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实训方案 (1)
统计学专业课程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统计学专业课程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将所学的统计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收集: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实际数据。
2.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分类等处理,确保数据质量。
3.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分析。
4. 结果解释:根据分析结果,对实际问题进行解释和评价。
5. 报告撰写: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三、实训过程1. 数据收集在本次实训中,我们选择了某企业销售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查阅企业销售报表,收集了该企业近一年的销售数据,包括销售额、销售数量、销售区域等。
2. 数据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中存在一些异常值,如销售额为负数等。
我们对数据进行清洗,将异常值剔除,并对缺失数据进行填充,确保数据质量。
3. 数据分析(1)描述性统计:对销售额、销售数量、销售区域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2)推断性统计:运用假设检验方法,对销售额、销售数量等变量进行显著性检验,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4. 结果解释通过对销售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销售额在第一季度达到最高,而在第四季度有所下降。
这可能与企业季节性销售策略有关。
此外,我们还发现销售额与销售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销售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销售额。
5. 报告撰写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撰写了实训报告,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实训目的和意义(2)实训内容和方法(3)实训过程及结果(4)实训收获和体会四、实训收获与体会1.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统计学中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统计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我们选择了统计学作为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提高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与方法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收集与整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运用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清洗。
2. 描述性统计:运用统计图表(如直方图、饼图、散点图等)对数据进行直观展示,并计算均值、标准差、方差等描述性统计量。
3. 推断性统计:运用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推断,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4. 统计软件应用: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提高数据分析效率。
三、实训过程与结果(一)数据收集与整理我们以某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方面。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有效问卷300份。
收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和清洗,去除了缺失值和异常值,最终得到300份有效数据。
(二)描述性统计1. 性别分布:根据性别统计,男生占比55%,女生占比45%。
2. 年龄分布:年龄主要集中在18-22岁,其中19岁和20岁的人数最多。
3. 专业分布:涉及多个专业,其中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专业人数较多。
4. 学习成绩分布:平均成绩为75.6分,最高分为96分,最低分为48分。
(三)推断性统计1. 性别与学习成绩的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性别与学习成绩无显著差异。
2. 年龄与学习成绩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
3. 专业与学习成绩的关系: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专业间学习成绩存在显著差异。
(四)统计软件应用运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
统计学实训报告 (1)

统计学实训报告 (1)
本报告旨在总结并分析统计学实训的结果。
以下是实训过程、数据收集与分析所涉及的步骤和结果。
实训过程
1. 选题:
通过讨论和研究,我们选择了探究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为实训课题。
2. 数据收集:
我们收集了过去五年的城市人口数据和对应的经济指标数据。
3. 数据清洗: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清洗,包括纠正错误数据、处理缺失数据等。
4.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我们进行了以下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结果
1. 相关性分析:
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我们发现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 回归分析:
通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我们建立了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验证。
3. 预测结果:
基于建立的回归模型,我们进行了城市人口增长的预测,并给出了未来五年的预测趋势。
结论
本实训通过对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数据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 基于建立的回归模型,可以预测未来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
根据上述结论,政府和决策者可以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策略,以促进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以上是本次统计学实训报告的总结和分析结果。
希望本报告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统计学基础相关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统计学基础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培养良好的统计思维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实训内容1. 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与实训课题相关的数据。
(2)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排序等处理,使其符合统计分析的要求。
2. 描述性统计分析(1)计算各种统计指标,如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
(2)绘制各种统计图表,如直方图、饼图、散点图等,直观展示数据分布特征。
3. 推断性统计分析(1)运用假设检验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假设是否成立。
(2)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如线性回归、多元回归等,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4. 统计软件应用(1)使用SPSS、Excel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学会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图表制作、数据导出等功能。
三、实训步骤1. 确定实训课题:根据学生专业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实训课题。
2. 数据收集与整理:查阅资料、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整理。
3. 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统计指标,绘制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分布特征。
4. 推断性统计分析:运用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5. 统计软件应用:使用SPSS、Excel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6. 实训报告撰写:根据实训过程和结果,撰写实训报告。
四、实训结果分析1. 数据收集与整理:通过实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为后续统计分析奠定基础。
2. 描述性统计分析:学生能够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了解数据分布特征。
3. 推断性统计分析:学生能够运用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假设是否成立,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实训方案 (1)

统计学实训方案(一)“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专业班级设计者时间:年月日一、调查对象:二、调查单位:三、调查目得:四、调查项目:五、调查表:六、调查时间:七、调查工作得组织实施计划1、领导机构与组成人员:2、调查方式方法:3、调查工作得规划与程序:4、调查前得准备工作:统计学实训项目(二)“统计分组”工作项目专业班级完成人时间: 年月日资料:广东某私营企业向全国招聘农民工40名,这些农民工得资料如下:李敏(女)山东35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30元。
汪宏(男)河南23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560元。
江山(男)河南24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280元。
张巧(女)四川28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600元。
王小明(男)四川26岁;日组装产品12件;12月份劳动收入1970元。
黄红(男)湖南24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2370元。
胡逛传(男)四川46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820元。
黄铭(男)湖南36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050元。
秦索钱(男)内蒙25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360元。
张群(女)湖南22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180元。
张思明(男)广东28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790元。
邹陈既(男)山东35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580元。
佘思(女)四川25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430元。
陈民豪(男)湖南2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560元。
张志(男)湖南23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370元。
王小智(男)湖南25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20元、李广志(男)河南2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2180元。
秦思(男)河南27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300元。
统计学课内实验报告(详解+心得)1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一)目的实验一: EXCEL的数据整理与显示1. 了解EXCEL的基本命令与操作、熟悉EXCEL数据输入、输出与编辑方法;2. 熟悉EXCEL用于预处理的基本菜单操作与命令;3. 熟悉EXCEL用于整理与显示的基本菜单操作与命令。
实验二: EXCEL的数据特征描述、抽样推断熟悉EXCEL用于数据描述统计、抽样推断实验三: 时间序列分析掌握EXCEL用于移动平均、线性趋势分析的基本菜单操作与命令。
实验四: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掌握EXCEL用于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操作与命令。
(二)要求1.按要求认真完成实验任务中规定的所有练习;2.实验结束后要撰写格式规范的实验报告, 正文统一用小四号字, 必须有页码;3、实验报告中的图表制作要规范, 图表必须有名称和序号;4、实验结果分析既要简明扼要, 又要能说明问题。
二、实验任务实验一根据下面的数据。
1.1用Excel制作一张组距式次数分布表, 并绘制一张条形图(或柱状图), 反映工人加工零件的人数分布情况。
从某企业中按随即抽样的原则抽出50名工人, 以了解该企业工人生产状况(日加工零件数):117 108 110 112 137 122 131 118 134 114 124 125 123127 120 129 117 126 123 128 139 122 133 119 124 107133 134 113 115 117 126 127 120 139 130 122 123 123128 122 118 118 127 124 125 108 112 135 5091.2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并绘制直方图。
1.3 假设日加工零件数大于等于130为优秀。
实验二百货公司6月份各天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257 276 297 252 238 310 240 236 265 278271 292 261 281 301 274 267 280 291 258272 284 268 303 273 263 322 249 269295(1)计算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均值、众数、中位数;(2)计算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极差、标准差;(3)计算日销售额分布的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统计学实践课程设计

统计学实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统计学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进行数据描述和分析。
2.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频数分布直方图等方法整理和展示数据的能力,了解数据背后的信息。
3. 使学生掌握概率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
2. 提高学生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能,如Excel、SPSS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问题解决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认识到统计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有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数据和分析结果要有批判性思维。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运用统计学知识对社会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针对高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统计学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对课程目标进行有效分解和落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统计学基本概念: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进行讲解。
2. 数据整理与展示: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饼图等,引用教材第三章案例进行分析。
3. 概率初步:概率的定义、计算方法,条件概率,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进行教学。
4. 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引用教材第五章实例进行讲解。
5. 统计软件应用:Excel、SPSS等软件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的应用,结合教材第六章内容进行操作演示。
统计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统计学实验】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建立数据集及数据集的预处理(2课时)1.实验目的通过建立数据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统计的基本程序及样本数据在整个程序中的位置,掌握统计数据测量尺度的类型及变量的类型,了解原始样本数据与SPSS数据集之间的对应关系,熟练掌握SPSS数据集建立的方法。
通过数据集的预处理实验,使学生了解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意义,学会对数据集进行编辑、整理和初步加工的方法与步骤。
2.实验要求教师课前做好实验数据及案例准备,实验员安装好SPSS统计分析软件,学生完成统计学实验书后思考题。
3.实验条件(硬件、软件、教材等)硬件:计算机系统软件:安装SPSS统计分析软件,13.0以上版本均可。
4. 实验内容根据案例中的问卷确定变量个数,定义变量属性,录入样本数据,建立数据集,转换Excel 格式文件,合并数据集,排序,变量间的简单计算,选择观测,清点观测,分类汇总,分组,拆分数据,数据文件的转置。
5. 实验操作指南见教材:统计学实验,冯力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6. 实验结果学生将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上传给老师。
实验二数据的图表描述(2课时)1.实验目的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会针对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进行图表分析,掌握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及数值型数据的图表描述方法。
2.实验要求教师课前做好实验数据及案例准备,实验员安装好SPSS统计分析软件,学生完成统计学实验书后思考题。
3.实验条件(硬件、软件、教材等)硬件:计算机系统软件:安装SPSS统计分析软件,13.0以上版本均可。
4. 实验内容根据案例原始数据,针对品质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条形图,频数分布帕累托图,频数分布饼形图及复式饼图,交叉表;针对数值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及图表展示,制作频数分布表;针对分组数据绘制直方图,未分组数据绘制茎叶图和箱线图;针对时间序列数据绘制线图;针对双变量数据绘制散点图;针对三变量间的数据关系绘制气泡图;针对多变量间的数据关系绘制雷达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实训方案(一)“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专业班级设计者时间:年月日一、调查对象:二、调查单位:三、调查目的:四、调查项目:五、调查表:六、调查时间:七、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1、领导机构和组成人员:2、调查方式方法:3、调查工作的规划和程序:4、调查前的准备工作:统计学实训项目(二)“统计分组”工作项目专业班级完成人时间:年月日资料:广东某私营企业向全国招聘农民工40名,这些农民工的资料如下:李敏(女)山东35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30元。
汪宏(男)河南23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560元。
江山(男)河南24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280元。
张巧(女)四川28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600元。
王小明(男)四川26岁;日组装产品12件;12月份劳动收入1970元。
黄红(男)湖南24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2370元。
胡逛传(男)四川46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820元。
黄铭(男)湖南36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050元。
秦索钱(男)内蒙25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360元。
张群(女)湖南22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180元。
张思明(男)广东28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790元。
邹陈既(男)山东35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580元。
佘思(女)四川25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430元。
陈民豪(男)湖南2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560元。
张志(男)湖南23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370元。
王小智(男)湖南25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20元。
李广志(男)河南2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2180元。
秦思(男)河南27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300元。
曾令江(男)河南24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450元。
苏锡常(男)湖南25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750元。
张国庆(男)重庆23岁;日组装产品12件;12月份劳动收入2190元。
光传输(男)湖南26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300元。
宋钱(男)山东25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749元。
乾坤锁(男)河南3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40元。
郑克爽(男)湖南25岁;日组装产品12件;12月份劳动收入1680元。
开山怪(男)湖南53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638元。
江口(男)山东2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450元。
苏见信(男)河南56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333元。
鹧鸪哨(男)山东2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720元。
张成林(男)湖南26岁;日组装产品12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90元。
邵康节(男)河南24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480元。
徐世昌(男)广东36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90元。
圣盔谷(男)黑龙江36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20元。
松江河(男)湖南26岁;日组装产品16件;12月份劳动收入3880元。
朱大可(男)山东24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600元。
孙家栋(男)山东36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460元。
清河门(男)山东22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50元。
周大生(女)山东26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100元。
见思过(男)湖南25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681元。
邹红(女广东55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950元。
项目任务:该企业的厂长李鸿民(法人代表)是一名很正直的企业家,他想了解这40名工人的男女人数及比例、来源地情况及结构和年龄结构;他还想知道这40名工人的日组装能力和12月份的收入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这40名工人的管理。
作为行业企业家的李鸿民知道,本行业工人的日组装产品13件约为平均水平、行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2500元、行业工人的平均年龄约35岁。
请你用统计分组的知识,为该企业的厂长李鸿民提供相关数据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或对策。
统计学实训项目(三)“分配数列制图”工作项目专业班级完成人时间:年月日1、某工厂30名2008年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5 6 5 4 3 3 4 5 2 2 1 43 2 26 1 1 6 4 4 5 3 3 5 4 44 3 2任务一:根据资料1,试编制“分配数列”并绘制“折线图”2、某商业企业50名员工2011年完成销售定额的百分数如下:114 128 117 158 153 94 85132 134 167105 123 103 115 142 108 75152 105 123102 134 125 116 130 120 98132 151 13788 100 104 142 131 126 99135 143 13797 89 137 121 134 124 105 111 136 138任务二:根据资料2,试编制“分配数列”并绘制“直方图”统计学实习项目(四)“综合指标的识别与计算”工作项目专业班级完成人时间:年月日“综合指标的识别与计算”资料1、某学院有200名专职教师:教授10名、占5%;副教授60名,占30%;讲师80名,占40%;助教50名,占25%;高中初级职称的比例是7:8:5。
女专职教师120名占全体专职教师的60%。
全院专职教师平均年龄为36岁。
全院专职教师中有98%为双师型教师,有4名年轻教师不是双师型教师,但只占2%。
全院专职教师计划2011年完成科研项目10项、教改项目20项、发表学术论文400篇、编写教材20本;实际执行情况是完成科研项目12项、教改项目28项、发表学术论文380篇、编写教材16本;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分别是120%、140%、95%、80%。
学院图书馆藏书100万册,其中专职教师专区有藏书20万册,专职教师的人均藏书量为1000册,是上年的120%。
200名专职教师的人均办公室面积是5平方米。
专职教师2009年12月总收入为100万元,人均月收入是5000元,平均差为500元,平均差系数为10%;其中张志敏教授的个人月收入为28000元为最高,李夏蓉助教的个人月收入为2800元为最低,个人月收入最高和最低相差25200元,专职教师2009年12月人均月收入5000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5%,但与本地的M学院专职教师2009年12月人均月收入6000元相比,只有M学院的人均月收入的83.3%。
2、2010年某城市两商场同种商品不同等级的价格及销售额资料如下表所示3、某企业工人日组装产品量资料如下表所示任务一:根据资料1,完成以下工作1、统计总体是。
总体单位是。
2、标志有标志表现有。
标志值(或变量值)有。
变量有。
3、总量指标有。
4、计划完成程度指标有。
5、结构相对指标有。
6、比例相对指标有。
7、比较相对指标有。
8、动态相对指标有。
9、强度相对指标有。
10、平均指标有。
任务二:根据资料2,试计算比较那个商场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
任务三:根据资料3,试计算工人的平均日组装量、平均差和平均差系数。
并对计算所得数据进行简要分析。
统计学实习项目(五)“时间数列的现状分析与趋势预测”工作项目专业班级完成人时间:年月日资料1、某商业企业2005-2010年的销售额资料如下2、某商业企业2005—2010年各季度A商品销售资料如下(千件)3、某钢铁企业2005—2011年钢材产量如下表(万吨)项目任务一:试根据资料1,完成以下工作填表:项目任务二:试根据资料2,用“季节指数法”预测2011年第2、3、4季度可能的销售量。
项目任务三:试根据资料3,用“最小平方法”预测2012年可能的钢产量。
统计学实习项目(六)“指数体系的建立与分析”工作项目专业班级完成人时间:年月日资料1、上海某工业企业2005年和2010年的生产和销售资料如下2、近些日子来,永川中山路居民宋前深感钱不够用,物价涨的也快,为此整天闷闷不乐、苦恼不堪!以下是他近两个月的主要消费资料:3、永川区零售商品的个体指数和固定权数资料如下表项目任务一:根据资料11、列表计算“生产成本”、“销售成本”、“销售量”、“销售金额”的个体指数2、计算“生产成本”、“销售成本”、“销售量”、“销售金额”总指数项目任务二:根据资料2,建立指数体系,分析宋钱同志2011年7月比2011年6月多支出390元钱的原因(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方面进行分析)项目任务三:根据资料3,使用W1和W2分析计算永川区零售商品的价格总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