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理解教育

浅谈国际理解教育
浅谈国际理解教育

音乐课堂里的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是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为增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学生认同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初步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教育实践。

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义务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我力求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索音乐学科中的有关知识。我理解该课程所追求的不是教给学生一些问题的答案,而是教会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养成关注人类命运、关心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公民”的素质和态度。例如在欣赏乐曲时,我会和学生一起聆听感受,把我们每个人对于作品的理解都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一起探索音乐为什么带给我们这些感受的奥秘,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一、一个有点陌生的名称——“国际理解教育”

谈到“国际理解教育”,人们比较陌生,其实,与国际理解教育类似的术语大家并不陌生,包括国际教育、全球教育、比较教育、多文化或跨文化教育、和平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人权教育和发展教育等。

回顾历史,“国际理解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重大主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并最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国际理解教育就是促进国际理解为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措施,培养具有国际理解品性和能力的人,促使文化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发展。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以“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与展望”为主题,确立了新时期“国际理解教育”及相应的“和平文化”的内涵,为世界各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指明了方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在青少年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为了使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学习与其他国家人们交往的技能、行为规范和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学习正确分析和预见别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本国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竞争与合作、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培养善良、无私、公正、民主、聪颖、热爱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国际理解教育强调真正的文化对话,动态的文化理解,提倡切入异域文化的生活世界,提倡切身积累、体验与实践,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国际理解教育实际上要求各国在各年级课程中引入包括国际层面的真正的公民意识教育。

二、为了大家共同的明天要重视国际理解教育

韩国Hanshin大学教授Kang Soon-won说了一个案例。他曾邀请30名日本人、30名韩国人一起做实验。分别问日本人对韩国的看法和韩国人对日本的看法。结果双方对对方的看法非常消极。经过讨论,60个人的最终的结论是我们的未来需要和平,不是战争。看来,沟通极为重要。这正是教育应该做的。

我们应积极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尤其是现在的中国。这主要是基于当今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国家的发展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流的哲学理念——和谐等三个方面的需要。国际理解教育一直贯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在这个基础上看国际理解教育,我们必须将明天看作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一天,否则明天将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体两翼,两翼之一是国际理解教育,之二是人口、环境与资源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和平与发展。和平不仅在于没有战争,还在于消除文化冲突。教育是促进文化与和平的手段。国际理解教育有助于保卫和平,基础教育将传播理解的种子,通过容忍促进多元文化共存。在全球化时代,各国联系更加紧密。我们的着眼点不是区域,而是整个世界。和平和经济发展不可分割。尊重多元文化,寻求共同点,一方面削减贫困,另一方面加强和平,已经成为全球任务,这也是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国际理解教育是达到和平共处的一个手段,人们能通过相互理解来解决冲突。

澳大利亚格里菲思大学Toh Swee-hin教授认为国际理解教育对人类非常重要,人类要互相尊重差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世界和平。国际理解教育如同一条河流,汇多条支流,最终流入大海。世界上存在冲突和战争,但我们不能仅限于指出问题,我们应共同努力,争取和平。世界上有很多贫困地区,大家正在采取措施,共享资源,缩小贫富差异。重要的是人们要和谐相处,在内心深处培养这种文化。我们应该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三、“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

与会代表认为中国做得不错。1983年,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这是对教育面向世界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际交流和合作都成为许多学校的重要工作。在当地教育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支持下,大城市的一些学校已开始进行实验,已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

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总结【专题篇】

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总结【专题篇】 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篇一】 当今世界竞争中,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就是教育的竟争,因此,做为教师的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师的素质是制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加快教师的培训步伐,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好一支立志为民族繁荣、为国家兴亡、为党的基础教育事业而献身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实现民族繁荣、国家富强的关键。因此,党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首先,从培养广大教师的素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 通过继续教育的培训,我受益非浅,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掌握了新形势下的先进教育理念,对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素质教育对教师任务的要求,以及如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进一步掌握了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先进策略和方法,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落实,逐步地提高了自己的教育

教学能力,积极地按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所教学生的全面素质。 教学中除注意知识的准确性、全面性外,重点从培养学生的学生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入手,优化了教学过程,把握“三个环节”,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教师的以讲为主转变为学生的训练为主、由教师的成就感转变为学生的成就感、由教师的知识传播为主转变为学生的成果展示。在教学中我力求使课堂在和谐、民主、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使师生交互活动中达到“教师从教到导,学生从学到展示”的有机统一。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热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思维,以问引思,以理导思、以变发思,引导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学生的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而且,解决了学困生的问题,实现了课堂上全员动起来,各有所得的目的,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目的,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我深深体验到教育的魅力,体验到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神圣。我从根本上转变了对教育的理解,对待学生的错误,有了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有了更多

国际理解教育SWOT分析

国际理解教育SWOT分析 随着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理解教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下一代,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教育国际化: 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国际理解教育: 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为增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培养青少年认同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初步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教育实践。 国际理解教育SWOT分析 SWOT即:优势( 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 机遇( Opportunities) 、威胁( Threats)。 (一)国际理解教育优势因素 1、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重视 在“十三五”规划中,中央政府加大对教育的开支,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国际化教育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各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地方政府也会相应加大投入,促进各校的国际理解教育发展。 2、发展潜力大,具有后发优势 因为,国际化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有较大的改进、完善和创新的空间。 3.学生们的国际化意识不断加强 来自00后的青少年,对于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国际理解教育方面,大部分学生都希望与国外优秀学校进行交流,希望学校学习国外的教学模式。这是发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和动力所在。

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报告

秉承民族传统文化、开拓国际教育视野 ——市堰区实验初级中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划、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人才的国际化需求引发了教育的国际化。 市堰区实验初级中学根据“十三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自身发展实际,充分优化校教育资源,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培养出更多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打造“精英教育”品牌,实现教育国际化的宏伟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教育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坚持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教学变革与教师发展的原则,实现教育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为培养将来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实现教育理念的国际化 学校和教师要营造平等、宽容、安全、不断改进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切的课程和有效的教学,进而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与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

时,关注学生的快乐学习和幸福成长,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打下基础。 2、进行课程与教学的国际化的尝试 建立具有课程化特点的校本课程和具有灵活性的活动课程,实现课程与教学的国际化,进行跨学科、学科融合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 3、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打下基础 初中阶段重在培养创新和批判意识,这些包括好奇心、想象力、创造性、实践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规则意识、法律意识、诚信意识、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找寻适合校情的本土化教育方式 牢固树立民族文化旗帜,坚守本民族传统,坚持国际化教育的本土实践,通过切实有效的活动加强本国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输出与传播,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丰富和发扬本国文化,实现创新与跨越。 三、主要设想 1、系统推进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为增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青少年认同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初步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教育实践。 根据相关文献,国际理解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涵: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全球的胸怀与视野;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关系;对和平、人权、公正、

教育培训行业培训总结和感悟

教育培训行业培训总结 和感悟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教育培训行业培训感悟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我真真正正的了解了教育行业的一些知识和话术礼仪,在此感谢上级安排的此次学习活动,感谢每一位授课老师精彩的授课。此次的培训学习,使自己的理论基础,业务修养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和信心。参加本期培训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和收获: 一、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培训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是提高业务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更何况我们还是教育行业,更要了解各种政策以及学科知识才能更好的与家长和孩子进行沟通,才能更加的专业化,才能更好的做好服务,让家长放心和满意。作为教学老师,更要时刻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学科分析掌握要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通过学习培训,使我清楚地体会到要一个团队具有向心力,凝聚力,执行力才能发展的更好 1、团队的向心力,要有明确的核心;保持组织政令通畅;建立明确的组织文化、价值观,从团队的领导核心到组织成员,要通过多个渠道清晰、坚定、持续地将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传递给团队中其他成员,在日常工作行为中的规范和处理中,以这些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为基本原则。 2、团队的凝聚力,有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并能人人清晰,去解决;所有人都能清晰地了解,自己以及战友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所处的位置,责

任和价值。避免责任稀释定律:尽量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按流程,按制度执行;灰色区域——责任心。 3、团队的执行力,我们有了目标任务,大家要心往一处去,劲往一处使,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我们的目标而且方向不会出现问题,会使得我们向前进。 三、通过培训学习,我明白了沟通和话术的重要性 我们要在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以适合的方式,说适合的话,做适合的事。正如徐老师说的我们跟家长沟通要注意倾听,看着对方的眼睛,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同时更多的了解孩子的状况,方便给他指定合适的学习方案。与家长沟通时尽量用封闭的沟通方式让家长做选择题。 通过短期的培训学习也使我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一些不足和缺点,需要好好的进行反思和自省,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主动学习,不要老是等着安排任务,要学会自己快速成长。 2、自己要增强执行能力,对于自己的任务要及时了解并要高质量的执行。 3、要多做题,多看书,多总结,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 在学习了培训知识和反思之后下一步就是在工作中要制定自己的执行方案,对于以后的工作首先要先进行一个全面的学习和了解,明确自己的目标,学会分解先完成小的,逐步全面进行完成,每做完一项之后要进行总结分析,好的地方继续保持,不足的地方进行改正。希望以后在教育培训行业能够实现自己的一个价值,同时也能为学生带来一些成绩,和家人们共同成长,做一个合格教培人。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方案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方案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方案(修订稿) 前言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宗旨是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它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它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和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的意识。 一、课程简介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系我校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教育科领导下,及其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要求下,在上海浦发教育评估中心专家指导下,为合理补充国家课程, 而分别在六、七、八年级开设的。该课程由外籍教师用英语教授,内容为介绍西方文化,同时比较中西文化异同点,侧重礼仪学习。在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引领学生感悟、学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与人相处,以及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该课程符合我校“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21世纪国际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及“在交际中感受英美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英语学科特色。 二、背景分析 21世纪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外国文化,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开展对外交流是对这个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使世界愈来愈融合为一个

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将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而独立存在。因此,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越发突显,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国家课程进行了必要补充。国内外较多地区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均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国内许多学校大胆实践,研发该课程,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她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全球意识。 从礼仪的角度来说,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青少年儿童,她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名副其实,“礼仪之邦”的美名响誉中外。 三、校情分析 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校先后开设了书法、礼仪等校本必修课程。自,学校研发校本礼仪课程,并在六年级试行,至形成较成熟的校本课程体系,该课程每年在六年级开设,并由专门老师任课。学校多年来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先后与澳大利亚、苏格兰等国家的中学建立友好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互访交流活动;另外,学校每年组织学生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进行学访,形成了“多元开放教育”特色。我校多年拥有外籍教师授课的经历,本校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渗透英美文化介

教育培训机构工作总结

教育培训机构工作总结 不知不觉我已到xx教育报道了6个月了,记得第一天跟着队伍去现场看时我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不懂真的很没用,想到了自己之前的几份工作都是靠自己摸索自己学的想想都害怕因为那样太累了,一个上午我就在会场傻呆过去了,同事都是新面孔我又不了解对方,不知问他们问题他们会不会乐意告诉我教我,可是让我惊喜的是中午在饭桌上队伍的兄弟姐妹们主动的教我到会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晚上赵老师还教我怎么算4个9的数学题,我很感激这些帮助过我的兄弟姐妹们,那天我就对自己说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认真负责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 现在我觉得在这里的工作环境比较的轻松,即使工作有点繁忙有点累,但是和同事之间相处的是那样的融洽那样的愉快,在工作中我慢慢发现我更适合做会场助理这一职位,因为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会场助理在最后要面对的是不同的家长提的不同的问题,是考验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和销售能力及语言技巧的难题。 在这6个月里我也总结了一下有关面对家长该怎么应对的心得,我记得在12月份时业绩做得很差劲,我却跟自己解释说:“我不会、、、、、,因为、、、、,我的计划没完成,因为、、、、、”我总是在找借口,在抱怨。 但我从未意识到给自已找借口的同时,我已经变得相当的消极了。其时祸根就是我们自已了。说起我的转变也很有意思,我无意中听到的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3221788(使用请双击此处删除页眉文字) 专业好文档为您倾心整理,谢谢使用怎能见彩虹”是啊风雨过后就一定会有彩虹,所以我不在找任何借口并对自己充满自信,其实在任何岗位上只要你把心态放好,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还有所在的团队都充满信心相信你和团队都会成功。

国际理解教育教案一

国际理解教育教案一

地方教材《认识世界》 第二课国际交往礼仪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国际礼仪。 2、在阅读与交流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 3、通过讨论与感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交往态度。 4、帮助学生开阔国际交往视野,尊重、包容和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礼 仪习俗。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基本国际礼仪。 三、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四、设计思路: 1、以“故事”和“常识”构建课堂,增强课堂趣味性。 2、以“讨论”、“阅读”和“交流”为主要形式,深化课堂感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一读《弟子规》中的一段话。边读边想,这几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 2、多媒体出示《弟子规》选段,学生跟教师诵读。 (1)多媒体出示《弟子规》 (2)师生一起诵读《弟子规》。 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 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3、简单感悟《弟子规》: (1)教师问:“长”是什么意思?这几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回答: ①“长”就是长辈的意思。 ②这几句话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 4、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小结: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随着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各民族之间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国际交往礼仪已越来越重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国际之间交往的基本礼 仪。 (2)板书课题:《国际交往礼仪》 (3)齐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二)初步了解各国不同的见面礼仪 1、点拨:初识礼仪 (1)教师:同学们,你认为什么是礼仪?(板书:礼仪) (2)学生:礼仪,就是礼节与仪式。 (3)教师:我们生活中,礼仪无处不在。它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外在素质的体现。简单说,礼仪就是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正确的礼仪,在国际交往 中尤为重要。 2、教师过渡:礼仪表现的方式有很多,赠送合适的礼物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小东和玲玲要参加“国际儿童联欢会”,他们想为外国小朋友准备一些小礼物。在准备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大家自自由阅读教材第一和第二页 的内容。 3、学生自由阅读教材。 (1)自由阅读教材第一和第二页的内容。 (2)把你感兴趣的地方做上记号。 4、指名回答:小朋友初次拜访,送礼物时应注意些什么? (1)避免中国人送礼时的口头禅; (2)给英国人不要送百合花; (3)给美国人要送单数,讲究包装; (4)给日本人送礼,要用双手; 5、出示课件,教师过渡:除了准备合适的礼物,打招呼也是人际交往中基本的礼仪形式。生活中,遇到自己熟悉的人,你们都是怎样打招呼的?哪个同学愿意先和我打个招呼呢?注意,我现在可以是你生活中任何一个熟悉的人。 (1)学生同老师打招呼。 ①学生同老师打招呼:同学们,先和我打个招呼吧? ②教师:你这样和我打招呼,是把我当成什么人? A:把自己当成老师同龄人;B:当成长辈;C:当成朋友;

教师培训学习感言一句话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异彩纷呈,讲座全面系统。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刘华蓉教授报告:教育管理中的危机和舆论应对和李雯教授的“学校安全工作理论、政策与实践”,对指导实际工作有较大帮助,使我们不仅了解了全国学校安全的现状,也对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管理有了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处理校园突发事件和应对各种媒体,理解什么叫“媒治”。做好学校安全工作,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能心存侥幸。余祖光副所长的讲座,使我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因素及改革走向有了新的认识,理解了什么叫“工业文化缺失”。聆听了孙霄兵副部长对《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的解读,明白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知道了做为一个人才,不只要懂外语,更要懂国际规则、懂中国国情。 三、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孙部长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是一个长跑,要一直坚持下去。”学习也是如此,要让读书学习已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虽然不能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 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借市教育局开展“学习工程”的东风,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工作。 人要走进知识宝库,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网络教育,给了我们一把学习的钥匙。这是一把增长知识才干和提高思想素质的钥匙。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世界已经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教师必须首先牢固树立信息化、全球化的思想,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紧跟时代脉搏,做一个e环境下的新型教师。通过此次培训,我收获很多,体会深刻。具体想就有关网络学习浅谈几点体会: 1、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质量 大家知道,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影响教育的规模,一般地,教育受经济的影响是从二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从教育设施上,教育技术和设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二是从教育的规模上,麦克风和音响可以让几百人聚集在一起上课。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网络学习可看做是一种在教育领域内扩大劳动规模的典型形式,劳动力因素(教师)被网络所替代,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是多余的,相反,作为指导者的教师或设备维护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2、自我决定学习时间和地点 网络学习不是让学生,而是让课堂从一个地方转向另一个地方。这种学习方式下是适应了成人的特点,它为学员节省了很多时间。比如,我们现在的培训就可以通过网上课件自由回家抽时间进行网络学习。 3、按需进修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方案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方案(修订稿) 前言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宗旨是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和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的意识。 一、课程简介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系我校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教育科领导下,及其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要求下,在上海浦发教育评估中心专家指导下,为合理补充国家课程, 而分别在六、七、八年级开设的。该课程由外籍教师用英语教授,内容为介绍西方文化,同时比较中西文化异同点,侧重礼仪学习。在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引领学生感悟、学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与人相处,以及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该课程符合我校“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21世纪国际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及“在交际中感受英美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英语学科特色。 二、背景分析 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外国文化,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开展对外交流是对这个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使世界愈来愈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将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而独立存在。因此,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越发突显,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国家课程进行了必要补充。国内外较多地区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均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国内许多学校大胆实践,研发该课程,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全球意识。 从礼仪的角度来说,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青少年儿童,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

教研心得我对教育国际化理解-教研分享心得体会

教研心得我对教育国际化理解|教研分享心得体 会 看了有关教育国际化的几篇文章,尤其是基础教育国际化趋势,让我,这个在农村小学当一年级语文老师的冲击很大,很有危机意识。当前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教育国际化也在逐步提升和发展。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怎么办呢?一、思想紧跟时代潮流,多关注先进教育思想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本来就身处农村,消息闭塞,通过电脑互联网这个平台,得让自己多充电,补充新鲜、先进的世界优秀教育思想、理论或实践。让自己的教与学也与世界接轨,从而带领孩子一起成长。二、多探讨,多交流利用每周二的分组教研会、公开课交流会、网络学习等平台,多和同事们交流关于教育国际化的看法、认识,尤其是如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落实行动,改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三、及时反思在昨天下午的二七区小学语文交流会上,邢主任说了一句话,给我印象深刻“你们不要总想着亮点,一节课光有亮点,基础的基本的教学任务和环节得符合规范;要用优质课常态化,常态课优质化的态度来对待每一节课”。的确,现在社会很多人都因为社会的飞速发展变得浮躁,或是只追求先进的理

念,而忽视了最本真的实质:小学语文应该有的规范,如写字姿势、间架结构等等。作为最简单又普通的我们,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粉笔字、课堂教学用语、语文专业术语做好,先符合基于标准的教学,再谈优质化、品质化、国际化。这就需要我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对于每天的课充分备课、及时反思,发现问题,多和同事交流,然后改善。我觉得,教育国际化,我们可以紧跟它的潮流,不能闭门造车,但同时,更重要的是自己得踏实、稳重地对待语文教学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切勿跟随时风浮躁,反而会弄巧成拙。

国际理解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b11233396.html, 国际理解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作者:卢睛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8年第02期 【摘要】 国际理解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理念,旨在增进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甚至是不同国家的人们之间的理解与交流,养成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幼儿教育在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对于小朋友今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着重要的帮助。本文我们将就国际理解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及实施策略进行详细的介绍,帮助完善现有幼儿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 国际理解幼儿教育意义与策略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走出去”和“引进来”程度都越来越深,为了符合国际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化眼光和能力的人才,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培训,让中国人更深入的了解世界各国、各文化之间的异同,为合理处理国际关系打下优良的基础。幼儿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处于初级阶段,是个人性格、价值形成的起点,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从娃娃抓起的重要作用,由浅入深的将国际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 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就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议领导下,以“国际理解”作为教育的理念和主题,而对应开展的相应教育活动。国际理解教育是全球化大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地域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等环境下的人们之间的互相宽容和理解,促进世界的团结发展,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发展,促进人类的和睦相处。 二、国际理解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从小树立正确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国际理解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就是全球化,我国各个领域都急需专业化的国际性人才,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能够从

教师培训感言

教师培训感言 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我很荣幸参加了保定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培训,这次培训地点在高阳师范,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是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专家和教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让我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现将我的培训感言小结如下: 一、感受名师风采 此次培训,任富祥、刘琉、恩荣泽等老师做了精彩的讲课,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专家、领导、老师的热情,感受到学员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在这里,四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暖意。 为我们进行讲座的老师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他们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同时,这些专家与名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读书。读书,可以让自己从不同层面得到丰厚;读书,可以加深自身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几乎每个专家在讲座时都向我们推荐了几本好书,让我觉得自身知识贫乏得可怜。知之而改之,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就是每天要读书,只要坚持,哪怕读一点点都是好的。在读书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进步。 二、聆听精彩讲座 本次学习聆听了多位专家的讲座,他们讲得十分精彩,且通俗易懂,我想这和他们高深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让我真的是受益匪浅。 先说说赵书林老师的课吧。赵老师看起来有点“憨”,可讲起课来是那么的生动有趣,他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向我们阐述了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资源、教学组织形式、课程评价以及如何创设情境等,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深深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爱才是果实。”“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童年有他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原本也认为德育课程很重要,知道育人之根本在于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然,却不曾把德育课程当成一种“享受”,有的更多的是牢骚、报怨和无奈。赵老师不愧是教育方面的专家,他能站在教育理想的高度,从容而深入浅出地引领我们走

浅谈国际理解教育

音乐课堂里的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是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为增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学生认同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初步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教育实践。 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义务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我力求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索音乐学科中的有关知识。我理解该课程所追求的不是教给学生一些问题的答案,而是教会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养成关注人类命运、关心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公民”的素质和态度。例如在欣赏乐曲时,我会和学生一起聆听感受,把我们每个人对于作品的理解都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一起探索音乐为什么带给我们这些感受的奥秘,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一、一个有点陌生的名称——“国际理解教育” 谈到“国际理解教育”,人们比较陌生,其实,与国际理解教育类似的术语大家并不陌生,包括国际教育、全球教育、比较教育、多文化或跨文化教育、和平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人权教育和发展教育等。 回顾历史,“国际理解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重大主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并最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国际理解教育就是促进国际理解为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措施,培养具有国际理解品性和能力的人,促使文化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发展。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以“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与展望”为主题,确立了新时期“国际理解教育”及相应的“和平文化”的内涵,为世界各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指明了方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在青少年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为了使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学习与其他国家人们交往的技能、行为规范和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学习正确分析和预见别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本国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竞争与合作、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培养善良、无私、公正、民主、聪颖、热爱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教育国际化发言稿

做一名国际化的园丁 一、教育国际化是发展的要求 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离不开人才的国际化。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国际化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成都不断提升整个城市的国际化能力和水平。其中,教育国际化为成都充分国际化增添了强劲的软实力。 2010年,首届都江堰国际论坛和中国成都教育国际化论坛相继在成都得以成功举办,提高了成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现在的成都以百年的教育文化积淀为基础,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教师拥有开放人文的教育思想;关注儿童的实践智慧,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小公民;建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让学校的教育实践与世界同步。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教育国际化对于中小学教育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的国际化,旨在培养面向世界的开放型、通用型人才。2。教育内容的国际化,主要是增设有关国际教育的专业或课程的国际性内容,3,通过学者互访,师生呼唤,联合办学,学术会议等进行国际性交流与合作。 二,教育国际化对老师的要求 “走向教育国际化,考量的不仅是教育的硬件设施,也考量教育的软件实力。师资水平就是软件中的核心要素。没有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也不可能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总体战略研究组组长原上海教育科学院院长胡瑞文在论坛上这样说到。 教育国际化要求教师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工具指导教育教学,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而且要适应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让孩子们的课堂与世界同步,让他们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和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三、教育国际化是个人发展的历练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多种学科渗透交叉,多方面知识越来越多的在教育上综合出现。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我们应具备相适应的多元文化的知识观,求知观和认知观,除了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具有相关的广博的知识面以外,更应该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技术,去涉猎心理学、人才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对新鲜事物有敏锐的感知能力以及能及时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并发掘有意义的实际知识的能力。 具体说来,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努力做到: 1.计划和实施自主学习,加强对东西方文化的了解,提高自我文化品位 2.积极参加青羊区、学校开展的相关国际化教育活动,加深对教育国际化的理解和把握。 3. 珍惜外出学习机会,积极交流教学经验、分享学习心得。 4. 在课堂上下功夫,渗透国际理解教育,让学生用国际视角去看待和理解问题,培养世界公民的眼光。 5.和其他老师一起在做课程中用国际化的眼光改进课程,参与国际理解课程的开展和实施。

新教育培训心得感悟6篇

新教育培训心得感悟6篇 【篇一】 深秋的**,层林尽染是一种美;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倡导的新教育实验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散发着光和热,温热了这座城市。教育是**的一张名片,新教育就是**的一块金石,更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在**的四天学习,让我的内心受到感染,受到触动,受到震撼。新教育实验唤醒了沉睡的状态,擦亮了内心的朦胧,点燃了我心中的教育热情。静静聆听新教育的声音,接受着新教育理念的洗礼,新教育的种子埋进我的心间,努力地汲取营养,努力生长。 新教育实验是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通过学习新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吴建英的主题报告《新教育阶梯阅读课程的研发与实践》和**育才小学黄莺莺的《永阅读点亮童心》书香校园叙事,让我这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越发地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感受到肩负的重任。儿童阅读,是一项“花的事业,根的工程”。我们要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用一身书卷味去唤醒儿童的阅读需要,用一路书香温润儿童的精神成长。所以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营造书香校园就是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

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生活,使学校成为传承优秀文化的阵地、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史教育的最重要活动。我们要在践行新教育实验的过程中,注重阅读对学生的滋养,主要通过“晨诵、午读、暮省”形式,让孩子每天能浸润在中外经典书香里,在阅读中感受快乐,养成受益终身的阅读习惯。 学校可以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浓郁的读书环境与氛围,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成为伴随人终生的生活方式。让阅读为孩子的童年播下最美妙的种子,用经典读物去滋养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博览群书,受到多风格高品质的语言熏陶,丰富学生的体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要用心为孩子推荐好书,必须是经典的额,儿童的,分层的,全面的。有一定阅读坡度的,要为每一个孩子寻找到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通过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方式,让学生沉浸在清朗高贵的语言环境中,产生持续不断的读书热情,让学生在母语中狂欢。通过“书香儿童”“书香家庭”“书香班级”等评价,通过举行读书节,开展诗词诵读活动等方式,激起阅读热情,让阅读使每一个生命闪亮。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在阅读中学会品评,学会联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学习感悟体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学习感悟体会 的11月我幸参加了“国培计划”——农村中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关爱”教师培训,通过培训,我学到了许多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学了学生心理安康教育这一专习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安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心理安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习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领会。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安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心理安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中中小学开展心理安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安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安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开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安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安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安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安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安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习题。围绕着心理安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安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安康的开展。这是因为心理安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

心理安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安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教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假如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习题最重要。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安康教育。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开展环境。一个学生要能与四周人保持一种和谐、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开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常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安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安康教育的目的,要求将心理安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施行,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安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安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安康工作的开展。 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安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安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详细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交融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安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方案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方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方案(修订 稿) 前言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宗旨是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和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的意识。 一、课程简介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系我校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教育科领导下,及其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要求下,在上海浦发教育评估中心专家指导下,为合理补充国家课程, 而分别在六、七、八年级开设的。该课程由外籍教师用英语教授,内容为介绍西方文化,同时比较中西文化异同点,侧重礼仪学习。在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引领学生感悟、学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与人相处,以及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该课程符合我校“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21世纪国际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及“在交际中感受英美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英语学科特色。 二、背景分析 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外国文化,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开展对外交流是对这个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使世界愈来愈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将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而独立存在。因此,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越发突显,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国家课程进行了必要补充。国内外较多地区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均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国内许多学校大胆实践,研发该课程,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

教育培训视频感悟

教育培训视频感悟 近日在观看著名教育学家董进宇博士关于造就卓越教师和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两大系列视频后,深有感触,在此记录一些心得。 在了解教育的真相一节中,他提到了转变的天条,每个人都守着一扇由内开启的转变之门,钥匙在我们自己手里,不经过我们同意,任何人都无法使我们转变。在与学生相处以及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注重了“教”,而忽略了“交”,作为一名老师,对于自己的定位,我们大多数人在最初都认为教学教的好就是好老师,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只是单纯的教,就像是人给电壶灌水,不久又倒出来,留在它体内的寥寥无几,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作用;而一个真正的老师应该做到的是什么的,我个人认为应当像是对待一块土壤,给它浇合适的水,选好的种子,深埋下去,时不时的再去松松土,随着时间流逝,它会自己发芽,然后茁壮成长,健康而旺盛,这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而每个学生的转变之门就像是那块土壤,只有滋润了它,那扇门才会由内而外的为种子开启,才会源源不断的为种子的成长提供养分,当然在成长过程中仍然需要浇水,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无论是在哪一个阶段,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无法改变一个学生,但有一样我们可以:尽最大努力影响学生做事的动机,帮助他扭动转变之门的钥匙。 那么打开转变之门都需要什么呢,我认为首先要俯下身与孩子同高,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去俯视他们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曾是个孩子,

作为一个老师时我们已经成长了二十几年,或许我们会觉得孩子的行为幼稚、不可理喻甚至某些时候很可气,但这时候如果回想一下自己曾经幼小时也做过许多让大人气的跺脚的事,也就能够理解了,孩子只是在做他的年纪的事,并非不懂事,只是他还不懂有些事情为什么不可以做,这时候把自己当成个与他同龄的孩子,平等交流,他懂得了某事不能做的道理,自然有所收敛。 关于公平,董进宇博士说这是与孩子相处的一条高压线,相信很多人是深有体会的,学校是孩子接触最多的“社会”,他们或许并不知道公平是什么,但当老师稍有偏心时,他们一定是能够感受到的,久而久之,他会把某些人划为老师喜欢的护着的,把自己归为老师不喜欢放弃了的那一个群体,划分之后,关于老师所讲,他会拒之门外。学校有一种现象:告状,如有矛盾发生,大部分时候两人都有责任,很多老师的处理方法分为另种,第一种会去批评成绩差的,理由是成绩不好还总惹祸,还有一种不问缘由直接批评被告状的,不论是哪一种,孩子的心中都会存有不满,并且不断累积,对老师这个角色的误解加深,最终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殊不知,根源是教育出现了问题。这时候,大部分的老师会选择压制,却又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做出了更过分的事情,但只要每个老师稍微多一些耐心和公平,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每个孩子身上显现出来的性质与教育者的方式方法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如何正确的去做呢,首先,老师要成为一个具备移情能力的人,是通晓人性的,能够理解学生的感受,与学生在精神上是相通的,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