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痕迹物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火灾痕迹物证鉴定》课件

火灾痕迹的种类及特征
火焰痕迹
火焰颜色、高度、燃烧痕迹等可判断火灾燃烧 过程和温度。
燃烧痕迹
材料燃烧轨迹、燃烧痕迹形状可以推断火源点 燃方法。
炭化痕迹
物体炭化程度、纹理变化可揭示火灾的时长和 热源位置。
气体残留
火灾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成分分析可以判定可燃 物种类和燃烧条件。
火灾痕迹的收集方法
物证记录
详细记录火灾现场状况、痕迹 特征和位置。
适宜性
选择合适的包装、标签和保存方法,以保持物证的易查、易存、易取。
火灾痕迹物证分析的基本步骤
1
物证鉴定
通过实验和分析,确定物证的性质和特
痕迹还原
2
征。
结合物证和火灾现场特征,还原火灾痕
迹发生的过程。
3
痕迹复现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重现火灾痕迹用统计和图表等方式,对火灾痕迹进 行数据分析和推理。
《火灾痕迹物证鉴定》 PPT课件
火灾痕迹鉴定是一项关键的调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课件将介绍火灾痕 迹鉴定的对象、种类、特征等内容,以及其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火灾痕迹鉴定的意义
火灾痕迹鉴定帮助确定火灾起因和过程,为刑事侦查提供证据和线索,保障司法公正和社会安全。
火灾痕迹鉴定的对象
火灾痕迹鉴定的对象包括火灾现场、疑似火灾扑救工具、涉火物品等,需要 进行详细的物证采集和分析。
标本采集
采集火灾物品、火灾残留物和 可疑涉火工具等标本。
取样保存
将采集的物证标本以正确的方 式保存,避免污染和损坏。
火灾现场处理的原则
火灾现场应尽快进行保护、勘查和封闭,采取合理措施保留火灾痕迹,确保 证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火灾痕迹物证的保存
《火灾痕迹物证》PPT课件

25
五、火灾调查人员的职责
重、特大火灾事故调查,应当成立火灾事故调查组的 职责:
1、查明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情况;
2、查明火灾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3、提出对火灾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4、提出火灾事故处理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
采取措施的建议; 5、写出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2021/7家和专业 人员对其性质、组成、特征、证明作用等进行鉴定, 并作出结论作为证据。
2021/7/11
20
四、火灾调查的程序(工作内容)
6、火灾损失核定:即计算、核定火灾经济损失和人员伤 亡情况。
7、起火原因、火灾性质和火灾责任的分析认定:即在查 明各种证据、线索和情况的基础上对起火原因等的分 析、判断和认定。
4、出版了许多关于火灾调查的书籍
薛纯山、张国珍,《现场勘查》;
任松发,《火灾物证化学分析》;
任松发,《火灾调查》;
公安部消防局,《火灾事故调查》;
张美德,李建华《火灾物证仪器分析》;
金河龙,《火灾痕迹物证与原因认定 》;
陈爱萍 、徐晓楠主译《柯克火灾调查》等。
2021/7/11
9
我国火灾调查的发展
0火灾痕迹物证ppt课件文档格式
《火灾痕迹物证》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吉林市“11·5”重大火灾事故
19人死亡、24人受伤。大厦一层二 区斯舒郎精品店仓库内的电气线路 短路所致 。
2021/7/11
2
2021/7/11
2021/7/11
24
四、火灾调查人员的职权
1、有权要求起火单位或个人保护好火灾现场。 2、有权要求有关单位或个人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3、有权对有关单位或个人进行询问。 4、有权检查、提取火场痕迹物证或采取紧急措施(包括
《火灾痕迹物证》课件

火灾痕迹物证的分类
点状物证
如点燃的火柴头、打火机,能够提供明火存在 的线索。
线状物证
如燃烧导火线、燃烧图案,可揭示火源和传播 路径。
痕迹留下物证
如炭化物、液体残留,可用于判断燃烧过程。
灰尘痕迹物证
如火灾痕迹留在纸张、墙壁等表面,可提供火 源指示。
火灾痕迹物证的采集和保护
1
采集
使用合适的工具收集物证,确保不破坏证据。如使用火柴盒、玻璃瓶等容器保存 小物件。
《火灾痕迹物证》PPT课 件
本课件将介绍火灾痕迹物证的定义和重要性,分类,采集和保护方法,常用 分析方法,以及其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会讨论火灾痕迹物证 分析的局限性并对未来展望。
火灾痕迹物证的定义和重要性
了解火灾痕迹物证的定义是进行火灾调查和犯罪侦查的关键。火灾痕迹物证是指在火灾现场或火灾过程中产生 的物质证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火灾的起因、燃烧过程以及火源等重要信息。
3 无法追溯混合物证
如果存在多种燃烧物质混合的情况,物证的分析结果可能无法区分各种物质的贡献。
结论和展望
火灾痕迹物证的分析对于火灾调查和犯罪侦查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们需 要不断改进分析方法,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以便更好地为法律和社会服 务。
火灾痕迹物证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火灾痕迹物证在犯罪侦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火灾痕迹物证,可以确定火灾的起火点、加速剂的 使用情况以及火灾过程的重要细节。
火灾痕迹物证分析的局限性
1 物证破坏性
火灾痕迹物证在火灾过程中受到严重破坏,可能导致分析结果的不准确性。
2 专业技术要求
对火灾痕迹物证进行分析需要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仪器设备,技术门槛较高。
2
火灾痕迹物证短路PPT课件

20
第20页/共29页
1. 表观区别
(1)短路痕迹数量不同:一次短路一般只有一处; 二次短路有一处或多处。
(2)表面烟熏程度不同:一次短路一般表面烟熏 很轻;二次短路一般表面烟熏较重。
烟熏轻
烟熏重
21
第21页/共29页
2. 气孔区别
一次短路熔痕 的气孔小而少,气 孔内壁比较光滑。
二次短路熔痕 的气孔大而多,存 在集中缩孔,气孔 内壁相当粗糙。
火烧熔痕(200x) 一次短路熔痕(400x) 二次短路熔痕(200X)
18
第18页/共29页
3. 金相区别
火烧熔痕的 晶粒为粗大等轴 晶,短路熔痕的 晶粒为胞状晶和 柱状晶。
19
第19页/共29页
二、不同种类熔痕的鉴别
(二)一次短路与二次短路熔痕的鉴别
1. 表观区别 2. 气孔区别 3. 金相区别 4. 气孔内表面元素含量不同
特点:明显的熔化与非熔化的分界线。
12
第12页/共29页
二、不同种类熔痕的鉴别
(一)短路熔痕与火烧熔痕的鉴别 原因:短路电弧温度高,作用时间短,作用点集中;
火烧温度相应较低,燃烧时间长,作用区 域广泛。
1. 表观区别 2. 气孔区别 3. 金相区别
13
第13页/共29页
1. 表观区别
(1)短路熔痕与本体界限明显;火烧熔痕与本体 有明显的过渡区。
Cl 0.003 0.21
一次短路熔珠气孔内:碳、氯成分含量低;氮、铜含量高。 二次短路熔珠气孔内:碳、氯成分含量高;氮、铜含量低。
24
第24页/共29页
二、不同种类熔痕的鉴别
(三)火场中各种熔痕的比较
项目 熔痕
形成范围 过渡区
第20页/共29页
1. 表观区别
(1)短路痕迹数量不同:一次短路一般只有一处; 二次短路有一处或多处。
(2)表面烟熏程度不同:一次短路一般表面烟熏 很轻;二次短路一般表面烟熏较重。
烟熏轻
烟熏重
21
第21页/共29页
2. 气孔区别
一次短路熔痕 的气孔小而少,气 孔内壁比较光滑。
二次短路熔痕 的气孔大而多,存 在集中缩孔,气孔 内壁相当粗糙。
火烧熔痕(200x) 一次短路熔痕(400x) 二次短路熔痕(200X)
18
第18页/共29页
3. 金相区别
火烧熔痕的 晶粒为粗大等轴 晶,短路熔痕的 晶粒为胞状晶和 柱状晶。
19
第19页/共29页
二、不同种类熔痕的鉴别
(二)一次短路与二次短路熔痕的鉴别
1. 表观区别 2. 气孔区别 3. 金相区别 4. 气孔内表面元素含量不同
特点:明显的熔化与非熔化的分界线。
12
第12页/共29页
二、不同种类熔痕的鉴别
(一)短路熔痕与火烧熔痕的鉴别 原因:短路电弧温度高,作用时间短,作用点集中;
火烧温度相应较低,燃烧时间长,作用区 域广泛。
1. 表观区别 2. 气孔区别 3. 金相区别
13
第13页/共29页
1. 表观区别
(1)短路熔痕与本体界限明显;火烧熔痕与本体 有明显的过渡区。
Cl 0.003 0.21
一次短路熔珠气孔内:碳、氯成分含量低;氮、铜含量高。 二次短路熔珠气孔内:碳、氯成分含量高;氮、铜含量低。
24
第24页/共29页
二、不同种类熔痕的鉴别
(三)火场中各种熔痕的比较
项目 熔痕
形成范围 过渡区
火灾痕迹物证金属受热PPT课件

4
5
一、金属表面颜色变化
2、金属表面氧化
➢ 金属在火灾条件下会在 其表面发生较常温条件下快 得多的氧化反应,产生不同 颜色的金属氧化物锈层。
➢ 铁在火灾中生成Fe2O3、 Fe(OH)3为红褐色,FeO为黑色;
➢ CuO为黑色,Cu2O为红褐 色(1000℃)。 铁在火灾中的氧化层6
思考题: 火灾作用下形成的金属氧化
点。
薄钢板在火灾中随温度升高,颜色依次由本色-黄色-棕紫色-蓝色-淡红色-橙红色-白色。
高温下金属的强度变化 沙发、席梦思床垫的某一部位只有几个弹簧失去了弹性,这个部位一般情况下就是起火点。
证明此处下部为起火点,有一高温火源。
1、金属熔渣——根据熔化金属熔点分析火场燃烧时达到的最高温度,根据熔渣的多少判断火势的强度及燃烧时间。
层与自然条件下较长时间形成的 锈层有何区别?
7
二、强度变化
金属在火灾作用下变形的原因在于火灾中金属
的强度降低。 比较颜色变化可以判断火灾蔓延方向及起火点。
黑色薄金属表面颜色变化与温度之间关系
火灾后观察鉴别金属物体上颜色和氧化层特征,反推出颜色变化部位火灾时达到的温度,通过对比找出受热温度最高部位来确定起火
薄钢板在火灾中随温度升高,颜色依次由本色-黄色-棕紫色-蓝色-淡红色-橙红色-白色。
如果两静片虽已失去弹性,但仍保持正常距离,说明火灾当时,它们没有接通。
1、金属熔渣——根据熔化金属熔点分析火场燃烧时达到的最高温度,根据熔渣的多少判断火势的强度及燃烧时间。
电熨斗表面变色,底部铸铁部分熔化,说明该熨斗的温度高于火场温度,处于通电状态。 薄钢板在火灾中随温度升高,颜色依次由本色-黄色-棕紫色-蓝色-淡红色-橙红色-白色。
2
5
一、金属表面颜色变化
2、金属表面氧化
➢ 金属在火灾条件下会在 其表面发生较常温条件下快 得多的氧化反应,产生不同 颜色的金属氧化物锈层。
➢ 铁在火灾中生成Fe2O3、 Fe(OH)3为红褐色,FeO为黑色;
➢ CuO为黑色,Cu2O为红褐 色(1000℃)。 铁在火灾中的氧化层6
思考题: 火灾作用下形成的金属氧化
点。
薄钢板在火灾中随温度升高,颜色依次由本色-黄色-棕紫色-蓝色-淡红色-橙红色-白色。
高温下金属的强度变化 沙发、席梦思床垫的某一部位只有几个弹簧失去了弹性,这个部位一般情况下就是起火点。
证明此处下部为起火点,有一高温火源。
1、金属熔渣——根据熔化金属熔点分析火场燃烧时达到的最高温度,根据熔渣的多少判断火势的强度及燃烧时间。
层与自然条件下较长时间形成的 锈层有何区别?
7
二、强度变化
金属在火灾作用下变形的原因在于火灾中金属
的强度降低。 比较颜色变化可以判断火灾蔓延方向及起火点。
黑色薄金属表面颜色变化与温度之间关系
火灾后观察鉴别金属物体上颜色和氧化层特征,反推出颜色变化部位火灾时达到的温度,通过对比找出受热温度最高部位来确定起火
薄钢板在火灾中随温度升高,颜色依次由本色-黄色-棕紫色-蓝色-淡红色-橙红色-白色。
如果两静片虽已失去弹性,但仍保持正常距离,说明火灾当时,它们没有接通。
1、金属熔渣——根据熔化金属熔点分析火场燃烧时达到的最高温度,根据熔渣的多少判断火势的强度及燃烧时间。
电熨斗表面变色,底部铸铁部分熔化,说明该熨斗的温度高于火场温度,处于通电状态。 薄钢板在火灾中随温度升高,颜色依次由本色-黄色-棕紫色-蓝色-淡红色-橙红色-白色。
2
痕迹物证(1-4)ppt课件

区界限分明。
2021/4/16
63
2021/4/16
64
三、木材炭化层的测量与计算
(一)电阻测定法 炭化层电阻值越小,说明受热温度越高。
(二)工具测定法 利用简单工具或炭化深度测定仪对木材炭
化深度的定性测定。
2021/4/16
65
木材炭化层电阻值与受热温度的关系
加热温度(℃ 炭化层阻值(Ω) )
34
(四)证明燃烧物种类 1、根据烟痕成分(化学分析),作为判断燃烧物 种类的依据。 2、根据烟痕表观性状判断。 石油产品燃烧产生的烟痕为黑色,有石油嗅味。
2021/4/16
35
2021/4/16
36
(五)证明燃烧时间 一般情况下,燃烧时间越长,烟熏越重,
而且牢固,不易擦去。
(六)证明开关状态
2021/4/16
52
2021/4/16
53
2021/4/16
54
(二)辐射着火痕迹 1、炭化层厚; 2、龟裂严重,裂纹随温度升高而变短; 3、表面具有光泽。
2021/4/16
55
(三)受热自燃痕迹
1、炭化层深; 2、有不同程度的炭化区,即沿传热方向依次出 现炭化坑、黑色的炭化层、发黄的焦化层等。
2021/4/16
28
(三)证明起火特征 按起火方式分为三种类型: 阴燃起火、明火起火、爆炸起火
起火特征 起火速度 烟熏程度
阴燃起火
慢
明显
明火起火
快
稀少
爆炸起火
快
稀少
2021/4/16
29
2021/4/16
30
2021/4/16
31
2021/4/16
32
2021/4/16
63
2021/4/16
64
三、木材炭化层的测量与计算
(一)电阻测定法 炭化层电阻值越小,说明受热温度越高。
(二)工具测定法 利用简单工具或炭化深度测定仪对木材炭
化深度的定性测定。
2021/4/16
65
木材炭化层电阻值与受热温度的关系
加热温度(℃ 炭化层阻值(Ω) )
34
(四)证明燃烧物种类 1、根据烟痕成分(化学分析),作为判断燃烧物 种类的依据。 2、根据烟痕表观性状判断。 石油产品燃烧产生的烟痕为黑色,有石油嗅味。
2021/4/16
35
2021/4/16
36
(五)证明燃烧时间 一般情况下,燃烧时间越长,烟熏越重,
而且牢固,不易擦去。
(六)证明开关状态
2021/4/16
52
2021/4/16
53
2021/4/16
54
(二)辐射着火痕迹 1、炭化层厚; 2、龟裂严重,裂纹随温度升高而变短; 3、表面具有光泽。
2021/4/16
55
(三)受热自燃痕迹
1、炭化层深; 2、有不同程度的炭化区,即沿传热方向依次出 现炭化坑、黑色的炭化层、发黄的焦化层等。
2021/4/16
28
(三)证明起火特征 按起火方式分为三种类型: 阴燃起火、明火起火、爆炸起火
起火特征 起火速度 烟熏程度
阴燃起火
慢
明显
明火起火
快
稀少
爆炸起火
快
稀少
2021/4/16
29
2021/4/16
30
2021/4/16
31
2021/4/16
32
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

(2)对于液体物证:可用干净的取样瓶装取。 浸润在木板、棉织物等纤维材料以及泥土里的 液体,连其固体物品一并提取,样品也要放在 广口玻璃瓶或者其它能密封的容器内,防止液 体挥发。
(3)对于气体物证:最好用专门的气体收集器 收集。对于被吸附于固体、溶解于液体中的气 体物证,连其固体或液体一并提取。
注意事项:《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第19条规定: 现场勘查中发现的有关痕迹物证,提取前、后应 当采用录像、照相等多种形式记录,并妥善保管。 提取物证时须有两名以上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并 在提取记录上签名。物证封装后要加盖公安消防 机构的印章。
(4)力学性能测定 力学性能测定主要是对材料 包括焊缝的机械强度、硬度等方面的测定,以 分析破坏原因、破坏力及火场温度。
(5)断面及表面分析 主要是对金属材料破裂断 面特征和材料内外表面腐蚀程度的观察检验, 从而分析判断材料的破坏形式和破坏原因。
3.直观鉴定
直观鉴定是具有鉴定资格的人根据自己 的知识、经验,用感官直接或用简单仪表 对物证的鉴定。
1.化学分析鉴定
➢ 化学分析鉴定是指对火场残留物的化学组成及化 学性质的测定。其主要目的是根据残留物、产物 分析火场存在的是什么物质,有无危险性,在什 么条件下造成火灾。
➢ 化学分析鉴定的主要内容: (1)分析起火点残留物中是否含有可燃性、易
燃性、自燃性气体、液体或固体的成份,测定含 有什么具体物质;
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
火灾痕迹概述 烟熏痕迹 木材燃烧痕迹 液体燃烧痕迹 倒塌痕迹
玻璃破坏痕迹 混凝土在火灾中的变化 金属在火灾中的变化 短路痕迹 过负荷痕迹
一、火灾痕迹概述
火灾痕迹物证的概念 火灾痕迹物证的提取 火灾痕迹物证的送检
火灾痕迹物证的检验
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火灾物证技术鉴定(共249张精选PPT)

成指示剂装在玻璃管中,被测空气以一 定速度通过此管,被测物质与试剂发生 显色反应,根据颜色变化鉴定物质种类; 根据变色的深浅确定物质浓度。
试纸比色法:使被测空气通过用试剂浸 泡过的滤纸,被测物质与试剂在滤纸上 发生反应产生颜色变化,或者将被测物 吸附在滤纸上,然后向上滴加试剂发生 反应变色。根据变色鉴定物质种类;根 据变色的深浅确定物质浓度。
6)普通白炽灯火灾的鉴定
7)日光灯火灾的鉴定
2)电热毯通电状态的鉴别
根据电源线熔痕的鉴别:二次短路熔痕 根据电热丝熔痕的鉴别: 正常通电:金相组织无变化;
故障引起火灾;熔痕处为柱状晶,过渡 区为等轴晶。
3)电炉通电状态的鉴别
根据电源线熔痕的鉴别:二次短路熔痕 根据电热丝熔痕的鉴别:柱状晶,有孔
金相分析是研究金属材料组织及其结构 的一门科学。
金相分析在火灾物证检验中的主要作用有:
电气火灾原因的鉴别
金属材料断裂失效形式的鉴别 火场温度的鉴定
1 金相分析鉴定
测量金属物证的金相组织,分析金相组 织的形成过程。
应用范围:电气火灾原因鉴定、火场温 度测定等。
应用仪器:金相显微镜
➢(二)金相分析的基本依据
漆包线上的短路熔珠外观 漆包线短路熔珠
6)普通白炽灯炮金相鉴定
灯座有放电痕迹,螺口部分熔化
电源线上有短路痕迹 灯泡导丝与钨丝连接处有微小熔珠或熔痕 金相鉴别: 电源线熔痕:二次短路熔痕
导丝熔痕:组织为细小的柱状晶,且有气孔
7)日光灯镇流器引发火灾的鉴定
漆包线熔痕:为二次短路熔痕,证明是内部过热。
定
量
逸出气检测
EGD
逸出气分析 放射热分析
EGA
热微粒分析
升温曲线测定 温
试纸比色法:使被测空气通过用试剂浸 泡过的滤纸,被测物质与试剂在滤纸上 发生反应产生颜色变化,或者将被测物 吸附在滤纸上,然后向上滴加试剂发生 反应变色。根据变色鉴定物质种类;根 据变色的深浅确定物质浓度。
6)普通白炽灯火灾的鉴定
7)日光灯火灾的鉴定
2)电热毯通电状态的鉴别
根据电源线熔痕的鉴别:二次短路熔痕 根据电热丝熔痕的鉴别: 正常通电:金相组织无变化;
故障引起火灾;熔痕处为柱状晶,过渡 区为等轴晶。
3)电炉通电状态的鉴别
根据电源线熔痕的鉴别:二次短路熔痕 根据电热丝熔痕的鉴别:柱状晶,有孔
金相分析是研究金属材料组织及其结构 的一门科学。
金相分析在火灾物证检验中的主要作用有:
电气火灾原因的鉴别
金属材料断裂失效形式的鉴别 火场温度的鉴定
1 金相分析鉴定
测量金属物证的金相组织,分析金相组 织的形成过程。
应用范围:电气火灾原因鉴定、火场温 度测定等。
应用仪器:金相显微镜
➢(二)金相分析的基本依据
漆包线上的短路熔珠外观 漆包线短路熔珠
6)普通白炽灯炮金相鉴定
灯座有放电痕迹,螺口部分熔化
电源线上有短路痕迹 灯泡导丝与钨丝连接处有微小熔珠或熔痕 金相鉴别: 电源线熔痕:二次短路熔痕
导丝熔痕:组织为细小的柱状晶,且有气孔
7)日光灯镇流器引发火灾的鉴定
漆包线熔痕:为二次短路熔痕,证明是内部过热。
定
量
逸出气检测
EGD
逸出气分析 放射热分析
EGA
热微粒分析
升温曲线测定 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火灾刑事案件的侦查:即依据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对失 火案和消防责任事故案进行侦查。
05.12.2020
.
21
第二节 火灾调查的分工与职责权限
一、组织分工 1、部门分工:除军事设施、矿井地下部分和核电厂外,
全国其他部门的火灾调查由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实 施。 森林、草原的消防工作,法律、行政法规另有 规定的,遵从其规定。 2、现行分工:火灾调查工作,总的原则是属地原则,即 谁监督管理,谁组织火灾调查。如构成放火案件的, 应当移交公安刑事侦查部门立案侦查。(根据刑事诉 讼法关于案件管辖的规定,消防部门协同工作)。
人灾调查学
第一章 绪论
上海
11.15 特别重 大火灾 事故
05.12.2020
.
1
吉林市“11·5”重大火灾事故
19人死亡、24人受伤。大厦一层 二区斯舒郎精品店仓库内的电气线 路短路所致 。
05.12.2020
.
2
05.12.2020
.
3
05.12.2020
.
4
05.12.2020
.
5
崇礼门的整座木制 城楼被大火烧毁
05.12.2020
.
11
国外的情况
美国:
1、初步调查。由现场消防 指挥官完成,调查内容 主要为火灾事故报告表 中的内容。如建筑物的 用途、起火地区、起火 日的具体起火时间、气 候条件及直接关系到起 火原因和起火地点的其 他因素。
火灾现场登记表一
05.12.2020
.
12
国外的情况
火灾现场伤亡表一
依据。 6、为宣传教育群众和火灾责任者提供生动素材。
05.12.2020
.
18
三、火灾调查的特点
1、法律性强,公安消防部门代表国家执行的一项行政执 法工作。火灾调查人员每进行一项工作,必须找到相 应的法律依据。
2、技术性强,各行各业的火灾,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火 灾,必须采用各种科学的技术方法,才能查明各种火 灾原因和火灾的发展过程。
必要时对人身进行检查)。 5、有权要求有关部门配合进行模拟试验。
05.12.2020
.
25
五、火灾调查人员的职责
重、特大火灾事故调查,应当成立火灾事故调查组的 职责:
1、查明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情况;
2、查明火灾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3、提出对火灾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4、提出火灾事故处理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
技术人员参加。 5、吸收火灾发生单位的与火灾责任无关的技术干部及有
经验的工人参加。
05.12.2020
.
23
三、火灾调查的组织领导
1、统一领导,火灾调查工作必须置于火灾发生地的党委 和政府部门的领导下进行。
2、现场指挥,重大或特大火灾调查的现场指挥一般由公 安消防总队、支队的领导或主管火灾调查业务部门的 负责人担任。
火灾调查学是研究火灾发生和火灾现场形成的机理,火 灾调查的理论和方法,火灾物证鉴定的理论和方法以及 火灾原因分析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05.12.2020
.
16
第一节 火灾调查的目的、意义、特点和内容
一、目的: 1、查明起火原因(首要任务)和火灾性质; 2、查清火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 3、根据法律法规对火灾责任者进行处理; 4、为研究火灾发生的原因、规律和预防、扑救火灾提供
05.12.2020
.
火灾现场伤亡表一续
13
国外的情况
美国:
2、进一步调查。主要内容是确定起火点、起火经过及火 灾原因。
目的:作为防火工作的基础,通过汇编火灾调查所得 的信息,评估地方、地区或全国的火灾情况。制定有 效的管理法规、标准和灭火程序,为预防和控制火灾 制定类似的行动计划。有效地对灭火程序、建筑设计 及消防法规、公共消防教育、消防设备等进行改进。
源放置到引火物上的时间就是放火时间。 4、发现起火时间,(浓烟甚至火焰)与实际的起火时间
通常有一段时间间隔。
05.12.2020
.
30
二、起火部位和起火点
1、起火点,是最先开始起火的 具体位置,起火点有多大以 火场具体情况而定。
2、起火部位,是包含起火点在 内的大致范围。
3、起火范围,是包括起火部位 在内的较大范围。
05.12.2020
.
22
二、参加重、特大或疑难火灾调查的人员 组成
1、公安消防机构的火灾调查技术干部、防火监督干部。 2、火灾发生地刑警、派出所民警、起火单位保卫人员。 3、火灾发生地的人民检察院、监察、劳动、工会、保险、
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有关人员。 4、对原因复杂、具有特殊性的火灾现场可邀请有关专家、
.
20
四、火灾调查的程序(工作内容)
6、火灾损失核定:即计算、核定火灾经济损失和人员伤 亡情况。
7、起火原因、火灾性质和火灾责任的分析认定:即在查 明各种证据、线索和情况的基础上对起火原因等的分 析、判断和认定。
8、对火灾责任者的处理:即对火灾责任者依据其引起火 灾的情节、性质和火灾损失大小对其进行刑事处罚、 民事处罚、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
05.12.2020
.
9
我国火灾调查的发展
5、在重大火灾调查方面有很大突破 1989年8月12日,青岛黄岛油库爆炸火灾,死亡19人, 损失3540万元,由于非金属油罐本身存在的缺陷,遭 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燃油气。
05.12.2020
.
10
我国火灾调查的发展
5、在重大火灾调查方面有很大突破 1994 年 11 月 27 日 , 阜 新 “ 艺 苑 ” 歌 舞 厅 火 灾 , 死 亡 256人,用报纸点香烟时残火引起火灾。 2000年3月29日3时,河南省焦作市天堂音像俱乐部发 生特大火灾,死亡74人,重伤2人,直接财产损失20万 元,因使用石英管式电暖器,未关电源,长时间烘烤, 引燃可燃物导致火灾。 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阳东都商厦火灾,死亡309 人,违章电焊引起火灾。
05.12.2020
.
6
我国火灾调查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火灾调查科学非常落后; 改革开放后我国火灾调查科学飞速发展: 1、火灾调查教育和火灾调查专业 2、火灾调查研究机构
公安部消防局天津火灾物证鉴定中心 (1993) 公安部消防局沈阳火灾物证鉴定中心(1993.10) 公安部消防局四川火灾物证鉴定中心(2003.11) 公安部消防局上海火灾物证鉴定中心 (2007) 广东省公安厅火灾物证鉴定技术重点实验室 (2008.10)
火灾现场勘查中一般先寻找 起火部位和起火点,然后寻 找起火源和起火物残体,进 而分析认定起火原因。
05.12.2020
.
31
三、起火前的现场情况
1、建筑物的平面布置; 2、火源、电源情况; 3、储存物资情况; 4、有关防火安全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及实际生产操作情
况; 5、曾经发生过的火灾情况; 6、有哪些不正常现象; 7、火灾前该处有哪些火灾隐患以及整改情况。
科学依据,使人类更有效地同火灾作斗争; 5、有针对性地教育火灾责任者和人民群众,提高全民的
防火意识。
05.12.2020
.
17
二、意义
1、可以为防火工作积累正反两方面的资料。 2、为改进灭火工作提供素材和经验。 3、为依法追究火灾责任者的责任提供事实依据,使责任者
受到应得的处罚。 4、为消防科研部门提供新课题。 5、为制定、修改和完善消防法规、技术规范和措施等提供
05.12.2020
.
29
第四节 火灾调查中应查明的情况
一、起火时间 1、起火时间,是火灾过程中起火物发出明火的时间,对
于自燃和阴燃则是发热量和发烟量突变的时间。 2、引火时间,是指将火源接触可燃物的时间,此时可燃
物可能立即着火,也可能过一段时间着火。 3、放火时间,和引火时间的含义基本相同,放火者将火
察、物证直观鉴定、模拟试验、现场访问等技能。 5、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05.12.2020
.
27
第三节 火灾调查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原则
一、火灾调查的法律依据 主要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火灾事故调
查规定》、《火灾统计管理规定》。 有关处理行政案件的法规:《行政处罚法》、《行政
诉讼法》、《复议法》等法规。 有关火灾损失评价和计算的法规:《火灾直接财产损
失统计方法》等。各种技术规范:《建筑防火规范》 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地方消防法规,如《四川省火 灾调查程序规定》等。
05.12.2020
.
28
二、火灾事故调查的基本原则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第三条: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1、依靠人民群众,依靠他们能获取现场勘查所查不到的 证据和线索,有利于查明火灾案件。 2、实事求是,要求调查出的线索和证据要真实可靠,证 明的起火原因能经得住考验,无可推翻。 3、依法办事, 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去调查, 按法定程序去调查。本身必须加强法制观念。
4)美国消防协会(NFPA)。 5)一些大的公司和企业的安全部门,在本公司和企业发
生火灾后,进行有关火灾调查活动。
05.12.2020
.
15
第一节 火灾调查的目的、意义、特点和内容
火灾: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都为火灾。
火灾调查:火灾调查是火灾调查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火灾案件发生﹑发展﹑发现的经过情况和现场上的每 一现象进行详细的访问﹑观察﹑检验﹑比较﹑分析和判 断,查明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认定火灾责任和处 理火灾责任者的过程。
采取措施的建议; 5、写出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05.12.2020
.
26
六、火灾调查人员的基本素质
05.12.2020
.
21
第二节 火灾调查的分工与职责权限
一、组织分工 1、部门分工:除军事设施、矿井地下部分和核电厂外,
全国其他部门的火灾调查由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实 施。 森林、草原的消防工作,法律、行政法规另有 规定的,遵从其规定。 2、现行分工:火灾调查工作,总的原则是属地原则,即 谁监督管理,谁组织火灾调查。如构成放火案件的, 应当移交公安刑事侦查部门立案侦查。(根据刑事诉 讼法关于案件管辖的规定,消防部门协同工作)。
人灾调查学
第一章 绪论
上海
11.15 特别重 大火灾 事故
05.12.2020
.
1
吉林市“11·5”重大火灾事故
19人死亡、24人受伤。大厦一层 二区斯舒郎精品店仓库内的电气线 路短路所致 。
05.12.2020
.
2
05.12.2020
.
3
05.12.2020
.
4
05.12.2020
.
5
崇礼门的整座木制 城楼被大火烧毁
05.12.2020
.
11
国外的情况
美国:
1、初步调查。由现场消防 指挥官完成,调查内容 主要为火灾事故报告表 中的内容。如建筑物的 用途、起火地区、起火 日的具体起火时间、气 候条件及直接关系到起 火原因和起火地点的其 他因素。
火灾现场登记表一
05.12.2020
.
12
国外的情况
火灾现场伤亡表一
依据。 6、为宣传教育群众和火灾责任者提供生动素材。
05.12.2020
.
18
三、火灾调查的特点
1、法律性强,公安消防部门代表国家执行的一项行政执 法工作。火灾调查人员每进行一项工作,必须找到相 应的法律依据。
2、技术性强,各行各业的火灾,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火 灾,必须采用各种科学的技术方法,才能查明各种火 灾原因和火灾的发展过程。
必要时对人身进行检查)。 5、有权要求有关部门配合进行模拟试验。
05.12.2020
.
25
五、火灾调查人员的职责
重、特大火灾事故调查,应当成立火灾事故调查组的 职责:
1、查明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情况;
2、查明火灾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3、提出对火灾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4、提出火灾事故处理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
技术人员参加。 5、吸收火灾发生单位的与火灾责任无关的技术干部及有
经验的工人参加。
05.12.2020
.
23
三、火灾调查的组织领导
1、统一领导,火灾调查工作必须置于火灾发生地的党委 和政府部门的领导下进行。
2、现场指挥,重大或特大火灾调查的现场指挥一般由公 安消防总队、支队的领导或主管火灾调查业务部门的 负责人担任。
火灾调查学是研究火灾发生和火灾现场形成的机理,火 灾调查的理论和方法,火灾物证鉴定的理论和方法以及 火灾原因分析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05.12.2020
.
16
第一节 火灾调查的目的、意义、特点和内容
一、目的: 1、查明起火原因(首要任务)和火灾性质; 2、查清火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 3、根据法律法规对火灾责任者进行处理; 4、为研究火灾发生的原因、规律和预防、扑救火灾提供
05.12.2020
.
火灾现场伤亡表一续
13
国外的情况
美国:
2、进一步调查。主要内容是确定起火点、起火经过及火 灾原因。
目的:作为防火工作的基础,通过汇编火灾调查所得 的信息,评估地方、地区或全国的火灾情况。制定有 效的管理法规、标准和灭火程序,为预防和控制火灾 制定类似的行动计划。有效地对灭火程序、建筑设计 及消防法规、公共消防教育、消防设备等进行改进。
源放置到引火物上的时间就是放火时间。 4、发现起火时间,(浓烟甚至火焰)与实际的起火时间
通常有一段时间间隔。
05.12.2020
.
30
二、起火部位和起火点
1、起火点,是最先开始起火的 具体位置,起火点有多大以 火场具体情况而定。
2、起火部位,是包含起火点在 内的大致范围。
3、起火范围,是包括起火部位 在内的较大范围。
05.12.2020
.
22
二、参加重、特大或疑难火灾调查的人员 组成
1、公安消防机构的火灾调查技术干部、防火监督干部。 2、火灾发生地刑警、派出所民警、起火单位保卫人员。 3、火灾发生地的人民检察院、监察、劳动、工会、保险、
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有关人员。 4、对原因复杂、具有特殊性的火灾现场可邀请有关专家、
.
20
四、火灾调查的程序(工作内容)
6、火灾损失核定:即计算、核定火灾经济损失和人员伤 亡情况。
7、起火原因、火灾性质和火灾责任的分析认定:即在查 明各种证据、线索和情况的基础上对起火原因等的分 析、判断和认定。
8、对火灾责任者的处理:即对火灾责任者依据其引起火 灾的情节、性质和火灾损失大小对其进行刑事处罚、 民事处罚、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
05.12.2020
.
9
我国火灾调查的发展
5、在重大火灾调查方面有很大突破 1989年8月12日,青岛黄岛油库爆炸火灾,死亡19人, 损失3540万元,由于非金属油罐本身存在的缺陷,遭 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燃油气。
05.12.2020
.
10
我国火灾调查的发展
5、在重大火灾调查方面有很大突破 1994 年 11 月 27 日 , 阜 新 “ 艺 苑 ” 歌 舞 厅 火 灾 , 死 亡 256人,用报纸点香烟时残火引起火灾。 2000年3月29日3时,河南省焦作市天堂音像俱乐部发 生特大火灾,死亡74人,重伤2人,直接财产损失20万 元,因使用石英管式电暖器,未关电源,长时间烘烤, 引燃可燃物导致火灾。 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阳东都商厦火灾,死亡309 人,违章电焊引起火灾。
05.12.2020
.
6
我国火灾调查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火灾调查科学非常落后; 改革开放后我国火灾调查科学飞速发展: 1、火灾调查教育和火灾调查专业 2、火灾调查研究机构
公安部消防局天津火灾物证鉴定中心 (1993) 公安部消防局沈阳火灾物证鉴定中心(1993.10) 公安部消防局四川火灾物证鉴定中心(2003.11) 公安部消防局上海火灾物证鉴定中心 (2007) 广东省公安厅火灾物证鉴定技术重点实验室 (2008.10)
火灾现场勘查中一般先寻找 起火部位和起火点,然后寻 找起火源和起火物残体,进 而分析认定起火原因。
05.12.2020
.
31
三、起火前的现场情况
1、建筑物的平面布置; 2、火源、电源情况; 3、储存物资情况; 4、有关防火安全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及实际生产操作情
况; 5、曾经发生过的火灾情况; 6、有哪些不正常现象; 7、火灾前该处有哪些火灾隐患以及整改情况。
科学依据,使人类更有效地同火灾作斗争; 5、有针对性地教育火灾责任者和人民群众,提高全民的
防火意识。
05.12.2020
.
17
二、意义
1、可以为防火工作积累正反两方面的资料。 2、为改进灭火工作提供素材和经验。 3、为依法追究火灾责任者的责任提供事实依据,使责任者
受到应得的处罚。 4、为消防科研部门提供新课题。 5、为制定、修改和完善消防法规、技术规范和措施等提供
05.12.2020
.
29
第四节 火灾调查中应查明的情况
一、起火时间 1、起火时间,是火灾过程中起火物发出明火的时间,对
于自燃和阴燃则是发热量和发烟量突变的时间。 2、引火时间,是指将火源接触可燃物的时间,此时可燃
物可能立即着火,也可能过一段时间着火。 3、放火时间,和引火时间的含义基本相同,放火者将火
察、物证直观鉴定、模拟试验、现场访问等技能。 5、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05.12.2020
.
27
第三节 火灾调查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原则
一、火灾调查的法律依据 主要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火灾事故调
查规定》、《火灾统计管理规定》。 有关处理行政案件的法规:《行政处罚法》、《行政
诉讼法》、《复议法》等法规。 有关火灾损失评价和计算的法规:《火灾直接财产损
失统计方法》等。各种技术规范:《建筑防火规范》 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地方消防法规,如《四川省火 灾调查程序规定》等。
05.12.2020
.
28
二、火灾事故调查的基本原则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第三条: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1、依靠人民群众,依靠他们能获取现场勘查所查不到的 证据和线索,有利于查明火灾案件。 2、实事求是,要求调查出的线索和证据要真实可靠,证 明的起火原因能经得住考验,无可推翻。 3、依法办事, 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去调查, 按法定程序去调查。本身必须加强法制观念。
4)美国消防协会(NFPA)。 5)一些大的公司和企业的安全部门,在本公司和企业发
生火灾后,进行有关火灾调查活动。
05.12.2020
.
15
第一节 火灾调查的目的、意义、特点和内容
火灾: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都为火灾。
火灾调查:火灾调查是火灾调查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火灾案件发生﹑发展﹑发现的经过情况和现场上的每 一现象进行详细的访问﹑观察﹑检验﹑比较﹑分析和判 断,查明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认定火灾责任和处 理火灾责任者的过程。
采取措施的建议; 5、写出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05.12.2020
.
26
六、火灾调查人员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