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例讨论32页PPT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pt课件

中度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接
近黄斑但未涉及黄斑中心
重度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涉
及黄斑中心
PPT课件
13
眼底表现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1)微血管瘤
最早出现的改变,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或暗红的斑点,大小不 等,小如针尖,大至视网膜小血管直径,边界清楚光滑,常先
出现在后极部,尤其黄斑区颞侧。 组织学:周细胞退变→毛细血管韧性↓→血管扩张→内皮细胞
血管异常和渗漏 毛细血管扩张纡曲
血管壁周围染色 静脉扩张,串珠状
异常血管
动静脉短路
异常血管和渗漏 新生血管
组织染色
视网膜水肿
花瓣状或蜂房样荧 黄斑囊样水肿
光素渗漏
PPT课件
2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低荧光造影改变
异常荧光
眼底所见
岛状低荧光
软性渗出(棉絮状斑)
黄斑中心无血管区扩大 黄斑毛细血管闭塞 毛细血管间隙加宽
PPT课件
32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病因
1.视网膜内微循环异常 2.毛细血管内皮损害,基底膜增厚,周细胞丧失,自动调
节失代偿,渗出及毛细血管闭塞 3.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形成,CME,玻璃体积血及牵拉
性视网膜脱离
PPT课件
5
诊断依据
1.糖尿病史 2.视力下降伴眼底表现 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4.暗适应和电生理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血管。 2.视网膜部的新生血管(NVE) 形态各异,多由静脉侧生长
PPT课件
24
纤维血管组织牵拉
1.玻璃体后脱离(PVD) 成因:玻璃体液化,近视,高渗血浆 2.玻璃体状态和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关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疾病演示课件

运动与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 定合适的运动计划,鼓 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 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视力和全身症状 。同时,注意运动过程
中的安全防护。
自我监测与记录
教育患者掌握自我监测 血糖、血压等生理指标 的方法,并养成定期记 录的习惯。通过自我监 测和记录,患者可以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汇报人:XXX 2024-01-15
目 录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 并发症之一,是由于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 。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并发性白内障
发病机制
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晶状 体代谢紊乱,进而引发白 内障。
预防措施
积极控制血糖,定期进行 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 理晶状体混浊。
治疗手段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 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如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等 。
青光眼
发病机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新生 血管形成,阻塞房水流出通道,
细胞疗法
利用干细胞或基因工程改造的细胞,替换或修复受损的视网膜细胞 ,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THANKS
感谢观看
激光治疗的适应症
适用于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阶段 。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适用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阶段,如玻璃体出血、视网 膜脱离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例讨论ppt可编辑全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类型
PDR影响 视力的常 见病变有
玻璃体出血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临床表现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① 眼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常双眼发病,先后 发生玻璃体出血而致视力极差,甚至失明。
② 视网膜功能硬化,静脉扩张。 ③ 后极部视网膜在呈红圆形小斑点的微动脉瘤和不规
则的点、片状出血,并有黄白色边缘清晰的点状渗 出物。 ④ 晚期可发生玻璃体出血,增殖性视网膜炎,继发性 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并发白内障。
3. 予血栓通活血化瘀、改善循环对症治疗 4. 局麻下行右眼玻璃体切除+增殖膜剥除+视网膜激
光光凝+电凝术。 5. 中医调护:慎起居、节饮食、避风寒,调畅情志,
勿疲劳用眼,包双眼头高卧位休息。
3 护理问题与措施
(Nursing Precautions)
护理诊断
生活自理缺陷:与视力 障碍,术眼包扎有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因
高血糖会损害眼底视网膜的大 小血管,以及感光和传递神经 冲动的视网膜神经层,引起视 网膜的一系列血管性损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上分为2期6阶段: 非增殖期 1、微血管瘤合并小出血点 2、硬性渗出合并I期病变 3、棉絮斑合并1或2期病变 增殖期 4、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5、纤维血管增生 6、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增殖期可含前三期改变视网膜病变患者 护理查房 Nhomakorabea主讲人:
目录 Contents
主要内容
1 疾病介绍
(Disease Introduction)
2 病历简介
(Medical Records)
3 护理问题与措施
(Nursing Precautions)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积血 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纤维膜 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膜,并发视网膜脱离
14
黄斑水肿分级
• 轻度黄斑水肿:后极部存在部分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但远离黄 斑中心 • 中度黄斑水肿:后极部存在部分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但未累及 黄斑中心 • 中度黄斑水肿: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累及黄斑中心
44
治疗
• 一、全身治疗 1、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6.5%以下,空腹血糖7mmol/L以 下 2、控制高血压:理想血压136/80mmHg以下,预防和减少DR发 展的重要手段 3、控制高血脂:甘油三酯1.7mmol/L以下,减少微血管病变 和硬性渗出 4、药物治疗:羟苯磺酸钙延缓DR的发生和发展
38
出血位于视乳头周围和黄斑区
玻璃体积血
39
玻璃体纤维增生及视网膜脱离
• • • • 新生血管伴有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血管膜 形成白色机化膜使视网膜与玻璃体粘连 纤维血管膜牵拉、收缩导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黄斑区纤维血管膜收缩,使黄斑皱褶或异位
40
视乳头周围可见白色纤维组织增生,颞上方视 网膜牵拉出现裂孔(箭头)
眼底照相
正常眼底
眼底照相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动脉期 动脉期
静脉期
相干光断层成像仪(OCT)
正 常 黄 斑 OCT 图
超声波检查
正常眼底超声
视网膜脱离
临床表现
• 早、中期无症状 • 后期:1、出现飞蚊症、闪光感 2、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等 3、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失明
2002年国际临床分类标准
1、新生血管形成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
2、玻璃体积血
3、视网膜前出血
国内分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pt课件增殖期Ⅳ期增殖期Ⅳ期增殖性,Ⅳ期新生血管丛增殖性,Ⅳ期视盘新生血管增殖性,Ⅳ期Ⅳ期,FFA表现Ⅳ期,FFA表现V期纤维增殖V期纤维增殖V期纤维增殖Ⅵ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黄斑水肿FFA表现一期糖尿病欧美国家老年黄斑变性第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第二位致盲眼病;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为9.7%,眼部并发症多糖尿病眼部并发症1、糖尿病性白内障,屈光不正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Ⅰ型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多见。
双眼发病,发展迅速。
糖尿病患者发生老年性白内障:发病早,发展快。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2、屈光不正:血糖↑,血内无机盐含量↓,房水渗透压↓,房水进入晶体→晶体屈光度↑(变凸—近视);血糖↓—晶状体恢复原状3、虹膜睫状体炎:多见于青少年糖尿病人糖尿病眼部并发症4、神经麻痹:眼球运动神经麻痹: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如外展麻痹或动眼神经麻痹,一般可逐渐恢复。
角膜感觉迟钝糖尿病眼部并发症5、虹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为1%~17%,而PDR可高达65%。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6、成年发病的糖尿病与开角型青光眼有相关性。
7、其它:视乳头病变;泪膜稳定性下降;角膜知觉减退;星状玻璃体变性等。
1984年由眼底病学术会议指定的DRP分期标准型期视网膜病变单纯型Ⅰ有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Ⅱ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Ⅲ有白色“棉絮斑”或并有出血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增殖型Ⅳ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Ⅴ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Ⅵ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新的国际临床分级标准病变严重程度散瞳眼底检查所见无明显视网膜病变无异常轻度NPDR仅有微动脉瘤中度NPDR微动脉瘤,存在轻于重度NPDR的表现重度NPDR?出现下列任一改变,但无PDR表现。
1、任一象限中有多于20处视网膜内出血2、在2个以上象限有静脉串珠样改变3、在1个以上象限有显著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PDR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改变: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前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微血管病变,累及视网膜毛细血管前的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一些大的血管也可能受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培训PPT课件

第16页/共56页
DR的眼底形态
• 出血/微血管瘤 • 水肿/渗出 • 棉毛斑/硬渗 • 新生血管 (视网膜/视乳头) • 纤维血管膜增殖 • 牵引性RD • 黄斑水肿
第17页/共56页
荧光血管造影
全面显示视网膜血管的各种病变
• 出血斑 / 微血管瘤 • 新生血管 / 扩张血
管 • 无灌注区
第18页/共56页
DR的分型(国际) 分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两种。
第19页/共56页
• 无明显DR 无异常
• 轻度NPDR 仅有少数MA和、或出血点 介于轻、重之间
• 中度NPDR 无PDR体征,有以下任一表现:4个象限 • 重度NPDR 每个都有20以上的视网膜内出血或MA
第51页/共56页
小结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到晚期才会出现症状。待 症状出现再防止视力下降往往已为时已晚。
眼部并发症:
• 最主要致盲的: • DR(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第6页/共56页
我们应该做什么?
• 1.教育糖尿病患者,让他们认识到糖尿病可使视力丧失的危险性增高。 • 2.向糖尿病患者解释由眼科医师进行定期眼部检查的重要性。 • 3.让糖尿病患者知道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第7页/共56页
严格控制血糖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致盲的危险54定期的眼部检查有助于防止视力丧失因为在患者感到出现视力出现问题之前医生即可发现和治疗视网膜病变大部分糖尿病人能够维持一定视力如果视网膜病变得到及时治疗完全失明的只是少数患目前的治疗手段不能治愈或逆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可以有效地预防视力的进一步下降55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对dr有所了解谢谢大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辅助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OCT、FFA等 辅助检查,进一步确诊病变程 度和范围。
治疗建议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指南 ,向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 议和生活方式指导。
CHAPTER
0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如贝伐单抗、雷珠单抗等,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少 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形成。
病理生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包 括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瘀滞、 血流变异常、缺氧等,这些因素共同 作用,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流行病学与发病率
流行病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 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发病率
根据不同研究数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约为30%-50% ,且随着病程延长和血糖控制不佳,发病率逐渐升高。
通过观察Amsler网格的扭曲、缺失等现象 ,初步判断视网膜病变程度。
评估标准
国际临床分级标准(DRS)
01
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五个等级,用于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美国糖尿病协会标准(ADA)
02
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和危险因素,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三
个阶段,用于指导治疗和预防措施。
案例二:中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总结词
激光治疗是中期病变的有效手段,可减少病变进展的风险。
详细描述
在中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激光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激光凝固视网膜病变区域,可以减 少血管渗漏和防止微血管瘤形成,从而控制病变进展。
案例三: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
总结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术后血糖变化
• 术后1-2h达高峰,以后下降,第5天回落 至术前水平。 • 术后血糖变化与病程、术前血糖水平、 手术时间及麻醉效果等有关。 • 术后血糖升高与术后手术并发症有直接 关系
手术的价值 ------- 手术后视力
视力改善 黄斑未受累 51~83% 黄斑受牵拉 59~80% 牵引网脱 32~53% 〉0.l 40~62% 21~58% 25~36% 失明 5~17% 11~19% 9~23%
DR 的光凝治疗
适应症
背景期:部分光凝(根据FAG)
增殖前期 / 增殖期:PRP 黄斑水肿:MGP
DR的治疗现状
• DM患者忽视眼部并发症
• 没有正规的治疗方案 • 没能恰当地掌握治疗手段(药物、激光、 手术)和时机 • 不重视随访
二,PDR 的手术治疗
• • • • • 病变特点 手术目的 适应症 主要操作方法 术后并发症
角膜混浊: • 眼内压高 • 眼内压低 上皮水肿 后弹力膜皱褶
处理: 1,尽量稳定眼内压。 2,刮去上皮。 3,无晶体眼,前房注透明质酸钠。
术中并发症 (2)
晶体混浊: • 后囊压迹 • 局限混浊 • 全混 • 羽毛样混浊 处理 1. 尽量保留较透明的晶状体 2. 晶状体摘除者保留完整前/后囊膜 3. 植入人工晶体 灌注液内每500ml加50%葡萄糖3-4ml,可减 少术中或术后晶状体混浊。
术后并发症 (2)
眼内压升高:
• 角膜…滤帘水肿(20-40%有高眼压) • PRP,约31%发生房角关闭(大量光凝 脉络膜V回 流 睫状体肿胀 房角关闭) • 气体膨胀/硅油过量或乳化 • 血影细胞,虹膜红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环扎 处理: 1,药物 2,对因治疗 3,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