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练习题及答案: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高一历史练习题及答案: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高一历史练习题及答案: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语】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以下是xx为大家推荐的有关高一历史练习题及答案: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如果觉得很不错,欢送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1.“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假设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解析:1894年9月,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

邓世昌命官兵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时,不幸为一条鱼雷所中而漂浮。

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答案:C2.1894年10月西方列强报刊评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

〞这揭露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野蛮暴行是()A.朝鲜丰岛海面不宣而战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C.在旅顺对和平居民进行*D.出兵*东学党起义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材料内容分析“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分析,应是日在旅顺进行*。

答案:C3.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

这里的“要求〞是指()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正值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

此时它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成以资本输出为主。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取得了在华开设工厂的特权,正反映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答案:B4.下列图中的情景反映的应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影响()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的能力。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刺激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

1897年冬,从德国侵占胶州湾开始,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答案:C5.《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在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线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解析:此题学生易误选D项或B项,主要原因是不能准确理解《马关条约》中每一项内容对中国的危害。

高一历史必修一练习(附练习题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练习(附练习题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民版)练习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选择题1.公元前21世纪,禹之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

这反映了(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D.专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3.商鞅一人多姓。

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

”其中“商”姓来源于( )A.所任官职名 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4.《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C.等级制 D.世袭制5.“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左传》的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周王室强大 B.郑伯不畏周王C.分封制瓦解 D.诸侯之间不和6.根据《孟子》、《管子》的说法,天子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不满五十里的便是附庸。

这说明分封制度( )A.是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B.是“礼制”的表现形式C.扩大了商朝的统治疆域D.便于实行按亩纳税7.《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被破坏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C.等级制度被破坏D.贵族特权被废除8.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

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A.世官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9.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

高一历史答案

高一历史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1)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维新运动;清末新政。

(6分)
评价:①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②创办了一
批近代企业,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③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④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⑤推动了中国经济、军事、教育上的现
代化;⑥没有改变封建统治,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

(6分,任答三点即
可)
(2)重大成就: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形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卫生体系;国防上原子
弹、氢弹等试爆成功;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8分,任答四点即可)32.(1)表现:人口众多;商贸发达;西南大都会。

(4分,任答两点即可)
原因:社会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迁入,劳动力不断增加;自然条件优越;兴建
水利工程;农耕经济发达;丝绸之路的推动;前代奠定的良好经济基础;劳动人民
的辛勤劳动。

(8分,任答四点即可)
(2)新变化:人口恢复增长;工商业等发展迅速;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商人阶层的力量不断增强;君主统治加强;现代国家的雏形开始出现。

(8分,任答四点即可)
第1页。

高一上历史练习册答案

高一上历史练习册答案

高一上历史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秦朝统一六国的起始年份是公元前多少年?A. 221年B. 222年C. 223年D. 224年答案:A2.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哪项重要的文化政策?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推行百家争鸣C. 提倡道教D. 推广佛教答案:A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导致了贵族阶层的衰落C. 增加了农民的负担D. 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答案:A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开展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失散的亲人D. 探索未知世界答案:B5. 清朝末期,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英国对中国的侵略B. 中国对英国的贸易逆差C. 中国禁止鸦片贸易D. 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需求答案:D二、填空题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__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郡县7.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________。

答案:白居易8.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共进行了________次下西洋的航行。

答案:七9. 清朝末期,中国在________条约中被迫开放多个通商口岸。

答案:南京10.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________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答案:孙中山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

答案: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局面,以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而著称。

这一时期,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商业贸易,使得国家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状态。

12. 请简述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

答案:洋务运动是清朝晚期一场以自强为目的的改革运动,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西方科技、兴办实业、建立新式军队等。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来增强国力,抵御外来侵略。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洋务运动并未能实现其预期目标,最终以失败告终。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 (3)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 (3)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答案】–高祖担任汉王后,将封地转变为公士,使诸侯失去封地之政治实体。

–刘邦消灭吕氏后,基本上恢复了封建的政治制度。

2.【答案】长平之战3.【答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制度。

他废除了封建制度,取消了各地的诸侯国,设立了将军、县令、郡守等官员,以控制地方。

4.【答案】③国家中央集权制④取消封建制度5.【答案】财力、军力第二章:封建制度的社会基础1.【答案】–“中国社会地位的不动性”–宗法制度的复杂性2.【答案】万姓歧博士署,明初行署乡级组织3.【答案】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员以及延续两千多年的时间,其影响力是巨大的。

科举制度采取了考试加士人出身相结合的模式,以选拔优秀人才参与政府工作。

第三章:早期的农村经济1.【答案】–纺织业–织布业–陶产品制造业–金属器制造业2.【答案】–万绒灵的书上载有供品供奉,供品上写着“皇帝子孙受谒在此山”–这表明万绒灵长期供奉的对象是是中国的皇帝(秦始皇或秦兵马俑)第四章: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1.【答案】“邯郸雅歌”,主要描绘了奴隶社会的劳动生活和劳动技术。

2.【答案】周材制度第五章: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1.【答案】明前统治百姓逐渐改变了地方社会中的等级制度,经渐渐由种赋制向井田制转变。

这使得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了经济发展。

2.【答案】皮革切割工具、精制丸子、玉制装饰品等。

第六章: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1.【答案】–晚唐的篡位之乱–五代十国的割伐之间–南北朝之间的战乱2.【答案】中国封建社会阶级制度,在宋代开始崩溃,封建王朝的地方割据现象增多,出现了农民起义,导致了封建社会的解体。

第七章:封建社会的经济1.【答案】–商业繁荣–人口增加–财富积累2.【答案】茶叶、丝织品、瓷器第八章:封建社会的文化1.【答案】封建社会的文化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科学、宗教上。

2.【答案】元朝的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王朝。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 (2)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 (2)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第一章:古代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1.1 古代中国的历史观古代中国人的历史观主要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他们认为历史是循环往复的,有着明显的周期性。

他们相信人类社会的起源是自然出生的,天际有贤人、圣人的存在。

同时,他们也强调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是人们的努力的结果。

1.2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历史理论,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所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表现。

第二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2.1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封建社会是指农业社会中的一种社会制度,它的主要特点是土地私有制、农业经济为主、以地主、贵族为统治阶级、依靠农民进行生产。

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2.2 农民起义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农民起义对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民起义的爆发往往是由于农民的生活困苦和压迫,他们希望改善自己的命运。

农民起义促使封建社会的变革和演进,对封建制度的稳定产生了冲击。

第三章:中国近代史3.1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开始。

这场革命推翻了满清帝国,建立了共和国。

辛亥革命为中国社会的变革铺平了道路,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3.2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场重要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运动。

它于1919年5月4日爆发,标志着中国青年对封建道德和外国侵略的抗议。

五四运动的影响深远,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和现代化进程。

第四章:世界历史4.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全球范围的战争,起因于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

战争的结果是纳粹德国和日本的失败,以及世界格局的重塑。

这场战争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二战后世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2 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冷战是1945年至1991年期间的一段时期的国际关系。

历史练习册高一答案

历史练习册高一答案

历史练习册高一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2.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在哪个朝代发明的?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3.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A. 李世民B. 武则天C. 李白D. 岳飞答案:D4. 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A. 泉州B. 广州C. 上海D. 天津答案:B5. “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哪个地区提出的?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6.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发生在_________朝。

答案:汉朝7. 明朝时期,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被称为_________。

答案:海禁8. 清朝末期,中国经历了一场重要的社会变革,即_________。

答案:辛亥革命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被称为_________。

答案:抗日民主根据地1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_________社会。

答案:社会主义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

答案: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627-649年)的政治局面。

这一时期,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

12. 请简述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

答案:洋务运动是清朝晚期(1861-1894年)的一场以学习西方科技、发展工商业、建立新式军队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运动。

其目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挽救清朝的衰落。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五四运动”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

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一历史练习题

高一历史练习题

高一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巩固了周王对全国的统治②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③构织了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④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从汉景帝到汉武帝时期,西汉政府A.推行郡国并行制 B.逐步削弱王国势力C.实行州县两级制 D.大力实施行省制度4.东汉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突出措施是A.不给武将实权 B.扩大尚书台的权力C.推行察举制 D.完善中央监察制度5、北宋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的主要意义是A.提高了文官的政治地位 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人C.提高了地方的工作效率 D.防止了地方割据的局面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B.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对地方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C.西汉中外朝制度创立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完备D.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7.下列与鸦片战争爆发有关的历史因素是①清朝统治危机四伏②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加紧资本原始积累③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④中国的禁烟运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抗战时期,民族资本萎缩、官僚资本膨胀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侵略B.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C.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海外D.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9、《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10.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A.外国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B.资本主义各国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C.西方各国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D.列强已经选中了袁世凯为其代理人11、国民革命时期,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中共三大的召开 B.五四运动的爆发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北伐战争的开始12.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C.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农业生产协作的客观要求13、“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最深刻教训是必须A.坚持民主法制建设 B.借鉴西方民主制度C.保障人民的选举权 D.大力发展国民经济14.公元前8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约两百多个城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1.西周时期,有一个为士的官员,20岁时,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甲,22岁时,他又娶了一个妾并生大儿子乙,24岁时,他的妻子又生儿子丙,25岁时,他的妾又生儿子丁,这个官员后来不幸去世,他的子女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按周朝规定,主要由谁继承家业和爵位( )
A.甲
B.乙
C.丙
D.丁
2.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贡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

这种制度叫作(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2009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1届全运会在山东济南举行。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编制了大型系列报道走齐鲁看全运节目。

请问山东省被称为齐鲁大地的说法,最有可能起源于( )
A.宗法制度
B.古代地名
C.西周分封
D.汉初封国
4.下图是以封字为图案的一枚邮票,金文中的封字,写作或,从字形上来看,具体行动就是划定疆界,植树为帜。

而下图则是以中华百家姓的姓氏出现。

那么,这个姓氏的由来是( )
A.地名
B.植树的过程
C.人名
D.祭祀
5.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天下诸侯,头戴醒目的冕旒,享九鼎之食,行天子宾礼规格。

据你判断,齐桓公破坏的是( )
A.外服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宗法制
6.商朝最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
A.封邦建国制度
B.商王垄断神权
C.内服与外服制度
D.嫡长子继承制度
7.西周时期,选拔官吏的基本方法是( )
A、推荐
B、分科考试
C、自荐
D、血缘世袭
8.在中国古代,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一地位最早可追溯到( )
A.4000多年前
B.3000多年前
C.2000多年前
D.1000多年前
9.庄子窃国者为诸侯的话客观上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状况是( )
A.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卿大夫取代国君掌权
C.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
D.奴隶主内部矛盾导致王朝更替频繁
10.在首都举行了册封仪式后,受封者率领军队、人民前往东方的封地,结果受到封地上的土著军队攻击,好不容易才将土著征服。

接下来的首要工作是筑城,以作为未来统治这个封地的基地。

请问这是哪一个时期的政治形势( )
A.商朝初年
B.周朝初年
C.唐朝初年
D.宋朝初年
11.《国语?晋语九》: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在争论中获胜)。

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对此材料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材料记载发生了土地争论
B.表明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
C.土地不能转让和买卖
D.此事件可能出现在春秋时期
1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融合,战国时期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
A.东胡
B.靺鞨
C.犬戎
D.回鹘
13.歌曲《我的中国心》唱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充分说明,维系广大海外华人对祖国深厚感情的纽带主要是( )
A.宗教信仰
B.财产制度
C.血缘关系
D.政治态度
14.与成语背井离乡、井井有条、井然有序等相关的制度是( )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封建土地所有制
15.陈胡公滿者,虞帝舜之后也。

周武王克殷,封之于陈。

胡滿属于西周时受封的( )
A.王族
B.功臣
C.先代贵族
D.周边归顺贵部落首领
16.下列我国早期政治制度中,体现了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的精神的是(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17.时日竭丧,与汝皆亡。

是以下哪个朝代的百姓咒骂统治者的话:( )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18.完整地说,我国的青铜器时代应包括:( )
A.夏商B、商周C.西周春秋战国D、夏商西周
19.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

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
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
B.王权的自我神化
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
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20.宗法制的实行使西周的政治制度具有浓重的( )
A.神权色彩
B.血缘色彩
C.平等色彩
D.民主色彩
1.C
2.B
3.C
4.A
5.B
6.C
7.D
8.B
9.B10.B11.C12.A13.C14.A15.C16.C17.A18. D19.B20.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