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考点
标点符号专项练习及答案

标点符号专项练习及答案标点符号常见考点一、逗号、分号、顿号的使用逗号和分号的区别在于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但比句号小。
多个并列的句子之间使用分号,而并列的词语或短语之间使用顿号。
例如,“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可以食用。
”在句子内部,顿号是用于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最小停顿。
但是在并列的谓语、补语或分句之间,不应使用顿号,而应该使用逗号。
例如,“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如“或”“和”“与”“以及”)前面,不应使用顿号。
例如,“‘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时,不应使用顿号。
例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旦的路了。
”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应使用顿号,而应该使用逗号。
例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应使用顿号,如果必须使用标点符号,则应该使用逗号。
例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道》《美丽人生》等。
”二、引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的位置在直接引用时,引用的话应该被视为完整独立的话,句末的标点应该放在引号之内。
在间接引用时,引用的话只是说话的一部分,末标点则应该放在引号之外。
例如,“英国诗人XXX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如果前引号处有冒号,则句末的标点符号应该放在后引号内;如果前引号处没有冒号,则句末的标点符号应该放在后引号外。
当只是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时,不应使用引号。
例如,“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下午四点钟召开。
”一般的专有名词不应使用引号,但是含有概括性的、有特定含义的名词应该加上引号。
例如,“三峡工程”“”“一国两制”“中国梦”。
三、引号与书名号的使用电视节目、报刊栏目、主题比赛等应该使用引号,而不应滥用书名号。
标点符号考点、难点整理

标点符号考点、难点整理一、顿号1、表约数的地方不用顿号,表确数的地方用顿号2、太短的并列成分不用顿号,3、并列词语之间有“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例如,“、以及”是错误的。
4、并列成分作谓语或补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作其它句子成分时用顿号,5、并列成分带有语气词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6、多层并列最小的并列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再大的用分号(根据字或意思)二、问号1、连续问时,每个问句都用问号2、选择问时,在最后的句子末尾用问号,中间用逗号,(如果停顿太短,可以不用逗号)3、问话中含称呼无论称呼在前或在后(含主谓倒装),问号应放在句末,中间用逗号4、表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5、无疑而问,句末用句号,6、可以根据语气词“呀”“啦”“吗”等,确定疑问语气7、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都要用问号8、叹词“啊”“咦”等单用带有疑问语气时,也是疑问句,后面要用问句。
例如咦?我的钢笔怎么不见了?三、括号1、句内括号注释或补充词语,在句中时四处都没有点号。
2、句外括号注释或补充句子,放在点号后面,括号内可有标点例如。
(句外。
)报纸的一段话后紧跟出处出处就是句外括号3、括号内的内容删掉不影响句子完整性;否则,不能用括号4、句内括号注释或补充词语,紧放在该词语之后5、括号内的词语必须是解释词语,否则,该解释去掉;或漏掉的加上去。
四、省略号1、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之类”连用,2、省略号前后不能有点号,(问号、叹号除外)3、省略号与问号连用,问好不能省。
4、听对方说话断断续续用省略号五、书名号1、书名号标明书名、歌名、公告、声明、法律、决议、通知、画名、篇名、报刊名、栏目名(如《实话实说》)等只要有内容的。
如《考试大纲》2、书名号之间不能用点号3、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4、切记书名号对所书内容不能多书、也不能漏书如《论语述而》六、冒号(冒号后面的内容祈祷解释说明或总结关系,否则不用冒号)1、冒号要一管到底,若没有一管到底,可以把冒号改成破折号(注释),逗号(表短暂停顿)或什么也不用(冒号前后是一句话)2、解释总结上文(分总式),提示下文(总分式)用冒号3、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后面用冒号4、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5、一个句子里不能出现两个冒号6、冒号不能接着用“乃”“是”“就是”“即”等连用,否则犯重复的毛病七、引号1、用法有表特殊意义,标特定称谓,表强调突出,表讽刺、否定,用于某种特定名称、简称、节日、纪念日等,表引用成语、熟语、谚语等。
标点符号考点

标点符号考点标点符号在写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语法的正确运用,增加语句的表达力和准确度。
本文将重点介绍标点符号在写作中的常见考点,并探讨如何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来提升文章的质量。
一、句号(.)句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表示一句话的结束。
在正常情况下,每个句子都应该以句号作为结束。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也可以使用省略号或感叹号来代替句号,以增加句子的表达力。
例如:1. "今天天气晴朗。
"(正常情况下使用句号)2. "我们终于赢了!"(使用感叹号来表达强烈的情感)二、逗号(,)逗号在写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来分隔列举的成分、分隔并列的句子成分,还可以用来表示插入语。
1. 列举:在列举时,逗号用于分隔不同的成分,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橙子、香蕉和草莓。
"2. 并列句子成分:在并列句子中,逗号用于分隔并列的句子成分,使句子结构更加平衡。
例如:"他喜欢唱歌,她喜欢跳舞。
"3. 插入语:逗号还可以用于标记插入语,插入语是对句子进行补充说明的成分。
例如:"他,一个年轻的工程师,设计了这个机器。
"三、问号(?)和感叹号(!)问号和感叹号用于表示疑问和感叹,并且通常只用一个标点符号来表示。
例如:"你是怎么做到的?""太棒了!"四、冒号(:)冒号在写作中主要用于引出说明、解释、列举或总结等成分。
它可以使句子更加连贯,将不同的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例如:"这几件事情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我最喜欢的事情。
"五、分号(;)分号主要用于分隔并列的句子成分,与逗号不同的是,分号的作用更强调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
例如:"他已经完成了任务;现在,他可以休息一下了。
"六、引号("")引号用于引述别人的话、标识特定的词语或短语,以示与其他部分的区别。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考点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考点中考语文中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一、逗号的使用:1.用逗号分隔并列成分:例子:我有两个爱好,音乐和运动。
2.用逗号分隔长句中的短语或从句:例子:站在山顶上,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快乐。
3.用逗号分隔表示指示、选择、强调、否定等意思的词语:例子:请你,闭上眼睛,再说一遍。
4.用逗号分隔句子中的插入语:例子:山东,我的家乡,风景优美。
5.用逗号分隔句子中的省略部分:例子:我吃苏打饼干,弟弟吃心形的。
二、句号的使用:1.用于陈述句的句末:例子:我喜欢跳舞。
2.用于祈使句的句末:例子:请你闭上眼睛。
3.用于特殊疑问句的句末:例子:你是怎么学会的呢。
4.用于感叹句的句末:例子:多么美丽的风景啊!三、问号的使用:1.用于一般疑问句的句末:例子:你去过西安吗?2.用于反义疑问句的句末:例子:你喜欢她,是吗?四、感叹号的使用:1.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或词语的结尾:例子:太好了!2.用于感叹句的句末:例子:好美啊!五、引号的使用:1.用于引用直接的陈述、疑问、感叹的句子或词语:例子:"他说:“我错了。
”"2.用于表示实际意义字词、习惯用语、特定的称谓等:例子:你懂得“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吗?六、括号的使用:1.用于插入语、解释性语句的前后:例子:明明说了(或)做了这么多,她却没得到赞扬。
2.用于附注、注释、括号里的数学等特定用法:例子:请计算5+(3×2)。
七、省略号的使用:1.用于表示语句的不完整或懒散:例子:我想了一会儿...2.用于表示句子的省略或语气的停顿:例子:我...我不知道怎么说。
八、冒号的使用:1.用于引出直接引语或示例:例子:“我喜欢你。
”他说道。
2.用于列举事项之前:例子:你需要准备的东西有:笔、纸、书。
九、分号的使用:1.用于分隔句子或词组:例子:她喜欢吃苹果;我喜欢吃橙子。
标点符号的用法考点

标点符号考点用法一、书名号。
知识提要:书名号一般用于书名、篇名、报刊名、歌曲名、电视名、电影名等。
注意:1、相邻两个书名号之间无需用顿号隔开。
2、书名号使用的范围很广,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例题:1、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我很喜欢读《石灰吟》和《墨梅》这两首诗。
3、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真精彩!练习:1、在美国看到祖国的水兵听到歌唱祖国的乐曲作为中国人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兴奋呢2、我订了少年文艺哥白尼小数报等版刊杂志。
3、我喜欢看这两部电影爱德华医生和雨人二、省略号。
用法归纳:1.表示说话的断续。
"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 (莫泊桑《项链》)2.表示列举的省略。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 (鲁迅《故乡》)3.表示说话的中断。
"我立刻胆怯起来,我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
”那是......实在......我就不清,......其实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
”" (鲁迅《祝福》)4.表示语意未尽,让人思索。
"原来如此……"(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5.表示引文的省略。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用法(表示列举的省略)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什么呢?用法(表示说话的断续)6、表示沉默:例题:1、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A2、王强对老师说“《石灰吟》我会背了。
千锤万击出深山……”B3、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C练习:1、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2、他气喘吁吁的跑来说:“你……你们……快……快去看看。
”()3、她轻轻地哼起《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4、花开花落,候鸟迁徙,四季轮回,潮汐涨落……自然界的周期重演现象可曾引起过你的注意?()三、引号。
标点符号易考点、易错点集合(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易考点、易错点集合(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的用法)顿号1. 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句中“三、四里”表示的是大概距离,并非确切数字,应删去顿号。
)小姑娘看上去十二、三岁。
(“十二、三岁”表示的是大概年龄,并非准确的岁数,应该删去顿号。
)当表示的数字是以下两种情况时,应该用顿号。
一是序数,如:“今天参加活动的是八、九年级的学生。
”(“八、九年级”表示年级序号,要用顿号隔开。
)二是涉及两个对象,如:“离家乡远了久了,人往往愁肠百结。
比如唐代诗人刘皂《旅次朔方》诗里一、二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
”其中的“一、二句”指的是诗中的前两句,即第一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和第二句“归心日夜忆咸阳”,所以“一、二”之间要用顿号隔开。
(当然,如果不是相邻的两个数,一般是要用顿号隔开的。
)2. 并列词语间无停顿或停顿很小,且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再加顿号。
例如:要切实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
(句中“中、小学生”之间不需要停顿,应删去顿号。
)3. 两层以上并列词语之间大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例如:为促进跨省城市间合作,山东济南、青岛、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句中各城市之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存在着并列分层,“青岛”“苏州”之后的顿号应改成逗号,以标明层级。
)4.引号、书名号连用时不使用顿号。
例如:(1)“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分别比喻什么?(2)《阁夜》、《旅夜书怀》、《客至》、《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律诗的代表作品。
(顿号应全部去掉)5. 在并列的几个谓语之间不能用顿号,要用逗号。
例如: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所引燃的旺盛的战斗能量,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仍然是爱。
(句中“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三项虽然是表并列关系的短语,但它们不是在一个句子内部,因为这三个并列的短语都是充当谓语的,构成三个分句,并列的分句之间是不能用顿号的,应改为逗号。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考点、易错点

顿号1.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句中“三、四里”表示的是大概距离,并非确切数字,应删去顿号。
)小姑娘看上去十二、三岁。
(“十二、三岁”表示的是大概年龄,并非准确的岁数,应该删去顿号。
)当表示的数字是以下两种情况时,应该用顿号。
一是序数,如:“今天参加活动的是八、九年级的学生。
”(“八、九年级”表示年级序号,要用顿号隔开。
)二是涉及两个对象,如:“离家乡远了久了,人往往愁肠百结。
比如唐代诗人刘皂《旅次朔方》诗里一、二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
”其中的“一、二句”指的是诗中的前两句,即第一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和第二句“归心日夜忆咸阳”,所以“一、二”之间要用顿号隔开。
(当然,如果不是相邻的两个数,一般是要用顿号隔开的。
)2. 并列词语间无停顿或停顿很小,且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再加顿号。
例如:要切实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
(句中“中、小学生”之间不需要停顿,应删去顿号。
)3. 两层以上并列词语之间大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例如:为促进跨省城市间合作,山东济南、青岛、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句中各城市之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存在着并列分层,“青岛”“苏州”之后的顿号应改成逗号,以标明层级。
)4.引号、书名号连用时不使用顿号。
例如:(1)“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分别比喻什么?(2)《阁夜》、《旅夜书怀》、《客至》、《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律诗的代表作品。
(顿号应全部去掉)5. 在并列的几个谓语之间不能用顿号,要用逗号。
例如: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所引燃的旺盛的战斗能量,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仍然是爱。
(句中“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三项虽然是表并列关系的短语,但它们不是在一个句子内部,因为这三个并列的短语都是充当谓语的,构成三个分句,并列的分句之间是不能用顿号的,应改为逗号。
标点符号的一些考点

标点符号【部分常用用途】句号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2.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问号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2.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3.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4.问号用于句内,也可表示存疑或不详叹号1.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
使用叹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反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2.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3.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叹号逗号1.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一般都用逗号。
顿号1.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2.用于需要停顿,重复一样的词语之间。
分号1.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2.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3.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冒号1.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如“说”“例如”“证明”等)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2.表示总结上文。
3.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
冒号用在提示性话语之后引起下文。
表面上类似但实际不是提示性话语的,其后用逗号。
冒号应用在有停顿处,无停顿处不应用冒号。
引号1.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2.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3.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破折号1.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2.标示插入语4.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4.标示话题的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名号用法《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重新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
对书名号是这样定义: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例如: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你读过鲁迅的《孔乙己》吗?c)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d)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
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
例如:《〈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但实际使用中,书名号已大大超出了这个范围,电影名、电视剧名就常常用书名号,例如:(l)有一次和宿舍的女生去看《罗马假日》……(《南方周末》2004年4月7日22版)(2)梁从诫直言: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是对历史事实和文化精神的双重歪曲。
(《中华读书报》2000年5月10日第5版标题)书名或篇名的简称或合称也可以用书名号,因为它们也是书名篇名,在人们心目中,它们和全称是等价的。
书名号的作用是区分书名与非书名,以避免产生误解。
有人不用书名号,而用引号,这样一来,引号的负担就太重了。
从当前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出版物对书名或篇名的简称是加书名号的。
例如:(1)1996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筒称《用法》)对此并无明确规定。
(《语文建设》2000年第2期第15页)(2)《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新增收了不、少词目……当然,《现汉》的这些情况在修订本中大有改观。
(《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1期第105页)(3)娃娃今天要不要读《四书》《五经》(〈〈家庭教育〉〉2004年第三期)此外,电视的栏目有时也用书名号,例如:(1)经济频道在已形成品牌效应的《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幸运52》、《开心辞典》、《对话》、《生活》等一大批名牌栏目,推出众多各具特色的栏目。
(〈〈人民日报〉〉)(2)晚间龙头栏目《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与新开的早间栏目《第一时间》、午间栏目《全球资讯榜》共同构筑经济频道的主线;服务版块包含《生活》、《前《为您服务》,为观众提供无微不至的生活服务。
(〈〈人民日报〉〉)《健康之路》、沿》、这种用法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此外,戏剧、歌曲、乐曲、绘画、雕塑、摄影等的作品名称也可以用书名号标示。
书名号的作用已扩大到标示各类作品(包括用文字、声音、图像、动作等表现的作品等)的名称。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随意扩大书名号的使用范围如将书名号用于产品名、奖品名、单位名、活动名、课程名、会议名等。
问号1、选择问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所以只在句末用问号,句中各项用逗号。
2、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如: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人们的对立面反对谈们呢?3、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巨魔也可以用问号。
如:你来一下好不好?4、主谓倒装句,问号在句末。
如:怎么了,你?5、含有疑问词,但并非真正发问,不应用问号。
如: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桥怎么建,哪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6、独立问句,插入语“你想”“我想”后边的问句,该用问号用问号。
我想,是不是该动身了?2006年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一场名为“相约文博会·爱心万里行”的大型文艺晚会将在省体育中心举办,一万人将现场进行手语表演,以此倡导“爱心文化”。
B.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C.老人拿到医疗救助金后感动地说:“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虽然得了重病,并不可怕,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呢。
”D.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考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此题答案是A。
实际上,B选项中,“记者由此推想”和“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是连贯而独立的句子,而且,后句发问更引人深思,表达效果好。
处理为陈述句,恰恰削弱了表现力。
感叹号1、有些感叹词后边要用感叹号。
啊呀!我的宝贝!我的心肝!2、有些感叹词后可以不带叹号。
他呀,就是倔!3、带有强烈感情的祈使句句末。
多一点尊重吧,人们!4、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句末。
宝贵的时光就这么白白浪费掉,岂不让人痛心!5、带有强烈感情的陈述句句末。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6、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的感叹句,句中用逗号,句末用叹号。
7、为了表示特别大的声音或强烈的感情,可以连用两个或三个感叹号。
起火了!跑!!快跑!!!顿号1、有的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又被人们熟知,不需停顿。
2、概数(约数)间不用顿号。
3、不是约数,而是相邻两个数字,要用顿号。
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都来了。
4、并列词语间有“啊”“啦”等语气词时,联合成分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什么黄花呀,木耳呀,干笋呀,蘑菇呀,满满地装了一筐。
5、意思不是并列词语,中间不用顿号。
发行工作会议以后,领导当即作出“早动手,早宣传,努力扩大征订面”的指示。
6、并列的联合词组比较长,停顿大,用逗号,不用顿号。
祖国四化光辉的前途,人民幸福美好的未来,无时无刻不在激动着青年人的心。
7、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时,中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那种叫“水晶”的,长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雕刻出来的。
8、并列词语有两层以上,小的层次和大的层次依次用顿号、逗号、分号。
9、并列词语间有有连词,不必再用顿号。
10、并列分句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平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11、句子中同一语法成分的并列短语间,用顿号不用逗号。
我校是×××捐资百万美元,跨省办起的三所外语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逗号1、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强调,或主语后带语气词,主语后用逗号。
2、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有时要停顿,用逗号。
3、宾语较长,前面用逗号。
4、状语在句首,后面用逗号。
5、倒装句间用逗号。
6、并列词组间。
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
7、句中某些特殊成分,如同位语间、插入语后。
分号1、分条陈述之间用分号。
读书十忌:一忌贪多;二忌求快;三忌疲劳战;四忌不求甚解;五忌无恒心大志;六忌低估自己;七忌心猿意马;八忌过于追求十全十美;九忌骄傲自满耻求于人;十忌盲目模仿他人的学习方法。
2、分条陈述之后,等等之前,用分号。
中国谜语具有许多特点:一是结构固定,形式活泼;二是趣味性浓,引人入胜;三是文学性强,形象生动;等等。
3、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
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不只是柴米油盐醋。
冒号1、间接引语前有“某某人说”后,一般用逗号。
2、两处引语间,提示语后,用逗号,不用冒号。
3、总括语前用冒号。
4、下文和提示语内容不一致,不能用冒号。
一个人在世界上要担任三种角色,即在工作岗位是职业人,在家庭中是家庭人,在社会上是社会人。
5、冒号统摄到句末。
6、注意分号与冒号的混用。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者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7、同一个句子内部,不可套用冒号。
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
引号1、表突出或强调。
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2、表讽刺或否定。
还要让它“留芳”百世吗?3、表特定称谓,绰号。
4、需要强调的新名词,专名。
5、转述他人话语大意,可以不用引号。
(注意提示语)我们语文老师常说:学语文靠积累,考循序渐进,靠“眼到、手到、心到”。
6、引号与句末点号的连用要注意。
7、引号与书名号不要混用。
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主办《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8、注意加引范围不清。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给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你该在“胜利”广场站下车。
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时出现于天宇。
(?)国庆节将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
“天安门”前花团锦簇,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争相与“天安门”合影留念。
破折号1、注意破折号前面点号的用法。
前面点号一般省略不用。
但有时候为表示话题的转换延长停顿时间,以突出所转换的话题,或为了更去年高出地表示语意的递进、话语的间歇等,也可以在破折号前用点号。
2、注意破折号与顿号的区别。
患者的丈夫、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汉“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二哥,您可不能忘了大行皇帝、咱们大哥是怎么死的啊!3、注意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语并用。
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就是“中外之界”。
括号1、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末尾点号后,括号内若是句子,句末可以带点号,也可不带。
2、不该用括号的时候不能滥用。
中国人口过剩,然而又缺乏人才。
(这是因为教育落后造成的。
)她还没有来得及说声感谢的话,他就重重地(不,应该说是深深地)吻了妻子一下。
3、句内括要紧跟所解释或补充的成分。
出版社除出了《读书生活》和《认识》两种杂志外(均因抗战爆发而停刊,现已少为人知,然而很有分量),还出了若干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