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证明定理、习题
全等三角形判定经典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BC DEF(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
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 和△DEF 中,AB DEAC DF BC EF=⎧⎪=⎨⎪=⎩,∴△ABC ≌△DEF (SSS )。
例1. 如图所示,AB =CD ,AC =DB 。
求证:△ABC ≌△DCB 。
A BCD分析:由已知可得AB =CD ,AC =DB ,又因为BC 是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所以根据SSS 可得出△ABC ≌△DCB 。
证明:在△ABC 和△DCB 中,∵⎩⎨⎧AB =CD AC =DB BC =CB,∴△ABC ≌△DCB (SSS )评析:证明格式:①点明要证明的两个三角形;②列举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注意写在前面的三角形,条件也放在前面),用大括号括起来;③条件按照“SSS ”顺序排序;④得出结论,并把判断的依据注在后面。
“ASA ”。
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 和△DEF 中,B E BC EF C F∠=∠⎧⎪=⎨⎪∠=∠⎩, ∴△ABC ≌△DEF (ASA )。
例2. 如图所示,AB ∥CD ,AF ∥DE ,BE =CF ,求证:AB =CD 。
ABEFCD分析:要证明AB =CD ,由于AB 、CD 分别是△ABF 和△DCE 的边,可尝试证明△ABF ≌△DCE ,由已知易证:∠B =∠C ,∠AFB =∠DEC ,下面只需证明有一边对应相等即可。
事实上,由BE =CF 可证得BF =CE ,由ASA 即可证明两三角形全等。
证明:∵AB ∥CD ,∴∠B =∠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F ∥DE ,∴∠AFC =∠DEB (同上) ∴∠AFB =∠CED (等角的补角相等)又∵BE =CF ,∴BE -EF =CF -EF ,即BF =CE 在△ABF 和△DCE 中,()()()B C BF CE AFB CED ∠=∠⎧⎪=⎨⎪∠=∠⎩已证已证已证∴△ABF ≌△DCE (ASA )∴AB =C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角边”或“AAS ”。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30题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30题1. 两角和相等定理证明:设△ABC 和△DEF 是两个三角形,如果∠A = ∠D 且∠B = ∠E,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证明△ABC ≌△DEF:步骤一:通过顶角顶点 C 、 F、和共边 CF 作直线段 CF,延长直线段 CF 至点 X,使得 CX = CE。
步骤二:连接线段 AX。
步骤三:证明∠AXB = ∠EXF:由于∠A = ∠D,所以∠AXB = ∠DXE(共同的角度)。
又由于∠B = ∠E,所以∠DXE = ∠EXF。
因此,∠AXB = ∠EXF。
步骤四:证明∠ABX = ∠EFX:由于∠B = ∠E,所以∠ABX = ∠EXF(共同的角度)。
因此,∠ABX = ∠EFX。
步骤五:证明 AB = EF:由于 CX = CE,且∠ABX = ∠EFX,根据 SSS(边-边-边)全等三角形定理,则可得∆ABX ≌ ∆EFX。
因此,AB = EF。
综上所述,根据两角和相等定理,已经证明了△ABC ≌△DEF。
2. SAS全等三角形定理证明:设△ABC 和△DEF 是两个三角形,如果 AB = DE,∠A = ∠D,且 AC = DF,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证明△ABC ≌△DEF:步骤一:连接线段 BC 和 EF。
步骤二:证明∠ABC = ∠DEF:由于 AB = DE,且∠A = ∠D,根据线段角度定理,可得∠ABC = ∠DEF。
步骤三:证明 BC = EF:由于 AC = DF,且∠ABC = ∠DEF,根据 SAS(边-角-边)全等三角形定理,可得△ABC ≌△DEF。
综上所述,根据SAS全等三角形定理,已经证明了△ABC ≌△DEF。
3. SSS全等三角形定理证明:设△ABC 和△DEF 是两个三角形,如果 AB = DE,BC = EF,且AC = DF,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证明△ABC ≌△DEF:步骤一:连接线段 AC 和 DF。
步骤二:连接线段 BC 和 EF。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精选练习题(分SSS、SAS、AAS、ASA、HL分专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1、如图 1, AB=AD , CB=CD ,∠ B=30 °,∠ BAD=46 °,则∠ ACD 的度数是 ()A.120 °B.125 °C.127°D.104 °2、如图 2,线段 AD 与 BC 交于点 O,且 AC=BD , AD=BC , ? 则下面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 ABC ≌△ BADB. ∠ CAB= ∠ DBAC.OB=OCD.∠ C= ∠D3、在△ ABC 和△ A 1B 1C1中,已知 AB=A 1B 1, BC=B 1C1,则补充条件 ____________,可得到△ ABC ≌△A 1B1C1.4、如图 3,AB=CD ,BF=DE ,E、F 是 AC 上两点,且AE=CF .欲证∠ B= ∠ D,可先运用等式的性质证明AF=________ ,再用“ SSS”证明 ______≌ _______得到结论.5、如图,已知AB=CD ,AC=BD ,求证:∠ A= ∠ D.6、如图, AC 与 BD 交于点 O, AD=CB ,E、F 是 BD 上两点,且AE=CF ,DE=BF. 请推导下列结论:⑴∠ D=∠B ;⑵ AE ∥CF.7、已知如图,A 、 E、F、 C 四点共线, BF=DE , AB=CD.⑴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 DEC ≌△ BFA ;⑵在⑴的基础上,求证: DE∥ BF.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1、如图1, AB ∥ CD , AB=CD, BE=DF ,则图中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A.3B.4C.5D.62、如图2, AB=AC,AD=AE,欲证△ABD≌△ ACE ,可补充条件()A. ∠ 1= ∠23、如图 3, AD=BCA.AB ∥ CDB.∠ B= ∠ C,要得到△ ABDB.AD ∥ BCC.∠ D= ∠ ED. ∠BAE= ∠CAD 和△CDB 全等,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 C.∠A=∠ C D. ∠ABC= ∠ CDA)4、如图 4, AB 与 CD 交于点 O, OA=OC , OD=OB ,∠ AOD=________ , ? 根据 _________可得到△ AOD≌△ COB,从而可以得到AD=_________ .5、如图 5,已知△ ABC 中, AB=AC , AD 平分∠ BAC ,请补充完整过程说明△∵ AD 平分∠ BAC ,∴∠ ________=∠ _________(角平分线的定义).在△ ABD 和△ ACD 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BD≌△ ACD(ABD)≌△ ACD的理由.6、如图 6,已知 AB=AD , AC=AE ,∠ 1= ∠ 2,求证∠ ADE= ∠ B.7、如图,已知AB=AD ,若 AC 平分∠ BAD ,问 AC 是否平分∠ BCD ?为什么?BA CD8、如图,在△ABC 和△ DEF 中, B 、 E、 F、 C,在同一直线上,下面有 4 个条件,请你在其中选 3 个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写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①AB=DE ;② AC=DF ;③∠ ABC= ∠ DEF ;④ BE=CF.9、如图⑴, AB ⊥ BD , DE⊥ BD ,点 C 是 BD 上一点,且BC=DE , CD=AB .⑴试判断AC 与 C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⑵如图⑵,若把△CDE 沿直线 BD 向左平移,使△CDE 的顶点 C 与 B 重合,此时第⑴问中的位置关系还成立吗?(注意字母的变化)AC与BE全等三角形(三) AAS和 ASA【知识要点】1.角边角定理( ASA):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 .角角边定理( 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典型例题】例 1.如图, AB∥ CD, AE=CF,求证: AB=CDD FC O例 2.如图,已知: AD=AE,ACD ABE ,求证:BD=CE.AE BAD E例 3.如图,已知:CD . BAC ABD ,求证:OC=OD.B CD COA B例 4.如图已知: AB=CD,AD=BC,O是 BD中点,过 O点的直线分别交DA和 BC的延长线于E,F. 求证: AE=CF.FDCOAB例 5.如图,已知123 ,AB=AD.求证:BC=DE.EA2E1OB D 3C例6.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中, AB=DC,AD=BC,点 F 在 AD 上,点 E 在 BC上, AF=CE, EF 的对角线 BD 交于 O,请问 O点有何特征?A F DOB EC【经典练习】1. △ ABC和△A B C中,A A' , BC B C ,C C 则△ABC与△ A B C.2.如图,点 C,F 在 BE上,12, BC EF ,请补充一个条件,使△ABC≌DFE,补充的条件是.A DB 12EC F3.在△ ABC和△A B C中,下列条件能判断△ABC和△A B C全等的个数有()① A AB B , BC B C② AA , B B , AC A C③ A AB B , AC B C④ AA , B B , AB A CA .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4.如图,已知 MB=ND,MBA NDC ,下列条件不能判定是△ABM≌△CDN的是()A.M NB. AB=CD M NC. AM=CND. AM∥ CN5.如图 2 所示,∠E=∠ F=90°,∠ B=∠ C, 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 1=∠2② BE=CF③△ ACN≌△ ABM④ CD=DN A C B D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 _________ 。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证明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证明题一、全等三角形证明题1 20题及解析。
(一)题目1。
1. 题目。
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 = AC,延长BE交AC于F。
求证:AF = EF。
2. 解析。
证明:延长AD到G,使DG = AD,连接BG。
因为AD是BC边上的中线,所以BD = CD。
在△BDG和△CDA中,BD = CD,∠BDG = ∠CDA(对顶角相等),DG = DA。
根据SAS(边角边)全等判定定理,可得△BDG≌△CDA。
所以BG = AC,∠G = ∠CAD。
又因为BE = AC,所以BG = BE。
所以∠G = ∠BEG。
因为∠BEG = ∠AEF(对顶角相等),所以∠AEF = ∠CAD。
所以AF = EF。
(二)题目2。
1. 题目。
如图,在△ABC和△DEF中,AB = DE,BE = CF,∠B = ∠DEF。
求证:AC = DF。
2. 解析。
因为BE = CF,所以BE + EC = CF+EC,即BC = EF。
在△ABC和△DEF中,AB = DE,∠B = ∠DEF,BC = EF。
根据SAS全等判定定理,可得△ABC≌△DEF。
所以AC = DF。
(三)题目3。
1. 题目。
已知:如图,AB = CD,AE = DF,CE = FB。
求证:AF = DE。
2. 解析。
因为CE = FB,所以CE + EF = FB + EF,即CF = BE。
在△AEB和△DFC中,AB = CD,AE = DF,BE = CF。
根据SSS(边边边)全等判定定理,可得△AEB≌△DFC。
所以∠B = ∠C。
在△ABF和△DCE中,AB = CD,∠B = ∠C,BF = CE。
根据SAS全等判定定理,可得△ABF≌△DCE。
所以AF = DE。
(四)题目4。
1. 题目。
如图,在Rt△ABC中,∠ACB = 90°,CA = CB,D是AC上一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AE = BD,BD的延长线与AE交于点F。
三角形全等证明题20道

三角形全等证明题20道1、已知△ABC平行于平面Π,交Π于D、E、F,写出AD∥BC:证明:由于△ABC平行于Π,所以可以得到平面Π两侧的两个等边三角形△ABD和△BEC,其中AB=BE。
同时三角形△ABC△ABD△BEC都是等腰三角形,所以三个角A、B、C相等,所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D△BEC相等。
综上,对于△ABC平行于平面Π,交Π于D、E、F的情况,可以得出结论:AD∥BC。
2、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写出a∥c:证明:由三角形的定理可知,三角形ABC的内角A、B、C共线,于是可以得到AB∥BC。
而AB=a,BC=c,所以a∥c。
3、已知△ABC形AB=AC,写出2A=B+C:证明:由已知可得AB=AC,即对边相等,所以∠B=∠C。
又因为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A、B、C相加恒为180°,于是可以得到2A=B+C。
4、已知△ABC的AB=AC,BC∥AB,EF为BC的中线,写出AD∥EF:证明:由已知三角形ABC的AB=AC,BC∥AB,可以得到三角形ABC的EF 是BC的中线。
而AB∥EF,由此可以得出AD∥EF。
5、已知△ABC的AB=AC,BC∥AB,AB=DE,写出DE∥BC:证明:由已知三角形ABC的AB=AC,BC∥AB,AB=DE,由此可以得出DE ∥BC。
6、已知△ABC,AB=AD,写出AD=BC:证明:由已知三角形ABC的AB=AD,可以得到三角形ABC的AD=BC。
7、已知△ABC的AB=AC,B=C,写出AB=BC:证明:由已知三角形ABC的AB=AC,B=C,可以得到AB=BC。
8、已知△ABC的AB∥AC,写出A=180°-B-C:证明:由已知三角形ABC的AB∥AC,可以得到三角形ABC的A=180°-B-C。
9、已知△ABC的AB=BC,AC=BC,写出A=B:证明:由已知三角形ABC的AB=BC,AC=BC,可以得到A=B。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常考典型例题和练习题集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知识点复习①"边角边〞定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图形分析:书写格式:在△ABC 和△DEF 中⎪⎩⎪⎨⎧=∠=∠=EF BC E B DE AB ∴△ABC ≌△DEF 〔SAS 〕②"角边角〞定理: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图形分析:书写格式:在△ABC 和△DEF 中⎪⎩⎪⎨⎧∠=∠=∠=∠F C EF BC E B ∴△ABC ≌△DEF(ASA)③"角角边〞定理: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 〕图形分析:书写格式:在△ABC 和△DEF 中⎪⎩⎪⎨⎧=∠=∠∠=∠EF BC F C E B ∴△ABC ≌△DEF(AAS)图形分析:书写格式:在△ABC 和△DEF 中⎪⎩⎪⎨⎧===EF BC DF AC DE AB ∴△ABC ≌△DEF(AAS)⑤"斜边、直角边〞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 〕图形分析:书写格式:在△ABC 和△DEF 中⎩⎨⎧==DFAC DEAB∴△ABC ≌△DEF 〔HL 〕一个三角形共有三条边与三个角,你是否想到这样一问题了:除了上述四种识别法,还有其他的三角形全等识别法吗?比方说"SSA 〞、"AAA 〞能成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吗? 两个三角形中对应相等的元素 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反例SSA⨯AAA⨯二、常考典型例题分析第一局部:根底稳固1.以下条件,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两边一角对应相等B.两角一边对应相等C.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D.三边对应相等2.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CD与BE相交于O点,AB=AC,现添加以下的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E≌△ACD〔〕A.∠B=∠C B.AD=AE C.BD=CE D.BE=CD3.以下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全等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只有丙4.如图,E,B,F,C四点在一条直线上,EB=CF,∠A=∠D,再添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ABC≌△DEF 的是〔〕A.AB=DE B.DF∥AC C.∠E=∠ABC D.AB∥DE5.如图,∠ABC=∠DCB,以下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A.∠A=∠D B.AB=DC C.∠ACB=∠DBC D.AC=BD 6.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一样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OC便是∠AOB的平分线OC,作法用得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A.SAS B.SSS C.ASA D.HL第二局部:考点讲解考点1:利用"SA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1.如图,A 、D 、F 、B 在同一直线上,AD=BF ,AE=BC ,且AE ∥BC .求证:△AEF ≌△BCD .2.如图,AB=AC ,AD=AE ,∠BAC=∠DAE .求证:△ABD ≌△ACE .考点2:利用"SAS 〞的判定方法解与全等三角形性质有关的综合问题3.:如图,A 、F 、C 、D 四点在一直线上,AF=CD ,AB ∥DE ,且AB=DE ,求证:FEC CBF ∠=∠考点3:利用"SAS 〞判定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4.有一座小山,现要在小山A 、B 的两端开一条隧道,施工队要知道A 、B 两端的距离,于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 和B 的点C ,连接AC 并延长到D ,使CD=CA ,连接BC 并延长到E ,使CE=CB ,连接DE ,则量出DE 的长,就是A 、B 的距离,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考点4:利用"ASA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5. 如图,AB=AD ,∠B=∠D ,∠1=∠2,求证:△AEC ≌△ADE .6..jyeoo./math/report/detail/6ffc59c3-43e4-4008-9d1a-6c2c447db1f4如图,∠A=∠B ,AE=BE ,点D 在AC 边上,∠1=∠2,AE 和BD 相交于点O .求证:△AEC ≌△BED ;考点6:利用"ASA 〞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7.如图,EC=AC ,∠BCE=∠DCA ,∠A=∠E ;求证:BC=DC考点7:利用"SSS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8.如图,A 、D 、B 、E 四点顺次在同一条直线上,AC=DF ,BC=EF ,AD=BE ,求证:△ABC ≌△EDF .考点8: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或角〕相等9.如图,AE=DF ,AC=DB ,CE=BF .求证:∠A=∠D .考点9:利用"AAS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10.如图,在△ABC 中,AB=AC ,BD ⊥AC ,CE ⊥AB ,求证:△ABD ≌△ACE.考点10:利用"AAS 〞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证边相等11.〔2017秋•娄星区期末〕:如下图,△ABC 中,∠ABC=45°,高AE 与高BD 交于点M ,BE=4,EM=3.〔1〕求证:BM=AC ;〔2〕求△ABC 的面积.考点11:利用"HL 〞证明两三角形全等12.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的中点,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且DE=DF 。
三角形全等证明(共11篇)

1、已知:如图,∠1=∠2,∠B=∠D。求证:△AFC≌△DEB
4、已知:AD为△ABC中BC边上的中线,CE∥AB交AD的延长线于E。
求证:(1)AB=CE;5、已知:AB=AC,BD=CD
C.全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等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2.下列各条件中,不能做出惟一三角形的是()
A.已知两边和夹角B.已知两角和夹边
C.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D.已知三边
4.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
A.AB=DE,BC=EF,∠A=∠D
B.∠A=∠D,∠C=∠F,AC=EF
16.1AD517.互补或相等18.18019.1520.350
三、21.在一条直线上.连结EM并延长交CD于F\\’证CFCF\\’.22.情况一:已知:ADBC,ACBD
求证:CEDE(或DC或DABCBA)
证明:在△ABD和△BAC中∵ADBC,ACBD
ABBA
∴△ABD≌△BAC
∴CABDBA∴AEBE
∴ACAEBDBE
即CEED
情况二:已知:DC,DABCBA
求证:ADBC(或ACBD或CEDE)证明:在△ABD和△BAC中DC,DABCBA∵ABAB
∴△ABD≌△BAC
∴ADBC
23.提示:OM=ON,OE=OD,∠MOE=∠NOD,∴△MOE≌△NOD,∴∠OME=∠OND,又DM=EN,∠DCM=∠ECN,∴△MDC≌△NEC,∴MC=NC,易得△OMC≌△ONC(SSS)∴∠MOC=∠NOC,∴点C在∠AOB的平分线上.
全等三角形判定基础练习(有答案)

全等三角形判定基础练习(有答案)一.选择题(共3小题)1.如图,已知AD=AE,添加下列条件仍无法证明△ABE≌△ACD的是()A.AB=AC B.∠ADC=∠AEB C.∠B=∠C D.BE=CD2.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给出如下四组条件:①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②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③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④三个角对应相等;其中能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①和②B.①和④C.②和③D.③和④3.如图,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得到△ABC≌△BAD的是()A.BC=AD,∠ABC=∠BAD B.BC=AD,AC=BDC.AC=BD,∠CAB=∠DBA D.BC=AD,∠CAB=∠DBA二.解答题(共6小题)4.如图,AB=CB,BE=BF,∠1=∠2,证明:△ABE≌△CBF.5.如图所示,有两个直角三角形△ABC和△QPA按如图位置摆放C,P,A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BC=PA.当QP与AB垂直时,△ABC能和△QPA全等吗,请说明理由.6.如图,BE⊥AC于E,CF⊥AB于F,CF、BE相交于点D,且BD=CD.求证:AD平分∠BAC.7.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点D在BC的延长线上,且BD=AB,过B作BE⊥AC,与BD的垂线DE交于点E.求证:△ABC≌△BDE.8.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且BD=CE.求证:△ABE≌△ACD.9.如图,已知点D在AB上,点E在AC上,BE和CD相交于点O,AB=AC,∠B=∠C.求证:△ABE≌△ACD.全等三角形判定(孙雨欣)初中数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1.如图,已知AD=AE,添加下列条件仍无法证明△ABE≌△ACD的是()A.AB=AC B.∠ADC=∠AEB C.∠B=∠C D.BE=CD【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看看条件是否符合判定定理即可.【解答】解:A、∵在△ABE和△ACD中,,∴△ABE≌△ACD(SAS),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在△ABE和△ACD中,,∴△ABE≌△ACD(ASA),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在△ABE和△ACD中,,∴△ABE≌△ACD(AAS),正确,故本选项错误;D、根据AE=AD,BE=CD和∠A=∠A不能推出△ABE和△ACD全等,错误,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2.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给出如下四组条件:①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②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③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④三个角对应相等;其中能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①和②B.①和④C.②和③D.③和④【分析】认真分析各选项提供的已知条件,结合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对选项提供的已知条件逐一判断.【解答】解:①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不正确,应该是两边的夹角,故本选项错误,②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符合AAS,故本选项正确,③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符合SAS,故本选项正确,④三个角对应相等,可以相似不全等,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理解及运用.常用的判定方法有AAS,SSS,SAS 等,难度适中.3.如图,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得到△ABC≌△BAD的是()A.BC=AD,∠ABC=∠BAD B.BC=AD,AC=BDC.AC=BD,∠CAB=∠DBA D.BC=AD,∠CAB=∠DBA【分析】根据图形可得公共边AB=AB,再加上选项所给条件,利用判定定理SSS、SAS、ASA、AAS分别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根据图形可得公共边:AB=AB,A、BC=AD,∠ABC=∠BAD可利用SAS证明△ABC≌△BA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BC=AD,AC=BD可利用SSS证明△ABC≌△BA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AC=BD,∠CAB=∠DBA可利用SAS证明△ABC≌△BA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BC=AD,∠CAB=∠DBA不能证明△ABC≌△BAD,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二.解答题(共7小题)4.如图,AB=CB,BE=BF,∠1=∠2,证明:△ABE≌△CBF.【分析】利用∠1=∠2,即可得出∠ABE=∠CBF,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得出即可.【解答】证明:∵∠1=∠2,∴∠1+∠FBE=∠2+∠FBE,即∠ABE=∠CBF,在△ABE与△CBF中,,∴△ABE≌△CBF(SAS).【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5.如图所示,有两个直角三角形△ABC和△QPA按如图位置摆放C,P,A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BC=PA.当QP与AB垂直时,△ABC能和△QPA全等吗,请说明理由.【分析】首先根据∠QAP=90°,AB⊥PQ可证出∠PQA=∠BAC,在加上条件BC=AP,∠C=∠QAP=90°,可利用AAS定理证明△ABC和△QPA全等.【解答】△ABC能和△QPA全等;证明:∵∠QAP=90°,∴∠PQA+∠QPA=90°,∵QP⊥AB,∴∠BAC+∠APQ=90°,∴∠PQA=∠BAC,在△ABC和△QPA中,,∴△ABC≌△QPA(AAS).【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6.如图,BE⊥AC于E,CF⊥AB于F,CF、BE相交于点D,且BD=CD.求证:AD平分∠BAC.【分析】要证AD平分∠BAC,只需证DF=DE.可通过证△BDF≌△CDE(AAS)来实现.根据已知条件,利用AAS可直接证明△BDF≌△CDE,从而可得出AD平分∠BAC.【解答】证明:∵BE⊥AC,CF⊥AB,∴∠BFD=∠CED=90°.在△BDF与△CDE中,,∴Rt△BDF≌Rt△CDE(AAS).∴DF=DE,∴AD是∠BAC的平分线.【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等知识.发现并利用△BDF≌△CDE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如图AB,CD相交于点O,AD=CB,AB⊥DA,CD⊥CB,求证:△ABD≌△CDB.【分析】首先根据AB⊥DA,CD⊥CB,可得∠A=∠C=90°,再利用HL定理证明Rt△ABD≌Rt△CBD即可.【解答】证明:∵AB⊥DA,CD⊥CB,∴∠A=∠C=90°,在Rt△ABD和Rt△CBD中,∴Rt△ABD≌Rt△CBD(HL).【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8.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且BD=CE.求证:△ABE≌△ACD.【分析】由AB=AC可得∠B=∠C,然后根据BD=CE可证BE=CD,根据SAS即可判定三角形的全等.【解答】证明∵AB=AC,∴∠B=∠C,∵BD=EC,∴BE=CD,在△ABE与△ACD中,,∴△ABE≌△ACD(SAS).【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9.如图,已知点D在AB上,点E在AC上,BE和CD相交于点O,AB=AC,∠B=∠C.求证:△ABE≌△AC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推出即可.【解答】证明:∵在△ABE和△ACD中,∴△ABE≌△ACD(ASA).【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10.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点D在BC的延长线上,且BD=AB,过B作BE⊥AC,与BD的垂线DE交于点E.求证:△ABC≌△BDE.【分析】利用已知得出∠A=∠DBE,进而利用ASA得出△ABC≌△BDE即可.【解答】证明:在Rt△ABC中,∵∠ABC=90°,∴∠ABE+∠DBE=90°,∵BE⊥AC,∴∠ABE+∠A=90°,∴∠A=∠DBE,∵DE是BD的垂线,∴∠D=90°,在△ABC和△BDE中,∵,∴△ABC≌△BDE(AS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正确发现图形中等量关系∠A=∠DBE是解题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等三角形证明
全等三角形共有5种判定方式:SSS、SAS、ASA、AAS、HL。
特殊情况下平移、旋转、对折也会构成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一:SSS(边边边),即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举例:如下图,AC=BD,AD=BC,求证∠A=∠B.
证明:在△ACD与△BDC中{AC=BD,AD=BC,CD=CD.
∴△ACD≌△BDC.(SSS)
∴∠A=∠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二:SAS(边角边),即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对应相等,且两条边的夹角也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举例:如下图,AB平分∠CAD,AC=AD,求证∠C=∠D.
证明:∵AB平分∠CAD.
∴∠CAB=∠BAD.
在△ACB与△ADB中{AC=AD,∠CAB=∠BAD,AB=AB.
∴△ACB≌△ADB.(SAS)
∴∠C=∠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三:ASA(角边角),即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对应相等,且两个角夹的的边也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举例:如下图,AB=AC,∠B=∠C,求证△ABE≌△ACD.
证明:在△ABE与△ACD中{∠A=∠A,AB=AC,∠B=∠C.
∴△ABE≌△ACD.(ASA)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四:AAS(角角边),即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对应相等,且对应相等的角所对应的边也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举例:如下图,AB=DE,∠A=∠E,求证∠B=∠D.
证明:在△ABC与△EDC中{∠A=∠E,∠ACB=∠DCE,AB=DE.
∴△ABC≌△EDC.(AAS)
∴∠B=∠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五:HL(斜边、直角边),即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举例:如下图,Rt△ADC与Rt△BCD,AC=BD,求证AD=BC.
证明:在Rt△ADC与Rt△BCD中{AC=BD,CD=CD.
∴Rt△ADC与Rt△BCD.(HL)
∴AD=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附加:平移、旋转或对折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习题
1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平分角BAD,CE垂直AB 于E,且<B+<D=180度,求证:AE=AD+BE
2已知,如图,AB=CD,DF⊥AC于F,BE⊥AC于E,DF=BE。
求证:AF=CE。
D
3已知,如图,AB⊥AC,AB=AC,AD⊥AE,AD=
知条件,另一个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
①
5、如图,△ABC 中,AB=AC ,过A 作GE ∥BC ,角平分线BD 、CF 交于点H ,它们的延长线分别交GE 于E 、G ,试在图中找出三对全等三角形,并对其中一对给出证明。
6
你添加的条件是:(2等三角形:______________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不必写出证明过程)
7、已知:如图,AB ⊥BC ,AD ⊥DC ,AB=AD ,
若E 是AC 上一点。
求证:EB=ED 。
8、已知:如图,AB 、CD 交于O 点,CE//DF ,CE=DF ,AE=BF 。
求证:∠ACE=∠
BDF 。
9. 已知:如图,△ABC 中,AD ⊥BC 于D ,E 是AD 上一点,BE 的延长线交AC 于
F ,若BD=AD ,DE=DC 。
求证:BF ⊥AC 。
10. 已知:如图,△ABC 和△A 'B 'C '中,∠BAC=∠B 'A 'C ',∠B=∠B ',AD 、A 'D '分别是∠BAC 、∠B 'A 'C '的平分线,且AD=A 'D '。
求证:△ABC ≌△A’B’C’。
11.已知:如图,AB=CD ,AD=BC ,O 是AC 中点,OE ⊥AB 于E ,OF ⊥D 于F 。
求证:OE=OF 。
12.已知:如图,AC ⊥OB ,BD ⊥OA ,AC 与BD 交于E 点,若OA=OB ,求证:AE=BE 。
13.已知:如图,AB//DE ,AE//BD ,AF=DC ,EF=BC 。
求证:△AEF ≌△DBC 。
14.如图,B ,E 分别是CD 、AC 的中点,AB ⊥CD ,DE ⊥AC 求证:AC=CD
15.已知:如图,PA 、PC 分别是△ABC 外角∠MAC 和∠NCA 的平分线,•它们交于点P ,PD ⊥BM 于D ,PF ⊥BN 于F .求证:BP 为∠MBN 的平分线.
16.在△ABC 中,∠ACB =90°,AC =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D ,BE ⊥MN 于E .
(1)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①△ADC ≌△CEB ;②DE =AD +BE ;
(2)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 =AD -BE ;
(3)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 ,AD ,BE 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17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 DE ⊥AB 于E , DF ⊥AC 于F , 且BE=CF , 求证:(1)AD 是∠BAC 的平分线;(2)AB=AC . 18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 =90°,AD 为腰CB 上的中线,CE ⊥AD 交AB 于E .求证∠CDA =∠EDB . 19在Rt △ABC 中,∠A =90°,CE G ,求证:AE =BG . 20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BDC =12021如图,在△ABC 中,AD 是中线,BE 交AD 于F,且22如图,在△ABC 中,∠ABC=100º,AM=AN,CN=CP,23如图,在△ABC 中,AB=BC,M,N 为BC 数. 24如图,已知∠BAC=90º,AD ⊥BC, ∠1=∠2,EF ⊥BC, FM ⊥AC,说明FM=FD 的理由
26(1)如图,在正方形一边上取中点,并沿虚线剪开,用两块图形拼一拼,能否拼出平行四边形、梯形或三角形?画图解释你的判断.
(2)如图(2)E 为正方形ABCD 边BC 的中点,F 为DC 的中点,BF 与AE 有何关系?请
E C B E D 图1 N M A B C D E M N 图2 A C B E D N M 图3 A 1 2 E
F C D B C D A A C
D
E O A B C D E F
G
F E D C B A 解释你的结论。
27如图D C B A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请你从下面四项中选出三个作为条件,其余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并进行证明. ①D ACE ∠=∠,②CD AB =,③ BF AE =,④ FBG EAG ∠=∠
29已知:如图,△ABC 中,∠ABC =45°,CD ⊥AB 于D ,BE 平分∠ABC ,
且BE ⊥AC 于E ,与CD 相交于点F ,H 是BC 边的中点,连结DH 与BE
相交于点G 。
(1) BF =AC (2) CE =12BF (3)CE 与BC 的大小关系如何。
30如图,△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 ,C ,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结BD ,AE , 并延长AE 交BD 于F .求证:(1)△ACE ≌△BCD (2)直线AE 与BD 互相垂直
3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BC ,BF 是∠ABC 的平分线,AF ∥DC ,连接AC 、CF ,求证:CA 是∠DCF 的平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