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行政监督检查流程图
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工作流程图

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工作流程图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工作流程一、线索核查与违法行为制止执法监察以动态巡查为主,实行动态巡查责任制,动态巡查分片包干,明确各个区域的巡查责任人。
对举报发现、巡查发现、上级交办等发现有明确违法行为发生地和基本违法事实的国土资源违法线索,应填写《违法线索登记表》,载明线索来源、联系人基本情况、线索内容等,并提出初步处置建议,执法监察股认为需要对违法线索进行核查的,应当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核查。
发现违法行为后,及时制止并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同时对现场拍照留存,将案情书面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国土局。
二、立案当事人明确并有违法事实的,填写《立案呈批表》。
载明案由、当事人基本情况、主要违法事实和性质、承办人和部门意见、主管领导批示意见等。
并在自立案起60日内做出处罚决定,复杂案件经执局长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30日,案情特别复杂的除外。
三、调查取证1、取证调查取证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
同时应取得以下材料:(要求复印)(1)工商执照;(2)法人代表身份证;(3)法人代表资格证明或授权委托书;(4)用地者个人身份证(违法主体是个人的);(5)村、户用地协议书;(6)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材料。
2、询问询问应当制作《询问笔录》,当事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应分别询问。
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被询问人提出补充或者改正的,应当补充或者改正;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当事人、询问人、记录人应当在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日期。
3、勘测勘测现场时,应通知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到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不影响勘验检查的进行,对勘验情况和结果应当制作《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现场勘验笔录》,由勘测人员和当事人或者见证人签名盖章。
勘测现场后及时报地籍股、规划股出具地籍及规划意见。
4、处理意见承办人在案件调查结束后,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法规,提交《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调查报告》。
生态资源执法监察流程图

生态资源执法监察流程图本文档旨在描述生态资源执法监察的流程,并通过流程图的形式进行图示,以便于理解和应用。
以下是生态资源执法监察的流程图及其详细说明。
st=>start: 开始op1=>n: 生态资源执法监察部门接收案件op2=>n: 立案调查与取证op3=>n: 进行执法检查cond1=>n: 检查结果是否合规?op4=>n: 整改通知cond2=>n: 是否整改?op5=>n: 制定行政处罚意见书op6=>n: 开展听证程序cond3=>n: 是否需要听证?op7=>n: 审理行政处罚案件op8=>n: 处罚决定e=>end: 结束st->op1->op2->op3->cond1cond1(yes)->op4cond1(no)->op5op4->cond2op5->op6->cond3cond2(yes)->op7cond2(no)->op4cond3(yes)->op7cond3(no)->op8op7->op8->e流程图说明1. 开始:生态资源执法监察流程的起点。
开始:生态资源执法监察流程的起点。
开始:生态资源执法监察流程的起点。
2. 生态资源执法监察部门接收案件:该部门接收到生态资源违法案件后,开始进行相关调查和处理。
生态资源执法监察部门接收案件:该部门接收到生态资源违法案件后,开始进行相关调查和处理。
生态资源执法监察部门接收案件:该部门接收到生态资源违法案件后,开始进行相关调查和处理。
3. 立案调查与取证:对于生态资源违法案件,部门进行立案调查并收集证据,以确保案件的实质性处理。
立案调查与取证:对于生态资源违法案件,部门进行立案调查并收集证据,以确保案件的实质性处理。
立案调查与取证:对于生态资源违法案件,部门进行立案调查并收集证据,以确保案件的实质性处理。
行政执法流程图(日常检查)

现场检查责令改正处罚告知归档记录方式:音像、文字记录记录内容: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携带执法记录仪等电子设备对现场进行检查,详细记录现场检查的情况并由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
记录方式:文字、音像记录记录内容: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
视违法情节轻重,书面责令当事人现场改正或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记录方式:文字、音像记录记录内容: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并加盖公章的《当场处罚决定书》,并且当场交付当事人。
记录方式:音像记录记录内容:详细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及处罚理由处罚依据,并且告知当事人法律救济途径和期限。
记录方式:文字记录记录内容:将当场处罚决定书、现场检查笔录等检查材料分类汇总,形成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报法规科登记归档。
日常检查、举报、双随机抽查行政执法流程图(简易程序)(适用对公民处50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1现场检查归档立案调查询问组织听证或集体讨论拟处罚记录方式:音像记录、文字记录记录内容: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对现场进行检查,发现违法行为需要立案的,制作《现场检查笔录》记录现场情况,当场向当事人下达《调查询问通知书》及《责令改正通知书》。
记录方式:文字记录记录内容:检查结束立即向领导汇报并且制作《立案审批表》报领导审批。
记录方式:音像记录、文字记录记录内容:对调查询问全过程进行记录,并且制作《调查询问笔录》由当事人签字确认。
记录方式:文字记录、音像记录记录内容:符合听证程序的,制作《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并送达当事人,按期组织听证。
符合集体讨论的,组织集体讨论并制作《集体讨论笔录》。
记录方式:文字记录记录内容:制作《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并送达当事人。
告知书要详细记录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并且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的权利及期限。
处罚决定记录方式:文字记录记录内容: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并加盖公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记录处罚内容与理由依据送达记录方式:音像、文字记录记录内容:按法定程序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执行记录方式:文字、音像记录记录内容:依据《行政处罚决定书》内容执行处罚决定记录方式:文字记录记录内容:制作《结案审批表》并经领导签字审批结案上级交办、、日常检查、举报、双随机抽查行政执法流程图(一般程序)记录方式:文字记录记录内容:及时将案件资料移交法规科装订归档,一案一档,按期保存。
对监察对象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流程图

对监察对象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流程图
向市监察局领导提出调查建议 提出立项建议 受理登记行政举报投诉 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
制定检查方案并组织实施
交有关单位监察部门调查
自行组织调查
向市监察局报告检查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报市监察局领导审批
送达责任单位
与责任人见面
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向市监察局提交整改报告
验收整改情况
整理归档
回复投诉人
监督检查管理流程图

(2)F1.2M定额定价中心对地面工程的关联交易价格进行审核;审核选用的关联交易价格是否适当。
(3)F1.3M规划计划处处长对地面工程的关联交易价格进行再次审核;各采油厂对试油和新井投产以外的井下作业关联交易价格的审查,审核选用的关联交易价格是否适当。
(4)F1.4M所属单位计划经营科(综合办公室)合同管理岗位通过由企业管理处组织的相关部门参加的合同谈判,最终确定合理适当的关联交易价格。
2)F:关联交易的内容不充分、不准确
(1)F2.2K所属各单位及业务部门对各自发生的关联交易进行核对并签字盖章,财务资产处相关科室对各自业务范围内的关联交易执行情况进行审查,与关联交易方就关联交易的内容进行核对并签字确认。
核对内容包括:关联交易的交易量、价格、交易金额、期末往来款项余额等事项。
(2)F2.3K财务资产处处长审核财务报告中的关联交易量、价格和金额等事项。
(3)F2.1M所属各单位及业务部门对各自发生的关联交易进行核对并签字盖章,财务资产处相关科室对各自业务范围内的关联交易执行情况进行审查,与关联交易方就关联交易的内容进行核对并签字确认。
核对内容包括:关联交易的交易量、价格、交易金额、期末往来款项余额等事项。
(4)F2.2M财务资产处关联交易科及时与发生与关联交易的部门沟通,与关联方核对关联交易的交易量、价格、交易金额、期末往来款项余额等事项,编写关联交易执行情况年度分析。
(5)F2.3M财务资产处处长审核财务报告中的关联交易量、价格和金额等事项。
3.流程步骤
4.流程接口
无。
行政检查类流程图

一、行政检查类流程图
第一项: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
监督
出示证件、表明身份
出示相关文件,表明来访意图
现场检查企业隐患
小的隐患当场下达书面检查表,大的隐患现场下达书面整改通知书,要求企业负责人签字
检查结束后归档
第二项:对出资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
第三项:市属国有企业财务的监督
第四项:对所监管企业上交国有资本收益及使用的监督
第五项:国有资本收益的使用监督
企业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予以受理
对企业运行及根据相关规定审核全部材料
在承诺时间内完成相关工作
报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