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宋史 胡晋臣传》
2020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落实训练高效增分

专题六传记体裁不偏离四大题型有顺序文言文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
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
举孝廉..、光禄四行。
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
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
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
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
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
”吏不能诘。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
滂在职,严整疾恶。
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
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
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
资迁怒,捶书佐朱零。
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
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
滂后事释,遂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
诏下,急捕滂等。
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滂闻之曰:“必为我也。
”即自诣狱。
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龙舒君①归黄泉,得其所矣。
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
”母曰:“汝今得与李、杜②齐名,死亦何恨。
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
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有删改) 【注】①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
②李、杜:指当时的贤臣李膺、杜密。
1.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B.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C.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D.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解析:选C。
2020-2021高考语文二轮 文言文 专项培优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
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
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扬州法曹。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
”六迁司农少卿。
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
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
”不听。
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
帝诏外详议。
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
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
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
迁将作大匠。
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
’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
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移,是谓不毁。
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
”遂罢。
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
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贼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
”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
及病,遣上医临治。
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B.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C.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D.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2020届高三语文复习冲刺训练文言文阅读(二)

精选文档666文言文阅读 (二 )谢深甫 , 字子肃 , 台州临海人。
少颖悟, 刻志为学 , 积数年不寐 , 夕则置瓶水加足于上, 以警困怠。
知处州青田县。
侍御史葛邲、督查御史颜师鲁、礼部侍郎王蔺交荐之。
孝宗召见,深甫言 : “今日人材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动者急于表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故言未及酬而已龃齬, 事未及成而已挫抑。
于是趣时徇利之人, 专务身谋 , 习为软熟 , 畏避束手 , 因循苟且 , 年除岁迁 , 亦至通显 , 一有缓急 , 莫堪倚仗。
臣愿任使之际 , 必察其实 , 既悉其实 , 则修养之以蓄甚才 , 抖擞之以厉其气。
”上嘉纳。
谕宰臣曰: “谢深甫奏对雍容 , 有先人风。
”江东大旱 , 擢为提举常平 , 讲行救荒条目 , 所全活一百六十余万人。
光宗即位, 知阁门事韩侂胄破格转遥郡刺史, 深甫封还内降云: “人主以爵禄磨厉天下之人材 , 固可重而不行轻 ; 以法律谨防天下之侥幸 , 尤可守而不行易。
今侂胄蓦越五官而转遥郡, 侥幸一启 , 攀附踵至 , 将何以拒之 ?请罢其命。
”宁宗即位 , 除焕章阁待制、知建康府 , 改御史中丞兼侍读。
上言 : “比年以来 , 纪纲不立。
台谏有所论击 , 不与被论同罢 , 则反除之外任 ;给、舍有所缴驳 , 不命次官书行 , 则反迁以他官 ; 监司有所按察 , 不两置之勿问 , 则被按者反得美除。
以奔竞得志者 , 不复知有廉耻 ; 以请属赢利者 , 不复知有彝宪。
贪墨纵横 , 莫敢谁何 ; 罪恶裸露 , 无所忌惮。
隳坏纪纲 , 莫此为甚。
请风厉在位 , 革心易虑 , 以肃朝着。
”礼官议祧僖祖 , 侍讲朱熹认为不行。
深甫言 : “宗庙重事 , 未宜遽革。
朱熹考订有据 , 宜从熹议。
”拜少保。
乞骸骨, 授醴泉观使。
明年, 拜少傅 , 致仕。
有星陨于居第, 遂薨。
( 选自《宋史·谢深甫传》))1. 以下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今日 / 人材枵中 / 侈外者多妄诞矫讦/ 沽激者多眩鬻/ 激动者急于表露/ 然或邻于好夸/ 刚介者果于植立/ 而或邻于太锐B. 今日人材 / 枵中侈外者多妄诞 / 矫讦沽激者多眩鬻/ 激动者急于表露/ 然或邻于好夸/ 刚介者果于植立 / 而或邻于太锐/C.今日 / 人材枵中 / 侈外者多妄诞 / 矫讦沽激者多眩鬻/ 激动者急于表露/ 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 / 而或邻于太锐D.今日人材 / 枵中侈外者多/ 妄诞矫讦沽激者多/ 眩鬻激动者急/ 于表露 / 然或邻于好夸/ 刚介者果于植立 / 而或邻于太锐精选文档666()2. 以下对文中加粗词语的有关内容的讲解,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爵禄 , 官爵和俸禄。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十九 含答案

专题突破训练:文言文阅读19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小题文木先生传[清]程晋芳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
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
先生生而①。
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
素不习治生,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
稍长,补学官弟子员性复豪上,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
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
窘极,则以书易米。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
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
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
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
独嫉时文③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
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
缘此,所遇益穷。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④,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
即景悢悢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
”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
盖享年五十有四。
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
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⑤,笔砚都无。
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
抵淮访余,检其橐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
”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注】①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
②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
③时文:明清时指八股文。
④悢悢(liàng):悲伤。
⑤橐(tuó):盛物的袋子。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0.A.当俟异日耳俟:等待 B.独嫉时文嫉:嫉妒..C.素不习治生治:经营 D.不烦是也烦:担心..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夙构者莫之为胜句读之不知..C.窘极,则以书易米。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专项增分练(四) 文言文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

专题专项增分练(四)文言文阅读(一)(时间:40分钟满分: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
家本微贱。
侯景之乱,寓在京都。
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事我乎?”子高许诺。
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
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
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
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
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
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
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
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
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
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
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
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
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
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
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
文帝不豫,入侍医药。
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节选自《陈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B.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C.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D.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练16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题)Word版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16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题)(时间:45分钟满分:4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19分)王峻,字峦嵩,灵丘人也。
明悟有干略。
高祖以为相府墨曹参军。
久之,显祖为仪同开府,引为城局参军。
累迁恒州大中正,世宗相府外兵参军。
随诸军平淮阴,赐爵北平县男。
除营州刺史。
营州地接边城,贼数为民患。
峻至州,远设斥候,广置疑兵,每有贼发,常出其不意要击之,贼不敢发, 合境获安。
先是刺史陆士茂诈杀失韦八百余人,因此朝贡遂绝。
至是,峻分命将士,要其行路,失韦果至,大破之,虏其首帅而还。
因厚加恩礼,放遣之。
失韦遂献诚款,朝贡不绝,峻有力焉。
初菴罗辰率其余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菴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获数十人,送于京师。
菴罗辰于此遁走。
帝甚嘉之。
迁秘书监。
废帝即位,除洛州刺史、河阳道行台左丞。
皇建中,诏于洛州西界掘长堑三百里,置城戍以防间谍。
河清元年,征拜祠部尚书。
诏诣晋阳检校兵马,俄而还邺,转太仆卿。
及车驾巡幸,常与吏部尚书尉瑾辅皇太子、诸亲王同知后事。
仍赐食梁郡干,迁侍中,除都官尚书。
及周师寇逼,诏峻以本官与东安王娄叡、武兴王普等自邺率众赴河阳御之。
车驾幸洛阳,以悬瓠为周人所据,复诏峻为南道行台,与娄叡率军南讨。
未至,周师弃城走,仍使慰辑永、郢二州。
四年春,还京师。
坐违格私度禁物并盗截军粮,有司依格处斩,家口配没。
特诏决鞭一百,除名配甲坊,蠲其家口。
会赦免,停废私门。
天统.二年,授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加开府。
武平初,除侍中。
四年卒。
赠司空公。
(节选自《北齐书王峻传》)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初/菴罗辰率其余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菴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B. 初/菴罗辰率其余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菴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C. 初/菴罗辰率其余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菴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D. 初/菴罗辰率其余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菴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斥候”也作斥堠”古代原指侦察兵,分骑兵和步兵;也指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升级训练专题02文言文阅读

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安徽版专题升级训练二文言文阅读一、(2012·皖南八校联考)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第1~4 题。
胡俨,字若思,南昌人。
少嗜学,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
洪武中以举人授华亭教谕,能以师道自任。
母忧,服除,改长垣,乞便地就养,复改余干。
学官许乞便地自俨始。
建文元年,荐授桐城知县。
凿桐陂水,溉田为民利。
县有虎伤人,俨斋沐告于神,虎遁去。
桐人祀之朱邑祠。
四年,副都御史练子宁荐于朝曰:“俨学足达天人,智足资帷幄。
”比召至,燕师已渡江。
成祖即位,曰:“俨知天文,其令钦天监试。
”既试,奏俨实通象纬、天气之学。
寻又以解缙荐,授翰林检讨,与缙等俱直文渊阁,迁侍讲,进左庶子。
父丧,起复。
俨在阁,承顾问,尝不欲祖先,熊少戆。
永乐二年九月,拜国子监祭酒,遂不预机务。
时用法严重,国子生托事告归者坐戍边。
俨至,即奏除之。
七年,帝幸北京,召俨赴行在。
明年北征,命以祭酒兼侍讲,掌翰林院事,辅皇太孙留守北京。
十九年,改北京国子监祭酒。
当是时,国内混一,垂五十年。
帝方内兴礼乐,外怀要荒,公卿医生彬彬多文学之士。
俨馆阁宿儒,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重建《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以下图志》皆充总裁官。
居国学二十余年,以身率教,动有师法。
洪熙改元,以疾乞休,仁宗赐敕奖劳,进太子来宾,①何尝及私。
自处淡泊,岁时衣食才给。
初为湖广考官,得杨溥文,大异之,题其上曰:“必能为董子之正言,而不为公孙之阿曲。
”世认为知人。
正统八年八月卒,年八十三。
(节选自《明史·胡俨传》)注:①方岳:传说尧命羲和四子掌四岳,称四伯。
至其死乃分岳事,置八伯,主八州之事。
后称任专一方之重臣为“方岳”。
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母忧,服除忧:去世.B.外怀要荒怀:怀念.C.遂不预机务预:参加.D.智足资帷幄资:参佐.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组是()A.其令钦天监试.其孰能讥之乎.B.寻又以解缙荐,授翰林检讨.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C.与缙等俱直文渊阁.失其所与,不知.D.俨至,即奏除之.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3.以下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归纳和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胡俨年少时就热爱念书,对天文、地理、律历、医学、卜算等书无不博览精通,尤对天文学、气象学有较进修诣。
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自主加餐练阅读组合增分练15文言文+古诗歌+名句默写含解析

阅读组合增分练15 文言文+古诗歌+名句默写(时间:30分钟满分:34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上万侍郎书[明]归有光居京师,荷蒙垂盼。
念三十余年故知,殊不以地望逾.绝而少变;而大臣好贤乐善、休休有容之度,非今世之.所宜有也。
有光是以亦不自嫌外,以成盛德高谊之名,令海内之人见之。
有光晚得一第,受命出宰百里①;才不迨.志,动与时忤。
然一念为民,不敢自堕于冥冥之中。
拊循劳来②,使鳏寡不失其.职;发于诚然,鬼神所知。
使在建武之世,宜有封侯爵赏之望。
今被挫诎③如此,良可悯恻。
流言朋兴,从而信之者十九。
小民之情,何以自达于朝廷?赖阁下桑梓连壤,所闻所见,独深知而.信之。
时人以有光徒读书无用,又老大,不能与后来英俊驰骋;妄自测拟,不待问而自以为甄别已有定论矣。
夫监郡之于有司之贤不肖,多从意度;又取信于所使咨访之人。
只如不睹其人之面,望其影而定其长短妍丑,亦无当矣。
如又加以私情爱憎又如所谓流言者使伯夷申徒狄复生于今亦不免于世之尘垢非饿死抱石不能自明也。
夫士之所负者气耳。
于其气之方盛,自以古人之功业不足为;其稍歉,则犹欲比肩于今人;其又歉,则视.今人已不可及矣。
方其久诎于科试,得一第为州县吏,已为逾分;今则顾念养生之计,欲得郡文学,已复不可望。
计已无聊,当引而去之。
譬行舟于.水,值.风水之顺快,可以一泻千里;至于逆浪排天,篙橹俱失,前进不止,未有不没溺者也。
不于此时求住泊之所,当何所之乎?兹复有渎于阁下者:自以禽鸟犹爱其羽,修身洁行,白首为小人所败;如此人④者,不徒欲穷其当世之禄位,而又欲穷其后世之名。
故自托于阁下之知,得一言明白,则万口不足以败之。
假令数百人见誉,而阁下未之许,不足喜也;假令数百人见毁,而阁下许之,不足惴也。
故大人君子一言,天下后世以为准。
有光甘自放废,得从荀卿、屈原之后矣。
今兹遣人北上,为请先人敕命及上《解官疏》,并道所以。
轻于冒渎,无任惶悚。
不宣。
(选自《归有光散文选集》,有删改) [注] ①出宰百里:出任县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史胡晋臣传》胡晋臣,字子远,蜀州人。
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为成都通判。
制置使范成大以公辅荐诸朝,孝宗召赴行在..。
入对,疏当今士俗、民力、边备、军政四弊。
试学士院,除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兼右曹郎官。
轮对..,论三事:一,无忽讲读官,以仁宗为法;二,责谏官以纠官邪,责宰相以抑奔竞;三,广听纳、通下情,以销未形之患。
又极论近幸,上览奏色动。
晋臣口陈甚悉,至论及两税折变,天威稍霁,首肯久之。
赵雄时秉政,手诏下中书问近幸姓名。
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近习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
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
晋臣以亲年高,求外补,知汉州,除潼川路提点刑狱,以忧去。
服除再召,以五事见,曰:“选将帅,广常平..,治梁壤,更铨法,通褚币。
”上谓辅臣曰:“胡晋臣言可行。
”除度支郎,系迁侍御史。
朱熹除兵部郎官,以病足未供职。
侍郎林栗与熹论《易》不合因奏熹不即受印为傲慢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
光宗嗣位,迁工部..侍郎,除给事中,每以裁滥恩、惜名器为重,内降持不下,上嘉其有守,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正谢日,上命条上军政利害。
既而朝重华宫,孝宗谓曰:“嗣君擢任二三大臣,深惬朕意,闻外庭亦无异词。
”晋臣拜谢。
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上自南郊后久不御朝,晋臣与丞相留正同心辅政,中外帖然。
其所奏陈,以温清定省为先,次及亲君子、远小人、抑侥幸、消朋党,启沃剀切,弥缝续密,人无知者。
未几,薨于位,赠资政殿学士,谥文靖。
[注]①近习:君主宠爱亲信的人。
(节选自《宋史·胡晋臣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侍郎林栗与熹论/《易》不合/因奏熹/不即受印为傲慢/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B.侍郎林栗与熹论《易》不合/因奏熹/不即受印为傲慢/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C.侍郎林栗与熹论《易》不合/因奏熹不即受印为傲慢/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D.侍郎林栗与熹论/《易》不合/因奏熹/不即受印为傲慢/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在,即“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本指京都,后专指天子巡行天下所到之地。
B.轮对,宋代一种官制,官员每隔数日轮流上殿策对时政利弊,也叫“转对”。
C.常平,古代调节米价方法,政府丰年购粮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储粮以稳定粮价。
D.工部,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全国土地、赋税、水利等政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胡晋臣才学突出,见识高卓。
绍兴二十七年考中进士,后被荐入朝,受到孝宗召见。
他明确指出当时的政治弊端,官职也得以升迁。
B.胡晋臣为官正直,不惧权贵。
他敢于斥责皇帝身边的亲信,包括谏官和宰相,皇帝看了奏章脸色都变了。
C.胡晋臣侍奉大宋,竭忠尽智。
他辅佐孝宗和光宗两位皇帝,都是尽心竭诚,光宗不亲临朝政时他更是小心辅政,后来死于官任上。
D.胡晋臣恪尽职守,深得褒嘉。
在担任给事中期间,光宗褒奖他有操守,后在重华宫朝拜时,孝宗又称赞他“深惬朕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臣口陈甚悉,至论及两税折变,天威稍霁,首肯久之。
_________(2)晋臣以亲年高,求外补,知汉州,除潼川路提点刑狱,以忧去。
1.C2.D(D项,“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全国土地、赋税、水利等政令”错误,“全国土地、赋税”由户部掌管。
)【解析】六部职能:一、吏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二、户部:掌管户籍财经。
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三、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四、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五、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
六、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3.B(B项,“胡晋臣……他敢于斥责皇帝身边的亲信,包括谏官和宰相”错误,从文中来看,应是责成监督的官员纠正官风,责成宰相抑制官员对名利的追求,又着重评论了皇帝身边受宠的近臣。
故选B。
)4.(1)胡晋臣的口头陈述非常详尽,直到谈及两税的变化亏损,皇帝威怒才稍微平和,长时间点头表示赞同。
(关键词:“悉”,详尽;“折变”,变化亏损;“霁”,平和;“首肯”,点头表示赞同。
大意1分)(2)胡晋臣因为父母年纪大了,请求到京城外补缺(做官),担任汉州知州,再任潼川路提点刑狱,后因父母的丧事离职。
(关键词:“以”,因为;“知”,名词做动词,做知州,担任知州;“忧”,父母丧事;“去”,离职。
大意1分)【参考译文】胡晋臣,字子远,四川人。
考中绍兴二十七年进士,担任成都通判。
制置使范成大认为他有辅佐国君之才把他推荐给朝廷,宋孝宗召他前往行宫。
入宫对答,上疏当今士俗、民力、边备、军政四方面的弊病。
试用于学士院,授官秘书省校书郎,后升迁著作佐郎兼右曹郎官。
轮流奏对时,(胡晋臣)谈论三件事:一、不要忽视讲读官,要效法仁宗时期;二、要求谏官检举官员的不当之处,要求宰相遏制竞相跑官的人;三、(应该)广泛听取、采纳意见,掌握下层的情况,来消除尚未形成的祸患。
又着重评论了皇帝身边受宠的近臣,皇帝看完奏章后变了脸色。
胡晋臣的口头陈述非常详尽,直到谈及两税折变,皇帝神色稍微缓和,长时间点头表示赞同。
丞相赵雄当时执掌朝政,皇帝亲手写诏书下到中书省询问近臣的姓名。
晋臣第二天到中书省,主持政事的官员询问他其中的缘故,胡晋臣说:“近臣弄权,丞相怎么能不知道呢?”随即分条详陈,把权力大的近臣上报。
皇帝对此事深有感悟,从此近臣十分害怕。
胡晋臣因为父母年纪大了,请求到京城外补缺,担任了汉州知州,再任潼川路的提点刑狱,因父母丧事离职。
守丧期满再被征召,拿五件事觐见,分别是:“选拔将帅,扩大常平仓,兴修水利,修订选拔、任用官吏的条例,推行纸币。
”皇帝对辅政大臣说:“胡晋臣说的可以实行。
”(胡晋臣)担任度支郎,几次升迁担任侍御史。
当时朱熹被授予兵部郎官,因腿病没有到任。
侍郎林栗因与朱熹的论《易》观点不合,上奏称朱熹不立刻到任是对皇帝的傲慢行为。
晋臣上疏请求留下朱熹而驳斥林栗的上奏,众人议论推重他。
光宗继位后,胡晋臣调任工部侍郎,任职给事中,常常以裁减过度的恩惠,珍惜名声和人才为要务,皇帝赞赏他有操守,任命他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正式上朝谢恩那天,皇帝命他分条列举军政方面的利与害。
不久在重华宫朝拜前任皇帝孝宗,孝宗对他说:“现任皇帝提拔任用的二三位大臣,非常合我意,听说朝廷外面也没有不同的意见。
”胡晋臣磕头谢恩。
任命胡晋臣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皇帝自南郊回来后很久不临朝,胡晋臣和丞相留正同心协力辅佐朝政,朝廷内外一派安定。
他所上奏陈述,以冬温夏凊、昏定晨省为先,其次提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抑制侥幸得官、消除官员结党,真心诚意辅佐皇帝,切中事理,弥补过失谨慎细致。
不久,死在官任上,朝廷追赠他为资政殿学士,谥号“文靖”。
胡晋臣,字子远,蜀州人。
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为成都通判。
制置使范成大以公辅荐诸朝,孝宗召赴行在。
入对,疏当今士俗、民力、边备、军政四弊。
试学士院,除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兼右曹郎官。
轮对,论三事:一,无忽讲读官,以仁宗为法;二,责谏官以纠官邪,责宰相以抑晋臣以亲年高,求外补,知汉州,除潼川路提点刑狱,以忧去。
服除再召,以五事见,曰:“选将帅,广常平,治渠堰,更铨法,通楮币..。
”上谓辅臣曰:“胡晋臣言可行。
”除度支郎,累迁侍御史。
朱熹除兵部郎官,以病足未供职。
侍郎林栗与熹论《易.》不合,因奏熹不即受印为傲慢。
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
光宗嗣位,迁工部...,每以裁滥恩、惜名器为重,内降持不下,上嘉..侍郎,除给事中其有守,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正谢日,上命条上军政利害。
既而朝重华宫,孝宗谓曰:“嗣君擢任二三大臣,深惬朕意,闻外庭亦无异词。
”晋臣拜谢。
沃剀切,弥缝缜密,人无知者。
未几,薨于位,赠资政殿学士,谥文靖。
(节选自《宋史胡晋臣传》)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B.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C.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D.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楮币,也称楮券,指宋﹑金﹑元时发行的"会子""宝券"等纸币。
因其多用楮皮纸制成,故名。
后亦泛指一般的纸币。
B.工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由隋文帝设立,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全国土地、赋税、水利等政令,与吏、户、礼、兵、刑并称六部。
C.《易》为《易经》的简称,又称为《周易》,是一本关于“卜筮”的书。
与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合称“五经”。
D.给事中,秦置,汉魏相沿。
为将军、列侯、九卿等的加官,加此号能侍奉在皇帝左右。
因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故名。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胡晋臣政治才能突出。
他得到了制置使范成大的推荐,并受到孝宗的召见。
他能够明确阐述当时的政治弊端,官职很快得以升迁。
B.胡晋臣为人刚正不阿。
他敢于上奏论述皇帝亲信的大臣受恩宠弄权的情况,皇上为此醒悟,从此近臣也十分害怕。
C.胡晋臣对大宋尽忠职守。
他辅佐孝宗和光宗两位皇帝,都是尽心辅政,竭诚开导皇帝切中事理,死于官任上,可谓竭忠尽智。
D.胡晋臣进言也难免失当。
侍郎林栗弹劾朱熹不接受任职的行为十分傲慢,胡晋臣上疏挽留朱熹而排斥林栗,遭到人们的议论。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晋臣口陈甚悉,至论及两税折变,天威稍霁,首肯久之。
(5分)(2)上自南郊后久不御朝,晋臣与丞相留正同心辅政,中外帖然。
(5分)参考答案5. C 该句中“执政”是主持政事的人,该词应做“诘其故”的主语,应该在它的前面断开,排除B、D两项。
“习招权”的意思是皇上的亲信弄权,后面不能连接上“丞相”,“丞相”是下一个句子的主语,排除A项。
6.B “全国土地、赋税”由户部掌管。
7.D “胡晋臣进言也难免失当”“遭到人们的议论”错,“物论归重”的意思是人们认为他做事慎重。
8.(1)胡晋臣口头陈述非常详尽,直到谈及两税的亏损,皇上息怒,长时间点头表示赞同。
(“折节”“霁”“首肯”各1分,句意2分)(2)皇上从南郊回来后很久不临朝,胡晋臣和丞相留正同心协力铺政,朝廷内外一派安定。