 、0 9 4 8 8 . 6 . 4 . 4 . 3 . 3 . %和 9 5 ; L 患者 免 疫 球 蛋 白值 明 显 高 于 健 康 对 照 组 , . S E 补
体C C 3、 4明 显低 于 健 康 对 照 组 ,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差 P<O 0 ) 5例 S E患 者 治 疗 4个 月后 血 清抗 dD . 5 。4 L s NA、 抗
S D1 抗 Ro S - 0 抗 Ro S - 2、 S B、 U1S RNP、 Hitn、 P 和 抗 Nu l m— 、 / s A6 、 / S A5 抗 S 抗 一n 抗 so 抗 0 ce检 测 阳 性 率 分 别 为
刘 曼 , 马雅 静 , 程 江△( 疆石 河子 大 学医 学院第 一 附属 医院检验 科 新
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体谱

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体谱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就是机体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导致多脏器受损。
SLE患者中,存在多种抗体,不同患者之间抗体谱表现差异较大,对于诊断和治疗SLE具有重要意义。
SLE的典型抗体SLE患者最常见的自身抗体是抗核抗体(ANA,Anti-Nuclear Antibodies)。
ANA是指对细胞核内成分产生的抗体,可以在免疫荧光显微镜下形成颗粒状或均匀染色的荧光。
ANA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者患有SLE,因为ANA也可在其他自身免疫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中出现。
但ANA检测是SLE患者筛查的常用方法,阳性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来判断。
除了ANA,SLE还伴随出现许多特异性抗体,包括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 Antibodies)、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Ro/La抗体)、抗卡尔滕环肽抗体(Anti-C1q Antibodies)等。
这些抗体的存在与SLE的病情活动性和累积损伤有关。
抗体谱对于SLE的诊断和治疗抗体谱的检测可以为SL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帮助。
根据当下的国际共识,对于疑似SLE的患者,ANA检测是首选的筛查方法。
如果ANA阳性,接下来会进行更具特异性的抗体检测,如抗双链DNA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等。
抗体阳性结果的存在会加强对SLE的诊断。
而且,不同的抗体阳性与SLE的临床表现、病情活动性和预后等有关,为患者个体化的治疗决策提供了依据。
抗体谱在SLE治疗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研究表明,某些抗体的阳性结果与治疗的反应和预后相关。
例如,抗dsDNA抗体阳性的患者往往病情较重,治疗也相对困难。
因此,根据抗体谱的检测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一些研究还发现,对于某些阳性的抗体,靶向性药物可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比如对于抗C1q抗体阳性的患者,靶向朝鲜蓟叶酸受体(folate receptor)或C1q抗体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标签: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意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受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显著临床特点之一是血清中出现多器官非特异性抗体,如ANA(抗核抗体)、抗ds-DNA、抗Sm抗体、抗SSA、抗PT抗体等。
以ANA为主的自身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许多组织沉积,如肾小球、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关节等,可触发Ⅲ型超敏反应,造成广泛组织损伤,引起多种临床表现。
生理条件下,一部分人体内也会出现少量的ANA和其他自身抗体,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液中往往可以检测到多种直接针对细胞核抗原成分的高滴度自身抗体。
这里仅谈一下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1抗核抗体(A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意义1.1抗核抗体(ANA)的检测实际上是指总抗核抗体检测。
ANA阳性的疾病很多,常见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某些非结缔组织病ANA也可以是阳性(如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肌无力、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等),正常老年人也可以出现低滴度ANA阳性,因此,ANA 检测在临床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筛选试验。
ANA阳性高滴度标志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A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在SLE活动期ANA阳性可占95%~100%,非活动期可占80%~100%。
1.2 ANA是诊断SLE的重要实验室检测指标有资料显示,SLE患者的亚临床期可长达9年,即当ANA检测阳性时,患者并无临床症状发生,说明ANA产生在前而发病在后,但ANA阴性也并不能完全排除SLE。
ANA早期检测对SLE的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2抗双链DNA(ds-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意义抗双链DNA(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阳性率为60%~90%,由于其特异性高,抗ds-DNA抗体作为SLE重要诊断标准之一。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自身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自身抗体皮疹、发热、乏力、水肿、雷诺现象、神经系统症状(癫病、卒中、外周神经症状)等均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见临床表现。
在临床上,遇到这些症状时,应想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能性,尽早做一些相应的针对性筛查。
SLE中有许多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对于SLE的诊断和评估病情活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来一一介绍:抗DNA抗体:包括抗双链DNA (dsDNA)和抗单链DNA (ssDNA) dsDNA抗体对SLE的诊断特异度可达95%以上,尤其在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常有较高滴度的dsDNA抗体。
随着疾病活动的控制, dsDNA抗体滴度可以下降或消失。
双链DNA与其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淀在毛细血管、肾脏和其他组织器官内,激活补体系统,导致组织损伤,其中频率发生最高的是狼疮肾炎(LN)。
另外dsDNA抗体也可出现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中。
抗组蛋白抗体(AHA):在药物性狼疮患者的检出率较高,若患者存在AHA和ssDNA抗体阳性,而无其他自身抗体,则药物性狼疮可能性大。
另外,约50%的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可检出AHA。
有研究发现SLE活动指数与抗AHA抗体水平相关。
抗Smith抗体(抗Sm抗体):抗Sm抗体是首次在名为"Smith”的SLE患者血清中发现的抗核内小核糖体蛋白抗体,故命名为"Sm抗体”。
抗Sm抗体几乎仅见于SLE,是SLE的标志性抗体,抗Sm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为20%-30%。
虽然敏感性较低,但特异度可达99%,出现后持续阳性,与疾病活动性无关。
因此,抗Smith抗体可作为SLE的回顾性诊断指标。
抗核糖体RNP(rRNP)抗体:在SLE早期即可出现。
15%的SLE 患者体内可检测到rRNP,与LN患者的肾小球损伤密切相关。
另外,rRNP抗体可能与SLE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关,且其滴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rRNP抗体常常在SLE活动期中存在,但不会随病情的缓解而立刻消失,可持续1-2年后才转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体谱各项意义
抗rRNP抗体:高滴度的抗rRNP抗体是混合性结绨组织病(MCTD,夏普综合征)的标志,阳性率95-100%,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在30-4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也可检出抗U1-rRNP抗体,但几乎总伴有抗Sm抗体。
抗Sm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与抗dsDNA抗体一起,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性指标,但阳性率仅为5-10%。
抗SS-A抗体:与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也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30-40%)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0%)中,偶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
此外,在100%的新生儿红斑狼疮中抗SS-A抗体阳性。
该抗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引起炎症反应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抗SS-B抗体:几乎仅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和系统性红斑狼疮(10-20%)的女性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9。
在干燥综合征中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常同时出现。
抗Scl-70抗体:见于25-75%的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弥散型)患者中,因实验方法和疾病活动性而异(Scl硬化症)。
在局限型硬化症中不出现。
抗Jo-1抗体:见于多肌炎,阳性率为25-35%。
常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相关。
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除抗Sm抗体外,抗dsDNA抗体也可作为该病的一个血清学标志,阳性率为40-90%,并且抗dsDNA抗体滴度与疾病的活动度相关,可用于疗效监控。
抗核小体抗体: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50-95%,特异性几乎为100%。
核小体是细胞染色体的功能亚单位,由DNA和组蛋白以特殊的方式组成。
抗核小体抗体比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更早出现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诱导和致病中有重要作用。
临床资料显示,有15-19%的抗dsDNA抗体阴性的SLE患者中抗核小体抗体阳性。
因此联合检测抗dsDNA及抗核小体抗体可提高SLE血清学检出率。
抗组蛋白抗体:抗一种或几种组蛋白抗体或抗H2A-H2B复合物抗体在药物(普鲁卡因胺、肼酞嗪以及其它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中比较常见(阳性率为95%)。
另外,在30-7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和15-5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也可检出抗组蛋白抗体。
抗DNP抗体系针对脱氧核糖核蛋白的自身抗体,即狼疮因子。
是经典的狼疮细胞形成试验必不可少的四因素之一。
临床意义: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阳性率可达80%—90%、非活动期阳性率为20%左右。
其他结缔组织阳性率低,且部分出现该抗体阳性的病人可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
非结缔组织病(如肝炎等)偶见阳性。
抗β2-糖蛋白1抗体,抗磷脂抗体是一组针对各种带负电荷磷脂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其中以心磷脂抗体(ACA)最具代表性,它的靶抗原是存在于细胞膜和线粒体膜中带负电荷的心磷脂,为甘油磷脂类结构。
病理状态下这类磷脂分布到细胞膜外,当其与血清中的β2-糖蛋白1型结合后即暴露出抗原位点,诱导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即抗β2-糖蛋白1抗体。
检测APS患者血清中抗β2-糖蛋白I抗体(抗B2-GPI抗体)可显著提高血栓并发症预测率,因而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抗β2-GPI抗体仅出现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而抗心磷脂抗体可出现在APS以及某些感染性疾病中(梅毒、疏螺旋体病、AIDS、肝炎、肺结核)。
在进行广泛的检测过程中,抗β2-GPI抗体可作为自身免疫性血栓的标志物,也为区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提供血清学的证据,而抗心磷脂抗体不具有相同的功能。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CA)是一种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带负电荷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该抗体与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自然流产或宫内死胎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