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要求背诵的课文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古诗词三首【三课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古诗词三首【三课时】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经过看说明,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

过程与方法推测在抓住光景、案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作者经过光景、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朗诵中领会作者透过语言文字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课要点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累积语言。

教课难点领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意会作者表达方法。

教课课时 3 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泊船瓜洲》一、导入、板书课题1、这节课我们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泊船瓜洲》二、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试背诵。

三、出示学习指导1、经过查资料、查词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

2、经过读古诗,同桌议论古诗的意思,领会古诗表达的感情。

自学时间 8 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五、检测学习状况㈠、学生沟通商讨学习收获1、指名读,正字音,特别注意一水间à、数ù 重ó 山、照我还á2、频频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如何的感觉呢?学生多读。

3、指名答4、你最赏识诗中哪句呢?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经过换词法,指引体会绿的妙用。

㈡理解吟诵,领会感情1、学生经过说明、工具书、认识全诗的意思。

2、领会古诗思想感情,读诗、背诗3、指引学生从诗中的词、句中去领会思想感情。

㈢赏析诗句,感悟诗境1、学生品尝诗歌的境界。

2、学生沟通自己的感悟。

领会诗人感情的表达方法。

师刚才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通法,引体会的妙用。

3、有同学,句写出了江南美的风景。

那就和你的同桌再相互一,一在你的中出了怎的一派风景呢?想到什么什么。

4、同桌之相互与。

5、指数名。

6、小你的回答很出色!本来短短一句能够在人的中出么多不一样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没法想象。

7、那就用把感觉表达出来吧。

小内,指名。

8、指名答在江岸两大面出的是草地、木、青山⋯⋯人放眼望去,看了 ---你能填入表示不一样色的?近的小草的柳,的林的高峰。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少年中国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少年中国说》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中极⼒歌颂少年的朝⽓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民的精神。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五年级上册语⽂第13课《少年中国说》课⽂原⽂ 故今⽇之责任,不在他⼈,⽽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则国独⽴,少年⾃由则国⾃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初升,其道⼤光。

河出伏流,⼀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飞扬。

乳虎啸⾕,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荒。

前途似海,来⽇⽅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疆! _____________ 注释 ①[鹰隼试翼,风尘翕张]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

隼:⼀种凶猛的鸟。

翕张:⼀合⼀张。

②[矞矞皇皇]华美瑰丽,富丽堂皇。

③[⼲将发硎,有作其芒]宝剑在磨⼑⽯上磨,发出耀眼的光芒。

⼲将:古代宝剑名。

硎:磨⼑⽯。

④[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地。

履:踩,踏。

⑤[⼋荒]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个⽅向上极远的地⽅。

⑥[哉]表⽰赞叹,相当于“啊”。

【篇⼆】部编版⼩学五年级上册语⽂第13课《少年中国说》教案 教学⽬标 1.认识“鳞、惶”等6个⽣字,会写“泻、潜”等7个⽣字。

理解⽂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结合具体的语⾔环境,理解词语和句⼦的含义和作⽤。

3.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结合具体的语⾔环境,理解词语和句⼦的含义和作⽤。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的写法。

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的爱国情感。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已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篇二】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教案:示儿教学目标1.会写“祭、乃”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1.陆游是宋朝的爱国诗人。

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的一篇。

板书:陆游示儿2.作者简介及背景①陆游(20XX-20XX),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

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

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②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

《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20XX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3.揭示诗题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②质疑:看了诗题,你又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三、弄懂诗意,理解内容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必学内容

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必学内容

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必学内容一、前言古诗、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精心挑选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古诗、文言文,旨在让学生在朗读、理解和背诵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材内容1. 古诗本册教材共选入10首古诗,包括:1. 《春晓》2. 《凉州词》3. 《登鹳雀楼》4. 《相思》5. 《悯农》6. 《咏柳》7. 《夜宿山寺》8. 《寻隐者不遇》9. 《示儿》10.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这些古诗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既有写景咏物的,也有抒发作者情感的。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可以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2. 文言文本册教材共选入4篇文言文,包括:1. 《司马光》2. 《王戎不取道旁李》3. 《杨氏之子》4. 《卖油翁》这些文言文短小精悍,充满智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文言文,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文化,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日积月累本册教材还设置了“日积月累”板块,收录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成语、名言警句和古代诗文名句,旨在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文素养。

三、学习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古诗、文言文,理解其基本内容。

2. 能够背诵指定的古诗、文言文。

3. 能够理解古诗、文言文中所蕴含的哲理,体会作者的情感。

4. 能够运用所学古诗、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5.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了解古代文化。

四、教学建议1. 注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古诗、文言文的韵律美。

2. 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文言文的内容。

3. 鼓励学生背诵古诗、文言文,增强记忆力,积累语言素材。

4. 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古诗、文言文所描绘的画面。

5. 结合日常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古诗、文言文进行语言表达。

五、结语通过学习古诗、文言文,五年级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

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

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
五年级上册语文需要背诵的内容因教材版本和教学要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 古诗词:例如《静夜思》《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 文言文:例如《论语》中的经典语句、《三字经》等。

- 现代文:例如一些优美的散文、故事或寓言等。

- 课文中的重要段落或语句:例如一些描写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段落,或者一些重要的名言警句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背诵要求可能因学校、教师和教材版本而有所不同。

建议你参考教材和教师的要求,以确定需要背诵的具体内容。

背诵语文内容不仅要注重准确性,还要理解其意义和背景,以提高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五年级上册古诗必背

五年级上册古诗必背

五年级上册古诗必背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画鸡》唐唐寅
《静夜思》唐李白
《悯农》唐李绅
《望洞庭》唐刘禹锡
《村居》清高鼎
《小池》宋杨万里
《赠刘景文》宋苏轼
《山行》唐杜牧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赠汪伦》唐李白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绝句》唐杜甫
《京口瓜洲一水间》宋王安石
《洛阳城里见秋风》唐张籍
《长征》毛泽东
《咏梅》毛泽东
《九曲黄河万里沙》唐刘禹锡
《牧童诗》宋吕岩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示儿》宋陆游
《凉州词》唐王翰
《凉州词》唐王之涣
《出塞》唐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
如需更多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建议查阅教材或询问语文老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已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篇二】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教案:示儿教学目标1.会写“祭、乃”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1.陆游是宋朝的爱国诗人。

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的一篇。

板书:陆游示儿2.作者简介及背景①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

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

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②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

《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3.揭示诗题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②质疑:看了诗题,你又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三、弄懂诗意,理解内容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5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5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5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七律·长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走进毛泽东”专题的一篇精读课文。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诗歌被誉为“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

诗歌是本组课文中唯一的毛泽东原作,又是单元开篇之作,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教会学生理解作品,感受毛泽东的诗作风格;二是要让学生借助此诗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精神。

人文价值:一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长征精神,即革命大无畏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忠于自己的信仰、忠于自己的祖国的忠诚精神;二是在诵读中领略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语文要素:初步领会诗歌的表达,特别是体会“反转”(画面的反差、情感的转折)手法的运用凸显出的艺术气息和伟人情怀,达到“诗言志”的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区分“山”在“崖”和“岷”字中不同写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背诵诗歌。

3.理解诗意,感受长征精神。

4.体悟表达,领略诗人毛泽东的风采,有进一步了解探究毛泽东的愿望。

(说明:目标1要求会写的字中“崖”和“岷”都有一个“山”部,但在上部和左边作为偏旁的写法有区别,在上部略扁,在左部略窄,可以作为重点加以指导,力求把字写得美观。

目标2为诗歌学习的常规目标。

目标3指向于人文价值的体现。

目标4意在学习表达,诗歌的表达方法丰富,“诗言志”,同样,什么样的胸怀也就有什么样的文字表达,因此,领悟表达与领略伟人风采结合,力求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意,感受长征精神;2.体悟表达,领略毛泽东诗词的独特风格。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了解长征相关知识,观看相关影像资料,搜集毛泽东诗词。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视频《悲怆的长征》,边看边想:视频播放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你对长征知道多少?(大体说出时间长、路途远、牺牲大) (学生对长征大多陌生,通过课前预习时资料的收集,形成对长征的大致了解,课前视频资料的补充,意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长征的艰辛,与课中感受诗歌所表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要求背诵
的课文
1.窃读记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3.走遍天下书为侣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6.梅花魂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3.落花生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21.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22.狼牙山五壮士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26.开国大典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长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舟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 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
四时之风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

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

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

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赞汉字
汪竹柏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风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祥;即便研制;又供观赏。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陈子昂)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桓宽)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同仇敌忾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中流砥柱大义凛然豪情壮志
不屈不挠披荆斩棘奋发图强励精图治
众志成城舍生取义任重道远再接再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