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人教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全

质量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 吸收相同 的热量多。 水吸热能力强。
小结 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物体
温度的变化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问题: 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一、比热容的概念
比热容的概念: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
蒸汽机车 火电站的汽轮机
蒸汽机车
喷气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
二、汽油机 1.构造
火花塞
进气门 活塞
连杆
气缸 排气门
曲轴
热机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工作过程 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
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
汽 油
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
和 空
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 气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氮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
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由于分子运动)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证明了什么? 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 希腊数学家希罗于 1 世纪发明 的汽转球,但它只不过是一个玩 具而已。
瓦特在前人的启迪下,对蒸 汽机作出一系列重大改进,在工 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 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 革命的开始。
其实,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 烧开,推动壶盖,从而发明了蒸 汽机,是一个善意的杜撰。
求: t0 =?
解: 由Q吸=cm(t - t0)得 (t - t0) =Q吸/cm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十四章:电磁现象14.1 电流14.2 电阻14.3 电路14.4 电磁感应2. 第十五章:磁场15.1 磁场及其描述15.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5.3 电磁铁及其应用3. 第十六章:电磁波16.1 电磁波的发现16.2 电磁波的性质16.3 电磁波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会分析简单电路,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3. 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分析、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波的性质。
2. 教学重点:电流、电阻、电路、电磁感应、磁场、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磁铁、磁场演示器、无线电发射器等。
2. 学具:实验手册、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阻器、电磁铁、指南针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磁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知识讲解:第十四章:讲解电流、电阻、电路的基本概念,分析简单电路,介绍电磁感应现象。
第十五章:讲解磁场及其描述,分析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介绍电磁铁及其应用。
第十六章:讲解电磁波的发现、性质和应用。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磁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第十四章:电流、电阻、电路基本概念简单电路分析电磁感应现象2. 第十五章:磁场及其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铁及其应用3. 第十六章:电磁波的发现电磁波的性质电磁波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十四章:练习题1、2、3第十五章:练习题4、5、6第十六章:练习题7、8、92. 答案:见附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第十四章: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八章《电磁波》8.1 电磁波的传播8.2 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8.3 电磁波的应用2. 第九章《电和磁》9.1 静电现象9.2 磁现象9.3 电流的磁效应9.4 电磁感应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波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 掌握静电现象、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传播、反射、折射;电磁感应现象。
2. 教学重点:静电现象、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磁波演示仪、磁铁、电流表、导线、电池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电磁波演示仪、磁铁、导线、电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电磁波现象,如手机通信、电视信号等,引发学生思考。
2. 例题讲解:讲解电磁波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结合例题进行分析。
3.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分组实验:分组进行电磁波传播、反射、折射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5. 知识拓展:介绍电磁波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1. 九年级物理《电磁波与电和磁》2. 目录:八章、九章章节名称及详细内容3. 重点、难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突出显示4. 关键概念:用框图或表格形式呈现,便于学生记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电磁波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
列举生活中电磁波的应用。
简述静电现象、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
2. 答案:电磁波传播、反射、折射现象:略。
生活中电磁波应用:如手机通信、电视信号等。
静电现象、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磁波在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如5G通信技术、电磁波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

0002页 0052页 0065页 0115页 0186页 0230页 0255页 0257页 0307页 0361页 0422页 0480页 0511页 0549页 0607页 0666页 0697页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2节 热机的效率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2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4节 变阻器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2节 电功率 第4节 焦耳定律 第1节 家庭电路 第3节 安全用电
第十三章 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 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 课件
第2节 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 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电阻 课件(共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 电阻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 电阻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课堂小结
1.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 作用的大小。
2.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Ω。 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 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还受温度影响。
1.探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 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 电阻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 电阻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实验3:电阻还与温度有关
灯丝
A
加 热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 电阻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 电阻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电 阻较小的材料导电性能较强;反之, 电阻较大,导电性能较弱。右图展 示的是不同材料在导电性能上的排 序,从上至下,材料的导电性能依 次减弱。
●电阻的大小是否跟导线的长度有关; ●电阻的大小是否跟导线的粗细有关; ●其他因素。
实验方案
A
B
A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 电阻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套精品PPT课件

练一练
1.从图片可以看出,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之间存在缝隙,那为什么金不容易被压缩呢?你有 什么办法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缝隙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练一练
2.小明看到气象播报中提到可吸入颗粒物非 常微小,于是他就想到,用可吸入颗粒物进入空气 中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是很好吗?他把这个想法 告诉给小英,可小英说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你认为 小明的想法对吗?若是不对,错在哪里?
1.用火烧
用温度更高 热
2.太阳晒
的物体使铁 传
使铁丝
4.用手焐
丝温度升高 递
温度升
高
3.用手搓
5.在地上摩擦 温度升高的
做
6.用锤敲
过程,往往
功
伴随着运动
7.反复弯折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
内能增加。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分子如此之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 度分子。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
象,叫做扩散。 实验观察1 气体扩散现象
气体扩散现象
二、分子热运动
实验观察2 液体扩散现象
10日后
20日后 30日后
固体间的扩散现象
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 会变黑,用笤帚扫都 扫不干净。
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你了解物质的尺度吗?
光年: 银河系的直径约有100 000光年。
你了解物质的尺度吗?
千米: 中国幅员辽阔,东西约5 200 km,南北约 5 500 km。
米: 姚明的身高是2.26 m。 毫米: 学生刻度尺的最小一格是1 mm。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册同步课件ppt(39份) 人教版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电路元件要用统一的符号,不能自造
符号. (2)要注意所使用的符号和实物的对应性. (3)合理安排电路元件符号,使之均匀地 分布在电路图中,具有对称性. (4)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 要横平竖直,力求把电路图画得简洁、美观、 大小比例适中.
如图所示是实验中的小灯泡发光电路
电流的方向:电流既然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
的,那么电流也是有方向的,它就像自来水 的流动有方向一样,当把用电器接在电池正 负两极形成闭合电路时,电流就沿着“电源 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电源正极”的方 向流动.其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 方向相反!
电路中的电流示意图:
电路:
问题:电路想要正常的工作,获得持续的电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重点难点:
重点: 学生通过连接电路认识电流、电路、学会
画电路图. 难点: 根据电路图连接相应的实物图. 注意: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导线不可以交叉!
美丽的夜景,实用的家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用 到电,离开了电,我们的生活就很难进行!
这些灯是怎么亮起来的呢?这些家电又是怎么工作的呢?
电路图:
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安装、修理的需求常常
要先把电路的连接情况画在纸上.画实际物 体很麻烦,为了方便起见,人们通常用电路 元件符号来表示实际电路连接情况,这样画 出来的电路连接图称为电路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力1.1力的概念1.2力的测量1.3力的作用效果2.第二章运动与力2.1运动状态2.2力的作用2.3牛顿第一定律3.第三章简单机械3.1杠杆3.2滑轮3.3轮轴与斜面4.第四章压强与浮力4.1压强4.2浮力4.3阿基米德原理二、教学目标1.掌握力的概念、测量及作用效果。
2.理解运动与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3.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能运用杠杆、滑轮等解决实际问题。
4.掌握压强与浮力的计算,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力的概念、测量及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简单机械原理;压强与浮力计算。
2.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运用;简单机械的动态分析;浮力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滑轮、杠杆等)。
2.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际生活案例,引入力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新课导入:(1)力的概念、测量及作用效果:讲解力的概念,展示力的测量方法,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运动与力:讲解运动状态,分析力的作用,引入牛顿第一定律。
(3)简单机械:介绍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通过实例分析其应用。
(4)压强与浮力:讲解压强概念,分析浮力的计算方法,引入阿基米德原理。
3.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随堂练习:设计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力的概念、测量及作用效果2.运动与力运动状态力的作用牛顿第一定律3.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与斜面4.压强与浮力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解释力的概念,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3)计算简单机械的力与力臂。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2.答案:(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A、运动员对弓弦的拉力
B、汽车对地面的压力C、斧Biblioteka 对木柴的力D、下落小球受到重力
提示: 提示:A、B、C均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甲、乙两个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 纸筒上的纸很长,不可能全部拉直了再测量。甲同学的 方法是:首先从卷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纸的拉开后纸 张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高 是h则卷纸的总长度L为( π×(R²-r²)/d )。 乙同学的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纸内半径为r,外半 径为R,然后拉开部分卷纸测出它的长度L1,此时卷纸 的外半径又开始的R减小到R1,则卷纸的总长度为 (R²-r²)×L /(R²-R ²) ( )。
0 0
R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