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PT

合集下载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ppt课件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ppt课件

PPT课件
24
饮食管理
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 告知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禁烟酒,给予糖尿病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饮食)。 定时、定量、定餐,根据病情和个体需要,计算每日对糖、脂肪、蛋
白质的需要量,将一天的热量按早餐1/5、中、晚餐2/5的比例分 配 严格控制饮食的同时又要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供给,必要时可从静脉 给予营养补充,可避免患者术后因营养不良而影响伤口愈合。
血管瘤和小出血点
有玻璃体出血
Ⅱ 出现黄白色硬性渗出及 Ⅴ 眼底出现新生血管和
出血斑
纤维增殖膜
Ⅲ 出现白色棉绒斑和出血 Ⅵ 上述基础上并发牵拉
斑增殖型
性视网膜脱离
PPT课件
21
围手术期护理
是指术前1周至术后基本康复的一段时间。包括:












PPT课件
22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管理
用药指导
临床表现:出血
PPT课件
16
临床表现、分期
临床表现:渗出
PPT课件
17
临床表现、分期
临床表现:微血管闭塞
PPT课件
18
临床表现、分期
临床表现:新生血管
PPT课件
19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
单纯型
增殖型
控制原发病 定期随访
激光光凝 手术治疗
PPT课件
20
分型
单纯型
增殖型
Ⅰ 以后极部为中心出现微 Ⅳ 眼底出现新生血管或
术前准备
PPT课件
指标监控
23
心理护理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讲课PPT课件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讲课PPT课件

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预防视 网膜病变恶化
控制血脂: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血 液循环
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对视网膜血 管的损害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视网膜 病变问题
视力恢复情况: 评估患者视力 恢复的可能性
病程长短:评 估患者病程对
预后的影响
年龄:评估患 者年龄对预后
的影响
并发症情况: 评估患者并发 症的严重程度 对预后的影响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变讲课PPT课件
汇报人:
目录
汇报人员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 病变概述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 病变的症状和诊断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 病变的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 病变的预防和护理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 病变的手术治疗
汇报人员:XX医 院-XX
2型糖尿病性视网 膜病变概述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 症之一,主要影响视网膜的微血管,导致血管 渗漏、出血、增殖和黄斑水肿等病变。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 因素,包括长期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
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变可分为非增生期和增生期,其中增生期病变 可导致视网膜脱落等严重后果。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包括视物模糊、 视野缺损、眼前黑影等,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损伤和病变
脂肪食物
适度运动:进 行适量的体育 锻炼,增强身
体免疫力
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等危险 因素,预防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早发 现病变
遵循医生建议,合理用药, 不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眼部感 染和受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ppt课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ppt课件

眼底荧光造影
通过向眼底注射荧光素 ,观察眼底血管的血流
情况。
诊断标准与分期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综合考虑诊断为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分期标准
根据病情轻重,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生期和增生期 ,其中增生期又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
0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策略
预防措施
控制血糖
控制血压
社区干预与预防措施研究
健康宣教
通过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提 高居民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 知,加强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眼底检
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降 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
眼部卫生
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眼部感染。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01
02
03
提供心理支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 能会感到焦虑和恐惧,心 理支持可以帮助他们应对 这些情绪。
健康教育
向患者提供有关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的宣传教育,提 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 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 力。
分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非增生期和增生期,非增生期又包括微血管瘤、出血 、渗出等病变,增生期则出现新生血管等严重病变。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较为复 杂,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长期高血糖 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动力 学异常、氧化应激等。
病理生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包 括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流变学改变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参与的炎症 反应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例讨论ppt可编辑全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例讨论ppt可编辑全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类型
PDR影响 视力的常 见病变有
玻璃体出血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临床表现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① 眼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常双眼发病,先后 发生玻璃体出血而致视力极差,甚至失明。
② 视网膜功能硬化,静脉扩张。 ③ 后极部视网膜在呈红圆形小斑点的微动脉瘤和不规
则的点、片状出血,并有黄白色边缘清晰的点状渗 出物。 ④ 晚期可发生玻璃体出血,增殖性视网膜炎,继发性 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并发白内障。
3. 予血栓通活血化瘀、改善循环对症治疗 4. 局麻下行右眼玻璃体切除+增殖膜剥除+视网膜激
光光凝+电凝术。 5. 中医调护:慎起居、节饮食、避风寒,调畅情志,
勿疲劳用眼,包双眼头高卧位休息。
3 护理问题与措施
(Nursing Precautions)
护理诊断
生活自理缺陷:与视力 障碍,术眼包扎有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因
高血糖会损害眼底视网膜的大 小血管,以及感光和传递神经 冲动的视网膜神经层,引起视 网膜的一系列血管性损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上分为2期6阶段: 非增殖期 1、微血管瘤合并小出血点 2、硬性渗出合并I期病变 3、棉絮斑合并1或2期病变 增殖期 4、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5、纤维血管增生 6、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增殖期可含前三期改变视网膜病变患者 护理查房 Nhomakorabea主讲人:
目录 Contents
主要内容
1 疾病介绍
(Disease Introduction)
2 病历简介
(Medical Records)
3 护理问题与措施
(Nursing Precautions)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积血 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纤维膜 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膜,并发视网膜脱离
14
黄斑水肿分级
• 轻度黄斑水肿:后极部存在部分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但远离黄 斑中心 • 中度黄斑水肿:后极部存在部分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但未累及 黄斑中心 • 中度黄斑水肿: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累及黄斑中心
44
治疗
• 一、全身治疗 1、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6.5%以下,空腹血糖7mmol/L以 下 2、控制高血压:理想血压136/80mmHg以下,预防和减少DR发 展的重要手段 3、控制高血脂:甘油三酯1.7mmol/L以下,减少微血管病变 和硬性渗出 4、药物治疗:羟苯磺酸钙延缓DR的发生和发展
38
出血位于视乳头周围和黄斑区
玻璃体积血
39
玻璃体纤维增生及视网膜脱离
• • • • 新生血管伴有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血管膜 形成白色机化膜使视网膜与玻璃体粘连 纤维血管膜牵拉、收缩导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黄斑区纤维血管膜收缩,使黄斑皱褶或异位
40
视乳头周围可见白色纤维组织增生,颞上方视 网膜牵拉出现裂孔(箭头)
眼底照相
正常眼底
眼底照相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动脉期 动脉期
静脉期
相干光断层成像仪(OCT)
正 常 黄 斑 OCT 图
超声波检查
正常眼底超声
视网膜脱离
临床表现
• 早、中期无症状 • 后期:1、出现飞蚊症、闪光感 2、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等 3、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失明
2002年国际临床分类标准
1、新生血管形成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
2、玻璃体积血
3、视网膜前出血
国内分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pt课件增殖期Ⅳ期增殖期Ⅳ期增殖性,Ⅳ期新生血管丛增殖性,Ⅳ期视盘新生血管增殖性,Ⅳ期Ⅳ期,FFA表现Ⅳ期,FFA表现V期纤维增殖V期纤维增殖V期纤维增殖Ⅵ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黄斑水肿FFA表现一期糖尿病欧美国家老年黄斑变性第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第二位致盲眼病;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为9.7%,眼部并发症多糖尿病眼部并发症1、糖尿病性白内障,屈光不正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Ⅰ型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多见。

双眼发病,发展迅速。

糖尿病患者发生老年性白内障:发病早,发展快。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2、屈光不正:血糖↑,血内无机盐含量↓,房水渗透压↓,房水进入晶体→晶体屈光度↑(变凸—近视);血糖↓—晶状体恢复原状3、虹膜睫状体炎:多见于青少年糖尿病人糖尿病眼部并发症4、神经麻痹:眼球运动神经麻痹: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如外展麻痹或动眼神经麻痹,一般可逐渐恢复。

角膜感觉迟钝糖尿病眼部并发症5、虹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为1%~17%,而PDR可高达65%。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6、成年发病的糖尿病与开角型青光眼有相关性。

7、其它:视乳头病变;泪膜稳定性下降;角膜知觉减退;星状玻璃体变性等。

1984年由眼底病学术会议指定的DRP分期标准型期视网膜病变单纯型Ⅰ有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Ⅱ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Ⅲ有白色“棉絮斑”或并有出血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增殖型Ⅳ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Ⅴ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Ⅵ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新的国际临床分级标准病变严重程度散瞳眼底检查所见无明显视网膜病变无异常轻度NPDR仅有微动脉瘤中度NPDR微动脉瘤,存在轻于重度NPDR的表现重度NPDR?出现下列任一改变,但无PDR表现。

1、任一象限中有多于20处视网膜内出血2、在2个以上象限有静脉串珠样改变3、在1个以上象限有显著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PDR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改变: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前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微血管病变,累及视网膜毛细血管前的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一些大的血管也可能受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辅助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OCT、FFA等 辅助检查,进一步确诊病变程 度和范围。
治疗建议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指南 ,向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 议和生活方式指导。
CHAPTER
0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如贝伐单抗、雷珠单抗等,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少 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形成。
病理生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包 括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瘀滞、 血流变异常、缺氧等,这些因素共同 作用,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流行病学与发病率
流行病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 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发病率
根据不同研究数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约为30%-50% ,且随着病程延长和血糖控制不佳,发病率逐渐升高。
通过观察Amsler网格的扭曲、缺失等现象 ,初步判断视网膜病变程度。
评估标准
国际临床分级标准(DRS)
01
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五个等级,用于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美国糖尿病协会标准(ADA)
02
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和危险因素,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三
个阶段,用于指导治疗和预防措施。
案例二:中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总结词
激光治疗是中期病变的有效手段,可减少病变进展的风险。
详细描述
在中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激光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激光凝固视网膜病变区域,可以减 少血管渗漏和防止微血管瘤形成,从而控制病变进展。
案例三: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
总结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讲座课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讲座课件

02
CATALOGUE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与诊断
早期症状
01
02
03
04
视力下降
患者可能感到视力逐渐模糊或 视野变窄。
视物变形
患者看东西时可能会感到形状 扭曲或失真。
眼前黑影
患者眼前可能出现飘动的黑影 或斑点。
闪光感
患者可能感到眼前有闪光感或 光斑。
诊断方法
眼底镜检查
医生通过眼底镜检查观察视网膜血管 病变情况。
总结词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是及早发现和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措施。
详细描述
通过定期眼科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视网膜病变的迹象,如微血管瘤、出血、渗出 等。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延缓病变进展,保护视力。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视网膜病变。
05
CATALOGUE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与康复
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减少细胞内山梨醇的积累,保护视网膜 神经细胞。
免疫调节剂
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延缓病变进展。
基因治疗
基因沉默技术
通过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降低 细胞内有害物质的产生,保护视
网膜细胞。
基因替代疗法
通过将正常基因导入病变细胞,替 代缺陷基因,恢复细胞正常功能。
基因编辑技术
积极心态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 ,正确面对疾病,提高治 疗的依从性。
家属支持
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支 持和关爱,帮助患者度过 难关。
06
CATALOGUE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科研进展与展望
新药研发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少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形成,延 缓病变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风险因素的预防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帮助阻止视网膜病变发生
(有研究显示基线血HbAlc为6.4%-7.0%的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年发生发展 率高达76.83%;基线血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5.2%-6.4%的患者中,5年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发生发展率为24.41%,可以参考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4%以下,但是血糖 控制还要考虑全身情况,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的标准可以放宽。)
我国糖尿病现状
我国1980年时的DM患病率还不足1.0%,2010年我国DM小组的研究结果显示,20 岁以上人群中,DM发病率为9.7%。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2013的统计,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居全球之首,成为“世界 糖尿病之都”,糖尿病在我国18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1.6%,患者总数1.139亿人, 预计到203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将达到1.54亿人。 其中,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是糖 尿病患者多年备受困扰的致盲性眼疾,能夺取视力,让人从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坠入黑 暗的深渊。
水肿,患糖尿病时间越长越容易得;
是糖网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黄斑部渗漏、出血
发生在黄斑的血管渗漏、出血,与糖网合并存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90%以上
的严重视力损害
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
可以避免
早发现、早治疗、定期复查
患者教育
(1)与患者讨论检查结果及其意义; (2)建议无DR的糖尿病患者每年接受一次散瞳检查; (3)告知患者DR的有效治疗依赖于及时的治疗,即使是有良好的视力且无眼
在有DME的患者中应避免使用比格列酮,有证据提示比格列酮使用可能增加 DME发生率高达2.6倍。 血压控制可以缓解视网膜病变的进展。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在DR中 的应用是有意义的。 降低血脂水平可以降低DR的发生发展。 戒烟可以帮助预防DR 阿司匹林效果尚有争论。
23
视力异常,及时就诊
散瞳
散瞳检查眼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患者容易忽视眼部并发症 没有正规的治疗方案 没有正确掌握治疗手段(药物、激光、手术) 和时机 不重视随访
视力异常及时就医治疗
及时有效的眼部治疗可以延缓糖网的进展,改善黄斑水肿
视网膜血管病变严重、出现血管增生、黄斑水肿时,常需要联 合激光、抗新生血管等治疗;
发生有直接关系
• • 吸烟、饮酒 蛋白尿、妊娠、体重BMI、维生素D、染色体1P、3和9
8
糖尿病并发症
• • 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工作年龄人群第一位的致盲性疾病。 在我国,DR在糖尿病患者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4.7%~37.5%,其中增生期视网 膜病变比例在3.3%~7.4% • 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5、10、15年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分别为25%、60%和80%;
出现视网膜脱离等晚期眼底病变,需要手术治疗;
药物注射
激光治疗
抗新生血管治疗
全身治疗是预防基础
最关键的是控制好血糖,同时控制好血压、血脂(控制“三高”)
糖化血红蛋白<7%
血压<140/90mmHg
“坏”胆固醇<1.8mmol/L
控制好“三高”必须遵医嘱服药
清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等健康生活方式是控制好三高的基础 定期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7%)
高危PDR,如波切术前、虹膜红变、新生血管 性青光眼;
抗VEGF治疗能提高并维持视力
14 12 10
8 6 4 2 0 0
VIVID week 100
10.7 2q8* 10.5 2q4* 1.2 Laser
11.4 2q4* 9.4 2q8*
Laser
BCVA (ETDRS letters)
0.7 Laser
内 容
糖尿病流行病学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黄斑水肿 糖尿病预防 糖尿病治疗
世界糖尿病流行病学
国际DM联合会201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已有3.82亿 DM患者,2035年将会达到5.92亿。 发展中国家DM患者数量已超过发达国家;80.0%的DM患 者生活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 预测的2030年DM患者最多的10个国家中,有5个在亚洲, 分别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以及孟加拉共 和国。
肾脏疾病 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 发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 患者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足 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 在其一生中发生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风 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
神经损害 7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神经损害【3】
危险因素

• •
血糖、血压、血脂
病程 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浓度的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的
1/3的糖尿病人中有糖网,约3700万人
1/3的糖网患者面临失明的危险,约1200万人
患糖尿病时间越长、血糖控制越不好,越容易得糖网 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肾脏疾病等疾病者,越容易得糖网
糖网是如何发生的?
视网膜的小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变得脆弱,就像 有裂缝的水管,容易渗漏、出血,从而引起视网膜的病 变,可致视物模糊、黑影等,甚至失明。
部症状者也要定期随诊;
(4)告知患者降低血脂水平、维持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压的重要性;戒烟 (5)与其内科医师或内分泌科医师沟通眼部的相关检查结果; (6)为手术效果不好或无法接受治疗的患者提供适当的支持(例如,提供咨询、 康复或社会服务等); (7)为低视力患者提供低视力功能康复治疗和社会服务。
糖尿病导致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需重视!
糖尿病的三大眼部并发症
白内障:相对容易治疗; 糖尿病黄斑水肿:造成患者视物不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严重时发生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会 造成患者永久性失明; 其中,糖网 与 糖尿病黄斑水肿 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首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最担 心的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会悄 无声息地 “侵蚀”视 网膜健康
Ⅰ期
微血管瘤
IV期
新生血管为区分PDR和 NPDR的标志

Ⅱ期
出血及微血管瘤
V期
新生血管和增殖 膜形成
Ⅲ期
II期+每象限出血点 ≥20个和(或) ≥2个象限有静 脉串珠样变,一 个象限视网膜内 血管异常
VI期
V期+合并有视 网膜脱离, 可合并玻璃 体积血
DME分类
DME分类
临床有意义的 黄斑区有出血点,通常有环形或三角形硬渗,FFA显示局部早期分散的强荧光点,后 期渗漏,液体来自毛细血管瘤样膨出,如果黄斑中心500μm内视网膜增厚、黄斑中 黄斑水肿 心500μm内有硬性渗出伴邻近视网膜增厚、≥500μm有硬性渗出及视网膜增厚,并影 (CSME)
激光治疗
适应症: 背景期 部分光凝 增殖期 PRP 黄斑水肿 MGP
PRP 治 疗
具备以下之三: 网膜前、玻璃体出血 眼底出现新生血管 新生血管谓语视乳头或距视乳头1PD 中、重度的新生血管 PRP可减少50%视力丧失的危险
激光治疗
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前黄斑水肿
第一次光凝治疗后2月
第二次光凝治疗后1月
其他糖尿病相关眼病
白内障
虹膜红变和青光眼 糖尿病性视盘病变 眼外肌运动障碍 屈光变化 感染相关
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是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 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是一种影响视力甚至致 盲的慢性进行性疾病。
13
糖网离我们有多远?
我国有1.1亿糖尿病患者,每10个成人就有一个糖尿病
激光治疗
全视网膜光凝:阻止糖网进展,破坏视网膜无灌注区,降低视网膜的缺血反应; 局部光凝:仅能防止严重视力损伤; 格栅样光凝:仅能防止严重视力损伤; 缺点:部分患者光凝后视力还是会进行性下降;存在中心和旁中心暗点;激光 光斑可扩大进而影响中心视力;可造成RPE(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继发脉络 膜新生血管;
发病率分别为5.2%(3.1%~7.9%)和3.5%(1.9%~6.0%)
三成糖尿病,终会“上 ”眼
糖尿病‘上眼’,就像温水煮青蛙。很多糖尿病患者直到一只眼睛看不见,才想起要去眼科治疗; I 型糖尿病病程10年者,约60%会“上眼”,患病15年以上者80%中招; 而 II 型糖尿病患病10年,约55%会“糖尿病上眼”, 患病15年以上,则有70%的患者会中招;
2q4*
Hale Waihona Puke 0.9 Laser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2 56 60 64 68 72 76 80 84 88 92 96 100
Week
视网膜 水肿
硬性渗出
正常视网膜血管
糖网的视网膜血管渗漏
糖网是进展性疾病
糖网的眼底病变进展快速,随病变进展,视力损害加重,直至失明
正常眼底造影
早期糖网
中期糖网 血管闭塞及 新生血管形成
血管瘤样改变
晚期糖网 视网膜异常血管增生, 正常血管破坏严重
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后期视力减退甚至致盲
糖网共分为6期
我国成人中 每10人就有1名
2030年 中国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
或超1.54亿
我国目前存在三方面问题
我国缺乏糖尿病本身及相关并发症的教育,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 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认识不足。 眼科医生和内科医生的沟通不够,大量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到眼科
检查,存在着一定的漏诊或误诊率。
不同地区和医院之间缺乏统一的诊断筛查标准和相互间的交流。
药物治疗-玻璃体腔内注药术
经玻璃体给药 ①糖皮质类固醇激素: 曲安奈德(TA)、地塞米松缓释系统 抗VEGF治疗适用情况: 糖尿病黄斑水肿,尤其是对传统激光治疗效果 不明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