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三章-水热法

合集下载

水热法

水热法


按设备的差异进行分类 水热法又可分为“普通水 热法”和“特殊水热法”。 所谓“特殊水热法”指在 水热条件反应体系上再添 加其他作用力场,如直流 电场、磁场(采用非铁电材 料制作的高压釜)、微波电 磁场等
水热法的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设备和过程简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 (2)在相对低的反应温度下可直接获得结晶态 产物,不必使用煅烧的方法使无定型产物转 化为结晶态,有利于减少颗粒的团聚。 (3)水热法可以制备其他方法难以制备的某些 含羟基物相的物质,如黏土、分子筛、云母 等,或者某些氢氧化物等,由于水是它们的 组分,所以只能选用水热法进行制备。
水热反应的影响因素
前驱物浓度的影 响
温度的影响
压强的影响
水热反应的影响因素
反应时间的影响
PH值的影响
杂质的影响
水热反应发展存在的问题
1 2
无法观 察生长 过程, 不直观
设备要 求高
反应机理问题
反应安全性问题
缺点
成本高
技术难 度大
安全性 能差
水热反应的应用
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 制备碳纳米材料
制备纳米金属材料
水热法始于1845 年,发展至今已经有近两百 年的历史。

水热法的分类

按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不同
水热法可分为水热晶体生长、水热粉体制备、水 热薄膜制备、水热处理、水热烧结等等,分别用 来生长各种单晶,制备超细、无团聚或少团聚、 结晶完好的陶瓷粉体,完成某些有机反应或对一 些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有机废弃物质进行处理, 以及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完成某些陶瓷材料的烧 结等。
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技 术——水热法简介

目前,制备纳米粉体的方法可分为三大类:物 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物理化学综合法。化学方 法主要包括水解法、水热法、溶融法和溶胶凝胶法等。其中,用水热法制备纳米粉体技术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次,我将主要对水 热法作一概要介绍。

第三章水热法

第三章水热法

水热法的工艺参数控制
温度
水热反应温度是影响产物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需要精确控制。
时间
水热反应时间也是影响产物的重要因素,需要根 据实际反应情况确定。
压力
水热反应压力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有影响,需要 合理控制。
浓度
原料的浓度对水热反应速度和产物也有影响,需 要适当控制。
04
水热法的应用实例
水热法在陶瓷行业的应用实例
第三章 水热法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水热法的简介 • 水热法的原理和特点 • 水热法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 水热法的应用实例 • 水热法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水热法的简介
水热法的定义
定义
水热法是指在密闭的容器中,将水加热到 高温高压状态,形成高温高压水溶液,使 反应物质在这样的水溶液中完成化学反应 并形成结晶的一种方法。
水热法与计算化学结合
计算化学可以模拟和预测水热反应过程中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演变规律, 有助于深入了解水热反应过程和优化制备工艺。
THANKS
感谢观看
2
水热法还具有环保性,因为它是在密闭的反应 器中进行的,避免了环境污染,同时也可以实 现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利用。
3
水热法可以制备出常规固相法难以制备的特殊 性能材料,如高熔点氧化物、高活性催化剂等 。
水热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与固相法相比,水热法的制备温度和压力较低,制备周期 短,粉体材料粒度细且分布均匀,晶体发育完整。
05
水热法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水热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的扩展
水热法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能源、环保、材料科学等领域。特别是在能源领域, 水热法可以用来制备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高性能能源材料。

第三章-水热和溶剂热法

第三章-水热和溶剂热法

水热、溶剂热反应的基本类型
(1)合成反应
通过数种组分在水热或溶剂热条件下直接化 合或经中间态发生化合反应。 利用此类反应可合成各种多晶或单晶材料。
Nd2O3 + H3PO4 NdP5O14 CaO· nAl2O3 + H3PO4 Ca(PO4)3OH + AlPO4 La2O3 + Fe2O3 + SrCl2 (La, Sr)FeO3 FeTiO3 + KOH K2O· nTiO2 (n = 4, 6)
例如
Cr + H2O Cr2O3 + H2 Zr + H2O ZrO2 + H2 M + n L MeLn (L = 有机配体) 使溶胶、凝胶(so1、gel)等非晶 态物质晶化的反应
(11)晶化反应 例如
CeO2· xH2O CeO2 ZrO2· H2O M-ZrO2 + T-ZrO2 硅铝酸盐凝胶 沸石
四、有机溶剂的性质标度
有机溶剂种类多,性质差异大,需进行溶剂 选择。 溶剂会使反应物溶解或部分溶解,生成溶剂 合物,这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在合成体系中,反应物在液相中的浓度、解 离程度,及聚合态分布等都会影响反应过程。
§3.2 水热、溶剂热体系的成核与晶体生长
(6)脱水反应
一定温度、压力下物质脱水结晶的反应 例如
(7)分解反应
分解化合物得到结晶的反应
例如 FeTiO FeO + TiO 3 2 ZrSiO4 + NaOH Na2SiO3 + ZrO2 FeTiO3 + K2O FeO + K2O· nTiO2 (n = 4, 6)
(8)提取反应

水热生长法

水热生长法
原料——溶解区,籽晶——生长区; 一块金属挡板,置于生长区和溶解区 之间,以获得均匀的生长区域 ; 容器内部因上下部分的温差而产生对 流,将高温的饱和溶液带至籽晶区形 成过饱和溶液而结晶; 冷却析出部分溶质后的溶液又流向下 部,溶解培养料;
如此循环往复,使籽晶得以连续不断 的生长。
同样条件下生长,氢氧化钠溶液所要求的温度梯度比碳 酸钠溶液大得多。
我国生长水晶的条件:
(1)结晶区温度: 330~350℃
控制生长速率,
不可太高,防止开裂,孪晶
溶解区温度:
360~380℃
挡板开口面积: 5% (2)充满度: (3)压力: 80~85% 1100~1600kg/cm2
调节PH值,使C↗,R↗. 保证所需的压力
§7.3 水热生长法
水热法 —— 在高温高压下的过饱和水 溶液中进行结晶的方法。 发明于 1905 年,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 迅速发展,至今长盛不衰; 现在用水热法可以生长水晶、刚玉、 方解石、氧化锌以及一系列的硅酸盐、 钨酸盐和石榴石等上百种晶体。
一、温差水热法
生长装置——高压釜,见图7.3.1;
缺点
谢 谢!
高压釜内的压力,由充 满度产生,因此,又测 量了不同充满度下水 P—T曲线; 确定出生长温度和压力 等主要工艺参数。
图7.3.3 不同充满度下水P—T曲线
1.生长条件
生长过程:水晶在高压釜内进行水热溶解反应,形成
络合物,通过温度对流从溶解区传递至生 长区,把生长所需的溶质供给籽晶。
NaOH水溶液中生长—SiO2条件: 培养料温度 400℃ 釜外测定的温度 籽晶温度 360℃ 充满度 80% 压力 1500atm
(4)矿化剂:1.0~1.2 mol NaOH

第3章 水热法合成宝石

第3章 水热法合成宝石

5、水热法生长宝石晶体的优缺点
(1)优点 a、能够生长存在相变(如a石英等)和在接 近熔点时蒸汽压高的材料 (如ZnO)或要分解的 材料(如V02)。 b、能够生长出较完美的优质大晶体,并且 能够很好地控制材料的成分。 c、用此法生长晶体时,由于与自然界生长 晶体的条件很相似,因此生长出的宝石晶体与 天然宝石晶体最接近。
一、水热法生长宝石晶体概述
1、定义 水热法也称热液法,是在密封的高压容器 内,从水溶液中生长出晶体的方法,在一定程 度上再现了地下热液矿床矿物结晶的过程。 2、原理 是利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使那些在大气条 件下不溶或难溶的物质溶解,或反应生成该物 质的溶解产物,通过控制高压釜内溶液的温差 使产生对流以形成过饱和状态而析出生长晶体 的方法。
3、水热法合成水晶的工作条件和工艺参数
(1)温度和压力(Tg=330-3500C,Td=360-3800C, Δ≤500C ,P=1.1-1.6*108Pa,) (2)高压釜(43CrNi2MoV钢材) (3)矿化剂(NaCO3,NaOH,NaCO3+NaOH) 填加剂(LiF、LiNO3、Li2CO3) 充填度——80%-86% (4)种晶(⊥Z轴,//Y轴,X+50,VO.A=700,YZ,厚度 1.5~2.0mm) (5)培养料 (熔炼石英,粒度2cm左右,质地均匀) (6)生长速率(//Z轴≈0.6-1.2mm/day,受种晶取向、充填 度、温差、结晶温度、溶液浓度、种晶面积等因素影响)
3、水热法宝石晶体生长的分类
(1)等温法
等温法主要利用物质 的溶解度差异来生产晶体。 所用原料为亚稳定相物质, 籽晶为稳定相物质。高压 釜内上、下无温差,是这 一方法的特色。此法的缺 点是无法生长出晶形完整 的大晶体。

水热法的发展与应用

水热法的发展与应用

水热法的发展与应用水热法,也称为水热合成法,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进行化学反应的方法。

它以水作为溶剂和反应介质,利用水的特殊性质,在高温高压下加速反应速率,并改变反应产物的物相和晶体结构。

水热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合成、生物科学等领域,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

水热法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地质学领域。

当时科学家们发现,在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岩石和矿石会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新的矿物。

为了模拟这种地质过程,并研究天然矿物的形成机制,科学家开始使用高温高压水环境进行实验。

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水热法逐渐成为一种独特而有效的实验方法,并在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水热法的应用在材料科学领域特别突出。

在水热条件下,许多材料的物相和晶体结构都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能和特性。

科学家们利用水热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材料,例如金属氧化物纳米晶、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催化、传感、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水热法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领域。

由于水热环境对于许多化学反应的加速作用,科学家们可以利用水热法实现一些传统合成方法无法实现的化学转化。

例如,许多有机化合物在水热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还原、烷基化等反应,从而合成出一些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

此外,水热法还可以用于催化剂的制备、有机废水的处理等实际应用。

除了材料科学和化学合成领域,水热法还在生物科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水热环境对于生物分子的溶解、水解和聚合等反应具有特殊影响,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水热法模拟和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由于水热条件对于微生物的生存有一定的限制,水热法还可以用于探索极端环境下的生命起源和进化问题,并研究新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之,水热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在材料科学、化学合成、生物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水热法将会在更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更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

水热法ppt课件

水热法ppt课件
8
Zr(OH)2为前驱体,水热反应制备 ZrO2粉体
9
TiO2与Ba(OH)2· H2O水热反应制备 钛酸钡粉体
10
3 晶粒的聚集生长 水热条件下晶粒的聚集生长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聚集生长和第二类聚集生长。 第一类聚集生长:物料从小尺寸晶粒向大 尺寸晶粒运输的重结晶过程; 第二类聚集生长:聚集的小晶粒之间由于 暴露的晶面结构相容而在一定条件下配向 生长的过程。 它们的热力学驱动力都是晶粒平均粒度的 增大降低了体系的总表面自由能。
2 为什么要采用水热法?
• 中低温实现晶体的形成和生长,避免高温处理带 来的种种缺陷; • 应用一些溶解度低的原料,也降低了原料成本; • 具有比其他液相方法更快的晶体生长速率; • 可以生长产生各种不同的晶体形貌; • 反应温度相对较低,可以得到一些低温同质异构 体; • 可以方便地控制反应器内的反应气氛。
水热法
1 什么是水热法? 2 为什么要采用水热法? 3 应用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的解释 4 水热法应用 5 水热法的缺陷 6 几个例子
2
1 什么是水热法
• 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容器里,采用水溶液作 为反应介质,通过对反应容器加热,创造 出一个高温、高压反应环境,使通常难溶 或不溶的物质溶解并且重结晶。
3
11
12
13
2.2 前驱体的溶解
化合物在水热溶液里的溶解度的温度特性分 三种情况: 1 正温度系数 2 负温度系数 3 部分温度范围内正温度系数,部分温度范 围内负温度系数。
14
负温度系数化合物
磷酸铝在磷酸 水溶液中的溶 解: 随着温度升高, 和压力降低, 溶解度降低。
15
变温度系数化合物
17
一般的矿化剂可以分为下面5类: 1 金属及铵的卤化物 2 碱金属的氢氧化物 3 弱酸与碱金属形成的盐类 4 强酸的盐类 5 酸类(一般为无机酸)

水热法

水热法

什么叫做超临界水?超临界流体任何物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都会相应地呈现为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种物相状态,即所谓的物质三态。

三态之间互相转化的温度和压力值叫做三相点。

除了三相点外,每种分子量不太大的稳定的物质都具有一个固定的临界点(Critical point)。

严密意义上,临界点由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密度构成。

当把处于汽液平衡的物质升温升压时,热膨胀引起液体密度减少,而压力的升高又使汽相两相的相界面消失,成为一均相体系,这一点即为临界点。

当物质的温度、压力分别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就处于超临界状态。

在超临界状态下,流体的物理性质处于气体和液体之间,既具有与气体相当的扩散系数和较低的粘度,又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物质良好的溶解能力。

因此可以说,超临界流体是存在于气、液这两种流体状态以外的第三流体。

近几年,超临界流体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许多诱人的特性。

例如,超临界流体分子的扩散系数比一般液体高10~100倍,有利于传质和热交换。

超临界流体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可压缩性,温度或压力较小的变化可引起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发生较大的变化。

大量的研究表明,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是决定其溶解能力的关键因素,改变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可以改变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

在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研究方面,首先要求选择适当的化学物质作为超临界流体。

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化学性质稳定,对装置没有腐蚀性;②临界温度接近于室温或者接近于反应操作温度,太低和太高都不合适;③操作温度要低于被萃取物质的分解、变性温度;④临界压力要低,以便减少动力费,使成本尽可能降低;⑤要有较高的选择性,以便能够制得高纯度产品;⑥要有较高的溶解度,以便减少溶解循环量;⑦价格便宜,来源方便。

在环境保护中,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有水、二氧化碳、氨、乙烯、丙烷、丙烯等,由于水的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无臭、无色、无腐蚀性,因此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2)超临界水及其特征在通常条件下,水始终以蒸汽、液态水和冰这三种常见的状态之一存在,且是极性溶剂,可以溶解包括盐类在内的大多数电解质,对气体和大多数有机物则微溶或不溶,水的密度几乎不随压力而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混 合 氧 化 物 : ZrO2-SiO2 、 ZrO2-HfO2 、 UO2ThO2 等;
• 复 合 氧 化 物 : BaFe12O19 、 BaZrO3 、 CaSiO3 、 PbTiO3、LaFeO3、LaCrO3、NaZrP3O12等;
页面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面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021/1/11
➢ 相应的,它不但使反应物(通常是固体)的溶 解、分散过程及化学反应活性大大增强,使得 反应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而且由于体系 化学环境的特殊性,可能形成以前在常规条件 下无法得到的亚稳相。
➢ 1944~1960年间, 化学家致力于低 温水热合成,美 国联合碳化物林 德分公司开发了 林德A型沸石 (图2.1)。
页面 4
图2.1 林德A型沸石的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021/1/11
水热法制备出的粉体
• 简单的氧化物: ZrO2、Al2O3、SiO2、CrO2、 Fe2O3 、 MnO2 、 MoO3 、 TiO2 、 HfO2 、 UO2 、 Nb2O5、CeO2等;
➢ 该过程相对简单、易于控制,并且在密闭体系 中可以有效地防止有毒物质的挥发和制备对空 气敏感的前驱体和目标产物;
页面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021/1/11
➢ 另外,物相的形成,粒径的大小、形态也能够 有效控制,而且产物的分散性好。
标产物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面 10
__
2021/1/11
✓ 由于有机溶剂的低沸点,在同样的条件下, 它们可以达到比水热合成更高的气压,从而 有利于产物的结晶;
✓ 由于较低的反应温度,反应物中结构单元可 以保留到产物中,且不受破坏,同时,有机 溶剂官能团和反应物或产物作用,生成某些 新型在催化和储能方面有潜在应用的材料;
页面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021/1/11
水热法一直主要用于地球科学研究,二战以后 才逐渐用于单晶生长等材料的制备领域,此后,随 着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水热法在制备超细颗粒, 无机薄膜,微孔材料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二章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
主要内容
• 2.1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方法的发展 • 2.2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方法原理 • 2.3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工艺 • 2.4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方法应用实例
页面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021/1/11
__
2021/1/11
• 羟基化合物、羟基金属粉:Ca10(PO4)6(OH)2、 羟基铁、羟基镍;
• 复合材料粉体:ZrO2-C、ZrO2-CaSiO3、TiO2C、TiO2-Al2O3等。
• 某些种类的粉体的水热法制备已实现工业化生 产 :日本 Showa Denko K.K 生产的Al2O3粉, Chichibu Cement Co. Ltd生产的 ZrO2粉体和 Sakai Chemical Co.Ltd生产的BaTiO3粉体,美国 Cabot Corp生产的介电陶瓷粉体 ,日本Sakai Chem.Corp和NEC生产的PZT粉体等。
页面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021/1/11
溶剂热合成方法的发展
➢ 1985年,Bindy首次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 章报道了高压釜中利用非水溶剂合成沸石的方 法,拉开了溶剂热合成的序幕。
➢ 到目前为止,溶剂热合成法已得到很快的发 展,并在纳米材料制备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在溶剂热条件下,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如 密度、介电常数、粘度、分散作用等相互影 响,与通常条件下相差很大。
与水热法相比,溶剂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具有以下优点:
✓ 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的反应能够有效地抑制产 物的氧化过程或水中氧的污染;
✓ 非水溶剂的采用使得溶剂热法可选择原料的
范围大大扩大,比如氟化物,氮化物,硫化
合物等均可作为溶剂热反应的原材料;同
时,非水溶剂在亚临界或超临界状态下独特
的物理化学性质极大地扩大了所能制备的目
页面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021/1/11
✓ 非水溶剂的种类繁多,其本身的一些特 性,如极性与非极性、配位络合作用、 热稳定性等,为我们从反应热力学和动 力学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与晶 体生长的特性,提供了研究线索。
页面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021/1/11
尽管水热合成的技术优势很显著,国 内外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它的缺陷 也比较明显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反应周 期长。故近年来在水热合成技术上发展了 几种新技术。
➢ 更重要的是通过溶剂热合成出的纳米粉末,能 够有效的避免表面羟基的存在,使得产物能稳 定存在。
➢ 作为反应物的盐的结晶水和反应生成的水,相 对于大大过量的有机溶剂,水的量小得可以忽 略。
页面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021/1/11
水热合成方法的发展
➢ 最 早 采 用 水 热 法 制 备 材 料 的 是 1845 年 K.F. Eschafhautl以硅酸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制备石 英晶体
➢ 一些地质学家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了许多矿 物,到1900年已制备出约80种矿物,其中经鉴 定确定有石英,长石,硅灰石等
➢ 1900年以后,G.W. Morey和他的同事在华盛顿 地球物理实验室开始进行相平衡研究,建立了 水热合成理论,并研究了众多矿物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