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课件-《物质的结构和组成》课件最新

合集下载

初三物理课件

初三物理课件

02 力学基础知识
力的概念与性质
01
总结词:力的定义与性 质
02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 用,具有物质性、相互 性和矢量性。
03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 点是描述力的完整要素 。
04
力的单位是牛顿,国际 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重力、弹力、摩擦力
01
02
03
04
总结词:三种基本力的介绍
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 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初三物理ppt课件
目录
• 物理基础知识 • 力学基础知识 • 声学基础知识 • 光学基础知识 • 电学基础知识 • 实验与实践
01 物理基础知识
物理学的定义与意义
总结词
理解物理学的本质和重要性
详细描述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结构、相互作用以及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涉及到我们周围世界的各个方 面,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是其他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石。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方式。
01
02
03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的,物体的振动可以产生 声波。
声音的传播
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 和气体传播,传播速度在 不同介质中有所不同。
声速
在标准大气压下,声音在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3米/秒。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 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 高,音调越高。
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恢 复原状时对施加物体的力,存 在于弹簧、橡皮筋等物体中。
摩擦力是两个接触面之间阻碍 相对运动的力,分为静摩擦力
和动摩擦力。
牛顿运动定律
总结词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专题复习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专题复习课件(共38张ppt)
化的不同之处。
受热
水分子
水分子
水的电解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
再分。
联系:
构成
分子 分成 原子
做一做
1、下列粒子中,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 )
A、二氧化碳分子
B、碳原子
C、碳原子和氧原子
D、氧原子
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原子、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4、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以元 素Sr的原子做钟摆的钟,它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元 素Sr形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1)Sr属于__金__属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右图所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S_r2_+___ (3)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
1234
随堂练习
1、用微粒的观点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D )
A、一块金属很难压缩——分子间没有间隙 B、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浸泡能鼓起来——分子受热变大 C、加热氧化汞得到汞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子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在不断 运动
随堂练习
2、图中“ ”和“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方框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_A_、__D___
元素的 化学性 质与原 子最外 层电子 数关系 密切
五、元素周期表
1、周期: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2、族: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 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五、元素周期表
4、元素周期表所能提供的信息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理构成的奥秘》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理构成的奥秘》课件

的本质
原物质的分子
分解 原子
重新组合
新物质的分子
第五页,共二十二页。
二、构成物质(wùzhì)的微粒——原子
1、定义——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延伸 (y原ánsh子ēn):构成(gòuchéng)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第六页,共二十二页。
原子结构
质子(zhìzǐ)
原子核 (+)
原 (+) 中子
水的电解
水分解(fēnjiě)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 氧分子。
第四页,共二十二页。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jiěshì)物质变化的实质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 不发改生变;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 发生改变, 生成新的分子
3、分子(fēnzǐ)的定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 最小粒子
4、化学反应(huàxué fǎnyìng)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1、定义(dìngyì)——。三、构成物质的微粒——离子。请你填 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称。下列微粒是阳离子的有( )。A。1、 我国”嫦娥 工程”探月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开发月球新能源氦—3。10吨氦—3就能满足我国一年的所 有的能源需求。A 质子数为3电子数为3
第十八页,共二十二页。
3、保持氧气(yǎngqì)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是 (A )
A.O2
B.O
C.O2-
D.H2O
4.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
(10-15)化学”的新领域(lǐnɡ yù),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
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
不反应),右边两瓶气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第03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3节 金属晶体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第03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3节 金属晶体

资料 金属之最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 汞 [-38.87℃]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钨 [3410℃]
密度最小的金属是-------- 锂 [0.53g/cm3]
密度最大的金属是-------- 锇 [22.57g/cm3]
硬度最小的金属是-------- 铯 [0.2]
硬度最大的金属是-------- 铬 [9.0] 延性最好的金属是-------- 铂[铂丝直径:50100 mm] 展性最好的金属是-------- 金[金箔厚: 1001m00m] 最活泼的金属是---------- 铯 最稳定的金属是---------- 金
[2016·全国卷Ⅱ,37(3)节选]单质铜及镍都是由______键形成的晶体。
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2017·全国卷Ⅰ,35(2)节选]K和Cr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 但 金 属 K 的 熔 点 、 沸 点 等 都 比 金 属 Cr 低 , 原 因 是 __K__的__原__子__半__径__较__大__且__价__电___子__数__较__少__,__金__属__键__较__弱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三种晶体类型与性质的比较
晶体类型 概念
作用力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相邻原子之间以共价 分子间以分子 键相结合而成具有空 间作用力相结 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合而成的晶体
共价键
范德华力
构成微粒
熔沸点 物 理 硬度 性 质 导电性
原子 很高 很大
无(硅为半导体)
分子 很低 很小

金属晶体
通过金属键 形成的晶体
a
aa
a
a=2r
晶胞中平均分配的原子数:1 配位数:6 空间利用率:52% 空间利用率太低!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考点十六 物质的构成和组成(共60张PPT)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考点十六   物质的构成和组成(共60张PPT)

首页
末页
考点突破
(3)下列化学符号中,只具有微观意义而不具 宏观意义的是( C ) A.Ne B.O2 C.2H2 D.Fe (4)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 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2O3 。
首页
末页
考点突破
方法规律:(1)解答与元素有关的题目时,关 键在于认识“宏观”与“微观”的区别和联 系: ①元素是一种宏观概念,只有种类之分,没 有数量之别。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时,一般用 “某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其中只涉及 类别,没有数量的含义; ②分子、原子、离子等是微观概念,既有种 类之分,也有数量之别,当讨论物质的微观 构成时,一般用“某物质是由什么分子(原子 或离子)构成”;
首页
末页
考点过关
2.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图)
元素符号 原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首页
末页
考点过关
3.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1)原子序数= 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2)同周期的原子 电子层数 相同。 (3)同主族的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首页
末页
知识思维导图
首页
末页
课前过关
1.第一批“共享单车”进入长沙,方便了长沙市民 的绿色出行;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 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D ) A.分子停止运动 B.分子质量变大 C.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D.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2. 每100g黑木耳中含铁0、185g,是常见天然食品 中最高的,这里的“铁”应理解为( D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首页
末页
考点过关
三、离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核内质 子数 大于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核内质子 数 小于 核外电子数。

初三化学下学期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浙教版18页PPT

初三化学下学期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浙教版18页PPT


+6 2 4 +10 2 8
+16 2 8 6
A
B
C
D
练习
1、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的是( )
A、冷却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水通电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
C、水蒸气冷凝成水
D、碘升华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
下列关于碳-1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6
B、电子数为8
C、中子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
10、下列不显电性的三种粒子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氧分子②氢氧根离子③原子核④质子⑤中子⑥电子⑦氢原子
11、已知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8 2 6 ,下列原子结构
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与氧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阳离子带正电,阴离子带负电
化学性 活泼 质
联系 阳离子
稳定 原子 阴离子
元素的原子的比较
定义
元素
原子
含义 适用范围
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 不表示个数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
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 又表示个数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
联系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
热点题型例析
题型1 概念的理解应用
1个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它不会变成( )
A、质子 B、原子核 C、阳离子 D、带负电荷的离子 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最容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
+13 2 8 3 +12 2 8
+16 2 8 6

物质的构成

物质的构成

初三物理讲义知识点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1、物质与物质的区别与联系:物体是具有一定形状与体积的个体,具有软硬、颜色、气味等特征,而物质是构成物体的材料。

例如,铁钉是物体,但制作铁钉的铁是物质;桌子是物体,但制作桌子的木材是物质。

2、目前,人类对于太阳系及整个宇宙的认识。

例1 下列有关宇宙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宇宙是由数十亿个星系组成的。

C、宇宙中各个物质都是静止的。

D、宇宙就像地球一样的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像太阳一样的天体不是由物质组成的。

例2 太阳的体积约是地体积的130万倍,地球直径大约是1×107m,而银河系的宽度大约是十万光年,通过计算说明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很微小的一员。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人们普遍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这三种粒子组成,那时就把质子、中子和电子称为“基本粒子”.随着人类对微观世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大批新的粒子相继发现,其中的许多粒子本身也有内部结构.“基本粒子”并不基本.问:本节的重点是什么?答:(1)初步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认识宇宙的艰辛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2)知道物质是有分子和原子组成的;认识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模型及分子结构的区别.知识点二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1、现象探究:一座大山由许多巨石组成,将巨石劈开分成小石头,小石头碾碎成小石子,将小石子研磨成小颗粒……如此不断细分,是否无止境呢?2、探究归纳: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微笑的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通常把它们叫做分子。

分子极其微小,一般的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电子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它。

3、分子很微小。

4、电子显微镜下的分子图。

现代科技可以使我们看到物质中的分子,不同的物质,分子是不一样的,图11-1-1是金原子(成为单原子分子)排列图像,图11-1-2是DNA生物大分子(成为多原子分子)结构示意图。

初三九年级化学 复习专题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课件

初三九年级化学 复习专题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课件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分子不断运动
B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水分子体积变大 间隔
C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D
6 000 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
2. 某同学为验证“分子是运动的”,设计了甲、乙、丙、丁四个实验。 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1.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元素的核电荷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图中信息解释 不正确是( ) A.质子数为16 B.原子序数为16 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3. 如图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学习目标
1.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能区分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掌握分子的特征、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相关知 识,能够识别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
3. 理解元素的含义,能应用元素含义解决有关问题;认识元素 周期表,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取相关信息。
4. 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种类
原子
阳离子
离子
阴离子

粒子结构
质子数 _=_ 电子

质子数 _>_ 电子

别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 _正_ 电性
质子数 _<_ 电子

显 负__电性
相互转化
阳离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得电子
原子 失电子
阴离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而原子不能。
离子
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例如:H+、SO42-
得电子——阴离子 质子数_<__核外电子数
离 形成:原子

失电子——阳离子 质子数_>__核外电子数
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右
上角标上所带的电荷 数与种类
注意1、原子会得失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
专题复习1 基础概念和原理 第一课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 要点、考点聚焦 ➢ 课前热身 ➢ 典型例题解析 ➢ 课时训练
➢ 要点、考点聚焦
1.理解原子、分子的概念和两者的区别与联 系;理解离子的概念及离子与原子的 区别与联系。 2.了解原子的构成初步知识。 3.理解元素概念;理解元素性质,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4.能初步判断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B )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无空隙 D.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
【例4】 (2002年南宁市)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 迈德·泽维尔(Ahmed H.Zewail),开创了“飞秒1(015 S)
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
分类 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__≥__4、并_<__8,在 化学反应中容易_得__电__子___,形成__阴__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8_或__2_个_____, 化学性质稳定
表示方法:元素符号
表示一种元素 意义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 个原子
注意
1.两个决定 (1)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2)元素 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决定。
(CH2Cl2)就是其中的一种分子中含氢分子和氯分子 B.二氯甲烷是由炭粉、氢气、氯气组成的混合物
C.二氯甲烷中碳、氢、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
D.二氯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5g
➢ 典型例题解析
【例3】 (2002年北京市西城区)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D )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 典型例题解析
【例6】 (2002年海南省)某元素的粒子核外有10个电子,核
内有9个质子,则该粒子是
( B)
A.原子
B.阴离子
C.分子
D.阳离子
2.元素之最:
3.元素与人类健康:
分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的_化___学__性__质__ 的最小粒子。
基本性质: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分子
③分子间有间隙。
构成:由__原___子__ 构成
表示一种物质 反映物质的组成
表示方法:化学式 意义 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大小:相对分子质量
反映分子的构成
①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分子间隔变
应用 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和间隔都会变化。
②解释生活现象:P2
原子
原子
定义:在_化___学__变__化____中最小的粒子。
基本性质:
质子
原子核
构成:
中子
核外电子
表示方法:
大小: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1: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 课时训练
7.(2002年徐州市)下列粒子不显电性的是 ( A )
A.氢原子 B.氢离子 C.质子 D.电子
8.(2004年南昌市)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
一.要点网络
多数气体单质 共价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金属、固非、 稀有气体单

构成
元素 组成 物质
分子 构成 原子
构成
阳离子 阴离子 构成
离子
宏观:只讲种 类, 不 讲个数。
元素
定义: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
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__<__4,在化学反应中 容易_失__电__子___,形成__阳__离子。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 课时训练
2.(2002年苏州市)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C )
A.核外电子数
B.核内中子数
C.核内质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3.(2002年黑龙江省)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
子的
(C )
A.核内质子数
B.核内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 课时训练
1.(2002年山西省)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
幕 式都要进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燃料是丁烷
(化学式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下列关于丁烷的叙
述正确的是
(B )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
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D )
6.(2002年黄冈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
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
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
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
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B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而离子结构稳定化学性质稳定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而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得电子
得电子
3、阳离子
失电子
原子
阴离子
失电子
元素和原子
分子和原子
原子和离子
➢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2002年昆明市)目前普遍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
很多挥发性有害物质,人体吸入后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
头痛,严重者还会引起抽搐、呼吸困难。二氯甲烷
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
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B )
D.核外电子数
4.(2002年长沙市)中秋节在桂花园中赏月,我们能
嗅到桂花香。这个事实能说明
( A)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具有质量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 课时训练
5.(2004年包头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具有质量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