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2012)1010.接触网软横跨安装图

合集下载

接触网上部技术交底(软横跨安装

接触网上部技术交底(软横跨安装
1)将预制好的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及绝缘子等运送至现场,按标记分 散至各支柱; 2)将盘成圈的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展开。根据软横跨预制图直吊线 长度,将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逐根联结; 3)软横跨柱顶端爬上一人。扎好安全带后用小绳将钢丝套、大滑轮吊上 连接好,然后将大绳吊上,传入滑轮; 4)在下面的人,待上面将大绳穿入大滑轮后。用大绳的一端扎好绝缘子 串,此时上面的人作好准备; 5)下面的人拉大绳另一端,徐徐吊起横向承力索,当吊到支柱顶端时, 柱顶人员用一手抓住杵头杆(或杵头环),然后把杵头杆穿入固定孔(或 把环杵杆与双耳联结器相连结),另一只手将垫片、螺母装好; 6)当安装横向承力索时,一人爬到支柱上部固定绳角钢处,并扎好安全 带。抓住上部固定绳端部。当横向承力索安装好后,把上部固定绳杵头杆 与固定角钢孔(钢筋混凝土柱为开式螺旋扣与固定底座夹板)相连结,带 上球形垫片,然后拧上2个螺母。软横跨的一边即安装完成;
安全措施
1、预制时线盘应支放平稳,不得倾斜; 2、高空作业时必须扎好安全带,将安全带扎在牢固可 靠的位置; 3、安装横承力索线夹、固定绳线夹时,安装方向应一 致,安装下部固定绳定位环线时,安装方向上下应对直, 线夹上带凹槽的一面与定位器的拉出值方向一致; 4、如为钢柱软横跨,则将随身带上来的角形垫块预置 在安装位置; 5、软横跨安装时不得与轨面接触(不应搭在钢轨上) 以免影响信号正常使用; 6、安装时需在天窗点内进行施工,并做好防护。
主要节点安装形式:
软横跨固定角钢安装高度: 当导高为6000mm时,下部固定角钢安装高度为轨面 向上6400mm,中部固定角钢安装高度为7540mm。
当导高为6450mm时,下部固定角钢安装高度为轨面 向上6850mm,中部固定角钢安装高度为7990mm。

现行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通用参考图)目录(截至时间2012年12月31日)

现行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通用参考图)目录(截至时间2012年12月31日)

适用 范围 客专 客专 客专 客专 客专 客专 客专 通用 客货 通用 通用 客货 客货
20100812 20100824
铁三院 铁三院 铁专院 铁专院
56
I. 3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 支箱梁(双线)跨度 23.5m(直、曲线) II. 时速 3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 土简支箱梁(双线)跨度 31.5m(直、曲线) 通桥[2005]2322[Ⅰ-Ⅳ] Ⅵ 时速 3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 土简支箱梁(双线)跨度 19.5m(直、曲线)(与 24m 等高) Ⅴ 时速 3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 土简支箱梁(双线)跨度 23.5m(直、曲线)(与 32m 等高) I. 时速 3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 2×24m 现浇预应力 混凝土连续梁跨度 23.9+23.9m(直、曲线) II. 时速 3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 3×24m 现浇预应力 通桥[2005]2342[Ⅰ-Ⅴ] 混凝土连续梁跨度 23.9+24.7+23.9m(直、曲线) III. 时速 3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 2×32m 现浇预
2 2 1 1 3
经规标准[2007]176 号 经规标准[2007]176 号 经规标准[2006]149 号 经规标准[2008]39 号 经规标准[2009]205 号 经规标准[2009]205 号
20071227 20071227 20060906 20080409 20090920 20090920
通电[2011]0001 通电[2011]2002
通化[2006]1001
7
通化[2006]1401[Ⅰ-Ⅳ] 通化[2008]1401[Ⅴ-Ⅵ]

接触网设备与结构—软横跨与硬横跨

接触网设备与结构—软横跨与硬横跨
其中节点2、4用于站台上
的钢柱和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
节点1、2在双横承力索时的安装
联板
双耳楔型线夹
当使用双横承力索时,节点 1、2的装配如图
所示,主要区别是在绝缘和双横承力索间增
加联板。
节点5
节点5作用相当于一个腕臂
中间柱,在整个站场软横跨定
位中,采用最普遍的是节点5。
为了保护承力索 ,悬挂点
出承力索需要加装铜合金预绞
负载传递给支柱。由于负载不大,故采用GJ-50镀锌钢绞线。
不管是接地侧绝缘子还是上、下行股道间的横向电分段绝缘子,
它们一方面起绝缘作用,另一方面起连接作用。
横向承力索和上部固定绳间,通过两股直径为4.0mm的镀锌铁线拧成的直吊弦连接
起来;上、下部固定绳间,通过两股直径为4.0mm的镀锌铁线拧成的斜拉线将鞍子或悬
软横跨节点概念
软横跨节点是指软横跨所跨越线路的装配形式。
接触网链形悬挂软横跨节点示意图
为了设计及施工的方便,把软横跨各种装配形式经过归纳综合,制定了15种节点类型。
接触网链形悬挂软横跨节点1、2、3、4安装图
节点1、2适用于13m或
15m高的钢柱连接。
节点3、4适用于地面以上
12m的钢筋混凝土柱。
三、求横向承力索各股道悬挂点至支柱悬挂点的垂直距离y
分别对各悬挂点取分离体并取矩得:
y1A= FA·X LA
T
y2A= FA·X 2 A Q1A X 2 A X LA
T
FA·X iA Qi 1 AX iA X i 1 A
i
yiA=
i 1
T
同理:y1B= FB ·X 1B
03 在线路较多的站场上用绝缘软横跨可节约大

第8章软横跨装置及安装

第8章软横跨装置及安装

第八章软横跨装置及安装软横跨装置是车站多线路接触悬挂的支持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造价低廉,弹性好的特点,但也存在着稳定性差,调整不便的缺点。

第一节软横跨结构软横跨由支柱、横向承力索、上部定位索、下部定位索及连接零件组成,其结构形式如图8-1-1所示。

图8-1-1 软横跨结构图一、软横跨支柱与线索1、支柱软横跨支柱一般采用桁架式钢柱,只在跨越四股道及以下的小站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柱。

软横跨由两棵支柱构成一跨式,最多跨越的股道数不超过8道,超过8道时采用两跨或三跨式。

软横跨根据跨越的股道数目的不同,一般采用13m或15m钢柱,它承担着接触悬挂及支持装置的全部负荷。

2、横向承力索横向承力索承担着悬挂及软横跨装置的全部垂直负荷,为减少支柱容量,横向承力索弛度较大,一般为横向跨距的1/8~1/10。

当软横跨悬挂6组及以上接触悬挂时,采用并列的两条承力索称为双横承力索,否则采用单横承力索。

横向承力索一般采用Gj-70镀锌钢绞线或LXGJ-80、LXGJ-100镀铝锌钢绞线。

3、上部定位索上部定位索用于固定纵向承力索,承担着纵向承力索传来的全部水平负荷,其状态呈水平,可略有负弛度。

一般采用GJ-50或LXGJ-50钢绞线。

4、下部定位索下部定位索用于固定接触线,承担着接触线传来的全部水平负荷,其状态及使用线材同上部定位索。

二、软横跨节点软横跨为多组接触悬挂的定位而设置,由于车站线路情况不同,对悬挂定位要求不同,软横跨的安装形式也不同,为了方便起见,把这软横跨装置划分成不同的节点,每一节点表示一种安装形式,这样就可以把不同形式的软横跨看成是不同节点的组合。

1、节点1、2节点1、2用于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定位索在钢柱上的固定,其中,节点1用于非站台侧,节点2用于站台侧,节点形式见图8-1-2及8-1-1零件表图8-1-2 节点1、节点2安装图软横跨固定角钢选用表表8-1-2采用双横承力索时,绝缘子由腕头挂板及V型联板与双横向承力索连接,其他零件不变,如图中所示。

第8章软横跨装置及安装

第8章软横跨装置及安装

第八章软横跨装置及安装软横跨装置是车站多线路接触悬挂的支持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造价低廉,弹性好的特点,但也存在着稳定性差,调整不便的缺点。

第一节软横跨结构软横跨由支柱、横向承力索、上部定位索、下部定位索及连接零件组成,其结构形式如图8-1-1所示。

图8-1-1 软横跨结构图一、软横跨支柱与线索1、支柱软横跨支柱一般采用桁架式钢柱,只在跨越四股道及以下的小站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柱。

软横跨由两棵支柱构成一跨式,最多跨越的股道数不超过8道,超过8道时采用两跨或三跨式。

软横跨根据跨越的股道数目的不同,一般采用13m或15m钢柱,它承担着接触悬挂及支持装置的全部负荷。

2、横向承力索横向承力索承担着悬挂及软横跨装置的全部垂直负荷,为减少支柱容量,横向承力索弛度较大,一般为横向跨距的1/8~1/10。

当软横跨悬挂6组及以上接触悬挂时,采用并列的两条承力索称为双横承力索,否则采用单横承力索。

横向承力索一般采用Gj-70镀锌钢绞线或LXGJ-80、LXGJ-100镀铝锌钢绞线。

3、上部定位索上部定位索用于固定纵向承力索,承担着纵向承力索传来的全部水平负荷,其状态呈水平,可略有负弛度。

一般采用GJ-50或LXGJ-50钢绞线。

4、下部定位索下部定位索用于固定接触线,承担着接触线传来的全部水平负荷,其状态及使用线材同上部定位索。

二、软横跨节点软横跨为多组接触悬挂的定位而设置,由于车站线路情况不同,对悬挂定位要求不同,软横跨的安装形式也不同,为了方便起见,把这软横跨装置划分成不同的节点,每一节点表示一种安装形式,这样就可以把不同形式的软横跨看成是不同节点的组合。

1、节点1、2节点1、2用于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定位索在钢柱上的固定,其中,节点1用于非站台侧,节点2用于站台侧,节点形式见图8-1-2及8-1-1零件表图8-1-2 节点1、节点2安装图软横跨固定角钢选用表表8-1-2采用双横承力索时,绝缘子由腕头挂板及V型联板与双横向承力索连接,其他零件不变,如图中所示。

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1. 合用范围合用于营业线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

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阅读、审核有关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本标段所采用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熟悉采用的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

制定针对本条线的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并实际演练,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及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

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采集,包括路线资料、道岔资料、路基相关资料等的采集。

3. 技术标准3.1 预制时钢绞线的张力以 0.5-1kN 为宜。

3.2 根据计算表,用钢尺在承力索上测出安装横承力索线夹或者定位环线夹的位置,并标记为一道红漆。

断线点的标记为三道红漆,即断线和绑扎处各一道。

3.3 上部吊线按设计要求,上端煨成 20〜25mm 的圆环并用本线缠绕三圈,缠绕要求密切整齐。

3.4 弹簧补偿器安装在松边一侧。

3.5 单、双横承力索线夹、定位环线夹安装位置应准确,施工允许偏差为 5mm,螺栓紧固力矩均为44 N • m,用梅花扳手拧紧,再用力矩搬手检测。

3.6 钢柱软横跨的球形垫块安装方向为球形面贴角钢,平面贴螺母。

3.7 杵头杆外露不得超过 60mm ,调整螺栓调整螺丝不得大于 2/3。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工艺流程图5. 施工要求5.1 施工准备检查软横跨预制和安装的工具、材料,对照软横跨预制表,熟悉现场。

5.2 施工工艺521 软横跨预制5.2.1.1 预制前应先清理现场。

用盘线支架支好钢绞线盘。

若两端没有可利用的固定物,需打两处暂时地锚。

展放钢绞线前,一端先做好回头,然后展放钢绞线,用 $ 4.0 铁线将回头固定在一端地锚上,另一端打上楔形紧线器。

通过手板葫芦与另一端地锚联结。

5.2.1.2 用手板葫芦紧线,使钢绞线绷紧。

5.2.1.3 从做好回头的一端起测,两人拉钢卷尺,另一人按预制图中的各分段尺寸读唱,并用红油漆做标记。

附录三 接触网安装图号

附录三 接触网安装图号
A2 1118-07-1(2)
3300≤CX≤3400 3300≤CX≤3400 3300≤CX≤3400 3300≤CX≤3400 3200≤CX≤3400 3200≤CX≤3400
26 2-3.4 1½-2850
A2 1118-06(4)
拉出值 曲线半径
250
300~350
400
400~800
26 2-3.4 1-1150
A2 1118-04(4)
26 2-3.8 1-1150
A2 1118-04(5)
3100≤CX<3300 3100≤CX<3300
Y1 2-3.2 1½-2850
A2 1118-07-1(1)
3300≤CX≤3400 3300≤CX≤3400
Y1 2-3.4 1½-2850
拉杆 21 21 26 26 26 Y1 Y1 Y1 Y1 Y1 Y1 Y1
拉杆 21 21 26 26 Y1 Y1 Y1 Y1 Y1 Y1 Y1
道岔柱
腕臂 2-3.0 2-3.4 2-3.4 2-3.8 2-3.8 2-3.4 2-3.4 2-3.8 2-3.8 2-3.4 2-3.4 2-3.8
软 1118-07-2(3)
定位器 A1
A1
A1
A1
软 软 软 软 软 A2 A2 A2
安装图号 1118-09-1(Z-1) 1118-09-1(Z-2) 1118-09-1(Z-3) 1118-09-1(Z-4) 1118-09-1(Z-5) 1118-09-1(Z-6) 1118-09-1(Z-7) 1118-09-1(Z-8) 1118-09-1(QW-1) 1118-09-1(QW-2) 1118-09-1(QW-3) 1118-09-1(QW-4) 1118-09-1(QW-5) 1118-09-1(QW-6) 1118-09-1(QW-7) 1118-09-1(QW-8)

软横跨装配.

软横跨装配.

第四节 软横跨安装
软横跨安装是分两次完成的。即先将横向承力索和上部固定绳通过 直吊弦连在一起进行安装,下部固定绳待承力索架设完毕后再安装。
一、安装方法:




1.测量固定角钢(钢柱)或固定底座(混凝土柱)安装位置并进行安装。 2.在柱顶和上部固定绳位置分别挂滑轮和棕绳,将横向承力索和 上部固定绳同时拉上去安装。 3.在另一侧支柱顶挂滑轮、棕绳,在上部固定绳位置挂滑轮和手 扳葫芦钢丝绳。 4.经与防护员联络并确认无列车通过后,将软横跨搬运过股道, 迅速拉上去。先将横向承力索固定,然后通过手扳葫芦紧线安装上 部固定绳。 5.待承力索架设完后,通过手扳葫芦紧线安装下部固定绳。
第二节 软横跨计算
软横跨计算一般采用力学计算法仪测量支柱顶至轨面 标高处的倾斜,钢柱测外缘,混凝土柱测内缘。
2、测高差:使用水准仪测量最高股道轨面与钢 柱底部、混凝土柱地线孔的高差。 3、测侧面限界和股道间距:用钢尺测出钢柱外 缘、混凝土柱内缘到相邻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 分别测出相邻股道线路中心的距离。
软横跨装配
36-雷栋
第一节 软横跨的组成
软横跨是多股道站场接触悬挂的横向支持装置。它由横 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及连接零件组成。 横向承力索承受接触悬挂的全部垂直负载;上部固定绳 承受承力索的水平负载;下部固定绳承受接触线的水平 负载。 横向承力索一般用GJ-70钢绞线,上、下部固定绳一般 用GJ-50钢绞线。两侧软横跨支柱,一般在跨越3-4股道 时,采用钢筋混凝土软横跨柱;在跨越5股及以上时, 采用钢柱。跨越股道数不宜超过8股。 为了方便,将软横跨用节点的方式来表示。 节点1、2是软横跨在钢柱上的装配形式。 节点3、4是软横跨在钢筋混凝土柱上的装配形式。 节点5相当于一般中间柱装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