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试卷及答案6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封建制- C. 分封制- D. 州郡制答案:A2. 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的行政区划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封建制- C. 郡国制- D. 州县制答案:A3. 唐朝的行政区划主要包括:- A. 郡、县- B. 州、县- C. 府、县- D. 省、县答案:B4. 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中,最高一级行政单位是:- A. 省- B. 府- C. 州- D. 县答案:A5.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首次设立了“行省”:-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答案:D#### 二、填空题6. 明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最高一级是______。
- 答案:布政使司7.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中,仅次于省的是______。
- 答案:道8. 元朝时期,行省下设的行政单位是______。
- 答案:路9. 唐朝的“节度使”制度,是地方军事和行政的双重代表,其职责包括______和______。
- 答案:军事指挥;行政管理10. 封建制下,诸侯拥有对封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 答案:征税权;司法权;行政权#### 三、简答题11. 简述宋朝地方行政区划的特点。
答案:宋朝地方行政区划特点主要表现在实行“路、府、州、县”四级制。
其中,“路”是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下设府、州、县等。
宋朝还加强了中央集权,设立转运使、提刑按察使等官职,以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管理。
12. 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区划有哪些变化?答案: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变化主要体现在:明朝设立“布政使司”作为省级行政单位,清朝则将“道”作为省以下的行政单位,同时增设了“府”作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单位。
此外,明清两代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如设置“都指挥使司”等。
####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中国行政史试卷及答案6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C )A.皇帝与太子的矛盾B.皇帝与皇后的矛盾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2.中国奴隶制国家的组织形式脱胎于原始社会末期的( A )A.军事民主制B.等级君主制C.城邦民主制D.部落家长制3.春秋时期的赋税制度改革包括( B )A.田税和人头税B.田税和军赋C.人头税和牲畜税D.军赋和房税4.最早确立王位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 C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5.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是( D )A.御史B.国尉C.廷尉D.相6.实行郡县与王国并行的双轨管理体制的朝代是(B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7.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A )A.尚书省B.御史台C.中书省D.门下省8.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最主要途径是( D )A.门荫B.行伍C.进入幕府D.科举9.五代时期可单独与皇帝商议财政方面的决策并负责财政事务执行工作的机构是(D)A.枢密院B.中枢门下C.尚书台D.三司使10.元代主管军机大事和武官人事的最高军事中枢是( B )A.中书省B.枢密院C.宣政院D.通政院11.明代中央行政机构中掌管营造制作、农田水利诸事务的是( C )A.户部B.礼部C.工部D.兵部12.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是(A )A.理藩院B.光禄司C.宗人府D.太常司13.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 A )A.省B.道C.府D.州14.1901年,晚清政府为督办“新政”而专门设立的机构是( C )A.军机处B.总理衙门C.督办政务处D.责任内阁15.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由大总统任命的文官是(B )A.委任官B.简任官C.荐任官D.群举官16.北洋军阀政府于1914年成立的行政弹劾机关是( D )A.大理院B.总检察厅C.平政院D.肃政厅17.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为适应国民党部署反共内战需要而设立的省政府的派出机关是( D )A.绥靖公署B.军政分区C.特别行政区D.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8.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行政体制的最大变化是为适应抗战和巩固统治的需要而设立( A )A.国防最高委员会B.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C.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D.国民大会19.“行宪国大”后,国民政府中行使同意、弹劾、纠举及审计权的机关是( C )A.行政院B.立法院C.监察院D.司法院20.工农民主政权行政系统中居于最高领导地位的是( B )A.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B.人民委员会: 包括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和中央执行委员会C.中央执行委员会D.工农代表委员会21.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均实行(A )A.合议制B.首长制C.集中制D.混合制22.抗日民主政权干部的福利待遇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不得高于熟练劳动者的所得收入原则和( C )E.推行省府合署办公制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中央设计局:是在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置的决策技术系统32.弼德院:清朝设置的仿“责任内阁”作为皇帝的咨询机关33.考满:明朝实施的对任期届满的行政官员在任期内的政绩及其任官资格进行考核,已决定下一个任期任职的升降与否34.猛安、谋克制: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置的相当于州县的良机地方行政单位,后演变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组织。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行省制D. 郡国制答案:A2. 唐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分为:A. 郡县B. 州县C. 道府D. 行省答案:B3. 明朝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内阁D. 六部答案:C4.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是:A. 县B. 州C. 府D. 道答案:A5. 以下哪个朝代没有实行郡县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朝时期,全国划分为三十六____。
答案:郡2. 汉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分为州、郡、____。
答案:县3.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____。
答案:尚书省4. 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的是____。
答案:行省制5.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最高一级是____。
答案: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郡县制。
答案: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始于秦朝,后被汉朝继承和发展。
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郡,郡下又设县。
郡的长官称为郡守,县的长官称为县令。
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2. 简述明朝的内阁制度。
答案:明朝的内阁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种体现。
内阁由皇帝亲自选拔的文官组成,主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起草诏书,参与决策。
内阁成员没有固定的官衔,但权力很大,有时甚至能左右朝政。
内阁制度的设立,加强了皇帝对国家的控制。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郡县制到州县制,再到行省制的过程。
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州县制的实行,进一步细化了地方行政区划,使得地方管理更加精细化。
2024年上半年《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试题含解析

2024年上半年《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培训机构是______。
A.军机堂B.都察研究所C.都察院D.方略馆2、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______A.军事民主制B.王子王位继承制C.兄终弟及制D.嫡长子继承制3、商王朝调整王朝管理体系,以强化王权的制度称为______A.礼乐制B.内外服制C.井田制D.宗法制4、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新解放城市的军管会和市政府传达政策联系群众的咨询协商机关是______。
A.贫民大会B.各界座谈会C.各界代表会D.临时参议会5、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
A.节度使B.都督C.刺史D.州牧6、1876年,率兵西出阳关,收复天山南北的是()。
A.左宗棠B.李鸿章C.曾国藩D.张之洞7、晚清政府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又称为______。
A.外务部B.内阁C.外交部D.总署8、1948年“行宪国大”后,按照宪法的规定,立法院院长的产生方式是由______。
A.行政院长提名后总统任命B.总统直接任命C.立法委员互选D.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后任命9、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
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10、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______。
A.国民大会B.临时参议会C.国民参政会D.国民参议会11、根据“行宪国大”后的中央行政体制,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国民大会B.国民参政会C.国民政府委员会D.总统府1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在行政执行上采取的是()。
A.议行合一制B.委员合议制C.垂直领导制D.首长集权制13、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
A.国民大会B.临时参议会C.国民参政会D.国民参议会14、1917年12月北京政府开始将首都所在地称为()。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行政史的研究对象是()。
A.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B.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C.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D.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答案:B2.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战国时期答案:A3. 秦朝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中,最高行政长官是()。
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皇帝答案:A4. 汉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分为()。
A. 郡、县B. 州、郡、县C. 郡、县、乡D. 州、县、乡答案:B5. 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内史省D. 秘书省答案:A6. 宋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A. 州B. 府C. 路D. 县答案:C7. 元朝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 中书省B. 尚书省C. 门下省D. 内史省答案:A8. 明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A. 州B. 府C. 省D. 县答案:C9.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A. 州B. 府C. 省D. 县答案:C10.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其特点()。
A. 中央集权B. 地方分权C. 官僚制度D. 世袭制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特点包括()。
A. 中央集权B. 地方分权C. 官僚制度D. 世袭制度答案:AC12. 秦朝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行政机构包括()。
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皇帝答案:ABC13. 汉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变革包括()。
A. 郡县制的确立B. 州制的设立C. 郡县乡三级制的实行D. 郡国并行制的实行答案:ABCD14. 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行政机构包括()。
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内史省D. 秘书省答案:ABC15. 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中国行政史试卷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卷及答案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封建行政管理体制全面确立于( C )A.夏商时期B.两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西周时期诸侯间直接拜访的礼仪形式是( B )A.朝会B.聘问C.巡守D.联络3.夏商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 D )A.能力B.军功C.财富D.血统4.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是( C )A.尉B.史C.相D.司5.战国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官员是( A )A.御史C.长吏D.里正6.秦汉时期,郡对县的考课通常采用( B )对地方郡守长官的考察时采用“上计”A.“上计”形式B.“秋冬集课”形式C.“开科取士”形式D.“京察”形式7.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完全的军事管制式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称为( B )A.节度使B.军镇C.郡D.左郡县8.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一种带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称为( B )A.左郡县B.羁縻府州C.理藩院D.土司府9.西周时期用于战时动员的行政文书是( C )A.《诰》B.《命》C.《誓》D.《简》10.由于疆域空前辽阔,元代在路一级行政区划之上设置( A )A.行省B.道C.市11.明朝百官联名上疏,领衔为首的通常是( A )A.吏部尚书B.户部尚书C.礼部尚书D.兵部尚书12.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却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 B )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13.南京临时政府与传统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监督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创建了( B )A.内阁责任制B.议会监督制C.总统限任制D.国务总理制14.1914年5月袁世凯的“新约法”颁布前,北京政府法定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B )A.总统府B.国务院C.审计院D.参政院15.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中心是( C )A.行政院B.军事委员会C.国民党中政会D.国民政府委员会16.1948年“行宪国大”选出总统、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为( A )A.总统府B.国民大会C.国民参政会D.国民政府委员会17.苏区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均实行( B )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都实行首长负责制A.首长负责制B.合议制C.分权制衡制D.有限集权制18.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选举制和( A )苏区选拔任用主要是选举和委任A.委任制B.考任制C.聘任制D.荐任制19.抗日民主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是( D )A.中共委员会B.政府委员会C.行政会D.参议会20.1948年11月以后,中共中央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成立的临时性、过渡性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D )A.军政委员会B.人民行政委员会C.中共地方分局D.军事管制委员会21.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是( A )A.夏、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宋时期D.元、明、清时期22.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行政决策机构是( B)A.参谋本部B.临时参议院C.临时大总统府D.国务会议23.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始于( C )A.戊戌变法B.编制宪法C.厘定官制D.成立责任内阁24.我国古代封建中央集权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B )A.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军事机构与行政机构的矛盾D.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的矛盾25.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D )A.行政院B.考试院C.司法院D.立法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行政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是:A. 郡县制B. 州郡制C. 行省制D. 郡国制答案:A2.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A. 君主立宪制B. 封建制C. 郡县制D. 宗法制答案:C3.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中的“三省”指的是:A.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B. 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C. 中书省、门下省、内史省D. 尚书省、门下省、御史台答案:A4. 明朝时期,负责监察地方官员的机构是:A. 东厂B. 西厂C. 锦衣卫D. 都察院5. 清朝末年,负责管理全国财政的机构是:A. 户部B. 工部C. 礼部D. 刑部答案:A6. 元朝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A. 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枢密院答案:A7. 清朝的“八旗制度”中,旗人主要来源于:A. 汉族B. 蒙古族C. 满族D. 回族答案:C8. 唐朝的科举制度中,选拔官员的主要科目是:A. 明经B. 进士C. 明法D. 明算答案:B9. 明朝的“东厂”主要负责:B. 财政C. 监察D. 教育答案:C10. 清朝的“南书房”是皇帝的:A. 书房B. 寝宫C. 议事厅D. 娱乐场所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制度属于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A. 郡县制B. 行省制C. 州郡制D. 郡国制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机构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成部分?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御史台D. 东厂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A. 都察院B. 御史台D. 锦衣卫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科目?A. 明经B. 进士C. 明法D. 明算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军事机构?A. 东厂B. 锦衣卫C. 枢密院D. 兵部答案: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度。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中国行政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中国行政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A.朝会B.巡视C.朝觐D.巡狩2.【单选题】唐玄宗时设置翰林学士,其身份和职掌是()。
A.皇帝的文学侍从B.国子学教授C.皇帝的顾问D.皇帝的秘书并拥有草诏权3.【单选题】行政管理形式的直接决定性制约因素是()。
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力水平D.国家的国体、政体4.【单选题】“行宪国大”后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国民政府B.总统府C.国民大会D.军事委员会5.【问答题】政事堂6.【单选题】宋代设置在首部、陪都、军政要地及皇帝即位前居住地或任职地的州一级行政机构是()。
A.府B.军C.监D.镇7.【单选题】清代作为府的分防单位,后来逐渐成为固定的行政单位的机构是()。
A.直隶制B.属州C.直隶厅D.厅8.【单选题】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所设置的过渡性政权组织形式是A.军事执行委员会B.军事管制委员会C.临时参议会D.行政公署9.【问答题】名词解释:磨勘制度10.【单选题】中国共产党对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主要表现在A.组织建设上B.决策问题上C.选拔官员上D.法规制定上11.【单选题】清代雍正之后,中央中枢机构中的核心机构是()。
A.内阁B.翰林院C.军机处D.理藩院12.【单选题】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体制中,边区最高行政机关是A.边区行政公署B.边区政府委员会C.边区参议会D.边区人民委员会13.【问答题】比较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制与孙中山设想的五院制有哪些区别14.【单选题】以下大解放区政权中,成立最晚的是()。
A.陕甘宁边区政府B.华北人民政府C.东北人民政府D.中原人民政府15.【单选题】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斛确立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6.【问答题】试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题
课程代码:003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C )
A.皇帝与太子的矛盾
B.皇帝与皇后的矛盾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2.中国奴隶制国家的组织形式脱胎于原始社会末期的( A )
A.军事民主制
B.等级君主制
C.城邦民主制
D.部落家长制
3.春秋时期的赋税制度改革包括( B )
A.田税和人头税
B.田税和军赋
C.人头税和牲畜税
D.军赋和房税
4.最早确立王位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 C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5.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是( D )
A.御史
B.国尉
C.廷尉
D.相
6.实行郡县与王国并行的双轨管理体制的朝代是(B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7.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A )
A.尚书省
B.御史台
C.中书省
D.门下省
8.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最主要途径是( D )
A.门荫
B.行伍
C.进入幕府
D.科举
9.五代时期可单独与皇帝商议财政方面的决策并负责财政事务执行工作的机构是(D)
A.枢密院
B.中枢门下
C.尚书台
D.三司使
10.元代主管军机大事和武官人事的最高军事中枢是( B )
A.中书省
B.枢密院
C.宣政院
D.通政院
11.明代中央行政机构中掌管营造制作、农田水利诸事务的是( C )
A.户部
B.礼部
C.工部
D.兵部
12.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是(A )
A.理藩院
B.光禄司
C.宗人府
D.太常司
13.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 A )
A.省
B.道
C.府
D.州
14.1901年,晚清政府为督办“新政”而专门设立的机构是( C )
A.军机处
B.总理衙门
C.督办政务处
D.责任内阁
15.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由大总统任命的文官是(B )
A.委任官
B.简任官
C.荐任官
D.群举官
16.北洋军阀政府于1914年成立的行政弹劾机关是( D )
A.大理院
B.总检察厅
C.平政院
D.肃政厅
17.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为适应国民党部署反共内战需要而设立的省政府的派出机关是( D )
A.绥靖公署
B.军政分区
C.特别行政区
D.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8.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行政体制的最大变化是为适应抗战和巩固统治的需要而设立( A )
A.国防最高委员会
B.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C.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D.国民大会
19.“行宪国大”后,国民政府中行使同意、弹劾、纠举及审计权的机关是( C )
A.行政院
B.立法院
C.监察院
D.司法院
20.工农民主政权行政系统中居于最高领导地位的是( B )
A.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B.人民委员会: 包括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和中央执行委员会
C.中央执行委员会
D.工农代表委员会
21.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均实行(A )
A.合议制
B.首长制
C.集中制
D.混合制
22.抗日民主政权干部的福利待遇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不得高于熟练劳动者的所得收入原则和( C )
A.按劳分配原则
B.酬劳相符原则
C.俸以养廉原则
D.公平公正原则
23.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少数民族区域成立的第一个民主自治政府是(B )
A.新疆自治区政府
B.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C.西藏自治区政府
D.广西自治区政府
24.各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除外)为便于推行政务,加强对下级政府的领导,按照实际需要,划分若干行政区,设置的代行边区政府职权的机关是( D )
A.专员公署
B.边区政府委员会
C.区公署
D.行政公署
25.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民意机关”即( A )
A.国民参政会
B.国防参议会
C.中央执行委员会
D.国家政策委员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西周诸侯之间、卿大夫之间联系与决策所采用的礼仪方式主要有(CD )中央与诸侯、卿大夫的联络主要是巡狩和朝觐
A.巡狩
B.朝觐
C.朝会
D.聘问
E.照会
27.西汉政府补充官僚队伍的形式有(ABCD )
A.任子
B.訾选
C.征辟
D.察举
E.科举
28.明代对乡村的管理主要采用(BC )
A.保甲制
B.里甲制
C.乡老人制
D.里社制
E.土司制
29.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监督主要有(ACD E )
A.共产党的监督
B.国民党的监督
C.参议会的监督
D.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E.群众民主监督
30.抗战期间,为了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能,国民政府采取的改进措施有(ABCD )
A.在国防最高委员会中设立执行委员会
B.推行行政三联制
C.实行分层负责制
D.推行幕僚长制、改进公文处理办法
数民族地区设置郡县和汉人长官,但对归附少数民族的首领仍赐侯,王印保持原统治方式的双轨管理模式3、对内迁边郡的北方少数民族,一方面保留原有国号和建制,称属国,并派官吏进行监督4、设置持节邻护官
42.具体分析“行宪国大”前后南京政府行政决策体制的异同1、总统处于中枢决策地位2、行政院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3、国民党对行政决策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