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 地理信息技术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某大学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分布图的绘制。
下面为该分界线西段、中段、东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该线最有可能是我国()A.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B.人口分界线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2.导致该线西、中、东段南北宽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位置的差异B.海拔高低的差异C.纬度位置的差异D.大气环流的差异3.GIS在绘制该线时的作用主要是()A.获取相关地理空间信息B.确定地理事物空间位置C.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应用D.将相关信息立体化呈现下面左图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将某地区一次火山喷发事件T0至T3四个等时间段的卫星影像,加以分析绘制成的火山灰蔓延示意图;下面右图示意该地区五个小区域,在T0至T3四个等时间段的火山灰云层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第4~5题。
4.根据火山灰云层不同时段的分布状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该地区盛行()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5.该次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 ℃,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近地面大气()A.CO2浓度增加,地表气压升高B.凝结核增加,全球大气降水增多C.削弱作用增强,地表获得太阳辐射减少D.保温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弱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
读图,完成第6~7题。
6.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信信息7.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聚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开始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高考目标定位】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数字地球的含义。
【考纲知识梳理】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1、地理信息系统(GIS):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由5个部分组成:硬件、GIS软件、地理数据、GIS人员、应用模型。
3、功能:制作电子地图、数据采集、空间查询、数据分析、空间分析、决策应用、模拟空间规律和发展趋势。
4、工作流程:地理数据输入、存储(数字化过程)→地理数据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
(地理数据分为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
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不同的图层储存不同的地图要素。
)5、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1)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水利、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等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2)案例:在城市管理中的典型应用。
①城市规划和管理;②基础设施管理;③土地利用管理;④生态环境管理。
二、遥感(RS):1、概念:遥感(RS)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原理: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反射、吸收电磁波,而且不同物体对电磁波的发射、反射、吸收的特性不同3、特点:①技术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可覆盖整个地球。
②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③受地面条件限制少④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取得所需的信息。
4、遥感技术系统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关键装备)、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
6、应用领域: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军事侦察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1、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理信息技术

• 汶川地震
灾害监测
灾害动态监测
矿产开采监测和资源调查 土地资源调查
资源普查 陆地水资源调查
海洋资源调查 植被资源调查
水污染监测 森林病虫害监测
环境与灾害监测 森林火灾与煤矿火点监测 大气监测与天气预报(包括台风监测预报) 旱涝灾害监测 海洋赤潮灾害监测
此外,遥感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城市遥感调查、考古调 查、军事、大型工程监测以及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准确、 及时的数据等方面。
试题类编
4.(2014·广东,10,4分,难度★)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 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 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 ) A.公路 B.菜园C.鱼塘 D.果园 解析:题中四种地物热容量由小到大的排序是公路、菜园、果园、 鱼塘,所以,晴天正午时刻温度最高的应是公路,在同一幅热红外遥 感影像中最亮。
解析第(2)题,突尼斯中南部以沙漠为主,人类活动较少,距海较远,森林覆 盖率低,自然地理事物单调,现代人文地理事物少,遥感考古受干扰少故,D项 正确,A、B、C项错误。 命题意图:考查遥感的特点、区域特征
考点1:遥感技术的应用
试题类编
3.(2015·江苏,17~18,4分,难度★)图1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 2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 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读图,完成第(1)~(2)题。
图1
图2
考点1:遥感技术的应用
试题类编
(1)图1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 A ) A.山谷 B.山脊C.冲积扇 D.盆地 (2)图2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 D ) A.减少了1 800平方米 B.增加了1 800平方米 C.增加了2 700平方米 D.减少了2 700平方米 解析第(1)题,图中甲地颜色较深,多为水体和植被,上端与冰舌相连, 利于冰川融水的汇集,故可判断为山谷。第(2)题,对比图示可 知,1973年冰川占18个格,2009年冰川占15个格,减少了3个方格,每 个方格面积为900平方米,故冰川面积减少了2 700平方米。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考点规范练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选择题某科技公司研发了无桩借还车的运营模式。
人们通过智能就能快速租用和归还单车。
下图为北京某用户在一天中不同时段查询到的同一区域单车分布情况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所示的功能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2.推广使用共享单车的影响主要是()A.使城市交通设施更加完善B.使城市空气质量恶化C.使城市公交客运流量增加D.使城区交通压力增大下图为山西沁水盆地柿庄南部地层卫星遥感影像光谱分析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最易辨认紫红色泥岩组合的波段是()A.500纳米B.575纳米C.680纳米D.810纳米4.下列可由遥感影像获取的信息是()A.沉积物的具体成分B.沉积物的地质年代C.出露岩层的空间分布D.岩层的位置位移变化二、非选择题5.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进步给地理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勃勃生机。
由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组成的地理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各领域,并正在走进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2)人们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彩色红外遥感图像时,发现外环线周边地区的红色块状区域面积越来越小,而蓝灰色区域面积越来越大,据此可判断,该地区用地面积在缩小,而用地面积在扩大。
(3)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技术。
若发生交通事故,为快速设计出最佳救援路线,需要利用。
答案:1~2.1.D 2.A第1题,用确定地理位置,主要依靠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获得的单车分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
第2题,推广使用共享单车会使城市交通设施更加完善;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使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提高;能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减轻城区的交通压力;使用共享单车出行多为短途,城市公交客运流量可能会相对减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册 第一单元 第2讲 地理信息技

考点一RS、GIS、GP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一、遥感技术(RS)1.原理:不同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2.环节:信息的获取、传输、接收与处理、分析和应用等。
3.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
4.应用领域:资源普查、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等。
5.遥感图像判读依据:直接解译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管理、检索、分析和表达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
2.优点图形化、可视化,并可及时更新信息。
3.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4.主要功能: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
5.解决问题:地物空间分布及位置分析、趋势分析、模式分析以及模拟结果等。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构成(1)空间卫星系统: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平均分布在6个轨道上。
(2)地面监控系统:由主控站、监控站、信息注入站组成。
(3)用户设备系统:主要由GPS卫星接收机、GPS数据处理软件等组成。
2.工作原理3.特点:海陆空全方位、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
4.应用领域:军事、交通、旅游探险等。
5.GPS手持机应用:定位和导航。
1.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应用领域具体内容作用资源普查矿产资源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通过分析遥感图像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环境和灾害监测环境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可以及时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灾害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有利于防灾减灾2.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依据全球定位系统所具有的特征,其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3·重庆文综)老师要利用学校建成的GIS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用到GIS的管理功能。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第1讲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

知识点2 地图三要素
[知识筛查]
1.比例尺 (1)计算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现形式。
形式 文字式
举例 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 千米
数字式 1∶500 000
线段式
特别提醒在进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之间的换算时,应注意:(1) 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2)一般情况下,图上距离的单位为“厘米”,实 地距离的单位是“米”或“千米”,其中,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加五个“0”,厘米 换算成千米时要减五个“0”。
3.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1)图幅大小相同时。
比例尺 大 小
实地范围 小 大
内容 详细 简略
精确度 高 低
(2)实地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 大 小
图幅 大 小
内容 详细 简略
4.比例尺缩放计算、图幅变化判读
比例尺变化
变化后的比例尺
变化后的图幅
将原来比例尺放大到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倍
圈。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则 北半球某地的纬度等于该地观 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 察北极星的仰角 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不
同)
[知识巩固]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
(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完成第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地理位置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
C.③位于大西洋 D.④位于南温带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甲地和乙地互为对跖点,则乙地经纬度为(30°N,135°W),图示① ②③④四地地理坐标分别是(20°N,110°E)、(40°S,170°W)、(0°,45°W)、 (30°N,135°W)。第2题,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①地位 于20°W以东、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60°、30° 纬线为界,②地位于中纬度;根据③地和④地的地理坐标可知,③地位于大 西洋,④地位于北温带。
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理信息技术

液晶屏、 A5 处 理 器 和内存芯 片等由韩 国制造
触摸屏外 层玻璃、 电容器等 由日本制 造
图2
(2011.北京海淀区二模)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0级 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随后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核污染物质 被排入海洋。
5. 地震发生后,Esri公司 发布了专题地图,公众可通 过互联网或智能手机查阅与 本次地震及核电站泄露的相 关内容。Esri公司提供的此
120
150 180
80º
A.火山灰的扩散
A
B.地震的震级
C.震源的深度
40º
D.灾害的损失程度
0º 10º
90
6. 图中三地都位于 C
A.世界两大地震带的重 叠处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 块交界处 C.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板块的张裂地带
120
150
180
80º
40º
0º 10º
欧洲
伽俐略
3.该产品的许多零部 相 机 镜
件布局在美国以外的其
头、触 控面板
他国家,主要是为了 由 台 湾
制造
A.降低地租成本
B.减少交通运费
D 接收器、
C.扩大产品市场 D.发挥地区优势
收发器、 电源管理 器由德国
制造
液晶屏、 A5 处 理 器 和内存芯 片等由韩 国制造
触摸屏外 层玻璃、 电容器等 由日本制 造
(2011年高考山东卷)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
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B
2、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地理一轮相关复习课件: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城市设计
通过地理科学性和合理 性。
城市管理
地理信息技术可以辅助城市管理者 进行城市资源、设施、交通等方面 的管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环境保护与监测
01
02
03
环境监测
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对环境 质量、污染源分布等进行 实时监测,为环境保护提 供数据支持。
全球定位系统
利用卫星信号,实现对地球表面各类 地物的位置信息进行实时获取和定位, 广泛应用于导航、测量等领域。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
遥感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实现了地球表面各类地物的监测 和识别。
20世纪70年代
全球定位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实现了地球表面各类地物的 位置信息实时获取和定位。
和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交通管理与物流
交通规划
地理信息技术可以为交通规划提供路网布局、交 通流量等方面的数据支持,优化交通网络设计。
智能交通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灯智能控 制、车辆导航、违章拍照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
物流管理
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物流企业进行路线规划、 货物跟踪等方面的管理,提高物流效率。
03
地理信息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案 例
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
城市规划设计
地理信息技术被用于城市规划设计,通过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帮助规划师 更好地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制定更合理的规划方案。
城市交通管理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智能交通系统利用GIS技术 实时监测交通流量,提供路况信息和最优路线建议,缓解交通拥堵。
生态保护
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研 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制定更加科学的生态保护 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一:全遥球感定位系统(GPS)
3.工空卫作间星部星流分座—程:
地面控制部分— 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 GPS信号接收机 组成 ( 1 ) 空 间 部 分 — — GPS 卫 星 部 分 (24颗卫星) (2)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 系统。 ( 3 ) 用 户 设 备 部 分 — — GPS 信 号 接收机。
3.应用领域: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借助遥技术较容易 “发现”矿产。 生物资源: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 结构、健康状况、预估产量等数据。 环境监测 可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 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自然灾害防御监测 可监测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1
考点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 计算机系统。
1
考点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2.应用领域:
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 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等。
典型应用 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①城市规划和管理 ③土地利用与管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速度和时间
GPS 卫星星座(空
遥感平台、传感器、
间部分)、地面监控
遥感信息的传输与 计算机软、硬件 系 统 ( 地面 控 制 部
处理系统
分)、GPS 接收机
(用户设备部分)
方法技巧
“3S”技术手段的选取技巧
对于“3S”技术的考查,主要是考查“3S”技术作用和应用领域的不同。
因此,学生只要大体上抓住“3S”技术的区别,就能对“3S”技术的选
组成
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
功能
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发展历程
• 20世纪后期,开始探索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 • 2000年年底,北斗一号系统建成,向中国提供服务; • 2012年年底,北斗二号系统建成,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 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应用领域
军事、交通、气象、渔业生产、应急救援等领域。
一张图学透
2
思考 “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 “3S”技术仅仅是数字地球的部分支撑技术,数字地球还需要 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数字地球不能简单说是“3S”技术的综合。
答案
3S 的区别
遥感技术(R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①采集、管理、分
特征
范围大、速度快、 周期短、限制少、
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
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9
考点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2.应用领域:
交通 空中导航、航海、陆上交通。 探险旅游 定位、路线选择、报警等。 军用 定位和导航,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 其他 大地测量、野外勘测、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 高程(海拔)、紧急救援、农业监控、生态研究等。
②基础设施管理 ④生态环境管理
1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考点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3.工作流程:
特点:图形化、可视化、及时更新 信息。
1
小积累
GIS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1
考点四:数字地球
地理信息技术VS数字地球 1.地理信息技术 是指获取、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 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数字地球:是指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 ,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考点一:遥感(RS)
遥感(RS)
1.概念:人们在 航空器 (飞机、高空气球)
或航天器(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
地表物体进行 远距离 的感知。
4
考点一:遥感(RS)
2、遥感的分类
根 据 平 台
地面遥感:高塔、车、船等 航空遥感:飞机、气球、飞艇等 航天遥感:卫星、飞船、空间站等
考点一:遥感(RS)
取做出正确的判断。
1,可以重点记住三种技术的主要区别:
2,注意在“用词”方面的差异
(1)若有“获取”“监测”“估测”“调查”等词语的一般选 取遥感技术; (2)若有“定位”“导航”“测量”等词语的则选取全球定位 系统; (3)若有“分析”“评估”“预测”“预报”“处理”“管 理”“决策”“规划”“选址”等词语的则多是选取地理信息 系统。
考点一:遥感(RS)
4.工作流程:
遥感的关键装置
目标物
物体辐射和 反射电__磁__波__
传感器
收集 传输
遥感地面系统
信息处理 信息分析
专业图件、 统计数字
图像胶片、数据磁 带
优特点点::探提测高范围研大究,工获作得的资料精速度度和快质,受量地,面节限省制人少, 力获取、信财息力量,大、提应高用效广率。。
析 信 多息、 要;输 素②出 、空地 综间理 合分空 、析间 动、全 全能 天性 候、 、全 连球 续性 性、 、
应用广
态预测;③计算机 实时性
系统支持
作用 技术装备
较短时间内获得全 能对地理空间数据 能为各类用户提供
面资料,以便及时 进行输入、管理、 精密的三维坐标、
安排防灾、救灾 分析和表达
专题: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
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 现代技术的总称。
主要包括: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简称“3S”。
地理信息技术
2.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资源调查 、环境监测、自然灾害 防 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 (2)大众化应用: GPS汽车导航 、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 系统等。
特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
1
考点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思考:在GPS汽车导航中,信息在汽车、卫星和服务中心之间是 怎样传递的?
小积累
北斗导航系统(BDS)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 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 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原理: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
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7
考点一:遥感(RS) 遥感为什么能应用于农业病虫害的监测?
答案 农作物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植被的表现形式不同,不同性状的 植被所辐射的电磁波不同,遥感的传感器就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电磁波。
答案
考点二:全球定位系统(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