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埋场垃圾量计算
固废课设_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设计题目:垃圾填埋场工艺设计院系: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班级:学号:设计者:指导教师:设计时间: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院(系):市政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班号:任务起至日期:2013年6月17日至2012年6月21日课程设计题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1.城市自然状况:城市位置: 华东地区厂址选择自然条件:丘陵2.城市人口:目前人数(万人):105人口增长情况(‰):5.03.城市垃圾量预测目前垃圾量(kg/人.d): 1.2垃圾增长速率(‰): 3.3处理年限(年): 25工作量:1.垃圾填埋方式及处置厂厂址的选择2.填埋厂工艺流程设计3.填埋场设计计算(垃圾量,填埋区场地)4.填埋场方法设计(填埋操作方法、渗滤液及气体控制系统)工作计划安排:1.查阅和搜集资料2.进行设计计算3.设计方案比较4.绘制垃圾填埋场平面图5.绘制预处理工艺图6.完成设计说明书7.检查并提交成果同组设计者及分工:无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教研室主任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注:此任务书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填写无锡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前言卫生填埋是垃圾最终处理的较为有效的方法,也是垃圾处理的最终程序。
它是由传统废物堆放和填埋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置技术。
其具有适用性强、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流程处理垃圾,最终都要采用填埋作为处理手段。
所以,垃圾填埋是垃圾处理流程中必不可少的最终的一个环节。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应熟悉和了解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
要学会根据某地区总体规划、气候地形、人口数量的基础资料,进行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场区总图布置、垃圾填埋方式、垃圾渗滤液及其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处理,对最后的场区利用进行规划。
浦江县小黄坛卫生填埋场填埋成本核算

3.6
用于边坡防护
210.96
表 3:浦江县小黄坛卫生填埋场运营零星工程预算
主要用于填埋场运营过程中边坡防护、雨污分流、道路修复、导气井建设等工
程。
序
概算投资
工程或费用名称
号
(万元)
技术经济指标
数量
指标(元)
备注
1 边坡土袋堆叠
预计防护 5000 45
平方米
根据垃圾堆体的堆填情况适时
90
在边坡堆放土袋,防止防渗膜
每台
一台灭蝇,一台除臭,设备按 3
8
消杀设备
12000*2,3 年折 0.8 年折旧计算
旧
全套设备 40000
自动热风焊机、防渗膜焊接机、
9
覆膜设备
元,每年折旧费 1.33 防渗膜爬焊机、挤出式焊接机,
用 1.33 万元
设备按 3 年折旧
每年计划临时覆膜 5 万平方米,
10
HDPE 覆盖膜
每平米 12 元
8 覆膜 清理道路
4
清理进场道路,边沟,堆放边坡土袋 覆膜,2 人辅助指
班组
挥车辆,其余时间
9
打药
4
垃圾卸料后,碰洒除臭消杀药剂
根据岗位分工工作
10
12
11
12 机械
13
组
14
组长 挖机 推土机 小计
1
4 名机械操作人员,
1
负责库区内垃圾处置工作,如采用租赁
4 班 3 倒轮休,每
2
方式,人员按公司人员发放劳保用品等
60
厚度 0.5 毫米,减少渗滤液产生量
PE 膜
每平米 8 元
计划每年 1 万平方米,减少渗滤 8 液产生量,每天日覆盖黑色防水
我的固废课程设计之300万立方米垃圾填埋场设计

我的固废课程设计之300万立方米垃圾填埋场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1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日渐增加。
而目前市内还没有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工程措施,基本上所有的垃圾都是简易堆放处理,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卫生要求远达不到环境法规的卫生标准。
这些简易的垃圾堆放场已经造成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
表现在:一是垃圾露天堆放,散发阵阵恶臭,污染大气环境,周围几平方公里的地方都可以闻到,严重影响景观。
二是垃圾无隔离措施,其产生的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和周围的地表水,极大地威胁居民的健康。
三是污染周围的土壤,使土壤失去应有的功能。
目前, 国内外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基本分为三种, 一是卫生填埋法, 二是焚烧法,三是堆肥法。
考虑到国内的具体情况, 在此介绍的填埋场采用卫生填埋。
1.1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1.1.1生活垃圾的分类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
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垃圾填埋场计算内容

工程建设规模垃圾填埋场的工程建设规模,应根据所选场址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库容能力,结合实际情况,预测生活垃圾产量,进行综合比较,在相关规范指导下,最终确定垃圾填埋场规模和使用年限。
场址设计总库容设计总库容计算见表1。
2.2 人口预测由于最新规划资料,提取规划人口数据。
2.3我国中小城市的人均垃圾产量一般在1.0~1.3kg/人.d左右,主要与城市性质、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消费习惯、城市气候特征、城市燃气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选择***~***年,人均垃圾日产率按照1.*kg/d计算。
2.4 垃圾产量预测按照垃圾场服务区域内人口变化和人均垃圾日产量,考虑垃圾填埋覆土量,计算若干年内需要的库容。
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未压实前密度为0.5~0.6t/m3,填埋压实后压实密度可达到0.8t/m3。
填埋以后经过固结沉降、慢速压缩沉降和自然降解,体积减少,密度增加,参照秭归县县城垃圾填埋场的数据,垃圾堆体平均密度可以达到1.0t/m3。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垃圾填埋场在日覆盖层和中间覆盖层材料的选择,确保适当的透气性和水力渗透系数的问题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
很多垃圾填埋场发现采用黄、粘土覆盖垃圾堆体,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蝇虫密度,消除恶臭,但是经常造成粘土衬垫隔水层,使得垃圾渗沥液下渗速度减低,造成淤堵。
因此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垃圾填埋场使用HDPE膜作为垃圾堆体日覆盖和中间覆盖的材料,不但减少了覆土用量和工作量,而且有效保证雨季垃圾填埋作业,减少渗沥液产生量,而且能循环利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由于当地垃圾产量较小,作业单元和作业面积较小,作业时覆盖采用HDPE膜覆盖和粘土覆盖相结合的方法。
作业高度达不到填埋单元时采用HDPE膜覆盖作为日覆盖材料。
填埋单元按照5m一层考虑,其中垃圾压实厚度4.7m,覆土厚度0.3m。
若干年内垃圾填埋所需要的库容如表3所示。
根据表2.3,从工程建成投入使用2011年到***年,垃圾填埋所需要的库容为***m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5.1.3 填埋场主体工程构成内容应涉及:计量设施, 地基处理与防渗系统,防洪、雨污分流及地下水 导排系统,场区道路,垃圾坝,渗沥液搜集和处
5 应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域、环境保护目旳区域旳 地下水流向下游地域及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
4.0.4 填埋场选址比选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场址预选:应在全方面调查与分析旳基础上, 初定3个或3个以上候选场址,经过对候选场址进 行踏勘,对场地旳地形、地貌、植被、地质、水 文、气象、供电、给排水、覆盖土源、交通运送 及场址周围人群居住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宜推 荐2个或2个以上预选场址。
2.0.26 导气井 周围用过滤材料构筑,中间为多孔管旳径向导气设施。
2 术语
2.0.27 导气盲沟 周围用过滤材料构筑,中间为多孔管旳水平导气
设施。 2.0.28 填埋单元
按单位时间或单位作业区域划分旳由生活垃圾和 覆盖材料构成旳填埋堆体。 2.0.29 覆盖
采用不同旳材料铺设于垃圾层上旳实施过程,根 据覆盖要求和作用旳不同可分为日覆盖、中间覆盖 和最终覆盖。 2.0.30 填埋场封场
垃圾坝
2 术语
2.0.6 防渗系统 在填埋库区和调整池底部及四面围坡上为构筑渗
沥液防渗屏障所选用旳多种材料构成旳体系。 2.0.7 防渗构造
防渗系统多种材料构成旳空间层次。 2.0.8 人工合成衬里
利用人工合成材料铺设旳防渗层衬里,目前使用 旳人工合成衬里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 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旳防渗系统为单层衬里, 采用两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旳防渗系统为双层衬里。 2.0.9 复合衬里
垃圾的卫生填埋讲解

B、面积法
在采石场、露天矿、峡谷、盆地或其他类型的洼地采用。该 法适于处置大量的固体废物。
C、斜坡法
斜坡法是把废物直接铺撒在斜坡上,压实后用工作面前直接 得到的土壤加以覆盖,然后再压实。
优点:进行少量的挖掘工作,即可满足第二天覆盖废物对 土壤的需要,由于不需要从场外运进覆盖材料,而且废 物堆积在原始表面下,因此斜坡法比地面法能更有效地 利用处置场地。
A——填埋场集水面积,m2;
(2) 渗滤液性质主要取决于所埋垃圾的种类,渗滤液的数量取 决于填埋场溶滤液的来源、填埋场的面积、垃圾状况和下 层土壤等等。
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无机物和有机物,COD、 BOD、氨氮浓度高,色度大;含有重金属等组分
外观褐色至黑色,臭
色度2000-4000,PH6-8,
BOD5呈增高趋势,填埋6-30个月后,BOD5达到高峰,随后下 降;COD一般缓慢下降
(3)地下水保护系统设计
A、设置防渗衬里,就是在填埋垃圾和土体之间设置一 不透水层。黏土的渗透系数要小于10-7m/s,厚度至 少1m; 渗滤液要及时排出处理
B、设置导流渠或导流坝:将浸出液导向处理设施
C、选择合适的覆盖材料,防止雨水进入填埋的垃圾
3、场地的设计
(1)场地的面积和容量 城市人口数量、垃圾的产量、废物填埋的高度、垃圾与
覆盖材料量之比以及填埋后的压实密度有关。
填埋场的设计参数如下: a.覆土和垃圾填埋之比为l:4或l:3 b.垃圾的压实密度为500一700kg/m3 c.填埋场地的容量至少供使用20年。
每年需要卫生填埋的垃圾体积可按下式计算
5 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2)渗滤液单独处理
活性污泥法对易降解的有机物有较高的去除率,对新 鲜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生物膜法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较多,具有较强的抗冲 击负荷能力,而且由于硝化菌可以生长,有利于提高 对NH3-N的去除率。 厌氧处理的污泥生长量小、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 对无机营养元素的要求远低于好氧处理,适于含磷量 比较低的垃圾渗滤液,但是厌氧处理出水中COD浓度和 NH3-N浓度仍然较高,DO含量很低,不宜直接排放到河 流或湖泊中,一般需要进行后续的好氧处理或物化处 理。在pH值低于7时产甲烷菌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不利 于厌氧处理,而且厌氧处理的最适温度为35益,低于 这个温度,处理效率迅速下降。
填埋场填埋量估算表格法

填埋场填埋量估算表格法1 引言1.1 填埋场背景介绍填埋场作为城市固体废物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承担着重要的环保任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长,填埋场的运行压力日益增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科学、高效地估算填埋场的填埋量,对于填埋场的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1.2 填埋量估算的重要性填埋量的准确估算对于填埋场的运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合理的填埋量估算可以确保填埋场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常运行,避免因填埋量超出设计容量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其次,填埋量估算是填埋场生命周期评价的重要依据,有助于优化填埋场的布局和设计。
此外,准确的填埋量估算还能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固体废物处理的效率。
1.3 表格法的概念与优势表格法是一种基于统计分析的填埋量估算方法,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填埋场的历史数据,建立数学模型,从而预测未来的填埋量。
表格法的优势在于:一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二是估算结果相对准确,可以为填埋场管理提供参考;三是表格法适应性强,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填埋场。
因此,表格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 填埋场填埋量估算基础理论2.1 填埋场填埋量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填埋场填埋量是指在固体废物处理过程中,被倾倒并压缩在填埋场内的废物总量。
它是衡量填埋场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废物管理策略的关键参数。
填埋量的计算通常基于以下几种方法:1.体积法:通过直接测量废物堆积体的体积来计算填埋量。
2.重量法:通过称量进入填埋场的废物重量来计算。
3.物料平衡法:根据废物输入与输出的平衡关系来推算填埋量。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根据填埋场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2.2 填埋场填埋量的影响因素填埋量的多少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1.废物成分:废物种类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将影响其压缩性和降解速率,进而影响填埋量。
2.废物处理方式:预处理的程度,如压实、破碎等,会直接影响废物体积。
填埋量计算及填埋场增容设计

填埋量计算及填埋场增容设计1.1 填埋场的填埋量应考虑填埋过程垃圾压缩量,采用沉降法或表格估算法计算。
表格估算法适用于填埋场容量估算以及填埋场设计,对填埋场容量计算精度要求较高时宜采用沉降法。
1 沉降法考虑填埋过程垃圾的压缩量,并应按下式计算:∑∑==⎪⎪⎭⎫ ⎝⎛=si n i m i j ij i H A W 10γ (3.1-1)ei m 1j ij ij H )S (Hi =-∑= (3.1-2)V W Q m '=(3.1-3) 式中: W ——填埋场填埋量(t );n s ——填埋场被划分的区域总数;A i ——区域i 的平面面积(m 2);m i ——区域i 分层填埋的总层数;γ0 ——填埋垃圾初始容重(kN/m 3),应符合本规范正文部分附录C 的规定;H ij ——不考虑压缩时区域i 第j 层垃圾的初始填埋厚度(m );H ei ——区域i 堆体的平均设计有效填埋高度(m ),H ei =V i ′/A i ,其中V i ′为区域i 的有效几何库容;V ′——填埋场的有效几何库容(m³),; S ij ——区域i 填埋至H ei 高度时第j 层垃圾的压缩量(m ),计算应符合本规范正文部分附录C 的规定;Q m ——填埋场平均单位库容填埋量(t/m³)。
2 估算法按下式计算:V Q W m '= (3.1-4)式中Q m 按本规范正文部分附录D 查表获得。
''1ni i V V ==∑1.2 填埋场增容率按下式计算:%100)1(0⨯-=γδg Q m (3.2)式中:δ——填埋场增容率(%); g ——重力加速度,常取值9.81(m/s 2)。
1.3 垃圾填埋作业时应充分压实,压实后的容重不宜小于9kN/m 3。
1.4 填埋场运行期间应尽量降低渗沥液水位,采取加速垃圾堆体降解的措施,增加填埋量和减少封场后沉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