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卷]及的答案解析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给予(jǐ yǔ)B. 遨游(áo yóu)C. 倔强(juè jiàng)D. 瞭望(liào wàng)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陆游二、填空题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中的名句。
4. 请写出《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
三、简答题5. 请简述《草船借箭》中诸葛亮是如何借箭的。
四、阅读理解题6.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
小河里的水开始解冻,哗啦啦地唱起了歌。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1)短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短文中提到了哪些动物?五、作文题7. 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描述你的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或家乡的特产。
答案:一、1. D2. D二、3. 春晓4. 疑是地上霜三、5. 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利用雾气弥漫的天气,指挥草船靠近曹军水寨,让士兵们在船上敲锣打鼓,诱使曹军射箭。
由于雾大,曹军不敢轻易出击,只能盲目射箭。
诸葛亮的船只因此收集了大量的箭矢。
四、6. (1)短文中描述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小河里的水解冻并唱歌,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并叽叽喳喳地叫。
(2)短文中提到的动物有小燕子。
五、7. 作文题答案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篇一: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
(20分,每空1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5每小题2分,6-10每小题3分,共25分)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B)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A. 以综合课程为主B. 以分科课程为主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C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课标测试题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进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打算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表达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3.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好玩味性,应当以〔玩耍〕和〔活动〕为主,与学说一般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巡游。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展。
6.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展综合考察,还应留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意识。
8.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进展语言力量的同时,进展〔思维〕力量,激发想像力和制造潜能。
”9.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公平对话的过程中进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仆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10.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依据〔学问与力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11.课程目标的总目标局部一共10 条,第3 条要求培育宠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念〕和〔良好习惯〕,把握最根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12.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洁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13.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4.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展〔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15.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16.〔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根底,是1——2 年级的教学重点。
1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育学生具有〔理解〕、〔感受〕、赏识和评价的力量。
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语文小学

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语文小学新课标考试是针对小学语文学科的一项标准化测试,旨在评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汉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明片B. 明片(名信片)C. 名信片D. 名信牒答案:C2. 下列词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非常高兴,手舞足蹈。
B. 他非常高兴,手舞足蹈地跳了起来。
C. 他非常高兴,手舞足蹈地唱歌。
D. 他非常高兴,手舞足蹈地跑。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春天的公园里,鲜花盛开,真是美不胜收。
B. 春天的公园里,鲜花盛开,真是美不胜收啊!C. 春天的公园里,鲜花盛开,真是美不胜收啊!D. 春天的公园里,鲜花盛开,真是美不胜收啊!答案:A4-20. (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答案:李白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答案:孟浩然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答案:苏轼4-10. (略)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船借箭》节选:周瑜看到诸葛亮借来了十万支箭,非常惊讶。
他问诸葛亮:“你是怎么做到的?”诸葛亮微笑着说:“我利用了曹操的疑心。
”周瑜不解,诸葛亮接着说:“曹操生性多疑,我故意让船只靠近他的水寨,他一定会怀疑有埋伏,不敢轻易出击。
我让船上的士兵敲锣打鼓,制造混乱,曹操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我就借到了他的箭。
”1. 诸葛亮借箭的方法是什么?答案:利用曹操的疑心,故意让船只靠近曹操的水寨,敲锣打鼓制造混乱,使曹操不敢轻易出击,从而借到了箭。
2. 周瑜为什么感到惊讶?答案:因为诸葛亮成功借到了十万支箭,而周瑜原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任务。
3.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具有哪些品质?答案:机智、勇敢、善于利用敌人的心理。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1、小学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分别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正确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正确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正确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研究的(自信心)和(良好惯),掌握最基本的(研究语文的方法)。
正确5、语文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
正确6、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正确7、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研究的(主体),教师是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正确8、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正确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研究)资源。
正确10、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正确1、XXX的基本观点是反对学校与社会隔绝,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
他认为“社会即学校”。
2、XXX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指教学、研究和实践三者不可分割,是教与学的中心。
4、XXX奉行“爱满天下”的格言,提倡师德规范中的“师爱”,这是他师德思想的核心。
5、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是亲历性和真实性。
6、案例研究是指记录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并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以便于研究和教学实践。
8、XXX认为,教育困难的学生不应该通过补课或“拉一把”来解决,而应该通过阅读来提高研究能力。
10、每节课应该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多种智能来教学,并训练学生的所有智能。
1、C2、A3、A4、B5、B6、B7、D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
(6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二、单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每个小题2分,共10分)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三、多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共10分)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小明每天放学回家后都会看书,他对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尤为着迷。
今天,小明又静静地坐在书桌前,开始阅读一本神话故事集。
神话故事是中国民间文学的瑰宝,源远流长,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小明最喜欢的故事之一是《白蛇传》。
这个故事讲述了白娘子和小青两个白蛇修炼成人形后与人类的爱情和悲剧。
读完这个故事,小明深受触动,他露出了思考的神情。
第二天,在语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与《白蛇传》相关的阅读理解题。
1. 《白蛇传》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A. 讽刺小说B. 幻想小说C. 科幻小说D. 爱情小说2. 小明为什么着迷于神话故事?A. 他认为神话故事很好玩B. 他对中国古代文化感兴趣C. 他喜欢神秘和幻想的故事情节D. 他希望自己能修炼成仙3. 小明读完《白蛇传》后,的确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A. 他开始对蛇类生物抱有敌意B. 他对神仙和妖精的存在提出了质疑C. 他对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D. 他开始写同人小说,延续《白蛇传》的情节4. 完成这个阅读理解题,你需要阅读的文本重点关注的内容是:A. 白蛇和小青的修炼经历B. 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C. 中国神话故事的演变历史D. 小明读完《白蛇传》的心情变化答案:1. D2. C3. C4. B二、完形填空阅读下面的短文,从每个空格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填入,并且注意单词的正确形式。
夏天的天空湛蓝湛蓝的,空气清新。
小明和妈妈来到了著名的植物园。
他们一进园门,就看到五颜六色的花儿。
小明_______(1)一朵朵玫瑰花,你看,红的、黄的、粉的,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像在跳舞。
“哇,好美的花啊!”小明_______(2)地说。
这时,妈妈从包里拿出相机,想给小明_______(3)一些美丽的花。
小明_______(4)望着花儿,_______(5)着怀里的玩具熊,忽然有了一个主意。
他把玩具熊放到一朵玫瑰花的_______(6),然后往旁边的草坪上一躺。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大全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阅读理解阅读下列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一)一天,小鸡汤姆出生了。
小鸡一出生就长得特别快,它只用了2个星期就长成了一只小公鸡。
从此,它每天一只脚踩在地上,一只脚踢在天上。
大家都爱它的样子,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跳跳”。
1. 小鸡汤姆的生长速度怎样?A. 生长很慢。
B. 生长很快。
2. 小鸡汤姆每天的特别之处是什么?A. 一只脚踩在地上,一只脚踢在天上。
B. 飞上了天。
(二)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做了一道数学题:“三只小白兔,两天能挖三个洞,那么一天挖一个洞,需要几只小白兔?”小明仔细想了想,回答说:“一天挖一个洞,需要半只小白兔。
”小明的妈妈笑了笑,帮助小明解答了这道题。
3. 小明的回答对吗?A. 对。
B. 错。
4. 小明的妈妈帮助小明解答这道题,那么正确答案是什么?A. 1只小白兔。
B. 半只小白兔。
(三)春天,小鸟们带着竹竿来了一个大湖边。
小鸟们把竹竿插进湖边的泥土里,用竹竿撑起了一根根有花有果的樱桃树。
小鸟们吃饱了美丽的樱桃,开心地唱起歌来。
5. 小鸟们用什么撑起了樱桃树?A. 带着竹竿来的人。
B. 竹竿。
二、作文根据所给的题目,用合适的格式写一篇作文。
作文题目:我的宠物狗我有一条名叫旺财的宠物狗。
它是一只金毛犬,毛色金黄而细腻,非常漂亮。
它的眼睛大大的,黑溜溜的,非常聪明。
旺财对我来说就像一个亲密的朋友。
每当我回家的时候,它总会欢快地摇着尾巴迎接我,就像在说:“主人,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啊!”无论我开心还是难过,它都会陪在我身边,给我温暖和安慰。
它还非常聪明,能听懂我的指令。
有一次,我教它做握手动作,几分钟后,它就学会了。
现在,每当我向它伸出手时,它都会乖乖地伸出爪子,让我捏着。
旺财不仅很聪明,而且非常勇敢。
有一次,我和旺财去公园散步,碰到了一只大狼。
我吓得腿都软了,但旺财却毫不畏惧,大声地吠叫着,向狼冲了过去。
最终,狼吓得逃之夭夭。
我真是太感激旺财了,如果没有它,我可能会有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一、填空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学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分别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5、语文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7、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8、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10、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二、判断。
(每小题1分,共10分)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
“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1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F)三、单选题。
(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2、(A)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B、教师C、学生和教师3、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B、整体化C、综合化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B、学习方式C、学习目的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B)。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B)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7、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10、阅读教学过程是:(D)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
2、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3、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4.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课程资源的种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5.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9.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10.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1.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至2年级为写话,3至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1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13.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4.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5.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16.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17.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9.(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20.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3.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25.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 交融式目标 ).27.分解式目标按照 (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 小目标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28.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29.(清晰明确 )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30.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效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3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3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迁移)。
3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