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有些

合集下载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

中外著名教育家朱永新,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教育改革发起人,主张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为了一切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

著有《朱永新教育文集》、《中华教育思想研究》、《我的教育理想》、《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回到教育原点》、《走近最理想的教育》等。

名言: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叶圣陶(1894-1988),叶圣陶,江苏苏州人,卓越的教育家、文学家,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

他认为,中国现代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生能够自己学习,并且适应社会变化,自学一辈子。

他提出了一个以自学为基础、以讨论为深化、以应用为发展的基本教学模式。

阐述了“引导自学”的八条教学原则以及相应的一整套方法。

《叶圣陶教育名篇》收录了叶圣陶先生有关教育的精华文章。

名言: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他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等。

名言: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徐特立(1877—1968),湖南善化人。

他创立了“群众本位”教育科学发展,通过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实践,首倡教育、科研、经济“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他的新道德教育和创造教育学说,为当代中国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主张教育“重在育”,教学“学为主”。

他“对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著有《徐特立教育文集》等。

名言:教育的作用是按一定的社会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

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与思想家

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与思想家

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与思想家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众多文化名人和思想家的时代。

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思想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本文将回顾其中一些重要的文化名人和思想家,以展示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卓越贡献。

第一部分:文化名人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提出了伦理道德的核心原则,强调忠诚、孝道和仁爱。

孔子的学说成为了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基石,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社会。

2. 李白(公元701年-762年)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以情感深沉、辞藻华丽著称,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3. 王羲之(公元303年-361年)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以流畅圆润的笔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被称为“王羲之楷书”,对后世的书法艺术影响深远。

他不仅是书法家,还是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为中国古代文化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第二部分:思想家1.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被尊奉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提出了“无为而治”和“道可道非常道”的理念,强调无欲无求、自然无为的境界。

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2. 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286年)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深受老子影响。

庄子提出了“逍遥游”和“自由自在”的理念,主张心境自乐,达到超然自适的境界。

他的作品《庄子》对后世的哲学思考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学派代表思想家,他注重人性善恶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尚贤使能”的典范。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和思想家以其独特的才华和智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doc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doc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doc1. 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被誉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世界文化的宝库”。

孔子提倡“仁爱”、“礼义”、“诚信”、“忠孝”等理念,主张“教学相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并创立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教育体系,对后世教育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李约瑟李约瑟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和文化史学家,被誉为“中西合璧之光”。

他提倡“科技与人文”、“头脑和手工”统一发展,倡导以实践训练,强调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他还是中国科技史和世界科技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其学说和方法对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培根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政治家,是英国科学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取得真理和智慧,而非仅仅获取知识。

他强调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性,主张让学生自由地探究和发现真理。

他的教育理念对西方现代教育和科学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4. 瑞士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医生和精神科学家,创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法。

她认为,儿童是一个自发的、有自主性的个体,应该在自由和结构相统一的环境中学习,注重发掘儿童的天赋和才能,提倡观察和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她的教育思想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儿童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应用。

5.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20世纪的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

他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创造性、思维深度和多元化思考能力,而非仅仅传授知识。

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外著名教育家们都为世界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为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10大思想家

中国10大思想家

中国10大思想家中国10大思想家:孔子排第2名,第1不是孟子,最后1个让人意外涂涂读历史发布时间:18-07-2420:14中国10大思想家:孔子排第2名,第一不是孟子,最后一个让人意外!十七世纪的思想家帕斯卡说过一句话:"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一个懂得思想的人,就会顾全大局,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内心。

思想是一种主观抽象的存在,它不仅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还可以影响一个民族,没有思想的民族就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也可以称为"僵尸民族"。

人生千年易过,纵观历史长河,有人卑微如草芥,但他们还是不屈于尘世的艰难,他们无需反抗,只是再用思想来发出最嘶哑的呐喊。

我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都在用这种"呐喊"诠释着那个时代的真善美,来影响一代代的民族和国家。

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现在就让小编带你一起了解我们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思想家吧!1. 道家创始人:老子老子,姓李,名耳。

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思想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的人生态度,以逍遥为自己的目标,老子著有《道德经》一书,他的徒弟有孔子,鬼谷子等人,他被人尊称为"太上老君"其思想文化内涵对中国上下几千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至圣先师: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

他创办私学,弟子有3000余人,其中贤人就有七十二个,被后世统治者所敬仰。

他开创了儒学,编撰《春秋》和修改《六经》,孔子的思想对我国的教育做出了很多贡献。

3. 一代亚圣:孟子孟子,姬姓孟氏,名珂,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孟子是孔子的学生,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人天生是生性善良的。

2020年学习传统文化孔圣人介绍

2020年学习传统文化孔圣人介绍

304343万3飞04机34饿3万哦飞容机我饿森哦岛容宽我森岛宽
论语经典 语句赏析

304343万3飞04机34饿3万哦飞容机我饿森哦岛容宽我森岛宽
肆 论语经典语句赏析 304343万30飞43机43饿万哦飞容机我饿森哦岛容宽我森岛宽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 道不忧贫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 者,故能久也
3043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万3飞04机34饿3万哦飞容机我饿森哦岛容宽我森岛宽
壹 孔子生平
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据考证,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 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 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 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304343万3飞04机34饿3万哦飞容机我饿森哦岛容宽我森岛宽
壹 孔子生平
周游列国,直道而行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 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 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 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 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304343万3飞04机34饿3万哦飞容机我饿森哦岛容宽我森岛宽
壹 孔子生平
杏坛授业教书育人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 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 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 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哲学思想家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哲学思想家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哲学思想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哲学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对于中国的哲学、文化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一、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仁”的道德伦理。

孔子认为,个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决定了社会的和谐和治理的成败。

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伦理观念和政治体制。

二、老子(公元前570年-公元前471年)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主要著作是《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理念。

他认为,宇宙万物都遵循着道的原则,人应该顺应自然,摒弃功利和欲望,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老子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和个人修养的追求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他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使人恢复本性的善良,并通过“仁”的实践来改善社会。

四、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他主张人性本恶,提倡“性恶论”。

他认为,人类天生自私自利,需要社会规范和教育来约束人的欲望,实现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

五、墨子(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墨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主张兼爱和非攻的原则,反对战争和兵器的使用。

他强调“兼爱”和天下为公,提倡平等、和平和公正的社会秩序。

六、韩非子(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法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他主张法治和强制手段来治理社会,强调法律的严明和权力的集中。

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的主要著作是《庄子》。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汇总

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建议收藏)先秦作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学说是中国两千多年文化的主流,对世界的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影响深远。

他的思想核心是“仁”。

相传其弟子3000,贤者72人。

《论语》(论,择也,选择摘录的意思),“四书”之一,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专集,儒家经典之一。

被选入教材的有《论语二则》、《季氏将伐颛臾》、《荷蓧丈人》等。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长期住在鲁国。

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弟子众多,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虽然保留记录言行的语录体形式,但已是初具规模的论说文。

入选教材的有《公输》等。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有八十一章。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又名《孙子兵法》)十三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后世称为“亚圣”。

他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对后世儒学影响很大。

《孟子》是“四书”之一,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善于雄辩,长于譬喻,对后世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的散文有很大影响。

选入教材的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见梁襄王》、《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等。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著名古今教育家简介(图文总结全)

著名古今教育家简介(图文总结全)

著名古今教育家简介我国古代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简介:孔子(约公元前551--479年)他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创办私学,从教五十多年。

他倡导仁学,认为仁即爱人。

提倡德治和教化,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思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命题。

并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愤(不满足而急)不启,不悱(想说但不能恰当表达出来)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等教学思想。

还倡导教师要有以身作则、教学相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这些思想都散见于《论语》一书中。

他被后人称为师祖。

清朝康熙皇帝称他为万世师表。

他的思想对世界,尤其是对东南亚各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约公元前468--376年)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张兼相爱,交相利。

他的非攻、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为义的兼士。

使之具有兼爱的品质,能爱利万民。

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素丝论,即所谓的染于苍则苍(青,灰白色),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并注重实践,强调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服从纪律。

他还特别重视科技教育,这是儒家学者所不及的。

其思想散见于《墨子》一书中。

孟子(约公元前372--289年)他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中唯心主义部分,被后人称为亚圣。

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认为教育是实行仁政的重要手段。

他从性善论出发,认为教育对人来说是存养、扩充人所固有的善良本性,将人坏的一面归于环境的影响。

所以要用教育存其心、养其性,以防止环境的侵蚀,从而培养出明人伦的君子。

所以他说: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在教学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存疑的精神,如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并主张循序渐进,其进锐者,其退速、盈科后进等。

他也特别重视品德教育。

其思想见于《孟子》一书中。

荀子(约公元前313--238年)他也是战国时的思想家。

他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唯物主义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有些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众多,其中包括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

(一)孔子。

孔子是东周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在道德思想方面,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他主张“为政以德”;在经济思想方面,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在教育方面,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

(二)墨子。

墨子为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生前担任宋国大夫。

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在当时的 ___,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的教育思想是“艰苦实践、服从纪律”,并且提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教育目的。

(三)孟子。

墨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他又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的教育思想,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对教育方法的改进,孟子推崇“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

他的教育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

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著《孟子》七篇,留给后世。

(四)荀子。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有特有的风格,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他的文章已有语录体发展成为标题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趋于成熟。

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

《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