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关于控制网和水准网精度等级的建议

关于控制网和水准网精度等级的建议关于控制网精度要求,公路平面控制测量,包括路线、桥梁、隧道及其它大型建筑物的平面控制测量。
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因地制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原则。
本合同段结合实际工程情况提出两点建议:1.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采用一级导线精度,水准网等级采用四等水准控制网。
2.各标段以2014年6月全线联测的控制网为首级控制网,各标段根据自身工程实际情况各自选定符合测量规范和精度要求的控制网等级,各标段控制网要与邻标段相衔接重叠一条边,保证全线路首尾贯通无缝衔接。
理由1:各级公路、桥梁、隧道及其他建筑物的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确定,应符合下表根据这个规定,本着经济合理和保证精度的原创下,我合同段控制网精度等级选用一级导线控制网足以满足施工精度要求.详细工程数量和控制网等级选用情况如下表:理由2: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本工程段总施工段长度为3km以内符合一级导线控制网的要求,为了满足施工方面的要求加密的控制点数在6~10个左右边数为12个以下,符合一级导线要求,若是三个标同时联测控制点数势必会超过20个,边数自然就远远大于12条,所以在首级控制网完善后三个标一起联测没有必要。
若真要联测而在满足我们施工控制测量方便的布点上做三等导线网,其平均边长应该在300~500米左右远小于2Km的边长要求,平差精度很难达到三、四等导线网的要求。
理由3GNSS网主要技术指标表3注:表中α表示固定误差;b表示比例误差系数;在方便施工的符合一级导线布点的基础上以三等控制网的要求来做导线测量:平差数据由于边长数在500m左右,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三等要求1/80000,其数据最弱点边的误差允许值为500*1/80000=0.0063m,而三等的比例误差为≤5mm,0.0063m-5mm=1.3mm,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最弱边的误差最大值为 1.3mm,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相比要想平差结果达到四等精度要求,其分析如下:四等导线控制网平差中允许的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1/45000,同样以500m平均边长算,其测量数据最弱点边的误差允许值计算式为500*1/45000=0.011m, 而四等的比例误差为≤10mm,0.011m-10mm=1mm,及允许最弱误差为1mm,显然不太现实.杭甬高速连接线(南段)工程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5年3月28日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建设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

建设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为了确保施工质量,使建筑群的各个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均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测量亦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即先在施工现场建立统一的施工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然后根据施工控制网测设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无论是民用建筑工程还是工业建筑工程,就其土建工程部分未说,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一般不是很高的,而与设备安装等有关的土建工程,则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一般比较高。
如工业厂房中的吊车轨道的安装,连续生产的自动作业线的安装等。
但这些往往属于局部的精度要求。
因此,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应根据工程性质而定,不可千篇一律。
施工放样的精度随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而改变。
按精度要求的高低排列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毛石混凝土结构——土石方工程。
按施工方法分,预制件装配式的方法较现场浇灌的精度要求高一些,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连结的比用电焊连接的精度要求高。
现在多数土建工程是以水泥为主要建筑材料。
混凝土柱、梁、墙的施工总误差随施工方法不同,允许误差在1~8mm之间。
土石方的施工误差允许达10cm。
上面谈到,建(构)筑物的放样是根据施工控制网来进行的,其精度指标可视测设对象的定位精度及施工现场面积大小,参照有关测量规范加以规定。
关于具体工程的具体精度要求,如施工规范中有规定,则参照执行,如果没有规定则由设计、测量、施工以及构件制作几方人员合作共同协商决定。
这时先要在测量、施工、加工制造几方面之间进行误差分配。
然后才得知测量工作应具有怎样的精度。
设纯设计允许编差为u0,允许测量工作的偏差u1,允许施工产生的偏差为u2;允许加工制造产生的偏差为u3(如果还有其他重要的误差因素,则再增加项数)。
若假定各工种产生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抵消,则按误差传播定律可写出:(10-1)在式中只有u0是已知的,u1、u2、u3都是待定的未知数。
精度分析时常会遇到未知数大于方程式个数的不定解情况。
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方法及布设探讨(图文)

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方法及布设探讨(图文)论文导读:在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任务是进行施工放样,直接为施工服务。
测量放样的精度与施工控制网的误差和放样误差紧密相关。
建筑物放样时的精度要求,是根据建筑物竣工时对于设计尺寸的容许偏差(即建筑限差)来确定的,建筑物竣工时的实际总误差是由施工误差(包括构件制造误差、施工安装误差等)和测量放样误差引起的,测量误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关键词:施工控制网,施工放样,建筑限差一、引言在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任务是进行施工放样,直接为施工服务。
施工放样是按规定的精度和设计要求,将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放样到实地。
放样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施工的精度,进而影响最终工程精度。
测量放样的精度与施工控制网的误差和放样误差紧密相关。
放样是以控制点为基准进行的,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是保证建筑物放样精度的前提和基础。
为满足放样精度要求,必须建立有较高精度的施工控制网。
二、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方法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要以保证各种建筑物放样的精度要求来考虑。
正确制定工程建筑物放样的精度要求,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如果定得过宽,就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反之,若订得过严,则给放样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从而增加了放样工作量,延长了放样的时间,也就无法满足现代化高速施工的需要。
建筑物放样时的精度要求,是根据建筑物竣工时对于设计尺寸的容许偏差(即建筑限差)来确定的,建筑物竣工时的实际总误差是由施工误差(包括构件制造误差、施工安装误差等)和测量放样误差引起的,测量误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为了根据验收限差正确地制定建筑物放样的精度要求,除了测量知识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工程知识。
由于各种建筑物,或同一建筑物中各不同建筑部分,对放样精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因此,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根据哪一个精度要求来考虑控制网的精度。
在选择时,还应该考虑到施工现场条件与施工程序和方法。
分析这些建筑物是否必须直接从控制点进行放样。
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方案要点

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方案要点一、引言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了指导施工过程、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作用。
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方案的制定是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精度和施工效率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控制网的基本要求、技术方案的制定流程、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控制网的基本要求1.测量精度要求高:控制网是工程测量的基准,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的质量。
因此,控制网的精度要求高,一般要求误差在毫米级以内,并能够满足工程测量的需要。
2.网络稳定性要好:控制网的稳定性对整个施工过程起到关键的作用。
在设计控制网时,要考虑网点之间的关系,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建立方便、快捷:施工测量是一个动态过程,对控制网的建立和管理要求建立方便、快捷。
采用现代化的测量仪器设备和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将大大提高测量效率,并减少施工测量的工作量。
三、控制网技术方案的制定流程1.项目需求分析:首先对工程项目进行需求分析,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和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为制定控制网技术方案提供依据。
2.网点布设设计:根据项目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控制网的布设范围和主要网点位置。
网点布设时要考虑地理位置、周围环境、测量精度要求等因素,设计合理的网点布设方案。
3.设备选择: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测量设备,包括测量仪器、软件和数据处理设备。
要充分考虑测量设备的精度、稳定性、易用性等方面,确保测量质量。
4.网点测量:按照布设方案,对网点进行测量。
测量时要注意操作规范,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包括误差处理、平差计算等。
要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网络建立和管理: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控制网,并进行管理。
包括网点的标志、记录、维护和更新等方面。
四、关键技术措施1.测量仪器设备的选择: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测量仪器设备,如全站仪、GPS等。
2.数据处理软件的选择:选择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能够实现测量数据的有效处理和自动化计算。
建筑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建立、精度及稳定性分析

建筑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建立、精度及稳定性分析发布时间:2021-03-19T10:00:27.293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2月36期作者:宗兴旺[导读]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建设进程持续深入,不同类型的建筑数量逐年增多宗兴旺南京东大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建设进程持续深入,不同类型的建筑数量逐年增多,处于这种情况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建筑工程自身测量控制网的建立、精度和稳定性控制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上述内容展开研究,分析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工作、精度控制工作和稳定性控制工作,总结相关工作经验,为同领域工作者提供合理化发展建议,为促进工程测量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稳定性;控制点;建筑工程;测量前言:工程建设施工顺利与否会与工程各部分组成结构之间存在有机联系,通常都需要通过施工控制网为施工作业提供保障作用。
但是,因为部分大型工程本身施工周期较长,同时施工区域内的作业条件复杂,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因此,需要在工程建设之初打造施工控制网点,以此避免施工期间发生位移的情况。
如果控制网点出现相应变化而工作人员又未及时发现这一情况,继续采用固有的坐标数据进行放样作业,就会出现导致放样误差过于明显,项目工程施工质量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一、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对于部分施工控制网的复测工作而言,需要对其最终的测量结果加以分析,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控制点位置的稳定性做出更为深入的了解,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工程最终阶段的施工质量。
在上述内容之外,在对工程控制点稳定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因为会受到测量误差因素的影响,导致两期测量成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时如何合理使用这些测量成果,属于工程建设期间必须完成的选择。
(一)施工控制网概述对于所有的建筑施工控制而言,布设施工控制网均属于测量工作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内容之一。
处于勘测阶段的测图控制网,建筑物自身结构、位置均未明确,无法对施工测量工作需要做出足够周全的考量;此外,工程施工前,大多需要先完成场地平整工作,此后才可以正常开展工作,否则原施工场地中固有的部分测图控制点遭受破坏的可能性很高,所以,工程项目正式施工阶段,大多需要组织专门施工控制网用于测量工作。
大型建设工程施工控制网测量方法

大型建设工程施工控制网测量方法本文对大型建设工程施工控制测量基本方法进行了阐述,针对大型建设工程的特点提出了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方法和一般原理。
标签:施工控制网;方格网;轴线网;矩形网;点位归化1.施工控制网的特点施工控制网的特点:(1)控制的范围小,控制点密度大,精度要求高;(2)使用频繁,对控制点的稳定性、使用的方便性要求较高;(3)受施工干扰较多,通视条件、点位密度要求较高;(4)采用施工坐标系统,方便使用。
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衡量指标主要是以绝对精度指标为依据,精度是从低级到高级。
布网原则是先总体后局部。
大型建设工程在总平面设计时多采用建筑坐标(施工坐标系统),就是以建筑物的主要轴线作为坐标轴建立局部坐标系统。
在城市规划区,或者当施工控制网与测图控制网发生联系时,应建立坐标系统间的坐标换算关系,使起算数据统一。
2.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形式施工控制网多采用两级布网的方案,首级控制主要用于放样各个建筑物的主要轴线,第二级加密网用于细部放样的需要。
第二级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并不一定比第一级低,在工业场地第二级控制网的精度比第一级要高。
施工控制的精度有两个概念:第一种精度是指总平面图总体布置中各建、构筑物相对位置的定线精度,即各个建筑物(或各厂房、车间)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误差要求;第二种精度是指每座建筑物本身各个细部的定线精度。
满足第一种精度的施工控制网,称为厂区控制网(首级控制网);满足第二种精度的施工控制网,称为厂房控制网(二级网或加密网)。
精度指标的确定和认定必须根据具体的定线要求来定。
各级施工控制网应分别布设,独立平差。
大型建设工程工程项目多,施工周期长,建筑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精度上往往有特殊要求。
根据总平面布置,施工控制网常采用方格网或轴线网的形式,如图1a、b。
对于比较复杂的建筑工程,根据建筑总平面设计,可采用两套以上的施工坐标系统,建筑方格网采用分区布置的形式。
如图2,总控制网可统一布设,统一平差,各区内二级网分别加密和平差。
施工测量常用数据

轨道安装标高
±2
13、管线定位容差
测设内容
定位容差(mm)
厂房内部管线
7
厂区内地上和地下管道
30
厂区外架空管道
100
厂区外地下管道
200
厂区内输电线路
100
厂区外输电线路
300
14、管线标高测量容差
管线类别
标高容差(mm)
自流管(下水道)
±3
气体压力管
±5
液体压力管
±10
电缆地沟
±10
11.5
宽面卷尺
厚×宽(mm×mm)
*0.19×13
截面积F(mm2)
*2.52±1%
单位重量W(g/m)
*26.04±1%
延伸系数(1m、10N)(mm)
0.019
弹性模数E(×105/mm2)
2.10
膨胀系数α(×10-6/℃)
11.5
韧性卷尺
厚×宽(mm×mm)
*0.3×6
截面积F(mm2)
*1.75±2.5%
弹性模数E(×105/mm2)
1.86
膨胀系数α(×10-6/℃)
14.0
韧性不锈钢卷尺
厚×宽(mm×mm)
0.3×6
截面积F(mm2)
1.82±2.5%
单位重量W(g/m)
13.7±2.5%
延伸系数(1m、10N)(mm)
0.295
弹性模数E(×105/mm2)
1.86
膨胀系数α(×10-6/℃)
大于100m
0.0005
0.0005
-
d.烟囱砌筑圆环的直径
-
0.005
-
对直径d的偏差不得不大于30mm
关于控制网和水准网精度等级的建议

关于控制网和水准网精度等级的建议关于控制网精度要求,公路平面控制测量,包括路线、桥梁、隧道及其它大型建筑物的平面控制测量。
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因地制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原则。
本合同段结合实际工程情况提出两点建议:1.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采用一级导线精度,水准网等级采用四等水准控制网。
2.各标段以2014年6月全线联测的控制网为首级控制网,各标段根据自身工程实际情况各自选定符合测量规范和精度要求的控制网等级,各标段控制网要与邻标段相衔接重叠一条边,保证全线路首尾贯通无缝衔接。
理由1:各级公路、桥梁、隧道及其他建筑物的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确定,应符合下表根据这个规定,本着经济合理和保证精度的原创下,我合同段控制网精度等级选用一级导线控制网足以满足施工精度要求.详细工程数量和控制网等级选用情况如下表:理由2: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本工程段总施工段长度为3km以内符合一级导线控制网的要求,为了满足施工方面的要求加密的控制点数在6~10个左右边数为12个以下,符合一级导线要求,若是三个标同时联测控制点数势必会超过20个,边数自然就远远大于12条,所以在首级控制网完善后三个标一起联测没有必要。
若真要联测而在满足我们施工控制测量方便的布点上做三等导线网,其平均边长应该在300~500米左右远小于2Km的边长要求,平差精度很难达到三、四等导线网的要求。
理由3GNSS网主要技术指标表3注:表中α表示固定误差;b表示比例误差系数;在方便施工的符合一级导线布点的基础上以三等控制网的要求来做导线测量:平差数据由于边长数在500m左右,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三等要求1/80000,其数据最弱点边的误差允许值为500*1/80000=0.0063m,而三等的比例误差为≤5mm,0.0063m-5mm=1.3mm,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最弱边的误差最大值为 1.3mm,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相比要想平差结果达到四等精度要求,其分析如下:四等导线控制网平差中允许的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1/45000,同样以500m平均边长算,其测量数据最弱点边的误差允许值计算式为500*1/45000=0.011m, 而四等的比例误差为≤10mm,0.011m-10mm=1mm,及允许最弱误差为1mm,显然不太现实.杭甬高速连接线(南段)工程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